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卷

合工大-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卷
合工大-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卷

合肥工业大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卷2010级

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24分,每空1分)

1. 表()、()中符号各表示什么含义,L U

n q

2.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称为试验指标,可分为定量和定性指标两类;

试验考察指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同时有

3.为了减少试验误差,应尽量控制或消除试验干扰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的三个原则是

和。

4.平均数是描述数据资料程度的特征数,常用的平均数

有,

,等。

5.正交表中的任何一列,各个水平都出现,且重复出现的次数相等,我们将这种重复称为重复,正是这种重复,使其对试验结果的处理具有。

6.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分为回归关系的显著性检验和

的显著性检验,其中通常采用,,进行回归关系的显著性检

验。

7.在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形成最优组合条件时,对于主要因素应按照有选取。利于指标要求选取,对于次要因素则按照

8.考虑交互作用正交试验设计中,一个交互作用并不是只占正交表的一列,而是p列,其中t表示,P表示。)占有(1

二、设计与分析(8+4=12分)

1. 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有A、B、C三个2水平因素及A×B、B×C、A×C间的1 / 6

77)两列间交互2)正交表及L一级交互作用对试验指标产生影响,根据L(2(88作用列表,设计的两种表头方案一、方案二如下表。

方案一:

234567C

C

B

BC

方案二:

765324C

C

B

C

B

7)两列间交互作用列表,判断上述表头设计方案正确与否?2试根据L(8如果有误,重新进行表头设计。

7)两列间交互作用列表2L(8

2

3

4

5

7652473

547617645

312

32

1

21)混合水平均匀实验设计方案,如进行2个32(3以下有两种2.U×水平因素、16个2水平因素的均匀试验,你认为选择哪个方案更为合适?并说明理由。

2 / 6

2121)均匀试验方案(二)2(3 U ×均匀试验方案(一)U(3 ×2)66

试验号试验号3 1 3 2 1 2

2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1 2 2

2 3 3 2 3 1 2 3

1 4

2 4 1 1 2 2

1 2 1 3 2 5 5 3

1

3

3

2

3

6

3

3.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某种产品得率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关。试验采用4中反应温度,3种反应时间对其产品得率情况进行考察。实验方案及各种因素在不同组合条件下,重复两次实验的均值(得率﹪)如表a所示;实验方案及各因素在不同组合条件下重复两次实验值(得率﹪)如表b所示。

表a 某产品得率实验方案与结果

B

时间温度A

BBB3 1

2

65.3 A58.2 56.2 1

51.6 A49.1 54.1 2

39.2 A70.9 60.1 3

48.7

A58.2

75.8

4

表b 某产品得率实验方案与结果

3 / 6

B

时间温度A

BBB3 1

2

67.4 ,54.8,57.6 63.262.3,54.1 A1 49.9 ,53.348.3 46.2,52.0 59.9,A2 42.7 ,,73.0 64.5,55.7 35.768.8A3 45.9

,73.7

,61.8,54.6

51.577.9A4

利用方差分析工具软件处理表a的结果如表A:表A 表a的方差分析

差异源F F

行4.757063 52.53 157.59 0.430586 3 0.738747

列5.143253

223.8467 111.9233 2 0.917429

0.449118

误差121.9967

6 731.98

总计11113.417

11

利用方差分析工具软件处理表b的结果如表B:表B 表a的方差分析

差异源F F

行3.490295 0.019259 4.87329 105.06 315.18 3

列3.885294 0.002413 2 223.8467 10.3833 447.6933

交互2.99612

243.9933 6 11.31782

0.000244

1463.96

误差21.55833

12 258.7

总计2485.553

23

(1)对表a、表b中不同记录方式的实验结果,应分别采用的双因素方差分4 / 6

析有哪些?

(2)根据表A方差分析结果,判断各因素对产品得率的显著性程

度?

(3)根据表B方差分析,判断各因素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产品得率影响的显著性程度?

(4)由于表A与表B的方差分析结果不一致,哪种分析结果是正确的?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四、问答题(4+4+4=12)

1.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直接分析和计算分析后,如何形成验证试验方案?

2.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都是解决多因素、多水平实验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因素水平较高时,选择哪种实验设计方法更为合适?均匀试验设计时,选择均匀表的依据是什么?

