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尊敬的医院领导、同事们:本年度,为了更好地掌握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和总结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情况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二、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为2024年全年。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来源等。
数据收集通过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测结果等途径收集数据。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本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为XX%,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XX%。
感染类型分布感染类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XX部位,占感染总数的XX%。
感染来源分析感染来源主要包括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等。
四、感染防控措施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抗生素合理使用加强抗生素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清洁。
五、存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不强部分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的认识不足,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
部分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部分感染防控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不完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六、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完善感染防控措施完善感染防控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优化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提高监测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护理管理杂志》2020年(第20卷)主要栏目文题索引

‘护理管理杂志“2020年(第20卷)主要栏目文题索引(括号外表示期数,括号内表示页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研究专题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现况研究王惠平,周㊀霏,刘卫红,等㊀4(229)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基于三维质量管理理论的医院感染高风险病区㊀㊀护理管理实践周建芬,沈鸣雁,陈㊀翔,等㊀4(234)㊀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ICU管理实践研究周㊀维,瞿昭晖,刘溢思,等㊀4(239)㊀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人文关怀实践研究向㊀邱,何细飞,徐素琴,等㊀4(243)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程家国,谭晓东,张㊀玲,等㊀4(247)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防护用品所致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的现况调㊀㊀查及危险因素分析夏㊀杰,段㊀霞,曹程秀,等㊀4(252)㊀基层医院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杨海红,戴㊀莉,陈秋香,等㊀4(257)㊀中药联合音乐疗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干预效㊀㊀果观察李春静,刘雪珍,欧阳琳娜,等㊀4(261)㊀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期间妊娠期肥胖孕妇的健康管理研究庄㊀英,王㊀毅,段㊀霞,等㊀4(264)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专科医院发热门诊应急处理机制的㊀㊀建立与实施商明霞,何海燕,韩明月,等㊀4(268)㊀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门急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策略李肖肖,路海云,李燕如,等㊀4(273)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预防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夏㊀杰,段㊀霞,曹程秀,等㊀4(276)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重复使用及消毒方法㊀㊀的可行性探讨林㊀清,黄韵芝,孙桂萍㊀4(280)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ECMO护理救援能力的应急培训与实践朱丽凤,张㊀丽,王自珍,等㊀4(285)主题策划:互联网+护理服务㊀我国 互联网+护理服务 跨时代发展现状及思考吴欣娟㊀5(305)㊀基于PEST-SWOT模型的 互联网+护理服务 发展策略分析周㊀琴,贾㊀勤㊀5(309)㊀我国 互联网+护理服务 的研究现状郭小靖,盖玉彪,王静远,等㊀5(314)㊀ 互联网+ 自我管理项目对关节炎患者干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余桂星,吕思漫,彭㊀健,等㊀5(318)㊀ 互联网+ 延伸护理在居家患儿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陶华奎,解红文,彭爱霞,等㊀5(323)主题策划:医养结合之护理管理模式研究㊀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徐丽丹,平燕汝,段㊀卓,等㊀8(533)㊀医养结合背景下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研究赵㊀旻,王亚楠,姜亚芳㊀8(540)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刘㊀敏,刘美芳,王晓洁㊀8(544)㊀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医养结合信息化护理干预研究杨㊀倩,刘丽萍,黄㊀萍,等㊀8(550)主题策划:医养结合之机构养老护理研究㊀养老机构家庭参与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杨㊀思,谢㊀珺,宁㊀丽,等㊀10(685)㊀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工时的影响因素研究李玮彤,宋玉磊,王㊀庆,等㊀10(692) ㊀我国家庭参与老年人机构养老动机及行为的质性研究韩梦丹,赵明利,张㊀媛,等㊀10(696)论㊀㊀著㊀高龄经产妇孕期健康促进行为与家庭功能㊁心理一