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钱钟书

合集下载

论钱钟书《围城》的“夺胎换骨”

论钱钟书《围城》的“夺胎换骨”

论钱钟书《围城》的“夺胎换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提要:钱钟书《围城》不像古代小说一样,有“借用”他书材料的现象,这在中国古今小说是罕见的例外,但是这不表明《围城》没有“化用”古代材料的情况,实际上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大量的名言隽句都是借用古代经史子集中的材料或外国典籍中的材料。

只不过钱钟书先生妙笔生花的艺术手法非常高妙,让人不易察觉罢了。

钱钟书《围城》的本事其实是采用“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化用而成。

关键词:钱钟书;围城;管锥编;夺胎换骨钱钟书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边上》之《小说识小续》中说:“吾国旧小说巨构中,《儒林外史》蹈袭依榜处最多。

作者玩古人之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会心不远,往往悟入,未始非他山之助。

评者观古人依傍沿袭之多少,可以论定其才力之大小,意匠之为因为创。

近人论吴敬梓者,颇多过情之誉;余故发凡引绪,以资谈艺者之参考。

”[1](P147)钱钟书先生在这里指出了吴敬梓《儒林外史》引用他书过多的情况,其实也是委婉地批评它袭用他书过多。

确实如此,《儒林外史》在众多古代小说中是引用他书最多的一部小说。

关于此点,大家只要看一看朱一玄等先生的《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就可以知道[2]。

钱钟书先生在这里不仅仅是针对这一部小说而言,实际上也具有批评史上的意义,“评者观古人依傍沿袭之多少,可以论定其才力之大小,意匠之为因为创”一句尤为精警。

实际上钱钟书先生是说,小说如果过多的引用他书只能说明作者水平的低下,即使作者真有点铁成金之术,也落了下乘,因为铁毕竟还是别人的,何况还不一定把铁变成金。

清初顾炎武在《与人书十》也说:“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

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

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3]钱钟书先生在其小说《围城》中也是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因此我们从《围城》中是看不出它曾经引用过其他人的资料。

自然《围城》中的人物有些是有原型的,这一点我们看看杨绛先生《记钱钟书与〈围城〉》[4]就可以知道。

围城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围城里的人物形象分析
11围城中人物形象分析之十方老夫子???????????????????11十一围城中人物形象分析之十一高松年??????????????????12十二围城中人物形象分析之十二范小姐??????????????????12十三围城中人物形象分析之十三陆子潇??????????????????13十四围城中人物形象分析之十四鲍小姐??????????????????13ii第一章第二章围城人物形象系列的分析错误
在描述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中。上自校长、训导长、各系主任,下至职员、学生、乃至还有家眷,都卷入了一场令人头晕目眩的人事纠纷。职业上的排斥,情场上的竞争,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见不得人的谣诼诽谤、阴谋狡计,一时刻三闾大学成了竞相逐鹿的舞台。一些学者文士粉墨登场,他们当中有李梅亭那样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也有那样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样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保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也有汪处厚那样依附官僚、谋取职位、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阿木林;有陆子潇、顾尔谦那样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浅薄猥琐的势利小人,也有范懿、汪太太那样尽管混迹学府、却只在情场上显露头角、推波助澜的名门女士。总之,活跃在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尽管用不着再把八股文当做敲门砖,却都扯起一面自以为是最漂亮的旗帜,将真面目掩盖起来,施出周身解数去追求新的晋身之阶,恍如自然界的动物蒙上爱惜色,追求自身的进展一样。自然,他们当中也还有没耗尽两肩正气的某些较好的人物,如虽那么荒唐、孟浪,到底还有一些责任感的方鸿渐、赵辛楣,娇弱深沉、很有心计的孙柔嘉等等。这些人物,或像方鸿渐,不失为“可
Keywords:Siege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
八围城中人物形象分析之八汪太太……………………………………………………11

钱钟书学术著作

钱钟书学术著作

钱钟书学术著作一、引言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作家、文化名人,其学术著作对中国文化研究和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钱钟书先生的学术成就、代表性著作、研究方法和对学术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二、学术成就钱钟书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和思想家,主要从事文学、语言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

他的学术研究不仅深刻而准确,而且富有创新性,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石。

钱钟书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领域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中国文学历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曾在《管锥编》中详尽地解读了唐代诗经,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演变和意象特点做了深入研究。

