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18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8讲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基础知识梳理】农业的重要性2018年9月22日,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
他谈到: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静态因素)2.社会经济条件(动态因素)二、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2)地位:季风水田农业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3)区位因素: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主要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粮食。
(4)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等国。
(2)经营方式:多为家庭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4)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补充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1)相似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不同之处①纬度不同: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②气候类型不同:美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③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上课用

(2009江苏卷)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 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6、m、n两地均盛产 葡萄。两地相比,m地 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 技术条件好
(2009江苏卷)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 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混合农
澳大利亚 墨累---达
优越的
业 令盆地 自然条件
地广人稀、 政府支持
劳动效率高、生 产经营灵活性强、 农事安排合理
(2008全国文综卷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 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 ~2题。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人口相对较密集 但还是地广人稀
东南部 气温较温和
墨累达 令盆地
东南部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
区位因素
自然 因素
地形 水源
区位优势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社会 经济 因素
交通 市场 科技 政策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交通
注意:主导区位因素与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 绒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而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
(高考真题)
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
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4.“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
农业区位因素(共28张PPT)

业
东南亚和南 亚的季风气
地
候区,以及
域
东南亚的热
类 型
带雨林气候 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3.水稻种植业
02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
农
气候——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业
自然 地形——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地
因素 土壤——深厚肥沃
域
水源——河网密布
类
社会 市场——稻米为当地的主食,市场需求量大
型
经济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素
究者带到本国栽培,茶树虽然成活,但色
泽,口感均大为下降,主导因素是什么?
探究5:
01
农 业 区 位 因 素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水源
探究6:
01
劳动力
农
业
区
位
因
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需要投入较多劳力
素
精耕细作。而澳大利亚的诸多农场,却主要
由机械从事农业活动。这是何种因素的差异?
探究7:
01
农
美国农业机械化
〔地形〕
02 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 的优势条件,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 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 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布局原那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宜农那么农,宜林那么林,宜牧那么牧,宜渔那么渔
3.水稻种植业
02
农
分布:东亚、
阿根廷
大牧场放牧业的特征: 单产高、市场需求量大
6.乳畜业
02
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
农
澳大利亚、新西兰。
2-3-2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 (2)黄土高原和我国南方丘陵、低山水土流失问题 (3)黄海海平原旱涝、风沙、盐碱的治理问题 (4)南方红壤土地的治理和改造、东北黑土的合理利 用保护 (5)东北森林、沼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6)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 分析思路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问题——解决措施
(2)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的异同 ①相同点:同属畜牧业,都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 区。 ②不同点:大牧场放牧业,属商品农业、密集农 业,分布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地区。 而游牧业属于自给农业、粗放农业,主要分布在 北非、东非、中非、中亚等地。
学以致用 2.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 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家庭经营,规模 很小
商品谷物农业 人少地广 小麦、玉米 大 高
高 高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热带、亚热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 所在国多为发达国 所在国多为发展 家 中国家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 (1)共同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水 源充足;地广人稀,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不同之处:美国商品谷物农场一般由家庭经营,美国 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 区位条件;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大 面积可耕荒地是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3)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 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 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1)大牧场放牧业的基础条件——草场。潘帕斯草
原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草类茂盛, 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为阿根廷发展放 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大规模经营的可能条件——地广人稀,土地租 金低。 (3)牧场商品经营的保证条件——距海港近。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7章 第2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2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定义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开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时间长短和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还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水分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分多的地方可以开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比拟少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开展种植业,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山地耕作不便,且水土保持不易,宜开展林业、牧业(或立体农业)土地位置城镇周边适宜开展郊区农业(蔬菜、园艺、乳肉蛋禽生产)和高效农业土壤肥力和性状影响作物的产量和类型,如酸性土壤适合于马尾松、茶树等水源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农业应布局在灌溉条件便利的地区(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开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3)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技术装备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条件的开展和改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生产技术 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种植方式 耕作制度 落实农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 保鲜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下表为2021年全国及四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
完成1~2题。
稻谷 玉米 大豆 油菜籽全国 黑龙江 0 吉林 0 河南 湖南A .油菜籽B .大豆C.玉米D.稻谷2.黑龙江和吉林油菜籽播种面积为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市场D.交通1.B[第1题,从表中数据显示可以看,大豆的播种面积全国共917.9万公顷,其中黑龙江、吉林两省占了近三分之一,其他省份很少,反映出大豆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ppt课件)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五大特点
①小农经营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⑤科技水平低
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 控制人口数 量 加快机械化发 展 大力投资 兴修水利 加大 科技投入
2、按投入多少分类:
农业投入因素: 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劳动力。
粗放农业——游牧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密集农业——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种植园农业
农业 类型 粗放 农业
投入情况 增加产出的主 要手段 投入的生 产资料或 劳动力较 少 投入的生 产资料或 劳动力较 多
小麦
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 距城镇远,地价低。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 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
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种植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畜牧业——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种植业、畜牧业等有机结合
2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运输),保鲜 和冷藏技术 3市场需求、同时也和优良品种的引用有关 4市场需求、同时也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5市场需求,主要是供过于求
主导区位实例分析:
1、我国甘肃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基地。
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这样的干 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水 源条件成为河西走廊发展粮棉生产的主 要区位因素
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 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 产品的产量 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所种植的 谷物或作为口粮、饲料或作为商 谷物与牧草 品出售 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 小麦、玉米、多分布在发达国 耗费能源比较多,经营相对粗放, 棉花 家以及发展中国 农产品价格较低,商品率和高 家的新开发地区 也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 小麦、大麦、分布于南欧、西 合农业 葡萄、柑橘、亚、北非地中海 沿岸及其他地中 橄榄 海气候区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 橡胶、咖啡、橡胶种植园主要 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 可可、油棕、分布在东南亚和 国际市场,专门化和商品化程度 剑麻、香蕉、巴西,咖啡种植 园主要分布在南 很高 菠萝 美洲及非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
2.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小麦种植业、玉米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
教学难点:1. 农业区位因素的权重判断。
2. 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及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实物模型。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好奇心。
2. 讲解农业区位因素教师简要介绍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等。
并通过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3.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权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区位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个或多个农业区位因素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方式的。
第二课时5. 讲解农业地域类型教师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包括水稻种植业、小麦种植业、玉米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
并通过举例说明各类型的特点。
6. 分析农业地域类型与区位因素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类农业地域类型与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同地域会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
7.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讨论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9.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区位因素。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导学案: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农业区位因素。
2.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学难点1.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农业的区位因素1、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分类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按生产对象分类①通常分类:种植业(植物)、畜牧业(动物)、林业、渔业、副业②主要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按投入多少分类①粗放农业:低投入、低产出②密集农业:高投入、高产出按产品用途分类①自给农业②商品农业)2、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地域性-----因地制宜;季节性,周期性-----不违农时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几大类?举例说明如何影响?(1)自然因素※知识链接光照与热量既区别有联系,光照多,热量不一定丰富,热量越丰富,光照不一定多。
衡量指标我国分布规律对农业影响光照年太阳辐射东多西少,青藏最丰富,四川最少分布与产量热量积温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递减农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方法等(3)农业技术经济因素4、积温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的含义,了解种植方式和作物熟制的主要类型。
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
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般以℃为单位,有时也以度·日表示。
※知识积累:温度带范围≥10℃积温作物熟制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1600℃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一年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