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核心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识教育

汇报人:日期:目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领域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发展及挑战内涵富强国家繁荣富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文明社会文明进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平等: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公正是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包括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等。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01020304爱国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敬业尽职尽责,是公民职业精神的核心。

诚信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友善关心他人,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背景儒家文化的"仁爱"与"礼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强调"仁爱"和"礼义",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以礼义之矩规范行为举止,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的"友善"和"文明"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道家文化的"无为而治"与"和谐"道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治",注重自然和谐,这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的"和谐"理念有着重要启示。

佛教文化的"慈悲"与"平等"佛教文化主张慈悲为怀,平等对待一切生灵,对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的"平等"和"公正"有着一定的影响。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l Education Core Curriculum.Introduc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lives, and its impact is only going to grow in the years to come.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this future, we need to provide them with a solid foundation in AI. This AI General Education Core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give student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understand and use AI responsibly.Course Objectives.After completing this curriculum,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AI.Explo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I applications.Discuss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AI.Use AI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Course Content.The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four modules:Module 1: Foundations of AI.This module will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AI, including:What is AI?The different types of AI.How AI works.The history of AI.Module 2: Applications of AI.This module will explo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I applications, including:AI in healthcare.AI in finance.AI in manufacturing.AI in transportation.Module 3: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AI.This module will discuss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AI, including: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I.The potential risks of AI.How to use AI responsibly.Module 4: Using AI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This module will give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use AI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Students will work in teams to develop AI solutions to problems such as:How to improve patient care.How to reduce financial fraud.How to improve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Assessment.Students will be assessed on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a variety of methods, including:Quizzes.Exams.Projects.Presentations.Grading.Students will be graded on a scale of A to F.中文回答: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国际经贸概论校通识核心课

国际经贸概论校通识核心课

国际经贸概论校通识核心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国际经贸概论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和贸易政策分析。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国际贸易政策:包括保护主义、自由主义和贸易政策的选择。

2. 国际贸易组织:介绍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和职能。

3.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和贸易自由化原则。

4. 贸易政策分析:分析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政策工具,如关税、配额、补贴和汇率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理解不同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 帮助学生掌握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和职能,了解WTO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理解并运用WTO的基本原则分析实际贸易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WTO的基本原则和贸易政策分析的方法。

难点:WTO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和职能,以及如何运用WTO的基本原则分析实际贸易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际贸易纠纷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WTO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和职能,以及WTO的基本原则和贸易政策分析的方法。

3. 例题讲解:举出具体案例,运用WTO的基本原则分析实际贸易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国际贸易政策、WTO基本原则和贸易政策分析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实际贸易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2. WTO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和职能3. WTO的基本原则4. 贸易政策分析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并举例说明。

岭南师范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及管理办法

岭南师范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及管理办法

岭南师范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及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及管理,改革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调动各教学单位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开出更多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岭南师范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及管理实施细则》的精神,学校决定有步骤地实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计划,特制定本办法。

一、核心课程建设要求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5个领域:社会科学与人类发展;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人文学科与审美艺术;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语言运用与工具拓展。

要求2012级及以后的学生,在所选修的10个通识教育学分中,至少有6个以上学分必须来自选修上述5个不同领域的核心课程或通识教育讲座方可毕业。

今后将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情况,逐步提高核心课程学分比重,直到全部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取代一般公共选修课程学分。

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理念:我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要秉承“学科贯通、研读经典、协同培养、拓展视野、提高素质”的教育理念,在依托专业的基础上,强调通识教育的共通性、普适性、博雅性、融合性、启迪性和价值性。

3、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讲座课程组成。

核心选修课程的设置由学校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指引》予以引导。

通识教育讲座课程是指围绕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要求、由同一系列通识教育学分讲座所组成的通识教育讲座课程,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学分讲座内容应尽量贴近理论前沿、政策前沿和实践前沿,每学期举办若干期。

4、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采取招标建设制度。

对尚未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全校教师可按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指引》自愿申报,相关教学单位推荐,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评审,学校认定。

对我校教师尚未具备条件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由通识教育中心聘请具备条件的校外教师开设,并报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核准。

XXXX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管理办法

XXXX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管理办法

XXXX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管理办法XXXX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是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简称“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对于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落实我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表现。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引导和激励师生共同提升通识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获得感,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指导思想XXXX大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通过落实“四位一体”育人理念,实施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厚重的人文素养、求真的学术追求、宽广的全球视野,具备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成为卓越创新人才。

XXXX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理性思维、广阔视野、远大志向和担当精神的卓越人才。

通识教育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掌握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加强沟通能力,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开设通识核心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课程设置遵循原则通识核心课程遵循如下原则:(一)有利于强化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二)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跨学科的思维方法;(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表达能力(四)有利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五)有利于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合作与交流;(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七)有利于促进知识共享与融通,促进教学相长。

