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西安市临潼中学发展纪实

“
√ 校
” 、
“
园林 式 单位
”
、
“
文 明校 园
信 息技 术教 育 示 范 校
58
嵌 I》蘑靖
维普资讯
袋 l 》放 有 @
、
蠹 警
魁
黼
鬟 妻
避 鑫强麓麓蹿黼 鏖
嘲疆瞄赣
戮 醚耱 萎 谥 囊 暮 蠢
滴 黼 褥 满
维普资讯
潮
两 岸阔
风正
“
健 康教 育 示 范
” 、 “
校
家 长 学校
”
示 范校
等
10
。
多项 荣誉 称 号
2004
年
4
月
。
顺 利晋升为西
安 市标 准化 中
劳溺
。
, ,
学 这 标 志 着学
。
校 已 经 迈 进 高中教 育发 展 的快 车道
管理 就 是 改 革 改 革 就 要 创 新 创 新 就 有 特 色
为学
合 本 校 的 教 学模 式
,
直 是 该 校 在 教 育 教 学 过 程 管理
, ,
学校
,
为 学生
,
中所 探 求 的
真 真教 学
,
。
不 走 形 式 不 走 过 场 扎 扎 实 实做
,
事
,
认认
的成长
干 别 人 都懂 而 不 干 的 事
。
干好 别人 都干 的
“
校 的发展默 默
无 闻
。
事
“
,
已成 为全 体教 师 的共识
,
,
,
1 fl 奖 人 数 从 无 到 有 并逐 年 增加 先后 有 4 0 余 名 学生 在全 国 中 l i 一 学数 学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及 陕 西 省 计 算机 竞赛 中获 奖 ; 校 学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作者:李达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5年第18期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本校在改革潮流中因难而上,积极探寻学校优质特色发展之路。
本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自主文化建设为突破,倡导“新教育行动”,狠抓“精细管理”,追求“品质”教育,努力超越梦想,成为了当地百姓满意和向往的学校。
关键词:金沙中学;发展;纪实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03-3九十多年来,金沙中学始终秉承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以学愈愚”的训示,栉风沐雨,踏着历史的足迹,蕴育并滋养着勤奋、进取、开拓、创新的校风,崇爱、崇真、崇严、崇活的教风和尚诚、尚勤、尚强、尚新的学风,形成了刚毅自强、追求卓越的金中精神,正是这一精神铸就了金沙中学的辉煌,历经风雨而不衰,始终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青春的活力。
一、瞄准“三校”目标,打造“品质”金中近年来,金沙中学瞄准“三校”发展目标(即人文见长的示范学校、规范教学的优质学校、创新育人的特色学校),着力打造品位金中,积极探寻学校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开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崭新局面。
1.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凝练学校发展灵魂近年来,金沙中学已基本完成了“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等校园物化建设,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大力推进“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和“幸福校园”建设中,不断凝炼并延伸金中精神文化,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优质特色发展中起到导向、凝聚、激励的驱动作用。
在历经数年的精神引领过程中,金沙中学把精神文化积聚成一种浓厚的认知心理氛围,把它沉淀、浸染、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精心完善教师群体价值追求的制度性文化建设,让每一项制度成为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助推器;切实加强魅力四射、彰显品位的活动性文化建设,让每一项集体活动折射出丰富的教育智慧;大力弘扬“自主、引导、服务”的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让每一项管理都凸显出和谐发展的增值效应。
风劲扬帆海天阔 跨越发展正当时--前进中的巢湖市第六中学

风劲扬帆海天阔跨越发展正当时--前进中的巢湖市第六中学佚名
【期刊名称】《学语文》
【年(卷),期】2022()4
【摘要】巢湖市第六中学位于烟波浩渺的巢湖之滨,地处风景绝美、“千年牡丹”绽放的银屏山麓,是一所城市学府,可凭窗观秀湖,依栏望山月,位居市区却独享清幽,远离喧嚣好潜心读书。
跨湖、跨河大桥彩虹卧波,城市、乡村公交川流如梭,便捷的交通如彩练飞舞,更加衬托出六中的精致与美丽。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指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遵循,努力打造巢湖高中优质教育新品牌。
【总页数】2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城实验高中发展纪实(1)

九万里风鹏正举——麻城实验高中独立办学纪实序言:牛坡山上,陵园西边,有一所百年老校,正在经历一场美丽的蝶变。
党的群众路线的春风,使这所学校老树新花,旧貌新颜!这就是麻城实验高中——全新的独立学校,全新的领导集体,全新的管理模式,全新的精神风貌,全新的办学理念!短短一个多月,她实现规范调整,转变干部作风,搭建育人平台,铸造精品课堂,注重文化熏陶。
可以想象,她的未来必然是:鹏程万里,风光无限!字幕一、坚持群众路线,实现规范调整二、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干部作风三、坚持群众路线,搭建育人平台四、坚持群众路线,铸造精品课堂五、坚持群众路线,注重文化熏陶镜头【麻城风景,杨遥视察,张云飞揭牌,实验高中领导班子,新实高面貌】一、坚持群众路线,实现规范调整麻城实验高中的前身是麻城师范,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国家主席董必武曾在这里任教,开国将军王树声曾在这里求学。
建国以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三万余人,这正是:乐教梓楠同受范,喜看桃李广成才。
2000年,由于国家师范教育的调整,麻城师范创办了麻城实验高中。
学校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校园管理先进学校,连续七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2007年获麻城市高考唯一特别荣誉奖。
