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原文、赏析
哨遍·春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哨遍·春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哨遍·春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哨遍·春词宋代:苏轼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
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
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
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
见乳燕捎蝶过繁枝。
忽一线炉香逐游丝。
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
深入芳菲里。
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
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
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
任满头红雨落花飞。
渐鳷鹊楼西玉蟾低。
尚徘徊、未尽欢意。
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
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
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译文: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
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
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
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
见乳燕捎蝶过繁枝。
忽一线炉香逐游丝。
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醒来在画堂中用银蒜将帘子押上,用珠装饰的帷幕如云般落在地上。
雨刚下又停歇下来,洗出一个碧罗明净的天色,正是暖洋洋的花卉生长的天气。
一瞬间暖风吹春天回来,芳草又生,祥和的天气在浮动,风还吹皱起银色的池塘水。
正是杏花醉成酒窝,还在脸上匀匀地搽上酥一类细嫩乳品,花蕊如绣般绽开,红红绿绿前后排列。
只见稚嫩的燕子,吃掉蝴蝶而飞过了密林。
忽然出现一条线,那是炉子香烟逐绕着虫丝。
白昼长了人也闲了,独自一人站在斜阳下,体会着夜即将到来的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
深入芳菲里。
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
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
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
任满头红雨落花飞。
渐鳷鹊楼西玉蟾低。
尚徘徊、未尽欢意。
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
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
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自然地乘着游兴,带领美女们,进入到香花芳草园里。
弹拨胡琴使之发声,轻轻地“拢”,慢慢地“攒”,都很灵巧高妙。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6篇)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半山春晚即事》译文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
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
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
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半山春晚即事》注释⑴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
春晚:即晚春,暮春。
即事:就眼前景物作诗。
⑵春风:一作“晚风”。
⑶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
清阴:清凉的树阴。
⑷翳翳(yì):树阴浓暗的样子。
陂(bēi)路:湖岸,塘堤。
⑸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
园屋:田园、房屋。
深:幽阴深邃。
⑹床敷(fū):安置卧具。
每:每每,常常。
⑺杖屦(jù):拄杖漫步。
或,有时。
幽寻,探寻风景之胜。
这两句是说,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
⑻北山:即钟山。
南朝宋周颙与孔稚圭曾隐居于此,后周颙离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讥刺。
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诗,寄托真心隐逸的心境。
⑼遗(wèi):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
好音:美妙的叫声。
《半山春晚即事》赏析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
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过许多。
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
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
《贺新郎·春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贺新郎·春情》原文、翻译及赏析《贺新郎·春情》原文、翻译及赏析《贺新郎·春情》原文、翻译及赏析1贺新郎·春情朝代:宋代作者:佚名原文:篆缕销金鼎。
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
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
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情。
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沉金井。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译文铜炉中香烟上升,酒气沉沉,庭中的树影已转向偏东,画堂里冷清寂静。
芳草碧绿而茂盛,也不知那位离人现在何处,唯有飘落的杨花,如点点白雪,落满小径。
我一人独卧玉枕上沉沉睡眠,懒洋洋春睡。
帘外已飘落残红,春天将尽,我感觉毫无心绪,像喝多了酒一样一身病态。
头发零乱,我也不想去梳整。
江南旧事,不愿意再重新回想,遍天下去寻访消息,能寄书信的鸿雁不捎来消息。
月光洒满西楼,我一直依栏远望,可是他的归期依旧没有一定。
怕只如同银瓶沉入金井,再也没有希望重逢。
等得太久,我守着昏暗的残烛,听不到他归来的声音。
徒自让我久久伫立,直到梧桐消失了阴影。
如今又到了夜间,而我依然孤单对着鸾镜。
注释①篆缕:指香烟袅袅上升,又加篆字。
②金鼎:香断。
③芳草王孙:王孙,泛指男子。
④糁(shēn):泛指散粒状的东西。
⑤殢酒(tì):困于酒。
⑥忺(xiàn):高兴。
⑦倩(qiàn):请,央求。
⑧瓶沉金井:指彻底断绝,希望破灭。
金井,饰有雕栏的井。
赏析李玉只留下这一首词,此词描写一女子思念情人。
开篇写金炉里香烟袅袅上升,盘旋缭绕,似篆体形的字。
这是深锁闺房“醉沉沉”的人之所见。
“画堂人静”正面点出人物。
“芳草”句点明她在思念着远行人!“腾腾春醒”指醒后的情态。
“帘外”指落花满地,春深喻人老,“镇无聊”写出她的情来。
下片则完全是女主人公的自我抒情。
过片点明王孙音信杳然,旧事不堪重提。
春夜原文、翻译、赏析

春夜原文、翻译、赏析春夜原文、翻译、赏析春夜原文、翻译、赏析1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知:明白,知道。
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
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春夜原文、翻译、赏析2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翻译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
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注释裴回:即徘徊。
赏析虞世南虽然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不可否认的艺术魅力。