此外,钱钟书先生也对宋元小说和明清小说做过深入的研究,其代表性作品有《宋元演义》和《小说浅谈》。

他的研究不仅深入具体文学作品细节,而且进一步地揭示了小说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背景。

(二)语言学领域钱钟书先生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和文学语言等方面。

他曾主编《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现代汉语语言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钱钟书先生还对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发展做过深入研究,对古代汉语的声调和语法做了准确的分析。

(三)人文学科钱钟书先生也对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管仲论》,这本书讨论管仲思想和政治伦理,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内涵。

此外,钱钟书先生还曾就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和社会体系做过系统的分析,为当代社会管理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代表性著作(一)《管锥编》《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该书对唐代诗歌的文学价值、意象特点和艺术特色做了详尽的阐述。

该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里程碑之一。

《管锥编》结构精巧,条理分明,详尽阐述了唐代文学的艺术规律和审美趣味。

全书共分为八卷,包括《古诗大全》、《本事诗》、《田家诗》、《田家词》、《乐府诗》、《小说阅微》、《寓言谚语》和《文人墨客传》等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制定(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上)模块一:20年代文学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教学设计:课前布置重点文献预习。

课堂讲授从文献解读入手,表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和发生过程。

知识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

教学要点:人的观念与文学的发展。

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具体表现。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思潮的内外在关系。

重点:1、重点文献:《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红楼梦评论》。

2、“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的具体表现。

4、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观念变革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贡献。

5、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20年里各文体创新的努力及其局限。

难点:以“人”的观念的演变重新阐释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

思考题:1、为什么说“人”的观念的演变是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2、简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教学设计:在重点文献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讲授和提问的方式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和过程。

知识点:《新青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教学要点:五四文学革命的过程,内容,意义。

教学要求:五四文学革命产生必然性、历史价值和得失反思。

重点:1、重点文献:《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人的文学》。

2、五四文学革命的时代背景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五四文艺思潮与论争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及新文学社团流派对五四文学的推动作用。

难点:五四文学革命的复杂社会背景及其发生的内在历史逻辑。

思考题:1、为什么说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确立?2、简介《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并比较二者的不同特点。

十三 文学风格

十三  文学风格
风格”一般指人的作风、 气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习 惯化了的行为特点。
在文学活动中,“风 格”一般指作家在作品 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
个性。
文学风格包括时代风 格、民族风格、地域风 格和流派风格等内容。 而作家作品的 风格是 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
二、关于风格的不同的观点 1 、语言修辞说(风格是独 特的言语形式)
3、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 对题材的挖掘、主题的提炼 和体裁的选择 题材本身所蕴含的社会的、 伦理的、美学的属性或意义 会影响作品的风格 体裁对风格影响 更为直 接。
(二)客观方面
1、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的 日常个性
日常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 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如心理性 格、气质情性、秉赋才能、处世态 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 既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又来自 后天环境中的习得,只有在日常个 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才 能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布封的“风格即人”。 “风格即人”是指作家的创 作个性。 钱钟书认为:人格与文格 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 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 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 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 文不符人的情况。
他认为“文如其人”的 “文”不是指的“所言之 物”,而是指作品的格调, 格调是作者性格的自然流露, 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 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 风度。
二、风格的形成
(一)主观方面 1、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 的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是潜在于作家的 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 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 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创 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2、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的 世界观和审美追求: 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而言, 其创作个性已为作家的世界 观和审美理想所渗透,凝结 了作家的艺术修养和情趣, 其世界观和审美追求决定着 风格的形成。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 文学风格
4
二是将作家的“性”,大致分为 “四性”:才、气、习、学,据此形 成每个作家的不同个性:“才有庸俊, 气有刚柔,习有雅郑,学有浅深”。 三是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次探 讨了作品的体貌与作者个性的关系, 提出了“各师其心,其异如面”的个 性说。意思是说:各人按各人的心性 进行创作,作品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 风格。这和各人的面貌彼此不同是一 样的道理。 这样一来,作家的性情,也就决定 了作品的体貌。由此形成了千姿百态, 千变万化的风格特征。
14
风格的定义
什么是文学风格呢? 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 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换句话说,也就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 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 能够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个性。
有四个要点:
一是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二是有机整体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是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四是审美享受是风格持久的审美效应。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
7
唐代司空图(837—908),32岁 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黄巢起义 时隐居中条山,朱温代唐,召为礼 部尚书,不就。后唐末帝李侃被杀, 绝食而死,时年72岁。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也叫《诗品》, 共二十四品,为别于钟嵘《诗品》, 称《二十四诗品》,有“韵味说”。
(4)风格理论的现代意义: “文如其人”、“风格即 人”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
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都极具个人风格。 文化昆仑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的“文 如其人”一出,把文学风格的现代意义推 向了极致,此是后话。
9
1753年,法国学者布封(1707-1788) 因为36册的巨著〈自然史〉的出版, 被授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在隆重的 授予仪式上,布封发表了著名演讲---〈论风格〉,提出了 “风格即人” 主张,一时坊间争相仿效,并在文坛 著名,影响深远。