致感的关系研究郑红丽㊀1(1)㊀护士组织支持感和抗逆力对职业生涯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王㊀娇,盖海云㊀1(7)㊀首发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景颖颖,万㊀婕,何慧赟,等㊀1(12)㊀尿路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评估量表的研制惠艳红,王㊀莹,耿晴晴,等㊀1(17)㊀乳腺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蔡建平,江子芳㊀1(23)㊀ICU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现状及关系研究刘亚楠,臧舒婷,芦良花㊀1(27)㊀负性情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感知控制影响的研究李㊀玮,龙㊀琴,陈㊀梓㊀1(30)㊀临床护士主动性人格㊁情感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李璐莹,宋正新㊀2(77)㊀用药缺陷率敏感指标的建立及在乳腺癌患者用药护理中应用的研究韩㊀玲,王㊀蓓,王莉莉,等㊀2(81)㊀基于环境安全因素的住院患者自杀行为防控策略研究朱秀琴,郑㊀娜,胡德英㊀2(86)㊀护士组织创新氛围与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关系研究艾雪菲,王㊀梅,杜秉洋,等㊀2(90)㊀穴位按摩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吴㊀婷,黄孟秋,侯云霞,等㊀2(94)㊀二胎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研究沈志娟,杨园园㊀3(153)㊀高水平消毒简易呼吸气囊存储时限㊁环境及包装材料的研究李芝香,邱㊀姝㊀3(157)㊀迷你临床演练评估信度的Meta分析张斯秀,徐翠荣,颜㊀涵㊀3(161)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研究史春璐,张文杰㊀3(165)㊀护理实践实际范围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戴㊀敏,王元姣,谢㊀珺㊀4(290)㊀同质化管理在一院多区护理质量监控中的效果评价侯军华,杨㊀阳,朱梦晓㊀4(295)㊀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肢体肿胀及皮温的㊀㊀影响王田田,李海燕,苏晴晴,等㊀4(299)㊀临床护士心理弹性与问题解决能力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李玉梅,黄㊀瑛,黄㊀莹,等㊀5(328)㊀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分散式日间病房护理管理实践及效果评价刘美玲,龚桂芳,杨秋梅,等㊀5(334)㊀癌症患者对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赵顺莹,徐㊀哲,刘㊀婷,等㊀5(339)㊀老年膀胱癌根治术护理结局评价指标的构建罗迎霞,朱小佳,王灵晓㊀5(345)㊀基于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家庭访视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王桂梅,谢红芬,胡启梅,等㊀6(381)㊀护士病人安全能力自评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刘欣怡,张永佳,田㊀川,等㊀6(387)㊀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动机性访谈干预研究陈超逸,张丽英,陈㊀秀,等㊀6(393)㊀氯己定与聚维酮碘在剖宫产中皮肤消毒效果的系统评价冯㊀缘,文㊀方,赵文君,等㊀6(399) ㊀年轻护士感知真实型领导和职业倦怠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路径分析李姗姗,孙黎惠,单信芝,等㊀7(457)㊀1M3S管理模式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研究刘卫红,孔珊珊,刘㊀雁,等㊀7(462) ㊀乳腺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影响因素研究吕展杨,蔡建平,江子芳,等㊀7(466) ㊀新生儿科护士对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认知的研究肖婳婳,陈㊀劼,吴光英,等㊀7(471)㊀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3 24个月版应用于慢性病儿童生活㊀㊀质量测定的信效度研究杨园园,王㊀晶,雷云宏,等㊀8(555) ㊀系统化家庭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家庭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叶春春,苗秀欣㊀8(560) ㊀聚焦解决模式对女性颜面部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马宁侠,李双双,周㊀琴,等㊀8(566)㊀护士工作环境对职业生涯状况影响的研究田㊀梦㊀8(570) ㊀内部动机在护士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张玉环,逄㊀冬,陈㊀冬,等㊀9(609) ㊀上海三级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梁㊀玮,赵慧华,许方蕾,等㊀9(614) ㊀运用技术难度系数校正护理项目工作量的研究杨㊀颖,朱㊀静,柏亚妹㊀9(620)㊀多元化健康教育管理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剂用药依从性㊀㊀的研究向㊀邱,张春瑾,徐素琴,等㊀9(625) ㊀青年不育男性的生育压力状况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周飞京,戴善军,刘金豪,等㊀10(701)㊀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刘㊀佳,李雪飞,王红花㊀10(706)㊀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㊀㊀的影响研究谢小敏,边改维,林㊀燕,等㊀10(711) ㊀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与疲劳的相关性研究陈圆圆,沈㊀勤㊀10(715) ㊀职业幸福感在护士疲劳与组织承诺间的中介效应赵利华,韩玉萍,王㊀佳,等㊀11(761)㊀孕妇孕晚期分娩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胡㊀颖,周明芳,万艳平㊀11(768)㊀父胎依恋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邵晓丽,单㊀玲㊀11(774) ㊀重大疫情期间双语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研究周㊀芬㊀11(778) ㊀五年制高职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朱㊀磊㊀11(782) ㊀国内出院准备相关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蔡㊀利,单㊀岩,蒋婷婷,等㊀11(786)㊀‘护理管理杂志“2015 2019年刊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芮子容,张㊀岚,刘晓联,等㊀12(837)㊀ 