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前一句是什么?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前一句是什么?这是一句经典的台词,用来形容饱读诗书的女子,知性优雅,浑身有书卷气质。
然而,这是写给贫寒学子的一首励志诗。
这句著名的话来自非著名的诗,《和董传留别》(宋)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先后在凤翔杭州等地任职,曾与董传相交好。
董传,贫寒学子,积极科举,1064年苏轼离开凤翔,以此诗赠给董传,临别祝福语!很多典故,看不懂,苏轼想说读书很重要,否则诗都读不通!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粗布衣服裹一生,然饱读诗书,气质自然美。
“生涯”化用庄子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对董传身处贫寒却勤奋读书的赞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厌倦贫寒生活,随学子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烹瓠叶”出自《诗经小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形容贪寒困苦的生活。
“踏槐花”唐代时“槐花黄,举子忙”,槐花落了,学子们要参加科举考试了。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囊中羞涩买不起赏春的马,但有机会能一举中第。
“寻春马”化用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择婿车”唐代科举放榜时,很多富家千金便会宝马高车来选佳婿,就像抛绣球那样。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考中了便可向乡亲炫耀,黄榜黑字有你的名字。
“字如鸦”化用了卢仝“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最早的涂鸦出处了。
这是苏轼临别送给后辈书生的一首心灵鸡汤诗,谆谆善诱,不因出身而自轻自贱,饱读诗书而乐观积极,金榜题名便指日可待!“气”不仅是由内而外的儒雅之气质,更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读书很重要,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甚至改变命运,自古至今皆如此。
“腹书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读书,去世俗,明理通情,这是为人基本修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学而优则仕”,读书,才能考功名,考公务员,这是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尤其是贫寒学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气质高雅,具有超凡的才情和艺术修养。
它来源于唐代文学家杜郎中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中形容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宽广。
腹有诗书,意味着一个人内心装满了诗和书籍,而这些诗和书籍不仅仅是作者创作的,更是包括了他所阅读的各种文献和著作。
一个人若能不断地吸收知识,阅读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还是文学作品,都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自己的情操和才情。
气自华,是指通过腹中的诗书知识,自然地散发出一种优雅和高尚的气质。
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内心净化了,灵魂得到了滋养,才能在外表中表现出来。
而那些充满智慧和内涵的诗和书籍,无疑会让人变得更加高尚和雅致,提升自己的气质。
这句成语的意境,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在外貌还是行为上都可以通过内心的修养来展现出来。
腹有诗书的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会显得更加镇定和淡然。
他们因为内心的丰富而有着超越常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寻找到真相,不轻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迷惑。
这句成语还给人们传递了一种人生态度,即要有内涵。
一个人要追求自己内心的丰富,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个人修养,更是为了人生的充实和完美。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展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化的向往。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物质的繁荣和外表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品质的提升。
这种修养和品质来源于丰富的知识和学问,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才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出类拔萃。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能够展现出自己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气质。
