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第六章
第六章 软交换技术

信令网关(SG)
实现SCN网络与IP网络的信令互通,提供SS7信令点和IP 网内呼叫控制实体(软交换/呼叫服务器/媒体网关控制器) 双向的信令接口,实现SCN信令的中继、转换或终结处理。 信令网关的协议包含两部分: SCN侧信令协议:信令网关必须发送、接收标准的 SCN信令消息,如标准的七号信令协议。 IP网络侧协议:采用IETF的SIGTRAN协议,完成7号 信令在IP网络层的封装,解决7号信令网与IP网实体相 互跨界访问的需要。
4.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AAA 服务器 Radius SS7/IP 业务提供 SG 网络管理 应用服务器 待定
网管系统
SNMP
H.323
H.323 网络 SIP 网络
软交换
No.7 网络
SIP 计费 SSF 呼叫控制 互 通
SIP/BICC 软交换
INAP/IP SG 现有 IN
H.248 媒体网关
SIP SIP 终端
FRAMEWORK
End User
1
2
软交换系统原理
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系统组成 软交换系统协议栈 软交换系统网关和接入技术 软交换系统业务技术 软交换控制器原理
3
1.软交换概念
传统电路交换机体系结构
软交换体系结构
应用服务器
网络管理与计费
业务控制层
管理/业务控制 开放的接口协议
信令/呼叫控制 电路交换矩阵
计费功能
5.软交换网关和接入技术
H.323 电话网 核心分组网 SIP电 话网 Ethernet Switch IAD
SG
No.7 信令网 PSTN /PLMN
TG
POTS V5
AG
DSLA网关 SG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随着TCP/IP体系结构在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标 志Internet的诞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四个阶段 :以下一代Internet为中心的 新一代网络。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2.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连接方式:与局域网类似, 距离:10-100公里的区域。
城域网列为单独一类的原因是有了独立的可 实施标准。
比如:重庆电大的网络系统就是一个城域网。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以主机为中 心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 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 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 内存。
其他常见产品:VAX 计算机。 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以通信 子网为中心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计算 机分组交换网ARPAnet,ARPAnet标志着计算机 网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使计算机网络的概 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被认为是Internet的前 身。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考课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第六章考试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Internet基本知识 网络连接
第六章-网络编址IPv4文辑

十进制到二级制转换
0
0
0
0
1
1
0
1
二进制数制系统 在二进制数制系统中,基是 2。因此,每个位置代表 2 的幂, 幂次逐位增加。在 8 位二进制数中,各个位置分别代表以下数量:
课程目录
6.1 IPv4地址 6.2 不同用途的地址 6.3 分配地址 6.4 它在我的网络中吗? 6.5 计算地址 6.6 测试网络层
子网划分
三级层次的IP地址是: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第一级网络号定义了网点的位置; 第二级子网号定义了物理子网; 第三级主机号定义了主机和路由器到物理网络的连接
;
三级层次的IP地址,一个IP分组的路由选择的过 程为三步:
第一步转发给网点, 第二步转发给物理子网,
第三步转发给主机。
子网划分的作用
划分子网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减少网络广
播,避免网络阻塞。子网划分的实质就是同一网段进 行更细的分割。
子网
223.1.1.1 223.1.2.1 223.1.1.2 223.1.1.4 223.1.1.3
IP 地址: 子络部分 (高位 bits) 主机部分 (低位 bits)
0 7位网络号 10 14位网络号 110
21位网络号
24位主机号 16位主机号
8位主机号
A类1~127 B类128~191 C类192~223 D类224~239
类别 A B C
网络号 8 16 24
主机号 24 16 8
传统IP编址27-2=126个A类地址块。 每个A类网有224-2(约1700万)个主机地址。 这样的网络很少。 地址范围 1.0.0.1 ~ 126.255.255.254(注意,去除所有 的全“0”,全“1”的主机号)。
计算机网络习题第6章 局域网

第6章简答1:某公司准备建立一个无线局域网,网络拓扑如附图所示。
(1)请从工作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优缺点以及兼容性等方面对802.11a 、802.11b 和802.11g 进行比较。
(2)请写出附图中①处的设备名称(包括中文名和英文名)。
(3)该无线局域网内的计算机的IP 地址有哪几种分配方式?在安装①时,如何配置这几种方式?(4)配置完成后,用什么命令测试该无线网是否连通?2:一个802.11b 无线局域网在无线信道上连续地传输多个64字节帧,已知信道的位错率为10-7。
平均每秒有多少个帧被破坏?3:为增加跨距,IEEE 802.3z 规范将千兆以太网的时间片扩展到了4096位时间,即最小帧长度为512字节。
为了保证与传统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的64字节最小帧长度兼容,IEEE 802.3z 规范采用了载波扩展技术。
请简述载波扩展的基本思想。
4:考虑在一条1000米长的电缆(无中继器)上建立一个1Gb/s 速率的CSMA/CD 网络,假定信号在电缆中的速度为2×108米/秒。
请问最小帧长为多少?5:一个以太网卡经历4次连续冲突后,在下一次重发前最多要等待多少时间片?在10M 以太网中,其最大等待时间为多少?6:一个CSMA/CD 基带总线网长度为1500米,信号传播速度为2×108米/秒,假如位于总线两端的两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时发生了冲突,试问:(1)两台计算机间的信号传播延迟是多少?往返传播时间是多少?(2)每台计算机最多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检测到冲突?7:为什么IEEE 802标准中要把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8:局域网基本技术中有哪几种拓朴结构、传输媒体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填空9:在10BASE-T和100BASE-T以太网中,RJ-45连接器的引脚和用于发送,引脚和用于接收。
10: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了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计算重传前的退避时间,算法如下:(1)确定基本退避时间片T= 。
第六章Internet基础

