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合集下载

室内方案设计总结

室内方案设计总结

室内方案设计总结室内方案设计总结:室内设计总结报告室内设计总结报告一.对于室内设计的认识1.。

概念2.。

自己的想法二.室内设计的内容1.。

空间组织2.。

平面布臵3.。

顶棚设计4.。

立面设计5.。

室内采光与照明设计6.。

家具与陈设的作用三.室内设计的程序四.餐饮文化的主题1.。

餐饮的地域文化特征2.。

主要的方法3.。

平面图、顶面图、立面图五.总结性论述六.参考资料一、内设计的概念与认识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

1.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为人服务,这正是室内设计社会功能的基石。

”室内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造室内空间环境为人服务,设计者始终需要把人对室内环境的需求,包括物质使用和精神两方面,放在设计的首位.由于设计的过程中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干头万绪,设计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核心.为人服务这一平凡的真理,在设计时往往会有童无意地因从多项局部因素考虑而被忽视。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可以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但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室内设计原理2.加强环境整体观现代室内设计的立意、构思,室内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着眼于对环境整体、文化特征以及建筑物的功能特点等多方面的考虑。

第三章 室内空间与界面处理

第三章 室内空间与界面处理
在室内空间限定中,垂直面在空间中具有很强的限定性,而限定性的大小取决 于墙面或隔断的高度。 (1)高度小于 60cm 空间基本无围合感,空间连续性较强。 (2)高度达到 150cm 开始有围合感,但仍保持连续性。 (3)高度在 200cm 以上具有强烈围合感,失去连续性,完全划分为两个空间。
由于侧界面在一个空间中数量较多,因此其布局形式较为重要。常见的布局形 式有三种:L 形垂直面、平行垂直面、U 形垂直面。
(一)水平地面 (二)抬高地面 (三)下沉地面
(1)水平地面 整体性比较强,在平面上无明显高差,空间连续性和模糊性好,但 可识别性和领域 感较差,在设计中可通过采用不同色彩或材质的地面来增强室内 空间领域划分感。
(2)抬高地面 在较大空间中,将水平基面局 部抬高,使空间层次分明,同时也使被抬高空 间成为 视觉焦点。抬高地面的方法可以使抬高 部分具有明显的展示性和陈列性,是一种对大 空间进行限定的有 效且常用的形式。
图 3-12 U 形垂直面
五、顶界面—— 顶棚设计
顶界面即室内空间的顶部,也称为顶棚,是室内空间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设计要 素。常用的顶棚材料 有石膏板、铝扣板、金属、木材和镜面等。
顶界面的设计可利用局部的降低或抬高来划分空间,塑造一 种丰富、有层次 的空间感,再配以各种造型的灯具增强顶面的艺术感染力。
相同面积的封闭空间与开敞空间相比较,开敞空间显得相对较大。开敞空间 经常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应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趣味性。
图 3-7 地中海式的洗浴设计
图 3-6 展厅设计
1.室内空间由哪三部分围合而成? 2.室内空间有哪两种功能? 3.室内环境空间包含哪些类型?
室内空间的界面处理
一、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的原则
顶界面的设计形式主要有两种。

室内设计学习笔记

室内设计学习笔记

室内设计内容:室内空间组织、调整、再创造室内平面功能分析和布置室内采光、照明、音质室内主色调和色彩配置选定各界面的装饰材料和制作方法协调、改造室内环控、水电设备家具、灯具、陈设的布置,选用或者设计,室内绿化布置1.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1)室内组织,平面布置:①对建筑设计意图的理解;②对建筑的总体布局、功能、人流动向及结构体系的了解③可能的对原建筑功能的改变:改造或创新组织(2)室内界面处理:①使用功能和特点的分析②界面的形状、材质、图形线脚、肌理构成的设计③界面和结构构件的连接构成④界面和风、水、电等管线设施的协调配合等方面的设计2.室内光照、色彩设计和材质选用(1)室内光照:室内环境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2)室内色彩: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3)材料质地的选用:是室内设计中直接关系到实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缓解,巧用材料是室内设计中的大学问。

