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望远镜与显微镜
苏科版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 4.5望远镜与显微镜 同步测试题

苏科版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2 .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看物体时,看到的A.都是实像B.前者是实像,后者是虚像C.都是虚像D.前者是虚像,后者是实像3 . 要观察西瓜果肉细胞的结构,需借助A.放大镜B.显微镜C.凹面镜D.凸面镜4 . 要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A.放大镜B.显微镜C.望远镜D.都可以5 .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6 . 下面是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它们两次成像的说法:(1)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3)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1)(3)B.(2)(4)C.(1)(4)D.(2)(3)7 . 如图所示的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A.照相机B.望远镜C.自行车尾灯D.放大镜8 .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1)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2)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3)玻片向右下移动(4)玻片向左上移动。
A.(1)(3)B.(1)(4)C.(2)(3)D.(2)(4)9 . 下列关于显微镜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天文望远镜物镜的口径比较大C.我们在学生实验室用显微镜看细胞是通过成两次放大的像实现的D.有一种望远镜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把这个像放大10 . 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二次能源B.煤炭的大量燃烧不会导致温室效应C.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可转化为电能二、填空题11 . 如图所示,初夏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叶脉的__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叶脉位于该“透镜”的____ (填写与焦距的关系)12 . 小刚用镜头焦距为5cm的照相机拍摄的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___cm.当照相机的镜头正对露珠从50cm处向20cm处移动过程中,则像的大小将逐渐___.13 . 教材中有许多实验与现象的插图,图甲是比较物质的________;图乙说明星系在________我们;图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图丁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14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由此可以说明,能把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凸透镜。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4.5 望远镜与显微镜》word教案 (1)

望远镜与显微镜主备内容二次备课(备课人:________)【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主要组成与基本原理;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叫目镜,叫物镜。
2.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用________作目镜和用________作物镜看清远处的物体。
3.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望远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显微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_,目镜是____________。
二、引入新课,揭示目标:师出示双筒望远镜和显微镜,让学生辨认(指名回答),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吗?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望远镜和显微镜(板书)学习目标是: (同上)三、指导自学一:1.出示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P91-92的内容,边看边实验,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 望远镜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什么?(2) 结合实验,讨论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各是什么透镜?成像情况如何?(3)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你学到了什么?2.生自学,师巡视.3.检测,点评.(1) 基本组成: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在此基础上,应明确课本上禁止标志,并介绍望远镜的镜头上有色薄膜的作用(保护眼睛)(2) 指名回答:按活动4.5的要求a.目镜-----凹透镜物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成正立的虚象,物体变近了.b.目镜-----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焦距较大的凸透镜成倒立的虚象,物体变近了.c.调换b中目镜和物镜的位置,看较近的物体两次变大,物体变大了.(3)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对望远镜进行分类.伽利略望远镜:目镜:凹透镜;物镜:凸透镜(正立)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目镜:焦距较短的凸透镜;物镜:焦距较长的凸透镜. (倒立)四、指导自学二:2.生自学,师巡视.3.检测,点评.(1)指名学生说出实验过程,分别说出通过物镜和目镜各看到了什么?师由学生的叙述,画出结构简图.(2)指名回答:功能:可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基本结构:目镜------焦距较长的凸透镜\物镜-----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五、课堂总结:师生归纳学到了什么:(略)六、课堂练习:1. 通常的望远镜目镜是由________制成,物镜是由________制成.而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由________制成,物镜是由________制成.2. 为保护眼睛____(“能”或”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他强光源.3. 在显微镜结构中,物镜的焦距较_____,目镜的焦距较____,用它观察微小物体时,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______(填”实”或”虚”)像.目镜起______作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2019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4.5望远镜与显微镜 巩固提优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巩固提优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A.投影仪的镜头B.一个放大镜C.照相机镜头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凹透镜是目镜B.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3. 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眼角膜A. B. C. D.4.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A.一次放大作用B.二次放大作用C.三次放大作用D.四次放大作用5. 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照相机 B.投影仪C.放大镜 D.显微镜6. 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如图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7.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8.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倍和10倍两种,物镜有10倍和40倍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倍,物镜10倍B.目镜10倍,物镜10倍C.目镜5倍,物镜40倍D.目镜10倍,物镜40倍9. 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10.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11.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12.关于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放大B.望远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后放大C.显微镜只是物镜将物体放大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能将物体放大13.天文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A4--4.5显微镜和望远镜