互联网+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王㊀洋,鲍金雷,胡佳惠,等㊀12(844) ㊀疫情防控期间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王㊀艳,周文秀,夏㊀雪,等㊀12(849) ㊀护士对抗癌药物暴露风险认知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黄小红,伍静薇,李㊀洋,等㊀12(854) ㊀护生非理性拖延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王金仙,武江涛,吴㊀蓉,等㊀12(860)新生儿安全专栏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卢㊀静㊀2(99) ㊀应用质量改进团队模式降低新生儿低体温的研究胡㊀静,李信群,沈颂娜㊀2(103)㊀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近期预后的影响张㊀梅,冯凤群,吕峻峰,等㊀2(108) ㊀袋鼠式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及体格发育的影响张㊀扬,刘㊀娟,黄㊀萍,等㊀2(112) ㊀1例新生儿低血糖喂糖水致心跳呼吸停止根本原因分析胡㊀静,陈黎丽,冯祺荣㊀2(117)寒区战伤救护专栏㊀寒区部队医院护士战备能力及培训需求研究戴冬梅,张美玲,杨晓萍,等㊀3(171) ㊀西北高原寒区战术战伤救治院前急救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杏玲芝,冯淑娴,岳小珍㊀3(176)㊀基于信息化的高原寒区护理备战练兵培训考核模式实践研究何㊀薇,于佳平,黄㊀悦,等㊀3(180) ㊀西北高原战区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战场救护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杏玲芝,冯㊀霞㊀3(184)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研究专栏㊀乳腺癌患者心理反应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谭思敏,严㊀谨,张爱迪,等㊀6(404) ㊀乳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伤残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韩㊀姗,路雪芹,曾倩姣,等㊀6(410) ㊀乳腺癌幸存者性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朱㊀慧,金孔军,钱㊀湛,等㊀6(414) ㊀舒适护理模式缓解乳腺癌患者术前疲劳和焦虑的效果研究高红霞,何瑞仙,梁雅楠,等㊀6(419)新生儿喂养研究专栏㊀基于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的母乳喂养流程再造贺㊀芳,邓永芳,林㊀艳,等㊀6(423) ㊀剖宫产术后十二点式母乳喂养姿势的临床效果评价王义会,王惠琳,李㊀颖㊀6(429) ㊀信息化护理干预在人工喂养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林成娣,李㊀欣,罗晓君㊀6(434)中医康复护理研究专栏㊀中医院校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护理研究自我效能的相关性㊀㊀研究罗宗婷,胡㊀慧,庞书勤,等㊀7(476) ㊀简易太极操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宋㊀雪,尹㊀力㊀7(481) ㊀井穴麦粒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的效果研究黄小新,朱㊀炜,姚金兰,等㊀7(486) ㊀中医外治护理对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张梦乔,李惠艳,高㊀茜㊀7(491)男护士职业认同研究专栏㊀三级医院男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李朝阳,杨㊀盼,丁新波,等㊀9(629) ㊀男护士自尊和职业认同对其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戴政杰,林碎钗,李心群,等㊀9(634) ㊀本科学历男护士逆境商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李㊀迎㊀9(639)㊀在职男护士对本科男护生职业规划指导的干预研究唐㊀龙,贾理博,蔡㊀盈,等㊀9(644)死亡教育研究专栏㊀社区居民死亡态度㊁死亡应对与死亡教育需求的关系研究许丽杰,王凌云,杨洁,等㊀12(864) ㊀西藏某高校793名医学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研究詹㊀蕾,闫姣姣,闫蕊茜,等㊀12(869) ㊀护生死亡教育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张梦琴,刘晓云㊀12(873)综㊀㊀述㊀慢性病患者积极度的研究现状李㊀雪,巩守平㊀1(34) ㊀手术体位对眼压的影响及护理研究进展郭洪明㊀1(39)㊀智能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胡艳红,胡㊀盼,罗㊀梅㊀2(120)㊀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落实情况的研究新进展李彩霞,李晓芳,孙晓英,等㊀2(126)㊀住院患者体验的研究进展谌永鸿,汪㊀晖,朱清华,等㊀3(189)㊀癌症患者症状群研究进展胡小冬,李㊀洋,彭玉晓,等㊀3(195)㊀青年型痴呆早期预防研究进展韩未来,王冬华㊀5(350)㊀老年人口腔健康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陈楚媛,沈㊀勤㊀6(438)㊀二元应对在糖尿病患者及其配偶中的应用进展柏荣伟,叶㊀赟,倪静玉㊀7(496)㊀临床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彭立明,刘㊀欢,夏㊀友,等㊀8(574)㊀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赵翠翠,徐㊀凤,赵春莹,等㊀9(648)㊀住院患儿预防跌倒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郭晓贝,王㊀颖,鲁志卉,等㊀10(720)㊀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进展赵煜华,王俊霞,吴田瑞㊀11(790)㊀高年资护士职业状况的研究进展钟永芳,贾丽霞,赵改梅㊀12(877)临床护理研究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压力的质性研究何振华,徐㊀敏㊀1(44)㊀第三方测评民族地区住院患者就医体验的调查分析袁㊀晔,王㊀欢,朱建军,等㊀1(49)㊀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建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陈㊀芳,万㊀葵,胡雨晴,等㊀2(131)㊀16省市老年科护士对老年综合征知信行现状研究纪冬梅,金晓蕾,罗昌春,等㊀3(201)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关系研究沙增荟㊀3(206)㊀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周㊀娟,赵连英,薛文强㊀3(209)㊀早期四级活动管理方案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于㊀婵,段㊀霞,夏㊀杰,等㊀5(356)㊀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清扫围手术期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吕㊀青,黄宝延,李㊀霞,等㊀5(361)㊀急诊快速反应团队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时效研究康㊀霞㊀5(364)㊀基于Delphi法构