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44张ppt)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知道外交政策与总方针的关系。
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
从材料中提取信心的能力。
渗透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历史学习方法
能够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
能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积极进行探索。
分析文字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历史的时空观念。
感受新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的自豪与自信。
感受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历史人物的伟大。
再次通过详细的数据,展示1954年-1956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引起好奇,引出下一个问题。
三、1953年底-1956年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
通过学生的课前问题,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通过出示中印、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直观地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确立。并通过吴努总理的话,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周边国家带来的影响。
梳理整节课的历史脉络和逻辑线索,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是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活动的重大意义,重点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重要意义。
能够知道外交政策的变化是受国内国际形势影响,以国家利益为根本的,通过学习,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不易
板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的特色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形势
通过全国领土的解放形势图,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形势,知道这是1949-1953年外交政策确立的国内背景。
通过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图,说明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2.三大外交政策
通过学生画作,直观生动地讲述三大政策的内涵。
通过材料和之前的讲解,分析“一边倒”政策实施的原因。

历史: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岳麓版必修1

历史: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引语55年前,一个新生的国家诞生在世界的东方。

55年来,新生的中国经风雨、见世面、开诚心、布公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那风雨如歌的岁月,去感受那惊涛骇浪的艰险,去追忆那惊心动魄的抗争,去体验那惊世骇俗的镇定,去体会那惊天动地的成就。

引语的作用:凝神起兴点题二、基于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建国之初的外交方针,中苏建交的背景及意义,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及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参加亚非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历史背景和有关史实,中美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中日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改善和发展同俄、美、日、法等世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的活动及贡献。

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要求:全面、具体、有序(二)知识目标的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结构,板书结构)(1)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①中苏友好②中美敌对③三大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中国).出发点: 五项原则及其相互关系②实践:日内瓦会议. 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③历史意义. 解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①历史背景: 解释:为什么是恢复?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历史性的握手①中美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②中日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田中角荣访华.(5)国际交流与合作①原则——四项原则②表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②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③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序号时间外交成就历史意义1 1949年中苏建交2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4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5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6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7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8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9 1979年中美建交10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HDG3〗12 2002年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三、基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营造情境(教师的活动)形成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自主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认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过程体察,方法体会,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实现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有两种设计:一种是立足于面(全体学生、全部教材内容)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一种是立足于点(个别学生、一部分教材内容)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二 )立足于面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1)营造情境——考察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思路。

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第 26 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毛泽东提出三大政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 一边倒 ”,这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再请客” “ (3)到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经与 苏联 等 17 个国家建立 了外交关系。
4.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开幕,中 国为促成六方会谈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解析: 核问题是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中国在此问 题的会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 要力量。 答案:C )
2.中美关系的缓和 .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 对立状态。 ②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 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进程 《 ①1972 年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双方在上海签署了 中美上海公报 》,强调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之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 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 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2.作用 (1)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 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 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为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 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2010 年全国Ⅰ卷文综)1960 年起,《人民日报》《红旗》 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 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

新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课件

新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课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 立 主 立 和 主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方 针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 要有独立精神, 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 要有独立精神 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 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 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 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 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1949年11月 周恩来
新中国与近代中国外交有什么本质不同? 新中国与近代中国外交有什么本质不同?
新中国 ——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 立 主 立 和 主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方 针 “一边倒” 一边倒”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再请客”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问题探究
1、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问题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 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结合上图,分析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在外交方面作了哪些努力?中国建交高峰的国 内外因素是什么?
参与地区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 扩大同发展中 国际组织 国家的关系 多边经济领域的成就 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跟踪训练题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跟踪训练题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1967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写道:“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中生活。

”尼克松所说的中国境况得以改变始于(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日邦交正常化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2.有学者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不安全的困境中,都无法独自应对同一个庞大的敌人,于是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略安全利益需要B.中美已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初见成效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新中国外交历程时,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用一个小标题来反映。

其中适合用于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C.“一边倒”、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5.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6.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

”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7.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8.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Ⅰ)第27课所属学科:历史使用的年级:高一一、教学任务分析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本课为新课标岳麓版必修(Ⅰ)第27课,主要讲述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过程。

