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西药间配伍禁忌

合集下载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中西医结合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药联合应用日趋普遍,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中西药合用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对保证临床用药有效、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1、理化性质的改变1.1酸碱中和含有机酸的中药及中成药(山楂、乌梅、五味子、山茱萸、保和丸、六味地黄丸、乌梅丸等)不宜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合用。

因为相互合用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1.2形成沉淀含鞣酸较高的中药及中成药(虎杖、大黄、五倍子、石榴皮、麻仁丸、利胆片等)不宜与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士的宁、硫酸亚铁等同用。

因为鞣酸的吸附作用,可与西药在肠道内结合,而不被吸收并影响药物排泄。

1.3形成络合物含金属离子如钙、铁、镁、铝的中药(石膏、瓦楞子、牡蛎、龙骨、磁石、石决明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异烟肼合用。

因为上述中西药合用可形成络合物,致使肠胃吸收减少,抗菌作用减弱,同时也影响金属离子的吸收。

1.4过敏反应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宜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

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

庆大霉素应避免与柴胡注射液混合使用。

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同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性。

1.5pH值的变化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

这些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

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

1.5.1双黄连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c、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维生素c、氢化化可的松配伍后紫外线吸收度大幅降低、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环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故不宜配伍。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一)麻黄及其制剂1、不宜与降压灵、利血平、胍乙啶、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同用。

麻黄碱有升压作用,与降压药产生药理作用拮抗。

2、不宜与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同用。

麻黄碱能兴奋中枢神经,拮抗镇静催眠咬的中枢抑制作用。

3、不宜与痢特灵、优降宁、苯丙胺、苯乙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籍同用。

4、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同服。

麻黄碱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

如同时服用洋地黄类,可导致强心苷中毒。

5、不宜与氨茶碱同用。

使毒性增强。

6、不宜与异烟肼同用。

两药均可引起精神兴奋、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7、不宜与咖啡因同用。

(二)延胡索(元胡、玄胡)及其制剂1、不宜与氯丙嗪同用。

二者有类似安定和中枢性止呕作用,但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2、不宜与咖啡因、苯丙胺等中枢兴奋剂同用。

延胡索乙素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降低西药的疗效。

3、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巴马汀,其降压作用可被单胺氧化酶抑制所逆转或消除,故在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期间及停药时间不足两周者,不宜应用元胡及其制剂。

4、不宜与士的宁及马钱子同用。

可增强士的宁的毒性反应。

(三)黄连、黄柏、苦参等及制剂1、不宜与强心苷同用。

这些中药在胃肠道中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肠道菌群的改变使强心苷被细菌代谢部分减少,血中强心苷浓度升高,易发生中毒。

2、不宜与酶类制剂同用。

这类中药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类制剂的作用。

3、不宜与青霉素同用。

含黄连的注射液与其配伍不稳定,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均易析出沉淀。

(四)川芎及其制剂1、不宜与心得安同用。

川芎嗪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可以强心、扩冠,心得安能阻断其作用。

2、不宜与甲苯丙胺同用。

川芎具有镇静作用,可以拮抗甲苯丙胺的兴奋作用。

(五)附子和乌头及其制剂1、不宜与肾上腺素类同用。

乌头碱可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合用产生被动异位心率。

2、不宜与强心苷类同用。

合用会加重对心脏的毒性。

3、不宜与心得安、利血平同用。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品时,很多时候会产生疗效增强或者疗效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增强等现象。

现就对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阐述如下:1.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中药的甘草和西药的呋喃妥因或者链霉素合用,会降低呋喃妥因对胃肠的反应,可以减轻链霉素对第8脑神经的毒副作用;中药的三七、人参对西药激素类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减轻作用;中药的三七、赤芍和西药的乳酸心可定合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扩张血管,降血及血脂,减轻心脏的负担。

中药的金银花、黄芩和西药的青霉素合用,会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故可以合用,对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药的方剂桂枝汤和人参汤与西药的副肾素类制剂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对自身免疫性低下的患者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中药的方剂小柴胡汤、清肺汤、竹叶石膏汤与西药的抗生素类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对高龄反复感染者或抗生素过敏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的制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山茛菪碱合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证的治疗也有较好作用,能提高心率,并且能改善血液的循环,使缺氧缺血的情况得到缓解,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药的丹参与西药的维生素C合用,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这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丹参和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合用后,在拮抗自由基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另外丹参与西药的环磷酰胺、喜树碱等合用,对抗肿瘤效果有增强作用。