他能够将各种陈旧的要素组织起来,产生新的效果,这种能力是其他宫廷诗人所缺乏的。
在宫廷诗的受限制的美学范围,这可能是最值得赞赏的形式了。
这首诗表现了这位宫廷诗人对于外界的偶然事件及刹那间的美的注意。
在最重要的对句技巧上,虞世南超过了大多数同时代人。
他描写一对鹤:映海疑浮云,披涧泻飞泉。
在第二句诗里,这对鹤变成从溪涧飞泻下来的白沫四溅的瀑布,表现了一种近于马罗尼式的新巧。
有时,将陈旧要素进行新奇处理的愿望,使得诗人对自然界进行敏锐的观察,从而产生出精彩的对句。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春日偶作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
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翻译在西园听一曲艳阳之歌,京城扰扰车尘让人深负隐逸之志。
虽然想要放宽心怀但难以遂愿,而经世的愿望也不知究竟能否实现。
听到夜雨强劲而势猛,预示且判定着花残落尽,春夜寒冷夜晚更长,贪恋重衾觉得梦多。
想别后钓渚春色应该比以前更好,春风在水面吹起微波。
注释西园:泛指,未必与曹植兄弟及邺中诸子同游之“西园”。
艳阳歌:犹《阳春》曲。
一说泛指春之歌。
薜萝:薜荔和女萝,喻指隐士之服。
负薜萝,即怀有隐逸之志。
放怀:开怀,放宽心怀。
经世:治理国事。
判:判断,断定。
俗作“拚”。
衾:被子。
一作“裘”。
钓渚:当指作者鄠杜郊居旁的垂钓处。
创作背景此诗为作者于春日艳阳之候,有感于自己仕隐两失而抒写苦闷之作。
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考证。
赏析诗人于三春时节,闻西园艳阳之歌,深感春光烂漫,当尽情享受,奈己则困居长安,目睹车尘扰扰,深有负于夙昔隐遁山林之志。
虽自欲放宽心怀,不计名利得失,然犹未能;而经世之志愿固不知究竟能否实现。
三四句一纵一收,一宕一抑,极有笔意、情致。
五六句写春夜闻猛雨,判定花已凋尽,春寒夜长,恋重衾而梦多,系写困居长安之苦闷无聊意绪。
尾联“钓渚”应首联“薜萝”,暗用东汉初期隐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于浙江省富春山七里濑事。
钓渚春好,风起微波,固不如归隐鄠郊旧墅(温庭筠故宅)也。
语淡荡而有致。
此诗纯用白描,转折如意,风格类似义山之《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见温诗不仅有秾艳一格。
有人认为“西园一曲艳阳歌”于此诗中未必是歌颂阳春时节之美好。
“艳阳”一词诚有歌颂明媚春天之意,然而细味此处之“艳阳”,似给人一种燥热烦愁之感。
于高照的艳阳之下,一般人大概都是一副眯眼皱眉的表情,其实也是一种苦态。
而与下句“扰扰车尘”连看,则正符合温庭筠此时烦躁又无奈的情绪。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更漏子-玉炉香》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①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①玉炉:指香炉,玉者言其精美。
画堂秋思:指画堂秋思之人。
【译文】兽形玉炉香雾缭绕,红色蜡烛泪流成行,摇曳的烛光,偏偏照在画堂秋思的美人身上。
眉黛薄薄懒描画,鬓发蓬蓬如乱麻。
长夜漫漫难入眠,已觉衾枕微微寒。
三更时分,淅淅沥沥地飘起了一阵秋雨,雨洒落在院里的梧桐树上,又从片片桐叶上滴落下来,滴落在空空的台阶上,一声声直滴到东窗亮,却不道窗里的人儿离情别苦正漫长。
【集评】宋·胡仔:“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
《更漏子》(玉炉香)一词尤佳。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七)明·杨慎:“飞卿此词亦佳,总不若张子野‘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更妙。
”(《评点草堂诗余》卷一)清·谭献:“(下阕)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
”(《谭评词辨》卷一)清·谢章铤:“胡元任谓庭筠工于造语,极为奇丽,然如《菩萨蛮》(当是《更漏子》)云:‘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语弥淡,情弥苦,非奇丽为佳者矣。
”(《赌棋山庄词话》卷八)清·陈廷焯:“飞卿《更漏子》三章,自是绝唱,而后人独赏其末章‘梧桐树’数语,胡元任云庭筠工于造语,极为奇丽,此词尤佳,即指‘梧桐树’数语也。
不知‘梧桐树’数语,用笔较快,而意味无上二章之厚。
胡氏不知词,故以奇丽目飞卿,且以此章为飞卿之冠,浅视飞卿者也。
”(《白雨斋词话》卷一)近代·李冰若:“飞卿此词,自是集中之冠。
寻常情景,写来凄惨动人,全由秋思离情为其骨干。
宋人‘枕前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本此而转成淡薄。
温词如此凄丽有情致,不为设色所累者,寥寥可数也。
温韦并称,赖有此耳。
”(《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现代·俞平伯:“后半首写得很直,而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依然含蓄。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汉宫春·立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汉宫春·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古诗简介《汉宫春·立春日》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
此词处处切《立春日》题目,以“春已归来”开篇,写民间是日欢乐习俗:袅袅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而自己对天时人事却别有一番感触:燕尚“梦到西园”,塞雁尚有乡国之思。
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深情,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作风致以不满,并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
翻译/译文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
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
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
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
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释汉宫春:词牌名。
《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
《梦窗词集》入“夹钟商”。
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
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春已”三句:谓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
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粪,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原文及译文赏析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原文及译文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原文及译文赏析《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出自宋代史达祖的《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原文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
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
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
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
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
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
今传有《梅溪词》。
存词112首。
创作背景:
译文
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
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
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
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
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
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