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思考题1-8讲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思考题总结--备考必看

《构造地质学》思考题总结--备考必看

第二章1、什么叫岩层产状和产状要素?产状:泛指面状或线状在三维空间的位态,是以它们与水平参考面及地理方位关系来表示的。

产状要素:表示这种空间位态的数据称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也称产状三要素。

2、水平岩层和直立岩层出露形态有何特点水平岩层(界面):1)α≤ 5°2)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3)无构造变动的水平岩层,地层时代下老上新。

4)岩层顶底之间垂距=厚度。

5)厚度一定,露头宽度(岩层顶底面的水平投影距离)与地形的坡度有关。

直立岩层(界面)1)α≥ 95°2)地表露头宽度约等于岩层的厚度。

3)在地质图上的投影为直接切割地形等高线的直线,不受地形影响,沿走向延伸,无倾向。

4)直立岩层在空间上出露规模不大,往往是组成褶皱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

3、如何在地形判断地层是否水平?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4、“V”字形法则概念?由于地质界线通过山谷或山脊时,其平面投影均呈“∨”形,“∨”尖端的指向反映了界面产状与地形的关系,故称“∨”字形法则。

5、地质图上区分倾斜岩层的三种基本露头形态?各有何特点?1)相反相同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地形等高线与地质界线弯曲相同;“∨”字形尖端在河谷中指向岩层的倾斜方向,山脊则相反。

2)相同相反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倾角>坡角;地形等高线与地质界线弯曲相反;“∨”字形尖端在河谷中指向岩层的倾斜方向,山脊则相反。

3)相同相同(特殊情况)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倾角<坡角;地形等高线与地质界线弯曲相同;“∨”字形尖端在河谷中指向岩层倾斜的相反方向,山脊指向倾向方向。

6 、如何判断沉积岩层的顶面与底面?交错层理:前积纹层向顶积纹层撒开并被截切,向底积纹层小角度收敛。

收敛的指示底面,撒开被截切的指向岩层顶面。

递变层理(粒级层理):顶小,底大。

波痕:(波峰)尖端指顶,(波谷)弧顶指底。

雨痕,雹痕:有凹坑的面为顶面。

泥裂(干裂):张开的裂口指向顶面。

构造复习思考题

构造复习思考题

构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地质构造?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4.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1.什么是岩层?什么是地层?它们的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层理?它有几种类型?如何识别层理?3.什么是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它有哪些主要类型?4.什么是正常层序?什么是倒转层序?如何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层面?5.正常层序的水平岩层有什么特点?6.什么是岩层产状?其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其含义是什么?7.岩层产状有哪些基本类型?8.面状构造(岩层面、断层面等)的产状要素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9.什么是厚度?岩层的厚度有几种?各自含义是什么?如何相互换算?10.什么是真倾斜、视倾斜?它们各自几个?真、视倾斜的关系怎祥?11.什么叫地质界线?在地形地质图上水平、直立、倾斜岩层的地质界线形态有什么特点?由哪些因素决定?注意读图。

12.在野外,当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时,顺岩层倾向观察,若层序正常,岩层露头有什么规律性变化?若岩层倒转,露头有什么规律性变化?绘出相应的示意剖面图,并说出当倾向与坡向相反、或倾向与坡向一致但倾角大于坡角时的情况。

13.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哪几个因素?分别予以讨论。

14.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含义是什么?各自反映地壳运动的性质、特点?15.怎样确定不整合的存在?怎样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16.各类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有哪些表现特征?用平面和剖面示意图表示出来。

17.分析图l. ①求∈2的真倾向和真倾角;②AB、CD分别为岩层∈2顶、底面上500m标高的走向线。

请在图上量出两条走向线之水平距离EF;求∈2的厚度(h=EF·Sinа);铅直厚度(H=EF·tgа)。

③AB为∈2顶面500m标高走向线,OP为∈2底面475m标高走向线,为什么这二条走向线重合了?图118.图2中A、B、C、D是地形地质图,用“V”字型法则判断岩层走向、倾向,并标在图上。

(整理)地质学课后思考题1.