3.对均匀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分析,我们可以获得那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答案

一、

1. 正交表代号、均匀设计表代号、行数(安排实验次数)、列数(最多安排因素个数)、q个因素t个水平全面试验的组合数、最小部分实施

2. 特征量、两个或两个以上试验指标

3.重复原则、随机化原则、局部控制原则

4.集中性、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5. 隐藏、综合可比性

6.偏回归系数、F检验法、复相关系数检验法、

5 / 6

7. 实际条件(生产率,成本)等

8. 因素水平数、交互作用级数

二、设计与分析

2. 方案二更合适

方案二的均匀性较好

3. (1)有交互作用与无交互作用

(2)行:不显著列:不显著

(3)行:* 列:** 交互:**

(4)表B正确。表A没有考虑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四、

课本上都有

6 / 6

合工大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部分答案

3 凸轮机构 1.【答】 根据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圆柱凸轮三类。 基本组成部分有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部分。 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可以通过弹簧力、重力或凹槽来实现。 2.【答】 从动件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运动开始时,速度由零突变为一常数,运动终止时,速度由常数突变为零,因此从动件加速度及惯性力在理论上为无穷大(由于材料有弹性变形,实际上不可能达到无穷大),使机构受到强烈的冲击。这种由于惯性力无穷大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从动件运动时加速度出现有限值的突然变化,产生惯性力的突变,但突变是有限的,其引起的冲击也是有限的,这种由于加速度发生有限值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都会产生柔性冲击。 3.【答】应注意的问题有: 1)滚子半径:必须保证滚子半径小于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在确保运动不失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滚子半径,以减小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应力; 2)校核压力角:进行为了确保凸轮机构的运动性能,应对凸轮轮廓各处的压力角进行校核,检查其最大压力角是否超过许用值。如果最大压力角超过许用值,一般可以通过增加基圆半径或重新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 3)合理选择基圆半径:凸轮的基圆半径应尽可能小些,以使所设计的凸轮机构可能紧凑,但基圆半径越小,凸轮推程轮廓越陡峻,压力角也越大,致使机构工作情况变坏。基圆半径过小,压力角就会超过许用值,使机构效率太低,甚至发生自锁。 4.【答】绘制滚子从动件凸轮轮廓时,按反转法绘制的尖顶从动件的凸轮轮廓曲线称为凸轮的理论轮廓。由于滚子从动件的中心真实反映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受力状况,因此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理论轮廓上量取。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心得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心得体会 刚开始选这门课的时候,我觉得这门课应该就是很难懂的课程,首先我们做过不少的实验了,当然任何自然科学都离不开实验,大多数学科(化工、化学、轻工、材料、环境、医药等)中的概念、原理与规律大多由实验推导与论证的,但我觉得每次到处理数据的时候都很困难,所以我觉得这就是门难懂的课程,却也就是很有必要去学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我们工科生来说也就是很有用途的,在以后我们实验的数据处理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何科学的设计实验,对实验所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获得研究观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就是每个需要进行实验的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就就是就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最终达到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试验周期、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的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它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试验,就是产品设计、质量管理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方法,也就是一门关于科学实验中实验前的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以及实验后获得了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的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并能针对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为将来从事专业科学的研究打下基础。这门课的安排很合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思维发展规律,先讲单因素试验、双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均匀试验设计等常用试验设计

方法及其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再讲误差理论、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的理论知识,最后将得出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结论与处理方法直接应用到试验设计方法。 比如我对误差理论与误差分析的学习:在实验中,每次针对实验数据总会有误差分析,误差就是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评价最关键的一个概念,就是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任何物理量不可能测量的绝对准确,必然存在着测定误差。通过学习,我知道误差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并理解了她们的定义。另外还有对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学习,了解了她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准确度的方法等。对误差的学习更有意义的应该就是如何消除误差,首先消除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以及对分析结果的校正等方法来消除;其次要减小随机误差,就就是要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平均值的精密度。 比如我对方差分析的理解:方差分析就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分析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它就是将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组合下试验数据作为不同总体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对实验指标影响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于单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主要步骤如下:建立线性统计模型,提出需要检验的假设;总离差平方与的分析与计算;统计分析,列出方差分析表。对于双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无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另一种就是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对于这两种类型分别有各自的设计方法,但就是总体步骤都与单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一样。

