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下基层要讲究方式

合集下载

‘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以及典型案例

‘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以及典型案例

‘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以及典型案例一、引言“四下基层”是我国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旨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本文将从“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制度方法以及典型案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1.含义“四下基层”是指领导下基层、机关干部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企业负责人下基层。

这是一种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2.核心要素“四下基层”的核心要素包括:贴近群众、了解实情、解决问题、服务民生。

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涵。

三、“四下基层”的价值追求1.服务群众“四下基层”强调领导干部要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有利于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2.促进社会和谐通过领导下基层,了解民间诉求,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建共享的社会和谐。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四下基层”有利于领导干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四下基层”的制度方法1.工作机制建立起领导联系基层、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服务、企业负责人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机制,确保“四下基层”制度化、规范化。

2.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领导下基层,为下基层的干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基层、服务群众。

3.队伍建设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干部担任基层领导,培养一支具有过硬素质、群众观念、服务意识的基层工作队伍。

五、典型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市领导下基层,了解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迅速制定解决方案,投入资金改善农村饮水设施,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难题。

2.案例二某县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农业生产、务工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办法

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办法

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办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工作逐渐受到重视。

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水平,加强基层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基层一线,与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基层情况,解决基层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发展。

那么,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办法是什么呢?在此,我们具体分析以下几种办法。

一、制定“下基层活动”计划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之前,需先制定好下基层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主题、对接人等具体事项。

同时应该根据自身职责和需要,明确下基层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并根据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下基层活动计划。

二、充分了解基层情况到基层一线进行活动,领导干部应该先充分了解基层情况。

如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经济、社会,了解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识,了解基层工作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这些了解将有助于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中更好地与基层干部和群众沟通和交流,更好地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同时使得对口联系地区更容易找到问题和留下实质性进展。

三、严谨的前期筹备工作下基层活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项保证质量的重要工作。

为了保证活动质量,领导干部要在前期进行充分的筹备和准备工作。

在活动之前,领导干部要对活动的组织、宣传、交流和汇报进行充分的筹备,并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好沟通与交流,确保活动顺利完成。

四、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交流领导干部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交流,是下基层活动中最核心的工作之一。

领导干部应该充分了解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情况,寻找可行的解决问题的路径;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与基层干部和群众见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每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细致耐心地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同时,倾听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吸纳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心贴心、呼吸相连。

五、注意活动日志和汇报下基层活动结束后,领导干部要注意记录活动日志和作出汇报,介绍活动的情况和收获,发现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主题教育四下基层具体内容

主题教育四下基层具体内容

主题教育四下基层具体内容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1.领导干部下基层,根本的要求是改进作风、为民办实事。

四下基层的实质是向群众学习、求真务实,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当官做老爷。

如果不深入基层,高高在上,就很难了解实情,很难做出正确决策,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四下基层是行使权力的必修课、基本功。

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更要带着任务、带着措施办法到基层去,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解决好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急需的现实问题。

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讲究实效,能办的马上就办,不要拖拉,一下子解决不了的要认真研究,办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件件有回音,桩桩有着落。

当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送钱送项目,宣传政策、答疑解惑、指导科学决策、帮助基层做好工作同样是办实事做好事。

2.领导干部下基层,主要目的在于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真实情况。

我们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实际,要靠实践检验,要听群众的意见。

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为了群众。

下基层就是要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查研究不能光走康庄大道、看优美盆景,好的要看,差的也要看。

要注意把调查研究与信访接待、现场办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做“明眼人”、“有心人”,努力获取那些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

既要解剖麻雀,也要了解全局;既要听顺耳话,也要听逆耳言;既要到工作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也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解决问题。

3.四下基层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成效怎么样,要让群众来评议。

要把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群众评议机制和顺畅的群众反馈机制,使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满不满意成为重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年轻干部下基层要“接地气出力气长才气”

年轻干部下基层要“接地气出力气长才气”

年轻干部下基层要“接地气出力气长才气”年轻干部下基层要“接地气出力气长才气”“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干部走基层,下基层活动,不少地方都在选派一些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到乡镇基层去,不少干部得到锻炼,与群众的感情得到了加强。

笔者以为,年轻干部下基层,要做到接地气,出力气,长才气。

接地气就是让年轻干部不但身要下去,心更要下去。

下基层的过程就是联系群众的过程。

年轻干部对基层对群众要带着真情实意去。

最忌是出现车子转一转、现场看一看、干部见一见、群众聊一聊的形式主义现象。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有多亲。

把群众当亲人,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要把好的形象、好的作风带下去,把基层的实情真情、群众的实话真话传上来。

必须满怀真情,放下架子,沉下身子。

进一进农家院,吃一吃农家饭,住一住农家炕,听一听农村党员群众的心里话,准确把握他们的期盼愿望,使他们有想法能够及时得到倾诉、有呼声能够及时得到回应、有困难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我很欣赏一句话:脚下又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坐着群众家的矮板凳,听着众说纷纭、方言味儿浓重的普通话,远比坐着会议室里的皮椅,听着众口一词、人云亦云的官话好。

胡总不说过么: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

出力气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下基层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群众最关心的是解决问题,最关注的是兴办实事。

