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试卷分析
五年级品社试卷分析

本张试卷试题难度0.6,只有创新乐园学生对生活实践不够了解,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导致失分较多。
区分度
本张试卷区分度为。
其中四、2.题把思维灵活、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同学与敷衍应对、方法单一的同学区分开来。
覆盖面
紧紧围绕新课程规范出题,既全面又有偏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同学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同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
试题的信息呈现方式应和学生的年龄水平、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相适应,要清楚地说明每一道试题的解答要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如何完成试题内容
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秋季质量检测试卷分析表
学科:品社年级:五年级
参考人数
A
B
C
D
合格率
优秀率
29
4
10
5
10
63.1%
17.9%
题类
答题状况
一、判断
二、选择
1、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扩宽知识面。
2、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1、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知识点模糊,并且错别字多。
2、但个别学生马虎,对生活了解不够。
3、此题得分率较高,学生的选题出现错误较少,但也透视出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模糊,人物、事件混淆。
4、个别学生失分严重,审题意识差,对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另外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三、实践天地
四、创新乐园
第一、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知识点模糊,相比之下,第二题学生失分较少,得分率较高,但个别学生马虎,对生活了解不够。第三题个别学生失分严重,审题意识差,对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另外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第四题学生答题不完整,表述不到位,语句不通顺。
四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综述
品德与社会试卷由填空、选择、判断、连线、列举题、看图填空、简答题七种题型组成,力求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设计问卷内容,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试卷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试卷题型灵活开放、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体现能力立意。
二、试题特点
注重基础知识、贴进学生生活、关注身边事物、强调能力立意、突出综合应用。
三、考试情况分析
单从试卷分数看,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是造成卷面分数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1)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全班31人31人考试 优秀率16%及格率58% 优良率51%。
(2)下面就答题的情况和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作简要分析:第一大题是填空题,第四小题失分最多。
主要是知识点掌握不牢。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第三大题是选择题,正确率高一些。
第四大题,连线题掌握的还行。
第五大题和第六、七、八大题是简答题大部分同学对知识掌握可以,一少部分不行。
四、改进意见
从试卷中看出大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现就卷面上反映的问题提几点意见
1、我还应加强自身知识的补充,积极参加各种研训活动。
2、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品德试卷分析

一年级下册品德试卷分析
本次一年级下册品德试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试卷涉及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学生在品德方面的多个方面。
以下为具体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共计20题,以“选择正确答案”为考查目标。
试题主要集中在生活常识、礼仪、公共道德等方面,难度较为适中,占试卷总分的20%左右。
建议学生在平时研究中注重积累生活中的常识,多向身边的人请教,有助于提升此部分的得分率。
判断题
判断题共计10题,以“判断是非”为考查目标。
试题主要集中在生活中的一些道德概念及关键词汇上,难度相对简单,占试卷总分的10%左右。
建议学生平时注重语文和生活常识的研究,提升此部分的正确率。
填空题
填空题共计8题,以“填写正确答案”为考查目标。
试题主要集中在礼貌用语、道歉方法、商场行为等方面,难度适中,占试卷总分的20%左右。
建议学生在平时研究中注重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常识加强对填空题考点的理解。
问答题
问答题共计2题,考察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表述能力。
难度相对较高,占试卷总分的50%左右。
建议学生在平时研究中关注道德知识,注重思辨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以提升此部分的得分率。
总体来说,本次品德试卷难度适中,内容较为全面,有一定的思考和提高空间。
建议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加强对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运用,以期在品德方面得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提升。
五年级品社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品社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对试题的认识本次五年级品社试题共计50分,就试题情况来看,知识点比较全面,三个单元的内容都涉猎到了,而且比例分配合理,题型覆盖面较广,有填空、判断、选择、连线、回答五个大题组成。
题的难易适度,既考查了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符合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情况。
二、考试概况分析本学期我代五年级3、4、5三个班的《品德与社会》课,共有学生221人,参加考试人数221人,优秀人数215人,合格人数220人,不合格人数1人。
五(3)班优秀率100%,及格率100%,均分49.033;五(4)班优秀率95.89%,及格率100%,均分48.39;五(5)班优秀率95.89%,及格率99%,均分48.432。
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很好,三个班的总成绩相对比较均衡,五(4)、五(5)两个班有个别学生成绩较差。
如:五(4)班的吴浩博、李卓宸、杨好云,五(5)班的杜昊然、李泽凡、申矞莛。
三、典型错例分析及原因(一)填空。
这个题学生做得还比较满意,满分30分,三个班的平均成绩达到了29.29分,这与平时的反复强调有很大关系。
但仍然有少数学生惰性思想严重,平时太贪玩,既不背又不写,做题毛毛躁躁,还有的学生只会背不会写,因而失分较严重。
错得较多的是“曲辕犁”“丘陵”“蝗灾”和织布需要的纺织纤维中的“天然纤维”这四个空。
其中前三空主要是不会写字,第四空是概念混淆,把“天然纤维”和“自然纤维”混为一体。
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指导和督促,易错的字词要反复强调。
