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糖类 蛋白质》导学案+课后提升练习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第四章第二节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符合C m(H2O)n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③淀粉④甲醛⑤丙酸⑥乳酸(α-羟基丙酸) ⑦乙二醇⑧乙酸A. ②③④⑥B. ②④⑥⑧C. ①③④⑦D. ②④⑤⑧解析:纤维素、淀粉属于糖类;甲酸甲酯、甲醛、乳酸和乙酸的分子式可分别变形为C2(H2O)、CH2O、C3(H2O)3、C2(H2O)2,都符合通式C m(H2O)n,但都不属于糖;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乙二醇分子式为C2H6O2,不符合通式C m(H2O)n,故B项正确。
答案:B2. 下列物质中,全都不能与Ag(NH3)2OH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一组是( )①福尔马林②蚁酸③甲酸乙酯④乙酸甲酯⑤甲酸钠⑥醋酸⑦葡萄糖⑧蔗糖⑨麦芽糖⑩果糖A. ①②③④B. ④⑥⑧C. ⑧⑨⑩D. ⑤⑥⑦⑧解析: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其结构中必须含有-CHO,而B中三种物质的结构中都不存在-CHO,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B3.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取加热至亮棕色的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B. 利用FeCl3溶液不可以鉴别苯酚溶液和甲醇溶液C. 利用能否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鉴别乙酸和硝酸D. 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别淀粉是否存在解析:纤维素水解时用的是较浓的H2SO4作催化剂,在与Cu(OH)2反应前,应先加强碱中和硫酸,才能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是否存在,A错误;FeCl3溶液可以鉴别苯酚(形成紫色溶液)和甲醇溶液,B不正确;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酸可以是无机酸也可以是有机酸,因此无法用酯化反应区别乙酸和硝酸,C错误;苹果肉中的淀粉在唾液酶的充分作用下,可迅速水解完全,加碘水时不会出现蓝色,D正确。
答案:D4. 淀粉经过下列变化: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HOOC -COOH),在该变化过程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发生的是(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还原反应 ④消去反应⑤取代反应 ⑥水解反应 ⑦酯化反应 ⑧加聚反应A. ①③④B. ⑦⑧C. ④⑤⑥D. ①④⑥解析:淀粉→单糖(葡萄糖),水解反应(取代反应);葡萄糖→酒精(C 6H12O 60→C 2H 6O -2+CO 2+4),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酒精→乙烯,消去反应;乙烯→1,2-二溴乙烷,加成反应;1,2-二溴乙烷→乙二醇,水解反应(取代反应);乙二醇→乙二醛→乙二酸,氧化反应。
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第4课时糖类蛋白质课堂演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

第 4 课时糖类蛋白质1.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A. 在糖类中结构最简单B. 在所有糖类中碳原子数最少C. 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D. 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解析:糖的分类是以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进行划分的。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为单糖,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为双糖、多糖。
答案:D2. 把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 CH3COOHB. C2H5OHC. NaClD. C6H12O6( 葡萄糖)解析:加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相当于加入氢氧化铜,题给四种物质,只有葡萄糖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D3. 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OI—CHO—CHO—CHO—CH 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 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C. 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D. 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解析:与葡萄糖不属于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与葡萄糖所含羟基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C项错误;分子中没有羧基,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项错误。
答案:B4•将蔗糖放入试管中,加水和稀硫酸振荡,水浴加热5分钟,取水解液3 mL加入新制的Cu(OH)2 悬浊液,加热后没有看到红色物质出现,这是因为( )A. 加热时间不够B.蔗糖纯度不够C. C U(OH)2的量不足D.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解析:蔗糖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水解液中有fSQ,使C U(OH)2溶解,不能得到CuO沉淀,在加入新制C U(OH)2悬浊液前,应用碱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并调至碱性环境。
答案:D5.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A. 纤维素在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B. 油脂在NaOH 溶液作用下转化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C.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D. 乙酸乙酯溶于烧碱溶液解析: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该反应过程中没有水参加, 不属于水解反 应。
高中化学 糖类蛋白质练习 苏教版必修2

糖类蛋白质1.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
这说明( )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 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2.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后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3.下列对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具有醇羟基,能和酸起酯化反应 B.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C.葡萄糖能被银氨溶液氧化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4.下列物质不需水解就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淀粉B.葡萄糖C.蔗糖D.纤维素5.证明淀粉在酶作用下只部分发生了水解的实验试剂是( ) A.碘水B.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C.烧碱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溶液D.碘水、烧碱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7.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蛋白质B.油脂C.蔗糖D.葡萄糖8.下列物质加入蛋白质中,会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A.水B.饱和Na2SO4溶液C.饱和(NH4)2SO4溶液D.硝酸9.误食重金属盐后,应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是( )A.服用大量葡萄糖溶液B.喝大量的生理盐水C.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D.注射大量盐水10.用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 A.溶解作用B.氧化作用C.还原作用D.变性作用11.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A、滴加浓HNO3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D、灼烧12.1997年,英国的“克隆羊”备受世界关注。
“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
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由题可知酶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D.酶在强酸、强碱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13.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浓的NaOH溶液除去B.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C.在酒精中加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粘有油脂的试管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C.酶不属于蛋白质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HNO3,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15. (1)蛋白质溶液中含杂质Cl-,有人用滴加AgNO3溶液的方法除Cl-,他这样的错误是_______ _ (2)现有淀粉胶体和蛋白质胶体的混合液,要把蛋白质和淀粉分离开,可向溶液中加入大量固体________,因蛋白质___________而盐析成沉淀析出,从而使蛋白质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高效课堂五步三查高一化学糖类蛋白质导学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内容