建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方案吕晓艳,王世芳,甘晓丹㊀6(444)㊀临床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郭晓莉,杨㊀琴,李新文㊀6(449)㊀持续被动运动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膝关㊀㊀节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丁西萍,山㊀卉,吕爱莉,等㊀7(502)㊀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心理痛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王春燕,翁晓青,王㊀欣,等㊀7(508)㊀应用根因分析法优化重症患儿约束管理的效果研究张焕梅,吴丽芬,胡㊀蕊,等㊀7(512)㊀剖宫产产妇舒适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庞㊀艳,李㊀嫒,林芳初,等㊀8(579)㊀肝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柯㊀卉,陈俊华㊀8(583)㊀助孕患者促排卵药物注射笔应用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邹芳亮,林燕珊,曾细根,等㊀8(588)㊀家庭参与式护理中早产儿父母的体验研究吴小花,徐红贞,俞㊀君,等㊀8(592)㊀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杨雅淇,朱㊀莎㊀9(653) ㊀儿科护士工作嵌入和组织公民行为水平的关系研究杜㊀琳,彭明琦,王爱红㊀9(658)㊀渐进式聚焦访谈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王红花,刘㊀佳,陈小芳,等㊀9(663)㊀早期下床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舒适感的影响张㊀立,罗㊀茜,刘㊀涛㊀9(668)㊀正念饮食察觉训练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姚丽萍,金海燕,秦玉静,等㊀9(672)㊀超早期护理在老年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后运动性失语康复中的应㊀㊀用研究黄㊀燕,张和妹,李㊀斌,等㊀10(727)㊀ICU护士工作幸福感与护护合作的关系研究曲瑞杰,王海播,程秋泓,等㊀10(731)㊀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闫梦凡,喻正浩,彭超华,等㊀10(735)㊀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对实习护生老化知识影响的研究马㊀静,陆㊀皓,汉瑞娟㊀11(795)㊀行为转变干预对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肖丽萍,尹德铭,伍惠贤,等㊀11(799)㊀慢性病患者对 互联网+护理服务 认知和需求研究颜永阳,邓㊀俊,孙宏玉㊀11(803)㊀ICU护士对谵妄的知信行及影响因素研究盖玉彪,于雅洁,赵㊀丽,等㊀11(809)㊀胃癌术后患者未满足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李菊萍,周振萍,魏清风,等㊀12(882)㊀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秦冬岩,江玉军,李洪莲,等㊀12(886)质量管理㊀持续质量改进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谵妄管理中的应用王㊀毅,段㊀霞,谈莉萍,等㊀2(135)㊀护理专案改善在外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邱锦媚,苏若琼,黄石群,等㊀6(453)㊀通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张元红,张㊀洁,马娟娟,等㊀7(516)㊀行动研究法提高神经外科护士床旁交接班质量的效果研究刘㊀燕,李㊀妍,姚利琴,等㊀7(520)㊀体检中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李㊀燕,谢小敏,徐敦全㊀10(739)㊀临床管道固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丘宇茹,王吉文,莫红平,等㊀11(813)㊀基于Donabedian模型的城市社区全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谷亚妍,王悦娜,刘㊀昕,等㊀12(891)㊀质量控制图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高立红,马东华,张㊀岚㊀12(895)护理教育㊀高职护生心理资本与学习效能相关性研究潘敏侠,龚丽俐㊀2(140)㊀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大专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㊀㊀研究杨京儒,李春华,寇晓敏,等㊀5(369)㊀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瞿㊀艳,陈桂兰,王㊀敏,等㊀7(524)㊀护理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倾向与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关系研究余云红,赵体玉,林㊀敏㊀9(676)㊀叙事教育在护士癌痛管理培训中应用效果研究李㊀硕,白晓静,梁园园,等㊀11(818)军事护理㊀军队护士执行卫勤保障任务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张美玲,戴冬梅㊀7(528)㊀军队医院文职护士跨区基地化训练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惠艳红,耿晴晴,陈红霞,等㊀10(744)医院感染管理㊀宜兴市二级医院手术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物现状研究沈玉宇,高㊀芳,夏㊀琴,等㊀1(53)㊀多学科协作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研究毛秋云,贾㊀超,张㊀玲,等㊀10(749)㊀基于5M1E分析法的呼吸道传染病院内疫情防控现场管理研究王永华,李㊀亚,刘志琛,等㊀11(823)专科护理管理㊀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在儿科急诊患儿管理中的建立与应用刘玉娥,翟忠昌㊀1(57)㊀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在老年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评价陈㊀芳,郑萍萍,李龙倜,等㊀2(143)㊀眼科患者眼药水治疗规范化护理管理效果研究徐秋叶,高㊀峰㊀5(373)㊀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应用研究年素娟,李惠莉,李㊀儿,等㊀8(597)㊀根本原因分析及行动法在完善无陪病房患儿身份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童孝笑,张红梅,游丽霞,等㊀8(601)㊀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在胸腰椎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满孝云,宋砚坤,孟㊀静㊀9(681)㊀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在神经外科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赵㊀将,姜㊀雪㊀10(753)㊀ 