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快乐认读,集中识字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策略与课例观摩

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讨论

本次培训课程,是基于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而设计的。

一、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单元目标的设定是遵循从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核心素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指针,也是小学语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更是未来教育的指向标。

在一年级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核心素养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的呈现上,都十分突显。五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都会从课文的本身延伸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基于《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同时,《课标》对一至三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而具体说明。所以,单元目标的制定,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到学科的层面再到教材的教学内容这三个层面来设计的。

3.基于课程性质

日本的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论述了两种课程的模式,他把“单元设计”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单元编制:

一种是“阶梯型课程”,即“计划型课程”。课程呈现让学生有一种一层一层的递级感,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我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基于阶梯型,它是以“目标─达成─评价”方式来设计的。

一种是“项目型课程”,也就是“登山型课程”。目标是山顶,但是究竟怎么走?有哪些路径?没有具体指出方向。“项目型课程”的单元编制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

这两种课型在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一至五课是基于“计划型课程”,在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课程则侧重于“项目型课程”。

所以,本次课程在单元目标的制定上,实现“计划型课程”和“项目型课程”的交叉。而这两种课程类型的统整,连接,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的,它着眼于单元每一部分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从而建立单元的整体学习体系。在制定时,要注意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外延性。

1. 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把每个课时目标统整,建构起单元学习的总体架构。

通过对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的分析,统计出前五篇课文中有35个需要正确认读的生字,正确书写生字15个,再加上园地中正确认读的5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2个。可以制定本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正确认读40个生字,正确书写17个生字。

②认识田字格,并依次会写: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努力按照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来写字。

2. 内隐性

内延性主要表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两方面。

在教材解读过程中,插图、儿歌、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以及教材中呈现的图示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教育功能,基于这些内容,制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从阅读的视角来看,新教材从第一单元开始,也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爱阅读的好习惯。更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快

乐读书吧”,这些教学内容在目标制定时,既有外延性意义又有内延的作用。因为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有社会不同的群体参与进来,除了老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就是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全民阅读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整体性的目标和内隐性的目标是一个整体,整体性目标引发内隐性目标,内隐性目标影响整体性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密不可分。

三、单元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学情

设计单元目标,要考虑学情。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受到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在适应课堂学习、学校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

◆处于他律阶段,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关注。

◆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分心,容易受外界影响。

◆有趣程度能延长集中注意和的时间;疲劳会加速注意力的衰退。

◆趣味记忆,能提高记忆效果。

这就要求老师在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时,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核心素养在单元目标中的具体体现

核心素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体现为:

第一,要有家国情怀,爱祖国,爱中华民族。这种爱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我们的识字教学中,在我们的儿歌教学中,在读插图过程上,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认知角度、心灵角度、思想角度都有所感悟。

第二,要树立文化自信。

新教材,特别是第一单元,力求让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例如“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实际上是从《易经》的视角,指向我们的物质世界,它体现出中国古人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所以,学生在认识事物的同时,还有对传统文化的

传承和理解。“口耳目”中体现了国粹京剧的“唱念作打”,《对韵歌》的压韵,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这些怎能不让学生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

第三,积极交往,有效互动。

无论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应答互动,还是班内活动的参与,都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口语交际”这一环节,强调“你说我做”,就让学生在游戏中,训练倾听和表达的好习惯,更在同学间的互助,合作中感受团队精神。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形成乃至对于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与单课目标的关系,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单元目标一定大于单课目标之和。也就是我们单元目标绝对不是单课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整合。

第二点,单元目标统领单课目标。为什么课程目标的设计要采用单元式的介入?这是因为单元目标有利于对学生从小就建立起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培养,用单元目标统领单课目标,有助于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也是在课标中呈现的学习的方法和思路。

第三点,单元目标超越单课目标的意识和思想。从分析单元的外延目标和内延目标中,会发现单元目标远远高出了单课目标。单元目标,是指导、实施、评价单课目标教学的基本依据。

(完整word版)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快乐认读,集中识字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策略与课例观摩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讨论 本次培训课程,是基于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而设计的。 一、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单元目标的设定是遵循从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核心素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指针,也是小学语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更是未来教育的指向标。 在一年级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核心素养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的呈现上,都十分突显。五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都会从课文的本身延伸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基于《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同时,《课标》对一至三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而具体说明。所以,单元目标的制定,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到学科的层面再到教材的教学内容这三个层面来设计的。 3.基于课程性质 日本的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论述了两种课程的模式,他把“单元设计”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单元编制: 一种是“阶梯型课程”,即“计划型课程”。课程呈现让学生有一种一层一层的递级感,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我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基于阶梯型,它是以“目标─达成─评价”方式来设计的。 一种是“项目型课程”,也就是“登山型课程”。目标是山顶,但是究竟怎么走?有哪些路径?没有具体指出方向。“项目型课程”的单元编制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