第三条课程模块设置及修读学分要求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分为四模块: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

通识核心课程选读实行非专业所在模块指定选修制,每位学生须修满12个学分,其中须在本专业所在模块以外其它每一模块至少选修2学分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10-2011-2)教务处2009年12月目录目录 (2)说明 (6)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6)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6)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7)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8)课程介绍 (10)人文学科 (11)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11)科学技术史 (12)交响音乐鉴赏 (13)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4)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5)天文学史 (16)中外文化 (17)大学语文 (18)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 (19)中国文化史八讲 (20)文学与人生 (21)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22)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23)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24)跨文化交流 (25)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6)英美名诗赏析 (27)古希腊文明演绎 (28)建筑赏析 (29)生命伦理学 (30)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31)汉字文化 (32)《论语》、《孟子》选讲 (33)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34)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35)世界华文文学专题 (36)西方美术史 (37)英语公众演讲 (38)老庄原典选读 (39)英语写作 (40)创新与创业 (41)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42)创造力与创意思维 (43)社会科学 (44)法律与道德 (45)大学生健康心理学 (46)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4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48)中俄关系的演变与展望 (49)城市文明的历史与未来 (50)经济与法律 (51)美国宪法与美国社会 (52)现代日本政治 (53)性与健康 (54)政府与市场 (55)诺贝尔医学奖 (56)信用与法律 (57)刑法与生活 (58)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59)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59)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60)人与环境 (61)低碳能源 (62)脑与机器人 (63)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64)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65)大学化学 (66)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67)生命科学发展史 (68)生命科学导论 (69)生命科学实验探索 (70)工程技术探究 (71)海洋世界探秘 (72)从物理实验看世界 (73)能源与环境 (74)探索微观物质世界 (75)信息素养与实践 (76)宇宙与人类 (77)材料与文明 (78)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79)数学或逻辑学 (80)统计原理 (80)逻辑与思维训练 (81)2010-2011-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 (I)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通识核心课素质课课程与模块对应表

通识核心课素质课课程与模块对应表
中外教育名著导读
教师教育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9012108
中外文化交流史
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21012205
比较法学
法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2012206
:比较政治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14012207
地缘政治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0014
法学通论
法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0611
:管理学
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9325
管理学原理
计算机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7602
环球与中国风光旅游
环规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0020
:婚姻家庭法
法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11206
社会保障概论
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11212
市场调查
商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304605
:文化名著与导读
历史学院
社会科学模块
1012201
: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6012106
:中国诗学经典导读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302804
中国文化原典解读一一 诗经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6012101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302801
中国新诗作品赏析
文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9012109
中国运河文化
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科学模块
4012113
环境与规划学院
艺术鉴赏模块

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的若干要求

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的若干要求

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的若干要求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对于我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攀登学术高峰的道路上、在多元化的社会流动中,面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能够批判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

为此,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
1.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致力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2.教学重点应是启迪思路,讲解方法和知识的要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细节或事件的详细经过应当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掌握。

3.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练习以及课堂讨论等多个部分。

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

还应通过讨论和撰写报告、小论文等办法,检测学生学习的质和量。

4.课堂讨论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大课的讨论可以分组进行,可请助教协助组织。

5.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应由反映整个学习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多种检测指标来决定。

每门课的大作业不宜少于两次,作业的批改可由助教分担。

6.鼓励使用先进教学手段,提倡运用课堂模拟、项目参与、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11-2012-1.2011级)教务处2011年09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目录目录 (1)说明 (3)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3)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3)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4)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5)课程介绍 (7)人文学科 (8)交响音乐鉴赏 (8)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9)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0)天文学史 (11)中外文化 (12)大学语文 (13)建筑赏析 (14)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15)世界民族音乐鉴赏 (16)世界华文文学专题 (17)老庄元典选读 (18)孙子兵法 (19)社会科学 (20)法律与道德 (20)当代中国外交 (21)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22)Handbook of 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 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22)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23)人与环境(A) (24)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25)大学化学 (26)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27)生命科学导论 (28)生命科学实验探索 (29)信息素养与实践 (30)力学仿生——启示与探索 (31)地球生命 (33)大学生健康导论 (34)数学或逻辑学 (35)统计原理 (35)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 (36)通识核心课程教学安排表 (I)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我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或逻辑学四个模块。

1.人文学科课程——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使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2.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方法上,应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Handbook of 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主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4.数学或逻辑学课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

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逻辑学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

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各位同学须根据各学院/专业在此四个模块中规定的学分要求,选修相应模块中的课程,修满规定学分。

