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丽江古城及纳西建筑
丽江古城中国最古老的水城之一

丽江古城中国最古老的水城之一丽江古城——中国最古老的水城之一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座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
在这座古城中,你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体验到独特的纳西族文化。
一、历史沿革丽江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在宋朝时,丽江是一个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吸引了大量来自内地和海外的商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丽江古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水城建筑风格。
二、古城风貌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水系蜿蜒而过的石板路闻名于世。
这座古城中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传统的纳西族建筑风格与汉族、藏族、白族等多个民族的风格相融合。
古城内的街道错综复杂、如迷宫般曲折,仿佛置身于一个古代的迷宫之中。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欣赏到独具特色的建筑和街道。
三、纳西族文化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居住地,纳西族是一个富有独特文化传统的民族。
在古城内,你可以欣赏到纳西族的民俗表演、服饰以及独特的语言。
纳西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跳舞、唱歌,这些都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丽江还拥有众多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如泼水节、火把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四、生态环境保护丽江古城地处于云南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丽江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在古城周边建立了生态保护区,限制了车辆进入,同时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举措为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旅游资源开发丽江古城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丽江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提升了古城的知名度。
此外,丽江还建设了众多的旅游设施,如酒店、客栈、购物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结语丽江古城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水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纳西族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
云南的独特建筑参观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

云南的独特建筑参观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云南的独特建筑——参观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云南,这个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地方,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独特而美丽的古建筑。
其中,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技巧,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的目光。
在这里,让我们一同探索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之美。
一、建筑风格与特点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主要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建筑风格,结合了汉族、藏族和白族的建筑特点。
这些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梁柱交椅、斗栱为特点,体现出了纳西族对木材工艺的精湛掌握。
1. 斗拱斗拱是丽江古城木质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斗拱被用于建筑檐口、檐角、门框等位置,不仅起到了加固建筑的作用,还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斗拱的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弯曲斗拱、折线斗拱和沿轴线对称的曲线斗拱等。
2. 梁柱交椅梁柱交椅是丽江古城木质建筑的典型构造形式。
檩柱、榫卯和椽子等构件通过特殊的组织方式交错连接,形成独特的结构。
这种梁柱交椅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还使木质建筑更加美观。
3. 彩绘装饰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常常以鲜艳的彩绘装饰作为点缀。
彩绘技艺在丽江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彩绘装饰常常以天然植物、动物、人物等为主题,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给人一种热闹、欢快的感觉。
二、木质建筑的保护传承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珍贵遗产,得到了国家级的保护。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独具魅力的建筑,丽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修复古建筑、加强文物保护和推广传统工艺等。
1. 修复古建筑在保护和修复古建筑过程中,丽江市政府注重保持原有的建筑风貌和风格。
他们依托本地的建筑工艺专家和技工队伍,精心修复古建筑,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 文物保护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木质建筑,政府加大力度对古建筑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通过修缮建筑本身和周边环境,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
3. 传统工艺的传承丽江市政府还鼓励和支持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丽江古城体验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

