基于交易费用的虚拟企业运作1

合集下载

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

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

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网络型组织结构模式企业组织机构的设计与构造,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段发展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从直线制到直线职能制、从距阵制到事业部制,强大的经济发展引擎不断推动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变革。

网络型企业组织机构正是基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企业企业组织结构。

网络型企业组织机构产生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扩展和利用。

使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极大的增强。

企业经营的地理范围不再局限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相连,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正是基于这一条件,企业可以重新审视自身机构的边界,不断缩小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相应地扩大与外部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

这就产生了一种基于契约关系的新型组织结构形式,即网络型组织结构。

在网络经济影响下的企业组织环境的新变化网络经济是伴随着信息变革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企业的传统经验做法不再显灵,许多内部因素都在急剧的变化,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清醒认识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环境变化。

一、自然资源约束软化互联网的延展性和灵活性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对企业的约束化与无形,市场可以无限制地延伸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市场对所有企业平等开放,每一个行业的企业都发现它们正面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竞争对手和顾客,并且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扩张速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例如,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较准确地掌握顾客的偏好和产品的销售情况,将企业内部业务环节通过内部网达成整合,能够缩短产品的周转周期,减少库存和浪费。

另外,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对全球各地工厂的实时监控真正做到全球一体化经营,这在以前可以说是无法想像的。

二、核心价值观的变化随着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产品的价值逐渐降低,适合企业和用户个性需要的服务的价值逐渐升值。

虚拟企业的财务问题

虚拟企业的财务问题

虚拟企业的财务问题虚拟企业的财务问题[摘要]虚拟企业作为⼀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在⽹络经济背景下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应运⽽⽣的,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

虚拟企业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于⼯业经济时代的传统企业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虚拟企业财务框架及问题,我们通过与传统企业的⽐较等,从组织形式和管理策略两个⼤的⽅⾯展开,其中组织形态包括组织结构、运⾏机制和合作机制,管理策略包括领导、激励、协调、决策和⽂化五个⽅⾯。

通过这些因素的⽐较,发现和总结出来⼀些⽐较新的规律,从⽽揭⽰出有关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

只有更清楚的理解了虚拟企业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我们才能更好的利⽤它改造我们的传统企业。

虚拟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先进企业的经营提供了⼀条改⾰的⼼思路;虚拟企业⼀体化经营的思路。

把虚拟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到整在⾯临改⾰调整任务的国防科技⼯业企业中,不失是⼀种新的改⾰思路,可以为正在实施的“寓军于民”发展举措提供⼀些新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管理策略财务问题Financial problems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Summary】Virtual enterprise as a new form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T and market environment changes came into being, there must be corresponding to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The virtu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inancial framework and the problem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by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 to commenc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morphology, includ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five aspects of leadership, motivation, coordination, decision-making and cultural.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se factors, and summed up some of the new law, thus revealing the content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Only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new form of organization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we can make better use of it to transform our traditional business. The virtu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 for advanced enterprise business with a heart of the reform ideas; the idea of the integrated opera tion o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Virtu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is introduced to the entire defense industry enterprises faced with the task of reform and adjustment,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new reform ideas, combine military efforts with China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being implemented to provide a new reference and reference.【Keywords】: Virtu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management strategy financial problems.·引⾔虚拟企业,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组织的、建⽴在信息⽹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第二十一章 虚拟企业

第二十一章 虚拟企业

第二十一章虚拟企业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应该能够1、解释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2、比较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异同点;3、说明虚拟企业的含义和特点;4、描述虚拟企业的运作过程;5、说明企业虚拟化的过程;6、阐述虚拟企业管理和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差异。

工业时代“实体化”是组织的根本特点,同时,它也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生存方式。

然而,随着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需要一种不同于时代化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就是“虚拟化”,采用虚拟化生存方式的组织被成为虚拟组织,虚拟组织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组织类型。

本章将重点阐述虚拟组织中最重要的形式—虚拟企业,包括虚拟企业的产生,特征及运作和管理等问题。

第一节虚拟企业的产生一、组织的存在与变革虚拟企业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类型,与传统的组织有着本质的不同。

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关于组织的定义:所谓组织就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企业、学校、政府机构、学生协会等都是常见的组织类型。