(二)判断。
这个题的完成很好,满分5分,三个班的均分达到了4.80分,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出现了小小的错误。
(三)选择。
这个题满分5分,三个班均分达到了4.72分,完成得很好。
(四)连线。
连线题涉及到的是我国不同地方的主要物产。
这个题满分4分,3班均分3.947分,4班3.945分,5班3.959分,三个班都是只有一个学生出错,这三个学生出错的原因是态度不端正,做题马虎。
四年级品社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社期末试卷分析岑巩县新兴二小2021~2021学年度下学期一、成绩分析:(80分以上按优秀计)参考总人数参考率总分均分优良人数优良率及格人数及格率二、试题整体情况分析: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在生活的应用。
本试题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密切联系生活,充分体现了品社学科的特点,另外,从试卷本身来看,题量适中,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本册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三、答题整体情况分析从整体上看,多数同学基础知识部分答得较好,失分较多,正确率在60%以上。
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回答问题缺乏完整,有关实际生活部分的问题较多,是今后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三、逐题分析:(一)、填空共17个小题,每空2分,总计36分。
此题正确率达70%以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个别学生失分主要在第5小题、第7小题、第12小题和第13小题,说明学生在对个别基础知识的理解方面不理解,光强调背诵,不会根据题目的字面意思来做题,提高分析能力。
(二)、判断共13个小题,每题2分,计26分。
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达80%左右,错的较多的是第2、5、8小题。
(三)、连线共8条线,每条1分,共8分。
此题正确率为90%以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语言较好的回答问题。
(四)、根据图填一填共2个小题,12分,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方向的基本常识,此题正确率为70%,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辨别方向。
(五)、运用知识我能行本题共2个小题,共18分,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看法和认识,对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同时,在第2小题中以家乡的特点来说明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考查,体现了品德与现实生活是离不开的。
五年级品社期末试卷分析

五年级品社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整体情况分析: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在生活的应用。
本试题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密切联系生活,充分体现了品社学科的特点,另外,从试卷本身来看,题量适中,灵活多样,紧紧围绕本册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二、答题整体情况分析从整体上看,多数同学基础知识部分答得较好,失分较少,正确率在80%以上。
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回答问题缺乏完整,有关实际生活部分的问题较多,是今后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三、逐题分析:(一)、填空共9个小题,每空3分,总计30分。
此题正确率达80%以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个别学生失分主要在第3题,还有第6小题:我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许多学生落下了万字。
(二)、选择正确率80%以上,多数学生错在第5小题和第8小题。
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理解,平时接触的少。
如:药材之乡是指()。
(三)、判断共8个小题,每题2分,计16分。
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达80%左右,错的较多的是第6、7小题。
(四)、智慧大冲浪共4个小题,计30分。
此题正确率为90%以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语言较好的回答问题。
四、改进措施: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习品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品社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试卷分析3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试卷分析3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试卷分析篇一:五年级品德试卷分析一、考试情况本级共有38人,全部参加考试。
平均分为95及格率为100%二、试题分析:试题能仅仅围绕课程标准综合考察学生的素养而命题,具有科学性、灵活性。
试题基本上出自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能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出题。
本试题共五个大题,分别是填空、判断、选择、简答、实践题。
题型新颖、题量适中,难度不大,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
三、试卷分析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比较理想,正常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从学生的答卷来看,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1、学生不认真读题、审题,导致答案与题目不符。
2、答案太简单,不够全面。
尤其是简答题的第一题。
关于规则和规矩的概念学生答得不完整。
3、个别学生不认真对待,不管会与不会好歹不写,整个试卷只聊聊写了一点点。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针对以上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抓起:1.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试卷分析篇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在注重了学生基本社会知识的考查之外,还注重了对学生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与实际生活相关问题的考查,让学生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理解生活。
本次试题内容都能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答题方式,体现单元中的主要内容,设计格式合理。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对本册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掌握、理解水平都有了明显的体现,对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处理重、难点,如何创新性地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如下:一、总体情况有多进步,学生能力得到培养。
本年级共有81名学生,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优秀人数不多,但也存在一部分较差学生。
小学品社试卷分析