丽江古城体验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多元的人文景观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手工艺品以及独特的民俗节庆等。
一、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丽江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纳西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在丽江古城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在古城的街巷中,可以看到很多纳西族人穿着传统的服饰,在传统节日或庆典时,他们还会举行传统的歌舞表演,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文化。
此外,丽江古城还有许多纳西族的民居和纳西族传统建筑,如木构的宅院、四合院等,这些建筑不仅保存完好,还展示了纳西族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匠心独运的木雕工艺。
二、彝族的风俗习惯除了纳西族,丽江地区还有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独特而多彩。
在丽江古城,游客可以参观彝族传统村寨,亲身感受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彝族的服饰鲜艳多彩,绣花技艺精湛,游客不妨亲自试穿一下,感受一下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
此外,彝族还有许多独特的节庆活动,如“过花山”、“祭祖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疑是了解彝族文化的窗口。
三、手工艺品的魅力丽江古城以手工艺品闻名,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充分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
在古城的街道上,有许多手工艺品店,出售各类彩绘陶瓷、木雕、刺绣、饰品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还融入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纪念品,同时还可以亲自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制作中来,体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四、丰富多样的民俗节庆丽江古城的民俗节庆活动繁多,每年都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其中最有名的是每年农历正月的“历火节”,这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纳西族的新年。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云南丽江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纳西族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
它以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丽江古城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追寻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机会,更是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一、历史背景丽江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拥有超过800年的历史。
这里修建了大量传统建筑,展现了纳西族独特的建筑技术和文化风格。
凭借其历史的厚重感和与众不同的魅力,丽江古城于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建筑风格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纳西族建筑风格著称,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藏族、纳西族等民族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在古城内,你可以看到众多传统的木质建筑,曲线形的屋檐设计、彩绘装饰和精美的雕刻使得这些建筑更加美丽而独特。
在这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三、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
纳西族的独特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整保留和传承。
古城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庙宇、街道和巷弄,这些都是丽江古城丰富文化遗产的体现。
丽江古城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木府,它是纳西族杨氏家族的官邸,也是一个展示纳西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四、自然风光除了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还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在古城周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点等待探索。
最著名的是丽江古城附近的玉龙雪山,它是云南省最高的山脉之一。
登上山顶,可以饱览壮丽的雪山景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此外,丽江还拥有美丽的湖泊、绿草如茵的草原和清澈的河流,使其成为旅游胜地。
五、旅游体验丽江古城是旅游者们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来到这里,你可以品味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纳西族传统的手工艺品、欣赏唐卡画和民歌舞等。
夜晚,古城的灯光璀璨,夜景迷人,如果你想体验一次别样的夜生活,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许多有特色的酒吧和音乐场所。
六、对旅游业的影响丽江古城的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酒店、餐馆、旅行社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兴起。
丽江古城民居空间文化的探讨

丽江古城民居空间文化的探讨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民居空间文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
古城中的传统民居不仅是建筑的美学产物,更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和民俗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丽江古城民居的建筑结构、装饰文化、民居功能以及其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读者呈现一幅更加真实丽江古城民居空间文化的画卷。