亚当·斯密认为组织是人们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组织可以采取分工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对组织的生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组织的一种形式——企业是作为市场的替代物,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

传统的企业理论主要从协作效益、规模经济等生产技术因素分析企业产生的根源,将企业视为一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生产函数。

组织存在的必要性还在于满足人的需求,永无止境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生产活动本身也可以满足人的需求。

特定的社会阶段决定了人的消费内容与消费水平,进而消费决定生产内容与水平。

生产的经济性需要组织的存在才能实现。

因此,组织是实现人的需求的必要手段。

任何组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一定的环境。

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在机构或力量,包括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

虚拟企业运营模型及应用分析

四. 建模实现步骤
虚拟企业建模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如图模型 虚拟企业建模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如图模型 研究构架右边部分所示 右边部分所示: 研究构架右边部分所示:
•市场战略制定与合作伙伴企业选择 市场战略制定与合作伙伴企业选择 •实体企业局部模型的建立 实体企业局部模型的建立 •虚拟企业全局模型的建立 虚拟企业全局模型的建立
如:
• 企业应变力变差; • 企业组织的核心能力呈现模糊性和多元性; • 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 ……….
生产模式
营销模式
虚拟经营 模式
虚拟企业的诞生 是非常必然也是 非常必要的。 非常必要的。
一. 虚拟企业运营模式概述
1.1 虚拟企业的概念
概念: 虚拟企业是企业多种 是企业多种合作 概念: 虚拟企业是企业多种合作 模式中的一种,又称动态联盟, 模式中的一种,又称动态联盟,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成的 一种有时限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组织, 一种有时限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组织,能以最小的 投资、最快的反应速度把握市场机会。 投资、最快的反应速度把握市场机会。
2.1.1生命周期维
• 生命周期维提供对系统生命周期的建模 支持,由需求定义、设计说明、实施描述、 支持,由需求定义、设计说明、实施描述、运行 维护和联盟分解五个建模层次组成, 下图所示 所示: 维护和联盟分解五个建模层次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 企业模型描述框架的生命周期
2.1.2视图维
视图维由过程、功能、信息、资源、 视图维由过程、功能、信息、资源、组织 五个视角从不同角度描述企业结构, 五个视角从不同角度描述企业结构,是观察和控制 虚拟企业的不同窗口。 虚拟企业的不同窗口。
东软集团的虚拟制造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两头在内,中间在外”

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

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

(四)契约网络
知识网络、物流网络的形成,都离不开契 约网络
从契约角度研究,虚拟企业是通过大量间 续式双边规则的实际形态就是虚拟企业形 成的“契约网络”
信息网络、知识网络、物流网络、契约网络四 个平台构成了虚拟企业运作的整体平台
知识网络、物流网络的建立以信息网络、契约网 络为基础;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又使信息网络、 契约网络本身具有实际运用价值;契约网络的形 成也需借助信息网络
过彻底改造的企业。而虚拟产品是相对传 统产品而言的,“生产及运输等合成为效 益原则,费时短,且可以同时在许多地点 提供顾客多样化的选择;给一般人的印象 是速度,以致人们很容易忽略另一特点— —提供顾客的满足感”。
2.信息网络角度
信息网络是虚拟企业运行的技术基础,计 算机、网络技术专家从技术角度阐述虚拟 企业。组织结构无形化、通过信息网络加 以联结的企业组织,称为虚拟企业。网上 商店、银行等是虚拟企业的典型形态。
(五)从不信任和服从到信任和诚实的 转变
与实体企业相比,虚拟企业的优点分 析
1. 管理的高效性 2. 全球经营风险小 3. 先进技术的共享性 4. 市场反应快速化 5. 组织机构灵活化
虚拟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
1. 物流配送困难大 虚拟企业在信息流上享有绝对的优势,但在物流配送上却
面临极大的困难,一是配送成本高,二是仓储费用高,三是配 送渠道不完善 2. 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难 现代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最主要的竞争力已不 再是厂房、设备和产品自身,而是信息管理系统、创新能 力、企业文化等等 3. 消除用户的抵触难 电子商务的兴起在改变传统交易关系的同时,也使网络诈 骗变的轻松容易 4. 网上购物支付难 虚拟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必须涉及到支付问题,而我国 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网上货款支付难的问题,形成网上购 物容易但支付难的局面

