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龋病 详解及图库

龋病 详解及图库

(一)釉质龋
1.平滑面龋 2.窝沟龋
1、平滑面龋:
多见于牙邻面接触点的下方和颊舌面 近龈缘牙颈部
肉眼观察:
1、早期表现为白垩色不透明 区,表面无缺损。
2、时间稍长,由于色素沉着, 此白色病损区可变为黄色或 棕色
3、当病变进一步发展,周围 釉质也变为灰白色,表面粗 糙,最终可形成釉质龋洞。
显微镜下观察:
影响龋病发生的食物因素主要 有两方面:一是食物的化学成分, 二是食物的理化性状
碳水化合物与龋有直接的关系, 蔗糖比其它糖类对龋的发生更重 要。因为它含糖量很高,菌斑中 致龋菌能利用糖代谢产酸。
(三)、宿主(牙)因素
1、 牙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都与 龋的发生有关。
2、如牙排列不整齐后牙合面深 而狭窄的点隙、裂沟均有利于食 物和菌斑的滞留而发生龋。
• 损害性质与平滑面龋相同,
形成三角形的龋损区,但基 底部向着釉质牙本质界,顶 部围绕着窝沟壁。
• 结果形成口小底大的潜行性
龋。
窝沟龋特点:沿窝沟侧壁,向沟窝底部进展形成底朝釉牙本质交界, 顶向牙表面的三角形病损
扫描电镜观 釉柱周缘脱矿,使釉柱更为清楚
透射电镜观 釉质 晶体中央溶解(空箭头) 晶体周缘破坏(实箭头)
因)?
• 5.龋的发病原因有那些?
• 窝沟龋
(二)、牙本质龋:
牙本质龋病损的3个基本特点:
1、牙本质内含有有机物较多。龋 损过程除了无机晶体的溶解外, 有机物的酶解破坏也是一个重要 的方面。
2、牙本质龋因沿着牙本质小 管进展,故发展较快。
3、牙髓和牙本质为一生理性 复合体,因此,在牙本质龋 损的同时,还伴有牙髓组织 一系列防御性反应的出现
磨片:牙本质龋的形态

龋的名词解释

龋的名词解释

龋的名词解释龋,也被称为牙齿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它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在难以清洁的口腔环境中,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代谢物,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的结构,导致龋洞的形成。

龋洞通常是牙齿表面的小孔,如果不及时治疗,龋洞会逐渐扩大,蔓延至牙内部,最终导致牙齿的感染和损坏。

龋病并非只是单纯的疼痛和牙齿损坏,它还可能对个人的整体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牙齿龋坏严重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等慢性疾病。

这是因为牙齿龋坏过程中,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龋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口腔健康。

对于普通人来说,预防龋病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预防龋病的方法。

定期刷牙:每天至少两次,每次2分钟,使用柔软的牙刷和牙膏,确保彻底清洁牙齿表面和牙缝。

使用牙线:牙线可以去除刷牙无法达到的牙间残渣,防止细菌滋生、龋洞形成。

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避免长时间饮用碳酸饮料和果汁。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去一次牙科诊所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早期发现龋病和其他口腔问题,及时治疗。

儿童龋病预防: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带孩子去看牙医。

此外,儿童的牙釉质较薄,容易受到侵蚀,所以尽量减少孩子摄入高糖食物和饮品。

除了预防,治疗龋病同样重要。

龋病的治疗方式包括修复龋洞和进行根管治疗。

修复龋洞通常使用牙齿填充物,可以是树脂、陶瓷或者金属。

而根管治疗主要针对牙髓感染和炎症的情况,通过清理和填充牙根管,保留牙齿的功能并消除疼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龋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例如,有研究正在尝试利用仿生的方法修复受损牙齿,以提高修复的效果和耐久性。

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口腔内的微生物组与龋病的发生有关,未来可能会采用调整微生物组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龋病。

在龋病的治疗和预防中,个人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是关键。

龋病的临表、诊断、鉴别诊断(口腔内科学课件)

