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名字号通考_王从仁
再别康桥 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情才与奇才
• 俊美的外表 • 纯美的感情 • 凄美的结局 • 唯美的康桥
张幼仪
林徽音
陆小曼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 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 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 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 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 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 姻”始终心存疑虑,1921年在英国念 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 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 号新闻。徐志摩还写下《笑解烦恼结》 一诗送给张幼仪,痛斥封建礼教后说: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1.押韵,韵脚为:来、彩、漾; 摇、草;虹、梦、;歌;萧、 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音节和尾节, 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 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主要表现:
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 艳影、青荇、彩虹、青草、 星辉斑斓。给人视觉上的色 彩想象,也表达了作者对康 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 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 画得出的画面。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 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 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 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 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 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 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 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 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 世之作。
•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 哀伤。作者一生追求着自由,爱情和美,但社会 现实却迫使梦想难以实现,并且几乎破灭,粉碎 了他的所有理想和美梦。“梦”给人的感觉一般 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 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徐志摩

蔡元培的挽联最为精妙: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 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 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他不是小说家 没有知名当世的小说作品 但是,他用他短暂而又绚丽的一生演绎了一 部精彩的小说 留给世人无限回味
在张幼仪14岁那年,张嘉璈奉命视察杭州一中,看到了徐 志摩的考卷,颇为赞赏,主动向徐家求亲,当然这里也有 经济政治联姻的意思,当时徐家以二妹相许。 1915年10月,张幼仪和徐志摩结婚 1920年底,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先到马赛再到伦敦。 1922年在柏林,张幼仪生下了次子彼得,当她从医院回家 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徐志摩露面了,来找她签离婚协议。 张幼仪签了字,这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 式文明离婚案。 1926年,张幼仪回国。徐家二老将她收为干女儿。 1927年张幼仪开始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 裳时装公司总经理。
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邻居、中医苏纪之结婚。1967 年,张幼仪67岁的时候曾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 国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 没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 1968年初,张幼仪亲赴台湾,找到梁实秋、蒋复璁——梁 实秋是赏识徐志摩的文友,蒋复璁是徐志摩的表弟。她说 ,希望你们两个出面,给徐志摩编一套全集,资金由我来 出…… 1969年由蒋复璁和梁实秋主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陆续 出版了《徐志摩全集》,其中,第1辑为纪念文章与年谱 ,第6辑为遗文,其余4辑均系影印徐志摩著作的单行本。 了却了张幼仪的心愿。
求学经历
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 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十四岁时,离开家乡,来到杭州,经表叔 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郁达夫同班。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 神学院 1916年秋,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 大就读。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飞机遇难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 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 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 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 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 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 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 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 (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 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 肯答应北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师王贯一前晚 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 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 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 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 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 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 中旬回国。 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 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 康桥再会吧》;1925年7月再次访 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 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 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 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灵感闪现,挥 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
