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回忆》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音乐特点。

2. 通过对《回忆》这首乐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声乐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和表现音乐的欲望。

教学重点:1. 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理解其音乐特点。

2. 学唱《回忆》这首乐曲,掌握其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1. 理解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组曲的音乐特点。

2. 掌握《回忆》这首乐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天鹅湖》组曲唱片或磁带。

2. 乐谱、钢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柴可夫斯基及其《天鹅湖》组曲。

2. 引导学生关注《天鹅湖》组曲的音乐特点。

二、欣赏《天鹅湖》组曲(15分钟)1. 播放《天鹅湖》组曲,让学生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天鹅湖》组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三、学唱《回忆》(20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先自行预习。

2. 教师逐句教唱《回忆》,讲解乐曲的节奏和音高。

3.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唱奏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5分钟)1. 教师播放《回忆》录音,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唱奏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深化欣赏《天鹅湖》组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深入分析《天鹅湖》组曲。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三、创作与表现(20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类似的旋律。

2. 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回忆》的音乐特点。

《回忆》初中音乐教案

《回忆》初中音乐教案

《回忆》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回忆》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回忆》,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1. 歌曲《回忆》的旋律和歌词。

2. 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回忆》的高音部分。

2. 古典音乐的欣赏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古典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回忆》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旋律和歌词。

2. 教师详细介绍歌曲《回忆》的背景、作曲家、演奏家等信息。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掌握高音部分。

三、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指导高音部分。

2. 学生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水平。

3.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回忆》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演唱《回忆》,并了解更多古典音乐知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演唱《回忆》歌曲,巩固课堂所学。

2. 了解一位古典音乐作曲家,下节课分享。

3. 欣赏其他古典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歌曲《回忆》,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演唱水平。

同时,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指导,使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古典音乐,拓宽知识面。

在下节课中,可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作曲家及其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回忆-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回忆-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回忆-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可演奏一些简单的旋律;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2.了解回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回忆》是一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曲。

该歌曲以平凡的日子为主题,呈现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回忆。

歌曲旋律温馨动听,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2. 歌曲欣赏1.首先,让学生先听原唱版的《回忆》歌曲;2.结合歌曲,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问学生对于歌曲的感受。

3. 乐器演奏通过简单的教学,教授学生演奏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具体步骤如下:1.先教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即卡农旋律;2.向学生示范如何演奏旋律,然后让学生模仿演奏一下;3.小组分组,让学生一起来演奏歌曲;4.最后,让学生再来一遍完整的合奏。

4. 分享表演最后,小组学生选任一位同学来表演他们演奏的《回忆》歌曲,并简单介绍自己小组的创编过程。

四、教学方法1.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欣赏音乐、演奏乐器等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2.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五、教学评估1.通过听写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观察分组合作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3.通过分享表演,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课后作业1.认真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练习《回忆》歌曲,争取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3.小组同学一起创作一首类似于《回忆》的歌曲,并录音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音乐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表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

《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

《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回忆教学设计一等奖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回忆》教学设计的一等奖得奖方案。

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回忆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教学主题本次教学的主题为《回忆》。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回忆力和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

3. 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回忆》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回忆》的结构和情节发展。

3. 解读《回忆》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形象。

4.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引人入胜的故事片段或事件片段,激发学生对于《回忆》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如视频片段、图片或音频等引起视听感官的刺激。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发表观点。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促进学生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和思考方式。

探究性研究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的研究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评估评价标准1. 学生回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和互动情况。

评估方法1. 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书面作业。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

3. 小组合作项目的评估。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提高回忆力和思维能力,并对于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进一步学习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回忆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回忆起自己的初中生活,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重点:1. 学会倾听和欣赏音乐。

2. 通过音乐回忆和表达自己的初中生活。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

2. 学生音乐作品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初中生活,让学生分享自己最难忘的初中经历。

2. 教师分享自己的初中音乐回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欣赏音乐(15分钟)1. 播放一段初中生创作的歌曲,让学生倾听并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主题和旋律,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意义。

三、创作音乐(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创作灵感。

2. 引导学生通过演奏乐器、唱歌或即兴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初中回忆。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以使用歌词、旋律、节奏等多种方式表达。

