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案例
院感案例

1、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发生一起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医院感染暴发1989年IO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婴儿室发生一起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医院感染暴发,历时近两个月,58名婴儿22人发病,发病率38%。
起因是一名产妇在入院前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带菌者,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将病原菌传染给新生儿,由于未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导致其他婴儿感染而暴发。
2、四川省某附属医院:婴儿室发生新生儿鼠伤寒医院感染暴发1990年10月,四川省某附属医院婴儿室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共发病7例,死亡2例。
经调查在该院产科的见习医生为该菌传染源,发现擦油片(即一块用来给婴儿腹股沟肛门等处擦油的纱布片.多人共用)是此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传播媒介。
3、山东省利津县医院:发生德尔卑沙门氏菌医院内婴幼儿腹泻暴发流行1990年5月,山东省利津县医院儿科婴幼儿发生德尔卑沙门氏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68名婴幼儿发生腹泻(均检出德尔卑沙门氏菌),罹患率27.9%。
经调查从患儿的尿布及晾晒尿布的暖气片和铁丝上采集的标本均检出了德尔卑沙门氏菌,部分患儿的手及奶瓶上亦检出该菌。
医护人员的手及医疗用品均未检出德尔卑沙门氏菌。
流行原因可能是由于患儿在同一地方晾晒尿布引起的交叉感染及同室患儿之间的相互传播。
4、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婴室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1990年12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婴室发生葡萄球菌感染暴发流行。
历时17天,共发病51例,罹患率29.1%。
患儿以皮肤脓包疮为主要表现。
出院后有2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皮下坏疽,1例为败血症、肺炎气胸。
脓包液培养示葡萄球菌。
产婴室工作人员手有4例金葡菌阳性,床垫、布衣、冰箱面、电话机、沐浴架及沐浴室墙面等物体环境表面金葡菌培养亦显阳性,且有69.7%物体表面细菌数超标,产婴室工作人员的双手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故考虑本次暴发流行的传播途径为手接触传播。
葡萄球菌在产婴室导致感染不但发展迅猛,罹患率高,且迁延不愈,对该期新生儿进行家访,随访到138人,随访率78.9%,发现新病例22例,故本期暴发流行的实际罹患率高达41.7%。
医院感染暴发案例

● ● ● ● ● ● 医院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医院感染流行 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分类
主要因素
● ● ● ● ● ● ● ● 手术切口感染 新生儿 血透 飞沫及接触 注射 体检 器官捐赠 输血
一、手术切口感染
1、2009年10月至12月,广东省汕头市某卫 生院的38名剖官产手术中,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 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主要原因: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有血迹。 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 戊二醛浸泡,外科手消毒剂不合格。
6、沈阳妇婴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暴发
7、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 生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死亡。 主要原因:未设新生儿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 域,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
天津“新生儿事件”
8、2008年9月,西安某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 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 大等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相继死亡。 主要原因: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消毒方 法不正确,湿化瓶不更换,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 间标识,检测奶瓶、奶嘴和暖箱注水口均发现有 金黄色葡萄பைடு நூலகம்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污染。
11、1992年9月,浙江某市医院26名新生儿 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 主要原因: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 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细菌传染给婴儿。 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布、打包操作均 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医院新生儿室 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检测均 超标。
西安交大一附院补偿每位死亡患儿家属
18万元,并退回已经缴纳的医疗费用。本次
事件导致全院病人锐减,直接经济损失估算
3000万!
医院感染暴发案例分析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感染源
调查发现,感染源主要来自医院内部 的部分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如输液 器、针头、导管等。
传播途径
血液感染事件主要通过医疗设备或医 疗器械的接触传播,如手术操作、输 液、注射等医疗过程。
调查与检测
调查内容
医院对所有相关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所有涉及的患者进行 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感染源进行追溯,发现与近期一批医疗器械有关联。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01
感染源确定为近期使用的一批医 疗器械,这些器械在生产过程中 受到污染。
02
传播途径主要为医务人员手部接 触污染器械,然后传播给患者。
应对措施与效果
01
02
03
04
医院对所有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并对病房和区域进行彻底消
毒。
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培 训,提高手部卫生依从性。
医院感染暴发案 例分析
汇报人: 2023-11-17
contents
目录
• 案例一: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案例二:某医院血液感染事件 • 案例三:某医院手术室感染暴发 • 分析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 • 提出医院感染控制的建议
01
CATALOGUE
案例一: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感染暴发的经过
2018年6月,某三甲医院发生一 起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涉及
检测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方法对感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详细检测和确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对措施与效果
应对措施
医院立即采取措施,包括更换医疗设备、消毒医疗器械、加强手卫生等,以控制 感染的传播。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并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医院感染暴发案例