实验表明,中药的丹参能降低血中的纤维蛋白,会破坏肿瘤周围纤维蛋白网络的形成,化疗药物及免疫活性物质就容易进入肿瘤的内部,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乳糖酸红霉素合用,可以加强乳糖酸红霉素的稳定性;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卡那霉素合用,能降低卡那霉素的毒性作用,减轻对耳蜗的损伤;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阿司匹林合用,其抗凝效果得到增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可以起到较好疗效;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硫酸镁合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药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中药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医药物配伍分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所以说十八反是指两种药物相反临床常用有毒中药一览表(第1页)临床常用有毒中药一览表(第2页)临床常用有毒中药一览表(第3页)②、国家规定有毒中药管理品种需凭生签名的专用处方才能配方、使用。

妊娠用药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

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

中西药配伍禁忌表(最新整理)

中西药配伍禁忌表(最新整理)

对中枢产生抑制
丹参
复方丹参 丹参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1)胃舒平
(1)(2)形成络合物影响
(2)细胞色素 C 注射液
吸收
(3)环磷酰胺 5-氟尿嘧啶喜树碱钠 争 (3)促进肿瘤转移
光霉素
天麻片 密环片 止痉散 五虎追风散 咖啡因 可可碱 茶碱 利他林 茶丙胺 拮抗
成分
中药
中成药
不宜配伍的西药
机制
硼砂 海螵蛸 瓦楞子 冰硼散 婴儿素 喉关丸 健胃片 通窍 (1)四环素 先锋霉素Ⅰ、Ⅱ 乌洛托品 (1)降低药效
皂角
散 红灵散 胃痛粉 健用散 行军散 新生霉素 氨苄青霉素 呋喃呾啶
(2)分解失效
陈香露白露
(2)阿司匹林 消炎痛 保泰松 对氨基 (3)吸收降低
碱性
水杨酸钠 维生素 B1
(4)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
侧柏叶 拳参 扁畜
周氏回生丹 陈香露白露 礞石滚痰丸 因等) 生物碱(麻黄素、阿托品、黄连素、(4)形成络合物,降效或失
鞣质
四季青糖浆 清宁丸 麻仁丸 虎杖片 奎宁、利血平)亚铁盐制剂 碳酸氢钠制 效
紫金锭 紫金粉 七厘散 感冒宁 舒痔 剂
丸 解署片 一捻金 导赤丸 万应锭珠 (2)异烟肼
黄散 利胆片 复方升日红片
(3)降血糖药(降药灵、D-860 等)
(4)水杨酸制剂
(5)排钾利尿药(氢氯噻嗪等)
(1)沉淀、影响吸收 (2)中毒 (3)拮抗 (4)易促成消化性溃疡 (5) 易致低血钾
牛黄
小儿至宝锭 牛黄上清丸 牛黄抱龙丸 水合氯醛 乌拉坦 吗啡 苯巴比妥 琥珀抱龙丸 牛黄解毒丸 牛黄镇惊丸 牛黄清心丸 安宫牛黄丸
拮抗 竞争受体,降低药效
神曲 麦芽 豆豉 淀粉酶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概述中西药结合的发展使中西药合用越来越普遍。

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带来许多配伍禁忌,这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注意。

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西药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中西药合用发生的反应包括PH变化、酸碱中和、产生沉淀、发生络合,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影响药物吸收有些中西药成分发生沉淀或络合反应则会影响吸收。

如汉肌松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含生物碱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如与碳酸氢钠、青霉素等碱性注射液混合,则生物碱游离产生沉淀;而黄芩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故与葡萄糖注射液等酸性注射液配伍,则会使黄酮、蒽醌类溶解度降低。

黄酮类成分多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如与西药制剂碳酸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同用,会因络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2.影响药物排泄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

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

3.改变药物的作用含生物碱、鞣质的中药如与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效。

酸性中药如与西药制酸药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

4.产生有毒物质中药酊剂和药酒中含乙醇,如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中西药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既可能在体外也可能在体内。

对于体外发生的配伍禁忌多是由用药前中西药相互混合引起,因此临床应用时不应轻率地将不同的药液混合。

二、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

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枳实抗休克的有效成分N-甲基酷胺、对羟福林主要作用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降低。

中药与西药

中药与西药

1.中药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齿、龙骨、牡蛎、瓦楞子、蛤壳、明矾、闫然铜、代赭石、赤石脂、钟乳石等组成的汤剂及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龙牡壮骨冲剂、女金丹、朱砂安神丸、桔红丸、追风丸、复方五味子片、当归浸膏等,因含有二价以上的金属阳离子,可能与西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异烟肼在胃液作用下,形成络合物,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不宜配伍应用。

2.含有鞣质的中草药如大黄、地榆、山茱萸、石榴皮、五倍子、诃子及中成药四季青片、感冒宁等,不宜与多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族、氯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及黄连素同服。