再别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家世背景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 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 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 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 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 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 徐志摩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 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 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 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 学时他父亲徐申如给另取的名字。 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 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 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 即替他更此名。
大历十才子名号考

大历十才子名号考
小的失误。因为 新唐书 # 卢简辞传 !并没有提到大历十才子, 载有十才子具体姓名的是 新唐书 # 卢 纶传 !。傅氏 前记 !在转引时亦沿用了陈氏的失误 , 由于这关系到大历十才子称号与人名的最早出处 问题, 所以必须纠正。 通行本 极玄集 !所载虽不可靠, 但关于十才子的说法历代尚有许多, 何种说法较为可信, 这需要有 一个基本的判断。可惜自陈尚君先生之后 , 进一步研究大历十才子称号出处及具体人名的文章甚少, 间 有利用陈氏成果而论及者往往又失诸简略或颇可商榷 。鉴于大历十才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 流派, 其基本情况若不廓清 , 则有碍相关研究的深入 , 因而下文拟对大历十才子称号出处及具体人名作 一番考析, 并希望能纠正前贤的一些误解。
∀ 文咏唱和, 驰名都下, 号 & 大历十蔚章 , 吴郡人。 父起 , 天宝十年登进士第 。起能五言诗 。初从乡荐, 寄家江湖, 尝于客舍 月夜独吟, 遽闻人吟于庭曰 : & 曲终人不见 , 江上数峰青。 ∋起愕然 , 摄衣视之, 无所见矣, 以为鬼怪, 而志其一十字。 起就试之年 , 李暐所试 湘灵鼓瑟诗 !题中有 & 青 ∋字 , 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 , 暐深 嘉之, 称为绝唱。 是岁登第 , 释褐秘书省校书郎 。大历中 , 与韩 翃、 李端辈十人, 俱以能诗, 出入贵游
较有代表性 的如周流溪先生 大历十才子小考 ! 一文 ( 北京 师范大 学学报 ! 社科 版 2004 年 第 6 期 ) , 但 该文仅 有一千余字 , 且于史料分析上有过于简略或失当处 , 本文中已有辩正 , 注内不赘 。 ∀ 刘昫等 : 旧唐书 ! 卷 163 李虞仲传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75 年 , 第 4266页 。 ∃ % 旧唐书 !卷 168 钱徽传 !, 第 4382- 4383 页 。 旧唐书 !卷 163 卢简辞传 !, 第 4269 页 。 61
徐志摩什么意思-(最新版)

徐志摩什么意思-徐志摩什么意思?徐志摩什么意思?《徐志摩》徐志摩什么意思?《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张幼仪名嘉玢。
1900年出生,原籍江苏宝山,后移嘉定。
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县里的巨富。
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
她的二哥张君劢,在近现代史上颇有影响,是民社党创立者。
四哥张嘉璈曾任中国银行总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
张幼仪15岁时奉父母之命曾嫁给徐志摩。
名门望族之女张幼仪生于1900年,她的家庭是上海宝山的一个大户人家。
在张幼仪14岁那年,张嘉璈奉命视察杭州一中,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颇为赏,主动向徐家求亲,当然这里也有经济政治联姻的意思,当时徐家以二妹相许。
张幼仪比徐志摩小4岁。
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家中开办有灯泡厂、蚕丝厂、布厂、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等,和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他一口答应,并送了聘礼。
聚少离多的婚后生活 1915年10月,张幼仪和徐志摩结婚,徐志摩并不喜欢她。
婚后,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话说,张幼仪个性沉默坚毅,帮助公公理财,甚为得力,但这些老人眼中的优点,在活泼飘逸、热情奔放的诗人眼里,就是呆板无趣、僵硬乏味。
1916年秋,徐志摩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
由妻兄张君劢介绍,徐志摩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
1920年9月,他由美国来到英国留学。
婚后4年,两人在一起的日子只有4个月。
张幼仪足不出户,总是长时间跟着婆婆坐在院子里缝缝补补。
婚后她也曾写信给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希望能完成中断的学业,但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这些事情,使得读书的愿望成为泡影。
1920年初秋,徐志摩在伦敦见到17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陷入单相思。
是年冬,林去苏格兰上学,不久后随父回国。
团聚后的别离 1920年底,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先到马赛再到伦敦。
诗人如风——徐志摩

徐志摩18岁时由父母安排,与15岁的张幼仪结婚, 随后远赴西方求学。对徐志摩来说,这段婚姻并不美 满。张幼仪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 英期间邂逅了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原名林徽音)。 后来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最后,林徽因却选择了梁 启超之子梁思成。 1923年梁启超(号任公)写了长信很恳切地劝 他:“万不可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 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始茫如捕风,然先已 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志摩答复任公的信,不承 认他是把他人的苦痛来换自己的快乐。他回信说: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 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 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 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 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 我命。如此而已。”
问卷问题: 1.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是:(写一到十个) 2.选其中之一(也可多写)谈谈对它的看 法。随便谈谈。
诗人如风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 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字志摩,浙江 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 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 生于富裕家庭,并曾留学英国。一生追求 “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 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 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入英国留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 治经济学。1926年任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 京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 罹难。
由于徐志摩离婚再娶,触怒了父亲,中断了对他的经 济援助,而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住的是3层楼的豪 华住所,每月100银洋的租金,家里佣人众多,有司 机、厨师、男仆,还有贴身丫鬟,这些巨额花费使徐 志摩入不敷支。应胡适的邀请,徐志摩兼教于北京大 学,为了贴补家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往返, 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大夏大学三所大 学讲课,课余还得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沉溺于跳 舞、打牌、票戏等夜生活的陆小曼每天天亮才上床, 睡到下午两点才起身。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因要在北平协和礼堂 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 场,于早上八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 机由南京北上,然而,飞机在大雾中误触济南开山坠 落,徐志摩罹难,死时34岁。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徐

不 妨 返 自 然
久 在 樊 笼 里
品味语言
(朗读、品味、积累)
关于结构
•思考:在文中作者先写了什 么?后写了什么? •三层内容间有什么关联? •最接近主题的语段是哪一段?