整理课件
2
2、2005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10例 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其中9名患者单 侧眼球被摘除。
主要原因:手术器械未清洗干净,手术包灭 菌时间、温度、压力不够,有湿包;人工晶体未 经注册,包装袋有破口;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灭 菌;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4
3、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某妇儿医院,手 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共计手术292例,发生 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
2005年6月法院对医院的3名责任人依法判刑, 赔偿总额3000多万元。
整理课件
38
医院感染控制
重要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 VAP、UTI、CR-BSI、SSI - 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的SOP
有 形
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
——减少耐药菌产生
无
-优化抗感染治疗
形
——减少耐药菌的传播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整理课件
主要原因:湿化瓶和雾化器数量少。
整理课件
29
五、注射
20、1996年,常德市基层卫生院46名病人 出现臀部注射部位感染症状。
主要原因:使用了一批劣质一次性注射器。
整理课件
30
21、 2010年4月,河北省保定市某私 人诊所44例患者因肌肉注射导致注射部位 分枝杆菌感染。
整理课件
31
22、 2011年12月1日安徽、河南两地已致 180人感染丙肝。感染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
主要原因:产妇将病毒携带入院,感染同居 一室的其他产妇和新生儿,造成暴发。有人上班 时间织毛衣,多个婴儿共用同一奶瓶喂奶。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近年国内医院感染案例启示

山西省某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丙肝
• 【事件回顾】2008年 山西省卫生厅2月27日接到太原公交公司
职工医院6名患者投诉,反映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感染丙肝,随
后经调查发现,有47名患者在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后,20名患
者丙肝抗体阳性。这20名患者中有14名患者曾在山西煤炭中心
医院进行血液透析。
• 【深度分析】两所医院均违反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血液
精品课件
17
其他新生儿感染事件:
• 1992年9月,浙江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
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经调查,
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
细菌传染给其婴儿。由于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
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致使带菌的
• 【深度分析】专家们分析认为此次感染事件可能与穴位注射
交叉感染有关,也就是说可能是患者在该诊所打封闭针时感
染的。据患者反映,有人曾在该诊所打了好几次封闭针,甚
至出现脓块后还到该诊所治疗。专家对该诊所的物品及诊疗
器械进行采样,送上级部门检验,专家指出是诊所使用的诊
疗器械消毒存在问题,基本确定患者感染的是结核分枝杆菌。
• 【深度分析】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 重医院感染事件。科室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 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 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 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 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 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医院感染事件案例

近年来国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集录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医院感染既包括患者被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被感染。
本文主要围绕患者被感染方面,整理归纳里近2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21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1、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
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
2、2009年11月16日,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该院儿科病房5名新生儿自2009年11月14日中午起相继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
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
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
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2009 年,共有70 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暴发识别与处置