十三 荷塘月色

十三  荷塘月色
荷 塘 朱 月 自 清 色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荷 塘
月 色
主要写了作者的一段 经历,到荷塘去,受 到荷塘景物的感染, 而产生的一段联想。
题解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 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 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 , 是一个有月亮的 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 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 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六年。其间,参加了文 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 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 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 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 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 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S君 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 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 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 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 感‛。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 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 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 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 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 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 比如,说某位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 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上 的 月 色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谐 像名曲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亚里士多德
德莱顿
‚思想外衣说‛ 诗人的想象的幸运之一即在于 ‚辩论术,或以适当的意义的和 富丽堂皇的辞藻给那思想穿起衣 服或装饰它的技巧。

福楼拜:形式是思想的血肉, 正如思想是生命的灵魂一 样。 巴依:风格是已决定的意义 加添的选择的附加物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扬雄 ‚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 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 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 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此即为花间词与豪放派之风格区别。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style(风格 ),本意为刀笔, 喻为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 特殊方式。 ‚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 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 的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 就是风格。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叙述、对话三种基本形式。 抒情语体多有凝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充满情感富于 想象的形象、跳跃的结构和突出的修辞手段,表现 对情感的体验多半用诗歌体裁。 叙述语体多用于叙述事件,在叙事性的文体中广泛 使用。以叙述的语言,从特定角度加以完整的叙述。 对话语体多用于戏剧文学,多为舞台演出而作。
作家的灵活运用和自由创造
自由语体。 薛雪《一瓢诗话》:诗有品格之体、体格之 格。体格,一定之章程;品格,自然之高迈。 品高虽被绿蓑青笠,如立万仞之峰,俯视一 切;品低则拖绅缙笏,趋红走尘,适足以夸 耀乡间而已。所以品格之格与体格之格,不 可同日而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另一方面,钱钟书的幽默是机智的幽默。 尤其是大量新奇、犀利、奇巧、多样的比喻 句顺手拈来,妙语连珠。 一是比喻数量众多。
二是“想得深而说得俏”,比喻贴切精
妙。
27
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 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 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掩起来。

30
“范小姐今天赴宴擦的颜色,就跟美洲印第
安人上战场擦的颜色同样胜利地红 总之,这是一种熔道德、风俗、人情的批判 于一炉的机智的幽默和讽刺,具有现代性质。
31
继20年代鲁迅、30年代老舍、张天翼、 沙汀之后,钱钟书成为现代文学又一位优秀 的讽刺小说家,为40年代的讽刺小说划上了 一个圆满的句号。
32
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围
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 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作为讽 刺文学,它令人想起像《儒林外史》那一类 的著名中国古典小说。但是,它比它们优胜, 因为它有统一的结构和更丰富的喜剧性。和 牵涉众多人物而结构松懈的《儒林外史》有 别,《围城》是一篇称得上是‚浪荡汉‛的 喜剧旅程录。”
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1
一、主要经历
钱钟书(1910--1998),字默 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他出身于江苏无锡一个以诗书 传家的传统文人家庭。 其父钱基博,近代著名国学 家,经史子集靡不贯通,著作 等身,尤以《现代中国文学史》 一书蜚声国内,历任上海、北 京多所大学教授。其母姓王, 是近代通俗小说作家王西神的 妹妹。
23
孙柔嘉
孙柔嘉是小说中另一个较有心计的角色。是 个斤斤计较 、专横善妒、好猜疑的小气鬼。她 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这种既柔又嘉、却暗 自阴柔而且柔能克刚的人,就像一个甜蜜的圈 套,却掌控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 控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
24
在钱钟书笔下,这个小女孩显得特别老练,
18
(3)在事业围城里,痛恨现状却又慵懒无 能, 依然处处碰壁。
19