4.5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本节课应掌握内容:(2min)1、显微镜由哪几部分构成?目镜、物镜是用什么做成的,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2、望远镜由哪几部分构成?目镜、物镜是用什么做成的,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二.自学教材(5min)三、互动学习……(8min)四、教师点拨(10min)五.典型例题:(15min)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并且大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3、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4、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1989年11月13日,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研制安装的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河北省北部兴隆县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这台天文望远镜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望远镜。
望远镜的主镜直径为2.16米,筒重26吨,镜身重92吨,两根可转动的轴重44吨。
整个镜总体包括光学、机械驱动、自控、探测等装置。
它可以自动跟踪星体,测定银河系天体恒星的活动、星体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
望远镜上装有先进的CCD照相机,它比普通照相机底片要灵敏30倍,还装有先进的光导纤维摄谱仪,可以同时拍照20颗星体的光谱,测定星体的化学成份、温度、压力和速度等。
这样可使望远镜的使用效率提高10倍。
探测到的星体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示,还可以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用计算机进行各种计算、分析和处理。
由于镜面大,聚光能力强,可以观测到很暗的星体,相当于在200km以外一根火柴燃烧的亮度的星,也逃不掉它的“眼睛”。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在资料缺乏,技术较差的条件下,从1974年开始,历经15年终于制成了世界先进的大型望远镜。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讲学稿(无答案)(新版)苏科版(1)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要紧组成和大体原理。
2.初步了解望远镜进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讨宇宙隐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3.初步了解显微镜的进展情形及应用前景,熟悉科技对人类生活得重要性。
【学习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
【学习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资源】显微镜和望远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方式指导】实验、阅读、讨论、练习。
【自主学习】——试一试你的身手阅读讲义P94-96页内容,看看你可否说出以下问题的答案,你也能够和小组同窗彼此讨论后来回答。
1.显微镜的两头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看物体的叫__________.2.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成的像。
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成像.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知识建构】——你最棒1.实验探讨一:(1)拿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面镜,焦距小的离眼睛近一些,焦距大的离物体近一些,透过两个凸面镜观看远处的物体,调整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凸面镜的距离不大于两凸面镜的焦距之和。
观看物体成像有什么特点,你能说明形成这一现象的缘故吗?(2)分析:利用凸面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那个实像在通过另一凸面镜放大,就能够利用这一现象制成望远镜。
(3)学生阅读讲义99页内容,了解天文望远镜的进展历程.2.实验探讨二:(1)回忆凸面镜成像规律,哪些情形下能成放大的像。
(2)拿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面镜,焦距大的离眼睛近一些,焦距小的靠物体近一些,透过两个透镜观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观看到最清楚的像为止。
你看到的像有什么特点,你能说明形成这仪现象的缘故吗?(3)分析:凸面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凸面镜又能成放大的虚像,当两个凸面镜组合位置知足必然的关系时,物体在一个凸面镜中成放大的实像,在另一个凸面镜中成放大的虚像。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及同步课后作业:4.5望远镜与显微镜

第四章第五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 导学案【学习目的】1. 通过观察,理解两个透镜的组合,可以具有望远和放大的作用;2.初步理解望远镜开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究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对物理学的热爱;3.初步理解显微镜的开展情况及应用前景,从而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预习探学】1.阅读课本P94—P95,完成以下填空:〔1〕望远镜能使 〔远/近〕处的物体在 〔远/近〕处成像。
〔2〕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做是由两个 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 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镜。
〔3〕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见的 物体。
它由两个 (凸/凹)透镜,且它的物镜焦距很 〔长/短〕,目镜焦距较 〔长/短〕。
微小的物体经过物镜和目镜 次放大后,人眼就可以看清楚了。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一)望远镜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题〔1〕小题。
2.探究活动:〔1〕活动一:观察望远镜,利用望远镜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活动二: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观察物体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将凹透镜靠近眼睛,通过凹透镜和凸透镜观察稍远处〔如教室外〕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间隔 ,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你看到的物体成 像。
伽利略望远镜 〔3〕活动三: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用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稍远处〔如教室外〕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间隔 ,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你看到的物体成 像。
开普勒天文望远镜 3.阅读课本P95“生活·物理·社会〞,完成以下填空: 天文望远镜的开展: 望远镜 望远镜 望远镜望远镜 望远镜。
(二)显微镜目镜是 透镜物镜是 透镜 物镜是 透镜〔焦距较 〕,成 的像,相当于 。
目镜是 透镜〔焦距较 〕,成 的像, 相当于 。
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题〔3〕小题。
2.活动四: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用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凸透镜看较近的物体〔如课本上的文字〕。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实验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实践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考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研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创新研究,如制作简易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天文台、科研实验室等地,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实际科研中的使用情况。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科普书籍,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拓展知识面。