龋病的临表、诊断、鉴别诊断(口腔内科学课件)
自发痛 激发痛 2、视诊 3、探针 4、拍X线片
5、牙髓活力测试
6、光投照检查
光纤透照法
二、龋病的鉴别诊断
1.早期窝沟龋与深窝沟或窝沟着色
正常窝沟 窝沟龋
2.平龋滑面病龋和的釉质鉴发育别不诊全和、氟斑牙 断
龋病的鉴别诊断
3、深龋和慢性牙髓炎 4、深龋和可复性牙髓炎
深龋的发展
浅龋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龋病的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 (二)龋病的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
1、浅龋 2、中龋 3、深龋
1、浅龋
(1)病变部位: 釉质或牙骨质 (2)色:白垩或黑褐色、墨浸状 (3)形:浅洞 (4)质:变松 (5)激发痛:无
浅龋
2、中龋
(1)病变部位: 牙本质浅层 (2)色: 白垩、黄褐或黑褐色 (3)形: 中洞 (4)质: 变软 (5)激发痛: 可有
3、深龋
(1)病变部位: 牙本质深层 (2)色: 同中龋 (3)形: 深洞,有食物残渣 (4)质: 变软 (5)激发痛: 有
二、龋病的诊断
1、问诊 (1)部位 (2)疼痛性质:

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感谢观看
黄褐色或黑褐色
随着病变的发展,牙齿颜色逐渐 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这是由于 牙齿脱矿和色素沉着所致。
牙齿形态缺损
牙面凹陷
牙齿表面出现凹坑或沟槽,这是龋病发展过程中牙齿硬组织 逐渐溶解的结果。
龋洞形成
病变继续发展,牙体硬组织被进一步破坏,形成明显的龋洞 。
牙齿质地变化
牙齿变软
龋病导致牙齿脱矿,使得牙齿质地变软,易于被探针等器械探入。
与牙髓炎鉴别
牙髓炎可出现自发性疼痛、夜间痛等,而龋病一般无自发痛,仅在 刺激时出现疼痛。
与根尖周炎鉴别
根尖周炎可出现咬合痛、根尖部肿胀等,而龋病一般无咬合痛,根 尖部也无明显肿胀。
辅助检查方法
X线检查
可见龋损部位密度减低,与 周围正常牙体组织形成对比 。
光纤透照法
利用光纤将光源导入牙齿内 部,观察龋损部位的透光情 况,判断龋损的深度和范围 。
06
龋病并发症及处理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牙髓炎
龋病向牙髓发展会引起牙髓炎,表现 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痛和温 度刺激痛加重。处理方法包括开髓引 流、根管治疗等,以消除炎症并保存 患牙。
根尖周炎
牙髓炎继续发展可导致根尖周炎,表 现为咬合痛、根尖部肿胀等。治疗方 法包括根管治疗、根尖手术等,以消 除根尖周炎症并促进愈合。
牙齿拔除
对于无法保留的严重龋坏牙齿, 采取拔除措施,避免影响周围牙 齿健康。
患者日常护理建议
正确刷牙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牙 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
使用牙线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食物残 渣滞留。
合理饮食
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酸性食物摄 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

龋病

龋病

龋病[填空题]1龋病概述。

参考答案: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的以细菌为主要病原,牙齿硬组织自外向内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牙齿硬组织的溶解与破坏,形成不能为自体修复的损坏,出现色、形、质改变。

病变发展,感染可波及牙髓及根尖周组织。

根据龋病损坏的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一)浅龋浅龋(牙釉质龋或牙骨质龋),也叫Ⅰ度龋。

浅龋发生在牙冠部时为牙釉质龋,发生在牙根面的龋为牙骨质龋。

(二)中龋中龋为牙本质浅层或中层龋,也叫Ⅱ度龋。

(三)深龋龋损达牙本质深层为深龋,也叫Ⅲ度龋。

[填空题]2简述浅龋诊断要点。

参考答案: 1.一般无症状或敏感。

2.口内检查牙齿表面呈白垩色或棕褐色改变;组织缺损,可卡住探针。

3.X线片釉质层X线透射区。

[填空题]3简述浅龋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1.釉质钙化不全白垩状损害,但其表面光洁,同时白垩状损害可出现在牙面任何部位,而浅龋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2.釉质发育不全釉质表面不同程度的实质性缺陷,严重的呈带状或蜂窝状棕色凹陷。