个性笔记
学习目标:
1、知道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和性质。
3、掌握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学法指导:课前认真阅读教材83--87页内容,也可以参考有关资料,完成导学案。对重点知识或有疑问的用双色笔记录在个性笔记栏。以便于课上对、群学时更有针对性。
学习流程:
二、对学(5’)
任务1:和你的对子交流你设计的实验;
任务2:解决独学存在的疑惑,并把已解决的做标注,找出仍存在的问题。
三、群学(10’)
【要求】1、组长组织小组讨论,以备展示;
2、组长汇总疑问以备质疑。
四、展示(20’):重点展示群学问题及各组疑难
五、反馈(5’)
1、总结本节内容,反思本节得与失。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1、独学:
任务一、糖类的元素组成及其通式
任务二、糖的分类方法及其分类,各同一类别内的物质之间是否为同分异构体?糖类都有甜味吗?
任务三、葡萄糖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及其主要化学性质
任务四:淀粉、纤维素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任务五:蛋白质主要存在哪些物质中?其元素组成有哪些?
任务六: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任务七:本节所有涉及到的物质中哪些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A.NaOH溶液B.新制Cu(OH)2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
3.①乙酸乙酯、②淀粉、③蛋白质、④油脂,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是( )
A.①②B.②C.②③④D.④
《糖类导学案-烹饪营养与安全》

《糖类》导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糖类的分类和特点;(2) 精通糖类的化学成分和结构;(3) 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4) 精通糖的检测方法和应用领域;(5) 能够分析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风险。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育同砚对糖类的深厚爱好;(2) 培育同砚正确饮食观念,增强对健康的重视;(3) 培育同砚的科学探究和试验能力;(4) 培育同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糖类的分类和特点、糖类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 难点:糖类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糖类与健康的干系。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糖类?(1) 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 糖类依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2. 糖类的分类和特点(1) 单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是糖类的基本单元。
(2)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经过缩合而成,如蔗糖、乳糖等。
(3) 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聚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
3. 糖类的化学成分和结构(1) 单糖的结构:含有羟基和醛基或酮基,通过环式和直链式两种方式存在。
(2) 双糖的结构: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毗连而成。
(3) 多糖的结构: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毗连而成,具有分支和链状结构。
4. 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供给机体进行代谢活动。
(2) 构建物质:糖类是构建细胞壁、组织和器官所需的重要物质。
(3) 信号传递:糖类通过参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5. 糖类的检测方法和应用领域(1)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硫酸铜法、苯酚-硫酸法、酶法等。
(2) 应用领域:糖类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6. 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风险(1) 重要性:适量摄入糖类对人体健康有益,能够提供能量和维持生理功能。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第一节糖类——提升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第一节糖类——提升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选择题(共16题)1.下列有关应用的化学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2.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不少古诗词清晰的描绘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对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不正确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涉及化学变化B.“绿蚁新醅酒”中“新醅酒”即新酿的酒,葡萄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D.“日照澄州江雾开”,雾是一种气溶胶,受阳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C.利用风能发电、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无氟制冷剂均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组成与结构的分析5.葡萄糖和蔗糖都是常见的糖类,均为有甜味的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可发生如下反应:RCHO+2Cu(OH)2+NaOH∆−−→RCOONa+Cu2O↓+3H2O(RCHO表示葡萄糖)。
Cu2O的晶胞如图所示。
蔗糖水解的实验过程是:在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接着加入2mL 2mol·L-1 H2SO4溶液,加热。
下列关于蔗糖水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B.检验蔗糖是否水解的方法是: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若有红色沉淀生成,则蔗糖已水解C.可以用如下方法配制新制Cu(OH)2:在试管中加入2mL 10%NaOH溶液,滴加5滴2%CuSO4溶液D.Cu2O晶胞中,距离每个Cu+最近的O2-有4个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下列实验中,能获得成功的是 A .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B .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混在乙烷中的乙烯C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制备纯净的氯乙烷D .制备乙酸乙酯将产生的蒸气通到饱和NaOH 溶液的液面上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罐能储存浓硝酸的原因:33423Fe 2H 2NO Fe O NO 2H O =+-+++↑+ B .84消毒液不能与酸性洁厕剂一起使用的原因:2=HClO Cl Cl OH --+↑+ C .明矾净水原理:()()()++2-42423KAl SO +3H O Al OH +K +3H +SO 胶体D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测糖尿原理:()()()2222424HOCH CHOH CHO+2Cu OH +OH HOCH CHOHCOO +Cu O +3H O --−−→↓△9.能源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3.4.1糖类课时提升卷含答案

课时提升卷(十六)糖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3·太原高一检测)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能发生银镜反应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2.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C.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D.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3.(双选)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B.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且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化学性质相同D.都属于混合物4.有机物X、Y、M(M为乙酸)的转化关系为淀粉X Y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B.Y可发生加成反应C.由Y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可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5.(2013·厦门高一检测)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C.②④①③①D.③④①②①6.(能力挑战题)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石蕊溶液D.Na2CO3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9分)(2013·九江高一检测)低聚糖中的乳糖是一种双糖。
乳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半乳糖。
回答下列各问题:(1)半乳糖的分子式为 ;(2)乳糖的分子式为 ;(3)乳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糖类蛋白质导学案

(2)淀粉在人体中怎样变化?
