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介绍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校本资源库的建设

22 . 以本 校 实 际 教 师 专 业 技 能 的 发 展 和 学 生 的 成 长 为 出 发 点
育工程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本文 针对 中小学现 代远程 教育 . 就校
本教育 资源库 的建设 进行 一些讨 论 。
l 校本 教 育 资 源 库 建设 的 必 要 性
从 而让学 生 的个性得 到发展 , 身心健康 成长 。
收 稿 日期 :0 8 0 — 6 2 0 ~ 5 1
作者简 介: 王贵 才 (9 4 , , 北汉川人 , 中师 范大 学信 息技 术 系高级工 程师 , 究 方向教 育技 术学 、 16 ~) 男 湖 华 研 现代 远程 教育 等。
机 与 活 力 。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中 , 络 建 设 是 基 础 , 源 建 设 是 核 在 网 资 心 , 学 应 用 是 目的 . 理 服 务 是 保 证 。 中资 源 建 设 是 远 程 教 教 管 其
取适合自己 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本校实际
从 中获取 有用 的资 源 。 设有本 校特 色的校本 资源 库 。 建
2 校 本教 育 资源 库 建 设 的 指导 思想
21 以新 课 程 标 准 为 指 针 .
新课程 标准是 教材 编写 、 教学 、 估和考 试命 题 的依据 , 评 是 教 育部 门管理 和评价课 程 的基础 。 只有建设 符合新 课程标 准的 远程 教育 资 源 , 能保 证远 程教 育 资源 的有 效利 用 , 进远程 才 促 教 育资 源进课 堂 . 进 信息 技术 与课 程 整合 . 进农 村 中小学 促 促
12 海 量 资 源 中 可 用 性 资 源 贫 乏 .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经 过 短 短 几 年 的 发 展 . 各 方 面 都 取 得 了 显 在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包含27项子标准,分为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五大类。
此外,还设立了4个跟踪研究项目。
标准研制是持久性的任务,国外标准开发周期通常为5年以上。
考虑到我国对于本标准的迫切需要,本委员会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策略,按各子标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进度,计划在3年内基本完成这套标准体系。
如下表所示,在每一子标准项目的第三列中给出可供参考的国外/国际同类标准研究成果(若有的话),最后一列是标准研究任务的优先级,带***的为急需任务,带**的为次急任务, 带*的为缓后任务。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实施三名工程 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的灵魂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信 息技术在社 会各领域 的广泛应 用 ;
19 9 7年英 国发布 了题为 《 连接学习化社会——国家 学习信 息系统建设》 的政府报告, 正式启 动 “ 国家学 习信息系统” 建 设计 划 ,该系统是开发与应用在线学 习与公众 服务 的国家 信息网络体系 ,0 2年该系统 连接到英 国所 有的大众媒 体 20
关 键 词 现代 远 程教 育 教 学资 源 三名 工 程 T mpe n he - rjc o C n tut te S u f oI l me t T re P 0et t o src h o lo
121国外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状况 .. 19 年 美国提 出“ 93 信息高速公 路” 划 , 计 加大投资信 息
益。随着远程教育 的快速发展 , 教学资源建设也逐步暴露出
一
U i r t,10 3N ni ,aguC ia nv sy20 9 ,aj g i s,hn ei nJn
实施 三名 工程
构建现代远程教 育的灵魂
王 其 和 丁婷婷
209 ) 10 3
南京 ( 南京大 学 网络 教 育 学院 江 苏・
中 图分 类 号 : 3 G4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9 ( 0 )4 0 2 — 2 17— 8 42 1 3— 0 7 0 1
最大化 ,00年 , 20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委员会制定 了《 现代远 程教 育资源建设技术规 范( 试行)其 中明确指 出 》 ,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过相关 的合作 、 理的竞争 、 合 充分的讨论 以及多方 面的交流等
多种形式实现协 同学 习 , 完成每一个 确定 的学 习 目标 , 示其 展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 资源建设 , 最需要 考虑 的是 提高现 有 资源的组织性和可利用性。教学资源建设越来 越受到教育单 位的重视 , 别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 比较好 的地 区 , 特 网络 化教学资源平 台应用对 教学 资源形 成旺 盛的 需求。 目前 , 我 国许 多高校都 拥有 自己 的远 程教 学 网络 , 在市场 上拥 有相 当
也充分说 明 , 现代远程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 以满 足各层 可 次求学者需求 , 具有广 阔的 发展 空间。多样 性的 教育 教学 方 式不仅可 以充分适应各 种类 型学生在教 育需求方 面的不同层
内涵 。而 网络教学资源 建设 是远 程教 育工 程建设 的核 心 , 建 设开放性 、 准化 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实现终 身学 习 , 标 使教 育走
的教育教学手段 , 让广大的 受教 育群体在 同等 的教 育投资 状 态下享受教育资源 , 因此 , 接受远程教育教学 的人数正 在以几 何 级数的 比例增长 。除 此之外 , 育 资源配 置的 高效性还 极 教