(整理)地质学课后思考题1.

(整理)地质学课后思考题1.第⼀章地球概述1、地质学的概念?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门⾃然科学。

包括:固体地球表层及地球内部结构。

2、⼤陆架、⼤陆坡、⼤陆基、⼤陆边缘、岛弧、海沟、洋中脊、⼤洋盆地的概念?①⼤陆架(陆棚):是⼤陆在⽔下⾃然延伸的海底平台。

特点:坡度平缓,⼀般⼩于0.3度;⽔深⼀般⼩于200⽶;平均宽度75千⽶。

②⼤陆坡:⼤陆架外缘坡度变陡的海底斜坡。

是地球上最⼤的斜坡。

特点:坡度3度左右,最⼤可达20度;⽔深200—3000⽶;宽度⼩,平均宽度28千⽶;在斜坡上有许多海底峡⾕。

③⼤陆基:⼤陆坡与洋盆之间的缓坡地带,坡度<1o,在海沟发育地区没有这⼀地形单元。

④⼤陆边缘:⼤陆和⼤洋盆地之间的连接地带约占海底⾯积的五分之⼀。

⑤岛弧:呈糊弧状分布的⽕⼭列岛,常发育于⼤陆架的边缘。

⑥海沟:岛弧靠⼤洋⼀侧常发育为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

⑦洋中脊:海岭顶部的中央裂⾕。

⑧⼤洋盆地:地球表⾯的最⼤洼地,约占海底⾯积的⼀般。

3、什么是地温梯度和地温深度?答: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所增加的温度。

地温深度:地温每升⾼1度所增加的深度。

4、什么是莫霍⾯和古登堡⾯?莫霍⾯: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陆上平均深度33km左右,⼤洋则为11--12km)古登堡⾯:地幔和地壳的分界⾯(深度为2898km)。

5、什么是地磁三要素?答:磁偏⾓:地理⼦午线与地磁⼦午线的交⾓。

磁倾⾓:磁⼒线与⽔平⾯的交⾓。

地磁场强度:地球上某⼀点的磁场强度。

6、什么是克拉克值?克拉克值是某种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

第⼆章地质作⽤1、地质作⽤的概念?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然作⽤。

2、地质作⽤能量来源有哪些?①内能(能量来⾃地球本⾝)重⼒能、放射能、地球旋转能、结晶能及化学能②外能(来⾃地球以外的能量)太阳辐射能、⽇⽉引⼒能3、地质作⽤的类型?①内⼒地质作⽤(由内能引起的地质作⽤)地壳运动、岩浆作⽤、地震作⽤、变质作⽤。

结构地质学中的问题与答案.doc

结构地质学中的问题与答案.doc

结构地质学中的问题与答案。

1.请看图片的序号(共40个)内部体积图001Quest:分析下图中各层之间的接触关系Ans:D2/D1——整合P1/D 23335平行不整合T1/P1——平行不整合T2/T1——整合K1/T 23335角度不整合002Quest:分析以下地形地质图。

指出J-K和奥陶系安:J-1层的生产现状,编号为001Quest:(共40个通道)的内部体积图分析了如下图中各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安3360D2/D 1——整合P1/D 233——平行不整合T1/P1——平行不整合T2/T1——整合K1/T2——角度不整合002Quest:SW 003Quest:分析下面的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序还是逆序Ans:逆序004Quest:下图是构造变形的产物。

请根据主要沉积构造(用虚线画出)恢复褶皱的转折端。

下图是构造变形的产物。

请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解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转折端(用虚线画出)Ans:006Quest:根据解理与层理的关系判断下一剖面同一岩层的正、反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在安:007下段,两种岩层(卵裂在第1层和第2层都发生了)。

