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合集下载

妇产科实训报告

妇产科实训报告

实训一(1) 宫高、腹围的测量(2) 四步触诊法【实验目的与要求】能取得孕妇的配合;为孕妇正确实施四步触诊,并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胎儿大小与孕周就是否相符、确定胎位及先露入盆情况,做好检查过程中孕妇的心理护理。

【实验仪器设备】女性妊娠模型、皮软尺【操作内容及步骤】(1)评估及准备♊孕妇:核对孕妇个人信息(姓名、年龄、孕周),了解孕妇全身情况、妊娠经过、心理状态、合作程度;解释四步触诊的目的与配合方法;检查前嘱孕妇排空膀胱。

♋环境:明亮、清洁、安静,保护孕妇隐私(用布帘∕屏风遮挡)。

♌操作者:着装整洁,戴好帽子,修剪指甲,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手消剂消毒双手。

♍用物:软尺、孕产妇保健手册、笔、手消剂。

(2)测量宫高与腹围♊屏风遮挡,协助孕妇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腹肌放松。

♋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右手持软尺零端置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左手找到宫底部,拉紧软尺并读数。

♌将软尺经脐绕腹部一周,测量腹围并读数。

♍判断宫底高度、腹围与孕周就是否相符。

(3)第一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头端,两手置于宫底部,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

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柔软而宽且形态不规则。

(4)第二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头端,两手掌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进行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与胎儿肢体的位置。

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

(5)第三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头端,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确认胎先露部位,左右推动以确定就是否衔接。

若胎先露部仍可摇动,表示尚未衔接;若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表示已衔接。

(6)第四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再次核实胎先露的诊断就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入盆程度。

(7)检查后处理♊协助孕妇穿好衣裤。

♋整理用物。

♌手消剂消毒双手。

高危孕妇就诊流程图

高危孕妇就诊流程图

高危孕妇就诊流程图初诊复诊挂号处开诊疗卡挂产检号(先到产科门诊取高危档案病例)导诊分流医生初诊选择产检(妇产科门诊)诊断为高危病例转高危登记室登记(高危专职人员登记建档)医生产检(完善高危检查登记)完善各项辅助检查(B 超、胎监、心电图、化验室位于保健楼一楼)医生复检产科预约室预约复诊(妇产科门诊)急诊分娩急救工作程序一、接到呼救电话后,应详细询问记录病人情况,在10分钟内,立即派车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抢救药品、氧气、产包等器械,必要时带血、迅速前往现场实施紧急抢救处理,在车上仍要继续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二、在病人到达之前,成立以产、内、儿科主任、产科值班医师、护士长、主班护士为成员的抢救小组,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主班护士应立即备齐抢救药品、急救器材、诊疗仪器、手术器械等,各有关人员坚守岗位,以便及时抢救。

三、接诊病人要认真负责,迅速准确,一路畅通,要求5分钟使病人进入抢救程序,抢救小组由参加抢救的最高技术职称人员指挥,根据病情确定抢救方案。

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分秒必争、沉着冷静、规范操作完成各自的任务。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要复述一遍,以免发生差错。

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各种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

四、设专人护理危重病人,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计划,认真进行护理观察,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床前交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准确交接病情和治疗情况,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所用药品均应详细交班,注射用药品空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用完后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按规定处置。

六、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交待病情,并酌情报告院总值班、院领导,凡可能涉及到纠纷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抢救完毕及时整理抢救室,补充药品、器材,保持清洁卫生,同时做好抢救小结,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技能。

八、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进行病案讨论分析,分析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按规定在两周内上报有关部门。

产科十大安全目标的指引与流程

产科十大安全目标的指引与流程

产科十大安全目标的指引与流程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产科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建立完善产房接诊制度,提高分诊准确性,确保就诊孕妇安全孕妇办理入院手续流程急诊就诊服务流程(直接到病房)(产前、产房、产后接诊技术常规)目标二:严格执行床边交班制度及上报制度,提高待产妇安全感和安全性床边交接班操作流程目标三:规范使用催产素,确保孕产妇用药安全【操作重点步骤】1、使用催产素前,测血压、脉搏。