小学品社试卷分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四项?A.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B.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电话C. 造纸术、指南针、电话、印刷术D. 指南针、火药、电话、印刷术2.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 尊老爱幼B. 诚实守信C. 勤俭节约D. 奢侈浪费3.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4.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 资本主义高级阶段5.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B.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D. 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制度7.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 维护社会稳定C. 保障人民民主D. 实现共同富裕8.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哪些?A.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发展经济C.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经济D. 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发展经济9. 我国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A.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B. 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敬业奉献C.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D. 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0. 我国的基本法律有哪些?A.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B. 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C. 宪法、民法、刑法、社会法D. 宪法、民法、刑法、国际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________个民族。
12. 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国歌是________。
13.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选择题中有几个需要学生运用知识进行选择的个别学生出错。第2小题“选择哪组都位于南半球”,在教学中主要讲了东西半球的大洲大洋,对于南北半球也给学生讲了,但个别学生对于地图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
2、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3、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轻松、有效地学习。
(三)其他方面
1、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形成与班主任的良性合作。
2、进一步加强对后进生的督促,整体提高教学成绩。
注:小学优秀一、二年级为90分以上;三至六年级为85分以上。
二、答卷、教学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本次期中考试有所进步,学生总体情况有了改善,书写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卷面也较为整洁,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填空分析:
三年级填空题失分较多。分析原因有:(1)平时教师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掌握不牢而失分。
四年级的填空题考查的既是平时强调的重点,也是重点中的难点。大部分都是学生容易记错、写错的知识点。
44.29
1.7
98.22%
3.12
73.43%
13.47
一、试题分析及命题建议:
本次考试试题题型新颖,类型多样。三年级品社共有四个大题:8道填空题、9道选择题、15道判断题、1道问答题。四年级品社试题共有四道大题,题型依次为8道填空、17道判断、10道选择、2个简答。五年级共五个大题:7道填空、12道判断、8道选择、3道列举题。六年级有8道填空、12道判断、11道选择、2个问答四个题型。
(三)连线
本次试题,只有五年级有连线题,考查的是历史名人和做出的贡献相对应,学生做的不错,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四)问答题
三年级问答失分严重,分析原因如下:(1)有学生没做答,是因为做题不细心,没看到题。(2)读题不细心。题干要求写习俗,有的学生写的是家乡特产或名胜古迹,导致失分。(3)学生只写习俗没写对应的节日导致失分。
1、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二)学生指导方面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三年级选择题第4题“比例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0米’表示方式是( )”及选择题第9题“与省同级的行政管理区域是( )”两题每班平均有8~10人出错,说明学生对地图相关的知识掌握仍不牢固。
四年级选择题失分情况较多的是第五个小题。学生容易把“世界禁毒日”的日期和“世界无烟日”混淆,因此选错。此外,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牢固,审题不认真,出现失分情况。
六年级填空第1小题个别学生混淆知识点“海洋占多少,陆地占多少”,是“71%,29%”还是“79%、21%”,导致出错。第4小题“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在什么流域”,课堂上强调的较少,个别学生不会。
(二)选择题和判断题
选择题和判断题失分较少,主要考察学生的读题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些题目看似正确,其实存在陷阱,稍微读题不认真,就会做错。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诊断分析表
学科:品社
年级
平均分
高低差
及格率
高低差
优秀率
高低差
三年级
43.17
4.11
98.25%
8.85
65.39%
41.84
四年级
45.54
4.2
97.20%
4.84
82.37%
30.9
五年级
41.66
5.73
94.36%
15.25
56.58%48.77 Nhomakorabea六年级四年级失分在第一题,写出三条诚信的名言。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来,只有一些平时懒惰或者做题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减分了。
五年级例举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个别学生掌握不牢。
六年级问答第一题个别学生没有回答第一问“文明古国指哪几个国家”只回答了两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导致失分。
三、如何改进教学工作:
(一)课堂教学方面
试题与现实生活结合甚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常识。试题对知识的考查不仅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侧重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三年级的试卷选择和判断中体现的尤其多。如三年级品社中我们学习了参加集体活动的意义,在试题中考查“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我们应该这么办”,这就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考查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有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