根据解理的发育特征,尝试判断哪种岩性韧性较低(较强)?背侧旋转端在哪边发展?Ans:(1)1-大,2-小(2)东008Quest:表示下图中线条的名称类型Ans:A——皱纹B——拉伸009Quest:图AB是线性结构。

请指出其产状元素Ans:010Quest:在下图中写下所有褶皱部分的名称Ans:1)转折端2)翼3)核心4)轴面5)铰链6)背斜最高点7)脊8)拐点011Quest:根据小褶皱和劈理的特征分析判断岩石序列并恢复背向斜的形态。

Ans:012Quest:下图显示了一条S形的梯形矿脉。

在形成ANS :13 Quest :时,请用箭头标出剪切偶的作用方向,以便在下面两张平面地质图上分析和判断走向断层的运动类型?Ans:014Quest:根据对断层相关构造的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个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确定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

第一篇地质学基础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构造如何划分?答:以地表为界,地球可分为外圈层和内圈层,两者各有不停的圈层构造。

外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厚度在几万km以上,但占大气总质量3/4的大气是集中在地表以上10km的高度范围以内。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聚在海洋里,部分分布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一级地球表层的样式和土层的空隙中。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地球的内圈层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位于深约2800km的古登堡面一下直到地心,主要由比较常见的铁、硅、镍溶解体组成。

地核和地壳之间称为地幔,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壳。

(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2.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答: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3.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答:(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地质作用和外地质作用。

内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

4.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如何划分?答:地质年代的单位是宙、代、纪、世、期;相对应的地层年代是宇、界、系、统、阶。

5.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答: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四种。

第一,古生物法。

即利用分布时代短、特征显著、数量众多而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

第二,岩性对比法。

即将未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特征与已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对比,用于确定地层时代。

第三,标志层法。

即在地层剖面中某些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

《构造地质学》讲义解析精选全文

《构造地质学》讲义解析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构造地质学》第一章绪论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质学二、构造尺度与构造层次的概念地壳或岩石圈不同深度的物理化学条件所导致的地质构造在垂向上的分带性。

不同的构造层次分别显示不同的主导变形机制。

三、构造解析的思想1.对不同岩石类型地区和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野外观察和地质填图始终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

2.构造解析分析和解释地质构造要素的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方法学,内容包括对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目的:了解地质构造的发生条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

四、学习构造地质学的意义1.理论意义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规模及其动力来源。

2.实践意义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指导生产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问题。

由角度不整合限定。

思考题1. 构造尺度与构造层次的概念。

2. 对地质构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各有什么主要内容?3. 学习构造地质学有什么意义?第二章沉积岩层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一、倾斜岩层与直线的产状要素1. 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图中直线MON),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即为该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直线称(真)倾斜线,倾斜线下倾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位就是该岩层的倾向。

倾角:岩层的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就是该岩层的(真)倾角。

注意:规定:水平岩层的倾角为0°;直立岩层的倾角为90°,走向有两个数值。

当观察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视倾角的值比倾角值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tanβ=tanα·cosω2. 倾斜岩层产状表示法(1)方位角表示法:“倾向∠倾角”如:213︒∠54︒、0︒∠ 25︒、60︒∠ 60︒地质学上一般采用方位角表示法。

中山大学大地构造复习思考题

中山大学大地构造复习思考题

《大地构造学》复习提纲及答案一、沉积大地构造科学术语1.地槽与地背斜;(地槽p4,地背斜p3)地槽:地壳中长期强烈沉降的巨型狭长沉积盆地。

板块说中,地槽可与海洋等量齐观。

(p13)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槽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2.优地槽与冒地槽;(p6)正地槽:分布于克拉通(高克拉通=大陆地区)边缘的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

