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试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试题第六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请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14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项是()A.依依不舍戛然⽽⽌稚⽓未脱琴弦B.朝⼣相处引⼈⼊圣浅笑盈盈颤抖C.尾尾动听恭恭敬敬不能⾃拔教悔D.⾝临其境语众⼼长回味⽆穷矜持2.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类的⼀项是()A.深⼊浅出B.舍本逐末C.志同道合D.扬长避短3.书信的格式⼀般由称呼、问候语、正⽂、祝福语、()和⽇期6个部分构成。
A.地址B.标题C.署名D.副标题4.填⼊下列句⼦中的成语最恰当的⼀项是()讨论怎样制作班级纪念册时,同学们_______,_______,最终,制作完成后的纪念册图⽂并茂,真实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A.群策群⼒标新⽴异B.群策群⼒迎难⽽上C.各抒⼰见集思⼴益D.各抒⼰见举⼀反三5.赠⾔要因⼈⽽异,“有花⾃有⾹,不必⼤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这条赠⾔应送给()的同学。
A.惰性较强B.缺乏⾃信C.意志脆弱D.意志坚强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有误的⼀项是()A.妈妈喝住他,说:“你折⼀枝,他折⼀枝,后边歇脚的⼈就不能看景了。
”B.⼗年树⽊,百年树⼈;插柳之恩,终⾝难忘。
C.我投了稿,是⼀篇很长的作⽂,题⽬叫“补考”。
D.⽗亲⿎励我说:既有⼀,何不能有⼆。
7.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A.《⽼师领进门》中的⽥⽼师寓教于乐,让⼈佩服。
B.书信的结尾处要有祝福语,署名和⽇期要写在右下的位置。
C.同学录是留在校园⾥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中永远忘不掉的纯真。
D.《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华罗庚写给⼩学毕业⽣的⼀封信。
⼆、根据语境,按要求填空。
(10分)1.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想六年的⼩学⽣活,⼼⾥久久不能平静,校园的景⾊真美啊!请写出两个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我们曾经⼀起认真学习。
第六单元 基础训练试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考中要求学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择题答案标号涂黑,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铅B.石墨C.金刚石D.二氧化锰2、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画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A.可燃性B.还原性C.吸附性D.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煤在燃烧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冬天用煤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新购置的汽车中常散发出有异味的气体,放入一些木炭会减轻车内的异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B.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都很硬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可以将CuO中Cu的还原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干冰不是冰6、下列说法具有科学道理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防盗门锁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7、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B.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8、“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9、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B.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B.可燃冰用作燃料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金刚石切割玻璃11、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CO2用作气体肥料B.CO2用于灭火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CO2用来制Na2CO31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A.它们都易溶于水;B.它们都有还原性;C.它们的密度相同;D.它们都是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6单元 百分数(一) 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 百分数(一) 单元检测卷一.单选题1.35的后面添上一个百分号,这个数( )。
A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 .缩小到原来的1100C .不变2.乐乐每天在校上课6时,他在校上课时间占全天的( )。
A .60%B .50%C .25%3.在含盐20%的盐水中,盐比水少( )。
A .75%B .60%C .80% 4.已知A×60%=B×38(A 、B 均不为0),则( )。
A .A=B B .A>BC .A<B5.同一段路程,轿车需要3小时行完,客车需要4小时行完,客车的速度比轿车的速度慢( )。
A .75%B .33.3%C .25%6.把25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的质量占盐水的( )。
A .20%B .25%C .125%7.黑兔60只,比白兔多20%,白兔有多少只?列式是( )。
A .60÷20%B .60÷(1+20%)C .60×(1+20%)8.一台计算机的原价是 3200元,先提价5%,然后又降价5%。
这台计算机现在的价格( )原来的价格。
A .高于B .低于C .等于二.判断题9.种98棵树全部活了,成活率是98%。
( )10.因为45=80%,所以45米也可以写成80%米。
( ) 11.一件商品先提价25%,后降价25%,商品现价不变。
( )12. 杨师傅加工102个零件,全部合格,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102%。
( )13.在0.24,12.5%和34 这三个数字中,最大的是12.5% 。
( )三.填空题14.120的20%是 ; 的20%是120。
15.10.2%读作 ,百分之零点二写作 。
16.琪琪家2月用电120千瓦时,3月用电90千瓦时,琪琪家3月用电量比2月用电量节约了 %。
17.六(2)班有50名学生,今天有2人请假未到校。
今天学生的出勤率是。
18.30米比50 米少%,80米比50米多%,比200吨多30%是吨,160千克比千克少20%。
第六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姓名学号成绩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罾.zēnɡ忿恚..fènhuì裨.补bì休祲.qǐnB、怫.然fú徒跣.xiǎn 汉沔.miǎn 咨诹.zōuC、诣.yì菲薄fēi驽.钝nú臧否.pǐD、崩殂.cú麾.下huī右擎.苍qín 斟酌..zhēnzhuó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陈胜自立为将.军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B、谓为信然.秦王怫然.怒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将军向庞,性行.淑均D、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词句中没有典故的一项是()(3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7、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3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题(含答案)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一、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第6、8小题每空1分,其他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念叨(dɑo) 河畔(bàn)B. 喝彩(hè) 折腾(zhé)C. 矜持(jīng) 气馁(něi)D. 堤坝(dī) 仍然(réng)2. “箧”字最有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意思有关?( )A. 夹____________B. 框C. 竹____________D. 人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朝西相处依依不舍B. 桃李满门语重心常C. 戛然而止寂静无人D. 身临其境迫不急待4.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讨论怎样制作班级纪念册时,同学们______,班长______。
最终,纪念册图文并茂,真实地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A.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B. 群策群力迎难而上C. 各抒己见集思广益D. 各抒己见举一反三5. 通知、书信、建议书、倡议书的共同点是( )A. 都必须写称呼。