只有通过内心的修养和自身的提升,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达到人生的圆满和完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出自《西京杂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文,引用的原文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问自己是否足够忠诚和诚信,是否有努力学习的态度。
当一人内心充盈着诗书气,时刻保持着对自己的要求,才能够真正拥有卓越的人格魅力,并展现出出色的才华和能力。
诗书气是指具有重视学问、修养深厚的人所具备的品质和气度。
这种气质到了一定程度,会渗透到言行举止中,表现出一种优雅、洒脱、自信的气质和风范。
这样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交往中,都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因此,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仅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增色添彩,也可以创造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
腹有诗书,是指具有广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文学素养。
广博的学识不仅意味着开阔的知识面,也需要深入的思索和实践。
而良好的文学素养,则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人文精华,是一种修养和境界的表现。
一个有诗书气质的人,不仅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还能够通过善于表达和思考,将这些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体系。
这样的人,不仅能够在团队中展示出优秀的思考能力和处理能力,也能够在个人生活中得到更多丰富和有意义的体验。
气自华,是指具有自信、坚韧、自我修炼的人所展现出的令人叹服的气质。
自信是一种信念和勇气的表现,它可以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惧,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潜能。
坚韧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品质,也是气自华之一。
它表现在一个人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始终保持前行的动力和耐力。
自我修炼则是整个气自华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人只有不断修炼、完善自我,才能够不断成长,展现出更加优秀的自己。
有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品质和气质,人们就能够以更加出色的表现融入社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
然而,这些品质和气质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靠不断的努力和学习去培养和锻炼的。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各种知识、参与各种活动、交流各种思想来培养自己的诗书气,也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锤炼意志品质、修身养性来提升自己的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说:粗缯 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 意思是:知识能够让生命进入更深 刻的内层,使心灵放出奕奕神采, 从而使人的气质与风度显现出来。
• 读书可以养气,古人推崇“养天地 正气,法古今完人”,从读书中培养 出来的气质美,体现了一个人的修 养和教养。 • 寥寥七个字,足以揭示知识与人文 气质、风度之间的关系。
• 人生在世,不但要有物质上的粮食, 更少不了精神上的食粮,这精神食粮 就应该主要来源于书了。
•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有关读书的典 故和佳话,不胜枚举。
• 诗书的德染与熏陶、文章典籍的教益 与启迪,引导着人们由蒙昧走向文明。
• 古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 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钟如粟”。 • 这话对不对,姑且不说; • 但,热爱读书总是没有错。
• 真正的读书人才会真正理解读书的 意趣,也才会真正享用书,接受书 对人生的浸润和照耀。
•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古诗说出 了读书的深味和真趣。
• 书,保存着古往今来最优秀人物的智 慧、才情和精神,读书,就是在有限 的生命里与无限的历史和人类精神进 行交流和对话,千万年的乳汁和阳光 自书中涌出,灌注此刻的某一颗灵魂, 诗书入胸,气度高华。
• 读书能给人带来欢愉快乐,读点感 悟人生的文章,心胸顿感乌云尽散, 阳光普照,使自己的内心常拥有一 个自得方寸之地。
• 读书读到痴迷,沉浸其中,便常有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也即陶 渊明诗中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 然忘食。”
• 读书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享受。
