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_2009
氧化钙、氢氧化钙变质

1.(2009·哈尔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现象:向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现象:向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2.实验室里有一包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固体。
晓阳设计以下实验把它们分离出来,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1)把混合物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填实验操作),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2)将白色沉淀洗涤,,得到氯化镁固体。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无色滤液,得到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钠变质专题一、生石灰、熟石灰的变质问题考点:1.氧化钙(俗称:生石灰,CaO,常用作干燥剂,因为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水反应,久置会变质。
与水反应放热)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Ca(OH)2,不能用作干燥剂,久置会变质。
)3.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石灰石(CaCO3)生灰石(CaO)熟石灰(Ca(OH)2)1.生石灰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粘在一起成为块状,生石灰的工业生产过程可用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中的两句诗来形象地描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有机化学综合性实验-2009讲义

§实验一、多步反应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及其红外测定一、教学目标:1、学习萃取、干燥和盐析基本操作;2、学习高沸蒸馏基本操作;3、学习重结晶基本操作;4、巩固沸点测定和熔点测定基本操作;5、掌握硝化反应、还原反应、酰化反应和氨基的实验室保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从硝基苯经过Fe/HCl 法制备苯胺。
再从苯胺和醋酸制备乙酰苯胺(醋酸法)1、苯胺的制备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室以硝基化合物为原料制备胺的方法和原理;2、掌握和巩固回流、洗涤、萃取、盐析、水蒸气蒸馏、低沸点蒸馏、高沸点蒸馏和沸点测定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1、反应方程式:4C 6H 5NO 2 + 9Fe + 4H 2O4C 6H 5NH 2 +3Fe 3O 4 2、可能的副反应NONHOHH 2O NH N N++NO+H 2O+实验仪器和药品: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水蒸汽蒸馏装置,分液漏斗,蒸馏烧瓶,空气冷凝管,硝基苯,铁粉,水,盐酸,碳酸钠,乙醚,氯化钠,氢氧化钠 实验基本操作:回流、洗涤、分液、盐析、水蒸气蒸馏、分馏(重点讲述)、高沸点蒸馏和沸点测定(重点讲述) 实验内容:在一个500 mL圆底烧瓶中,放置40 g的铁粉,40 mL水和2 mL的浓盐酸,用力摇晃,使其混合均匀,微微加热煮沸几分钟,稍冷后加入25 g的硝基苯,装上回流冷凝管,小火加热回流1 h,在回流过程中经常用力摇晃使反应化合物均匀,反应完毕后,加入碳酸钠使反应体系呈碱性。
进行水蒸气蒸馏直到馏出液澄清为止,将馏出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分出苯胺。
水层加入氯化钠使溶液饱和,用20 mL乙醚萃取2次,合并有机层,用块状的氢氧化钠干燥,水浴蒸馏回收乙醚,改用空气冷凝管,直接加热,收集180~185 °C馏分,称重计算产量、产率和测定苯胺的折光率。
原料和产物的物理常数:名称分子式分子量沸点/熔点密度折光率硝基苯C6H5NO2123.1 210.8℃ 1.2037 1.5562苯胺C6H7N 93.13 184℃ 1.0210 1.5863实验思考题:1、苯胺的沸点为184 ℃,制备苯胺是所采用的回流冷凝管为什么类型的?2、加入2 mL浓盐酸的目的是什么?3、怎样判断硝基苯已经完全反应为苯胺?4、水层加入NaCl 3~5 g使其饱和,怎样判断水已经饱和?5、在蒸完乙醚后,采用普通的方法提纯苯胺,采用的回流冷凝管为什么类型的?6、水蒸气蒸馏苯胺以前为什么要加入碳酸钠?7、分液时苯胺在上层还是在下层?8、怎样判断水蒸气蒸馏苯胺已经结束?2、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目的:1、学习由乙酸和苯胺合成乙酰苯胺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固体有机化合物收集和重结晶操作;3、巩固抽滤、洗涤固体化合物的方法。
安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安全检测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安全工程实验室2009年10月目录实验一常用传感器的标定 (4)实验二坑道周边位移收敛量测 (5)实验三有害气体检测 (8)实验四土建工程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检测 (12)实验五既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检测 (16)实验六振动测试与数据处理 (27)教学实验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应做到下列几点: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
2.弄清实验原理。
3.对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有一定的了解。
4.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实验需记录的数据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事前做好记录表格。
二、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1.实验时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
3.非本实验所用的设备及仪器切勿任意动用。
4.实验完毕后,应将设备和仪器擦拭干净,恢复到原来状态,实验场地打扫干净。
三、认真做好实验1.注意听好教师对本次实验的讲解。
2.清点实验所需的仪器和器材,如有遗缺,及时向教师提出。
3.认真细致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要求的方法与步骤进行。
4.对带电和贵重的设备及仪器在接线和布置后,应请教师检查,通过后才能实验。
5.记录下全部测量数据,以及所用仪器的型号和实验时的编号,精度、试件的尺寸,量具的量程等。
对原始数据不得修改。
6.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科研、设计、现场施工中都将遇到有关实验的内容。
目前因教具设备限制,同学分成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因此同学在实验小组内虽有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完成所有的实验环节。
7.实验记录应交老师审阅签字,若不符合要求应重做。
四、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报告必须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报告要求整洁清楚,要有分析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一般实验报告应具有下列基本内容: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及同组人员。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009江苏高考生物实验汇编目录: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2.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4.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5.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7.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8.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0.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一.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三.方法步骤:第一步: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第二步: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第三步: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问(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提示: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问(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提示: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问(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提示:不行。
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第四步:观察并用细胞准焦螺旋调焦。
四: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2.试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答: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实验一 燃烧焓的测定

