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

教学设计4不做“小马虎”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使其能够做到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

2.帮助学生克服做事粗心、马虎、无耐心的技巧。

3.让学生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的快乐。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马虎的坏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以实际行动告别小马虎。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不马虎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到认真、细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今天要在我班录制一节课,大家高兴吗?1、同学们喜欢听歌曲吗?课件《丁丁说他是个小画家》歌曲中的丁丁画画怎么样?为什么会画错呢?师小结:像丁丁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就是马虎。

2、丁丁的画后来改正错误了吗?动脑筋想一想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错误的画改正确的?3、有个同学比丁丁还马虎,我们来看看她做了哪些马虎的事情:出示课件:记错扣子丢了铲子漏题马小虎做事总是不认真,马马虎虎的,所以大家叫他“小马虎”,他很苦恼,我们帮他找找马虎的原因吧!记错扣子——不专心,心太急,检查丢铲子——细心漏题——按顺序检查4、马小虎不但自己找到了马虎的原因,还向身边同学学习了一些不马虎的好办法:看教科书:看图一:这位同学是怎么做的?把马虎的事写到文具盒上,当马虎时能提醒自己看图二:把每天要用的东西列个清单,按清单准备,准备一样打个对号,这样就不会落东西了。

图三:忘带东西,可以找帮忙,让别人提醒。

小结;由于马小虎不断地向别人学习,改掉了马虎的毛病,大家又叫他马小虎了。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做事时,有哪些事情马虎了,说说吧!自由发言看来马虎向一位不速之客,随时隐藏在我们身边,也许你会想马虎不算什么,真的是这样吗?听故事教科书《小马虎添麻烦》《马虎危害大》知道了这些,你对马虎有什么新的认识?小马虎不改,再过10年、20年,你们就会成为医生、护士、建筑师、司机会怎么样呢?自由回答那么,你还要做小马虎吗?5、不做小马虎,有这么多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出示课件填写自己的马虎,并改正6、同学们不但自己找到了马虎的地方,而且还找到了改正的方法,你们真棒,有一同学叫明明,他有许多和我们同学一样的马虎病,看你们做的这样好想让你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在大家的帮助下,明明的马虎的缺点也改掉了不少,你们真能干!7、下面老师来考考你,看看咱班谁是最认真的同学,出示课件找出不同处的方法的:按顺序细心观察做好记师小结: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来读一首儿歌,用它来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认真,不马虎。

不做“小马虎”-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不做“小马虎”-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不做“小马虎”-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事情要认真,不做“小马虎”。

2.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认真做事、不做“小马虎”。

2.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认真做事,不做“小马虎”。

–“小马虎”的表现。

–为什么不能做“小马虎”。

–怎样做才能不做“小马虎”。

2.学习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法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热情。

2.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中认识做事要认真,不做“小马虎”。

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做过‘小马虎’的事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做过的事情。

–引导学生思考“小马虎”的表现,例如乱扔垃圾、不按规定穿校服等。

2.讲授(25分钟)–讲解“小马虎”不能做的原因: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会影响个人形象、影响他人等。

–授予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例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学校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学习等。

–引导学生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3.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小马虎”行为及其危害。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避免出现“小马虎”的行为,达到做事认真负责的效果。

4.练习(15分钟)–以填空、选择等形式进行小测评。

–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中寻找做事认真的典型案例,并分别在课堂上进行表彰。

5.总结(5分钟)–通过反思,做个人总结,给自己留下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机会。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教学评估对于学生的评估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用的评价方式有定期测验、作业、课堂测试、采取投票、问卷调查等。

本节课可采取以小测验、班级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估,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完整版)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完整版)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一下《道德与法治》4.不做“小马虎”奉贤区思言小学胡艺青一、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2011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1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编写的,与前三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分别侧重一个好习惯的培养。

本课内容分为“生活中的‘小马虎' ”和“怎样才能不马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马虎”的表现,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思考为什么会“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课文通过“小马虎添麻烦” 和“马虎危害大”两个绘本故事说明“马虎”现象不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有时还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加深对“马虎”带来的危害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因“马虎”而抄错题、抄漏题、算错数。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虎”做错事、耽误事。

在情感态度上,他们年龄小,缺乏对“马虎” 的认知;在行为习惯上,缺乏责任心,还未产生克服“小马虎”行为的驱动意识;在知识与技能上,对“马虎”的产生原因了解得比较片面,不太了解“马虎”产生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不愿做“小马虎” ,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养成初步的责任意识。

行为与习惯:克服“小马虎”的行为,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知道学习生活中“马虎”的原因,了解因为“马虎”产生的危害,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掌握克服做事不“马虎”的生活技能。

过程与方法:交流“马虎”带来的麻烦与危害,寻找“马虎”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与危害,不愿做“小马虎” ,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有责任心。

教学难点:交流克服“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的行为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不做小马虎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不做小马虎

第4课不做小马虎课题:不做小马虎教学内容:不做小马虎教学目标:1.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3.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4.学习使用交流、讨论等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马小虎)向马小虎打个招呼吧!(2)师: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课件出示马小虎种树的故事情境图)(3)师: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4)师: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5)师: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