B. 内容都要分点表述。
C. 都要写祝福语。
D. 署名和日期都要写在文末右下角,且日期写在最后。
6. 把下面的赠言送给不同的同学。
A. 不善言谈B. 真诚C. 属马D. 惰性较强E. 心胸狭窄F. 缺乏自信(1)送给( )的同学:愿你始终被岁月温柔以待,愿你的未来开满成功之花。
(2)送给( )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3)送给( )的同学: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4)送给( )的同学:沉默但不可沉没,沉默是金,但有时也会变成废铜。
(5)送给( )的同学:宽容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和谐的人生色彩,宽容会使我们心灵的蓝天永远亮丽。
语文七年级上册测试题试卷(含答案)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201.给加点字注音。
(4分)附和.( ) 红润.( ) 澄.( )澈塞.( )上2.解释下面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4分)不可救药.疲倦不堪.居.数月其.父曰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A.神通广大爱慕虚荣高唱凯歌忙忙禄禄B.荒凉寂寞踉踉跄跄飘飘忽忽滑稽可笑C.害人听闻灵机一动潺潺流水孪生兄弟D.嬉戏打闹福祸相依天真烂漫鼾然入睡4.为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1分)①不过,想起凡是愚蠢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②他用惊奇的目光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③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
A. 和浏览喜不自胜B. 或张望眉开眼笑C. 或纵观情不自禁D. 和张望眉飞色舞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A.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飞动的声音。
”C.注意听老师讲了哪些内容,问了哪几个问题。
D.我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梦绕青山》。
6.填空。
(4分)①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②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③《皇帝的新装》作者是著名童话作家。
④《智子疑邻》选自《》。
《塞翁失马》选自《》。
7.仿写句子。
(2分)例句: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仿写:这些衣服8.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月亮”(月色)、“树影”、“笛声”(琴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
(3分)二、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8分)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
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
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知识积累(25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怫.然( ) 休鋟.( ) 陇.亩( )猖蹶..( )( ) 舴艋..( ) ()社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等.死,死国可乎( ) (2)复立楚国之社稷..( )(3)休.鋟.降于天( )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 (6)斜晖..脉脉水悠悠( )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4分)(1)抑.亦人谋也古义:今义:(2)遂用猖蹶..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2分)(1)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深追先帝遗.诏()(2)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5.选择词义在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抱恨.终天B.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后值倾.覆樯倾.楫摧D.不宜妄自菲薄.薄.暮冥冥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7.填空(8分)(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___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__ 。
(2) 《商山早行》最能体现“早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花阴》中表现形象地表现女主人公孤独寂寞,情思难寄,以至于形容憔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晏殊在《破阵子》绘声绘色地描写清明时节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过尽千帆皆不是,。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评价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评价测试卷(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
(16分,每小题2分)1.在“我的老师是……教师”一句中的省略号处加上以下几个修饰成分,正确的序号是()①年轻的②一位③特级④具有改革精神的⑤小学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⑤①③④2.下列适合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是()“”老师的培育深情,我们将永远铭记。
A.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B.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不适合作为“成长关键词”的一项是()A.阴郁的心情B.奋斗的目标C.学习的心态D.灿烂的明天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一首()的小诗。
A.描写景物B.励志C.爱护花草树木D.赞美老师5.对《老师领进门》一文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尊敬老师,从多年后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恭恭敬敬地行礼可以看出来。
B.田老师不仅口才好,而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C.田老师不仅教我们学知识,而且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从教一首小诗就可以看出来。
D.田老师在教导学生时,对“我”特别偏爱,让“我”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6.对《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成了作家,感谢老师,感谢报栏,同时也要感谢父亲。
B.“我”之所以写《补考》这篇作文,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在亲身经历中写出了这篇文章。
C.语文老师推荐“我”的作文《补考》,这篇作文连续登在了县刊物上、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D.受到语文老师的鼓励,“我”毕业后从事写作,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为作家。
7.在制作成长纪念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A.制作时,所准备的材料可以是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和老师、同学的寄语祝福等。
B.制作时,可以采用“编年体”的方式制作成长纪念册,把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一年一年地展示出来。
C.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必须买一本装饰精美,带有音乐和散发淡淡香味的笔记本作为母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半月考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积累与应用(共2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1分)A.沿溯(shuó) 郦道元(lì) 僦赁(lìn) B.绝 (yǎn) 亦未寝(qǐn) 雷霆(tíng) C.涧肃(jiàn) 夕日欲颓(tuí) 一舸(gě) D.素湍(tuān) 藻荇(xìng) 罗绮(qǐ)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断绝)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回: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0分)(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引凄异()(3)寻:寻.张怀民()寻.病终()(4)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一:惟长堤一.痕()上下一.白()6.默写。
