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
安徽省铜陵市一中2016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 含答案

铜陵市一中2016届5月数学质量检测数学(理科)试题铜陵市一中考试中心数学命题组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 满足()(1)3z i i ++=,则z 的实部为 A .32B .52C .32- D .52-2、已知集合{|ln 0},{|22}xA x xB x =<=≤,则A B =A .(,1)-∞B .()0,1C .[]0,1D .[0,1) 3、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 .203B .4C .223D .1634、为了得到函数cos 2sin 2y x x =-,可将函数2y x 的图象A .向左平移4π B .向右平移8π C .向右平移4π D .向左平移8π5、袋中有3只白球和2只黑球,从中任取2只,至少有一个白球的概率为A .110B .25C .910D .356、已知函数()22,0,0xx f x x x x ⎧->⎪=⎨+≤⎪⎩,则((1))f f =A .1B .4C .2D .07、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与直线:1l y x =+相交于,A B 两点,P为AB 中点,若直线OP 斜率为13-,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A .13B .63C .12D .228、如图,在执行程序框图所示的算时,若输入12345,,,,a a a a a 的值依次是2,1,2,3,8--,则输出v 的值为A .30B .19C .20D .89、已知,,(1,)a b c a b c ≠<是ABC ∆的三边,满足log log b c c b a a +-+2log log b c c b a a +-=,则ABC ∆的形状是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10、函数()1ln(1)x f x x++=的图象大致为11、在三棱锥P ABC -中,,2,6BAC BC PA π∠==⊥面,2ABC PA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体积为A .20πB .16πC .323π D 20512、已知定义在(0,)2π上的增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且满足()()1tan f x f x x<',则()4f π2()3π的大小关系是 A .()2()43f ππ<B .()2()43f ππ>C .()2()43f ππ=D .不确定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13、若222x y x y ≤⎧⎪≤⎨⎪+≥⎩,则目标函数2z x y =+的取值范围是14、已知向量(1,2),10,53b a b a b =⋅=+=,则a = 15、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l 的倾斜角为4π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 则FB FA -=16、在ABC ∆中,14cos ,cos()6a b C A B ba+=-=,则cos 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52,16aa ==。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A(“从而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一枝独秀”错,大众文化流行并不意味着精英文化不复存在,原文是“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贵血统的一枝独秀”。
) 2.D (A项属断章取义,原文说“文学不只是表征领域里花团锦簇的葳蕤,它也成为娱乐世界风尘不羁的浪漫”。
B项表述片面,原文说“文学既沿袭体制的命脉,传承文明的血统,又追赶时代经验的步伐,迎合大众感性的一晌贪欢”。
C项原文说“文学不再专注于纸媒的书写空间,反而同电子媒介喜结连理,分娩出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等新的文学样态”, 纸媒的书写空间依然存在。
)3.C(“将推动中国文化沿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于文无据。
) 4.A 推:尊崇,称誉 6.B 杨时当时到颍昌拜的老师是程颢,不是程颐;拜程颐是在洛地。
杨时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就发现门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
正逢有使节出使高丽,高丽国主询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来后把这个情况(高丽国主询问杨时情况的事)向皇上禀报。
() (3分)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8.(5分)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
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9.(6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以及思乡之情。
第一联“客心”“宾雁”言游子远行,第二联“共赏重阳节”则写与家人(朋友)登高望远之情,表达诗人游子思乡之情。
第四联则直抒胸臆、借典表达诗人“聊祛南国忧”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10.(1)风萧萧兮易水寒(2)粪土当年万户侯(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学而不思则罔(5)浅草才能没马蹄(6)不在沉默中爆发 11.(1)(5分)C 3分,E 2分,A 1分。
(B项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曹锟是一个自私残忍的人。
D项年轻人来此的目的不是炫耀技艺,主要是为父明志。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铜陵一中高一月考数学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令故A错,故B错,故C错,故选D2. 不等式的解集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3. 设的等比数列,且公比,为前项和,已知,,则等于()A. B. C. D.【答案】A【解析】由等比数列性质可知:得,由得故4. 在数列中,,,则()A. 2B.C.D.【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故的周期为3,所以5. 已知正数,的等比中项是2,且,,则的最小值是()A. 6B. 5C. 4D. 3【答案】B【解析】由正数,的等比中项是2得mn=4,当且仅当m=n时取得等号6.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 若,则B. 实数,,满足,则,,成等比数列C. 若,则的最小值为D. 若数列为递增数列,则【答案】D【解析】若c=0则A不成立,实数,,满足,则,,成等比数列,要求a,b,c不为0,故B错,若,则的最小值为取等号的条件为显然等式不成立故C错误,综合得选D7. 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表示其可行域中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作如图所示可行域:,故当原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d=,所以,点B离原点最远故8. 已知等比数列中,各项都是正数,且,,成等差数列,则()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则=9. 某校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拓展活动,需要租用客车安排600名师生乘车,旅行社有甲乙两种型号的客车,载客量分别为24人/辆和40人/辆,租金分别为1600元/辆和2400元/辆,学校要求租车不超过21辆,且乙型号客车不多于甲型号客车7辆,则租金最少为()A. 31200B. 36000C. 36800D. 38400【答案】C【解析】由题可得:设需甲车辆x,乙车辆y,则得可行域如图:目标函数取点B(5,12)时目标函数取到最小值3680010. 已知正实数,满足,若且的最小值为3,则()A. 2B. 4C. 3D.