方鸿渐是个不好也不坏的人。 他善良,可也骗人,但是好像是有 限度的;他老实,不切实际,聪明 而没有勇气,没有什么用处,是一 个眼高手低的人。他博闻识浅,知 道的东西太多,能侃,但是没有自 己的见识;能言善道,没有自己主 意,碰到什么事都优柔寡断。苏文 纨说他大地方玩世不恭,小地方挺 认真。赵辛楣是他的好朋友,说他 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孙柔嘉说 他喜欢自做聪明,但是最终弄巧成 拙。总之,方鸿渐是善良而没有用 处,聪明但优柔寡断。在生活面前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怯懦,碰到事拿 不定主意,喜欢乱说,所以不断地 失去机会。
15
方鸿渐的形象
抗战时期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一 个精神困顿、生活空虚的零余者。 (1)盲目追求时尚,不学无术。 在国内读大学时,他几次换专业;在欧洲 的四年里他又换了三所大学,最后花钱买了 一张假博士文凭回来,以负“孝子贤孙”之 责,让老父老母高兴。
16
(2)追求真爱却又逢场作戏,在感情的 “围城”里处处碰壁。 在回国船上,他受作风新派的鲍小姐引 诱,也被出自官宦之家获得博士学位的苏 文纨小姐追求。但他真正倾心的是唐晓芙, 又不敢坚持;后与孙柔嘉结婚。在无休止 的吵闹声中积累矛盾导致感情破裂最后分 手。
17
方鸿渐上大学的时候,看到新式恋爱他很羡慕, 但是老父亲一吓他,就缩回去了,是个优柔寡断的 人。他对苏文纨的态度也这样:不喜欢苏文纨,那 就明说好了,但是他非常怯懦,明明自己不愿做的 事还迫于情势做下去,结果自己落到那个套里边了。 小说里边写一个情节,说方鸿渐虽然并不喜欢老姑 娘苏文纨,但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就跟苏小姐约会, 在花前月下,不能自持啊,就吻了苏文纨。吻的面 积非常小,轻轻地一点,就像清朝场面上喝大盖碗 的大碗茶,轻轻地拿嘴在茶杯的边上这样碰一下, 表示意思了。最终苏文纨知道了真相,就在方鸿渐 真心爱恋的唐晓芙跟前中伤方鸿渐,致使两人关系 破裂。
是个系主任。他留洋学的是政治,颇有政治家的见地和
风度。他为人热情大方,对朋友真心帮助。缺点在于有
时候故意拿腔作调,摆弄政治家派头。比如他说:“办报 是开发民智,教书也是开发民智……论影响的范围,是办 报来的广;不过,论影响的程度是教育来得深。”
22
褚慎明
褚慎明是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塑造的哲学家。 此人有一大爱好:四处搜罗哲学家通信地址,写信与 他们,凡有回信则四处炫耀,以抬高自己身价。褚君 与大哲学家罗素尤其熟,“还够得上朋友”,称自己 为罗素解决了一些问题。细数起来,无非是罗素问他 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coffee or tea之类非 褚君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尽管如此,褚君仍亲狎地 唤罗素小名“Bertie”,唬得旁人一愣一愣,仿佛 “还够得上朋友”就是谦虚地表达与罗素交情甚深, 而与罗素交情甚深就必定是哲学大家。他沾沾自喜吹 嘘,其实是在揭露自己的空虚和无聊
12
现代社会
事 业
生存
方鸿渐=进城+出城+进城+出城……
13
5、《围城》的人物形象
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下留学生及 中上层知识分子生活命运的刻画。 着重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几类形象。