一、建筑结构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建筑采用了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式布局,即将房屋沿用南向的“三间院”组成,“一间作配套使用的良厝”,并在正门的入口处修建“镶嵌木雕、砖雕、灰塑、壁画”等装饰艺术的照壁。
这种布局方式凸显了纳西族人向往简朴、和谐与对家庭生活的热忱。
同时在空间利用上,这种布局方式为家庭提供了丰富的休息、娱乐和工作空间,符合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
在建筑材料上,古城中的传统民居多采用了木材、石灰、石板等自然材料,保持了建筑的原生态属性,营造出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装饰文化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在装饰文化上融合了浓厚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以及汉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民居装饰艺术风格。
在照壁、门楣、窗棂等处,常常可以看到木雕、砖雕、壁画等艺术品,这些装饰艺术品的图案和花纹大多取材于纳西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如神话传说、花鸟虫鱼等图案,这些图案富有象征意义,展示了纳西族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传统民居的屋顶经常会有飞檐和斗拱,这些装饰构件既是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建筑的美学价值。
三、民居功能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在功能性上体现了极高的民族特色和实用性。
一方面,民居内部的功能划分非常清晰,主要包括厨房、起居室、卧室等,同时还有饲养宠物的场所,为家庭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使得房屋之间相互独立,各自形成一个小社区,社区之间通过街巷相连,构成了密不透风的街巷网络,同时在这些街巷中还摆放了玛尼石堆、道路神龛等物品,凸显了纳西族人对宗教信仰的崇敬。
丽江古城领略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城市

丽江古城领略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城市。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以其古朴的建筑风格、独特的纳西族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领略。
1. 丽江古城的历史与文化丽江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据史书记载,丽江古城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丽江古城的独特魅力。
丽江古城是少数民族纳西族的聚居地,纳西族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
在丽江古城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纳西族文化氛围。
纳西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纳西族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都展示了纳西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2. 古城建筑与环境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以木结构建筑和青石铺地为主要特点。
古城内的房屋多为木头结构,以抵御地震的能力而闻名。
这些木结构的房屋融入了纳西族建筑特色,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古城内还有一条著名的“四方街”,这是丽江古城的交汇点,也是游客们流连忘返的地方。
四方街的中心是一座古老的石桥,桥上有许多摊位,出售着各种纳西族传统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独特的纳西族工艺品,感受到纳西族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3. 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活体验在丽江古城,游客可以亲自体验纳西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例如,在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村落,游客可以租借一套纳西族传统服装,在古街巷弄间漫步,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而在古城内的各大广场,经常会有纳西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游客可以欣赏到纳西族民间艺术的精彩演出。
此外,丽江古城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美食。
纳西族的传统菜肴口味独特,如酸汤鱼、酸菜鱼等,这些美食展示了纳西族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4. 自然风光与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市的中心地带,周围环绕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著名的玉龙雪山就座落在丽江古城的南部,它是一座海拔超过5500米的雪山,被誉为中国南方的“第一高峰”。
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

丽江古城形成进步与纳西族文化变迁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丽江古城形成进步与纳西族文化变迁丽江古城形成进步与纳西族文化变迁丽江古城是中国云南省丽江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纳西文化的传承之地

丽江古城纳西文化的传承之地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作为纳西文化的传承之地,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传统的纳西族风俗和绵延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本文将从丽江古城的特色建筑、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等方面来探讨丽江古城作为纳西文化传承之地的重要性。
一、特色建筑丽江古城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是其作为纳西文化传承之地的重要体现。
丽江古城的建筑融合了纳西族的传统风格和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的建筑特点,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古城内的木质楼房,彩绘斑斓的门窗,石板街道等,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
