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0《宇宙生命之谜》优质课评选说课稿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说课稿

10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尝试有目的地阅读。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温习,导入新课1.回顾策略。

作家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上节课,我们到《竹节人》里串了门儿,关于“有目的地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有目的地阅读)2.揭示课文题目。

让我们带着上节课的收获,一起到《宇宙生命之谜》里去串门儿,继续学习“有目的地阅读”,一起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单元篇章页杨绛先生说的话,自然导入策略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的学习。

策略的习得是一个经历反复实践的过程,刚上课时,对课文《竹节人》中习得的策略进行简单回顾,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朗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发达理论类似猜测起源适当氧气提供能源昼夜神秘观测拍摄斑点枯萎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考察培养(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指导书写“谜”“倾”“御”“斑”等几个字。

课件出示:谜倾御斑(1)观察:看一看这四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

①结构:“谜”“倾”“御”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合体字,要注意留出足够的位置。

②笔画:“御”右边的“卸”,左边最后一笔是提,提的左边注意要出头。

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 二篇 2019秋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 二篇  2019秋人教部编版

《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一)一、说教材《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第十一册语文人教部编教材新选的课文,这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意在通过阅读理解,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

这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文章,文中的科学术语也比较多,学生要学起来是有一定难度。

二、说学情《宇宙生命之谜》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科普类文章,其中科学术语比较多,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

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记叙类文章更容易理解,而对科普类文章则稍欠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逐渐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科普类文章往往较为直接,我们可以从标题,甚至从文段的开始或结尾轻易发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但是如何科学有理地完成论证过程,则是重点。

本文中,我们发现通过排除、比较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支撑论据。

而通过句首以及句中的关键性词汇“理论上”“至少”“可能”“唯一”可以加强文章语言的严谨准确,符合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1.会写“迷、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类似”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0.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

10.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

宇宙生命之谜说教材:《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说教学目标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说教学重点结合课文科学严谨的叙述与分析,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

说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说教学方法总体上采用读书指导法。

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人地位,教师采用确定阅读范围、出示阅读练习、激发阅读兴趣等手段,尽量放手让学生读书,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你了解地球之外离我们比较近的星体吗?你知道关于火星的情况吗?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第1篇】10 《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则,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

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课文中还随文著有旁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法、关注关键词句、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随文预测等,既是对之前阅读策略单元的总结回顾和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谜、嫦”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培养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去向哪里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是不是唯一的存在每个成长中的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探索。

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对于自身以及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尤为关注。

因此,文章前的导语说,“有位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可见,孩子们对宇宙之谜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教学这篇文章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反思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反思说课稿

11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认读“嫦娥、磁场、陨石、干燥”等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写22个词语。

2.能根据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并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重难点)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浩瀚无垠的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吗?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一个谜。

《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齐读课题,正确书写“谜”字。

了解“谜”的意思,区分“谜”和“迷”,指导书写。

二、交流预学,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御、斑(3)解释词语。

(课件相机出示“猜测、抵御、倾角、沧海一粟”等词语的含义。

)(4)资料袋。

课件出示“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解释。

2.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默读、勾画、概括,提取关键信息)三、浏览课文,聚焦内容1.浏览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和解决疑问是否有关系。

2.结合课后第一题第一个“泡泡”的内容和课文第一个旁批,继续浏览课文,判断哪些段落对解决“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疑问有帮助,并做上记号。

(第2~9自然段)3.默读课文其他旁批,说说学习伙伴提供了哪些帮助。

(梳理文章思路,指导阅读文章的策略)四、根据提示,找关键信息1.默读课文第二处旁批,理解旁批的意思。

(1)提问:从这处旁批中你读懂了什么?(阅读时注意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2)追问:怎么找关键句呢?有些段落也可能没有关键句,怎么办?(回顾找关键句的方法)2.默读第2~9自然段,用“_____”画出各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3.交流指导。

(1)学习交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每一个批注,找到需要的关键词或句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第1篇】《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宇宙生命之谜》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主要围绕了“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展开说明,探索了宇宙生命的奥秘。

对于学生来说,本篇课文是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极好教材,在本单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强;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学习积极性强,渴望受到老师的肯定。

这些都将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出。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难点: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兴趣。

2.诵读教学法——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父亲的情感。

3.语文活动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法指导:1.圈点勾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

2.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加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引出课题,拓展有关宇宙的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讲述故事,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0《宇宙生命之谜》名师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0《宇宙生命之谜》名师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0《宇宙生命之谜》名师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宇宙生命之谜》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课选自课文《宇宙的奥秘》,主要介绍了地球以外的生命是否存在以及科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文章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既能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向往和好奇心,又能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宇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宇宙生命的存在与否,他们可能还存在着疑惑和不确定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生命的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宇宙生命是否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向往和好奇心,导入新课《宇宙生命之谜》。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标出关键词和难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共同探讨宇宙生命是否存在。

4.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5.思考与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解决疑问。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解读《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开展阅读,在阅读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还提出两个新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在精读这篇课文时,要讲究文本与批注的对照,在比较中,指导学生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理解文本后,完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部分属于课内迁移运用环节,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经验,要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认真完成。

二、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前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

2.学习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回顾读法,导入新课1.回顾第9课《竹节人》中了解到的新的阅读策略。

2.师小结: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选择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板书)。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学习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板书)。

(二)阅读导语,明确任务(PPT出示导语)快速阅读课前导语,从中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阅读目的。

1.生读导语。

2.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阅读目的以及快速找到答案的方法(提取导语中的关键信息)。

这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我们的阅读目的是弄清“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三)带着任务,自主阅读1.(PPT阅读任务)带着阅读任务去自主阅读,看看能否达到阅读目的。

阅读时注意以下问题(PPT出示):(1)在明确阅读任务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2)详细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3)在阅读中,如果读到了可能不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2.汇报交流预设:第1自然段与阅读目的没有关系,可跳过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宇宙生命之谜》优质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人类探索宇宙生
命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四、说教学方法
总体上采用读书指导法。

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人地位,教师采用确定阅读范围、出示阅读练习、激发阅读兴趣等手段,尽量放手让学生读书,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地球之外离我们比较近的星体吗?你知道关于火星的情况吗?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

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
(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
(1)朗读相关的课文并说明理由。

预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由: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
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

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因为这四点是人类
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理由: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
(2)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这是一个谜,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四)探究扩展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
天技术等资料。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