这两种课型在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一至五课是基于“计划型课程”,在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课程则侧重于“项目型课程”。 所以,本次课程在单元目标的制定上,实现“计划型课程”和“项目型课程”的交叉。而这两种课程类型的统整,连接,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的,它着眼于单元每一部分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从而建立单元的整体学习体系。在制定时,要注意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外延性。 1. 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把每个课时目标统整,建构起单元学习的总体架构。 通过对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的分析,统计出前五篇课文中有35个需要正确认读的生字,正确书写生字15个,再加上园地中正确认读的5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2个。可以制定本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正确认读40个生字,正确书写17个生字。 ②认识田字格,并依次会写: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努力按照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来写字。 2. 内隐性 内延性主要表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两方面。 在教材解读过程中,插图、儿歌、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以及教材中呈现的图示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教育功能,基于这些内容,制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从阅读的视角来看,新教材从第一单元开始,也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

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1]

教学目标分析 3.1:归类分析法 ?适用范围: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言语信息类学习内容,言语信息本身不存在逻辑层级或程序,所以,只需要直接对达成目标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对言语信息最有效的分析法是确定信息的主要类别。确定分类方法后,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表达方式:组合或组成图示(分层, 或分簇), 或者列提纲 ?范例:一个国家的省、市名称可以按地理区域的划分来归类;人体外表各部位的名称可以由上向下,按头、颈、躯干、上肢、下肢分类;细胞的化学成分可以按元素组成和化学物组成分类,如下图所示。 说明:从形式上看,该示意图与后面将讨论的层级分析图相似,但在归类分析中,各知识点之间本质上不存在难度的层级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3.2:层级分析法

?适用范围: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是一个逆分析的过程。 ?分析方法: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要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依次类推。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越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越低(越容易);越是在上层的,难度越大。层级分析的原则虽较简单,但具体做起来却不容易。它要求参加教学设计的学科专家、学科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熟悉学科内容,了解教学对象的原有能力基础,并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 ?表达方式: 层级依赖关系图示 ?范例:“整数减法”学习内容的层级分析,如下图所示。

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11)的学习以(7)、(8)、(9)和(10)四项从属技能的学习为先决条件,该层级分析一直继续到最后一级的子目标(简单减法)为止。 教学目标分析 3.3:信息加工分析法 ?适用范围:信息加工分析法是一种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这种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了教学 内容。 ?分析方法:按照信息加工的步骤,写出每步要做的事情,包括内隐的心理操作过程和外显的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

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一、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加、减法的笔算》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 (1)注重从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条理清晰。(2)教学目标的分析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分析阐述合理,既有要求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又阐述了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检查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利于促使学习内容覆盖动作、情感和认知领域以及每个领域的各个层次,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比较符合小学二年级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教学中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议:由于学习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外界影响比较大。应该把“能认真、正确书写竖式的格式”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而且他们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进行描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我认为此案例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分析得很透彻、切合实际。 一、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评析 1、对《加、减法的笔算》一课教材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还有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重难点的分析都比较到位。 2、注重从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分析,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条理清晰。 3、教学目标的分析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各个目标具有层次性;教学目标分析阐述合理,既有要求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又阐述了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教学目标提供并保证了课程的方向性和稳定性,使有关人员对课程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认识。 5、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检查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利于促使学习内容覆盖动作、情感和认知领域以及每个领域的各个层次,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比较符合小学二年级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教学中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议:由于学习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