冒地槽:通常没有或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位置上紧靠克拉通。

优地槽:火山活动强烈,并以发育基性熔和蛇绿岩为特色,空间上位于冒地槽的外侧。

沉积建造:特定大地构造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相组合;3.造山运动与造陆运动;(p7、ppt3/10)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作用(造山幕,褶皱幕)-地层强烈变形;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常表现为沉积间断或地层大面积缺失(假整合);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表现为岩层的倾斜、褶皱、破裂的地壳运动,包括造山运动、断裂运动、断块运动等,通常表现为地层的不整合接触。

4.地台与地洼;(p14、p23)地台:地台是地槽之后的构造单元,是地壳中长期稳定的地区。

其特点是具有双层结构,下层为褶皱变质的地槽基地,上层为水平或缓倾斜的岩层。

(p10:地槽的演化和地槽旋回说中认为,后地槽即为地台)。

基底在前寒武纪就结束地槽旋回转化的为古地台,基底古生代以来形成的为新地台。

地台的特点:1、地貌上通常为准平原或广阔的陆棚或浅海2、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微弱,(中酸性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微弱,但可有大量玄武岩流溢出(“高原玄武岩”)3、地壳运动以造陆运动为主,鲜见不整合4、沉积厚度薄,分布范围宽,地层稳定准平原与高原的区别:高原是活动系统,远离平衡态,为幼年期地貌;准平原是相对稳定系统,靠近平衡态,为老年期地貌。

准平原与夷平面的区别:夷平面是被破坏了的准平原面。

地盾:没有地台盖层的稳定区称为地盾。

地台和地盾合称为大陆克拉通。

构造地质学思考题

构造地质学思考题

《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思考题一、构造地质部分1、构造地质学的概念是什么?2、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3、构造地质学与石油勘探开发有什么关系?4、如何沉积岩岩层的层理?5、层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可以用哪些沉积岩层原生构造。

