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比大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_第02讲 万以内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教师版讲义含答案)

知识图谱万以内数的读写知识精讲中间或末位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典型例题读出计数器上的数,并写出这个数.名师学堂理解题意.(1)中的千位为3,百位是7,十位是4,个位是5,所以这个数写作是3745,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2)中的千位是2,十位是8,其余数位上为空,用0表示,这个数写作2080,读作二千零八十;(3)中的千位是3,个位是5,其余数位为空,用0表示,这个数就写作3005,读作三千零五.正确解答,(1)三千七百四十五,写作3745;(2)二千零八十,写作2080;(3)三千零五,写作3005.三点剖析重点: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难点: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易错点:写万以内的数要注意,读数时只读一个零,并不代表数的中间就只有1个0.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法例题例题1、读出下面各数.(1)图书馆有3001种杂志.(2)养鸡场一天约收鸡蛋2540 个.【答案】三千零一;两千五百四十【解析】根据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例题2、读出计数器上的数.【答案】四千六百二十五;三千零四十;五千零五【解析】根据中间或末位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从高位开始读起.例题3、用2,1,0,0组成四位数: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四位数是(),读作().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四位数是(),读作().【答案】2010;二千零一十;1200;一千二百【解析】2010;二千零一十;1200;一千二百例题4、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答案】一;不读【解析】一;不读随练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写法例题例题1、(1)4个千、8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2)5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答案】4832,四千八百三十二;5004,五千零四【解析】根据数的组成来写数,并根据数的读法读出来.例题2、写出下面各数.【答案】7000;7062【解析】根据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例题3、下面各数的写法或读法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把错的改正过来)(1)九千零八写作:908.()改正:________(2)七千零四十写作:7040.()改正:________(3)6009读作:六千零零九.()改正:________(4)四千零五十写作:4005.()改正:________【答案】(1)×;9008(2)√(3)×;六千零九(4)×;4050【解析】(1)×;9008(2)√(3)×;六千零九(4)×;4050例题4、写一写,读一读.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答案】2305;二千三百零五;4382;四千三百八十二;3200;三千二百【解析】2305;二千三百零五;4382;四千三百八十二;3200;三千二百随练随练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并把错的改正过来)(1)九千零八写作:908.()改正:____________(2)七千零四十写作:7040.()改正:___________(3)6090读作:六千零九.()改正:___________(4)四千零五十写作:4005.()改正:___________【答案】(1)×;9008(2)√(3)×;六千零九十(4)×;4050【解析】(1)×;9008(2)√(3)×;六千零九十(4)×;4050随练2、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来占位.【答案】0【解析】0随练3、一个四位数,千位和十位都是8,其余数位是0,这个数读作:(),写作:().【答案】八千零八十;8080【解析】八千零八十;8080随练4、每一沓钱100张,各是多少元?【答案】200;2000;5000【解析】200;2000;5000随练5、用2,8和两个0按要求组数.(1)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2)只读一个零的最大的数是().(3)一个零都不读的最小的数是().【答案】(1)8200;2008(2)8020(3)2800【解析】(1)8200;2008(2)8020(3)2800随练6、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十位上的数字是6,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之和是15,这个四位数是多少?【答案】4564【解析】4564随练7、一个四位数,从右往左数,最高位是第()位,它是()位.若最高位和十位上的数都是9,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答案】四;千;9090;九千零九十【解析】四;千;9090;九千零九十随练8、由两个3和两个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答案】3300【解析】3300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精讲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2)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在数线上标出数的位置的方法:先找出数线上已标出的数的规律,再根据所给数的大小标出数的位置.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称为近似数.典型例题(1)任选两种电视机,比一比它们的价格.(2)这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名师学堂理解题意.(1)选择1号和2号比较,分别是940和1899,940是三位数,1899是四位数,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1899比位数少的940大一些,所以,940<1899.选择3号和4号比较,分别是1350和2365,两个数都是四位数,从最高位比起,1350的最高位是1,2365的最高位是2,2个千比1个千大,所以2365>1350.选择2号和3号比较,分别是1899和1350,两个数都是四位数,且最高位都是1,所以从第二高位接着比较,1899的百位是8,1350的百位是3,8>3,所以1899>1350.(2)这两人关于运动会的人数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其中女主持人说的9985是参加运动会的准确人数,而男观众说的10000是参加运动会大约的人数,与准确数很接近,被称之为近似数.三点剖析重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难点:近似数的意义.