四、分享作品(10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音乐对自己的意义。

2.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强调音乐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初中生活,学生参与度较高,创作出了许多有情感的音乐作品。

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了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同时,学生也在分享和评价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进展,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回忆》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回忆》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回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产生对音乐剧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剧体裁的特点,提升欣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能够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难点】听辨歌曲节拍,感受节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片段;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出自哪一步音乐剧?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播放的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里面的插曲,并讨论交流美国其他著名的音乐剧如《猫》,引入课题,《回忆》。

(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歌曲,并介绍音乐剧《猫》,作为歌舞剧凭着再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

2.教师为学生介绍韦伯,英国音乐剧作曲家,他的音乐剧《猫》是根据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改编的,韦伯充分注意到儿童的特点,其中的音乐《回忆》生动的表现出不同角色的猫的形象特点,这个音乐剧是真正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大众戏剧。

在伦敦首演后,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舞台剧,这首《回忆》就是其中的名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他还创作声乐套曲,变奏曲等。

(三)探究学习1.教师播放乐曲,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流畅、舒缓,旋律节奏比较平稳,有很多连续的长音,听起来非常悲伤。

2.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并设问:歌曲是几几拍子,给大家怎样的感受,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12/8拍,给人连贯,起伏荡漾的感觉。

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

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教师播放音乐剧《猫》的相关剧情并提问学生:这只猫是怎样的形象?提问其中几个小组代表,并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给出答案:这只猫流浪后回归却被歧视和猫群的区别对待。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多彩音乐剧《回忆》教案1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多彩音乐剧《回忆》教案1

《回忆》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2.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

3.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12/8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教学引导: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音乐剧《猫》中的著名唱段《回忆》。

2、《回忆》完整的听一遍,歌中回忆了哪些往事?3、师:这时的魅力猫心情怎样?歌中唱到了什么?生:歌曲以回忆为主题,回忆了痛苦往事,如泣如诉。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她从以前那只美丽的猫变成现在这样悲惨的样子,魅力猫内心的痛苦只有它最清楚。

教学内容:一、学习歌曲:(1)聆听第一遍。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简单学唱歌曲《回忆》片断。

(2)歌片先听一遍童声演唱的中文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你可以在心里跟唱?(3)学生用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用lu轻声哼唱。

师:有的同学被陶醉了。

接下来,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用lu轻声哼唱,感受歌曲旋律是怎样的?生:感人的,流畅的,如泣如诉的。

师:这首音乐是催人泪下的,打动了我们每位同学。

(4)随音乐学唱。

师: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生:演唱。

(5)划拍视唱曲谱。

师:这首歌曲采用了12/8拍这种复拍子,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以前我们学过3/8拍的歌曲,划拍的时候划三角形表示。

那么12/8拍怎么划呢?生:……每个小节划四个三角形表示。

师:你们看,这里有连音,在拍中平均唱2个音,按节奏读一下2连音的歌词。

生:学生读歌词。

(6)唱歌词,歌曲处理。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二、激发情感:1、师:我们看看歌词写得也很美:在月光下,一片片枯叶,飘落在地,夜的风呜咽呻吟…。

借景抒情。

同学们, 魅力猫现在虽然是最落魄、最可怜的猫,可是它仍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美好的向往,她在歌中最后唱到“今天也将成为回忆,新的生活即将开始: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音乐剧中的那只猫“魅力猫”,用心去演唱、用心去体会、用情感去诉说《回忆》。

初中欣赏《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欣赏《回忆》音乐教案

初中欣赏《回忆》音乐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回忆》,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3. 通过对歌曲《回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过去,感恩生活。

教学内容:1. 歌曲《回忆》的欣赏2. 歌曲《回忆》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的解读3. 歌曲《回忆》的演唱技巧指导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回忆》,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第一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回忆》,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教师解读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三、歌曲演唱技巧指导(15分钟)1.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回忆》,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技巧。

2.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音高、节奏、呼吸等,进行讲解和示范。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唱,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回忆》的主题思想及演唱技巧。