如何确定的?7、产状要素的特点8、产状的测定与表示方法是什么?9、水平岩层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0、什么“V”字形法则?11、岩层厚度有几种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12、地层接触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哪些类型?13、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地质图是表现形式?14、不整合研究的内容有哪些?15、不整合与油气有什么关系?16、在一张地质图上可以了解哪些地质现象?17、地质图的基本格式是什么?18、阅读地质图的基本程序是什么?19、外力、内力及应力的概念是什么?20、什么是应力状态和应力椭球体,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1、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轨迹和应力集中的基本概念是什么?22、构造应力场研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有什么作用?23、什么是线应变和剪应变?24、岩石的变形方式有那几种?25、什么是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26、岩石变形有那几个阶段?27、剪裂和张裂的概念是什么?28、何为递进变形?29、围压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其变形有何影响?30、温度和溶液是如何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的?31、孔隙压力和时间在岩石变形中的作用是什么?32、什么是蠕变和松弛33、背斜和向斜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在地质图上和野外识别背斜和向斜?34、褶皱有哪些基本要素?35、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是如何确定?36、什么是圆柱状褶皱和非圆柱状褶皱?37、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是如何对褶皱进行分类的?38、如何利用翼间角对褶皱进行分类?39、褶皱面弯曲形态是如何进行分类的?40、如何进行褶皱在平面上的分类?41、里卡德分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2、褶皱的横截面的几何类型有哪些?43、同沉积褶皱的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意义是什么?44、褶皱在剖面上组合形式和平面上组合形式的特征各是什么?45、纵弯褶皱作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6、横弯褶皱作用有哪些特点?在自然界中,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横弯褶皱,其主要的动力来源是什么?47、中和面的地质意义是什么?48、不同褶皱形成机制形成的褶皱中派生和伴生的小构造类型有什么异同点?49、压扁作用的特征是什么?50、层理是如何影响褶皱的形成?51、基底构造对盖层构造的影响是什么?52、压扁作用有什么地质意义?53、强岩层和弱岩层的概念是什么?54、如何进行褶皱形态的研究?55、褶皱研究在油田地质中的意义是什么?56、怎样确定褶皱形成的时代?57、在地质图上如何进行褶皱综合分析?58、褶皱内部小型构造在褶皱研究中有何作用?59、褶皱形成的时代与地层接触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60、构造等值线图的基本概念及用途是什么?61、构造等值线图的绘制方法有哪些?62、不同类型的断层在构造等值线图上的特点是什么?63、节理的几何关系分类的特点是什么?64、张节理和剪节理的异同点是什么?65、节理的分期的原则是什么?66、什么是节理组和节理系?67、褶皱形成早期节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8、褶皱形成晚期的节理有什么特点?69、断层的伴生节理和派生节理有什么异同点?70、区域性节理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有什么重要意义?71、在野外如何布置节理观察点,布点的原则是什么?72、节理野外观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3、怎样计算节理的线密度和面密度?74、野外观察内容的记录规范是什么?75、节理资料处理方法有哪些?76、什么是断层,它与节理有什么区别?77、断层在油气勘探中有什么作用?78、断层面、断层带及断盘的概念是什么?79、各种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80、各种断距的概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函数关系?81、在野外如何确定断层带的存在?82、断层与地层之间的几何关系是如何分类的?83、怎样进行断层与褶皱之间的关系分类?84、正断层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85、逆断层有什么特点?86、断层的复合命名的原则是什么?87、什么是枢纽断层?它对地下构造解释有什么作用?88、正断层的基本特征及组合形式是什么?89、逆断层的基本特征及其组合形式是什么?90、什么是构造窗、推覆体、飞来峰?91、推覆构造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是什么?92、平移断层的特征是什么?93、拉分盆地是怎样形成的?94、在地质图上如何认识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95、在剖面图上怎样识别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96、安德森关于断层形成的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7、正断层与逆断层形成的力学性质上有什么区别?98、断层识别的间接标志和直接标志有哪些?99、断层面产状的测定有哪些方法?100、怎样判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101、断层岩的种类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征?102、如何利用地层的缺失判断断层的性质?103、怎样确定断层形成的时代?104、同沉积断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05、什么是生长指数,它有什么地质意义?106、同沉积断层在油田构造研究中有什么作用?107、同沉积断层与一般断层有什么区别108、韧性断层的概念是什么?109、如何进行区域性大断裂研究?大地构造部分1、什么是大地构造学?它与构造地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大地构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是什么?3、我国有哪些大地构造学派?各自的代表人是谁?4、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是什么?它在油气勘探中有何作用?5、大陆地形是如何划分的?有哪些地形单元?中国地形有什么特点?6、海洋地形的特点是什么?洋中脊、岛弧与海沟、大陆架与大陆坡、大陆基等概念是什么?7、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各自的特征是什么?8、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的概念是什么?有何意义?9、地壳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异同是什么?10、地槽和地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11、地槽和地台各自有哪些沉积建造类型?12、地台的内部二级单元是如何划分的?13、地槽的内部二级单元是如何划分的?14、地槽发展的单旋回和多旋回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5、中国地槽系是如何划分的?16、中国由哪些主要的地槽?17、怎样分析一个地槽的发展历史?18、祁连山地槽系有哪些二级单元?它的发展特征是什么?19、地台基底对盖层有何控制作用?20、扬子地台内部单元是如何划分的?2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2、全球板块是如何划分的?共有哪些板块?23、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些?24、板块分界线活动性的特点是什么?25、地震活动带与板块边界有什么关系?26、什么叫蛇绿岩套?其地质意义是什么?27、什么是混杂堆积?有何地质意义?28、板块边界的地球物理性质有哪些特点?29、板块活动的洋壳生长机制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0、板块活动的洋壳俯冲机制的特点是什么?31、板块活动的驱动力存在哪些问题?32、深大断裂对大陆板块研究有什么作用?33、什么是双变质带?它有什么地质意义?34、沉积岩相与古生物在板块研究中有什么作用?35、地震震中的分布对大陆板块有何指示意义?36、古地磁研究对板块有何作用?37、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对我国板块有何影响?38、喜马拉雅山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9、板块构造研究在油气勘探中有什么作用?40、目前板块构造学说研究的现状及存在哪些问题?41、什么是盆地?它是如何分类的?42、构造盆地与同沉积盆地有何区别?43、含油气盆地形成的条件是什么?44、盆地的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的区别是什么?45、含油气盆地的内部构造有哪些?46、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是如何对含油气盆地进行分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绪论1、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课件P23+P29)2、为什么说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应用,越来越能够把地球构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课本P1)3、研究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有哪些?请举一至二个与生产实践有关的例子。