识别方法
临床观察法
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观 察,发现感染症状异常增 多或出现新的感染病例。
实验室检测法
利用微生物学、血清学等 方法检测病原体,判断是 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法
通过调查医院内部感染病 例的分布、传播途径等, 分析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暴过医护人员手部接触传播
处置措施
暂停手术室使用,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加强手术过程中的 手卫生和防护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案例三:某医院血液透析室感染暴发事件
01
感染病原体
丙型肝炎病毒(HCV)
02
感染方式
血液透析机及管道清洁消毒不彻底
03
处置措施
立即暂停血液透析室使用,对血液透析机及管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加强监测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 染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
医院感染病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 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 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强化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 毒,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
播。
02
CATALOGUE
CATALOGUE
医院感染暴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新生儿病房感染暴发事件
感染病原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感染方式
通过医护人员手部接触传播
处置措施
立即隔离感染患儿,对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加强手卫生措 施,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感染暴发事件
感染病原体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医院感染暴发 附表

05
医院感染暴发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三甲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01
02
03
04
05
感染源:经过调查,确 定该事件感染源为医院 内的一个空气净化系统 。
感染途径:空气传播。
感染类型:呼吸道。
影响范围:该事件导致 整个医院住院部及急诊 科、儿科等重点科室受 到严重影响。
处理措施:医院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加强消毒 和隔离,对所有相关科 室进行全面消毒,对患 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隔离 治疗,同时对医护人员 进行健康监测和隔离。
调查目的与方法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感染源、传播 途径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病例分析、流行病学分析等方法,结合临床 诊断、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医院感染暴发情况进行全面调 查和分析。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分析
感染源
调查发现,本次医院感染暴发的感染源主要为患者A。患者A患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等药物,导致其免疫力低下,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此外,医院内部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医护人 员防护意识不足等也是导致感染暴发的重要因素。
培训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感染防 控措施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04
医院感染暴发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与监测系统
监测方法
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和实时在线监测。
监测系统
建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系统,整合临床微生物学、感染防控、信息技术的数 据,实现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
报告制度与流程
传播途径
本次医院感染暴发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调查发现,医院内部部分区域消毒不规范、医疗器械和设备消 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等问题,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传播,从 而引发了医院感染暴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大一附院补偿每位死亡患儿家属 18万元,并退回已经缴纳的医疗费用。本次 事件导致全院病人锐减,直接经济损失估算 3000万!
西安“新生儿事件”
9、 1999年台湾某医院新生儿ICU同期出现 9例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其中菌血症4例,肺炎3 例,伤口感染1例,结膜炎1例。
通过对9个病人的临床标本、3个洗手标本和 10个环境采样标本进行基因分析,9个病人分离菌 的酶解图谱相同。
主要原因: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有血迹。 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 戊二醛浸泡,外科手消毒剂不合格。
2、2005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10例 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其中9名患者单 侧眼球被摘除。
主要原因:手术器械未清洗干净,手术包灭 菌时间、温度、压力不够,有湿包;人工晶体未 经注册,包装袋有破口;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灭 菌;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2005年6月法院对医院的3名责任人依法判刑, 赔偿总额3000多万元。
医院感染控制
重要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 VAP、UTI、CR-BSI、SSI - 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的SOP
有 形
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
——减少耐药菌产生
无
-优化抗感染治疗
形
——减少耐药菌的传播
-加强感染控制、2008年9月,西安某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 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 大等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相继死亡。
主要原因: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消毒方 法不正确,湿化瓶不更换,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 间标识,检测奶瓶、奶嘴和暖箱注水口均发现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污染。
主要原因: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 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细菌传染给婴儿。 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布、打包操作均 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医院新生儿室 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检测均 超标。