有时也有变黄或变褐的情况,但探诊时损害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呈对称性。

3.氟牙症又称斑釉症,受损牙面呈白垩色至深褐色,患牙为对称性分布,地区流行情况是与浅龋鉴别的重要参考因素。

治疗1.呈白垩色没有形成硬组织缺损者可使用再矿化、窝沟封闭剂和预防性树脂充填。

2.牙面已形成龋洞者选用充填修复。

[填空题]4简述中龋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中龋有其典型的临床特征,诊断并不困难。

无明显需鉴别诊断的疾病。

[填空题]5简述中龋治疗。

参考答案:去净龋坏组织,单层垫底,永久充填。

[填空题]6简述深龋诊断要点。

参考答案:1.无自发性痛症状。

2.龋洞达牙本质深层,未露髓。

3.探诊敏感冷热诊敏感,但持续时间短。

4.X线片牙本质深层X线透射区。

[填空题]7简述深龋治疗。

参考答案: 1.垫底充填一般需要双层垫底,即先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垫一层,以保护牙髓,再垫一层磷酸锌粘固剂,如用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垫底可只垫一层。

龋病PPT课件

龋病PPT课件

2023/12/17
21
三、龋 病 的 分 类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龋病治疗
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
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
织不密合,形成微渗漏,都可产生龋病,称
继发龋。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除净病变组
织发展而成。
2023/12/17
22
三、龋 病 的 分 类
2023/12/17
6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2023/12/17
7
二. 龋 病 病 因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三联因素
四联因素
2023/12/17
8
二. 龋 病 病 因
2023/12/17
55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1.定义: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 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
2023/12/17
4
一、 龋 病 概 念
2.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即牙釉质、牙本 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 化。初期龋坏的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釉质呈白垩 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 棕褐色。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分解的不 断进行,牙体组织疏松软化,发生缺损,形成龋 洞。牙齿一旦形成龋坏,则缺乏自身修复能力。

龋齿的科普知识课件

龋齿的科普知识课件
选择含氟牙膏有助于强化牙齿。
如何预防龋齿? 健康饮食
减少糖分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饮食均衡有助于保持口腔健康。
如何预防龋齿? 定期检查
定期去牙科进行检查和洗牙。
专业清洁可以去除牙菌斑,降低龋齿风险。
治疗龋齿的方法
治疗龋齿的方法
补牙
对于小范围的龋齿,通常通过补牙来修复。
补牙材料包括复合树脂、银汞合金等。
龋齿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龋齿? 2. 谁会得龋齿?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龋齿? 5. 治疗龋齿的方法
什么是龋齿?
什么是龋齿?
定义
龋齿是指牙齿由于细菌感染而产生的龋坏。
龋齿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小洞或黑斑。
什么是龋齿?
发病机制
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分解糖分, 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
早期处理可以避免龋齿进一步恶化。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
专业医生可以帮助识别隐患,及时进行干预。
何时就医?
龋齿发展
如果龋齿已发展到疼痛、肿胀等严重症状,必须 立即就医。
及时治疗可以防止感染扩散。
如何预防龋齿?
如何预防龋齿? 良好的口腔卫生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理牙缝。
治疗龋齿的方法
根管治疗
若龋齿已影响到牙髓,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此过程可挽救受损牙齿,防止拔除。
治疗龋齿的方法
拔牙
严重龋齿可能需要拔除受损牙齿。
拔牙后应及时修复缺失牙齿,以免影响咀嚼功能 。
谢谢观看
如果不及时处理,龋齿可以进一步发展,导致牙 髓炎等更严重的问题。
什么是龋齿?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龋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龋

⼀、概述 1.定义:龋是⼀种由细菌引起的⽛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最后导致有机物分解,⽆机晶体破坏,⽛硬组织缺失。