试验检测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

连续2年出现“不满意”的比对试验,试验机构要降低机构等级。 工地试验室管理依据: 1、明确标准化需求,针对性、目的性。 2、管理标准化 3、建设标准化 4、专业化与标准化结合 5、企业标准化酝酿和发展 6、标准化在管理上的突破 7、国家标准化的统一 上年度信用评价等级在C级及以下的检测机构不宜作为授权试验机构。 项目开工后1个月内完成工地试验室备案。 工地试验室不少于4个检测人员。 信用等级为D级取消试验机构。 试验等级机构5年一次换证复核。 监理抽检频率为20% 丙级试验机构从省专家库抽取1名,乙级从部专家库抽取1名专家等级评定和换证复核评审。 工地试验室工作原则: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 工作区总体上可分为功能室、办公室和资料室三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工地试验室; 体系文化应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科学规范”的工地检测文化氛围,将“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理念,融入到具体试验检测工作中。 使用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用“绿”、“黄”、“红”三色标签进行标识。 试验检测机构要按照“调控规模、提升素质、进退有序”的原则 对信用等级为D级和没有业务的检测机构取消检测等级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奉献社会、5服务群众 五种职业道德精神: 1团结协作、2开拓进取、3艰苦奋斗、4求精高效、5廉洁奉公 交通建设市场施工单位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1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2不履行投标时的承诺,3其他违法违规操作行为,4试验检测数据弄虚作假,出假资料、假数据。 监理单位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不严格履行合同,2违法违规操作,3素质低下,以权谋私 业主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在招投标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2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操作,3不认真履行合同 公路建设行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诚信机制尚未建立,2法律体系不健全,对诚信缺失者打击不力,3失信惩罚力度不足,4守信受益机制不完善,5诚信意识浅薄,6履约的客观条件不足 一、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1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2020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考研初试及复试总结

XX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考研初试及复试总结工大初试专业课考试一向很让人纠结,但我要说,其实不然!特别是现在不考简答题了,难度减小了不少,把握好历年真题命题方式其实很简单,120不难拿下。现在我简单介绍下 自由度,平面机构运动分析解析法(图解法基本不用看),凸轮,齿轮,轮系,每年必考,考得不难,这些都是必须拿下得分。第三章,第八章着来年过年都考了一题,其他几章间歇考,不过都要看,像第九章特别繁的计算就不用看了,不会考的,一般考运动副力的方向标注。第八章机构的组合方式框图是重点。课后习题和真题很重要!!!其他可以在搞一本考研辅导书做做。大家细心研究,真题要总结规律和题型,课后习题不用每道都会做,那些特别难的也不会考。好了,说多了都是废话,大家好好复习。我和几个学长学姐会经常去看看,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尽力。作为过来人我也深深体会考研不容易。 合工大机械考研不是很难,综合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也是老牌名校。在合肥找工作绝对是没问题的,就是地理位置比一线城市差些,但分数线今年要比南京,上海那边低很多。合肥近几年发展也很快,欢迎大家报考。 我是跨专业考的,本科工业设计,学校只是二本,跨专业考机械。貌似其他和工大同等水平的院校都比较有偏见,但工大要好很多,

只要你分数够,工大就敢收你,不过跨度太大的话我也不敢保证。现在已经顺利录取了,而且拿了一等奖学金。 祝大家考研顺利!坚持到底! 今天去工大照了所有录取的名单,在手机里不太好弄。有空再陆续上传。 先说听力,八点开始,听往届的学长说,声音比较杂,但今年亲身体验没有,很清楚,难度不高于四级听力,题型和四级前25道一样,总共也就25题。 然后隔半小时专业课笔试,两个半小时,做快点时间够了,三门课,这个都知道,题量有点大,但是难题少,像加工工序安排比较难。另外提醒一点,专业课答题纸是白纸,自己安排答题结构,选择题有的选项是a b c,有的是123,有的是ABCD,不统一。 题型每年都有变化,我说说今年的情况: 1.选择,差不多10道,不难。 2.简答,有三个。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大作业 班级:环境17研 姓名: 学号: 1、 用Excel (或Origin )做出下表数据带数据点的折线散点图 余浊(N T U ) 加量药(mL) 总氮T N (m g /L ) 加量药(mL ) 图1 加药量与剩余浊度变化关系图 图2 加药量与总氮TN 变化关系图 总磷T P (m g /L ) 加量药(mL) C O D C r (m g /L ) 加量药(mL) 图3 加药量与总磷TN 变化关系图 图4 加药量与COD Cr 变化关系图 去除率(%) 加药量(mL)

图5 加药量与各指标去除率变化关系图

2、对离心泵性能进行测试的实验中,得到流量Q v 、压头H 和效率η的数据如表所示,绘制离心泵特性曲线。将扬程曲线和效率曲线均拟合成多项式(要求作双Y 轴图)。 η H (m ) Q v (m 3 /h) 图6 离心泵特性曲线 扬程曲线方程为:H=效率曲线方程为:η=+、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求出相关系数,并绘制出工作曲线图。 (1) 表1 相关系数的计算 Y 吸光度(A ) X X-3B 浓度(mg/L ) i x x - i y y - l xy l xx l yy R 10 -30 2800 20 -20 30 -10 40 ()() i i x x y y l R --= = ∑