体味语言
•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虚实结合的妙用 •长短句的穿插
语段精读
• “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 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 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 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这句话表明? • “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 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 起成章的波动”是说自然对人起什么作 用?
•
徐志摩 ( 1897 ~ 1931 )现代诗人、 散文家。浙江海宁人。 •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 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 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 鲜明的艺术个性。新月派代表诗人 , 诗歌 创作体现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的特征。 •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 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 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陆小曼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 曼身上。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与徐志摩 相恋时已是有夫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 动的社会新闻之一。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 后终成眷属,而婚礼上还遭到证婚人梁启超声色 俱厉地训斥:“希望勿再做一次过来人。”婚后 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 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 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的习性 也使诗人入不敷出。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 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 。
探究主题
• 德国浪漫诗哲海德格尔说:“我们必 须下定决心去倾听,倾听使我们超逾 所有传统习见的樊篱,进入更为开阔 的领域。” • 唯有“倾听”,我们才能“读懂”或 听到大自然这部奇书发出的“绝对值 得一听的,是从不曾从人口道过的 话”。
徐志摩简介2016

• 林徽因是中国着名女建筑师,也是一个着 名的女诗人、作家。一个普通女子,能够 集如此多的头衔于一身,不论是在她生活 的那个年代还是在当代,都是值得人赞叹 的。她的才气灵动,相貌出众,爱情故事 更是美得像一个动人童话。这样一个女子 怎不令人倾情? • 人们津津乐道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而她 本身却不是一个只知沉溺于儿女情长的小 女子,她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有对祖国对 社会的大爱之心;她不是一个会长时间纠 结于无端琐事的狭隘妇人。不论如何,她 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面对徐志摩的 苦苦追求,她给的回答是:“徐志摩当时 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 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 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24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徐志摩性格浪漫,情感多于理性。这种情感在他 的生活中,也留下深深的痕迹,特别是对于女性 的情感态度,对他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有人 说徐志摩有点像贾宝玉,对于女性,有一种无法 抑制敏锐感情,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徐志摩在现 实中的一些行动,往往都和女性、爱情有关。在 20年代,回国,出国,从北京到上海,办书店, 在大学兼职等,最后又回到北京任教,都和女性 有重要关系。最后,他的死,也和女性具有直接 的关系。 • 在徐志摩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和几个女性发 生比较深的感情交往。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罹难