2、使用催产素者,先建立静脉通道,调节滴数为每分钟8滴,然后按医嘱加入催产素剂量。

3、根据宫缩情况每隔15-30分钟调节滴速,每次调节5滴/分,每分钟滴速不能超过40滴。

4、滴注催产素必须专人看护,每15-30分钟观察宫缩及胎心音一次,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5、宫缩强度持续时间最大不超过50秒,间歇时间不能短于1分钟。

6、如发现子宫收缩过强,胎心异常等应立即停滴催产素,,并通知医生。

7、出现胸闷,气促,寒战以至休克的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滴催产素并按过敏休克抢救处理、8、静滴催产素的孕妇宫口开大3cm 后每2小时测血压一次。

9、大剂量的催产素(10单位肌肉注射或20单位静脉点滴)必须在胎儿肩部娩出且宫内没有胎儿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10、催产素使用禁忌症:(1)头盆不称;(2)胎儿宫内窘迫现象;(3)胎位异常;(4)子宫疤痕或软产道疤痕;(5)人工破膜后不足1小时者;(6)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7)有催产素过敏史者。

【结果标准】1、患者对解释和提供的护理表示满意;2、催产素使用准确、规范、无并发症发生;3、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催产素使用操作流程用药前:核对医嘱→送产房→评估血压、宫缩、胎儿情况(胎心监护)→阴道检查(查记录)→解释用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用药时:双人核对静脉液体(未加药)→留置针静脉穿刺固定→调滴速8滴/分→按医嘱加药摇匀→专人看护定期检测滴速,根据宫缩情况每15-30分钟调整一次滴数,每次增加5滴/分,最高滴速不超过40滴/分。

妇产科工作流程图

妇产科工作流程图

妇产科工作流程目录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病人转床/科服务规院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病人出院服务规病人出院流程图输血流程图卫生手规则心肺复抢救护理程序心肺复术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一、规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程序:1、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医生或护士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了解病人病情,必要时联系勤务中心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安置病人。

6、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7、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好相应的健康宣教。

10、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容的记录。

三、规标准:1、(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病人步行、轮椅、平车入院通知医生 询问病史检查病人安置病人询问病史、体检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提出诊断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 开出医嘱采集病史、护理体检 书写病历病人或家属 办理入院手续 医生开具入院证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规一、规要求:保证急、危重病人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治疗和护理。

二、规程序:1.医生确定病人收入住院,签发住院证。

2.医生或护士向病人(家属)告知病情,使病人(家属)有心理准备。

3.通知病区,病人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住院病房。

4.接到急诊室,病房护士立即准备好抢救用物及仪器,同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5.急诊或门诊护士护送病人至病房,协助病房护士将病人安置在重危病房或抢救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给病人戴好腕带。

妇产科各种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

妇产科各种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
软产道裂伤 凝血功能障碍
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 产检,及时发现并处 理高危因素
加强产后观察,及时 发现并处理出血迹象
提高分娩质量,避免 产程延长和急产
产后出血紧急处理流程
1. 立即通知医生,启动产后出血应急 预案
01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生命 体征
02
3.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子痫前期及子痫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
伴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 状。
子痫前期及子痫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 子痫抽搐进展迅速,前驱症状短暂,表现为抽搐、 面部充血、口吐白沫、深昏迷等。
子痫前期及子痫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癫痫
患者多有癫痫病史,发作前多有先兆 ,发作后意识恢复较快,无高血压、 蛋白尿等症状。
病因
与母体因素(如妊娠合并症)、胎儿因素(如胎 儿畸形)及脐带、胎盘因素等有关。
处置流程
立即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同时评估新 生儿情况,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抢 救措施。
产后出血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
02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原因分析 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羊水栓塞后续治疗与护理
01 02 03 04 05
继续给予抗过敏、解痉等药物治疗。
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加强孕妇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
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 度用力。
子痫前期及子痫应急处置预案