50 10 60 20 70 30 平均值 40 吸光度 X-3B浓度(mg/L) 图7 水中染料活性艳红(X-3B )工作曲线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 相关系数为:R 2= (2) 代入数据可知: 样品一:x=样品二:x=、试找出某伴生金属c 与含量距离x 之间的关系(要求有分析过程、计算表格以及回归图形)。 表2 某伴生金属c 与含量距离x 之间的关系分析计算表 序号 x c lgx 1/x 1/c 1 2 2 3 3 4 4 5 5 7 6 8 7 10 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复习提纲

第0章 1 试验数据处理的主要作用 试验设计合理的规划试验,以通过较高效的试验方案获得更具代表性的数据 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为生产和科研提供指导。 数据处理的具体作用: 第一章 2 真值的概念和特点 真值 某时刻和某一状态下,某量的可观值或实际值。 真值很多是位置的,但部分又是已知的。 3 平均值,尤其是算数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的概念。 平均值 科学实验中,经常将多次试验值得平均值作为真值的近似值。 (1) 算数平均值(arithmetic mean ) 同样试验条件下,如多次试验值服从正态分布,则算数平均值是这组等精度试验值中最佳或最可信赖的值。 (2) 加权平均值(weighted mean ) 若一组试验数据的精度或可靠度不一致,为了突出可靠性高的数值,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值 权值的确定方法:①取试验值出现的频率ni/n ②若xi 为每组试验值的平均值,则权值为每组试验的次数 ③根据权与绝对误差的平方成反比确定 ④根据试验者的经验确定 4 误差的概念,包括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判断影响结果的因素主次 优化试验或生产方案 确定试验因素与试验结果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 判断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预测试验结果 控制试验结果 n n x i n ===121n x x x x i n ==+++= 121

5 误差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过失误差 6 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的概念。 1精密度定义:一定条件下多次试验值得彼此符合程度或一致程度。 正确度定义:大量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定义:反映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正确度:大量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反映试验系统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7随机误差的检验法F 检验法。 1)检验两组实验数据精密度是否一致—双侧检验 (2)检验两组实验数据精密度优劣—单侧检验 a. 左侧检验 ① 取统计量为: ②给定显著性水平α ③查表确定临界值: ④ 判断:若 且 结论:S12相对S12两无显著减小。 b. 右侧检验 8 系统误差的t 检验法。 2122S F S = ① 取统计量为: ②给定显著性水平α ③查表确定临界值: 1212 (1,1) F n n α - --122(1,1) F n n α--④ 判断:若 121212 2 (1,1)F (1,1) F n n F n n αα- --<<--结论:则两组数据方差无显著差异。 2 122 S F S =112(1,1)F n n α---F 1<12F (1 ,1)F n n α<--12(1,1)F n n α--12F (1 ,1)F n n α<--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词10分共30分) 1.数值修约 答: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2.极限数值 答: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考核的以数量形式给出且符合该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指标数值范围的界限值。 3.全数值比较法 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计算值不经修约处理(或虽经修约处理,但应标明它是经舍、进或未进未舍而得),用该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不论超出程度大小),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将1 2.1498修约到个数位,得(12 ); 2.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00 (13×102)}; 3.将11.5002修约到个数位,得(12); 4.将下列数字按修约间隔为0.1(或10-1)的规则修约: 拟修约数值为1.050,修约值为( 1.0); 拟修约数值为0.55,修约值为(0.6); 5.将-355、-325修约到“十”数位,得(-360、-320 ); 6.将数字60.25,60.38,60.28,-60.75修约到“个”数位的0.5单位,得(60.0,60.5,60.5,-61.0); 7.将数字830,842,832,-930修约到“百”数位的0.2单位,得(840,840,840,-920 ); 8.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间隔或指定修约数位后(1)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9.数字16.50+表示(实际值大于16.50,经修约舍弃为16.50); 10.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可采用(全数值比较法)(修约值比较法),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检测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B 、综合室负责对检测数据的复核,防止错误数据转换和传递; C 、设备使用人应注意数据采集、输入、存储、传输或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重要数据必要时备份保存; D、数据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总述及总结 王亚丽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8统计1班 081120132) 摘要: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是研究如何经济合理安排 试验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生产问题等,对现实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根据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进行了总述与总结,以期达到学习、理解、掌握的以及灵活运用的目的。 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基本知识总述 1.1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为理论基础,结合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如何经济、合理地安排实验方案以及系统、科学地分析处理试验结果的一项科学技术,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试验领域中,传统的试验方法对于多因素试验往往只能被动地处理试验数据,而对试验方案的设计及试验过程的控制显得无能为力这一问题。 1.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作用 (1)有助于研究者掌握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的规律性,即各因素的水平改变时指标的变化情况。 (2)有助于分清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找出主要因素。(3)有助于反映试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即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4)能正确估计和有效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度。 (5)能较为迅速地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或称最优方案),并能预估或控制一定条件下的试验指标值及其波动范围。 (6)根据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规律的分析,可以深入揭示事物内在规律,明确进一步试验研究的方向。