燃烧焓的测定姓名:谭成彬 选课34班 20号学号:07041010428 班级:生物工程07级4班 日期:2009年6月25 实验室:628一.实验目的1.明确燃烧焓的定义,了解恒压热效应与恒容热效应的关系。
2.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技术。
3.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焓。
二.实验原理热化学中定义: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一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成指定产物的焓变,称为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摩尔燃烧焓,记作ΔC H m 。
通常,C 、H 等元素的燃烧产物分别为CO 2(g)、H 2O(l)等。
由于上述条件下ΔH=Q p ,因此ΔC H m 也就是该物质燃烧反应的等压热效应Q p,m 。
在适当的条件下,许多有机物都能迅速而完全地进行氧化反应,这就为准确测定它们的燃烧焓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实际测量中,燃烧反应常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如在弹式量热计中进行,这样直接测得的是反应的恒容热效应Q V (即燃烧反应的热力学能变ΔC U )。
若将应系统中的气体物质视为理想气体,根据热力学推导可得ΔC H m 和ΔC U m 的关系为:)(g RT U H B B m c m c ν∑+∆=∆ 或 )(,,g RT Q Q B B m v m p ν∑== (1)式中,T 为反应温度(K);ΔC H m 为摩尔燃烧焓(J·mol -1);ΔC U m 为摩尔燃烧热力学能变(J·mol -1);v B (g)为燃烧反应方程中各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规定生产物取正值,反应物取负值。
通过实验测得Q V,m (J·mol -1)值,根据上式就可计算出Q p,m (J·mol -1),即燃烧焓的值ΔC H m 。
本实验是用氧弹式量热计进行萘的燃烧焓的测定。
量热计结构如图1所示,氧弹结构如图2所示。
实验中,设质量为m a (g )的待测物质(恒容燃烧热为Q v,m )和质量为m b (g )的点火丝(恒容燃烧热为q ,J·g -1)在氧弹中燃烧,放出的热可使质量为w m 的水(比热容为c w ,J·K -1·g -1)及量热器本身(热容为C m ,J·K -1)的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到热平衡关系为:)()]().[(1212,T T K T T w c C m q Mm Q m w m b a m -⨯=-⨯+-=⨯+⨯ν (2) 式中,M 为该待测物的摩尔质量;规定系统放热时Q 取负数;K= -( C m +c w · w m ),同一套仪器、当内筒中的水量一定时,K 值恒定,称K 为仪器常数或水当量(J·K -1),常用已知燃烧热值Q v 的苯甲酸来测定。
实验一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