5S-无缝 耗材管理在ICU一次性耗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夏柳勤,杨湘英,马建萍,等㊀10(757)㊀时间轴管理法在急性胸痛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曹教育,陈㊀霞,张理想,等㊀11(828)㊀白噪声缓解早产儿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疼痛的效果观察王自珍,任向芳,雷㊀娜,等㊀11(832)㊀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骨肿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陈㊀剑,关琼瑶,董银润,等㊀12(899)安全管理㊀老年住院带管患者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谢㊀萍,张㊀灿,殷㊀萍,等㊀1(61) 信息管理㊀ 居家糖尿病护理平台 在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崔庆庆,王㊀丽,戴莉敏,等㊀1(65)社区护理管理㊀肾内科医护人员对社区血液透析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曹晓翼,石㊀梅,魏申毅,等㊀3(213)㊀微信视频教育规范农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应用及效果韩玉琴,夏引芳,宋爱华,等㊀3(217)㊀医护技延伸服务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邱㊀兰,陈广兰,罗㊀坚,等㊀5(377)管理理论与实践㊀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管理㊀㊀中的应用研究刘艾红,袁金蓉,彭颖洁,等㊀1(69)㊀基于Waston人性照顾理论预防手术室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效果研究陈㊀雅,郑㊀贤,谢小冬㊀3(221)健康教育㊀自护理论在家庭病床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张㊀朝,胡秀香㊀2(148)㊀团队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管理中的应用张晓宇,朱金荣,黄㊀巍,等㊀3(225)应用微视频对术后携带腹腔引流管患者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㊀㊀效果商之涵,夏丽燕,卢岳青㊀8(605)㊀叙事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王光琳,贺艳琴,张福仙,等㊀12(904)护理改革㊀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预防肿瘤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黄华平,杨丽娟,张思奇,等㊀1(73)经验探索㊀改良式木制烧伤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温昕芳,王巧霞㊀3(188)㊀脑脊液精准引流调控装置的设计与应用陈明月㊀4(298)㊀一种实用新型婴儿护理隔离衣的设计与应用霍光研,黄㊀莎㊀5(338)㊀一种清创手术手臂支撑器的设计与应用邓㊀静㊀7(465)欢迎订阅2021年‘护理管理杂志“㊀㊀‘护理管理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管理学术期刊,ISSN1671-315X,CN11-4716/C㊂主要栏目:论坛㊁论著㊁综述㊁临床护理研究㊁质量管理㊁护理教育㊁军事护理㊁医院感染管理㊁专科护理管理㊁安全管理㊁信息管理㊁社区护理管理㊁管理理论与实践㊁人力资源管理㊁中医护理管理㊁循证护理㊁健康教育㊁护理改革㊁护理考察㊁经验探索㊂‘护理管理杂志“推出刊授继续教育学分项目,订阅本刊并进行学分注册者,根据注册情况和返回编辑部的有效答题卡,全年可获取Ⅰ类继续教育学分12分㊂‘护理管理杂志“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月刊,每月10日出版㊂80g铜版纸印刷,每本9元,全年定价108元人民币,全国各地邮电局均可订购,邮发代号82-926,也可破年㊁破季从编辑部直接订阅㊂2010年至2020年合订本,每本136元,如需订购请直接从编辑部办理邮购(免邮费)㊂欢迎踊跃投稿㊂为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及实践经验分享,实现 以科研助推学科发展,以学科带动科研创新 的良性互动㊂本刊免收审稿费㊁版面费㊂电话:010-64048630,64043064,66721461;军线:0201-721265网址:http://www.hlglzz.mil.cn;http://www.hlglzz.com(2021年6月30日前两个网址并行,自2021年7月1日开始http://www.hlglzz.mil.cn为‘护理管理杂志“唯一官方网站)E-mail:hlglzz@126.com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护理管理杂志“编辑部;邮编:100010。
医院感染的统计数据

胃肠道感染
如腹泻、呕吐等,多由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 起。细菌、真菌引起 。
易感人群分析
儿童和老年人
由于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身体虚弱者
如长期患病、营养不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
接受手术或长期住院的患者
由于身体虚弱或接触污染物品和医疗器械的机会较多。
医院感染的统计数据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现状 • 感染类型与分布 • 感染危险因素 • 预防与控制措施 • 统计数据分析方法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 染。
0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数量的增加,医院感染问题 日益突出。
数据筛选
根据研究目的,筛选出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有效数据,排除无关或 错误信息。
数据分类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感染类型、科室、患者情况等分类整理,便 于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技术
描述性统计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计算感染率、发病率等指标,了 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
因果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因素与感染发生的关系,分析感染发生的可能原因。
03
了解医院感染的统计数据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 重要意义。
目的与意义
通过收集和分析医院 感染的统计数据,了 解医院感染的分布和 特点。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 安全。
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 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 依据。
医院感染现状
02
全球医院感染情况
01