第六章Internet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史2. 掌握Internet的基本功能3. 掌握Internet的组成4. 掌握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服务5.了解Internet的接入方式二、教学重点、难点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服务三、技能培训重点、难点配置Internet的域名服务器,认识Internet的接入方式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教师提问五、教具使用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六、教学内容与过程导入:提问学生家中有无计算机、计算机以怎样的方式接入Internet。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Internet的组成,域名及接入方式。
讲授新课:(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第六章Internet基础6.1 Internet概述Internet 的全称是InterNetwork,中文称为国际互联网。
Internet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它是由世界范围内各种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6.1.1.Internet的产生Internet是由美国的军事网络ARPANET发展而来的。
6.1.2.Internet的发展1991年,时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戈尔率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
从1994年开始,Internet开始由以科研教育服务为主向商业性计算机网络转变。
1994年11月,美国网景公司推出了其划时代的产品——Internet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 1.0,这又一次极大方便了人们在网上的搜索和浏览,因而激起了一次用户上网的高潮。
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不再向Internet提供资金,Internet从此完全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1996和1997年,由于各国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Internet在全球的拓展更加迅猛。
经过30年的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连通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数千万台主机和数亿用户的网际网。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教案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局域网基础知识1.1 局域网的定义与分类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1.3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1.4 局域网的通信协议第二章:局域网硬件设备2.1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配置2.2 路由器的基本原理与配置2.3 网卡的作用与选购2.4 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与安装第三章:局域网软件系统3.1 局域网操作系统概述3.2 Windows Server 2024的安装与配置3.3 Linux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3.4 网络服务与资源共享第四章:局域网安全与管理4.1 局域网安全概述4.2 防火墙的配置与应用4.3 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策略4.4 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第五章:局域网故障排除与维护5.1 局域网常见故障分析5.2 故障排除方法与步骤5.3 网络设备维护与升级5.4 网络性能监控与优化第六章:局域网设计与规划6.1 局域网设计原则与步骤6.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6.3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6.4 网络布线设计与施工第七章:无线局域网技术7.1 无线局域网标准与协议7.2 无线接入点与无线网卡的选择7.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与管理7.4 无线局域网的部署与优化第八章: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8.1 互联网接入技术概述8.2 宽带路由器的配置与应用8.3 虚拟专用网络(VPN)的配置与使用8.4 网络地址转换(NAT)与端口映射第九章:网络存储技术9.1 网络存储概述9.2 直接连接存储(DAS)9.3 网络连接存储(NAS)9.4 存储区域网络(SAN)第十章:局域网组网案例分析10.1 企业局域网组网案例10.2 校园局域网组网案例10.3 分支机构局域网组网案例10.4 局域网组网案例分析与总结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的十个章节内容,涵盖了局域网基础知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安全与管理、故障排除与维护、局域网设计与规划、无线局域网技术、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网络存储技术以及局域网组网案例分析。
第六章-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电路交换
HDLC, PPP, SLIP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分组交换
X.25, FrameRelay, ATM
广域网的通信服务类型 租用专线
HDLC, PPP, SLIP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公共交换电话网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也称为POTS 普通旧式电话服务), POTS( ),是 network, PSTN),也称为POTS(普通旧式电话服务),是 目前普及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的公用通讯网络, 目前普及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的公用通讯网络,它在网络互 连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连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特点为: 其特点为: 电路交换,有拨号连接过程,连接后独占信道 即可传输模拟信息,也可传输数字信息 用户环路为模拟传输 数据通信时需要使用MODEM 收发双方传输速率必须相同,最高为56kb/s 无差错控制能力
广域网采用的协议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工作在OSI/RM的下三层, OSI/RM高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工作在OSI/RM的下三层, OSI/RM高 OSI/RM的下三层 层的功能由资源子网完成。 层的功能由资源子网完成。 物理层:定义了通信线路的电气和机械特性。 ① 物理层:定义了通信线路的电气和机械特性。 EIA/TIA-231; EIA/TIA-449; V.24,V.35; ; ; , ; HSSI,G.703;EIA-530。 , ; 。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数据的通信协议。 ②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数据的通信协议。 LAPB;FrameRely;HDLC;PPP;SDLC。 ; ; ; ; 。 网络层: ③ 网络层:由于分布在广域网中的任意两台主机之间 都可能存在多条通信线路,因此, 都可能存在多条通信线路,因此,网络层提供能在 多条通信线路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线路的功能。 多条通信线路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线路的功能。 IP,ICMP,IGMP,IPX,SPX。 , , , , 。