实验一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一、实验室基本概况测控实验室始建于2009年,是我校最新建设的实验室之一,承担着我校理工科本科生“工程光学实验”“过程控制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等教学任务。
目前实验室面积约38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25余万元。
测控实验室下设6个分室,包括工程光学实验室,传感器检测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测控技术/无损检测实验室。
测控实验室主要设备有:多用途光学平台,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传感器综合实验装置,台式电脑,pm2.5检测仪,超声波测厚仪,光电脉搏计,电子计数秤,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高级过程控制对象系统实验装置,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打印机,计算机,NI虚拟仪器软件,多功能USB2.0数据采集卡,电脑,仿真软件,测控技术综合实验平台,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涡流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经度仪。
测控实验室现开设项目包括: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二阶系统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分析;MATLAB仿真分析软件在自控原理中的应用;线性定常系统的稳态误差;线性定常系统串联校;A/D与D/A转换;数字滤波器;数字PID控制算法的研究;最少拍控制算法的研究;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压力传感器设计与应用;温度传感器实验;气敏、湿敏传感器实验/半导体传感器的应用与设计;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霍尔式传感器实验;MATLAB基础知识;典型环节模拟;— 1 —控制系统时域仿真和频域仿真;Fluent的安装与使用;仿真算例;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与仪表调试;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双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智能仪表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连线;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与仪表调试;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双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智能仪表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连线;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常用传感器产品的设计(应变式电子秤的设计与应用);温度传感器实验;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气敏、湿敏传感器实验;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霍尔式传感器实验/电容传感器实验;LabVIEW入门、程序的模块化层次化。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2009年5月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和还原反应1.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莫式(Molisch)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塞式(Seliwanoff)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杜式(Tollen)试验鉴定戊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2.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3.杜式试验: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实验仪器及用品]仪器:水浴锅。
器皿:吸管、试管。
实验药品: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а-萘酚、浓硫酸、95%乙醇、间苯二酚、盐酸、间苯三酚。
[实验试剂]莫式试剂:а-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现用现配,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塞式试剂:间苯二酚50mg,溶于100ml盐酸(V H2O:V HCl=2:1),现用现配。
杜式试剂:2%间苯三酚乙醇溶液(2g间苯三酚溶于100ml95%乙醇中)3ml,缓缓加入浓盐酸15ml及蒸馏水9ml。
临用时配制。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莫式实验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 ml水中),然后各加莫式试剂2滴,摇匀,将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 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二、塞式试验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 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果糖溶液,然后各加塞式试剂2.5ml,摇匀,同时置沸水浴内,比较各管颜色及红色出现的先后顺序。
三、杜式试验于3支试管中加入杜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1滴1%葡萄糖溶液、1%半乳糖溶液和1%阿拉伯糖溶液,混匀。
导热系数的测定(完整版)

二、实验原理:
1.热传导定律: ;
2.导热系数概念: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为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米-1·开-1(W·m-1·K-1),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的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3.稳态法(通过控制热源传热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而进行的测量)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
得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深 圳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实验14导热系数的测定
学院:
专业:课程编号:
组号: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2009年月日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09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
2.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5、讨论本实验误差因素,并说明测量导热系数可能偏小的原因。
A、样品表面老化,影响传热;
B、加热板,样品,散热板之间有缝隙,影响传热。
C、热电偶热端与发热盘和散热盘接触不良,应粘些硅油插入小孔底部,等等
6、测冷却速率时,为什么要在稳态温度 附近选值。?
A、当散热板处在不同温度时,它的散热速率不同,与本体温度,环境温度都有关。
并给出λ测量结果.
思考题
1、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导热系数是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是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值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为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米-1•开-1(W•m-1•K-1)。
2、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来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Matlab 常用指令及优化工具箱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计算机仿真中常用到的Matlab 指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应用Matlab 优化工具箱求解非线性问题,为今后进一步从事有关仿真设计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 实验设备
个人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 实验准备
预习本实验有关内容(如教材第2、3、5、6章中的相应指令说明和例题),编写本次仿真练习题的相应程序。
四. 实验内容
1. Matlab 中常微分方程求解指令的使用
题目一:请用MATLAB 的ODE45算法分别求解下列二个方程。
要求:1.编写出Matlab 仿真程序;2.画出方程解的图形并对图形进行简要分析;3.分析下列二个方程的关系。
1. 2.
题目二:下面方程组用在人口动力学中,可以表达为单一化的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式(例如,狐狸和兔子)。
其中1x 表示被捕食者, 2x 表示捕食者。
如果被捕
食者有无限的食物,并且不会出现捕食者。
于是有1'1x x ,则这个式子是以指数
形式增长的。
大量的被捕食者将会使捕食者的数量增长;同样,越来越少的捕食者会使被捕食者的数量增长。
而且,人口数量也会增长。
请调用ODE45算法求解下面方程组。
要求编写出Matlab 仿真程序、画出方程组解的图形并对图形进行分析。
2. Matlab 中模型表示及模型转换指令的使用 题目三:若给定系统的的传递函数为
1
132106126)(23423+++++++=s s s s s s s s G 请用MATLAB 编程求解其系统的极零点模型。
习题2.4
习题5.8
3. 应用Matlab 优化工具箱求解优化问题 例题6.6~6.10,选做一题,要求自行修改方程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