• 夜守书斋,一盏台灯洒下静谧的桔 黄色的柔光,宁静展卷,远离了都 市的喧嚣,避开了尘世的名缰利锁, 心之犁铧,于无声中悄然破土。
• 我们的古人是把读书作为“悟道”、 “修行”的方式,作为熏陶情操、 提升性灵的一种精神修炼。
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

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
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颜如玉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或是代指美丽的女子。
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
扩展资料
原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句诗出自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这个皇帝算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了。
29岁登基,在位25年,初登宝座时他勤政爱民,是个难得的好皇帝。
他最受后世争议的是,36岁时他御驾亲征抵抗辽军,在局势大好时,却定盟和解,约定每年给辽岁贡,丢尽了大宋的颜面,他也被认为是最懦弱的`皇帝之一。
不过正因如此,此后大宋得到了一时的太平,也进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期。
这样软弱的皇帝,一生最尚文,喜欢研究诗词,更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劝学诗》。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列表
微信扫码分享。
复有诗书气自华意思

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
意思:肚子里有诗书,气质自然就高雅美好。
表达了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气质,使一个人变得更加优雅美好。
全诗如下: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全诗的解释如下: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对自己词人与亡国之君的双重身份的刻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鲁迅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徐志摩对康桥(即现在的剑桥大学)的无限眷恋。朋友,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们吧!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知识能够让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层,使心灵放出奕奕神采,从而,使人的气质与风度显现出来。寥寥七个字,足以揭示知识与人文气质、风度之间的关系。
若要“气自华”,首先要“腹有诗书”。很小的时候,喜欢读冰心老人的文章,《小橘灯》、《笑脸》,给人一种身旁站着位慈祥的老人,谆谆教导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是泰戈尔“教”她的,写作的方法已经在她腹中。长大了些,“结识”了郁达夫,文如其名,旷达。再后来,鲁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清、巴金……每读一本书,仿佛认识一个人:每读懂一个人,仿佛体验到一种奇特的感受。一旦进入那样的境地,你就能悟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谛。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和董传留别》。
作者苏轼,其中的“腹有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
1虚怀若: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出自于《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士者,错综复杂玄通,浅不容辨。
夫唯不容辨,故黎允文之孟: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但若客;涣兮若冰之将弘教,敦兮其若朴,之句兮其若谷。
”又:“上德若谷。
”王弼注:“不德其德,并无所怀也。
”
后来就用“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2 深通诗书气自华出自于宋代苏轼的《和董传天歌》: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糠瓠叶,强随举子挥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懊恼犹堪夸世俗,诏徐崭新烫字例如鸦。
腹有:胸有,比喻学于成。
气:A45EI321VD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深通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别洛耶,高雅光彩。
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
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俗。
这一整句原文无考,“胸藏文墨虚若谷”必须就是作者为裹和“深通诗书气自华"而写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有诗书气自华朗朗的夜空,颗颗繁星闪烁,如水的月色,朦胧的洒落大地。