这些建筑不仅是纳西族人民生活的载体,更是纳西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二、纳西族传统文化丽江古城作为纳西文化的传承之地,承载了丰富的纳西族传统文化。
纳西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特色。
古城内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传统婚礼、纳西族音乐演出等都展示着纳西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纳西族的历史和生活方式,也让丽江古城成为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历史风貌丽江古城的历史风貌是其作为纳西文化传承之地的重要象征。
古城建立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古城内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四方街、木府、白龙潭等,这些历史遗迹是丽江古城独特而珍贵的财富。
游客们可以在古城中欣赏到完整保存的历史建筑,并且通过导游或介绍了解到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领略丽江的历史风貌。
四、文化旅游的推动丽江古城作为纳西文化传承之地,也在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丽江古城,不仅是为了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更重要的是追寻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这催生了众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如纳西族音乐会、纳西族手工艺品展销等,给游客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同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进一步保护了丽江古城的文化遗产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丽江古城及纳西建筑日期:2006-10-20【摘要】:云南是人类的起源地区之一,在云南各世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地域内,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从而形成该地区的区域文化。
云南的民族中,大多数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只有白族、纳西族等少数几个民族的建筑比较发达。
近年来,随着纳西社区的不断发展,纳西民众在民居修建总体框架、建筑设计及风格等方面虽然仍保持传统风貌,但在房屋内部装修方面,却逐渐采用现代装饰手段和装璜材料。
在这些民居里,你能真正感受古老与现代的有机、和谐的组合。
【关键词】:纳西族、土木结构、丽江古城【正文】: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
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
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
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
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气候、水源等因素,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
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
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构成了古城空间的基本骨架。
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
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丽江古城坐落于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脚下美丽的金沙江畔,有近千年的历史。
史载,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时驻军于此。
自此,几经沧桑,薪火相传,而至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丽江古城以它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来自海内外的万千游客。
入夜的古城,游人熙来攘往,随着人流漫步于千年古道,把身心融于古城的夜色里,去聆听古城的脉律,感受古城的迷人的魅力。
细雨润抚下的丽江古城曼妙多姿,风情万种,古街道平洁光滑,各式各样的红纱灯、宫灯和河灯以及闪烁的霓虹灯给古街道撒满斑驳的光影,闪烁着城市的五光十色,使人仿佛徜徉于醉人的舞池里。
古桥、溪水和街树融于一片殷红里,让古城充满浪漫神秘而又不失现代气息。
古城民舍具有典型纳西族建筑风格,一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两层纯木质楼阁,灰瓦红檐,古朴典雅,院内遍植花草,处处清雅,处处芬芳。
门前不可或缺地挂着红灯笼,散发着这个千年古城迷人的主体色彩。
依水而筑的青砖瓦房鳞次栉比,房舍前后,河道密布,弯桥座座,桥下流水潺潺,穿墙越户蜿蜒而过,水旁垂柳临风摇曳,似是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招手致意。
水旁垂柳下,店铺林立,茶座、酒吧。
客人如潮,热闹非常。
安适的纳西人或提水浣衣,或烧水煮饭,礼貌热情地招呼客人进茶舍小坐。
水质清澈,近在咫尺,细雨烟柳,小桥流水让人顿感眼前美景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据统计,古城内纵横河道上分布着各式小桥300多座,密度居全国之首。
“家家门前垂杨柳,户户房后清水流”,丽江古城因之被誉为“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
小憩于水旁的茶座,茶香扑鼻而过,看脚下流水欢畅,回旋的波纹辉映着古城五彩的夜色,任凭弱柳拂风掠面,聆听对面阁楼传来忧伤缠绵的纳西古乐,流水、岸柳和传统古朴民宅交织一起,古色古韵,乐颐养心。
意阑珊,情迟迟,使人身心陶醉于古城欢悦的夜空下,忘记一切人间苦闷、失意与奔命,让烦躁心灵慰藉于古城的温馨的暮色里。
信步于古城的街道河边,一家家风格别致的餐馆,主人热情而彬彬有礼的召唤,风味独特的纳西粑籽、炒饵丝、鸡豆凉粉、沙锅米线等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驻足忘返。
丽江古城的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地方要数四方街了。
四方街是由互相连接的店铺围成的一块方形广场街面,这里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金字招牌,在中华民族同西方诸国贸易往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这里依旧商业昌隆百货、药材、古玩、肉食、蔬菜、酥油饼等在这里上市交易。
兴隆的经营市面让人感觉这里自古繁华。
入夜的四方街,在或红或绿的城市街灯下,人影攒动,各种服饰、各种语言、各种艺术在这里交融,古城虽小,却有着国际大都市的十足韵味。
厚重硕大五彩石铺成的古街道,长期被马踏人踩已磨损得凹凸不平,但绝对平洁光滑,一尘不染,漫步其上,怀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古商民金属古玩倏忽间坠地的清脆声仿佛萦绕耳边。
最惬意莫过于欣赏或加入伴随着悠远迷人的东巴乐舞手拉手激情狂欢的纳西族露天舞蹈了,在激越的乐舞声里,让心胸尽情舒展,让激情恣意挥洒,消除一天的疲惫。