易错点: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首先要先看位数,位数越多的数越大.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例题例题1、圈出每组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1)7030 7003 7300 7058 7320(2)998 1001 9875 8912 8899 999【答案】(1)最大数:7320,最小数:7003;(2)最大数:9875;最小数:998【解析】根据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可知,(1)中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应是:7003<7030<7058<7300<7320;(2)中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应是:998<999<1001<8899<8912<9875.例题2、比较大小1020○999 7878○8787 392○402 5667○5680 5940○5230 1111○1119 9812○9182 587○5870 【答案】><<<><><【解析】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2)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例题3、王老师想买一台彩电,逛了两家商店,发现我看中的同一型号的TCL 彩电在A 商店售价为1980元,在B 商店售价为2015元.请你帮老师比一比,在哪家店里买比较便宜?说说理由.【答案】在A 商店比较便宜.【解析】两家商店的售价分别为1980和2015,2015与1980比较,都是四位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起,一个是2,一个是1,2>1,所以2015>1980.所以1980的比较便宜,也就是A 商店比较便宜一些.例题4、用9,0,7,6这四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每个数字都用到)?写一写,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答案】能组成18个不同的四位数 9760 9706 9670 9607 9067 9076 7960 7906 7609 7690 7069 7096 6907 6970 6790 6709 6097 60799760>9706>9670>9607>9076>9067>7960>7906>7690>7609>7096>7069>6970>6907>6790>6709>6097>6079【解析】能组成18个不同的四位数 9760 9706 9670 9607 9067 9076 7960 7906 7609 7690 7069 7096 6907 6970 6790 6709 6097 60799760>9706>9670>9607>9076>9067>7960>7906>7690>7609>7096>7069>6970>6907>6790>6709>6097>6079随练随练1、我会按要求排一排.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900<8909<9990<9999A 商店B 商店(2)5002>2500>2050>2005 【解析】(1)8900<8909<9990<9999 (2)5002>2500>2050>2005随练2、把1120,980,1300,408,9065从大到小排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065>1300>1120>980>408 【解析】9065>1300>1120>980>408随练3、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 )<50 ( )×9<33 6087>60( )6 3678>3( )69 【答案】7;3;8;6 【解析】7;3;8;6随练4、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大( ). 【答案】1 【解析】1随练5、□里最大能填几? 2□34<2516 3000>2□99 7895>789□ 75□2<7580 □300<5400 5048>50□7【答案】4;9;4;7;5;4 【解析】4;9;4;7;5;4在数线上标出数的位置例题例题1、标一标,比一比.【答案】略【解析】首先找到已标出数的规律,每一小格代表100,越往右数越大.所以850在第二个小格中间的位置,1092850120010927001300在第四小格中接近右边的数线,1200在第五小格右边的数线上.如图.例题2、先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再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上的每一小格表示( ),10000里面有( )个100. (2)在图中标出2600,3800和4900. 【答案】2000;4000 (1)100;100 (2)略【解析】2000;4000 (1)100;100 (2)略例题3、哪台电冰箱便宜?标一标,比一比( )<( )<( ) 【答案】900<2100<2900 【解析】 900<2100<2900 随练近似数的意义例题例题1、图书馆里有文艺书1032本.科技书比文艺书多得多,工具书比文艺书少一些.(1)科技书可能有多少本?用“√”标出来.(2)工具书可能有多少本?用“○”标出来.7001300850109212001000本 1950本 308本 1100本【答案】(1)1950本;(2)990本【解析】由题可知,科技书比文艺书多得多,而文艺书有1032本,给出比1032 多的是1100,1950,1100只比1032多一点,而1950比1032多得多,所以科技书可能有1950本.工具书比文艺数少一些,给出的比1032少一些的数有245,990,其中990比1032少一些,而245比1032少很多,所以工具书可能是990 本.例题2、估一估,填一填(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数单位. ①一辆大客车大约能坐下五( )人. ②一本《新华字典》大约有七( )页.(2)花圃里栽了596棵郁金香,大约有( )棵. (3)金星小学有2014名学生,大约有( )人. 【答案】十,百,600,2000【解析】第(1)题,结合实际情况,填最合适的计数单位即可.在后面的两道小题中,对万以内的整数的近似数一般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也可以是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例题3、辨析准确数和近似数(1)某小学的学生大约1600人. ( ) (2)某小学二年级有学生417人. ( ) (3)某公园里大约摆放1000盆花. ( ) (4)某小学图书室综合类图书有2912本. ( ) 【答案】近似数;准确数;近似数;准确数【解析】一般情况下,一个数前面有“约”、“大概”等词语时,这个数就是近似数.另外,近似数一般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例题4、用下面卡片上的数字按要求组数.(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________.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________. (3)组成接近5000的四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成大于9000的四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组成5000和9000之间的四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540 (2)4059(3)5049,5094,4905,4950(4)9045,9054,9405,9450,9504,9540 (5)5049.5094,5409,5490.5904,5940 【解析】(1)9540 (2)4059(3)5049,5094,4905,4950(4)9045,9054,9405,9450,9504,9540 (5)5049.5094,5409,5490.5904,59402030本 1050本 245本 990本例题5、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360最接近300.