【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故m=311.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给出下列命题:①数列为递减数列;②;③最大值为;④满足的最大值为16.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由所以为递减数列,又,因为d<0且,故前8项的和最大即最大值为,由可得即而故满足的最大值为16综合得选D点睛:根据等差数列得性质可得,当公差大于零则数列递增,反之递减,根据正负数和的关系可得,求和的最大值则只需找出所有正数项即可,求解和大于零的最大n则需找出前多少项和大于零钱多少项和刚好小于零从而确定结论12. 已知,满足,当目标函数(,,)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2时,的最小值为()A. 2B.C.D. 1【答案】A点睛:现根据题意作出可行域找出目标函数取最小值时的最优解,然后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结论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作出如图可行域当目标函数过点E时取到最小值故的最小值为314.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可知-1,2为方程的根,故又的解集为故a<0,则得即所以解集为15. 已知数列的首项,且,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可知由累加法得得点睛:当有相邻两项相减为关于n的代数式时则需用累加法求通项16.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存在唯一的正整数使得不等式()成立,则正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当n》2时,又,故,所以设,又则正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点睛:先根据题意利用求解出通项,然后根据零点定理分析可得从而得结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且.(1)求的最小值;(2)求的最小值.【答案】(1)9(2)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基本不等式将得;(2)将原式可变形为解出范围即可试题解析:解:(1),解得(负舍),故;(2),解得(负舍),故.18.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试题解析:解:(1);(2)当且时,,当且时,,综上,19. 已知函数.(1)若对于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对于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对于函数恒成立问题首先要注意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则当时和当时分类讨论即可(2)可根据题意先分离参数得.在根据x的正负取值分离变量,借助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试题解析:解:(1)当时,,符合;当时,,解得,综上,.(2)化简得:.当时,恒成立,即,当时,,因为,所以,即,综上,.20. 已知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将原式退一项得,再和原式两式相减即得(2)根据错位相减即可求和试题解析:解:(1)当时,,当时,①②①-②得:()因为也符合上式,所以.(2),由错位相减法得,.21. 解关于的不等式:,其中.【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先将原式进行分解因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开口和根的大关系逐一讨论即可求解试题解析:解: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④当时,;⑤当时,.点睛: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尤其要注意方程的开口,然后分解因式根据根的大小关系进行讨论,同时要注意开口方向确定解集形式从而得出正确结论22. 已知数列中,,(),. (1)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出数列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要证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需说明为常数即可然后根据等差通项可求得(2)先将进行列项分解,然后求和即可得得证试题解析:解:(1)证明:,为等差数列,;(2),,因为,所以.点睛:对于数列问题,首先要明确做题思路,熟悉等差等比的定义和通项公式,找准方法对应做题,求和时则通常是利用:列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
专题04+动力学中典型模型-高考物理必考经典专题集锦+Word版含解析

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滑块—滑板”模型1.模型概述(1)滑块、滑板是上、下叠放的,分别在各自所受力的作用下运动,且在相互的摩擦力作用下相对滑动.(2)滑块相对滑板从一端运动到另一端,若两者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若反向运动,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一般两者速度相等为“临界点”,要判定临界速度之后两者的运动形式.2.常见情形动,且v板<v块,则两者加速度不同,x板<x块,Δ-x板,最后分离或相对静止考点二“传送带”模型1.模型概述:传送带模型包含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可能发生突变.2.常见情形:(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到左端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一直加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可能一直加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典例精析★考点一:“滑块—滑板”模型◆典例一:(2018·湖北武汉模拟)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足够长,传送带始终顺时针匀速运动,长为1 m的薄木板A的正中央放置一个小木块B,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A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薄木板A的质量是木块B质量的2倍,轻轻把A,B整体放置在传送带的中央,设传送带始终绷紧并处于水平状态,取g=10 m/s2.在刚放上很短的时间内,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6.5 m/s2,2 m/s2B.5 m/s2,2 m/s2C.5 m/s2,5 m/s2D.7.5 m/s2,2 m/s2【答案】A◆典例二:如左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长木板P,小滑块Q放置于长木板上最右端。
现将一个水平向右力F作用在长木板的右端,让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
滑块、长木板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滑块Q始终没有从长木板P上滑下。
重力加速度g=10m/s2。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5月模拟物理试题试卷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5月模拟物理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量为G 1,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为G 2,有12条相同的拉线(拉线重量不计),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
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A .1318GB .()12318G G + C .1212G G + D .16G 2、某体育场看台的风雨棚是钢架结构的,两侧倾斜钢柱用固定在其顶端的钢索拉住,下端用较链与水平地面连接,钢索上有许多竖直短钢棒将棚顶支撑在钢索上,整个系统左右对称,结构简化图如图所示。