•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 “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徐志摩他要参加当天 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 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 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 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 湖街道办事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 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原 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 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师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 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同 谱名章垿 。 章 , 系徐氏家谱排辈指定用字 。 传统家 谱 多 实 行 名 字 排 行 制 , 俗 称 “ 排 辈 份” 一辈份族人名字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 , 再与其他单字 结 合 成 名 , 以 示 行 辈 。 其 字 除 少 数 由 祖 、 父辈临时决定外 , 大多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 。 《 徐氏硖石 分 支 世 系 图 表 》 表 前 《 徐 氏 硖 石 分 支 考 略》 云: 谨 按 谱 载, 四 世 祖 起 定 有 字 辈, 为 “ 。如 果 以 始 祖 计,徐 氏 家 谱 自 始 祖 至 十 五 辈, 相学登文世 , 开宗明义章 , 积善有余庆 , 受禄本天常 ” 谱名为 : 松 — 仰 — 见 — 相 — 学 — 登 — 文 — 世 — 开 — 宗 — 明 — 义 — 章 — 积 — 善 。 其中前三世非指定 , 自
④ 显 示 出 徐 氏 家 教 严 格,其 父 颇 , 从取名字状况看 , 可谓 “ 皇览 揆 余 于 初 度 兮 , 肇 锡 余 以 嘉 名 ”
有文化修为 , 故志摩出身书香门第当不差 , 且其父对志摩期望甚高 。
二 、“ 志摩 ” 名字由来及含义考
⑤ 。“ 更字 “ 志摩 ” 陈谱 ” 曰 : 案志摩二字 , 离北京大学后 , 出国始更 。
·3 4·
嘉兴学院学报 J o u o J i a U n i r n a l x i n v e r s i t f g y
第2 6 卷第 5 期 2 0 1 4年9月 V o l . 2 6N o . 5 0 1 4. 9 2
/ 1 0. i . i 3 9 6 9 s s n. 1 6 7 1-3 0 7 9. 2 0 1 4. 0 5. 0 0 6
一 、 徐章垿 “ 嘉名 ” 解索
徐志摩的名 、 字 、 号 , 陈从周 《 徐志摩年谱 》 载曰 : “ 志 摩 姓 徐。初 字 槱 森,后 更 字 为 志 摩,小
② ” 但 “ 陈谱 ” 未对其义涵作任何说明 , 本文对此逐条进行解索 。 字又申 , 谱名章垿 , 以字行 。
, ”《 :“ 棫朴》 初字槱森 。 槱 , 读如 y 诗· 大雅 · 棫朴》 芃 芃 棫 朴, 薪 之 槱 之。 诗 序》 云: 《 ǒ u,《 “ 。“ :“ , 谓知人则明智 , 能善于选拔 文王能官人也 ” 尚书 · 皋陶谟 》 官人 ” 语出 《 知人则哲 , 能官人 ”
② ;志摩为 “ 志摩父为 “ 四世祖按指定字辈取名 。 义” 字 辈, 故 谱 名 “ 义 烒” 章” 字 辈, 故 谱 名 “ 章
。 志摩子名徐积锴 , 孙名徐善曾 , 均从徐氏家谱规范 。 垿” 。 垿 : 古代天子 、 诸侯宴会放酒杯的土台 , 亦称 “ 反坫 ” 《 论语 · 八佾 》 子曰 :“ 邦君树塞门 , 管氏亦树塞门 ;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 管氏亦有反坫 。 管 ” 大意是 : 孔子说 :“ 氏而知礼 , 孰不知礼? 国君的门口有小墙遮蔽 , 管仲也有 ; 国君为了招待别国君 ”③ 意思是说 , 孔子认为管仲 主 , 有放酒杯的土台 , 管仲也有 。 如果说管仲知礼 , 那么谁才不知礼呢? ,违 反 了 礼 制, 从 而 对 管 仲 作 了 批 评。 可 见 “ ,即 “ 拥有君王才能享有的 “ 反坫 ” 反 坫” 垿” 的 重 要 性 , 也可以看出徐申如对儿子的期望 。
‘ 最早谈及 “ 志摩 ” 名字的是徐志摩的表弟吴其昌 , 他在志摩去世不久说 :“ 志摩 ’ 是他自己不经 。 我们硖石人的经典 , 凡是不经父母同意 , 而小官自己乱 父母同意而 ‘ 乱取 ’ 的别号 。‘ 算不得数的 ’
⑥ 吴其昌 只 说 “ ” 来的 , 都是算不得数的 。 志 摩” 一 名 是 徐 志 摩 自 己 取 的, 既 没 有 说 明 取 名 的 时 间,
徐 志 摩 名 字 号 通 考
王从仁 ,邵华强
(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 2 2 3 4) 0 0