2.发病情况:龋是⼀种古⽼的疾病。

在原始洞⼈的头颅中就已经发现了龋。

在铜器时代,龋的发病率为21.87%,⽽现代⼈的发病率为40~80%。

龋的发病因种族和地区不同⽽不同。

3.好发部位:磨⽛窝沟,⽛邻接⾯,⽛颈部。

4.特点:龋的发⽣是不对称的;龋的发病是从外向内;龋的发⽣⼀定要有细菌的参与;⼀旦腐质去除后,龋也就停⽌了。

⼆、临床分型: 1.急性龋:⼜称猖獗龋。

短期内全⼝或多数⽛发⽣龋。

2.慢性龋:进展缓慢,通常成⼈龋属此类。

3.静⽌龋:见于乳磨⽛或第⼀、⼆恒磨⽛,外观呈浅碟状。

第⼀节 ⼀、⾁眼观察: ⽩垩⾊或墨浸⾊、棕黄⾊。

早期粗糙,后期形成龋洞。

⼆、光镜观察: 横纹明显、混浊、⾊素沉着、透明、崩解 (⼀)平滑⾯龋: 病损呈三⾓形,其顶部朝向釉⽛本质界。

常发⽣在⽛邻接⾯或接触点下⽅。

早期平滑⾯龋分四层: 1.透明层: 是釉质龋最早的病理改变。

由于晶体脱矿,间隙增⼤,树胶进⼊孔隙后透明所致。

该层孔隙容积约为1%,⽽正常釉质孔隙容积仅为0.1%. 2.暗层: 此层混浊,模糊不清。

由于脱矿产⽣⼀些新的⼩孔,或透明层中较⼤的孔隙经再矿化后形成的⼀些微孔,使得空⽓能够进⼊⽽形成暗层。

此层有脱矿和再矿化,其孔隙容积占2~4%. 3.病损体部: 此层范围最⼴,脱矿最严重。

此层孔隙较⼤,树胶能够进⼊⽽透明,在透明的背景上,⽣长线和釉柱横纹明显。

此层孔隙容积占5~25%. 4.表层: 龋表⾯有⼀层相对完好的表层,厚约20~100mm.表层矿化度较⾼的原因可能是:表层含氟量⾼,镁的含量较低;来⾃唾液和病损体部的矿物离⼦可以使表层再矿化。

此层孔隙容积为5%. (⼆)窝沟龋: 病损常从窝沟的侧壁开始,沿釉柱长轴向深部扩展,形成三⾓形的龋损区,其基底朝向釉⽛本质界。

(三)潜⾏性龋: 窝沟底部的釉质较薄,龋损可很快发展到⽛本质,并沿釉质⽛本质界向两侧扩展,结果形成⼝⼩底⼤的潜⾏性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龋病的病因和发病过程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ental Caries
第一节.病因学说 Hypothesis 一 病因学说简介 1.虫”牙,古代中国,美索不达米亚,日本.
2.内源性理论:公元前四世纪,“体液学说”, “活体学说”希腊. 3.化学学说:17-18世纪,酸致龋. 4.寄生腐败学说:1843年 细菌,微生物因素.1954. 寄生腐败.
(4)凝集素 糖蛋白(107Da).. β2微球蛋白.SIgA. 粘蛋白(MG2.) 7).分泌型IgA(SIgA):影响细菌与口腔表面的 粘附 葡聚糖
三.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抗原:变链表面蛋白.GTF. 唾液抗体:SIgA. 血清抗体:IgA.IgM.IgG. 细胞免疫反应
龋病
CARIOLOGY AND OPERATIVE DENTISTRY
龋病(Caries)
定义: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 硬组织发生细菌感染,造成无机物脱矿及有机物分解, 导致牙体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
临床特征:色、形、质 危害:
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 炎症,牙冠缺失,残根
2 牙菌斑.定义和种类 定义: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
牢固地粘附在牙面和修复体表面, 由粘性基质和嵌入的细菌组成, 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 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繁殖、衰亡, 进行着复杂的代谢活动, 是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James leon Williams1897 年提出牙菌斑 概念
种类:龈上菌斑:平滑面,沟窝,G+细菌 龈下菌斑:牙周病,根面龋,G-细菌
2)糖蛋白. 粘蛋白(MG1,MG2) 粘性糖蛋白。 作用:参与获膜形成,保护牙面和粘膜 润滑。 MG1:细菌对牙面的粘附。 MG2:细菌间的凝集。
3)富组蛋白(HRPs)。 参与获膜形成,保持釉质稳定。
4)富酪蛋白。 作用:参与获膜形成,
促进细菌粘附。 维持口腔钙磷浓度(抑制磷酸钙盐沉积)
唾液蛋白的功能
细菌不断繁殖、粘附、聚积,2d成形, 微生物量增加,组成和结构趋于复杂。 早期以链球菌为主----厌氧的丝状菌、放线菌 与牙面垂直排列 -----球菌加入构成栅栏状---G-杆菌,厌氧菌,梭状杆菌,螺旋体。
2.菌斑的致龋性 (1).菌斑具有胶质状结构,保护细菌不 被清除,保持菌斑内PH值稳定,不受 口腔唾液缓冲系统的影响. (2).为细菌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和代 谢条件. (3).只有与龋相关的特异性细菌才能 导致龋坏.
第一节.龋病的病理 Pathology of caries 一.釉质龋
龋病早期阶段,在表面层下方表现为脱矿,还 有龋白斑。
二.牙本质龋
坏死区 感染层 脱矿区 硬化层 脱矿. 少菌 韧 保留 再矿化 无菌 硬 保留 修复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 无菌 硬 促进 坏死物. 牙本质感染. 富细菌 有菌 松散 软 去除 去除.保留
四. 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法
(一).银汞合金修复术.(amalgam restoration)
(二).复合树脂修复术. (composite resin restoration)
• 总结:
细菌 获得性膜 葡聚糖
GTF
非特异性粘附 特异性粘附
蔗糖
菌斑
持续产酸