因鞣质为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上述西药生成盐酸沉淀物,使之难以吸收,影响疗效。

3.朱砂(Hg2+)及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健脑补肾丸、朱砂安神丸、人丹、七珍丹、紫雪丹、七厘散、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等,不宜与还原性强的西药如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类、碘化钾、碘化钠、溴化钾、溴化钠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等化合物,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某些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也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同服,因为雄黄中的硫化砷可生成可溶性的硫化砷酸盐而增加毒性,降低疗效,对消化道粘膜有损害作用。

4.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山楂、山茱萸、五味子等药物的方剂,中成药,与磷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碱性较强的西药合用,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两者药疗均受影响;与磺胺药合用,能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阿斯匹林、异丁苯丙酸等与煅牡蛎、煅龙骨、硼砂等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合用,也会发生中和反应,而使两者作用都受影响。

5.中药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不宜与阿托品合用,因阿托品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具有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

两药合用,丹参所具有的降低血压的效应,能被阿托品阻断,从而降低丹参的药效。

丹参也不宜与雄性激素类药物合用,如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素等,因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拮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它与雄性激素的配伍,可降低雄性激素的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物理性配伍禁忌
酸性较强的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不可与磺胺类抗菌素配伍,中药中的有机酸成分经体内代谢后酸化尿液,不仅降低抗菌素的作用,而有机酸所至的酸性环境使乙酰化磺胺类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肾损害。

龙胆丁、龙胆、大黄合剂等苦味健胃药不可同时服用甜味中药,如大枣、甘草、蜂蜜登以防甜味掩盖苦味,产酸产气,以降低其健胃作用。

2 化学性配伍禁忌
含鞣质的某些中药,如虎杖、地榆、五倍子、石榴皮、老鹤草、侧柏叶等与硫酸亚铁合用易产生鞣质铁沉淀,影响硫酸亚铁的吸收。

与酶类药物合用,酶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化合物,鞣质可与酰胺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氨键缔合物使酶降低疗效或失效。

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五味子、乌梅、山楂及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保和丸与碱性西药,如氨茶碱联用,锻牡蛎、锻龙骨、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可发生的酸碱中和反应,而使药放下降或消失。

3 药理性配伍禁忌
氨基甙类抗生素与碱性中药,如硼砂、海螵蛸等同用,药物分布到脑组织中的浓度增加,其毒性也随之增加,苯巴比妥、胰岛素若与中药酒精同用可因酶诱导作用,是肝脏酶活性增强,使这些药物代谢加快,半衰期缩短,药放下降。

维生素不宜与某些中药合用,如维生素Bl,不与含大量鞣质的中药合用,如石榴皮、大黄槟榔、虎杖、侧柏、仙鹤草、五倍子。

因它与维生素Bl形成永久性结合而使其从体内排出。

造成维生素Bl缺乏。

含大黄的中药不宜与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l、维生素B6合用,因其可使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甘草且有肾上腺皮质样作用,长期应用水钠潴留和钾排出而引起水肿,若与洋地黄合用,易发生强心甙中毒和低血钾。

黄芩、木香等对肠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地高辛、维生素B12等药物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中药,如华山参、洋地黄、天仙子、莨菪根及叶等,和含石膏、钟乳石的中药不宜与强心甙合用。

因阿托品类中药能抑制胃肠蠕动,增加机体、对强心甙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引起中毒。

相反,含钾多的中药,如昆布、旱莲草、青蒿、益母草、五味子、茵陈、牛膝等及其制剂与洋地黄竞争心肌细胞膜受体,导致洋地黄类药效下降。

三七及其制剂,活血止痛胶布可激活血小板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可对抗肝素的抗凝作用,仙鹤草含有少量的维生素K,具有止血作用,也可降低抗凝作用。

4 药剂性配伍禁忌
在制备某些中药注射剂时,常加入增溶剂,吐温-80,往往产生和混浊沉淀,因为某些中药注射器中的鞣质没有除尽,鞣质与吐温-80相互作用产生。

含吐温的中药注射剂加入止痛剂苯甲醇、等渗调节剂氯化钠可降低吐温-80的昙点,影响药剂配制质量。

5 诱发药源性疾病的配伍禁忌
含有氰苷的中药,如桃仁、杏仁不宜与安定类镇静催眠药及麻醉性镇咳药合用,而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进而损害肝脏,影响肝功能,甚至死亡。

含鞣质中药与四环素利福平、磺胺类的药合用,可影响西药代谢速度,增加肾小管重吸收,从而损伤肝脏,有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病。

总之,中西药联合产生的相互作用内容较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很多,临床应根据它们的性味,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医疗实践,尽量发挥其有利因素,避免不良反应,达到配伍安全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