但是近年来,由于中专高中并存,办学不够规范等原因,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果断地将麻城师范迁入原理工学校,组建中职集团,麻城实验高中独立办校。
市委市政府委派教育局党委成员、教科院院长吴宏文同志任麻城实验高中校长,又先后聘任麻城二中副校长项子丰同志为教学副校长,麻城三中副校长何早松同志为政教副校长。
一时群贤毕至,名师云集。
麻城实高有了新气象。
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独立的实验高中。
2013年10月12日,市委书记杨遥、组织部长朱东明一行视察麻城实验高中。
10月14日,市教育局局长张云飞为麻城实验高中揭牌。
这意味着,麻城实验高中从此作为一所独立的高中屹立于牛坡山上。
全新的实验高中,全新的独立学校,全新的领导集体,全新的办学理念,全新的精神风貌。
管理强校硕果累 风劲扬帆正当时

管理强校硕果累风劲扬帆正当时——红塔乡七河中学迅猛发展寻踪作为一所乡镇中学,七河中学无疑是全县同类学校中的翘楚。
自1978年建校,33年以来,七河中学用自己的执着和奋进,造就了一所求学的乐园、成才的摇篮。
这是一组让人倍感欣慰的数字:六年来,学校一直名列乡镇中学升学率之首。
2011年,368名毕业生参加中考,达郧阳一中线以上有20人,房县一中线以上131人,二中、三中线以上311人,升学率高达83.4%,位居全县榜首。
这是一揽值得骄傲的教育成果:学校以优良的校风、严格的教学管理、严谨求实的奋斗精神和高质量的教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学校”、“湖北省后勤安全管理先进学校”、“十堰市教育教学示范学校”、“房县推行素质教育试点学校”。
骄阳似火的七月,走进无数学子们勤奋耕耘的学习圣地,来踏觅她的发展足迹。
校安工程为未来撑起“爱护伞”驻足于如今的七河中学,校园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人惊讶感叹!平整舒适的水泥路面,亮丽洁净的学生公寓,气宇轩昂的教学楼,大气宽敞的实验楼;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仪器室、远程教育室,配备齐全应有尽有;护栏加高了、避雷设施安装了、防盗系统配置了……面对记者的惊叹,校长陈兴林骄傲地说:“七河中学现在的基础设施配置可以算得上是全县顶级的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校安工程建设。
”过去的七河中学是出了名的“就餐难、入厕难、住宿难”,自学校被县政府定位为全县六大区域性重点中学后,为彻底改变育人环境,实现办学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把该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紧紧依托国家开展的校园安全工程项目,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支持,使学校实现了华丽转身。
2008年,建起一栋1200平方米的女生宿舍楼,一栋250平方米的学生厕所,120平方米的学生澡堂;2009年,新建5280平方米教学楼两栋;同年,争取资金400万元,用于学校抗震加固工程。
风正帆满日,把舵开大船——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方 的发展战略高度 。正是风满帆正时 , 我们有理 由相信 ,
只要方法得 当, 安排得体。各地校 园文化建设的高潮将飘
然 而 至 , 风 飞舞 。 迎
( 责任编辑 若 曦)
1 2
体现 人文关怀 。既有激励性 ,又有制约性 。既发扬民主 ,
又 维护 权 威 。
时下, 在很多地方校 园文化建设已经被提升到整个地
的《 班主任工作漫谈》 一书却能成为全 国中小学班 主任工
作 的必备手册 。他们学校的管理模式成为全 国中小学校 长培训 的必修课 。虽然我 国现阶段校 园精神文化建设不 乏成功者 , 但是千校 一面 的现象依然严重 。过去那些脍炙 人 口的校 园民谣、 曲、 歌 文艺作 品现在 已经相 当匮乏 。像
古 典 与现 代 相 交 融 。
办出特色 。 特别要结合当地传统文化活动, 与民间文化艺 人相结合。把 当地的非物质 文化遗 产发扬 光大 。正确处 理好教学活动 与其他 活动 的关系。为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
高提供 活动舞 台。奠定他们 参与文化 活动 的兴趣和能力
基础 。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 以正确的认识做指导,
需要培养者 自身有过 硬的创 新意识和能力。要充分立足 本校教职工实际, 做到人尽其才 , 才尽其用 。教育者要在
教法上 、 知识上 、 作品上坚持创新。多培育精 品。著名教 育家魏书生在这方面堪为榜样 。他本 人作 品不多, 但是他
细、 。要 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 , 严” 做到既有专业品位 , 又
作 。要 在规 定 动 作 上 做规 范 , 出成 绩 。在 自选 动 作上 要 作
础设施是不可少的。因此 , 一定要根据校园的特点整体布 局, 合理规划 。各功能房和校 园绿化 、 美化工作要实现浑 然一体 。既不能贪大求洋, 也不能胡乱堆砌 ; 更不能外行 充里手, 依个别领导人的兴趣 爱好去设计安排 。一定要请 专业机构进行整体设计 , 合理实施 。 发挥教职工代 表大 要 会 的作用, 广泛征询教职工 的建议和意见。定下基本格调 和整体规划 , 然后根据经济实力或分步实施或整体推进。 特别要注重历史人文设施的保护, 做到建设与保护相结合 ,
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精品范文】

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侯冬发何湘华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2000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x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题记安抚仁义,宋唐名治传教化;润泽桃李,千年古邑振人文。
巍巍凤岗之下,滔滔乐水之畔,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就是百年名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xx县第一中学!她发轫于明万历年南湫书院(1603-1783)),历经清代宜溪书院(1783-1903)、宜溪高等小学堂(1903-1912)、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02-1941)的岁月沧桑,1940年8月,xx国民教育会议作出决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4月,成立建校筹备委员会,县长彭津龙任筹委会主任,经过半年的筹备,xx县第一所中学——xx县立初级中学于当年8月成立,校址设在凤岗山麓,永乐江畔的宜溪书院原址。
1958年秋,始设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2个班,更名为湖南省xx县第一中学,自此,xx一中由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了一所完全中学。