在与实体企业的比较中看虚拟企业的交易成本

在与实体企业的比较中看虚拟企业的交易成本
现 “ 业 ”这 种 内部 组 织 形式 把交 易纳 入 自 己的 内部 来实 现 。企 的业务 过程或实体企 业等 多个成 员组成的暂时性联盟 , 企 每一个成 业 的 出现 可 以降 低 外部 的交 易 成 本 .降 低 交 易 成 果 的 价 格 .形 成 员各 自在诸 如设计 、制造 、分销等领域为联盟贡献 出自己的核心 竞争 优 势 。这 就 是 企 业 产 生 的根 本 动 力 。
体 企业 内部 交易成 本之后 ,实体 企业开始寻 求某种市场契约安排 ,建立虚拟 企业 ,从而使 交易成 本最 小化 。
[ 关键词 ]虚 拟 企业 实体 企 业 比较 交 易成 本 虚拟 企 业 是 美 国 学者 在 2 纪 9 代 初 首 次提 出 的 。近 几 分 析 比 较 。 O世 O年 年来 .由于 信 息 技 术 的 进 步 特 别 是 网络 技 术 和 多媒 体 技 术 的 突
交易频率 不确定性 、资产专用性 ,以及交易环境制约等 因素 .
其是计算机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 进一步降低了企 业之 间的交易
市场交易会产 生一定的费 用 ,威廉 姆森 认 为交 易费用分 为两部 成 本 ,从 而 使 企 业 之 间 的 合 作 成 为 必 然 。 分 一是事先 的交易费用 即为签订 契约 . 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 . 然 而 ,虚 拟企 业并 不 是几 个 实体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 .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 I e e 联 合起 来 的若 干 实 体 企 业 。重 要 的 是 .虚拟 企 业 的成 员 在 n rt tn
的 问 题从 改 变 条款 到退 出 契 约所 花 费 的 费 用 。 和 市 场 交 易相 比 . 各 自领 域 提 供 自 己的 核心 能 力 。换 句话 说 .核心 能 力是 选 择 虚 拟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1969年阿罗第一个使用“交易费用”这个术语,威廉姆森系统研究了交易费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学术论点罗纳德·科斯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

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

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的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假设结论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了节省这种交易费用,代替市场的新的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企业,而企业的不同组织结构也是为了交易费用节省的必然结果。

虚拟企业中的内生交易费用

虚拟企业中的内生交易费用

2.由 于 上 述 模 式 无 法 实 现 , 因 此 成 员 间 必 须
选 择 其 他 的 组 织 结 构 形 式 来 完 成 他 们 的 合 作 ,有 三
种 结 构 可供成 员选择 结 构 1 利 润在 成 员 间平 均 分配 ; 3 . :
虚 拟 企业 在 具 体 实 施 过 程 中产 生 了 内 生 交 易 费 用 ,
模 式 能 够 在 社 会 范 围 内获得 专 业化 经 济 与 分 工 经 济 的 好 处 。但 是 在 获 得 这 种 好 处 的 同 时 , 虚 拟 企 业 也 在 社 会 范 围 内 增加 了交 易费用。这里从 博弈论 的角度分析 了虚拟企 业 中的 内生 交易费用是如何在合 作成 员企业 间产 生的 。
1来 描 述 :


结 构 b:成 员 A 拥 有 最 终 利 润 的 所 有 权 ,并 且 由成 员 A 给 成 员 B一 笔 支 付 作 为 成 员 B 的 报 酬 , 为 简 化 计 算 ,我 们 假 设 成 员 A 给 成 员 B 一 笔 固 定 支 付 ,这 笔 固 定 支 付 必 须 不 小 于 成 员 B参 与 此 虚 拟 企业 的机会 成本 ,同样 为简 化 计 算 ,假设 成 员 B 的 机 会 成 本 为 0; 结 构 c 与 结 构 b对 称 。 : ( ) 结 构 a的 决 策 1 成 员 A 的 决 策 函 数 为 : Ma U ( x A) =E 2一 V/
维普资讯