1.3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1)重复原则:重可复试验是减少和估计随机误差的的基本手段。 (2)随机化原则:随机化原则可有效排除非试验因素的干扰,从而可正确、无偏地估计试验误差,并可保证试验数据的独立性和随机性。 (3)局部控制原则:局部控制是指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方法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用图形表示如下: 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总述和总结 2.1方差分析 (1)概念:方差分析是用来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的平均值差异的显著程度。并由此判断样本究竟是否抽自具有同一均值的总体。 (2)优点:方差分析对于比较不同生产工艺或设备条件下产量、质量的差异,分析不同计划方案效果的好坏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有关的数量指标差异是否显著时,是非常有用的。 (3)缺点:对所检验的假设会发生错判的情况,比如第一类错误或第二类错误的发生。 (4)基本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确定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均值之间的方差,把它作为对由所有试验数据所组成的全部总体的方差的第一个估计值;另一方面再考虑在同一水平下不同试验数据对于这一水平的均值的方差,由此计算出对由所有试验数据所组成的全部数据的总体方差的第 二个估计值。比较上述两个估计值,如果这两个方差的估计值比较接近就说明因素的不同水平下的均值间的差异并不大,就接受零假设;否则,说明因素的不同水平下的均值间的差异比较大。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知识讲解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土是由()所组成的三相分散体。 2、天然密度的定义是()。 3、水量的定义是()。 4、孔隙比的定义是()。 5、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6、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按()再细分成若干种类。 7、细粒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多用()作为分类指标。 8、工程上常用土的界限含水量是指(),前者指(),后者指()。 9、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求()而测试的是()。 10、直剪试验中剪切方法有()、()、()。 11、压缩试验中常用的压缩试验指标包括()、()()。 二、单项选择 1、土粒比重G S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ρ ω B、m/VρωC、m s /Vρ D、m s /V S ρ 2、干密度ρ d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B、m/V C、m s / V S D、m s /V a 3、相对密度Dr的定义为() A、e max -e/ e max -e min B、e–e min / e max –e min

C、e max –e mi / e max –e D、e min -e/e max - e min 4、砾石成分的代号为() A、B B、C C、G D、S 5、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温度为() A 、75℃~80℃ B、 65℃~70℃C、105℃~110℃ D、110℃~120℃ 6、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 A、 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7、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起始温度应为() A、室温 B、 65℃~70℃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8、含水量低于塑限时,水分蒸发时土的体积为() A、不再缩小 B、缩小 C、增大 D、不详 9、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数据表示在()图形上。 A、h~ω B、lgh~ω C、lgh~lgω D、h~ lgω 10、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τ,σ B、∮ ,C C、T , N D、τ,ρ 11、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ωρ dmax B、ωρ C、ωρ d D、ωρ d 12、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A、F=fN +C B、F=fN C、τ f =c+ σlg∮ D、τ=Gγ 13、压缩试验中在什么曲线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c ( ) A、e~p B、e~lgp 曲线 C、lge~lgp曲线 D、h~lgω 14、EDTA二钠名称()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优化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实践研究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授课老师:王卫荣 日期: 2014年 4 月 19 日

目录 1、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2、单位矩阵程序作业; 3、连杆机构问题+自行选择小型机械设计问题或其他工程优化问题; (1)分析优化对象,根据设计问题的要求,选择设计变量,确立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编制问题程序; (2)选择适当的优化方法,简述方法原理,进行优化计算;(3)进行结果分析,并加以说明。 4、写出课程实践心得体会,附列程序文本。 5、为响应学校2014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的改革要求,探索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特探索性设立一开放式考核项目,占总成绩的5%。 试用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书面)表达您在本门课程学习方面的努力、进步与收获。(考评将重点关注您的独创性、简洁性与可验证性.