摘 要 : 对徐志摩名字号 作 全 面 系 统 的 考 察 , 主 要 解 决 四 个 问 题 : 一 是 对 徐 志 摩 ① 出 生 时 , 父 亲 取 的 名 、 字 、 号之意做说明 , 以了解徐氏家世的某些特点 , 窥见其父取名时的用心良苦和殷 切 期 待 ; 二 是 对 “ 志 摩 ” 名字的由来及含义做梳理与考辨 , 以廓谬说 、 正视听 , 了却一桩公案 ; 三是对徐志 摩 的 笔 名 、 别 号 资 料 作广泛 、 耐心而又细致的收集及具体统计 ; 四是对 外 文 名 则 做 新 的 阐 发 , 发 前 人 之 所 未 发 , 且 有 些 许 新 论 。 至此 , 徐志摩名字号问题得以釐清 。 关键词 : 徐志摩 ; 名 ; 字 ; 号 ; 通考 ( ) 中图分类号 : 5. 6 文献标志码 : A. 1 6 7 1-3 0 7 9 2 0 1 4 0 5-0 0 3 4-0 7 K 8 2 文章编号 : ’ , , R e s e a r c h o n X u Z h i m o s N a m e S t l e d N a m e a n d C o u r t e s N a m e y y , C o n r e n S h a o H u a i a n W a n g q g g , ) ( , S h a n h a i 2 0 0 2 3 4 C o l l e e o f 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h a n h a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g g g y : ’ , , f o u r u e s n a m e a i m e d a t s o l v i n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X u Z h i m o s n a m e s t l e d n a m e a n d c o u r t e s - q g y y ’ , : , , t i o X u s f a t h e r w h e n h e w a s b o r n n a m e i v e n b n s f i r s t t o e l a b o r a t e o n t h e n a m e s t l e d n a m e a n d c o u r t e s g y y y ’ ’ a n d t h e e x e c t a t i o n s X u s f a t h e r u t o n h i m; s e c o n d, t o s o r t a n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s o f X u s f a m i l t h u s k n o w i n p p y g , ” , a n d f i 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e r r o r s r e m o v i n a n a l z e t h e o r i i n a n d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t h e n a m e“ Z h i m o c o r r e c t i n - g g y g g ; , ’ a n d i v e d e f i n i t e a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i r d t o c o l l e c t X u Z h i m o s e n n a m e s a n d o t h e r n a m e s t h o r o u h l d r a w i n l n a l g p g y g y ; , s t a t i s t i c s f o r t h t o e l a b o r a t e o n X u Z h i m o’ s f o r e i n n a m e s a n d o f f e r n e w e x l a n a t i o n s t h a t h a d n e v e r b e e n g p ’ , s t u d i e d . o f X u Z h i m o s n a m e s w e r e t h o r o u h l m a d e . T h u s a v a r i e t g y y ; : ; , ; n a m e t h o r o u h r e s e a r c h K e w o r d s X u Z h i m o n a m e s t l e d n a m e c o u r t e s g 毛传 :“ 兴 也 …… 山 木 茂 盛 , 万 民 得 而 薪 之 ; 贤 人 众 多 , 国 家 得 用 蕃 兴 。
此以 “ 槱薪 ” 比喻国家选拔的贤才 。 槱森 , 即森林中的槱 , 亦为贤才之许 。 槱森 , 又与又申 、 幼申谐
收稿日期 : 4-0 9-0 8 2 0 1 , 作者简介 : 男, 浙江慈溪人 , 王从仁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 与 传 播 学 院 副 教 授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和 民 俗 学 研 究; 邵华 9- ) 1 9 4 , 强( 徐志摩选集 》 男, 浙江余姚人 , 旅美学者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 1 6- ) 3 年 9 月版 《 9 5 9 8 ” 《 代卷 ) 徐志摩研究资料 》 编者 。 , 。 徐章垿 ” 但出于习惯仍称 “ 徐志摩 ” ① 应该说是 “ , 徐志摩年谱 》 9 年陈从周自编自印 , 1 9 8 1年1 1 月上海书店复印再版 。 1 9 4 ②《 《 , 毛诗正义 》 卷十六 , 十六之三 , 十三经注疏本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0年1 2 月版 。 9 9 ③《 / / / / / : 网络出版时间 : 4-0 9-1 5 1 7: 2 7 网络出版地址 : www. c n k i .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3 3. 1 2 7 3. Z. 2 0 1 4 0 9 1 5. 1 7 2 7. 0 0 2. h t m l 2 0 1 h t 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