全球医院感染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医院感染率 约为10%-15%,每年约有700万人受到医院感染的影响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概要《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是一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的权威报告。
本报告主要针对中国脑卒中防治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建议。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高发地区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报告进一步指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家族遗传等。
同时,还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预防是控制脑卒中的关键。
人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戒烟限酒。
同时,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相关疾病,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加强脑卒中的识别和早期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发现有人出现类似脑卒中的症状时,应该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报告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例如,建立脑卒中防治网络和数据库,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和可及性等。
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和意识。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是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报告,对于加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贯彻执行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联合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所致。
根据报告,脑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有近三百万患者发病。
尽管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防治工作的加强使得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脑卒中复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脑卒中复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前言: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占全因死亡原因的第1位或第2位, 致残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许多大样本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群中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危险密切相关。
血压水平愈高,脑卒中发生危险愈大。
收缩压每升高10~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5~6mmHg,脑卒中危险就增加30%~40%。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近1年的情况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预后。
现对其略进行综述。
正文:王司清等[1]研究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脑卒中患者95例与血压关系,总结分析如下:男63例,女32例,平均64.8岁,其中50~65岁者57例(占60%)。
其中脑梗死(CI)47例,脑出血(CH)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例。
95例患者中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者86例(90.5%)。
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时间3个月~1年者17例(17.9%),1~3年者43例(45.3%),3年以上者35例(36.8%)。
经治疗后,痊愈13例(13.7%),好转77例(81.1%),死亡5例(5.3%)。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卒中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者占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比正常血压者高6倍,且与血压升高程度、持续时间、年龄和高血压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首发脑梗死(FCI)后有20%~40%的患者在5年内再发,国内报道再发率为4%~14%,且再发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明显提高。
刘海燕[2]研究报道在5年内再发脑梗死占16%,与国内外报告基本相符,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应注重降血压,控制血糖,力争血压、血糖达标,调节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慢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张申宁[3]研究称患者第1年的脑卒中总体再发率为11.2%。
在分析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心房纤颤和吸烟对脑卒中再发的影响显著。
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心房纤颤患者使用抗凝药均可使其再发危险减半。
卒中单元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研究进展

❖ 2023年版美国ICH治疗指南意见修改后的建议认 为,对于大局部ICH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仍不 明确(IIb级,C类证据)。
ICH治疗现有的争论结果仍旧无法找到确实有 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做为循证医学唯一证明有效的 两种治疗手段,卒中单元在ICH的急性期治疗中更 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
❖Nikolaus 等[1]对20个试验中的卒中患者3864例 的争论结果进展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卒中单元 治疗的患者比一般病房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降低( OR 0.83 , 95 % CI0.71~0.97)。
❖ Rudd等[2]调查英国2023至2023年240家医院共 8 200例患者觉察,在卒中单元内患者能得到更好 的治疗,病死率较非卒中单元下降25%.