14
有能力但行为孟浪的赵辛楣;沽名钓誉 的褚慎明;招摇撞骗的韩学愈;假道学李梅 亭;老奸巨滑、灵魂猥琐的高松年;趋炎附 势的顾尔谦;拉帮结派、投机钻营的汪处厚; 心术不正、好探隐私的陆子潇;才学空疏、 仗势欺人的曹元朗等。
37
3、现代人生存境况的 寓言 ①人生的“围城”效 应:我们对《围城》 理解的主导倾向。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 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 去,笼内的鸟想飞出 来;所以结而离,离 而结,没有了局。 ②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荒诞与虚无
城府颇深。她左右了方鸿渐的一切。结婚以 前,孙温顺而柔弱;结婚以后完全换了一个 人,变得非常专横,妒嫉、自私、刻薄,不 容许方鸿渐跟外面任何人结交。钱钟书从文 化批评角度写孙柔嘉本来也是个受过大学教 育的人,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教育,但是 骨子里面很旧,她也不是东方女性美,完全 是刻薄,在家庭生活里面纯粹是一种占有欲。
一行人舟车鞍马,好不辛苦的来到三闾大学,才 发现这所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赵辛 楣迷恋上了同事的年轻夫人,最后被迫辞职,去了重 庆。失去了朋友的方鸿渐与同来的孙小姐日久生情, 最后在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后与孙小姐一起离 开三闾大学,结婚旅游到香港,与恰在此处的苏文纨 相遇。回到上海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 家报社做些杂活。后来方鸿渐失了业,又因为生活中 的琐碎小事与妻子吵架,最后决定再到重庆去找赵辛 楣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36
你知道,我是做灵魂生意的。人类的灵魂一部分
由上帝挑去,此外全归我。谁料这几十年来,生 意清淡得只好喝阴风。一向人类灵魂有好坏之分。 好的归上帝收存,坏的由我买卖。到了十九世纪 中叶,忽然来了个大变动,除了极少数外,人类 几乎全无灵魂。……到了现在,即使有一两个给 上帝挑剩的灵魂,往往又臭又脏,不是带着实验 室里的药味,就是罩了一层旧书的灰尘,再不然 还有刺鼻的铜臭,我有爱洁的脾气,不愿意捡破 烂。……我也是近代物质和机械文明的牺牲品, 一个失业者……。
方鸿渐留学回国的船上结识了一夜风情的鲍小姐, 同船回国的大学同学苏文纨亦颇有垂青之意。回到上 海之后,方鸿渐在干亲周某的小银行做事,在苏文纨 家结识了她的表妹清纯女孩唐晓芙,一见倾心。追求 苏文纨的政客赵辛楣没有随政府迁都去重庆,而是留 下来追求苏文纨。为了斗败情敌方鸿渐,他约了朋友 与方鸿渐喝酒,故意让他在苏文纨面前出丑,以发泄 妒嫉之情。二人不打不相识,成为好友。苏文纨最后 嫁给别人,赵辛楣很是沮丧,方鸿渐也因唐晓芙的拒 绝而心灰意冷,二人决定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去内地一 所新成立的三闾大学任教。 9
35
2、对中国现代文化与现代知识分来自的批判。在此意义上,类似《儒林外史》。 三闾大学内部蝇营狗苟,倾轧暗算。 校长高松年;李梅亭、韩学愈、汪处厚、 曹元朗、苏文纨、鲍小姐等。 在文化态度上,钱氏对西方现代文明给予 了无情嘲讽。 钱锺书站在了西方20世纪的思想高度,对 现代工业文明提出了抗议。 如《魔鬼夜访钱锺书》:
4
二、主要著作
40年代创作出版方面有随笔集《写在人生边
上》、短篇小说集《人· 兽· 鬼》(《上帝的梦》 《猫》《灵感》《纪念》)和长篇小说《围 城》。 学术著作有《谈艺录》,出版了《宋诗选 注》、《管锥编》、《七缀集》等著作。
5
三、长篇小说《围城》
6
1、创作动机
《围城》初版自序言中说:“在这本书里, 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人物。 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具有无毛 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方鸿渐
20
典型意义:
他的命运是抗战前夕缺乏生活理想的小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缩影。他的悲 剧既是他矛盾性格导致的,也是畸型社会的 炎凉世态促成的。
21
赵辛楣
赵辛楣是一位有着独特性格、有着他自个儿“灵魂” 的人物:豪爽又不失儒雅,浮夸又不乏精明。他活得挺
潇洒,“进可以做官,退可以办报”,再不济还能教书,而且
10
3.《围城》的主要内容
第1——4章:从写法国渡轮到上海家中一段时间, 方鸿渐的生活。 第5章:写从上海到内地(湖南三闾大学)途中的 冒险经历。 第6——7章:写三闾大学期间的生活。 第8——9章:写方鸿渐从结婚到婚姻生活的解体。
11
4、方鸿渐:人生的四次突围与失败
他人 爱情 教 育 方鸿渐 婚 姻 归宿
25
4、《围城》的幽默讽刺艺术
一方面,《围城》的幽默和讽刺具有一定的知 识容量。
方鸿渐盘算一下,想爱尔兰人无疑在捣鬼,自己 买张假文凭回去哄人,岂非也成了骗子?可是——记 着,方鸿渐进过哲学系的 ——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 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 人,官吏对民众都应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 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父亲和 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 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 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 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