()(2)609的近似数是700.()(3)1999是准确数,它的近似数是2000.()(4)5680最接近的整千数是5000.()【答案】(1)×(2)×(3)√(4)×【解析】(1)×(2)×(3)√(4)×例题6、近似数一定比准确数大.()【答案】×【解析】×随练随练1、超市在进行抽奖活动,想一想哪个数是获奖号码?(画“对”)【答案】6808【解析】6808随练2、黄河全长5464千米,约()千米.实验小学图书室藏书4056册,约()册.【答案】5000;4000【解析】5000;4000随练3、某大桥长2058米,约2000米.()【答案】√【解析】√拓展拓展1、小明6004读作六千零零四,这样对吗?为什么?【答案】不对,6004应该读作六千零四【解析】根据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如果这个数的中间有0,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读数时都只读一个即可.拓展2、连一连.【答案】【解析】拓展3、读出横线上的数.(1)我国已经发现的鸟类约有1300种.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平均深度约为4028米.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表面的温度约是6000摄氏度.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千三百(2)四千零二十八(3)六千【解析】(1)一千三百(2)四千零二十八(3)六千拓展4、下面几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A.1803B.1008C.1800D.1080【答案】C拓展5、下面读出一个零的数是().A.9000B.9006C.9600D.9620【答案】B拓展6、连一连.【答案】(1)3800(2)8403(3)6060(4)9001【解析】(1)3800(2)8403(3)6060(4)9001拓展7、看图写数.【答案】3004;5074【解析】3004;5074拓展8、写出下面各数.写作: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写作: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答案】2070;2603;6654;3804【解析】2070;2603;6654;3804拓展9、看图读数,写数.读作: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写作: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写作: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_【答案】读作:四千八百六十五;写作:4865读作:三千四百零六;写作:3406读作:六百二十三;写作:623读作:三千四百二十;写作:3420【解析】读作:四千八百六十五;写作:4865读作:三千四百零六;写作:3406读作:六百二十三;写作:623读作:三千四百二十;写作:3420拓展10、先按要求分苹果,再比较大小.()<()<()<()<()<()【答案】两位数:97;三位数:456、927、897;四位数:1324、203097<456<897<927<1324<2030【解析】两位数:97;三位数:456、927、897;四位数:1324、203097<456<897<927<1324<2030拓展11、比一比,在○里填上“>”或“<”.486○5012188○28181001○888659○6953303○303310000○99992999○30013806○3680比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先看()位.【答案】<;<;>;<;>;>;<;>;大;最高【解析】<;<;>;<;>;>;<;>;大;最高拓展1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在□÷7=8……□中,余数可能是9.()(2)5015个位上的“5”和千位上的“5”表示的意义一样.()(3)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4)手机卡的厚度约是1厘米,蜜蜂身长约2毫米.()(5)899加1等于1000,7899加1等于8000.()【答案】(1)×(2)×(3)√(4)×(5)×【解析】(1)×(2)×(3)√(4)×(5)×拓展13、把799,998,1002,895,988这几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答案】1002>998>988>895>799【解析】1002>998>988>895>799拓展14、与600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答案】6008;6010【解析】6008;6010拓展15、比一比,填一填.(1)哪些数在300和500之间?(2)哪些数比500大?(3)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答案】(1)383;494(2)571;997;699;999(3)88<383<494<571<699<997<999【解析】(1)383;494(2)571;997;699;999(3)88<383<494<571<699<997<999拓展16、标出1865的大致位置.黄山海拔约1865米拓展17、在数线上标出4890的大致位置.【答案】略【解析】首先找出已经标出数的规律,4400到5000一共有6个小格,那么一个小格就代表100,越往右数越大,4890接近4900,但比4900小,那么就是应该在第五个小格中快到数线的位置.见下图.拓展18、4400 5000 4890花花家和兰兰家可能种了多少棵?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相应的数据下.【答案】【解析】拓展19、下面各数最接近3000的是( ).A.2000B.2500C.3020 【答案】 C拓展20、比一比,估一估.(1)(2)【答案】(1)3(2)40【解析】(1)3(2)40拓展21、下面是某书店第二季度销售的书的册数.(1)每个月的销售量各接近几千?(2)销售量最低的是( )月,最高的是( )月. (3)( )月和( )月的销售量差不多.【答案】(1)4月:3000册;5月:3000册;6月:4000册 (2)5;6(3)4;5【解析】(1)4月:3000册;5月:3000册;6月:4000册(2)5;6(3)4;5 1056棵 560棵 988棵 1080棵 1980棵冬冬1056棵 560棵 988棵 1080棵 1980棵冬冬 花花1056棵 560棵 988棵 1080棵 1980棵冬冬 花花月份 4月 5月 6月销售量 2998册 2868册 4076册拓展22、连一连.【答案】【解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数的比较

很多人说数学很难,但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数学不仅好玩,而且还很有趣。
最近,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单元——数的比较的集体备课教案被搜罗出来,让家长们和孩子们充满期待和激动。
第三单元的数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数的大小比较。
在这个单元中,孩子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尺子和比例尺等工具来帮助他们比较不同大小的物品。