徘徊在长安的街头,唐诗的芬芳渲染了这片晴空;徜徉在宋词的花海,诗词的婉约醺醉了无数心田。
漫步长安街,一种“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花”的婉约高雅气息迎面扑来。
是初春,挽清香、约芬芳,携温润、秀春色。
一直很欣赏一句诗:“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读书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就会自然而然受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一个人见识深广,学识渊博,会由内而外散发一种独特的气质,那是浓妆艳抹不来的,是乔装改扮不到的,它是一种在优良品德的前提下,一种深沉内涵一种闪光思想,一种璀璨的光芒。
满腹经纶,是一种思想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在一个喧器的社会里,能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中或一个幽静的夜晚,将一颗浮躁的心经书沉淀,这时,书就是你灵魂的伴侣、思想的朋友,你在理解着它、阅读着她的同时,她也在感染感化着你、引导指点着你。
一本好书,她是智慧的源泉,是思想的火花,是黑夜里的一盏灯,照亮孩子回家的路。
一本好书,充盈你的智慧,开阔你的视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思想。
一本好书,读来就像春天里一首清新的诗,滋润心间;一首淡雅的水墨画,陶冶情操;夏天的一缕清风,拂过心田;仲秋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如冬季的落雪,清洁你的心灵。
读一本好书,如涓涓溪水,潺潺流水,轻轻缓缓淌入心田,令视野更开阔,眼界更辽远。
喜爱又认真读书的男子,书香熏陶了他的心智,或淡定宁静,或气质儒雅,或豪情满志,或大气磅礴,书香沉淀了他善良深沉的本性,他如一颗树,伟岸屹立,狂风不到,暴雨不垮;他如黛山,毅然矗立;他成熟稳重,刚正不阿;淡泊宁静,思维慎密。
书提升了他的气质、陶冶了他的情操;胸有成竹并奕奕神采。
赋闲之时,经常博览群书,无论在工作上,家庭上,立足社会,结合自身,更懂责任、更能担当,更能体现男儿顶天立地的宏伟气概。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喜爱又认真读书的女子,高贵典雅。
书如女子,静默芬芳,女子如书,知书达理;读书的女子,淡雅如画,清香如花;浸染了文字的女子,心灵豁达。
于漫卷诗书中散发着清淡的墨香气质,或高雅高贵、或温柔内敛、或成熟稳重、或沉着冷静,在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间体现出来、感觉出来。
从历代的李清照、温昭君,到近代的张爱玲,林徽因,到现代的诸多。
那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思想之美,一种良好的修养和书香浸染的境界之美,是思想的净化,灵魂的升华。
书是女子最好的化妆品,是女子最好的气质瑜伽,如果说,宋词是一朵婉约忧伤的花,爱读书的女子便是花中的精品。
喜爱读书,书能给人好的思想和智慧,好书使人更淡定更自信、更加的完善自我。
每当夜晚的时候,在安静的环境中,书就是一位朋友,在默默的陪伴着你,启迪思想,开启智慧,读一本好书,读一篇好文章,就是和许多好的朋友在谈心交流。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凝聚了唐诗宋词的智慧结晶、孔子老子的思想文明。
叹时间的匆匆,有时候竟无暇顾及,需要学习的太多。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思想就应不断充电,随时更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春花开,叶又绿,潺水流,鹊低语,色彩斑斓了这个世界,鸟语花香了这个季节,于自然的景致中,一切都是那么诗情画意、和谐美好。
赏秦时的明月,拂唐代的文风,墨溅素笺,挥写的,是一段历史,诠释的,是一份心境;用一颗不断进取之心,获得的,是一份知识,感悟到得,是一份精华;沉淀的,是一颗浮躁心灵,净化的,是一种思想,油然而升华的,是一种脱俗气质。
品书如人,品人如书,书如你,幽香;你如书,深沉。
十八岁的打工(1)那年,我十八岁,高中毕业,成绩不好,没考上大学。
对于我们乡下高中出来的毕业生,没考上大学是正常的。
那时,我们毕业班每年仅能考上几名大专生,好一点的上师大。
我成绩一般,没考上大学我一点都不难过,但我的农民父母却不能接受。
听母亲讲,她年初曾到村头的观音庙帮我求过签,说我一定可以考上大学。
“观音说的,难道会出错?”母亲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好像我没考上大学,是招生学校的责任。
母亲不仅说,她还跑到学校,找班主任去帮我重新查过分数,如果可以的话,我相信母亲会希望把每一张卷子都摆在她面前一一浏览。
班主任费了不少口舌,总算把母亲劝回家,他还建议母亲让我回去复读一年。
那时候,我根本不想读书,成天想的就是如何出去打工。
我年轻的心早已按捺不住,外面精彩的世界让我神往。
邻居奎子回来探望生病的奶奶时,我就整天往他家跑。
奎子是我小学同学,初中没念完,他就偷偷跟着村里的打工人群外出了。
这些年来,他每隔两个月都会往家里寄钱。
我很羡慕他,也希望能和他一样出去打工。
十八岁了,真不忍心看着父母每日早出晚归地操劳。
家里还有一个已经上初中的弟弟,他比我聪明,是块读书的料,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挣钱供他读书。
奎子知道我想跟他出去打工后,有些犹豫地说:“你真的不想读书啦?可别后悔哟!出门打工很艰苦的。
”“我知道,你能吃的苦我也能吃。
”我平静地回答他。
见我这么说,奎子没再推诿,答应两天后让我跟他一起去福建泉州。
(2)天刚露出鱼肚白时,在父母殷殷的叮嘱声中,我挥手告别了家人。
汽车扬尘而去的刹那,我是亢奋的,内心里洋溢着燃烧的激情。
这是十八年来,我第一次远行。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汽车在傍晚进入泉州市区。