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上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课件出示名字小马虎)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联系自身——捉马虎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①师: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教师引导学生找马虎)②师: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

(学生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③师: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④师:请打开你们的语文、数学作业本,找一找自己作业本上的小马虎。

(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个醒,以后改正这些马虎的小毛病)⑤师: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课件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4套(2019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4套(2019最新编辑)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九小学王丽玲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4页--17页,第四课。

课标要求: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负责、有爱心地生活”这一教育主题,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中的第1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结合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粗心、马虎的现象,我们选择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马虎”,进而不当“小马虎”,养成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本节课包括两个部分,“生活中的小马虎”、“怎样才能不马虎”教材并拘泥于对“马虎”这个概念的诠释,教材从生活、游戏和学习三个方面去让学生认识马虎,并且针对学生在现阶段常常会出现的马虎表现展开引导与教育,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寻求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根据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做事经验不足,马虎的时候多这一普遍现象,开展教学活动去改变学生做事、学习、游戏马虎的坏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做事情的方法,最终学会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帮助学生养成做事、学习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方法和本领。

教学难点:学会做事、学习认真仔细、有条理、负责的好习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儿歌、故事、图片)微课、求助信、七色花卡纸。

教学设想:本节课,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针对马虎是很多学生都的毛病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浅入深去认识马虎、找马虎、体会马虎的危害和找到克服马虎的好方法等活动,让学生改掉马虎的毛病,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达到教育实效性,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教学过程:活动一:识马虎1.多媒体播放儿歌《丁丁说他是小画家》激趣导入。

2.说说你认为歌中的“丁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马虎”,更好理解“马虎”的真正含义。

】活动二:捉马虎1.同学们,其实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同学,今天我们一起来找自己在学习、生活或游戏时的那些马虎事吧。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教案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 能力,能够发现并指出身 边的马虎行为。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 我约束能力,能够自觉避 免马虎行为。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小组 讨论中积极发言、倾听他 人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马虎行为对个 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愿意为避 免马虎行为付出努力。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0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
关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我认为大部分内容能够引起
学生的兴趣,但仍有部分内容需要进一步调整。
0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马虎”的危害,培养认真 细致的习惯。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马虎” 的危害,并付诸实践。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解法
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详细 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道 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做小马虎 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CONTENTS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与步骤 • 作业布置与要求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小马虎”的含义和表现。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马虎行为 及其后果。 知道如何避免马虎行为,提高自 我管理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2篇 (8)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2篇  (8)

《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马虎,认识生活中马虎的种种表现,能进行自我查找,自我判别。

2.初步感受马虎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种种麻烦。

3.学会初步探究马虎形成的原因,懂得自我剖析,形成克服马虎的意识。

教材分析:《不做“小马虎”》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4课内容。

教材中有两个部分: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

其中有一个关于马虎原因的探讨——小马虎找原因,和克服马虎方法的指导,教材辅助部分是两个绘本故事:小马虎添麻烦和马虎危害大。

教材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呈现马虎的普遍现实,指明马虎带来的麻烦和危害,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寻找克服马虎的办法。

有情感的体验,认知的唤醒,更有行为的指导。

本课的编写是基于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一条——“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的,意在培养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通过对一年级学生、家长、老师做了调查和访谈,发现以下情况:在学习中,经常因马虎抄错题、算错题、漏做题;会忘记带学习用品,忘交作业等等。

在生活中,也常因马虎没听清事情,做错事、忘记事、耽误事。

对于马虎带来的后果没有直观的认识,既没有克服马虎的办法,更没有养成做事细致不马虎的习惯和意识。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年纪小,生性活泼好动,做事经验不足,经常在行动中出现一心图快而考虑不周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马虎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麻烦,能找到自己马虎的原因。

难点:学会探究自己做事马虎的原因。

教学准备:1.对学生就马虎的认知情况做一个采访和调查。

2.设计一张马虎调查问卷。

3.准备相关模拟活动的道具。

4.相关的ppt课件和板贴。

教学过程活动一:听故事,只“马虎”。

1.趣味导入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考一考大家,到底认不认识这些动物。

(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进入动物世界的方式让学生认一认、猜一猜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不做小马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做到细致认真,不做小马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增强学生对不做小马虎的重视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养成不做小马虎的好习惯;•如何正确处理做事的细节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态度。

2. 情景模拟以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处理问题方法和态度。

3. 引导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做小马虎”的含义和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态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 情景模拟以学生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理解不做小马虎所要达到的要素,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做事的规划和方法。

3. 讲授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不做小马虎的方法和技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执行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和正确的育人态度。