此外,孩子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这些比较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这些知识将为孩子们今后在学习数学的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集体备课教案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预习,孩子们将在课前做一些预备工作,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老师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讲解。
第三部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老师将根据孩子们的掌握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四部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老师将着重讲解孩子们掌握不好的知识点。
第五部分是教学反思和评价,老师将根据孩子们掌握的程度进行反思和评价,为下一堂课打好基础。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将辅助孩子们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
例如,在教学“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时,老师将使用图示来帮助孩子们记忆这些符号。
在课后的联系中,老师还将安排小组活动,以帮助孩子们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数的比较,不仅让孩子们在数学上得到了很好的启蒙,也让孩子们在亲密交流的项目中学习到了知识,促进了班级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教案: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册第三单元教案:数的大小比较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学会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点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较为清晰地感知数的大小关系。
3.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在理解小于、大于、等于符号之间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时存在的困难。
4.教学方法以“实物比较法”和“数字比较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活动、讲解、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5.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什么时候需要对数进行大小比较?”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找规律,从而引出本单元数的大小比较这个主要问题。
第二步:讲练结合A、实物比较法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使用比较法,通过参考实物和数字的大小关系,学会并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举例:小A手中有三个苹果,小B手中有两个苹果,老师请小A和小B将手中的苹果进行比较,判断谁手中的苹果多。
B、数字比较法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数字大小关系,运用数字比较法,让学生深入体验数字大小关系。
例如:1<2,5<6,8>6,学生从这些数字和符号中找规律,以巩固学会数字大小比较。
第三步:知识点总结由学生或老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化记忆,巩固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6.课后作业小学数学是一门理论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巩固知识点。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寻找数的大小比较机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7.教学反思本堂课程通过活动、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快乐,达到了预期效果。
课程结束后,老师要关心学生的情况,做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比大小的实际意义;
2.能够用大、小符号比较物体的大小;
3.能够根据题意和实际情景,进行大小比较。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
2.训练学生使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
3.帮助学生将比大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
1.比大小的实际意义;
2.大、小符号的运用;
3.有关比大小的实际题目。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展示设备;
2.大、小物体模型;
3.比大小的实际题目。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认识大小的概念。
2. 学习比大小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种物体的大小,并开始认识大小之间的关系。
3. 训练使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使用“大于”、“小于”符号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
4. 进行实际练习
设计一些实际题目,让学生进行比大小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
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比大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从实际中认识到比大小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使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比较大小,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找出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比大小的基础上,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基本性质》集体备课

五云中心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10月9日地点:办公室主备人:张敏记录人:张敏内容:人教版数学第11册,第45页比的基本性质,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一2及补充题。
发言人刘正中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