12、1991年11月,某县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 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
四、飞沫及接触
18、首例SARS病人发生在2002年11月底,有1名 感染的医生,至少传染了16名同一楼层的旅客和探 访者以及其他人群。
2003年 5月22日,波及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 区。我国病人5327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 医务人员感染18.38%。
19、2003年1月,某煤业医院呼吸科连续 发生8例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65岁~ 75岁之间,均有持续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史。
主要原因: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重 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不进行测漏试验和 质量监测,消毒方法不正确。
山西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
17、 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白银市第一 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治疗,其中14人在2009年6月 患上丙肝。
主要原因:医院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重复 使用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主要原因:湿化瓶和雾化器数量少。
五、注射
20、1996年,常德市基层卫生院46名病人 出现臀部注射部位感染症状。
主要原因:使用了一批劣质一次性注射器。
21、 2010年4月,河北省保定市某私 人诊所44例患者因肌肉注射导致注射部位 分枝杆菌感染。
22、 2011年12月1日安徽、河南两地已致 180人感染丙肝。感染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
主要原因: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 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 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 未消毒。
6、沈阳妇婴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暴发
7、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 生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死亡。
主要原因:未设新生儿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 域,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
几个名词
● 医院感染 ●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 医院感染流行 ● 医院感染暴发 ●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分类
主要因素
● 手术切口感染 ● 新生儿 ● 血透 ● 飞沫及接触 ● 注射 ● 体检 ● 器官捐赠 ● 输血
一、手术切口感染
1、2009年10月至12月,广东省汕头市某卫 生院的38名剖官产手术中,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 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主要原因:产房、婴儿室的56件物品,包括 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培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13、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
三、血透
14、2009 年,霍山县某医院70名患者进行血 液透析治疗,其中28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 19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
主要原因:未做到透析机一用一消毒,消毒 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 50% ,动静脉内漏穿刺针 未进行灭菌。
15、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云南大理州, 先后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检测出47例丙肝抗体阳性。
主要原因:操作不规范;不排除丙肝“窗 口 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源。
16、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太原 某职工医院、某中心医院,47名血液透析患者中 有20名患者丙肝抗体阳性。
10、1993年3月至4月,安徽省黄山市某医 院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爆发。14例 患儿发病,10例死亡,病死率71.4%。
主要原因:产妇将病毒携带入院,感染同居 一室的其他产妇和新生儿,造成暴发。有人上班 时间织毛衣,多个婴儿共用同一奶瓶喂奶。
11、1992年9月,浙江某市医院26名新生儿 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
主要原因:多数病人均在该地卫生院进行 过注射操作,多人使用同一针管。
23、1998年11月,福建省南平市某卫生 院发生59例臀部注射部位感染症状。
主要原因: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
24. 2010年8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数十名儿童输液时集体突发高烧。
25、2012年2月,广东省紫金县丙肝感染患 者123人。
关键是:早防范 早发现 早报告 早控制
3、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某妇儿医院,手 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共计手术292例,发生 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
主要原因: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 (浓度为1%)当作20%,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 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 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主要原因:捐赠器官者是一名37岁男子,患有 艾滋病,因头部外伤后脑死亡。医务人员未准确核 实误以为艾滋病 “阴性”,结果将该名艾滋病患
的 心脏、肝脏、肺脏和两颗肾脏分别捐赠给5名人, 手术完成后,看到捐赠者的艾滋病检验结果竟然是 “阳性”。
八、输血
28、 2004年9月黑龙江北安输血致19人感染艾 滋病,已有1人死亡,有的已经传染给了配偶和孩子。 该院多年来一直进行着非法采供血活动,经常到医 院卖血的3个人中,竟有2人患有艾滋病!
感染后千疮百孔的手术切口
4、2011年7月,山西临汾市眼科医院发生 白内障患者手术感染事件。施行15名白内障手 术患者中有7名相继发生术后内眼感染。
主要原因: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手术床下的地漏
手术室的墙角
手术器械锈迹斑斑
二、新生儿
5、2009年11月,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例新 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主要原因:部分病例与多种因素如注射、口 腔治疗、静脉输液、母婴和性传播有关。
六、体检
26、1998年,上海市某医院,职工健康体 检之后1~2天约40位妇女出现外阴搔痒、白带 增加。
主要原因:阴道念珠菌感染暴发。
七、器官捐赠
27、2011年8月,台湾某医院器官移植,接受 移植手术的5人已验出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