第三节.龋病的发病因素-----饮食因素 一.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1.蔗糖与龋病的关系. 流行病学,蔗糖消耗与患龋率,动物实验. 2.致龋机理
蔗糖
葡聚糖+果糖 胞内多糖 酵解产酸

二.蛋白质:营养作用,局部作用,酪蛋白. 三.矿物质: (一) 氟.
牙体修复 牙体手术:窝洞预备(Cavity preperation.) Restorative treatment 修复: 充填.(Filling)
修复原则: 1.消除感染,终止病变,防止继发. 2.遵循生物学原则. 3.遵循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原则. 4.恢复牙体的形态功能及建立正常 的牙体牙周关系.
. 二.再矿化治疗(Remineralazative therapy)
适应症: 平滑面早期龋.防龋. 再矿化液:钙、磷、氟。 方法:含漱,局部涂布。
• 三.窝沟封闭.(pit and fissure sealing
第二节.龋病的手术治疗----牙体修复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aries. 牙体修复(充填术): 通过牙体手术清除已感染的牙本 质,制备一定形 态的窝洞,采用一定的修复材料恢复牙体的形态.
moderate carious lesion
中龋
3.深龋: 牙本质中深层,接近牙髓. 症状:温度酸甜及食物嵌入一过性 疼痛.无自发疼痛. 检查:深龋洞.达牙本质中深层,探诊敏感或探痛, 叩诊无异常, 温度试验为一过性敏感或轻微疼痛. 鉴别: 可复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 牙髓坏死,牙本质敏感. 深龋的诊断必须排除牙髓的病变.
2)细菌的粘附聚集
(包括细菌与细菌间和细菌与牙面间) 非特异性的:初期细菌胞壁蛋白与 唾液糖 蛋白吸附,底亲和力,快速, 非特异性,非蔗糖依赖性。 特异性的:葡聚糖与细菌表面受体结合, 葡糖基转移酶介导的葡聚糖链。 蔗糖依赖性. 唾液粘蛋白MG1与细菌的结合 高亲和力,缓慢持久,特异性 。
3) 细菌繁殖菌斑成熟
• • • •
参与获得性膜的形成 保护并覆盖粘膜 维护釉质的完整,促进再矿化 影响口腔微生物在口腔表面的定居,调节微生物量
5)淀粉酶。 6)抗菌蛋白: (1)溶菌酶(Lysozyme , LZ) (2)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 (3)唾液过氧化氢—硫氰酸盐抗菌系统 SCN- + H2 O2 OSCN硫氰酸盐 过氧化物酶 SCN氧化中间产物
3 菌斑的结构
平滑面菌斑:三层结构
• • •
菌斑--牙界面:与获膜接触。扇贝状. 中间层: 稠密微生物层.球菌. 菌斑体部。栅拦状 表层: 玉米棒状,麦穗状。球菌,杆菌.
沟窝菌斑:
微生物菌斑的组成 • 80% 水 • 20%固体物质:碳水化合物 13-28% 蛋白质 40-50% 脂肪 10-14% 蛋白质:唾液蛋白,(溶菌酶,淀粉酶,IgA,IgM,IgG) 细菌酶,(葡糖基转移酶, GTF ). 无机成分:Ca,P, 磷酸盐,F,(14-20ppm)
Smooth surface
Root Caries 根面龋 (老年人好发)
Slide: Allen Samuelson
三.病变深度分类 : 浅龋(shallow carious lesion) 中龋(moderate carious lesion) 深龋(deep carious lesion)
三.牙骨质龋 四.脱矿和再矿化