几百年来,xx一中秉承宜溪书院一脉道统,弘开时代风气,泽及一方水土,讲习绵延,学道振兴,荫庇万千学子,造福xx父老。
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始终恪守“团结、严格、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兴邦的育人理念,在新的教育征程不断铸造新的时代丰碑。
历经七十年沧桑而常办常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78年被定为“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晋升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01年遴选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2009年受到省政府督导奖励表彰,2007年成为郴州市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1998年以来又获得湖南省“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 “文明卫生先进单位” “高考优秀考点” “现代教育‘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 “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一时名动湘南,饮誉三湘。
在教育大潮中杨帆启真

青云中学:在教育改革大潮中扬帆“启真”新泰市青云中学位于新泰市滨湖新区,占地150亩,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55人,在校学生4000多名。
学校秉承“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和“严细实恒竞”的办学策略,大力实施“启真”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2014—2016年,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新泰第一。
2017年中考,我校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其中,陈子璐同学以1003分获新泰第一名。
培养输送的毕业生中有15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学校竞走队输送的人才中,涌现了李明才、王银行、时娜3名世锦赛、亚运会竞走冠军以及47名国际国家级体育健将。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泰安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近百项荣誉荣誉称号。
一、学校管理勤政守真“重承诺,勇担当”是我们勤政守真管理文化的核心。
党总支把支部建在级部,行政与党组织两个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支部书记与级部主任“一肩挑”,教学管理骨干任支部委员。
一个级部一个政治核心,一个支部一座战斗堡垒,一个书记一面领航旗帜,实现了党建与教学的高度融合。
在工作中推行“135”管理模式:“1”——围绕一个中心:以人为本。
我们按照“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育人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课程、活动三个载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真提高、真发展。
“3”——打造三合班子:思想上合心,理论上合拍,行动上合力。
党总支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统一思想认识,让每个干部都知道“张开五指不如攥紧拳头”,领导干部“重效率,勇担当,作表率”,真付出,真奉献,为全校教职工树立了领航者形象。
“5”——落实五项策略:严细实恒竞。
学校建立健全涵盖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制度为本“真抓严”;周查月结“真落实”,用数据说话;“真竞争”,推行“三级”竞争激励机制,对党员实行“先锋指数”量化考核,对领导班子实行干部绩效考核,对教师实行教学业绩考核,以竞促教,以竞比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 1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一中竞风流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2000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题记安抚仁义,宋唐名治传教化;润泽桃李,千年古邑振人文。
巍巍凤岗之下,滔滔乐水之畔,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就是百年名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xx县第一中学!她发轫于明万历年南湫书院(1603-1783)),历经清代宜溪书院(1783-1903)、宜溪高等小学堂(1903-1912)、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02-1941)的岁月沧桑,1940年8月,xx国民教育会议作出决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1年4月,成立建校筹备委员会,县长彭津龙任筹委会主任,经过半年的筹备,xx县第一所中学——xx县立初级中学于当年8月成立,校址设在凤岗山麓,永乐江畔的宜溪书院原址。
1958年秋,始设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2个班,更名为湖南省xx县第一中学,自此,xx一中由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了一所完全中学。
几百年来,xx一中秉承宜溪书院一脉道统,弘开时代风气,泽及一方水土,讲习绵延,学道振兴,荫庇万千学子,造福xx父老。
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始终恪守“团结、严格、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教育兴邦的育人理念,在新的教育征程不断铸造新的时代丰碑。