3.室内含物:家具、陈设、灯具、绿化的设计(1)家具对烘托室内环境氛围、形成室内设计风格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室内绿化:起到柔化室内人工环境,具有协调人心理之平衡作用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1.方法(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总体与细部深入推敲(2)从里到外、从外到里,局部与整体协调统一(3)意在笔先或笔意同步,立意与表达并重2.程序步骤:(1)设计准备阶段(2)方案设计阶段文件:1)平面图,常用比例,1:50、1:1002)室内里面展开图,常用比例1:20、1:503)平顶图或仰视图,常用比例,1:50、1:1004)室内透视图5)室内装饰材料实样版面6)实际意图说明和造价概算(3)施工图设计阶段(4)设计施工阶段室内设计工程的施工1.石材地面装饰构造:(1)一般选用磨光的板材,板厚20mm左右,也有薄板,厚度在10mm左右,适用于家庭装饰。

每块大小在300mm*300mm~500mm*500mm。

可使用薄板和1:2水泥砂浆掺107胶铺贴。

2022年室内设计的原理是什么每日一讲(6月27日)

2022年室内设计的原理是什么每日一讲(6月27日)

2022年室内设计的原理是什么每日一讲(6月27日)(单项选择题)1、____和界面的处理,是确定室内环境基本形体和线形的设计内容。

A材料B室内空间组成C建筑物D结构形式B解析: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包括平面布置,首先对原有建筑设计的意图充分理解,对建筑物的确确实实总体布局、功能分析、人流动向以及结构体系等又深入地了解,在室内设计时对室内空间和平面布置予以完善、调整或再创造,也必然包括对室内空间各界面围合方式的设计。

2、下列哪项属于绘制节点详图所常用的比例尺(D)A、1:500B、1:200C、1:100D、1:103、从宏观整体看,建筑物和室内环境不论是物质技术上,还是精神文化上都具有_____。

A民族特点B历史延续性C地方风格D地域特点B解析:室内设计中,在生活居住、旅游休息和文化娱乐等类型的室内环境里,都有可能因地地采用具有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乡土风格,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伸和发展的设计手法。

4、美国建筑大师罗伯特61文丘里是(B)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倡用装饰符号表达个人的感情。

A、现代B、后现代C、浪漫D、折衷5、确定居室内大衣柜深度的尺寸是依据人体的CA、臀部宽度B、两肘宽度C、肩部宽度D、两腿宽度6、人体尺寸包括结构尺寸和(C)。

A、身体尺寸B、下肢尺寸C、功能尺寸D、头部尺寸7、下列哪个特点不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

(D)A、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B、庭院式的组群布局C、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D、主体形体是——墙,各种装饰和构筑手法都在墙上体现8、_______的发展观,要求室内设计既要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要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A动态和可持续性B物质技术C精神文化D历史延续性A解析:室内设计的动态发展观考虑到了设计因时、因地和变化,可持续发展观要求设计者必须不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而要确立节能、充分节约与利用室内空间、力求运用无污染的绿色装饰材料以及创造人与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

室内设计师考试复习题

室内设计师考试复习题

设计是人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构想、计划,并通过实施,最终满足(人类)的需求为终止目的。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材料技术和(艺术)手段,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

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3。

(室内空间组成)和界面处理,是确定室内环境基本形体和线形的设计内容4。

室内设计中直接关系到实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材料质地的选用)5。

(动态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观,要求室内设计既要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要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6。

(客观环境因素)和人们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需要探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7。

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的再创造8.室内设计必须具备高度的艺术修养。

并掌握(现代科技)和材料9。

从宏观整体看,建筑物和室内环境不论是物质技术上,还是精神文化上都具有(历史延续性)。

10。

室内空间环境按建筑及其功能的设计分类。

其意义主要在于.是设计者在接受室内设计任务时。

首先应该明确设计的(空间使用性质)11、室内设计是整个(环境艺术)与(设计体系)中最细致的一个重要部分.12、衡量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造环境的(技术性)和(艺术性).13、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活动)与(空同条件)之间的正确合理关系.14、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尺寸)的。

15、装饰画是通过(夸张),(变形)和(重新组合)等手法构成的在结构与色彩之间既有对比又有统一和谐的绘画形式。

16、眩光分为(直射眩光)和(反射眩光)两种,由高亮度光源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内所引起的眩光称为(直射眩光).17、无论从(物质机能)和(精神)主面室内设计都离不开绿化.18、室内陈设不仅要与室内的(整体设计)相协调,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体现出设计者的(品位)与(修养)。