常见妇产科重症病抢救流程图

常见妇产科重症病抢救流程图

一、新生儿心肺复抢救规程1、初步复处理置复温床、擦干羊水、摆好体位、暂缓断脐清理呼吸道口、鼻、咽部羊水、粘液进展触觉刺激。

2、评价呼吸①无自主呼吸正压纯氧15-30秒无药物抑制评价心率有药物抑制给予纳洛酮后评价心率。

②有自主呼吸评价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评价肤色心率小于100次/分同无自主呼吸处理。

3、评价心率①心率小于60次/分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心外按摩30秒。

②心率60-100次/分面罩加压给氧。

以上处理后再次评价心率。

心率小于80次/分开场用药大于100次/分继续给氧评价肤色。

③心率大于100次/分观察自主呼吸。

4、评价肤色①红润或周围性青紫继续观察。

②紫绀继续给氧。

5、药物治疗心率小于80次/分开场用药肾上腺素1100000.1-0.3ml/kg静脉滴注或气管给药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给药再次评价心率大于100次/分停止给药小于100次/分根据情况给予碳酸氢钠、扩容剂。

二、子痫的紧急处理1.要点尽快控制抽搐、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与时终止妊娠。

2.控制抽搐①安定 10mg+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2分钟以上。

②25%硫酸镁 10ml+25%葡萄糖液30ml静脉推注10分钟以上继之用25%硫酸镁40ml+50ml葡萄糖液500-1000ml静脉滴注。

③如抽搐未能与时控制时可用冬眠一号1/3量加于25%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推注≥5分钟推完下余2/3量加于5%葡萄糖50ml 中静滴。

3.护理①安置病人于安静避光房间专人护理。

②卷有纱布的压舌板随时备用。

③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④记出入量留置导尿管。

⑤禁饮食、头侧卧防治呕吐物吸入。

⑥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每15分钟一次。

⑦胎儿未娩出前安置胎儿监护仪或10分钟听胎心率一次。

⑧各种操作均应轻柔以减少刺激。

⑨注意颅水肿、堵塞、出血、心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DIC、尿毒症等并发症。

4.与时终止妊娠①剖宫产不能在短时间分娩可在控制抽搐后行剖宫产。

②经阴分娩抬头低、宫口近开权可考虑经阴分娩。

妇产科产程处理流程图

妇产科产程处理流程图

(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产程指引)产程时间超过8小时、 进展缓慢,产程过程中 如出现胎心音、宫缩异 常报告医生处理应即 时。

自然破水应立即 听 胎心观察羊水的量、 性质行肛查,有异常 即报告医生并协 助 处理。

产程超过2小时、两次 肛查宫口、先露无进 展,产程、胎心、羊水、 宫缩、产妇出现异常情 况应即时报告医生查 找原因并协助处理。

初产妇宫口开大 8cm或近全,安排产妇上产 床做好接生准备。

经产 妇宫口开大4-5cm ,安 排产妇上产床做好接 生准备。

熟悉第二产程的征像(子宫收缩 加强;先露下降;阴道流出分泌 物增多;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 向下屏气;会阴膨隆等)妇产科产程处理流程图 确定临产前待产记录记―► 录开始每小时记 - 产录一次1.0第一产程观察流程图潜伏期每0.5-1小时 听胎心音一次、摸宫 缩,每次摸3次宫缩, 每1-2小时肛查一 次,主要根据产程进 展可增加或减少 肛 查次数。

宫口开大2~3cm ,送入产 房待产。

开产程图,15-30 分钟听胎心音一次宫口 开大4~5cm 胎膜未破, 无破膜禁忌症行人工破 膜术,并观察羊水的量、 性质并行头盆评分,有异 常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 理。

活跃期行CST 或持续 胎儿监护仪,每一小时 肛查宫口,根据产程进 展情况增加或减少肛 查次数,必要时行阴道 检查。

妇产科产程处理流程图(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产程指引)2.0第二产程观察处理流程妇产科产程处理流程图(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产程指引)3.0第三产程观察流程妇产科产程处理流程图(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产程指引)4.0第四产程处理流程。

妇产科各种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

妇产科各种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

妇产科各种应急处置预案与流程图妇产科应急预案及程序一、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规定(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科护士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

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三)启动护理急救小分队和护理急救梯队。

(四)重大意外伤害急救程序1、院急救程序(1)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急诊科人力不足时,由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急救工作。