-观看视频:建议学生观看科普视频,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实际应用中的精彩案例,增强学生对这些仪器的兴趣。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操作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它们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望远镜与显微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实验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实验教学设计(新版)苏科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物理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实验教学
a.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成像原理的抽象性,难以将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b.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观察不准确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5望远镜和显微镜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构成和基本原理.2.初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作用,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得重要性.[学习重点、难点]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构成和基本原理.【活动过程】实物投影插图(三星堆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文物"纵目青铜面具" 的图片),说明"面具"中纵目的眼球外凸长达16CM,象征着当时的人们扩展视觉、认识宇宙的强烈愿望。
今天我们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早已能看清楚很多遥远的其他星球上的物体并且还能看清楚动植物细胞等非常微小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要想看清楚物体可从两方面入手:1)2)活动一:认识望远镜1.自主阅读:阅读P94望远镜,初步了解望远镜的发明. 回答下列问题: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
2.自主探究: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无意间通过透镜作为目镜和透镜作为物镜,从而导致了望远镜的发明。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处成像,注意: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他强光源。
活动二: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物体。
1.合作探究:①以凹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较远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到最清楚为止。
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于小组成员交流.―――――伽利略望远镜模型,原理图如右图。
②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稍远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最清楚为止。
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于小组成员交流.―――――开普勒望远镜模型,原理图如右图。
2.组内交流:器材类型目镜类型目镜焦距(“大”或“小”)物镜类型物镜焦距(“大”或“小”)开普勒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 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像(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 _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活动三:认识显微镜1.自主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和课本P96文字,初步了解显微镜的特点.其光路原理如图.器材类型目镜类型目镜焦距(“大”或“小”)物镜类型物镜焦距(“大”或“小”)显微镜3.自主探究:自制水滴显微镜对照课本“活动4.7”自制水滴显微镜,并用它观察教材上的字或者头发丝等等.4.组内交流:交流看到的现象和形成原因.完成下列问题显微镜的物镜是由______透镜制成的,目镜是用______透镜制成的.与开普勒望远镜不同的是,它的物镜的焦距很______ (选填“长”或“短”,下同),目镜的焦距较______ 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制成一架______,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______ ,也可制成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1、凸透镜成像规律
F
u>2f f<u<2f
2f
F
2f
照相机 投影仪
F
2f
F
2f
F
u<f
2f
F
2f
放大镜
的虚 像
2、凹透镜始终成一个 正立、缩小
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正立放大 虚 可看到的像是 的 像。
物镜Lo u
u’
目镜Le
Fo’ Fe
探索一: 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
物镜
目镜
2f1 F1 O1 F1 F2 O2 F2
工作原理: 近处物体经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于物镜的2倍焦距之外),
此实像正好又落在目镜焦点之内, 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物镜的作用
物镜也是凸透镜,焦距短,使被观察的物 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成 像原理一致。
目镜的作用
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
探索: 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
探 索 过 程
• 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 的凸透镜为物镜 -------- 调节两者间的距离, 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
倒立、放大的像
• 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 的凸透镜为物镜 -------- 调节两者间的距离, 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
目镜是凸透镜,焦距长,把物镜成的 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与放大镜 成像原理一致。
用凹面镜作为反光镜,起聚光作用。
作用: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经过两次放大后看到倒立放大虚像。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 ),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 ).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 的( 实 )像(填“虚”或“实”),道理就像 投影仪 的镜头成 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 放大镜 ,再次对这个像成 放大的( 虚像 )(填“虚像”或“实像”). 3、简易天文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 一个倒立( 缩小 )的实像;道理就像 照像机 的镜头成像一 样。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 虚像 )(填“虚像” 或“实像”) 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 物体 )的大小有关,还 和物体到眼睛的( 距离 )有关.
5、把开普勒望远镜从观察处景物改变为观察近 处景物时,已经改变和需要 改变的是( D ) A物镜的像距,目镜的物距 B物镜的物距和像距 C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D物镜的物距和像距,目 镜的物距和像距 6、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望远镜都有目镜和物镜,且目镜和物镜都为透镜 B望远镜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都是倒立的 C望远镜的目镜都是凸透镜 D望远镜都是把被观测镜原理光路图:
物镜 目镜
F2 F1
工作原理:
远处物体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于 物镜的1f到2f之间),此实像正好又落在目镜焦点之内, 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开普勒望远镜成像的原理
物镜的作用
物镜也是凸透镜,焦距长,使远处的 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致。
目镜的作用
目镜是凸透镜,焦距短,把物镜所成的 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与放大镜成像 原理一致。
注:开普勒望远镜相对于被观察物体而言,成的是
倒立、缩小的虚像。其实质是拉近了被观察物体。
显 微 镜 的 构 造
注:显微镜相对于被观察物体而言,成的是倒立、 放大的虚像。其实质是对被观察物体进行两次放 大,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