大地 降低了我国在教 育成 本方面 的投入 。同时 , 由于远程 教 育 网络 教学资源建设的健全 , 使得新 的课程 、 的知识 能在 最 新 短 的时 间内传递到每一个学生 , 现资源共享 , 实 从而提 高了整
为周到 的人性化服务 。
开发上 大 有可 为
远程网络化教学资 源共 享平 台 , 是逐 步推行 教 育大众 化
以及 开放 化的重 要手段。充分运用各 种类 型的现 代化 电子信 息手段 , 以个体化学 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形式 或教学结构 , 具有 开放性 、 交互性 、 多样 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 1教育模式 的开放 性。远程教育利用 现代通信 媒体实施 . 远程教学 , 使学习的课 程可以跨越 时空和地域 的界 限 , 延伸 到
第5章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代 19世纪中 适合自学的函
叶
授印刷材料
教育形态
函授教育
第二代 20世纪初 期
第三代 20世纪末 (现代远程 期
教育阶段)
广播、电视、 录音、录像等 视听手段。
广播电视 大学
现代信息技术, 网络学院、 特别是因特网 虚拟大学 和多媒体技术。
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 者与教师、学习者与教育机构之间准 永久性分离,通过多种现代传播媒体 与技术实现非面对面的教育教学形式。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0
2.网络课程的特点
开放性:其体系和内容能够让教师方便的进 行调整和更新。 交互性: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交互。 共享性: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入丰富的动 态的学习资源,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协作性:通过讨论、合作、竞争和角色扮演 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 自主性: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
其他技术
① 数据库:Access、SQLServer、Sybase、MySQL、Oracle ② 流媒体技术
网络课堂
学习资源
答疑系统
学习社区
学习帮助
控制面板
三 虚拟学习环境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 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 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也称虚拟学 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简称VLEs)或称学习管 理系统。
四 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师学历
2003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 ()一方面希望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 育现代化,另一方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质量。
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24-会议日程(Calendar)

史元春 沈中南 3. 学习对象元数据相关应用工具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
杨宗凯 吴砥 4. 分布式环境下共享学习资源模型研究 浙江大学
陈德人教授 5. XML技术在远程教育资源标准化方面的应用 天津财经学院
徐荣贞教授 主题2:
奚建清 朱斌 4. 内容包装规范与应用简介及虚拟实验试验规范的设想 上海交通大学
申瑞民 申丽萍 5. 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技术规范介绍 北京大学
汪琼、吴筱萌 分组报告(12/16)(Grouping Reports 12/16)
时间
Time 分会主题
Themes 报告主题(Topics) 报告人(Reporters)
教育资源元数据--理论和实践 Jon Mason 11:00~12:00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learning Standards and carrying out in China
世界网络教育标准的发展以及与中国结合的实践探讨 Terry Hisberg 分组报告12/15(Grouping Reports 12/15)
12/16
PM
2:00
~
5:30 主题3:
远程教育标准应用探讨
Application Discuss 1. NGI、XML与标准 北师大:黄荣怀 2. WisdomClass--远程教育虚拟课堂 清华万博: 李小霞 3. 唯有标准,才能互联 TCL:吴士宏 4. 网络教育:关注服务和服务标准 科利华:郑永柏 5. 运用AICC规范实现LMSCore通信协议和学习管理
北大在线:沈利庆经理 主题4:
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章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

19 2年
年中国
函授教育
函授教学方式:邮寄印刷材料+书信指导
函授教学特点:
师生、生生之间时空上分离 教学媒体单一,学习材料是印刷品、幻灯、录音和电 影 双向通信手段书信,师生交流不同步
远程教育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国、南非、英国用广播电视 开 放 大 学 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大学后教育
60年代中国