(课件P33)4、简述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何谓“倒序法”?(课件P44)5、构造研究涉及哪四个方面问题?哪方面的研究是基础?(课件P53)6、通过本课程学习和训练要求得到哪些能力训练?(课件P54)答:1.研究对象:地壳或岩石圈中的各种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各部分岩石(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变形(包括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2.技术的引入,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许多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研究内容涉及到多尺度、多层次,多体制,多因素或多成因,多类型的构造的全方位动态研究的广阔领域。

3.(一)理论意义: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二)实践意义: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指导生产实践:(1)指导找矿(2)水文地质(3)工程地质(4)地震预报(5)环境地质4.无法实验再现——“将今论古”(“倒序法”)5.“三学一史”:构造几何学、构造运动学、构造动力学、构造演化史。

几何学研究是基础,运动学和动力学是方法,演化历史是目标。

6.(1)观察构造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要强。

(2)分辨构造的能力:掌握各类构造的基本特点和识别标志。

(3)分析构造的能力:用倒序法分析构造变形的演化历史、形成环境、变形条件和变形机制。

(4)处理构造的能力:对所收集的各种构造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从不同层次、不同机制、不同世代、不同环境、不同体制等方面分类构造,建立研究区的构造格架、构造序列和演化模式。

第二讲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1.层理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如何识别?(课本P3-P4上)2.判断沉积岩层的顶、底面的沉积岩层原生构造有哪些?如何判断?(课件P12-P31)3. 软沉积物变形的主要类型与形成机理?(课本P8-P9)4.走向、倾向、倾角、倾伏向、倾伏角、侧伏向、侧伏角的基本概念与测量方法?(课本P11-P12)5.V字型法则的主要内容?(课件P49-56)6.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课本P16)答:1.识别:(1)岩石成分的变化在成分比较单一的巨厚岩层中,要注意寻找成分特殊的夹层。

(2)岩石结构的变化不同粒度或不同形状的颗粒总是分层堆积的,从而显示出层理。

(3)岩石颜色的变化在成分单一,颗粒较细,层理隐蔽的岩石中,注意颜色不同的夹层或条带。

(4)岩层的原生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生物遗迹及其印模等。

2.(1)交错层理(斜层理)由一系列斜交于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可用来判别岩层顶、底面的交错层理有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 斜纹层均呈弧形,斜纹层的顶部被截切,与层系面呈高角度相交,下部常逐渐收敛、变缓,与底面小角度相交或相切。

(2)递变层理(粒序层理)碎屑物质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流体动能逐渐衰减而形成的一种沉积结构。