肖祥贵学生总结、归纳规律时要强调“0除外”,并说明理由。
张敏体会两面旗大小不同,形状相同,进一步了解化简比的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与学生准备:教学情境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对于比你们有了哪些了解?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做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如何求比值?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2)师: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回忆说出: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2、抛出问题,引入新课师: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相应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一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出示:“6∶8”和“12∶16”,让学生判断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式子中的两个比,思考:它们的什么变了?是怎样变化的(从两个不同的方向看)?什么不变?并在小组内交流。
你们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叙述来总结一下比中存在的这一规律吗?生总结归纳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0除外?2、举例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小黑板出示:(1)16 :24 (2)3:4 (3)0.25 :0.5 (4)1/3:3/4 (5)4 :9让学生观察上面5个比说出:哪些比是整数比?哪些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你怎么判断它们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师:像3 :4,4 :9比的前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的比,就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PT课件

5-4= 1
2.划一划,填一填。
4-1= 3
4- 3 = 1
3.涂一涂,填一填
3-1= 2
4-1= 3
5-2= 3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 9 课时 练 习 课
数一数,比一比 4 >2 2<3
3 <4 3 >1
数一数,圈一圈。
(1)从右边数第3个: (2)从左边数第4个: (3)从右边数第2个: (4)从左边数第5个:
… …
比多 3>2
大于号
3 大于 2
…
… …
比少 3<4
小于号
3 小于 4
做一做
1.
… …
2 =2
… …
2<3
… … … …
5>4
2.
( 3) ( 2) 2<3
(5) (4) 5> 4
3.
42 4> 2
54 4<5
31 1<3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0= 4 5-4= 1 4+0= 4
0+2= 2 1-1= 0 0+3= 3
4- 1 = 3 4- 2 = 2 4- 3 = 1 4- 4 = 0
第 6 课时 5 以 内 的 加 法
探究新知
1、2、3、4、5。
3+2=5
5 32
4、5。
做一做
1.
3+2= 5
2+3= 5
2.
1+ 3 = 4
3+ 1= 4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比大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比”的概念,理解比的大小。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比大小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比的大小的概念。
2.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1.“比”的意义。
2.比较大小的方法。
3.比的大小,相等。
2. 教学步骤:(1)Warming-up•教师介绍“比”的概念,解释“比”的大小,让学生了解“比”的用途和重要性。
(2)Presentation•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用途。
•举例说明比较大小的方法,如用同种单位、列成分数等方法。
•根据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比较大小,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
(3)Practice•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比较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互相进行比较,增加互动性。
(4)Consolidation•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理解比的大小和相等。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梳理一些比较困难的例子,巩固所学知识。
(5)Homework•布置做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活动课堂法2.讲解法3.组合拼接法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教具等。
2.学生携带笔、笔记本等。
六、教学后记:1.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复习数的认识。
2.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那么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呢?二、探究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字,如3和5,提问:哪个数字更大?为什么?2. 学生回答后,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先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字更大;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更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3. 通过举例,让学生加深对比较大小方法的理解。
三、练习(15分钟)1. 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2. 让学生自主练习,比较一些数字的大小,并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10分钟)1. 出示一些比较大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讲解题目,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强调比较大小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比较大小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