当我睁开惺松的睡眼时,眼前是一片浮光跃金的海湾,海湾里搁浅着几艘古老的大船,还有数不尽的小船,虽然锈迹斑斑,但在晚霞的渲染下,却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车一转弯,迎面而来的是栉比鳞次的高楼。
昏黄的街灯下,汽车、行人密匝匝地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喧闹声、喇叭声不绝于耳。
第一次到泉州,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满眼惊奇,目不暇接。
走出车站,眼前只有人和汽车,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我紧紧抓着奎子的衣角,怕一转身就走丢。
“热闹吧,城市就是不一样,车米车住,霓虹闪烁。
”奎子说。
“嗯!怪不得人人都想出来打工。
”我附和着说。
“城市是富人的天堂。
这些天你可以先住我那,明早我出工后,你自己到市区看看,有没有招工的,如果找不到事干,可以先在我们工地做着,有合适的再找……”奎子一本正经地说。
我忙点头,一脸感激,在这陌生的城市,奎子是我唯一的依靠。
我买了一张泉州市地图,在奎子上工后,一个人来到市区。
我一边熟悉这个城市,一边找工作。
奎子干活的工地离市区很远,而且在心底里我并不喜欢那个尘土飞扬的工地。
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子的开开停停,我宛若一尾游荡在城市的鱼。
因为陌生吧,跑了三天,我居然连一份有用的招工信息都没有看到,颓然回到奎子住的工棚,仰面躺下,我疲惫得说不出话来,心里却盘算着先在工地做一段时间再说。
口袋带的钱不多,而且还是父母卖了几只鸡还有两大筐莲藕所得,我不能随便花掉。
奎子说了,工地的工资不是很高,但每个月可以结一次,相比其他地方还算不错了。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奎子时,他一口答应马上带我去找工头相叔。
因为农忙时期,工地缺人,相叔看了看我的个头,爽快地答应了,还因为我上过高中,他特别照顾我去仓库管理材料。
(3)第二天,我就和奎子一起上工了。
奎子是泥水工,很辛苦,他每天都得戴着安全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砌砖。
别看奎子年纪不大,但已经出师两年,完全可以独立了。
初秋的太阳依旧炙热,火似的烤出股股热浪。
材料库在工地的最左边工棚里,很宽敞也很杂乱,里面堆放着各类型号的钢筋、推车,还有叠豆腐干似的大堆水泥。
材料库原来是相叔的弟弟在管,我接手后,想当面和他一起把物品点清楚。
找过他几次,他却一次次推说没时间。
我估计这里面可能有问题,于是在相叔来巡察工地时,我和他说起了这件事。
相叔思忖片刻,让我着手把物品先清点一下,傍晚把单据交给他。
晌午时分,相叔的弟弟骑着摩托车从外面回来,看我忙着清点物品,有些恼怒地骂:“谁让你清点的?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我没理他,从他慌乱的眼神中,我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初来乍到,我可不想替人背黑锅,这材料库一定得清点,要不,我宁愿到脚手架上挑砖块。
见我没理他,相叔的弟弟怒气冲冲地跑进来,使劲地推了我一把。
我没防备,一个趔趄,一头撞到推车手把,额头上碰出了血。
“你干嘛?”我叫嚷起来。
年轻气盛的我站起来后,也趁他不备一下把他掀翻在地。
工友们跑进来拉开我们时,我和相叔的弟弟都挂了彩。
我额头上的血流了一脸,他可能是后脑勺出血,浑身血迹斑斑。
我清点出来的单据早被他撕烂。
奎子从高高的脚手架上下来时,我已经在相叔的办公室。
“我猜想这材料库可能有问题,想盘点清楚,他百般推诿阻拦,刚才见我已经在清点,他就进来打我……”我如实说。
相叔的弟弟耷拉着脑袋,手捂着伤口,一直没说话。
我瞥了一眼相叔,他一脸凝重,抽着闷烟。
我突然想到他们是亲兄弟,想到了他的为难,于是说:“我想,我还是走吧!那材料库你们自己清点一下。
”我留了台阶给相叔下。
聪明的他一下就明白,没有挽留我,只是算足了一个月的工资给我,让我休息几天再去找其他工作。
我没有给奎子作太多的解释,心想:人要脸树要皮,相叔兄弟会懂的。
从他凝视我的目光中我已经读懂了他的感激。
休息的几天,我天天一个人跑市区,在伤口愈合前,我幸运地在园中园酒店找了份服务生的工作。
我想我应该自己独立,既然出门打工就得自己面对。
只和奎子一个人告别,我就离开了仅待了十二天的工地。
望着高高的脚手架,我默默离开,心里没有喜悦也没有忧伤。
(4)酒店的制度很严,开始的半个月里,我每天和一群新招聘的服务生一起练习托盘、微笑、走路,很无趣的几个动作一直重复。
对着镜子微笑,笑得脸部肌肉都抽搐;托盘更累,开始几天,手腕酸得不能端碗吃饭。
正式上岗后,倒也游刃有余。
还别说,真得感谢那半个月的强化训练,站姿、坐相、走路颇有几分专业人员的味道。
穿上西裤、皮鞋,套上白衬衫,打上领结,再配上那套绛紫色的马夹,连我自己都感觉有几分帅气了。
在酒店当了几个月的服务生,新鲜感过后我渐渐地有些厌烦,也感觉累。
成天都得站着,端盘、送菜、倒酒,还得给客人报以春天般温暖的微笑。
有一天晚上,餐厅里来了一群人,正眼一瞧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货色。
他们进了餐厅,一坐下来就吆三喝四,霸道得很。
一个新来的女服务生见这阵势,心里惶恐,走出去的脚步又收回来,她轻轻地碰碰我,让我帮她去招呼这群人。
我看了看她悚然不安的眼神,笑着点点头,拿着点菜夹径直走向他们。
“各位老板,你们好!需要来些什么菜?”我尽量地让自己微笑再微笑,声音亲切些再亲切些,说话的同时把点菜夹展开在他们眼前。
“去去去,叫你们老板来。
”其中一个刀疤脸叱喝道。
“老板不在,让我为你们服务吧,请问你们需要些什么,我马上给你们上。
”我耐着性子,和气地询问他们。
“还不滚蛋,唧唧歪歪的,叫你们老板来!”另一个黑瘦,长得有几分像猴子的年轻人一手推开我,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骂咧咧。
我没想到他会用力推我,加上大理石地板滑,一个趔趄,我撞到了另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的碗筷摔得满地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