1. Lindsay P, Bayley M, McDonald A,et al. Toward a more effective approach to stroke:canadian best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stroke care[J]. CMAJ, 2023, 178(11): 1418-1425
医院感染的疑难病例解析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是指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 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或病因, 以确定最终的诊断。
在医院感染的疑难病例中,鉴别诊断 尤为重要,因为感染源可能多种多样 ,需要通过排除法逐一排除其他可能 性,以找到真正的感染源。
病例启示
01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 理和培训,提高手卫生 依从性。
02
对长期留置管道的患者 加强监测和管理,减少 感染风险。
03
优化手术室空气净化措 施,确保手术环境清洁 卫生。
04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 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是指支持最终诊断的证据和依据。在处理医院感染 的疑难病例时,需要收集患者的各种检查结果、实验室数据 、影像学资料等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 重要。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种检查结 果,以得出最终的诊断结论。
04
治疗与预防
治疗措施
监测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预防复发
对患者进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复发的指导,提高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发风 险。
05
病例总结与讨论
病例总结
病例1
一位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诊断,发现感
染源为长期留置的胃管。
病例2
一名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出现严 重的细菌感染,调查发现感染源
病程:2个月
03
04
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2篇)

202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及反馈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就诊期间遭受医院环境或医疗操作引发的感染。
它是医疗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为了了解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在此次调查中采集了大量的数据。
本文就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总结及反馈进行详细分析。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全面了解,并寻找改善医疗环境和操作的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0家不同规模和地理位置的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等。
问卷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常见感染类型、感染预防措施、感染防控意识等。
2.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各医疗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包括感染人数、感染部位、感染风险因素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医院感染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具体的感染类型和预防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特别是患者家属的认知程度较低。
2. 调查数据显示,____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约为5%,其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切口感染。
感染多发部位主要集中在ICU和手术室。
3. 调查还发现,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器械和设备清洁不彻底、患者免疫力低下等。
四、调查反馈及建议:1. 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感染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对感染防控策略的认同和执行程度。
2. 完善感染监测机制: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疫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加强设备和器械的清洁消毒:加强对医疗器械、设备及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
5. 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患者对感染预防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3 脑卒中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部 位
下呼吸道 泌尿道 消化道 口腔 合 计
感染次数
56 20
7 4 87
构成比 (% )
64. 37 22. 99
8. 05 4. 60 100. 00
2. 5 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部位分布 87 例次医院 感染共送标本培养 53 份, 其中痰 37 份, 尿 14 份, 大 便 2 份。 分离病原菌 33 株, 其中 G- 杆菌 17 株, 占 51. 52% , 真菌 14 株, 占 42. 42% , G+ 球菌 2 株。病原 菌及其部位分布见表 4。 2. 6 侵入操作与相关部位的医院感染 434 例脑 卒中患者有 25 例行气管插管, 发生相关的下呼吸道 感染 23 例, 感染率为 92. 00% , 而无气管插管史者 下呼吸道感染率为 8. 07% , 二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 性 (ς2 = 140. 10, P < 0. 01) ; 同样, 具有泌尿道插管 史者 68 人, 发生相关的泌尿道感染 14 人, 感染率为 2 0. 5 9 % , 而无泌尿道插管史者泌尿道感染率为 1. 64% , 二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ς2= 46. 91, P < 0. 01)。