下基层的过程中,要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

下基层的过程就是推动发展的过程。

多到最贫困的地方去,多到群众关注的地方去,多到困难和问题较多的地方去,知基层群众所急所盼,念基层群众所思所想,体察疾苦,了解实情。

凡群众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认真加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积极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年轻干部下基层,靠的不是三分钟热情,也不是简单的雷厉风行,而是要坚持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和化解,真有才能取得实效。

用好四下基层工作经验

用好四下基层工作经验

用好四下基层工作经验
“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它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如何用好四下基层工作经验:
1. 深入了解基层情况:通过四下基层,可以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包括群众的需求、困难和问题。

这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2. 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四下基层可以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增强群众对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度。

3. 推动问题的解决:在四下基层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些紧急或重要的问题,可以现场办公,迅速作出决策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4. 培养干部的能力:四下基层是培养和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基层,干部能够更好地了解群众的疾苦,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基层指导工作方法

下基层指导工作方法

下基层指导工作方法
下基层指导工作方法有以下几点:
1. 调查研究,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就需要亲自深入到群众中去,直接接触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

这样才能摸清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 要积极发挥党委部门的引领作用。

对于基层的工作来说,各个部门应形成一个合力,共同为基层工作服务。

3. 做好基层工作需要注重实效性。

在基层工作中,要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4. 注重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群众对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 注重总结经验。

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6. 要多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责任,将他们的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

总的来说,下基层指导工作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际效果、关注弱势群体并积极总结经验。

以上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

关于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指导方案

关于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指导方案

关于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指导方案一、背景分析机关干部是党和政府的骨干力量,他们肩负着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工作繁忙,机关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较少,容易导致理论联系实际的脱节。

为了加强机关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指导方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通过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加深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原则:1.依靠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向党组织请示汇报工作,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注重实践学习,提升能力素质。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注重实践学习,通过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与互动,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3.尊重群众意愿,关注民生问题。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尊重群众意愿,关注民生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重视宣传引导,加强思想教育。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重视宣传引导,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5.注重制度保障,加强工作监督。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注重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监督体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工作的落实。

三、具体措施1.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

每年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干部精准选择活动对象和地点,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需求。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重点在于调研,要求干部深入到群众中,了解实际需求,掌握基层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问题。

3.开展座谈交流,畅通沟通渠道。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开展座谈交流,与基层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4.组织培训交流,提高专业能力。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组织培训交流,邀请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进行座谈和培训,提高机关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5.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弘扬正能量。

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党的政策,传递正能量,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

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

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制度
一、领导班子下基层走访调研。

党组每位成员每月到挂点分局1次,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认真查找基层基础建设薄弱环节和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并帮助基层组织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努力为基层干部解决生活困难,为基层××分局办实事。

二、领导班子每位成员每季到挂点分局辖区内的大型企业走访1次,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努力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认真倾听他们对××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走访,体现××部门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服务理念;体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统一的精神。

三、机关股、室负责人到基层。

机关负责人每月到基层分局工作指导1次、要针对本股、室业务工作特点,加强与基层分局干部职工的沟通和交流、有针对性地了解掌握基层业务工作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机关股、室服务基层、统筹安排全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切实提高履职效能。

四、机关股、室负责人每季到分管领导所挂点的分局辖区内的大型企业走访一次,同时,检查他们的亮照经营和安
全生产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出现的小问题,当场进行提醒并指导。

五、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要深入基层干部群众,深入监管服务对象。

了解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状态、困难诉求,收集基层干部群众和监管服务对象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严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六、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坚决不搞特殊化,要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严守纪律,一律轻车简从,严禁迎来送往、大吃大喝,不得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七、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干部下基层要讲究方式...
机关干部下基层要讲究方式
天津市宁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东升机关干部下基层是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形式。

在新形势下,机关干部下基层有这样四个“一起”是要很好把握的。

一是“心”要与群众连在一起。

要心里装着群众,只有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才有你。

心系群众,应明确“三不、三要”,即不是为“作秀”,而是要真心想为群众做点事;不是简单为了“上支下派”完成任务,而是要发自心底,把下基层视为接触群众、接触社会、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真情实感的有利契机,倍加珍惜;不是去当“教师爷”,而是要把群众当“朋友”、当“老师”,真正了解社会,真心听取意见建议。

二是“话”要与群众说到一起。

当前,就干部文化层次来讲,是越来越高了,然而一些干部与群众交流的水平并没有因此提升。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做到“两知一懂”:一知农村的风土人情,百姓的家长里短;二知群众生活状态,了解农村四时生活,知农时,晓农谚,通农情;一懂,即懂得与群众沟通表达的方式,学会用群众语言与群众交流,从群众最熟知的事情入手,用群众听得懂的话,用百姓都明的理,谈
他们最关心的事。

三是“行”要与群众融到一起。

群众对干部的评判往往从
干部一言一行中来。

如果言行与群众隔得远,群众的心就与干部离得远。

尊重群众要从尊重群众的良好习惯、朴实作风做起,融入群众也要从融入群众的良好习惯和朴实作风做起。

四是“事”要与群众办到一起。

为民办事很重要的一点是
讲究实事求是。

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清轻重缓急,讲究方式方法,充分估量工作难度,调动多方力量,特别要注意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基层有困难,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扶持是必要的,但同时要注意引导群众,教思路、教方法,变“输血”为“造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