二、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及流程【应急预案】(一)就诊病人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送相应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同时对诊疗用品进行消毒、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限报社会卫生科。

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二)病房办公室护士热情接待病人,根据病种安排床位(同一病种住同一房间) ,立即通知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有关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限制人员探视制度、活动围规定等) ,并通知医生。

(三)病房应布局简单、便于消毒,保持空气新鲜、充足。

(四)根据不同的病种执行不同的隔离措施,立即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体重,病情危重时积极参加抢救,必要时由专人进行监护。

(五)遵医嘱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对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毒、清洁、灭菌,必要时进行焚烧。

(六)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床档以防坠床。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八)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九)对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与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点燃艾炷放入艾灸盒内,放在施灸部位上。
6.施灸过程中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7.灸毕,取下艾盒及艾条、姜片,查看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位,开窗通风。告知注意事项。
8.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
(八)注意事项
1.多部位施灸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虚证、寒症和阴症为主要治疗对象。
四、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五、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2.耳部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常用于失眠、便秘、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
三、适应症
各种痛症、炎症、慢性病症,过敏与代谢性疾病,功能紊乱性病症,内分泌代谢病症。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是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适应症
感受外邪引起的病症,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
四、禁忌证
2.施灸时体位要平,注意弹去艾灰,防止艾柱倒伏或艾灰脱落致皮肤烧伤或烧坏衣被。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瓶,防止复燃致火灾。
3.施灸部位皮肤出现微红灼热感,属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泡中的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根据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隐私保护。
4.遵医嘱确定刮痧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及隐私保护。
5.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方向单一,刮痧板与皮肤呈450C—900C,由内向外刮,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微红色或紫色痧点为宜。
6.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注意保暖;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程图
妇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1.耳穴埋豆(籽)
2.刮痧法
3.灸法
4.熏洗法
5.湿敷法
6.涂药法
7.坐药法
8.毫针法
9.中药保留灌肠法
耳穴埋豆(籽)
耳穴埋豆是用菜籽或王不留行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灸法操作流程
熏洗法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煮,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包括熏蒸、洗法。
7.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及床单位,安置舒适卧位。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8.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八、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直吹风,以防复感风寒加重病情。
(2)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刮痧时操作时体位舒适,注意隐私保护。
(3)刮痧时要单一方向,不宜来回刮,用力要均匀,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勿损伤皮肤。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灸盒、艾柱、姜片(厚0.3㎝)、打火机、弯盘、镊子、小口瓶、快速手消剂等。
(七)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做好评估。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3.根据施灸部位协助患者安排舒适体位,冬季注意保暖。
4.根据医嘱选择施灸穴位,将鲜生姜片置于选择施灸穴位或部位上。
(4)当日勿洗澡,在痧退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刮痧操作。
(5)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停刮,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6)刮痧后嘱患者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7)使用后的刮具,应消毒备用。
刮痧操作流程
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
2.探穴力度应适度、均匀。
3.耳部酒精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耳穴贴压。
4.根据医嘱确定留置时间,一般可留置3—7天,常规操作以单侧耳朵为宜,两侧交替使用。
5.注意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耳穴埋豆(籽)操作流程
刮痧法
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勺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肤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腠理、逐邪外出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如胃脘痛、腹泻及风寒湿痹)。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适应症
4.用75%酒精擦拭耳廓、消毒操作者手指,用镊子夹取耳豆板上的耳豆贴,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角贴牢。
5.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为患者逐一按压,按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产生热、胀、痛为宜。
6.指导患者按此法按压,每日2—3次,每次1—2分钟,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
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八、注意事项
1.操作前务必检查耳部皮肤情况,若有炎症、破溃、冻伤的禁用。
四、禁忌症
耳部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五、告知
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耳豆贴、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手消毒剂、污物桶。
七、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根据医嘱用探棒探查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热、胀、痛等感觉。
体型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五、告知
1.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数日后方可消失。
2.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疼痛、灼热的感觉。
六、物品准备
治疗盘:牛角刮板、治疗碗内盛少量刮痧油或清水,手消毒剂等。
七、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做好操作前评估。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3.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并做好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