假设钢柱与水平地面所夹锐角为60︒,钢索上端与钢柱的夹角为30︒,钢索、短钢棒及棚顶的总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钢柱对钢索拉力的大小为( )A .12mgB .mgC .3mgD .2mg3、如图所示,小球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 ,则G 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 )A .1和2B .1和3C .2和3D .1和44、2018年5月17日,我国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同家标准,并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执行。
某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实验公路上先匀速运动,从t =0时刻开始进行电动自行车刹车实验,以检验该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通过传感器在电脑上自动描绘出其xtt-图像如图所示。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80分)1.ATP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A—P—P~PB.A—P~P~PC.A~P~P—PD.A~P~P~P2.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需要多种酶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生成大量的ATP 3.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
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A.甲 B.丙 C.甲和乙 D.丙和乙4.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 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 D.叶绿体的基质中5.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A.叶绿素 B.叶绿体 C.类囊体的薄膜 D.叶绿体基质6.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A.叶绿体的外膜 B.叶绿体的内膜 C.叶绿体的基质 D.类囊体7.下列物质中,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A.叶绿素B.ADP C.ATP D.O8.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9.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A.1、2、3B.2、3、4C.3、4、5D.2、4、510.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11.DNA复制发生在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12.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13.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C.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4.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A. 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 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D. 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15.细胞全能性是指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1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代谢缓慢 C.细胞不能继续分化 D.细胞内色素积累较多1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的生长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C.单细胞生物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D.对细胞的遗传有重要意义18.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A.电离辐射B. X射线C.紫外线D. 苯19.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B.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0.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A. 前期和中期B. 中期和后期C. 后期和末期D. 间期和末期21.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型容易表达出来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B.蚕豆的叶肉细胞C.果蝇的卵细胞D.水螅的神经细胞22.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可以无限进行下去B.细胞都有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C.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2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兔的长毛与短毛C.猫的白毛与蓝眼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24.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的,褐色是有显性基因控制的,蓝色是有隐性基因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出蓝眼男孩的可能性是A.1/2 B.1/4 C.1/8 D.1/625.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1/8 B.1/16 C.3/16 D.3/826.在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形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2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A.9:3:3:1B.1:1:1:1C.3:1:3:1D.3:128.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A. 三黑一白B. 全部黑色C. 二黑二白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9.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15—2016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一生物学科试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命题人:单立军审校人:帅静波一.选择题(共计35题,5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
① B.②C。
①②D。
①②③2.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A。
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C。
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转换高倍物镜之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A。
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C。