淀粉的性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色。
(3)纤维素的存在和用途?
3.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葡萄糖的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分析葡萄糖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官能团)?
结合乙醇的性质推测葡萄糖可能具有的性质。
还具有什么特殊性质?
【实验探究一】
方法导引:在试管中加入2m5%LNaOH溶液,滴加2%CuSO4溶液4~5滴,混匀,立即加入2mL 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向盛有3mL鸡蛋清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硝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3】取一根头发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气味。
【现象】2号试管有蛋白质析出,加蒸馏水后蛋白质又溶解在水里;3~5号试管有蛋白质凝结,加水后不溶解;鸡蛋清溶液遇浓硝酸变黄;灼烧鸡蛋壳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合作解疑】
1、什么是蛋白质的盐析?有何特征?
五、蛋白质
1、蛋白质组成元素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甘氨酸丙氨酸
谷氨酸
3、蛋白质的性质
①盐析:
②变性:
③显色反应:
④灼烧:
四、糖类
⒈组成:
糖类由三种元素组成,大多用通式表示,曾把他们称为。
2.分类: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的的产物不同可分为、和。
低聚糖:1mol低聚糖水解能生成单糖
类别
单糖
低聚糖
(以双糖为例)
多糖
特点
化学式
常见物质
多糖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思考:①多数糖类符合通式,举例说明有些也不符合通式。
章节
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糖类蛋白质[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组成和应用。
2.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一、糖类[自主学习]1.糖类的组成及分类(1)组成:由□01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分类糖类依据□02是否能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不同进行分类。
2.葡萄糖(1)分子组成和结构(2)主要化学性质①在人体中缓慢氧化,为生命提供能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C6H12O6+6O2―→6CO2+6H2O。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3.淀粉和纤维素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提示: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通式均为(C6H10O5)n,但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点拨提升]1.糖类通式C n(H2O)m中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式只反映出大多数糖的组成,不能反映它们的结构特点。
(1)糖类分子中的H、O原子并不是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
(2)多数糖类符合通式,但也有少数糖类不符合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
(3)有些物质虽然符合通式但不是糖类,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
2.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练习与活动]1.乙醇、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A.金属钠B.石蕊溶液C.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D.NaHCO3溶液答案 C解析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所以,金属钠均能与乙醇、乙酸和葡萄糖反应放出氢气;乙醇和葡萄糖两种溶液均无酸性,石蕊溶液遇乙酸变红色,遇乙醇和葡萄糖两种溶液不变色;NaHCO 3溶液与乙醇和葡萄糖两种溶液均不反应,且乙醇和葡萄糖能溶于NaHCO 3溶液;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不与乙醇反应,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形成蓝色溶液,与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只有新制的Cu(OH)2悬浊液能区别乙醇、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
2.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方案A :淀粉溶液――→硫酸加热水解液――→碘水溶液变为蓝色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B :淀粉溶液――→硫酸加热水解液――→新制的Cu (OH )2加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C :淀粉溶液――→硫酸加热水解液――→NaOH 溶液中和液――→银氨溶液水浴有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根据上述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如果三个方案均不合理,请另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1)方案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结论不正确。
如果淀粉只是部分发生水解,未水解的淀粉遇碘也会变为蓝色(2)结论不正确。
如果淀粉已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但由于水解液没有用NaOH 溶液中和,加入的新制Cu(OH)2会与硫酸反应,从而无法氧化葡萄糖,也就无砖红色沉淀生成(3)结论不正确。
该实验只能证实淀粉已经发生水解,但无法证明是否水解完全(4)解析证明淀粉未水解的关键是用实验证明没有水解产物——葡萄糖生成;证明淀粉部分水解的关键是既要用实验证明有水解产物葡萄糖生成,还要用实验证明仍有未水解的淀粉存在;证明淀粉水解完全的关键是要用实验证明淀粉已不存在。
淀粉水解的条件是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而证明水解产物葡萄糖无论用新制的Cu(OH)2还是银氨溶液都必须在碱性环境中才能进行,所以在加鉴别试剂前必须用NaOH溶液中和硫酸,在审题时必须十分关注有无此步骤。
规律方法淀粉水解程度及其产物的检验时应特别注意的方面(1)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
(2)因反应是用硫酸作催化剂,而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溶液必须呈碱性,所以应先中和再检验。
二、蛋白质[自主学习]1.蛋白质的存在和组成(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01细胞的基础物质。
(2)组成:由C、H、O、N、S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蛋白质的主要性质(1)水解反应(2)盐析某些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能□05降低蛋白质在水中的□06溶解度而析出,加水后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3)变性□07加热、紫外线照射或加入有机化合物、□08酸、□09碱、□10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聚沉,且这种聚沉是不可逆的。