Abstract: O BJECT 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 rs and clin ica l fea tu res of ho sp ita l infection in 434 ca ses w ith acu te stroke. M ETHOD S T he clin ica l da ta of 434 ca ses w ith acu te stroke w ere retro sp ectively ana lyzed. RESUL TS T he ho sp ita l infection ra te am ong 434 ca ses w ith acu te stroke w a s 17. 51% , and the ho sp ita l average infection ra te in a ll w a s 5. 99% , the fo rm er w a s sign ifican tly h igher than the la tter (P < 0. 01). T he infectiou s ra te of tho se w ith com a w a s 40. 85% , and the infectiou s ra te am ong tho se w ithou t com a w a s 12. 95% , the fo rm er w a s sign ifican tly h igher than the la tter (P < 0. 01). T here w a s 81. 61% of ho sp ita l infection occu rred in ea rly tw o w eek s, 76 ca ses of them w ere u sed an tib io tics. T he ho sp ita l infection ra te of low er resp ira to ry tract of tho se w ith trachea in tuba tion w a s 92. 00% , and tha t of tho se w ithou t trachea w a s 8. 07% , the fo rm er w a s sign ifican tly h igher than the la tter (P < 0. 01). CO NCL US IO NS T here is h igher ho sp ita l infection ra te am ong the acu te stroke p a tien ts. T he critica l p a tien ts, invad ing op era tion s and abu sing an tib io tics a re p rincip a l facto rs. It is often to take p lace ho sp ita l infection w ith in the first tw o w eek s. W e shou ld p reven t it in tim e. Key words: Cereb ra l stroke; Ho sp ita l infection; C lin ica l a可给家庭、社 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者将直接导致患者死 亡。 现将我院两年收治的 434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 历资料进行调查, 分析该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和特点, 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434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经过临床及脑 CT 确 诊, 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 228 例, 缺血性 206 例, 有 意 识 障 碍 者 7 1 例。男 2 5 0 例 , 女 1 8 4 例。年 龄 < 60 岁 113 例, ≥60 岁 321 例。共发生医院感染 76
表 2 脑卒中医院感染发生时间构成比
时间 (d)
3~ 7 8~ 14 14~ 合 计
感染次数
45 26 16 87
构成比 (% )
51. 72 29. 89 18. 39 100. 00
2. 4 感 染 的 部 位 本 组 单 部 位 感 染 65 人, 占 85. 53% , > 2 个部位 11 人, 占 14. 47% , 各部位构成 比见表 3。
47 12. 95 34. 18
P值
< 0. 01 < 0. 01 < 0. 01 < 0. 01
0. 31, P > 0. 05) ; 年龄≥60 岁感染率为 19. 00% , < 60 岁感染率为 13. 27% , 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大而 增 高 的 趋 势, 但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ς2 = 1. 91, P > 0. 05)。 2. 3 医院感染的发生时间 本组 76 人 87 例次医 院感染发生时间, 见表 2。 有 81. 61% 医院感染发生 在最初 2 周内。
2. 7 抗生素应用 76 例医院感染脑卒中患者均使 用 了 抗 生 素, 其 中 39 例 预 防 使 用 了 抗 生 素, 占 51. 32%。调查发现, 有 33 例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现象, 表现为: 预防用药无指征 9 例; 未根据半衰期 分次使用者 15 例; 未及时送标本培养, 致抗生素使 用 2 周感染仍未能控制者 7 例, 虽然做药敏试验而 未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者 2 例。
有关脑卒中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机制, 吴 怀志等3 最新报道脑卒中患者血浆 Β2内啡呔较正常 人明显增高, 而郭峰等4 曾报道高浓度 Β2内啡呔对 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显然, 脑卒中患者医院 感染的高发生率与机体卒中后释放过多 Β2内啡呔致 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至于 Β2内啡呔释放量与卒中严 重程度及性质的关系, 尚未有报道, 有待进一步研 究。 侵入操作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已得到国内同 行的普通认同。本组研究亦显示: 脑卒中患者下呼吸 道和泌尿道感染率与这些部位的侵入性操作的相关 性十分明显。 侵入操作不仅由于消毒不严或操作不 规范将体外病原菌带入体内, 更为重要的是, 体内尤 其是肠道耐药优势菌可通过这些操作的介导, 易位
·530·
Ch in J N o socom io l V o l. 14 N o. 5 2004
·论 著·
434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陈 健, 高 聪
(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434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 历资料。结果 本组分析 434 例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率为 17. 51% , 与全院平均感染率 5. 99% 相比, 差异有非常 显著性 (P < 0. 01) ; 伴 意 识 障 碍 者 感 染 率 40. 85% , 远 高 于 无 意 识 障 碍 者 12. 95% , 二 者 差 异 有 非 常 显 著 性 (P < 0. 01) ; 有 81. 61% 医院感染发生在住院初< 2 周; 76 例医院感染均使用了抗生素; 行气管插管发生下呼吸道 感染率 92. 00% , 无气管插管者下呼吸道感染率 8. 07% , 二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结论 脑卒中患 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其中病情危重、侵入操作及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危险因素, 入院初 2 周是医院感染的好 发时段, 应重点预防。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感染;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651.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4529 (2004) 0520530203
2 结 果
2. 1 基础疾病与医院感染率 本组急性脑卒中医 院感染率为 17. 51% , 与全院平均感染率 5. 99% 相 比,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ς2= 88. 37, P < 0. 01)。其 中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伴意识障碍者感染率较高, 见表 1。 2. 2 性别、年龄与医院感染率 本组男性感染率为 1 8. 40% , 女性16. 30% , 两性差异无显著性 ( ς2 =
收稿日期: 2003211210 ; 修回日期: 2004202228
人 87 例次。其中基础疾病为出血性卒中 52 例, 缺血 性卒中 24 例, 有意识障碍者 29 例; 男 46 例, 女 30 例; 年龄< 60 岁 15 例, ≥60 岁 61 例。所有资料均采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并用 ς2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年第 14 卷第 5 期
·531·
表 1 基础疾病与医院感染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