20 02年 第 j j期
改 革 探 索


段 宝 霞
广州 5o 3 ) 16 2
( 暨南 大 学 企 业 管 理 系 ,广 东
[ 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运作文章摘要:虚拟企业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在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从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对虚拟企业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产生必然性和优势所在,以及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交易费用科斯定理企业边界虚拟企业一、引言随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能够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的快速市场反应能力和足够的柔性生产能力。

传统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了。

因此为了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遇,需要通过动态联盟的形式把市场中先进的制造资源、研发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结合起来,而这种动态联盟就是虚拟企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等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为此,现代企业向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方向发展,于是就产生了能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

可以看出,由于为了更快地满足现实的个性化需要产生了虚拟企业。

可是它的理论基础又在哪里呢?二、文献综述(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 一类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 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其实包括交易成本和科斯定理两大块的内容。

交易成本的本质是与交易有关的制度运行成本,科斯发现,市场中的交易其实是要耗费大量成本的。

从搜寻交易对象,讨价还价,订立契约,监督契约执行,维护交易秩序,到解决交易纠纷以及对违约加以惩罚,等等。

而恰恰是这些交易成本催生了企业的诞生,当企业内组织生产的组织管理成本低于通过市场组织生产的市场交易成本时,人们很自然地要选择企业的形式。

因此,只要企业管理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就倾向于通过不断“内部化”的方式来发展下去,与此同时,企业规模也会进一步增大。

科斯定理最根本的是明确产权对减少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强调了“产权”在经济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科斯定理,这个定理是人们从他的文章归纳出来的。

其基本内容是在市场交易成本为正的前提下,合法的产权初始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将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 不完全理性、机会主义以及资产专用性。

1、不完全理性的意义及原因:1) 是由于人们接收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不可能洞悉所有信息,也不可能对所得信息进行完全周密的分析理解。

2) 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小数目条件。

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决策人无法具有完全理性的特性。

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企业越少,市场机制就越不完善。

2、威廉姆森认为机会主义是指信息不完整的或受到歪曲的透露,尤其是指旨在造成信息方面的误导、歪曲、掩盖、搅乱或混淆的蓄意行为。

机会主义的存在而使交易费用增加。

3、交易中专用性投资实质就是一种沉淀成本,专用性的程度是高还是低,就看这种资产重新部署后资产价值损失的大与小,或是增值的大与小。

专用性的程度越高,为保护这种专用性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越大。

按照威廉姆森的见解,倘若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出现的话,交易成本就不会存在。

事实上,在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理性的人; 机会主义行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不会消失; 资产的专用性也由于产品的差异永远存在,因而交易费用就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

(二)虚拟企业理论1991年,美国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学者普瑞斯、戈德曼和内格尔为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虚拟企业就是指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只保留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于外力进行整合,以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小经济风险前提下的最佳经济目标。

一些具有不同资源及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走到一起联盟,组成虚拟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供应商,可能是顾客,也可能是同业中的竞争对手。

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使企业界限变得模糊。

它本质上不是一个企业,也没有法人资格,而是一个动态联盟,一种非正式的网络组织结构。

也可以说,虚拟企业,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三)本文观点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科斯交易费用理论长期作用的结果,即在虚拟企业中,企业可以双向地降低交易成本,并且创造出独特的混合竞争优势。

三、虚拟企业产生原因按照交易费用理论,当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交易可能会由市场向企业转化也可能由企业向市场转化,虚拟企业就是在这一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

在现阶段,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纷纷面临很大压力的情况之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运作形式——虚拟企业的产生有着十分必然的原因。

既然交易成本是实体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那么同理,虚拟企业的产生也一定与成本有关。

故交易的生产成本和转移成本共同决定了一项交易的实现方式。

当企业把一项交易市场化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节约额VCp大于由此造成的转移成本的增加额VCt时,则企业会把该项交易外化,通过市场来实现交易,从而降低交易实现的总成本。

反之,当VCp 小于VCt 时,则企业会选择自行组织该交易。

当两者相等时,企业的内化和外化过程会达到一个均衡状态,这个均衡点就是企业的边界。

由文献可知,交易费用理论是一种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研究经济组织的比较制度理论。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随着交易费用的发生所产生的信息收集、谈判、签约、监督实施及对策等各方面的费用。