计算机网络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局域网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 IEEE 802系统协议中描述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功能、特性和协议的是(C)。
A. IEEE802.5B. IEEE802.4C. IEEE802.2D. IEEE802.32.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B )。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3. 关于冲突域和广播域说法正确的是(C)。
A. 集线器和中继器连接不同的冲突域B. 网桥和二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C.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冲突域,也可以划分广播域D. 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冲突域4. 在10Base5的以太网中,最大的网段长度是(B)。
A. 2000mB. 500mC. 185mD. 100m5.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C)。
A. 信息B. 分组C. 帧D. 比特流6. 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D )。
A. 双绞线B. 无线信道C. 同轴电缆D. 光纤7. 在虚电路方式中( B )。
A.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但分组的顺序发生了变化B. 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分组的顺序与原来的一样C.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分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D. 不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封达,而且有的分组会丢失8. 在数据报方式中,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数据报( C )。
A.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也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B. 需要建立虚电路,但不必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C. 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但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D. 要建立虚电路,也要为每份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9. 下列关于局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D)。
A. 地理分布范围大B. 数据传输率低C. 误码率高D. 不包含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10.下面哪个不是广域网(C)。
A. PSTNB. X.25C. VLAND. A TM11.下面属于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的是(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3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无中心拓扑结构
任意两点直接通信
2.有中心拓扑结构
有一个无线站点为中心控制所有站点对网络的 访问
3.网状网拓扑结构 无线接入点之间无需有线网络连接
无 中 心 结 构
有中心结构
网 状 网
6.1.4 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包括:无线网卡、 无线AP、无线路由、无线网关、无线天 线等。
第六章 无线局域网
主要内容:6.1无线局域网概述 6.2组建无线局域网 6.3无线局域网安全
重点:无线网的协议及接入 难点:无线网的设置
6.1 无线局域网概述
概述:利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作为传输 介质,不用布线即可灵活的组成移动的 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克分两类:有固定基础设施 的、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无线网卡:计算机MCIA、计算机I和USB
无线AP:无线接入点,无线HUB,相当 于以太网中的集线器。
无线路由器:无线AP与宽带路由的结合 体,实现ADSL和小型网络的无线共享接 入。
无线天线:用于无线信号的放大
全向天线
定向天线
6.2 组建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分为:独立无线网络和混合 无线网络。独立无线网络采用无线通信 技术;混合无线网络则有无线和有线两 种,网络采用AP或无线路由。
6.4 案例—图书馆无线网
1、需求分析 2、解决方案
本章小结
认识无线网络的分类、标准及结构,掌 握无线网络的硬件组成,无线网络的组 建和无线网络的安全技术
蓝牙标准
蓝牙技术:短距离无线连接 传输速率:10Mbit/s 有效范围:10m,信号强的可高达100m
HomeRF标准
HomeRF标准:由HomeRF工作组开发的, 适合家庭区域范围内,在PC(计算机) 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 的开放性工业标准。 SWAP(共享无线访问协议 ):扩展高性能、 多波段无绳电话技术,促进低成本无线 数据网络技术的发展
6.1.1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灵活性和可移动性 易安装和可扩展性
6.1.2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网络协议:网络中传递、管理信息的规 范。 常用无线网络协议标准:IEEE 802.11标 准、蓝牙(Bluetooth)标准及HomeRF 标准。
802.11协议
802.11协议:用于解决用户与用户终端 无线接入的问题。 传输速率可达10Mbit/s,高于有线以太网
6.3 无线局域网安全
无线网络安全性:一方面是访问控制;另 一方面是保密性。
1、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插入攻击、漫游 攻击者、欺诈性接入点、双面恶魔攻击、 窃取网络资源、对无线通信的劫持和监 视。
பைடு நூலகம்
2、无线网络常用安全对策:禁止SSID广 播、物理地址(MAC)过滤、采用连线 对等加密技术(WEP)设置密钥、使用 虚拟专用网络(VPN)、端口访问控制技 术(802.1X)。
6.2.1 无线对等网
无线对等网无中心结构,不分服务器和 客户机。 【案例6-1】以Windows XP系统为例介绍 无线对等网的组建。
6.2.2 接入点无线网
以无线AP或者无线路由作为接入点连接 网络。 【案例6-2】接入点无线网络的组建
6.2.3 混合型无线网络
将WAN连接至ADSL Modem、Cable Modem或校区宽带,并将LAN连接至局 域网交换机或者计算机。 【案例6-3】混合型无线网络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