19、“建筑制图标准"规定汉字用(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公布的(简化字).20、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比例宜注写在(图名)的右侧.判断1、材料是装饰施工的物质基础,起着重要作用。

室内设计复习题

室内设计复习题

室内设计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室内设计中,通过采用一些措施,可使得室内空间感觉上更宽敞一些。

下述哪一项措施没有这方面的作用?()A .适当降低就座时的视平线高度B .采用吸引人的装饰图案C .采用浅色和冷灰色的色调D .增加空间的明亮度2、住宅中卧室和餐厅、宾馆中的客房的照明宜选用()光源。

A 暖色温B .中间色温C .冷色温D. 无色温3、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A. 显示天然材料质朴的纹理,清新淡雅。

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B.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C.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D.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4、若想使柱子看起来比较粗壮,其饰面材料宜选用()A 明色和暖色B 暗色和冷色C 暗色和暖色D 浅色和冷色5、教室采光设计时,为了减少窗眩光,下述措施中何者是不必要的? ()A. 减少或避免直射阳光 B 开设北向窗口 C. 教师的视觉背景不宜为窗口D 减弱窗玻璃与墙面的亮度对比6、要使一个空间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的手法A .统一B .对比C .均衡D .韵律7、空内装饰的发展前景应当是回归自然和()。

A、以人为本B、绿色环保设计C、功能合理设计 D、美观设计8、()是指两个主体空间之间的过渡部分,它应有较强的导向性,并能满足一些具体要求。

A. 过渡空间B. 流动空间C. 流通空间D. 复合空间9、两人并行通行区域的宽度一般为()A 1000B 1000~1100C 980~1200D 1220~152010、室内设计中“和室”的出现主要来源与()A 印度古代样式B 日本古典样式C 古代埃及风格D 洛可可11、目前住宅中的错层结构在室内空间中属于() A 结构空间 B 开敞空间 C 虚拟空间 D 交错空间12、目前住宅中的休闲室抬高在室内空间中属于()A 凹入空间 B 迷幻空间 C 地台空间 D 流动空间13、目前住宅中的飘窗在室内空间中属于() A 外凸空间 B 悬浮空间 C 动态空间 D 母子空间14、设计师们在设计住宅时,常常在入口处设置鞋柜,是基于对空间的()进行考虑。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1. 空间限定(一)空间限定的方法1.设立:把限定元素设置于原空间中,而在该元素周围限定出一个新的空间方式。

2 .围合:最典型的空间限定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用于围合的限定元素很多,常用的有隔断、隔墙、布帘、家具、绿化等。

3.覆盖:通过覆盖的方式限定空间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室内空间一般总是被顶界面覆盖的,正是由于这些覆盖物的存在,才使室内空间具有遮强光和避风雨的特征。

4.凸起:凸起所形成的空间高出周围的地面,在室内设计中,这种空间形成有强调、突出和展示等功能,当然有时亦具有限制人们活动的意味。

5.下沉:与凸起相对,下沉是另一种空间限定的方法,它使该领域低于周围的空间,在室内空间中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架起:在室内空间中,设置夹层及通廊就是运用架起的典型。

7.肌理、色彩、形状、照明等的变化:通过界面质感、色彩、形状、照明等的变化,也常常能限定空间。

一般而言,其限定度较低,属于一种抽象限定。

(二)空间限定度1.限定元素的特性与限定度用于限定空间的限定元素,由于本身在质地、形式、大小、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其所形成的空间限定度亦会有所不同。