2. 引导学生珍惜过去,感恩生活,用音乐的力量传递情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回忆》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3.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设计方案
回忆
音乐剧欣赏课—《回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音乐剧音乐,对音乐剧产生兴趣,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中。

过程与方法
2、在欣赏音乐剧《猫》等视频、音频片段过程中,感受音乐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比音乐剧与歌剧的
异同。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感受、体验《回忆》、《歌剧魅影》的音乐情绪,感受、体验、辨别其演唱方法,对比音乐剧
与歌剧的异同。

(2)初步了解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欣赏音乐剧《猫》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剧的艺术表现形式。

2、在聆听《回忆》中感受其演唱方法,哼唱主旋律,加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难点:
1、在聆听、欣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不断感受、区分歌剧与音乐剧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们乐队为今年文艺汇演准备的曲子《歌剧魅影》,让我
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乐曲吧。

播放课件。

(播放的同时写板书,歌剧魅影,播放完掌声)
师:谢谢大家,这首曲子我们乐队还在练习当中,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会加油的!师:这首曲子啊,老师每次听都感慨万分,大家也谈谈你们的感受吧。

这位同学。

生1:这首曲子十分恢弘雄壮,但又透露一些神秘和玄妙的感觉。

师:分析的太透彻了,谢谢请坐。

生2:开始比较神秘而鬼魅,后来给人一种震撼。

感觉忽快忽慢,音调忽而高忽而低,反差很大。

师:旋律的起伏让我们心灵感到了震撼。

谢谢请坐。

生3:时而舒缓,时而雄壮。

师:体会的很深刻,谢谢请坐。

看来同学们欣赏的都很认真,所以感受的非常具体、深刻。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歌剧魅影》属于从歌剧发展而来的音乐剧,是由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 韦
伯作曲,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音乐剧的传奇人物安德鲁.洛伊德.韦伯。

出示课件。

导读。

师:安德鲁.洛伊德.韦伯,1948 年3 月22 日生于英国南肯辛顿的音乐世家,父亲是英国伦敦音乐专
校的校长、知名风琴演奏家,母亲是小提琴家,弟弟是著名大提琴手,姨妈是剧院演员,带领他进
入剧院,令他从小就领略了舞台的魅力,7 岁开始作曲,11 岁时韦伯用积木和纸板盖了一个玩具
剧院,这也许是他日后投身音乐剧的预兆吧。

他的经典音乐剧有《猫》、《歌剧魅影》、
《艾薇塔》等。

二、新授
(一)欣赏音乐剧《猫》的片段。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另一部经典音乐剧《猫》,单ft问题出现,1、思考表演者是通过什么方
式来表现人物和交代剧情的呢?2、感受作品《回忆》中的演唱方法。

(播放视频并写上板书猫,
在视频中出现“魅力猫”时,要介绍一下。


师:这部音乐剧《猫》全剧近三个小时,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截取部分片段给大家欣赏。

好,(课件自动
进入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说一下你看到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有(集体说)音乐、舞蹈、歌唱、
戏剧、对白的艺术形式。

(板书写)
师:刚才呢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和准确。

师:下面我们来谈谈上节课讲的歌剧与这节课欣赏的音乐剧有什么异同?
生:我觉得他们的艺术形式都差不多。

师:对,谢谢请坐,他们的艺术形式都有音乐、戏剧、舞蹈等,大同小异。

师:刚才这位同学谈了歌剧与音乐剧的相同点,现在就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点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上节课听的歌剧主要是唱,今天欣赏的音乐剧好像主要是表演。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

歌剧以歌唱为主,音乐剧以表演为主。

那么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认为音乐剧的表现形式不分主次,是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集体说)同意。

师:恩,刚才这两位同学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分析了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那么大家说说还有哪
些不同吗?(全部举手)
生:歌剧的演唱方法是宣叙调和咏叹调,而音乐剧《猫》中出现了另一种歌唱方法,应该是课本
中提到的古典与通俗的结合。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看来音乐剧的演唱方法更加丰富,更加自由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透彻啊!师:刚才我们欣赏的音乐剧《猫》向我们讲述了格里泽贝拉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的猫,成为可以重获新生的猫,因此被称为魅力猫。