1.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证明:0.618法要求插入点α1、α 2 的位置相对于区间 [a,b] 两端点具有对称性,即 已知a1=a2 , 要求α11=α22 由于α1=b-λ(b-a) α2=a+λ(b-a) 若使α11=α22 则有:b1-λ(b1-a1)=a2+λ(b2-a2)= a1+λ2(b1-a1) 因此: b1- a1=(λ2+λ)( b1- a1) ( b1- a1)( λ2+λ-1)=0 因为: b1!=a1 所以: λ2+λ-1=0 则有: 取方程正数解得 若保留下来的区间为 [α1,b] ,根据插入点的对称性,也能推得同样的λ的值。 其0.618法的程序框图如下:

2015试验检测继续教育信息标准化试卷

试题 第1题 信息标准化体系包括()。 A.信息网络和计算机基础标准 B.信息分类与编码及文件格式标准 C.信息技术应用标准 D.信息化安全标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二维条码具有()的属性。 A.安全性 B.保密性 C.可不依赖数据库及通讯网络而单独应用 D.纠错能力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数据仓库具有以下特征()。 A.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B.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为目的组织储存数据 C.为运营性系统保存、查询数据 D.相对稳定的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4题

从数据到信息最后上升到智能化的过程包括()。 A.建立数据仓库 B.取出数据子集分析挖掘 C.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 D.产生知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5题 机器人的技术特性表现在()方面。 A.标准化 B.模块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程度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移动机器人是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的重点之一,可用于未来的试验检测高空作业,它应具有()等技术功能.。 A.人工智能 B.控制理论 C.信息处理 D.图像处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7题 二维条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A.信息量容量大 B.安全性高 C.读取率高 D.错误纠正能力强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论文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专业2012级网络工程 学生姓名孙贵凡 学号201210420136 指导教师潘声旺职称副教授

成绩 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网络工程姓名孙贵凡学号:201210420136 摘要:《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列举典型实例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了多因素优化实验设计——正交设计、回归分析方法以对目标函数进行模型化处理。其适于工艺、工程类本科生使用,尤其适用于化学化工、矿物加工、医学和环境学等学科的本科生使用。其对行实验设计可提供很大的帮助,也可供广大分析化学工作者应用。关键字:优化实验设计; 标函数进行模型化处理; 正交设计; 回归分析方法 1 引言 实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界中大多数公式定理是由试验反复验证而推导出来的。只有经得起试验验证的定理规律才具有普遍实用性。而科学的试验设计是利用自己已有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大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得出的既能减少试验次数,又能缩短试验周期,从而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的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就必然涉及到数据处理,也只有对试验得出的数据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在水处理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过程加上严谨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使水处理原理,内在规律性被很好的发现,从而更好的应用于生产实践。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1. 论文所围绕的目标和假设 研究的目标就是实验的目的,我们设计了这个实验是想来做什么以及想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要正确的识别问题和陈述问题,这些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的阅读文献综述等方法来获得我们所要提出的问题。需要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并且对这个具体的问题提出假设。如水处理中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有一个适宜的PH值范围。

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继续教育试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

试题 第1题 三个有效数字0.21+0.311+0.4=() A.0.92 B.0.921 C.0.9 D.0.9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题 正态分布函数95.00%对应的保证率系数是()。 A.1.96 B.1.98 C.2 D.1.95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拉依达法取3S剔除可疑数据的理由是:根据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规律,在多次试验中,测量值落 在–3S与 + 3S之间的概率为() A.95.44% B.99.73% C.95% D.99%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18.2432只留一位小数时,结果应为() A.18.2 B.18.3 C.18.24 D.18.2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5题 试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A.装置误差 B.环境误差 C.人员误差 D.方法误差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以下哪个试验项目中置信取值应双边计算 A.检测油石比 B.空隙率 C.流值 D.饱和度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7题 绝对误差是真值与被测之量的真值之差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8题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测试同一量时,误差的数值和正负号没有较明显的规律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9题 试验结果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方差分析,因此,试验结果数据须满足方差分析的基本模型要求,如正态、独立、等方差等要求。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0题 有效数字由数字组成的一个数,除最末一位数是不确切值或可疑值外,其余均为可靠性正确值。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1题 数字修约时,若被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所保留的末位数的0.5,则末位数单进双不进。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试卷1-1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试卷1-1 (总分:1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 1.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 )公布。 (分数:2.00)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C.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D.国务院√ 解析: 2.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报告的检验检测机构,其建立的质量体系应符合( )的要求。 (分数:2.00) A.《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 B.《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 D.ISO9001质量体系 解析: 3.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实行( )。 (分数:2.00) A.不定期检定 B.每年12月定期检定 C.定期定点检定√ D.单位自检 解析: 4.施工人员对( ),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分数:2.00) A.需要检测的所有材料、试块、试件 B.功能性有要求的材料 C.钢筋、水泥、混凝土试块 D.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 解析: 5.试验检测机构未按规定期限申请换证核查的,其等级证书( )。 (分数:2.00) A.到期失效√ B.被注销 C.被降低等级 D.可延期6个月 解析: 6.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须( ),全面负责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试验检测活动。 (分数:2.00) A.为母体试验室负责人之一 B.持有试验检测员证书 C.持有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 D.持有试验检测师证书√ 解析:

7.工地试验室信用评价结果小于等于70分的,其授权负责人( )不能担任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 (分数:2.00) A.2年内√ B.1年内 C.3年内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解析: 8.试验检测机构申请增项,增项数量应不超过本等级资质检测项目数量的( )。 (分数:2.00) A.50%√ B.20% C.30% D.40% 解析: 9.公路水运工地试验室检测参数范围( )。 (分数:2.00) A.根据工程需要设: B.不能超出母体范围√ C.不能超出乙级试验室检测范围 D.能超出丙级试验室检测范围 解析: 10.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细则》的有关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按有关规定记入试验检测机构当年信用评价√ B.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可以提前1年提出申请 C.申请换证复核的机构应提交《质量管理手册》等文件 D.现场水平测试必须覆盖所有的试验检测参数 解析: 11.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 )。 (分数:2.00) A.顺畅 B.系统性 C.实用 D.有效性√ 解析: 12.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主管负责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审核应涉及( )。(分数:2.00) A.重要检测活动 B.重要管理运行活动 C.关键要素 D.所有要素√ 解析: 13.样品应进行( ),确保在流转过程中不发生混淆且具有可追溯性。 (分数:2.00) A.唯一性标识√ B.标识 C.清理 D.拍照

生产实习报告-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生产实习报告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6班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琳卫道柱陈甦欣王道明实习日期:2017年6月19日——7月7日

目录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3) 二、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3) 三、生产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4) 1、生产实习动员大会 (4) 2、生产实习讲座1——实习安全知识 (5) 3、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6) 4、生产实习讲座2——汽车传动系基础知识 (9) 5、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6、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13) 7、生产实习讲座3——磁变流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16) 8、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 (17) 9、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9) 10、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室 (22) 11、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24) 12、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27) 13、撰写《实习报告》,答辩 (29) 三、生产实习总结 (30) 四、实习思考题 (32) 五、你对本次生产实习的意见以及对本专业今后生产实习的建议 (43)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与任务如下: (1)使我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验证、巩固和丰富已经学过的课程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让我们了解本专业范围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制造技术。 (3)培养我们用工程技术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训练我们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5)培养我们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二、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1)了解自动化生产与装配线; (2)了解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 (3)了解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4)了解典型零件的毛坯制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 (5)了解典型零件加工所需的设备、工装和量具; (6)了解企业所用的先进制造技术; (7)了解企业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方式; (8)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生产管理情况和物流模式; (9)了解知名企业的理念和文化氛围。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后答案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专业:机械工程班级:机械11级专硕学号:S110805035 姓名:赵龙 第三章:统计推断 3-13 解:取假设H0:u1-u2≤0和假设H1:u1-u2>0用sas分析结果如下:Sample Statistics Group N Mean Std. Dev. Std. Error ---------------------------------------------------- x 8 0.231875 0.0146 0.0051 y 10 0.2097 0.0097 0.0031 Hypothesis Test Null hypothesis: Mean 1 - Mean 2 = 0 Alternative: Mean 1 - Mean 2 ^= 0 If Variances Are t statistic Df Pr > t ---------------------------------------------------- Equal 3.878 16 0.0013 Not Equal 3.704 11.67 0.0032 由此可见p值远小于0.05,可认为拒绝原假设,即认为2个作家所写的小品文中由3个字母组成的词的比例均值差异显著。 3-14 解:用sas分析如下: Hypothesis Test Null hypothesis: Variance 1 / Variance 2 = 1 Alternative: Variance 1 / Variance 2 ^= 1 - Degrees of Freedom - F Numer. Denom. Pr > F ---------------------------------------------- 2.27 7 9 0.2501 由p值为0.2501>0.05(显著性水平),所以接受原假设,两方差无显著差异 第四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 4-1 解: Sas分析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Sum of Source DF Squares Mean Square F Value Pr > F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验报告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验报告 正交试验设计 1.为了通过正交试验寻找从某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使稀土元素提取率最高,选取的水平如下:

需要考虑交互作用有A×B,A×C,B×C,如果将A,B,C分别安排在正交表L8(2)的 1,2,4列上,试验结果(提取量/ml)依次是1.01,,1,33,1,13,1.06,,1.03,0.08,,0.76,0.56. 试用方差分析法(α=0.05)分析实验结果,确定较优工艺条件 解:(1)列出正交表L8(27)和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试验号 A B A×B C A×C B×C 空号提取量(ml) 1 1 1 1 1 1 1 1 1.01 2 1 1 1 2 2 2 2 1.33 3 1 2 2 1 1 2 2 1.13 4 1 2 2 2 2 1 1 1.06 5 2 1 2 1 2 1 2 1.03 6 2 1 2 2 1 2 1 0.8 7 2 2 1 1 2 2 1 0.76 8 2 2 1 2 1 1 2 0.56 K1 4.53 4.17 3.66 3.93 3.5 3.66 3.63 K2 3.15 3.51 4.02 3.75 4.18 4.02 4.05 k1 2.265 2.085 1.83 1.965 1.75 1.83 1.815 k2 1.575 1.755 2.01 1.875 2.09 2.01 2.025 极差R 1.38 0.66 0.36 0.18 0.68 0.36 0.42 因素主次 A A×C B A×B B×C 优选方案 A1B1C1 SS J 0.23805 0.05445 0.0162 0.00405 0.0578 0.0162 0.02205 Q 7.7816 总和T 7.68 P=T^2/n 7.3728 SS T 0.4088 差异源SS df MS F 显著性 A 0.23805 1 0.23805 19.5925 9259 * B 0.05445 1 0.05445 4.48148 1481 A*B 0.0162 1 0.0162 1.33333 3333 C 0.00405 1 0.00405 0.33333 3333 A*C 0.0578 1 0.0578 4.75720 1646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复试经验

复试时间每年都在4月中下旬左右,提前十天左右通知复试,我只说机械的复试经验: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三门专业课综合150分,面试100分,英语翻译30分。听力30分。听力就4,6级难度,都是长短对话。笔试分为,机设,控制工程,工艺学,三门。机设有选择,计算题,改错题(机设中关于轴承安装等),控制工程有填空,计算,工艺学,填空,计算,改错(第十章改错多看看)。面试问些专业知识,所以现在可以把专业课的书翻来看看。机设专业的面试,主要问些机械设计上的知识点,呵呵,抽三题,抽到的题目自己回答了就行。英语翻译,多看看专业英语词汇。 一、关于09机制的复试重点内容: 1. 机械设计:齿轮、蜗轮蜗杆、带传动、链传动、轴、轴承 2. 加工工艺:内容很零散,50分的试卷基本把所有章节(除 了数控那章)都覆盖到了,最后是3个图形改错10分 3. 控制工程:就是考察到第六章第二节,特别是三四五章是 考试重点 二、有关面试的英语口语内容: 英语口语会考察一个常规题目(例如大学你最喜欢的运动及原 因),还会考察专业英语朗读(200词)与直接翻译,另外当然别 忘了英文自我介绍。 三、关于英语听力考察:40分的听力就是统一在教室听,没有什 么可说的,就是噪音很大,到时候听不清也不要影响后面的专业 课笔试。 四、至于面试专业课方面的内容: 就是平时有关机械的课程不一定从哪个方面拿出来问你,都是 很重要的内容,也很浅显,简单说就是最基础的知识(比如去年 考查我的是刀具的几个角和几个面、皮带传动功率的计算公式fv 或w/t、) [本帖最后由hfut01 于2010-3-15 09:24 编辑] 11年机械制造自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 (Experiment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学分:2 总课时:32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硕士生的专业课。数据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手段,主要是通过从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允许误差设计入手,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使环境过程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进行观察、研究、探索环境本质及其规律,使试验设计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之上,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相并重。 三、大纲的教学体系 以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课堂讨论、专题讲解等内容。主要开展环境试验的优化设计、环境数据的展示分析、环境数据的比较分析、环境数据的关系分析、环境数据的类别分析、环境数据的序列分析、环境数据的序列分析、正交试验的数据分析、回归分析、数据分析软件学习等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环境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概论 要求掌握(1)环境试验研究的目的与任务;(2)环境试验研究的类型;(3)环境试验研究的程序 重点内容:准确理解环境试验研究类型的区分;理解环境试验研究的设计步骤,以及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难点内容:理解环境试验因子、水平、处理、重复、响应指标等要素,了解准确度、精密度等概念。 第二章环境试验的优化设计 要求掌握(1)非均分设计;(2)黄金分割设计;(3)纵横对折设计;(4)平行线设计;(5)环境试验的正交设计;(6)环境试验点均匀设计;熟悉单因子、双因子优选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正交表的定义和类型;了解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的区别。 重点内容:正交试验的设计步骤,常见的正交设计运用方法,均匀设计的步骤 难点内容:了解分数法设计;旋升设计;逐步提高设计;陡度法设计;单纯形法设计等。 第三章环境数据的展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