四方街周围小巷条条,曲径通幽,四通八达。
民宅飞檐翘瓦,灯笼高悬,一字长蛇延伸视力所及处,辉映着木柱长廊,朦胧而又清晰,令人感受千年古城的古朴、典雅、神秘和久远以及雪域高原那份特有的宁静和安谧。
古城尽头连着山,傍着水。
原来古城没有城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外,主因是相传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倘若筑城,犹如“困”字,不吉利,于是世代沿袭下来。
这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丽江古城为之缺乏庄重和威严,漫步于此,给人的感觉是永恒的古色古香和恬静幽闲。
在古城街灯辉映下,最能吸引人们视线引发人们无限沉思的当是那代表农耕时代日夜回转的“大水车”和“东巴壁画”了。
“大水车”古雅沧桑,深深镌刻着纳西人不寻常的农耕历史,也向游人诉说着纳西文明的不朽与辉煌。
尤其是“东巴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柔美,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糅合了佛教、道教和喇嘛教的经典故事,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陶醉之余,令人不禁感叹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的“东巴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丽江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实属当之无愧。
丽江古城的规划原则及营造手法,既存在对北京紫禁城一些建制形式的效仿和吸取,又考虑到了用地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心理行为特征,既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
对于纳西族来说,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代表着光明和生命,因此民居建筑以坐西朝东为最佳朝向;山是神的居所,而水代表着与祖先联系的脉络,因此山、泉(“水头”)及其周围的森林受到虔诚的崇拜和严格的保护。
这些都使得纳西族的居住空间具有山水相依的宜人环境和人神共处的象征性格。
丽江古城典型地体现了纳西族聚落的这种传统空间理念。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
水元素的大量引入,使丽江古城无法按照“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制度的建成,而采取一种较为自由的城市空间格局。
城中无方整的道路网,也没有严谨的城市轴线。
古城里的街道与建筑物依山就水,形成了以四方街为城市中心,以四条主要街道——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黄山路为主要道路骨架的自由放射系统。
“四方街”前身为莲花池,后由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填池为市,几百年来,一直繁荣兴旺。
四方街之名暗含了“权震四方”之意。
丽江古城的水系尺度都较小,按其形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树状水系;面状水系;点状水系。
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发源于黑龙潭,流至城北玉龙桥处分为三股支流:东河、中河、西河。
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树状水系。
面状水系有黑龙泉和白马龙潭两处。
前者位于象山之麓,县城之北,泉水由山麓岩石缝隙间喷涌而出汇集成潭,该潭为玉河水之源,并可调节玉河水系的流量。
后者为玉狮子山南麓,又名狮乳泉。
点状水系指水井或小水塘。
比较典型的形式有“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
古城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的美学意韵。
桥是联络贯通丽江古城水系和街道系统的结构关节,将古城地面、水面牵系在一起,也是古城最早的建筑之一。
在玉河水网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桥梁的形制丰富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
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的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也是古城的集市地和公共交流的场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丽江古城的民居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
它有机的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民居主要以合院式住宅为主,基本单位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中间厅堂,两侧两房,设独立式门楼,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的基本单元,组合成多变的院落,组合规划和方法不尽相同,形成多种模式化的平面格局。
“两坊拐角”、“三坊—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多院组合”等。
其中“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平面格局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遗留,由四坊围合成四合院,四坊相接部位各独立为一个小天井。
中间大天井是最具公共性的空间,是举行各种家庭活动的场所,而四个小天井是生活辅助性空间,起通风、采光作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丽江民居引水入户、活水绕屋,或临水建屋,既有北方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
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不仅在天井里养花种花,满院常驻春色,而户外门前、河旁井边植树种花,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有趣的是,中国传统的都邑四周都有作为防御的城墙,丽江古城古时却没有城墙。
传说原因有二:一曰统治纳西的土司为木姓,木字加口即为“困”字,此乃大忌,故木氏土司不筑城;二曰,古城四周青山环抱,形成了天然的“城墙”,通往外地的要隘,都有天然的关口,起着防御的作用。
古城后来也曾筑起城墙,那是在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以后,木氏土司被降为土通判,由中原王朝直接派任流官知府行统治之后,由流官建了一道土城。
当时的城墙范围只限于府署四周,古城大部分地区如土司木府、四方街等均未包括进去。
城墙后因地震倒塌,如今已荡然无存,而今只有从北门坡、南门桥、营盘洛等地名看到城的印记。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也大都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
【结语】: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
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