特点:1)从底到顶颗粒由粗逐渐变细(下粗上细)。

2) 顶面与其上一层的底面是突变的,有明显的冲刷面。

(3)波痕沉积物表面由于波浪、水流或风的流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的堆积形态。

主要发育在粉砂岩、砂岩的表面。

波峰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弧则凹向底面。

峰尖(窄)谷宽(圆)。

(4)泥裂在剖面上一般呈“V”型(有时切穿层面也可呈“U’型)裂口。

裂缝被上覆沉积物填充时,其填充层的底面常形成尖脊状印模层底面。

(5)雨痕和冰雹痕雨痕或冰雹痕被上覆沉积物填充、掩埋、成岩后,遂在岩层的顶面上留下凹坑,而在上覆岩层底面形成瘤状突起的印模。

边缘凸起向上。

(6)冲刷面固结和半固结的沉积层的顶面,会因水流冲刷而成为凹凸不平的冲刷面。

在这不平整的冲刷面之上再沉积时,被冲刷下来的下伏岩层的碎块和砾石又往往堆积在冲刷出的沟、槽中。

(7)底面印模当水流或涡流在松软的沉积物上流动时,由于涡流对沉积物的侵蚀或水流携带物(如介壳碎片、岩屑,树枝等)对沉积物表面的刻划,会在沉积物表面留下各种形状的凹坑和沟模痕迹,这些痕迹常被砂质所充填。

成岩后,它们多在泥质岩层之上的砂岩底面保留下来,称作底面印模(也称为铸型)。

凹坑位于岩层顶面,印模位于岩层底面。

(8)古生物的埋藏标志1)叠层石,均具有向上穹起的叠积纹层构造,这些纹层的凸出方向即指示岩层的顶面。

2)古植物的根系:向上变粗并收敛,向下变细且分叉。

3)生物活动造成的遗迹化石,如三叶虫的停息迹、爬行觅食迹及潜穴的蹼状构造凹面均指示岩层的顶面。

4)异地埋藏的腕足类、腹足类和瓣鳃类介壳化石,多数保持着凸面向上的稳定状态,凸面方向往往指示岩层的顶面。

3.(1)压模与火焰状构造压模是当砂层沉积处在塑性状态的泥质层之上时由于超负载或差异负载作用使沉积物发生垂向流动而成;火焰状构造是塑性状态的泥质沉积物挤入负载瘤状突起之间形成的。

(2)球状和枕状构造是由于地震、水体扰动和局部负重使砂层破裂、下沉而形成的;某些砂岩球和砂岩枕的形成也可能与滑塌作用有关。

(3)滑塌构造与卷曲层理滑塌构造是松散沉积物在未固结成岩之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滑塌(或滑动)而形成滑塌褶皱、滑塌断层及滑塌角砾岩等一系列构造及其伴生产物的现象;卷曲层理是由于未固结沉积物发生差异液化、侧向流动而成;或因水流的拖曳作用引起层理变形所致。

(4)砂岩墙和砂岩床成因复杂,主要是未固结碎屑物质液化后贯入到裂隙中形成的。

(5)碟状构造形成与沉积物中的水分向上流动有关。

4.具体内容见课本P12。

5.(1)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的弯曲度总是比地形等高线弯曲度小。

(2)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的方向弯曲。

(3)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露头界线的“V”字型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6.(1)整合接触(2)平行不整合接触(3)角度不整合面第三讲褶皱的几何分析1、用书本或纸片弯一个褶皱,并说明褶皱要素。

2、褶皱的枢纽、褶轴和轴迹以及脊线和槽线有什么区别?3、褶皱横剖面上的形态有哪些,根据哪些标志和要素来对褶皱的剖面形态进行描述和命名?4、如何在地质图上研究和判断褶皱形态?5、常见的褶皱分类方法、分类依据及其类型?6、掌握褶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7、常见的褶皱的组合型式?答:1.褶皱要素:核,翼,枢纽,轴面,轴迹转折端,脊、脊线、脊面,槽、槽线、槽面,脊迹和槽迹。

2.枢纽:在褶皱的横剖面上, 同一褶皱岩层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直线或曲线,水平或倾斜)。

褶轴:轴迹: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脊线:背斜或背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高点称为脊; 脊的连线称为脊线。

槽线:向斜或向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低点称为槽;槽的连线称为槽线。

3.形态:圆柱状、非圆柱状。

3/4/5题1)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1) 直立褶皱(2)斜歪褶皱(3)倒转褶皱(4) 平卧褶皱2)根据褶皱的对称性: (1)对称褶皱(2)不对称褶皱3)根据翼间角的大小:翼间角平缓褶皱: >120°开阔褶皱: 70°~120°闭合褶皱:30°~70°紧闭褶皱:0°~30°等斜褶皱:近于0°两翼岩层产状近于平行。