(4)显色反应某些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发生显色反应,生成□11黄色物质。
(5)蛋白质的灼烧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气味。
3.蛋白质的用途(1)动物的□12毛和蚕丝是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
(2)动物的皮经加工后可制成柔软坚韧的□13皮革。
(3)用驴皮熬制成的□14阿胶是一种优良的中药材。
1.为什么医院里对一些医疗器械进行高温蒸煮,对患者住过的床铺进行紫外线照射?注射前用蘸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棉球擦拭皮肤?提示:细菌和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紫外线照射和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2.不小心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应立即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提示:立即服用大量鲜牛奶或豆浆或鸡蛋清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使重金属盐与服用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盐对机体的危害。
[点拨提升]1.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浓硝酸能使某些蛋白质变黄色,用于蛋白质的鉴别。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均显黄色,只有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才有此性质。
(2)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用于蛋白质的鉴别。
2.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的区别盐析变性含义蛋白质在某些盐的浓溶液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蛋白质在加热、酸、碱等条件下性质发生改变而聚沉特征可逆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活性不可逆过程,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实质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结构性质改变,化学变化用途提纯蛋白质杀菌消毒3.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是()①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②酒精③KMnO4溶液④硫酸钠⑤硫酸铜⑥双氧水⑦硝酸A.除④⑦外B.除③⑥外C.除④外D.除②⑥外答案 C解析福尔马林中的甲醛、酒精均属于有机物,能使蛋白质变性;KMnO4溶液、双氧水等强氧化剂,硫酸铜等重金属盐,硝酸等酸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4.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A.往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食盐使之变浑浊B.病人注射前用医用消毒酒精进行消毒C.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硝酸会出现沉淀D.用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答案 A解析蛋白质的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铵盐、轻金属盐溶液,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使其析出,如A项。
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在加热、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乙醇、甲醛等作用下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如B、C、D三项。
规律方法判断蛋白质盐析与变性的注意事项(1)首先要分清重金属离子和轻金属离子,便于判断盐析与变性。
常见重金属离子:Cu2+、Ag+、Ba2+、Pb2+、Hg2+等,常见轻金属离子:Mg2+、Na+、K+、Ca2+等。
(2)重金属盐不论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都会使蛋白质变性。
要分清轻金属无机盐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浓溶液使蛋白质析出,稀溶液促进其溶解。
本课归纳总结[学习·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符合C 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C.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它们是同分异构体D.纤维素、淀粉、蔗糖和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答案 D解析符合C 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糖,如乙酸(C2H4O2)等符合通式C n(H2O)m,不属于糖,也并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C n(H2O)m通式,A错误;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例如糖精甜味是葡萄糖的几百倍,但它是人工合成的酰胺类物质,甘油、木糖醇虽然都有甜味,但它们属于多羟基醇而不属于糖类,B错误;淀粉、纤维素的通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但n值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2.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一种单糖,能发生水解反应B.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6个水分子C.常温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D.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需要6 mol氧气答案 D解析A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B项,葡萄糖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但不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错误;C项,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加热,错误;D项,理论计算时,葡萄糖的分子式可变形为C6(H2O)6,正确。
3.下列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为糖类,所以都有甜味B.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两者具有相同的通式,所以化学性质相同D.两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 D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故D项正确。
4.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是()A.直接成为人的营养物质B.为维持人体活动提供能量C.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D.在人体内没有任何作用答案 C解析纤维素不能直接成为人的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但它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