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史实,还能够进行自主地探究式学习,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本课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观看图片、表格,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讲述法,通过对基本史实的讲述,开展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过程;运用讲解法,对个别的难懂的字、句、词、术语加以说明,如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万隆精神”、“求同存异”等等;运用图示法,综合利用大量的图片、表格,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能够把复杂的历史事件条理化,使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朗化,从而能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以小组形式组织课堂讨论和课后互助学习,让学生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归纳总结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最后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理解影响一国外交活动的各项因素,加深学生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27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27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 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课前预习 导读
踏入历史
一个国家的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
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 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外相巴麦尊的这句名言,深刻地 揭示出了外交活动的本质 ——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 家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
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为我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倒 ” : 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国政府站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及维 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
五项原则在维护和巩固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国
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 处。这是对一边倒内容的突破和发展。
【易错点二】
【导析】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国
际形势?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1)形势: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继续 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霸权主义 与强权政治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简述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P119)
[ 提示 ]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拓外交新局面。 20 世纪 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 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
边外交,并按照“ 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年底提出,它的提 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表明中国在外交政策上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历史背景?
A、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C、中国内政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提 高。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历史背景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6、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 1945年4月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就既是 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 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 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 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 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是20世纪人类政 治智慧的一个伟大结晶。 中国主张: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要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联合国的权威只能加强,不能 削弱。联合国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按照《联 合国宪章》规定,在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和平以及 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联 合国机构也要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 外交政策?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美国采取敌视中国 的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 上包围,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了 保卫胜利成果、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自 主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三大外交政策 2 .中苏友好 1949年,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 并于次日与我国建交。(建国一周年 时,新中国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 系)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 访问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和其他协定。
1978 中美《建交公 年 报》 1979 中美建交 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 盲目的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关于万隆会议上的 “求同存异”方针 Nhomakorabea: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 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 的共同愿望。
同:
求同: 共同的发展
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 异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的外交
中国外交第一篇
化茧成蝶获新生
——50年代的外交
抬头看世界
一、化茧成蝶获新生——50年代的外交
抬头看世界
美苏两极对峙
国际
美国敌视遏制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国内
存在不平等的旧外交
“打”: 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外交。 “一”: 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外交。
探究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背景思考为什 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从目的看:新中国要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极对峙,美苏冷战。美国采 既要“独立自主”又实行“一边倒”岂不矛盾?请谈 取敌视中国的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 谈你的看法。 上包围,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
,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 联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 地位的提高 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
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 济衰退, 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 3 、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元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乔的笑
突破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根据材料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原因?
材料一: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71年中国恢 复联合国合法 1、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与中国建交的国 席位,标志着 家 美国孤立中国 政策破产。
1950年 1969年
材料二: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
抬头看世界
1 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 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 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 2 苏联则在加紧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进 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
3 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独立的斗争取 得伟大胜利,成为反帝、反殖和反霸的 主力军。
二、翩翩起舞也从容——70年代的外交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 首相田中角荣会谈。随后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 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小结:70年代外交工作成 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外交第三篇
韬光养晦无敌国
——新时期的外交
抬头看世界
国际背景: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和解 体,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发展,和 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区 域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 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1991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2002年签订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政治)
①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全方位外交:
低头思对策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行不结盟和对外开放。
1、国际交流与合作(经济)
(1)原则: “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共同发展”
集团)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结盟、77国 (2)表现:
不结盟运动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 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2005年 成员国已增加到134个,但仍沿用了77 国集团的名称。
材料四: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
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 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 4 、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突破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27日,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 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果:
1、建国初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 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 异”方针促成大会取得圆满结果
中国外交第二篇
翩翩起舞也从容
——70年代的外交
建国之初,综合国力不强
低头思对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这样的环境采取了什 么样的方针和政策?
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外交政策
三大政策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三大政策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 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系。 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 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 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 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 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策是( ) “一边倒”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 B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义阵营一边。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待国民政府的外交。 “另”:
低头思对策
中国的外交方针:毛主席提出 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 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集中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突破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为什么要说是恢复?
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2)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没恢复? 3)70年代又为什么能恢复? 第一: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第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第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