基更的定义 远程教育是具有以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以此区别于传统 函授教育) 。 远程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了不同地域上的人际间的交流学习。 (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和准备学习材料以及向学生提供支助对学生学习产生 影响(以此与个别学习和自教计划相区别)。 支助服务包括:函授指导、批改作业、电话、计算机通信、音频、视频 或计算机会议以及必要面授辅导等。 (3)应用各类技术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和计算机媒体,将教师和学 生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 (4)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从对话中受益(以此与教育 技术的其他应用相区别)。 (5)在整个学习期间,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结果人们通常不在集体中 而是作为个人在自学,为了教学的目的或社会性的需要,有可能召开必要 的会议。 上述定义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公认,唯一的异议是:第五个特征的前半 部分已经不再适用。
3、开放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1) 两者的本质不同: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哲学 层次的理念,一种思想、一种态度。 远程教育是一种实践方法和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 是为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传统面授教育的人提供受教 育的机会,并保证教育质量。 (2)两者的联系: • 开放教育并不是远程教育的专利,传统教育也在不断 开放。 • 二者共享某些观念。远程教育的实践者正在努力开拓 能够向更多的学习者提供更灵活、更适合学习者特殊 需要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说开放教育是远程教 育追求的理想境地,用开放教育的理念为远程教育的 时间导航。而不能把它看为远程教育的专利。否则会 失去远程教育实践性。
远程教学简介介绍

远程教学简介介绍汇报人:日期:•远程教学概述•远程教学技术•远程教学方法与策略目录•远程教学资源与平台•远程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远程教学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01远程教学概述远程教学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传输到远程学生终端,实现异地教学的教育模式。
定义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个性化教学,适应不同学习需求;交互性教学,增强师生间沟通。
特点定义与特点远程教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函授教育,通过邮寄教材和作业进行远程教学。
初始阶段电子化阶段网络化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学逐渐采用电视、广播、录音等电子化手段进行教学。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远程教学进入网络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教学资源,实现实时互动。
030201远程教学的发展历程优势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0102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交互性教学,增强师生间沟通与互动;局限性对网络和硬件设备依赖较大,需要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师生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导致情感沟通不足;学生需要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0102030402远程教学技术远程教学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和信息传输。
互联网技术在特定区域内,如学校或企业内,使用局域网进行远程教学。
局域网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4G/5G等,实现移动设备的远程教学。
无线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实现教师和学生的音视频互动。
流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流媒体的形式传输,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作业批改等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辅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生在线提问和教师答疑的实时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入口
字符串:“成为一个元数据专家
目录:“ISBN”
入口:“8-7569-4062”
生命周期
(版本、状态等信息)
元数据层次中的每个元素都有特定的定义、数据类型和可以取的值。
Dublin Core
Dublin Core 是一个致力于规范Internet 资源体系结构的国际性联合组织,它定 义了一个所有WEB资源都应遵循的通 用的核心标准,标准内容较少,也比较 通用,因此,得到了其它相关标准的广 泛的支持。其它关于学习资源的数据标 准,基本上都都兼容Dublin Core标准, 并对它作了扩展。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简介
技术规范的基本出发点
(一)是资源的技术开发的角度,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 求;