按照交易费用理论,为了维护企业组织交易的优越性,当一项交易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低于组织( 即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时,该项交易活动将从企业中剥离,在企业组织外部即市场进行,仅仅留下本企业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功能。

这些具有核心功能的企业再与具有互补性功能的其他企业根据市场机遇结成不同的联盟,即形成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能够实现交易费用最低,这是因为,按照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的规模被确定为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上或另一企业组织同样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上。

市场交易存在着交易费用,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可以利用企业进行组织交易,但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市场交易费用,但它同时又产生了较多的组织费用。

为了减少企业的组织费用,虚拟经营不是让交易从企业再回到市场,而是要精简企业的规模,让某些低效率的部门和功能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到其他企业去,仅留下本企业最有优势的核心功能,将企业的某些功能外部化。

这样,每一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再与互补性的其它企业根据市场机遇的不同结成不同的联盟,即形成不同的虚拟企业。

而原来在自由市场中进行的交易就被限制在这些虚拟企业组织内进行,让组织内部有组织的交易市场代替了原来自由的交易市场。

这种在虚拟企业内部进行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由于降低了交易事前、交易过程中的讨价还价和交易后的控制、执行费用,而使得组织内交易的成本比自由市场的交易费用低。

因此,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 指有组织的市场的交易费用) 比市场的交易费用( 指自由市场的交易费用) 低。

同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组织费用。

也就是说,虚拟企业既可以减少市场存在的交易费用,又克服了随着纵向一体化扩展而产生的组织费用,实现了交易费用的最低。

四、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纵观各国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形式很多,但真正运作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虚拟生产。

虚拟生产是虚拟经营的最初形式,它以外包加工为特点,是指企业将其产品的直接生产功能弱化,把生产功能用外包的办法转移到别的企业去完成,而自己只留下最具优势并且附加值最高的开发和营销功能,并强化这些部门的组织管理。

2、人员虚拟。

人员虚拟,是一种借脑、集智活动,是企业将外部的智力资源与自身的智力资源相结合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不足的一种管理模式。

如一些咨询、调查、策划公司,还有一些媒体等。

这些机构一般拥有雄厚的人才、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优势。

借助其“智囊团”功能,可以帮助自身解决营销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参与企业广告策划、市场预测、法律咨询、信息系统设计和战略计划制定等工作。

3、功能虚拟。

这是一种局部虚拟化的运作模式。

一般而言,任何企业的资源相对于整个外部市场来说都是极其有限的。

例如,有的企业技术开发力量强大,却缺乏规模化生产的条件;有的企业生产条件优越,却没有完善的营销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实施功能虚拟化策略,即借用外部力量来改善劣势部门的功能,使之能与其它企业优势部门相配合。

在这种模式中,可以对企业的任何一个部门的功能进行虚拟化,如技术开发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产品营销部门等等。

功能虚拟化形式包括虚拟营销、虚拟储运、虚拟广告设计、虚拟结算和虚拟制造等。

4、品牌虚拟经营。

品牌策略对每一个虚拟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此时需要虚拟企业将自己的核心功能当作名牌商品一样去培育、去维护,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赢得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品牌虚拟经营实现了品牌与生产的分离,它使生产者更专注于生产,从而使品牌持有者从繁琐的生产事务中解脱出来,得以专注于技术、服务与品牌推广。

耐克是品牌虚拟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5、战略联盟。

指几家公司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彼此的市场有某种程度的区隔,为了彼此的利益进行战略联盟,交换彼此的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

如微软初出茅庐时就将“视窗”与IBM公司联盟。

“视窗”是优秀的面向对象的用户友好界面,IBM则是久负盛名的PC制造商,双方在联盟中共赢。

五、虚拟企业基于交易费用的竞争优势(1)采用虚拟企业可以使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

目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R&D费用风险增大,使得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加。

如果企业之间结成虚拟联盟,建立合作关系,这种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就会降低,而且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选择合作伙伴的范围、交易对象的数目都在增加,从而使机会主义倾向及小数目条件都有所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