(8分)(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2)《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3)《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
(一)(2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7. 本文的作者是,他是 (朝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2分)8.按课文在空格处填空。
(2分)9.解释下列加粗加点的字词:(4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哀转久绝.10.翻译“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分)1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意境相同。
(2分)12.“清荣峻茂”一句所写的对象依次是:、、、。
(2分)13.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四段文字的大意。
(2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14.文章引用渔歌作结,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15.如果你到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2分)(二)答谢中书书(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17这篇短文题目的意思是:(2分)18.这篇短文的内容可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1分)19.简答。
(3分)(1)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分)(2)短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形式? (1分)(三)(2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0.《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字,号。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其父、弟都列入“唐宋八大家”。
(5分)2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1)相与:(2)空明:(3)盖:(4)闲人:22.写出文中写月光的句子并译成现代汉语。
(2分)句子:翻译:23.写出“记”的四要素;(4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4“欣然起行”中“欣然”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2分)2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个比喻好在哪里?(2分)26.文中蕴含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句话?(1分)(四)观潮(9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27.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2分)①方.其远出海门()②每岁.京尹()③倏尔..黄烟四起()④车马塞.途()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各句的意思。
(1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9简答。
(3分)①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是,。
②第一段中写潮水的顺序是。
③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是,。
30.第一自然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突出浙江之潮的伟观的?(2分)31.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归纳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分)(五)湖心亭看雪(9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2分)①是日更.定()②长堤一痕.()③强.饮()④客.此()33.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4文章的文眼是(1分)35.你认为相公的“痴”表现在哪些地方?(2分)(六)谁与我同行 (8分)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
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
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
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
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
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
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
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
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
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
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
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
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
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
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
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
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
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
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
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36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37.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___________ ,又指 ___________ 。
(2分)38.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39.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2分)40.默写《登岳阳楼(其一)》(4分)1A2D3A4C5(1)从,由如果(2)类连续(3)寻找不久(4) 白色;酒杯(5) 一道全7郦道元北魏 8素湍绿潭林寒涧肃9日光有时即使连接 10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2水树山草 13第一段:总写三峡重峦叠嶂,雄伟峻拔的山势;第二段:三峡夏天湍急的水势;第三段:春冬之时三峡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第四段:三峡秋冬之时的凄清景色。
14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
15、言之有理即可。
16 17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
18欲界之仙都19(1)描写了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2)总分总。
20、苏轼子瞻东坡苏洵苏辙 21、(1)一块(2)透明。
形容积水的澄澈(3)表承接上文而推究原因的虚词(4)清闲的人 2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略 2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承天寺我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24、高兴地作者身处逆境,竟能自得其乐,体现了作者的豁达。
25、形象地写出了明月朗照下的奇景。
26、最后一句。
27①当……时②年③忽然④堵塞 28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
29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②由远及近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30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31描写水军演习的精彩。
32①岸边树木早已是冰花一片晶莹,湖面上到处是白气弥漫着,天空与云雾、山岭、湖水,上上下下全都白了④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 34痴35、大雪天半夜去看雪等 36、例:为了帮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胆怯心理,使“我”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父亲一边用语言鼓励“我”,一边在夜间举着火把与“我”同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