细胞可以产生细胞D。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4.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叙述正确的是()A。
C元素因其在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高,所以C是生命的最基本元素B.C原子构成的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C。
C、H、O、N是蛋白质和糖类中共有的4种元素D。
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就是指细胞中含量很少且可有可无的元素5。
下列选项中与所示概念图不相吻合的是() A.a—核酸、b-DNA、c—核糖B。
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C。
a—糖类、b—二糖、c—麦芽糖D.a—真核生物、b-真菌、c—酵母菌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N 个水分子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C。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D。
糖原、脂肪、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7.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A。
动物的肌糖原和植物的淀粉B。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
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
为此,学校很犹豫。
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留住学校的灵魂当前,教育话题层出不穷,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为它事关千家万户。
“拆与不拆”成为问题,折射出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教育的认知态度不同。
毋庸置疑,当今中国,教育为人们所共垢的就是它的同质化。
千校一面,千师一面,千生一面。
“钱学森之问”犹萦绕于耳: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优秀人才?回答钱老的问题非我所能,但求新趋利、求快抢眼不应为基层学校所汲汲。
老百姓眼中的优质学校不应与高大上的现代化建筑划上等号。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先贤之言犹在耳畔。
中等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陈地,也呼唤大师和大作为。
中学校舍的拆与建不仅要关照现实,更要尊重历史。
君不见,时下中国各大城市正悄然兴起复古风,古城古街古牌坊一夜竞名。
为何?虽与经营城市、谋求商业利润最大化息息相关,但也可侧面看出主政者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良苦用心。
学校有老房子,就像家里有老人一般。
家有一老,胜似一宝。
我们更应像对待双亲一样对待那些被岁月浸染得斑驳发黄的老房子,那里有校友们心里可安放的“乡愁”。
亲爱的作家朋友,您是作家,您对文化的理解可能更为深刻一些。
我多想借您的妙笔去呼吁:给老房子多一个“存活”下来的理由吧!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物是人非”,许多身边的物件,比如树木和石头,它们依旧苍郁坚硬,可是人却双鬓斑白、年华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的价值观的探讨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语》中记载: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强调天是自然。
从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来看,他坚持用事物多样性的和来观察世界,反对单一的同,从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此,可从两方面加以阐释:其一,和而不同倡导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其二,从先秦时期儒学的天人之学来看荀子论述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问题。
首先说会通精神,这里以我国中医药学经典《黄帝内经》为例略加说明。
《黄帝内经》的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不抱门户之见,凡有可取之处都加以吸取,其中有儒家思想、墨家主张、道家观点,还有法家的若干见解。
此外,名家、兵家,甚至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某些成分也被吸纳,博采众家之长。
《黄帝内经》因此也奠定了与中华儿女繁衍发展密切相关的中医药学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华文化中比较完整的关于大同社会的学说,主要见于《礼记·礼运篇》,这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的著作,书中的大同理想不但发挥了早期儒家思想,而且在不少地方继承了墨家思想,例如选贤与能就和墨家的尚贤原则相似;老有所终一段又相似于《墨子·兼爱中》里的一节,甚至大同这一名称也可能从墨家所说尚同沿袭而来。
同时,《礼记·礼运篇》有些地方也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如大同世界为大道之行,大道就是道家的术语。
可见,大同理想主要来源于儒家,同时也吸取了墨家和道家的某些思想。
再看和而不同文化观的第二个特点,即战国末期儒者荀子关于天人之学的基本论点。
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赞成和而否定同,写出了名篇《天论》,把和而不同的道理阐发得深刻而清晰。
荀子写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认为天有常规,不受人的意愿支配。
顺应天(自然)的法则,人们将取得养生之资,如果违反将受到惩罚。
荀子同时也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人们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厉行节约,天就不能使人贫困;按照季节进行农事,天就不能使人患病。
荀子曰: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阐述了一个客观真理:当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成为与自然相对的认识主体的时候,人才有可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能认识并按照自然法则去行动的人,才能成为至人,即真正的人。
荀子在《天论》中着重论述了天人相分,就是看到天和人各自的特点,呈现于人面前的是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
在异中求同,达到和而不同。
在荀子看来,万物只是道的一个方面,个别事物是整体的部分,人们往往以偏概全,以部分替代整体。
从分到合,从个别到一般,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正确途径。
荀子从天人相分到天人相合观,在中国先秦时期达到很高的理论水平。
天人之学渗透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天文历算、中医药学、古地理学、古建筑学中均可看到其思想影响。
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更加离不开天人之学的滋养。
(节选自《孔子儒学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人的价值观的探讨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坚持用事物多样性的和来观察世界,提出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B.和而不同倡导文化会通精神。
《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这种精神奠定了与中华儿女繁衍发展密切相关的中医药学坚实的理论基础。
C.《黄帝内经》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包括如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名家、兵家,甚至阴阳五行的学说都加以吸收,不抱门户之见。