4. 引导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5. 课堂练习通过对一些实际情况的模拟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态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三:分析原因,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
1.小组讨论:回忆一下,曾经是什么原因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板贴:为什么会马虎?)
2.小组代表汇报,归纳总结“小马虎”的原因:没有认真检查、粗心大意、走神、求快、心太急等。(随机板书)
3.归纳小结:看来“马虎”的原因主要是做事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疏忽大意,有时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只图速度快,不够仔细。(板贴: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责任心求快不求细态度不端正)
学习重点
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不“马虎”。
学习
难点
知道“马虎”带来的麻烦,懂得做事要认真仔细、不“马虎”。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同组讨论
学习过程
导 学 流 程
课前展示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达标测试
反馈总结
学习内容
活动一:听听故事,理解“马虎”的意思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猜猜这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一匹马、一只老虎……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这既像马又像虎的图叫《马虎图》。
音频出示《马虎图》的故事。
从前有个画家,画画的水平很高,画什么就像什么,他就是有个特点:做事不认真。
一天,这个画家想画一只老虎,画完老虎头后,刚要画老虎身子,就有人来找他,他随后便出了门。他回来后又接着画,竟然在老虎头下面画了一匹马身子。
3.相信同学们都能认真思考,仔细完成,可不能做粗心大意的“小马虎”哦,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说明]通过小卡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回忆反思,通过预习、动脑筋、请教他人等方式,让学生对下一课时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作好铺垫。
教学反思
一年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主备人:安立杰审核人:组长2018年 3 月28日
预设1:他因为“马虎”,衣服扣错了扣子。
预设2:他因为“马虎”,考试漏做了一道题。
预设3:他因为“马虎”,把小铲子弄丢了。
预设4:他因为“马虎”,把作业掉在家里了,还要麻烦他爸爸送到学校来。
4.这样的“小马虎”好像随处可见啊!提问并交流:你有没有和他这样类似的经历?在生活和学习中,你因为“马虎”遇到过怎样的麻烦呢?
画家有两个儿子,他们都没有见过马,也没有见过虎。他大儿子看见画,问画家是什么动物。画家随口回答:“马。”他的二儿子看见画,问他画什么,画家随口回答:“虎。”
大儿子出门,碰到老虎后以为是马,准备抓来骑,结果被吃掉了。二儿子出门看见了马,以为是虎,吓得使劲跑,不小心把腿摔折了。
3.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学习
难点
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仔细、负责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同组讨论
学习过程
导 学 流 程
课前展示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达标测试
反馈总结
学习内容
活动一:交流讨论,感受“马虎”危害大
1.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你当时的体会
2.分享交流。
一年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主备人:安立杰审核人:组长2018年 3 月26日
课题
不做“小马虎”
课型
新授
课时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懂得“马虎”的意思,分析做事“马虎”的原因与危害。
过程与方法
理解“马虎”的意思,交流“马虎”的麻烦,寻找“马虎”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马虎”所带来的麻烦,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3.小结:看来,有的同学因为“马虎”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也得到了很多的教训。但是也有些同学认为“马虎”是小学生常见的毛病,自己只是有点儿“小马虎”而已,不会出什么大事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小马虎”带来的“大危害”。
4.出示课件,演示绘本故事《小马虎危害大》。
5.提问:看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6.小结:因为“马虎”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超乎我们的想象。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了。“马虎”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危害他人。
活动二:反思生活,感受“马虎”的麻烦
1.刚才老师发现说到“小马虎”的时候,大家都摇头。看来,谁都不愿意当“小马虎”。可是,“小马虎”有时又不知不觉地藏在咱们身边——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遇到的麻烦。
2.出示课本14页中的故事,配音讲述《小马虎添麻烦》的故事。
3.提问: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麻烦呢?
1.找到了原因,就要想出克服“马虎”的好办法。这节课后,请同学们完成“马虎”小卡片,并预习课文内容,自己开动脑筋,或者请教周围的人,想想我们如何去克服。
2.出示卡片,提出问题:
你曾经因“马虎”而做错的一件事
这件事给你造成的麻烦
你当时的体会
想想可以怎么去克服这件事情的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4.过渡:是啊,这些在生活之中的小细节就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看来大家可要注意了,千万不做“小马虎”。
(板贴:不做)
[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小组讨论寻找原因,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帮助学生有效归纳,总结提升,从而引导学生改正做事“马虎”的坏习惯,养成做事仔细认真的行为习惯。
活动四:布置作业,想想克服的方法
5.播放课件: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班级中同学“马虎”的事例,请你们也听一听。
6.小结:是呀,“马虎”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呀!这已经不是个别同学的烦恼了,而是大家共同的烦恼了。
[说明]以绘本的故事出发,让学生结合实际反思生活中自己的“小马虎”事件,认识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大家的重视,激发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4.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板贴:“马虎”)
5.小结:做事粗心的人,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板贴:小)。
6.今天就来说说,做个“小马虎”好不好?
[说明]通过《马虎图》作为导入,以听故事的形式,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们边听故事边思考故事中的道理,让学生们对“马虎”有初步的理解,为之后的针对性教育打下基础。
课题
不做“小马虎”
课型
新授
课时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生活技能。
过程与方法
交流“马虎”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马虎”的危害,体验做事不敷衍带来的快乐,养成初步的责任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仔细、负责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