下面让我们跟随魅力猫,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聆听它的歌声,体验它的情绪。

(播放《回忆》,板书《回忆》)
师:(播放完)刚才我发现啊同学们聆听的都特别认真,好,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全举手)这位同学
生1:我觉得他的情绪是无助、孤独的。

师:恩,感受很深。

谢谢请坐。

这位同学
生2:我感到了它内心的凄凉和忏悔。

师:
恩,走进它心灵深处了。

师:下面我们跟随大屏幕的谱子,随音乐用lu 来哼唱。

(指谱哼唱)
师:同学们哼唱的都非常积极,只是还有些地方需要多练习一下。

这首曲子是12/8 拍,也就是说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12 拍,好,大家说一下第一个音符是几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

唱几拍?3 拍。

第二个音符唱几拍?4 拍。

师:为什么呀?对,因为有延音线,把这两个音符的时值加在一起了。

师:诶(ei)同学们看后边,出现了一个9/8 拍,还有一个6/8 拍,这是什么拍子呢?
师:单ft课件(交换拍子的定义)这叫变换牌子,指的是在同一首歌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的叫变换拍子。

师:现在就让我们试唱一下吧。

单ft下一张谱子(不用音乐)给3 拍准备1、2、3(师指谱子)。

师:好,现在让我们再熟悉一遍,注意切分节奏和延音线中音的时值。

(指谱唱)
师:这遍同学们进步多了,现在请随钢琴演唱一次,注意情绪哦。

师:(唱完)大家来评价一下,谁来说说?(我们唱的怎样?)
生1:最后一行第1小节“5”的八拍时值没唱准确,造成切分节奏没唱好。

师:恩,你听的真仔细。

现在我们把这句唱一下,(指谱唱)
师:(唱完)还有应该注意的问题吗?
生2:我觉得最后一句的强弱,处理的不够好。

师: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唱呢?
生2:我觉得应该由强到弱。

师:大家觉得这样可以吗?
生:(集体)可以。

师:下面我们按照这个强弱来处理一下。

(指着谱子从6671.1.)
师:还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生3:我觉得情绪还不够丰富、饱满。

师:恩,那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3:我的看法是应该用柔和的声音来表达无助、孤独的情绪。

师:好,那我们随钢琴用a 演唱一遍,要注意情绪哦。

师:刚才在练习当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的专注认真,老师非常高兴,现在我要看看你们的创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怎么样。

师:请每个组的组长带领自己的同伴,用身边现有的乐器,以演奏、演唱、舞蹈等形式来创编一下吧。

现在开始分组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
(练习时间5 分钟)
师:钢琴弹奏13531(练习结束)
师:好,现在是同学们展示的时间了,哪组先来?(全部举手)
师:看来准备的不错,大家都很踊跃嘛。

师:这组。

(鼓掌)
师:看来你们这组已经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那组长说说你们还有哪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生:我觉得在节奏上可以练习的更准确些。

师:谢谢请坐,期待你们以后更完美的表现。

师:那下一组来,展示。

(鼓掌)
师:好,谁来评价一下这组?
生:我觉得他们这组优点是唱的很投入,只是打ft乐再加强一下就更好了。

师:观察的很细致,谢谢请坐。

师:请下一组的同学来展示。

生:展示,鼓掌。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组的同学?
生:舞蹈优美,和打ft乐完美的配合。

师:太美了,你们是校队的吗?看来平日的努力见证了你们的完美表现。

为你们点赞!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没有表演的小组下次可以展示你们的风采,今天每个小组的表演都
精彩万分。

让我看到了多才多艺的你们。

老师觉得很欣慰。

三、总结提高、课堂小结(在《天鹅》的音乐声中结束)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韦伯的两部音乐剧《回忆》《歌剧魅影》,了解了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及与歌剧的不同,感受了音乐剧它既能满足试听上的享受,又有魅力四射的舞蹈,还配合着炫目的舞台效果,使它风靡世界,广受欢迎。

通过今天的音乐剧之旅希望同学们今后会喜欢上音乐剧,感谢同学们的参与,谢谢,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