(二)是从使用用户的角度,参考IEEE的LOM模型选取一 些最为普通的元素以方便对这些素材的使用,并从可操作 性的角度,规范了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另外,根 据不同教育资源的具体特色,设置一些特色属性。资源的 属性可以作为资源库管理系统数据结构的直接依据,也可 以教育资源的XML标准标记;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教育资源建设相关标准的研究简介
需求推动标准发展
国外相关标准介绍
IMS的Learning Resource Metadata(学 习资源元数据规范) IEEE LTSC(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 会)的LOM(Learning Object Metadata: 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 OCLE(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Dublin Core的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
LOM模型的结构
IEEE LOM模型是层次的。在最顶层是根元素。根元素中包含了许多子元素。 如果一个子元素中还包含了其它的子元素,则它被称为“分枝”。 子元素中
不包含其它的子元素,则它被称为“叶子”。这整个层次模型被称为文件的 “树结构“。
“根” 基础
“分枝”
“叶子”
全局
标题
语言字符串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语言:“美式英语”
属性名
试题编号
题类
资 源 属 性 样 例
试题类型 知识点 难度 区分度 认知分类 考试要求 试题正文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
建议的考试时间
数据类型 Number(10) Boolean Char(15) Char(15) Number(1,2) Number(1,2) Char(15) Char(100) MEMO MEMO Char(200) Number(4)
必须的数据元素(LOM核心集)
这类数据元素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中的必须数 据元素一致。它是任何类型的资源都必须具备的属性标注。开 发者应严格遵循。
扩展的数据元素(分类属性)
分类扩展集根据每类资源各自的特点,提供了资源的分类 属性。
可选的数据元素 (分类属性)
这类数据元素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中的可选的 数据元素一致,在对资源进行属性标注时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开 发者自身的工作过程作为参考属性有选择的使用,如果本规范 没有推荐的属性取值,要求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的 取值相一致。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共 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严格遵守的必须数据元素、作 为参考的可选数据元素和针对资源特色属性的扩展数 据元素。
网络课程 常见问题解答
媒体素材 试题库
可选元数据
核心 LOM 必须元数据
与资源建设有关
资源目 录索引
文献资料
课件
案例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
Dublin Core的基本内容
Title(标题):资源的名称; Creator(创建者):资源的创建者; Subject(主题):资源的主题内容; Description(描述):资源的内容、介绍信息; Publisher(出版者):正式发布资源的实体; Contributor(贡献人):资源生存期中作出贡献的实体; Date(日期):资源生存周期中的一些重大日期; Type(类型):资源所属的类别; Format(格式):资源的物理或数字表现; Identifier(标识符):关开资源的唯一标识; Source(源信息):资源的来源; Language(语言):资源的语言类型; Relation(关联):与其它资源的索引关系; Coverage(覆盖范围):资源应用的范围; Rights(权限):使用资源的权限信息。
LOM模型
LTSC是IEEE下的一个专门对教育软件、 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 进行规范的标准化组织。LOM是他们的 一个重要标准,该标准的草稿发布于 1998年3月,目前,并没有形成最终标 准,仍在讨论制定中。目前最高的版本是 6.01。
LOM模型的内容
通用信息(General):主要是关于资源的标识和分类、检索属性等信息, 它与资源应用的上下文环境无关。 生存周期(Lifecycle):主要是关于资源生存周期方面的信息,如版本号、 状态、日期、创建信息等。 数据描述信息(Meta MetaData关于数据的数据):描述关于数据格式方 面的信息,定义数据类型,如标识符、角色、类别说明、语言等。 技术信息(Technical):教育资源技术方面的信息,如格式、大小、位 置类型等。 教育信息(Educational):资源的教育等特性,如交互类型,交互级别、 语义密度、难度、学习时间等。 价值信息(Cost):有关资源的价值和价格方面的信息如版权及其它限制 信息等。 关联信息(Relation):主要描述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关联信息,如类别、 关联资源等。 注释信息(Annotation):主要是关联资源教育应用评论方面的信息,如 评论人、注释、注释内容等。 归类信息(Classification):描述资源的归类信息,如关键词描述、语言 等信息。
(三)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这些素材的管理系 统以及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支持平台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 功能;
(四)是给出优秀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及其实施建议。
常见资源类型的划分
媒体素材: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 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试题库 试卷 案例 课件与网络课件 常见问题解答 资源目录索引 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