历经七十年沧桑而常办常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1978年被定为“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晋升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XX年遴选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XX年、20XX 年受到省政府督导奖励表彰,20XX年成为郴州市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1998年以来又获得湖南省“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文明卫生先进单位”“高考优秀考点”“现代教育‘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一时名动湘南,饮誉三湘。
文化一中大观蔚然珠育合浦,凤舞梧桐;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在历史的丰碑后面,必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文化的积淀又缘于人杰的积蕴,而人杰积蕴的则又多因地灵的孕育,湖湘如此,岳麓如此,xx一中亦如此。
xx一中地处xx城中央,钟灵凤岗,集纳万福,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几代人筚路蓝缕,始有今日xx一中大美之集成。
1995年,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实地考察xx一中,深入了解xx一中的办学成果后,欣然挥毫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9年11月25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xx 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xx一中建设得这么好!2000年6月28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xx一中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
”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历任校长甚或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形成和积淀起来的。
xx一中提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办学环境和时代要求,在不断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又创新更加优秀的文化,逐步形成学校魂魄、学校精神,使之和而不同、卓而不群。
xx一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一条一款都科学,一规一范彰人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草一木会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校园精神文化,一心一意谋育人,一步一印求发展;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一言一语得礼仪,一举一动尽风流。
只有走进一中,你才能感悟什么叫现代化校园,什么叫文化校园,什么叫和谐校园。
置身那陈列xx一中百年光辉历史的校史馆,你能深深体悟到厚重的文化底蕴,领会到什么是百年名校。
这里,有功能齐全的体艺馆,五彩缤纷的舞台引得歌星郁均剑、刘一桢嘹亮高歌,学子轻曼舞姿,激昂旋律。
这里,有400米跑道及标准运动场,有绿草如茵的标准足球场,全部硬化的篮球场。
这里,有钢琴、电子琴、管弦等乐器汇成旋律的音乐室,有舞姿盈盈的舞蹈练功房,有用画架、画板、模具、画册充实的美术室。
而面对图书馆的巍巍书山,让你领悟到“生也有涯,学也无涯”的内涵,近12万册的藏书,散发出的书香墨韵,让你久久陶醉。
科教馆内,各项设备齐全,有实验室8间,各项实验器材、生物标本齐全,设备先进的语音室,使英汉沟通成为天籁般的声音。
宜溪楼岿然屹立,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书声琅琅,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更能让你感受到光与电交互组成“科技强校”的七彩霓裳;计算机房,把信息社会点击成优美的旋律与乐章。
而矗立楼顶的天文台,更是让学生们可以看到天外有天,启迪并引导学生进行太空探究。
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生活服务大楼,更是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什么叫服务,什么叫细节。
这里,不是园林胜似园林,楼、台、阁、廊交映成趣;春风沉醉的书馨亭、秀色满目的芳园、芬香弥漫的樟园、蓊郁滴翠的松园、满眼苍绿的草坪、励志砥怀的书画长廊等等,使人潜移默化中,总有顿悟人生的收获;那一飞冲天的“大鹏展翅”,那大巧若拙、大音无声的方方河石,让你始终铭记博大、精深、健美的校园文化,让你领悟到“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的人生真谛。
踏上这方学林热土,感受着夏竹冬柏、春花秋实的时光轮回,感受着竹节松直,石刚梯高……感受这校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们在想:一个孩子,从他懂事起,就在最好的环境中度过他一生的重要的时光,这对人格塑造和人生未来将会起多么巨大的作用……青春一中大风如歌物质里面必然蕴含着精神;表象背后必然隐藏着实质。
只有走进一中,深入一中,你才能感受一中,你才能理解一中,你才能深切地领悟一中的精神和灵魂。
1941年建校之初,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如果不是凭着“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劲头,一中又怎会有今天辉煌雄壮?1945年2月,一中人如果不是凭着那股“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队精神,又怎能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将开愚启智的xx一中文明之旗插在浦水河畔(今关王镇何家祠)?解放前夕,当“白色恐怖”笼盖全国,xx一中亦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如果不是以地下党员张牧阳为首的一批进步教师的“聚星星之火以燎原”力量,又怎会有xx一中改天换日的维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如果不是卢在崇校长、刘冠群校长唱响“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复兴之歌,又怎会有xx一中从量到质的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如果不是校长周邦全带领行政一班人“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又怎会有xx一中跨越式的发展?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