4)根据褶皱面(或转折端)的弯曲形态: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扇状褶皱挠曲5)根据褶皱的枢纽产状:(1)水平褶皱(2)倾斜褶皱(3)倾竖褶皱6)根据褶皱岩层中各层弯曲形态的相互关系:(1)协调褶皱(2)不协调褶皱7)平面上褶皱形态的描述: 根据褶皱的某一岩层面在平面上出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之比: 1. 线状褶皱2. 短轴褶皱3. 穹隆构造4. 构造盆地6题不知道7.(1)日尔曼式褶皱(断续褶皱),雁行褶皱(2)侏罗山式褶皱(过渡型褶皱)(3)阿尔卑斯型褶皱(全形褶皱)第四讲褶皱作用与研究1.什么是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2.中和面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有哪些主要特点?3.弯滑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有哪些主要特点?4.横弯褶皱作用形成的褶皱有哪些主要特点?5.什么是同沉积褶皱作用及其特点?6.岩层厚度和力学性质、岩层埋藏深度分别如何影响褶皱的形成?7.在纵弯褶皱形成中,如果脆性岩层与韧性岩层相间组合,在褶皱翼部可分别形成哪些构造现象?答:1.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

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2.1) 同一褶皱层各处厚度相同,褶皱形态呈I B型等厚褶皱。

2)韧性变形3)脆性变形3.变形是围绕褶皱轴的弯曲,垂直层面的厚度保持不变,形成IB型平行褶皱(等厚褶皱)。

4.1)岩层整体处于拉伸状态,没有中和面;2)岩层受到拉薄,呈顶薄褶皱。

3)背斜顶部常拉伸断裂而形成地堑;如果是穹状隆起,则可形成放射状或环状正断层。

4)如果基底的差异性升降与盖层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称为同沉积褶皱。

同一沉积层的岩相及厚度是变化的。

5.基底的差异性升降与盖层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称为同沉积褶皱;特点:A.背斜顶薄且颗粒粗,向斜槽厚且颗粒细;B.时代越新产状越缓;C.顶部倾角缓,翼部倾角陡。

6.岩层厚度:厚岩层形成曲率小、波长大的平缓开阔褶皱;薄岩层形成曲率大、波长小的紧闭褶皱。

力学性质:强硬岩层和软弱岩层相间叠置, 强硬岩层的岩层厚度不变,以弯滑褶皱作用方式形成平行褶皱。

软弱岩层在转折端显著加厚,形成相似褶皱。

强硬岩层形成平缓开阔褶皱, 软弱岩层则形成紧闭褶皱。

岩层埋藏深度:浅部,岩层表现为弹性,以弯滑褶皱作用为主;深处,岩石的韧性高, 以弯流褶皱作用和剪切褶皱作用为主,进而变为柔流褶皱作用为主。

7.还没找到。

第五讲断层的几何分析1.断层、断层带、断层线、断盘、滑距、断距、断层效应、同沉积断层的概念?(课件)2.上盘、上升盘是同一概念吗?(课件P8)3.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将断层划分为哪些类型?(课件P19)4.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关系,将断层划分为哪些类型?(课件P20)5.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关系将断层划分为哪些类型?(课件P21)6.从水平面上观察,岩层发生了水平错位,那么它是否就一定是平移断层?为什么?(课本P62下)7.识别断层的标志有哪些?其中的地貌标志、构造标志、地层标志主要有哪些?(课件P36-41)8.同沉积断层有哪些主要特征?(课件P67)9.断层岩划分为哪两个系列?(课本P70)10.糜棱岩有何特点?(课件P47)11.正断层、逆断层的主要组合型式?(课本P64-66)答:1.断层:岩层或岩体顺着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