2.限定元素的组合方式与限定度(1)垂直面与底面的相互组合■底面加一个垂直面:人在面向垂直限定元素时,对人的行动和视线有较强的限定作用。

当人们背朝垂直限定元素时,有一定的依靠感觉。

■底面加两个相交的垂直面:有一定的限定度与围合感。

■底面加两个相同的垂直面:在面朝垂直限定元素时,有一定的限定感。

若垂直限定元素具有较长的连续性时,则能提高限定度,空间亦易产生流动感:室外环境中的街道空间就是典型。

■底面加三个垂直面:这种情况常常形成一种袋形空间,限定度比较高。

当人们面向无限定元素的方向,则会主生“居中感”和“安心感” 。

■底面加四个垂直面:此时的限定度很大,能给人与强烈的封闭感,人的行动和视线均受到限定。

(二)顶面、垂直面和底面的结合■底面加顶面:限定度弱,但有一定的隐蔽感与覆盖感,在室内设计中,常常通过在局部悬吊一个格栅或一片吊顶来达到这种效果。

对室内公共空间各界面设计的梳理

对室内公共空间各界面设计的梳理
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厅 、 走道、 卫生间等处 , 家居 中也可用 。水磨 石地 面具有 光滑 、 坚 固、 美观 、 价格低 廉 的特 点 美术水磨石是 由白水泥加颜料和大理石渣 混合搅拌后 制成。其 中, 大 理石渣 的颜色 、 颗 粒直径大小、 形状及配 比直接影 响到地面的处
时应 全盘考虑各 方面 因素 顶 面的处理对 于
墙 面横 向处理 同时 . 为避免墙面过 高使空 问
显 得空旷 .而在过 高的墙面上所采 取的横 向
分 割手法 . 也 为墙 面横 向处理 。( 2 ) 墙面纵 向
总之 . 室 内空间各个界 面处 理手法 多样 . 我们在设计 时应该根据不 同功能的界 面和造 型. 并 与材质相结合 . 在 灵活应用 中进行 有机 结合 . 融入甲方意愿 . 升华设计理念 , 创造 出功
磨的特点 . 4 . 木地面 木地面是 由天然木质加工制成 的地面铺设材料 , 它具有 色彩柔 和、 温馨 、 蓄热
好墙 面的形状 、 质感 ( 材料 ) 、 纹样及 色彩诸 因 素之 间的关系 1 . 墙 面形状处 理手法。( 1 ) 墙面横向处理 手 法 为 了获得 室内空间横 向开 阔宽广的氛 围. 而采取 的一种 室内墙面处理 手法 . 就是墙 面横 向处理 另外 . 为了避免因墙 面横 向过长
而产生室 内空 间天花板压抑 的氛 围 .在横 向
顶面的处理
室 内空 间中 属于 水平 面的 是 顶面 与 地
面 将建筑 空间垂直 方向分割成 不同层 面空 间, 顶 面在 室 内空 间的上 方 , 是线 路 、 灯具、 防火 、供 暖和 通 风等设 施 设置 和 依付 的 地
理效果
和横 向垂直 .将建筑 空间水平方 向围合 成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设计》教案第五章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主讲:朱丽博[学习目的]掌握室内设计空间组织和室内界面处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室内空间组织一、室内空间的概念二、室内空间特性三、室内空间功能四、室内空间组合五、空间形式与构成六、空间类型七、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八、室内空间构图第二节室内界面处理一、界面的要求和功能特点二、界面装饰材料的选用三、室内界面处理及其感受[重点]室内空间组织[难点]1 、室内空间功能2、室内空间组合3、空间的序列4、空间形态的构思和创造[实训内容]家庭小空间设计。

通过家庭小空间设计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本节讲授内容:七、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本节主要内容:■室内空间的组合■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过渡和引导■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空间的对比与变化■空间的序列本节重点和难点:■空间序列■掌握并应用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本节课程训练与思考:■运用空间语言,把一个3x3m的小空间创造出“大”感受1室内空间的组合室内空间组合首先应该根据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构思,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结合建筑功能要求进行整体筹划,从单个空间的设计到群体空间的序列组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反复推敲,使室内空间组织达到科学性、经济性、艺术性、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做出有特色、有个性的空间组合。

合理地利用空间,不仅反映在对内部空间的巧妙组织,而且在空间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整体和局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功能和美学上达到协调和统一。

文森特·詹姆斯公司设计的住宅“标准/变体房”(如图2.24所示),独特之处在于它在室内空间中的“同中求异”,建筑空间相互连接,在造型上四四方方像一个盒子,每一栋都有其各自的比例、方位和光源,这些空间都垂直相交,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既有面积较大的接待区和平台供聚会,又有温馨、幽静的小房间。

整个空间布局从大、高、开敞至小、亲切、封闭,十分紧凑而活泼。

空间的组合形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空间组合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并列式、集中式、线形式、辐射式、组团式、网格式、轴线对位式、庭院式等。