定义: 脱矿 牙体组织中的钙和磷酸盐 等无机离子牙中脱出. 再矿化:钙、磷等无机离子沉积于正 常的或已脱矿的牙体组织.
• 脱矿伴随着再矿化. • 再矿化是牙体硬组织的自我修复过程. • 再矿化的促进因素: 清洁牙面. 提高和稳定唾液钙磷浓度 氟化物的应用.
第二节.龋病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Clinical symtom and classification 一.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1.急性龋(acute caries) 猛性龋(rampant caries) 2.慢性龋(chronic caries)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3.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
猛性龋
rampant caries
慢性龋 chronic caries
继发龋
secondary caries
二.解剖部位分类 1.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窝沟龋 :由窝沟侧壁开始,V,U,I,IKD等. 平滑面龋:邻面龋,颈部龋. 2.根面龋. 3.线形釉质龋
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Pit and fissure caries
1.浅龋. 牙釉质或牙骨质龋. 无症状. 检查: 龋白斑.褐色龋斑.X线表现. 达牙釉质。 鉴别:釉质钙化不全. 釉质发育不全. 氟牙症.
shallow carious lesion
浅龋
龋白斑
褐色龋斑
2.中龋. 牙本质浅层. 症状:温度酸甜敏感.一过性. 检查:龋洞.探诊敏感,温度刺激试 验为一过性敏感.达牙本质浅层
5.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在获得性膜的基础上形成. 3阶段. 1)获得性膜的形成(acquired pellicle) 唾液蛋白和糖蛋白吸附于牙面形成的生物 膜(Biofilm)
• 成分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 形态: 与牙本质接触,树枝状伸入釉质结构。 • 功能: a。保护修复 b。选择性渗透 c。细菌粘附 d。提供细菌代谢营养和底物。
(二)唾液的无机物
意义:维持釉质完整, 促进釉质表面成熟 促进再矿化.
(三)唾液的有机成分 1.蛋白质. 1).富脯蛋白(proline_richproteins,PRPs) 作用: (1) 保持牙面完整 参与获膜形成。 维持唾液高浓度的Ca离子。 抑制磷酸钙盐的沉积. (2) 促进粘性放线菌的粘附。
怎样形成的?
二.主要发病学说 1.化学细菌学说ler
细菌---碳水化合物---酸---牙体脱矿、有机物溶解----龋. 意义:(1)联系3个因素 (2)是现代龋病病因学的基础, 不足:生态环境,特异细菌,好发牙和部位
2 蛋白溶解学说 1947.Gottieb
细菌---蛋白溶解酶----有机质溶解--继发脱矿. 意义:解释弱碱环境中的龋坏,和本质龋 不足:
对羟磷灰石:
对细菌菌斑:
对釉质表面:
氟化羟磷灰石 降低溶解性 促进再矿化 抑制酶的活性 抑制细菌生长 解除蛋白和细菌的粘附
(二)磷酸盐: 实验证实有抑龋作用
主要与局部作用有关: 降低溶解性 促进再矿化 缓冲产酸
四.脂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