D.大同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家,也吸取了墨家和道家的某些思想,这正是和而不同所倡导的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之体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化中比较完整的关于大同社会的学说,主要见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的著作《礼记·礼运篇》。
B.《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这一名称从墨家的尚同沿袭而来,而大道之行,大道又是道家的术语。
C.荀子和孔子都赞成和而否定同,荀子写出了名篇《天论》,把和而不同的道理阐发得更加深刻和清晰。
D.荀子一方面认为人要顺应自然法则,否则将受到惩罚,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无所作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时候,人才有可能成为有智慧的人,但想成为真正的人,就必须认识并按照自然法则去行动。
B.荀子从天人相分到天人相和观,在当时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
天人之学参透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以及科学技术的多个领域。
C.人们往往以偏概全,以部分替代整体,而荀子提出的从分到合,从个别到一般,可以提供我们认识世界的正确途径。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句话说明天有常规,自然是不受人的意愿支配的,不会为人所利用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
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
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
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
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赵。
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
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
汉兴,文帝时冯唐显名,即代相子也。
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
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
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
本始中,从军击匈奴。
军罢,复为郎。
先是时,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或贪污,为外国所苦。
是时,乌孙大有击匈奴之功,而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
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
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
诸国悉平,威振西域。
奉世乃罢兵以闻。
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奉世遂西至大苑。
大苑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它使。
得其名马象龙而还。
上甚说,下议封奉世。
丞相、将军皆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颛之可也。
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士之赏。
少府萧望之独以奉世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
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
渐不可长,奉世不宜受封。
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元帝即位,为执金吾。
数岁,为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出兵陇西。
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
其后录功拜爵,下诏曰:羌虏桀黠,贼害吏民,攻陇西府寺,燔烧置亭,绝道桥,甚逆天道。
左将军光禄勋奉世前将兵征讨,斩捕首虏八千余级,卤马、牛、羊以万数。
赐奉世爵关内侯,良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裨将、校尉三十余人,皆拜后岁余,奉世病卒。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B.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C.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D.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是儒家的经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B.夷狄,古代少数民族,故称东方部落为夷,北方部落为狄,常用以范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是对少数民族的尊称。
C.古代授予、提升官职说法很多,如除,征辟拜也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迁为调动官职或升官,左迁即为贬官。
D.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爵。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后代往往因时而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冯奉世出生世家,冯奉世的祖先冯亭,和赵国大将赵括一起抵御秦国,在长平战死,冯亭的后人之中有的成为秦国将相。
B.冯奉世初仕不顺,冯奉世在武帝未被选任郎官,昭帝时补任武安侯,紧接着就失官30余年,至本始年间,才再次担任郎官。
C.冯奉世当机立断,冯奉世出使西域,遇突发事件,即刻假托黄帝命令通告诸位国王,整合一万五千人,共击莎车国,威震西域。
D.冯奉世功高受赏,永光二年,奉命率兵出征陇西讨伐羌虏,杀敌八千余人,被汉元帝赐爵关内侯,另有良邑、黄金之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先是时,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或贪污,为外国所苦(2)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采莲曲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本诗作于漫游会稽时期。
8.诗中塑造的采莲女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是如何塑造的?(6分)9.末尾两句是何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阐述。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人们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名句是,(2)杜甫《登高》中,将写景和抒情自然串联融为一体的诗句是,(3)李白在《蜀道难》中借用鸟兽表现蜀道高而险的句子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11.【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3分)楼上的眼睛[新加坡]延江我卖力爬上台阶,缓缓走进杨厝港地铁站,准备在日落前赶回巴西立。
在赎罪的心情下我毅然回首,九楼的帘幔拂动,闪过母亲垂询的眼神。
她几度挽留我:多吃一口菜,多喝一碗汤吧。
桌上尽是她细心熬煮的佳肴,而我却匆匆踏上未竟的旅途,留给她乍逢的惊心,徒然的狂喜。
楼上的眼睛对着偶来的人,缄默。
小时候,我善意地拒绝母亲带我上学校。
可背着书包的我,从不忘记身,向楼上不安的她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