20XX年学校新班子成立以来,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锐意进取,一心一意谋划一中的发展,聚精会神抓好学校的质量,唱响“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的主旋律。
新的办学思想“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学子一生夯基”破茧而出,而“经营学校就像经营家庭,对待学生就像对待孩子”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办学理念,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师中积极倡导的“三爱”思想(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到“四种精神”(事业为重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的务实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再到“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砥砺素质”的行为倡导,坚持“三个全面”,追求“四个发展”,实现“五个一流”,将学校真正办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今天的xx一中把“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提高到学校能否做强做大的高度来审视,因而这里名师荟萃,有全国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8人,郴州市学科带头人6人;中高级教师130余人,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爱岗敬业、安居乐业,扎根一中的教师队伍,推动着一中一浪又一浪的发展。
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生生不息,孜孜以求,以精品的意识将事业严谨到“严以治学、谦逊勤敏、严格规范”上来,把做人做事落实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上来。
在治学上,一中教师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的,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
诚然,一中有“三苦”精神,但教师绝不仅仅是埋头“苦教”的教书匠,一中的课堂既严肃活泼又锐意开放,强调“三主原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一中的学科教学讨论是空前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公开课、比武课、示范课、实验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在课前召开充分讨论,在课后进行开放的评课,畅所欲言中,唇枪舌战中碰撞出教学思想的火花。
眼界决定境界。
xx一中虽然隅居湘南,没有地域优势,但xx一中的教育却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视野超越了地域的局限,20XX年,在全市率先与香港巴克兰教育集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高薪聘请了2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以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成为郴州市第一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又抢占优质教育制高点,先后与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省城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互通教育信息,同步教学,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彰显。
20XX年,xx一中又携手美国弗洛斯堡州立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办学视野进一步扩展,将教育真正落实到“面向世界”这一指针上来。
天道酬勤。
近三年来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市级以上论文有200余篇;专著有现任校长周济龙、李成月副校长主编的《中学德育教程——礼仪》、原校长周邦全著作的《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副书记陈石林主编的《脚步铿锵一路歌》、副校长李成月编著的《善待地球》,而教师参加编写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著作共20多部。
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等6个获省级一、二等奖。
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xx一中的教师可谓独领风骚,仅近两年分别有22人在市、省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一中教师必将在21世纪的新天地里,焕发精神,斗志昂扬,立潮头唱大风,持彩练舞长空,引领xx教育风骚。
人文一中大爱有德因为有爱,所以有德,因为有德,所以有得。
多年来xx一中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不断创新德育手段、拓展德育渠道,扩大德育平台,构建了以素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人、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的“三级六制”德育管理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搭建宽阔的平台,实行“自觉、自警、自立、自治”的行为训练。
一是生活行为训练。
创造清静明净的居室环境、整洁方便的学习环境、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是交往行为训练。
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
三是心理行为训练。
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教育课,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善于解脱苦恼、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