详见下表(若学院/专业对此有所调整,以调整后的为准):序号学院(专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要求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或逻辑学1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8 4 9 02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8 4 21+7 03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84 42+5 04 信息安全学院8 4 9 05 软件学院8 4 9 0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 4 9 07 数学系8 4 9 0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8 物理系8 4 9 09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8 4 9 010 汉语言文学专业 6 4 9 311 应用化学专业8 4 9 012 化工专业8 4 9 013 安泰经管学院8 4 9 014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8 4 9 015 英语专业8 4 9 016 日语专业8 4 9 017 德语专业8 4 9 018 农业与生物学院8 4 9 01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 4 9 020 药学院8 4 9 021 法学院8 4 9 522 传播学专业8 4 9 523 工业设计专业8 4 9 024 艺术设计专业8 4 9 525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 4 9 026 广播影视编导专业 6 4 927 微电子学院8 4 42+5 028 航空航天学院8 4 21+7 01.注1:该2学分为指定选修的“大学化学”。

2.注2:该4学分为指定选修的“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1.选课准则(1)在“海选”阶段和“抢选”阶段的9月23日13:00前,每人限选一门;其后的“抢选”阶段最多可选3门。

(2)医学院培养计划中没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要求,可不参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

(3)课程学分、类别归属、上课时间等等均以选课网上的为准,本手册仅供参考。

Handbook of 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 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流程(2011-2012-1,2011级)登陆选课网站输入用户名(学号)、密码和验证码,点击登录点击一专选课海选:9月19日13:00--21日8:00点击海选点击“通识核心课”显示课程名选择具体课程后点击课程安排显示课程安排点击选定此教师以确定该课程确认无误后点击选课提交(课程不能冲突)重新登入,检查提交是否成功课程时间冲突、不符合院系专业要求等情况时返回点击抢选查看所选课程是否选课成功成功不成功点击“通识核心课”显示课程名单选择具体课程后点击课程安排显示课程安排点击选定此教师以确定该课程课程时间冲突、不符合院系专业要求、人数已满等情况时返回退出系统注:密码若有问题,请与教务处注册与学务中心联系(新行政楼B112)抢选:9月21日13:00---26日8:00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课程介绍Handbook of 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人文学科交响音乐鉴赏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任课教师:李莉、胡逸薇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MU901开课人数:150(3个班)学分/学时:2/34课程简介交响音乐鉴赏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也被列为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它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人文学科课程。

这门课是从极为广泛的观点和角度向学生讲授交响音乐,其中不仅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交响组曲等器乐作品,还包括由交响乐队伴奏的歌剧、舞剧、清唱剧和用交响性发展手法创作的室内乐、声乐及钢琴作品。

本课程的任务及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历史知识、鉴赏知识、分析聆听二三十部音乐大师经典作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中西乐理及其应用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任课教师:胡慈舟、李金叶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MU902开课人数:75(2个班)学分/学时:2/34课程简介本课程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讲、唱、听、写、配等教学形式,由浅入深,顾及不同层次的需要,一方面介绍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及它们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了解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创作,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学生体会与理工科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在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内容包括音乐基础理论、中国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制作等。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除了了解音乐中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比如音乐中音的各种数学及物理关系,以及它们所产生的音乐效果、使用方式,还要参与音乐的简单创作与制作,我们正力图使学生从一个音乐的旁观者成为音乐的参与者,符合学校提倡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体现本校办学传统与特色等要求。

美国的文化与历史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任课教师:任玉雪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HI903开课人数:140(2个班)学分/学时:2/34课程简介美国的历史与文化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旨在通过讲述美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脉络,介绍一个现代超级强国的发展历程。

在讲述美国政治、经济等历史的同时,亦重视宗教、文化与教育方面,同时关注种族、性别,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通过历史学与社会学等的跨学科讨论,努力从多角度探索美国历史与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的现代社会,开拓视野,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通过提升历史与文化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力。

天文学史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任课教师:钮卫星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HI901开课人数:60学分/学时:2/34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从古代到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包括史前时期天文学的萌芽、希腊的欧洲古典天文学、近代天体力学的奠定、近代天体测量学的兴起和天体物理学的诞生等主要内容,同时也兼及介绍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历史,对天文学研究面对的基本问题和采用的基本方法,对我们身处其中的宇宙与我们人类自身的关系,以及对天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如何推动整个科学的进步等,都将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中外文化开课院系:人文学院任课教师:高福进通识类别:人文学科课程代码:CL901开课人数:150学分/学时:2/34课程简介文化史是历史学的8个二级学科之一,《中外文化》是是一门纯人文类型课程,介绍世界各主要地区、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评价和比较中外文明、民族文化在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

它适合各专业学生修读。

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外主要民族的文明发展、演化史,特别是介绍各个主要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外各主要民族和地区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总体把握。

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充分感受古代希腊、印度、埃及、中国等地区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作一比较,以认目前我们自己文明所处的阶段,认识到我们当代文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进行深刻反思。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丰富发达的文化,来增强早已失去的自豪感,以痛定思痛,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为恢复传统文化、为推广旧有的中华文明、为树立几乎失去的民族自豪、自尊、自信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