(如图2.25所示)除了上面提到的有形的空间,还存在着“无形空间”或者称之为心理空间。

例如在公园里,先来的人坐在长凳的一端,后来者就会坐在另一端,此后行人对是否要坐在中间位置上,往往很犹豫,这种无形的空间范围,就是心理空间。

室内空间的大小、尺度、家具布置和座位排列,以及空间的分隔等,都应从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设计师是物质环境的创造者,不但应关心人的物质需要,更要了解人的心理要求,并通过良好的优美环境来影响和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把物质空间和心理空间统一起来。

2.空间的分隔与联系室内空间的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根据不同使用目的,对空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各种各样的分隔和联系,通过不同的分隔和联系方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满足不同的活动需要,并使其达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

空间的分隔和联系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良好的分隔总是以少胜多,虚实得宜,构成有序,自成体系,对整个空间设计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映出设计的风格和特色。

空间的分隔方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如图2.26所示)(1)绝对分隔。

用承重墙、到顶的轻体隔墙等限定度(隔离视线、声音、温湿度等的程度)高的实体界面分隔空间,称为绝对分隔.这样分隔出的空间有非常明确的界限,隔音良好,视线完全阻隔或具有灵活控制视线遮挡的性能,与周围环境的流动性很差,但可以保证安静、私密和有全面抗干扰的能力。

(2)局部分隔。

用片断的面(屏风、翼墙、不到顶的隔墙和较高的家具等)划分空间,称为局部分隔。

限定度的强弱因界面的大小、材质、形态而异。

其特点是界于绝对分隔与象征性分隔之间,有时界限不大分明。

(3)象征分隔。

用片断、低矮的面;罩、栏杆、花格、构架、玻璃等通透的隔断;家具、绿化、水体、色彩、材质、光线、高差、悬垂物、音响、气味等因素分隔空间,属于象征性分隔。

这种分隔方式的限定度很低,空间界面模糊,但能通过人们的联想和“视觉完形性”而感知,侧重心理效应,具有象征意味,在空间划分上是隔而不断,流动性很强,层次丰富、意境深邃。

(4)弹性分隔。

利用拼装式、直滑式、折叠式、升降式等活动隔断和帘幕、家具、陈设等分隔空间,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而随时启闭或移动,空间也就随之或分或合,或大或小。

这种分隔方式称为弹性分隔,这样分隔的空间称为弹性空间或灵活空问。

3.空间的过渡和引导空间的过渡和过渡空间,是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提出来的,比如:当人们进人自己的家庭时,都希望在门口有块地方擦鞋换鞋,放置雨伞、挂雨衣,或者为了家庭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也需要进入居室前有块缓冲地带。

又如:在影剧院中,为了不使观众从明亮的室外突然进人较暗的观众厅而引起视觉上的急剧变化的不适应感觉,常在门厅、休息厅和观众厅之间设立渐次减弱光线的过渡空间。

这些都属于实用性的过渡空间。

此外,还有如厂长、经理办公室前设置的秘书接待室,某些餐厅、宴会厅前的休息室,除了一定的实用性外,还体现了某种礼节、规格、档次和身份。

凡此种种,都说明过渡空间的性质包括:实用性、礼节性、等级性等多种性质。

过渡空间作为前后空间、内外空间的媒介、桥梁、衔接体和转换点,在功能和艺术创作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过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律性,如:公共性——半公共性——半私密性——私密性开敞性——半开敞性——半封闭性——封闭性室外——半室外——半室内——室内过渡的目的常和空间艺术的形象处理有关,如欲扬先抑,欲散先聚,欲广先窄,欲高先低,欲明先暗等。

要想达到象文学中所说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诗情画意的境界,恐怕都离不开过渡空间的处理。

过渡空间也常起到功能分区的作用,如动区和静区、净区和污区等的过渡地带。

过渡空间还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起空间的引导作用。

把其处理得含蓄、自然、巧妙,使人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地走向另一个空间,大大丰富了空间的趣味性。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而又行之有效的空间引导和暗示手法:(如图2.27所示)①借助楼梯或踏步,暗示出另外空间的存在。

楼梯、踏步通常都具有一种很强的引导作用,暗示着阶梯的另一端别有洞天。

一些宽大、开敞的直跑楼梯、自动扶梯等,其空间诱惑力更为强烈。

许多商业建筑在入口处都设置自动扶梯,有效地把顾客分流到二层以上的空间去,避免了楼上少人问津的现象。

在同一层空间中,稍微做出一些地面高差,利用踏步来引导空间也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带有转折性的空间,往往不能引起人的注意,在空间衔接处设几个踏步,将起到很好的引导暗示作用。

②利用曲面墙来引导人流到达另一空间。

根据人的心理特点,人流会自然地趋向于曲线形式,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另一空间的存在,这也成为一种常用的空间引导处理手法。

这类空间的特点是动感和方向感强烈,人们面对着一条弯曲的墙面,将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期待感,希望沿着弯曲的方向而有所发现,从而将不知不觉地沿着弯曲的方向进行探索,于是便被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曲径通幽”便是这种空间组织方式的真实写照。

③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引导暗示出另一空间的存在。

在空间中只做一些象征性的分隔,追求一种连续的、运动的效果,每一个空间都连通着另一个空间,具有强烈的流动性。

人们只要不感到“山穷水尽”,就会抱有某种期望,并在这种期望的驱使下继续前进,利用这种心理状态,有意识地使人处于这一空间就能预感到另一空间的存在,则可以把人由此空间引导至彼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就是空间引导和暗示很好的典范。

一些展览建筑的内部空间常常采用这种空间引导手法,有效地引导参观者的参观活动。

④利用空间界面的处理产生一定的导向性。

在空间界面的点、线、面等构图元素中,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作用,人们往往沿着线条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通过天花、墙面、地面处理,会形成一种具有强烈方向性或连续性的图案,有意识的利用这种处理手法,将有助于把人流引至某个确定的标。

例如天花上的带状灯具、地面上铺砌的纵向图案,墙面上的水平线条等都能产生很强的透视感,给人流指出前进的方向。

4.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空间通透、开敞会使其具有流动感、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大大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包括内外空间之间、内部空间之间和个别空间内部的渗透与层次。

例如:首先室内外空间的分隔,入口、天井、庭院,它们都与室外紧密联系,体现内外结合及室内空间与自然空间交融等等。

其次,是内部空间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封闭和开敞的关系,空间的静止和流动的关系,空间过渡的关系,空间序列的开合、抑扬的组织关系,表现空间的开放性和私密性的关系以及空间性格的关系。

最后是个别空间内部在进行装修、布置家具和陈设时,对空间的再次分隔。

这三个分隔层次都应该在整个设计中获得高度的统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善于运用空间的渗透与流通来创造空间效果,尤其古典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处理手法就是一种典型的空间渗透形式。

“借”就是把别处景物引到此处来,这实质上是使人的视线能够越过分隔空间的屏障,观赏到层次丰富的景观。

著名诗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形容的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庭园所独具的这种景观。

近现代框架结构的广泛运用,为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各部分空间相互连同、穿插、渗透,从而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层次变化。

获得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如图2.28所示)(1)点式结构来分隔空间。

用点式的结构形式排列在一起,既可分隔空间,视线又可连续,空间之间有很强烈的流通感,如列柱、连续的拱券等分隔手段。

(2)透空的隔断来分隔空间。

将隔断做成透空的形式,既分隔了空间,各空间之间还彼此流通,相互渗透,空间的层次感也得到增强。

一般可以采用在墙面上开洞口、花格式隔断、透空的栏杆等多种形式。

(3)用玻璃、织物等半透明材料来分隔空间。

玻璃及织物隔断目前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空间分隔方式,既保证了所围合空间内部小气候的稳定性,又保持了视觉的连续性。

(4)用夹层、回廊、中庭等形式来组织空间。

不仅同一水平面上的空间需要渗透与连通,在垂直方向上经过某些手段的处理也会形成上下空间相互穿插、渗透的空间效果,大大丰富了室内景观。

如采用夹层、回廊、中厅等空间组织方式都会创造出不同凡响的空间效果。

5.空间的对比与变化两个毗连的空间,在形式方面处理手法不同,将使人从这一空间进入另一空间时产生情绪上的突变,从而获得兴奋的感觉。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能巧妙的利用功能的特点,在组织空间时有意识把形状、体量、方向、通透程度等方面差异显著的空间连接在一起,将会因对比而产生一定的空间效果。

在具体设计中,经常采用下面几种对比手法:(如图2.29所示)(1)体量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