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学习笔记] 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用马杰自己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且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马杰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1)行为: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例如,“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 (2)条件: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例如,如果要表述一个“要求学习者能够辨别各种鸟类”的教学目标,那么必须指明的条件是“从黑白图片中,还是从彩色图片中”,“允许学生使用工具或不使用工具”。 (3)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或行为改变的程序)。例如,“学生能够在十分钟内解出二元一次方程”。 马杰的“行为”、“条件”和“标准”的三要素模式至今仍为教育界所接受。用传统的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比较笼统含糊,对其中的含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种提法不能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指导。而使用马杰的三要素模式编写的学习目标就很明确具体,清楚地告诉人们,学生将获得的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例如,提供10个图形,二年级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是长方形、哪些不是长方形,在10个图形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 需要指出,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机械地按上述要求编写教学目标,这一点将在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中做进一步探讨。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1-9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My name is Gina.教学目标与要求话题Topic 结交朋友( Making new friends) 功能Functions 1能够介绍自己的姓名( Introduce yourself) My name is…/I'm… My first/last name is… 2能够简单问候初识的朋友( Greet people) Hello! /Hi!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3能够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s)A: What's your/his/her phone number? B:It's… 语法Grammar 1能够正确使用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用法(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to be) I'm Gina. My name's Gina. A: Are you Tony? B: Yes, I am./No, I'm not. 2能够正确使用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对方姓名和电话号码(What questions) 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3能够正确使用下列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Possessive pronouns) my, your, his, her 词汇和常用表达Words &Expressions 1能够正确使用下列词汇(Curriculum words) name, telephone, phone, number, friend, China, school, your, her, his, he, she, nice, first, last, middle,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meet, too, not, and, yes, no, to, Ms. 2能够正确使用下列常用表达( Useful expressions) first name, last name, middle school, telephone /phone number Nice to meet you! 语音Pronunciation 1能够辨别3组元音音素:/i:/和/i/\ /e/和/∞/、/3:(r)/和/9(r)/ 2能够理解下列缩略形式的意义并掌握其发音: what's, name's, I'm, she's, he's 学习策略Strategies 初步学习在听力和阅读过程中把握具体的信息:常见英语人名和电话号码 文化知识Culture l了解英语姓名小常识 2了解西方初次见面的礼节

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至为重要的一切,教学目标分析是教学设计面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很多学科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学目标分析却存在诸多问题。那么教学目标分析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在分析和阐述教学目标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教学目的教学的总目标是作为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指导思想而存在的,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新课程标准强调,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在课程产总体目标上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教学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后,就要用可评价的方式将教学目标描述出来,以便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环节的实施。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内容或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取得哪些潜在的学习结果、增强哪些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分析和表述教学目标时,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 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 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 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 而在阐述和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注意: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评价构想-最新文档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评价构想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如何围绕“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总结出评价课堂教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从而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对“掌握知识”层面的评价 新课标中对知识掌握的要求,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也没有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相反,它对掌握知识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相对完整的可迁移的知识结构。 1.对“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 对学生在“感知?理解新知”这一阶段的评价,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操作:(1)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分。 传统的课堂教学新知的导入目标直接指向于习题、例题的解决,在这一部分较为弱化,而按新课标理念,在导入新知时,应从新知的产生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等不同的角度,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感知材料和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选取的感知材料是否包涵了新知的本质属性。 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新知的本质特征,并选取适当感知材料作为载体,恰当地承载新知的本质特征,从而为高效率的课堂打下基础;(3)在过渡过程中的诱导是否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是否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展开积极的求知探索,从而顺利实现学生认知的正迁移,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4)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恰当,是否起到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2.对“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 知识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 作用 (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1)比较购买债券、 股票、保险等投资方 式异同,学习辩证思 维的方法; (2)利用有关知识 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 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 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 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 服务观念。要能够从 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 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 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两点基本要求 1、详细说明目标内容。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以使人们观察了学生的行为或学习作品后,便能判断目标是否已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 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 1.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结构,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该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用行为动词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新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发展的体验与学习方法过程的体验,体现教学的过程价值。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如对比求异方法、实例解说法、逻辑推理方法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要求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2.三维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教学目标是对学科总体目标的诠释,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地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由一系列具体行为目标构成。 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学对象学生:二是学生的行为;三是确定行为的条件(是指对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四是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确定)。 二、陈述教学目标的常规方法 (一)行为术语陈述法(ABCD陈述法)

对别人的课进行评价

学校组织教研活动,或者是到别的兄弟学校去听课,总会要求对别人的课进行评价,那么怎样评课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呢?我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给有需要的朋友看看. 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如何评好课,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方向。为了更好地做好评课工作,现将十七中学教学副校长杨德林同志关于“感悟评课”的发言转发如下,供大家学习借鉴。 感悟评课 教师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领导听课是为了了解教师备课程度、上课水平,从而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效果。领导评课目的是根据听课后的感悟材料来激励教师怎样能更好的备好课、上好课,也是为了督促、帮助课备得不细、课上得敷衍了事这部分教师更好的提高与进步。可以说听好课、评好课都是为教好课服务的。那么怎样才能评好课呢? 第一、从听好课入手,记好听课时的第一手材料 通常我们听课做记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录型,这种形式如同录音机一样,如实的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仿效的用意之多,这种记录方式一般不可取。因为听者记得多、想得就少;另一种是选择型,选择某一侧面或某些问题,而选择记录内容的依据是根据听课者的需要,如主讲人的优势所在、课堂的特色、存在的问题等。 第二、从记录的材料中,思考评课时应点评的内容 任何一种课,评者都应从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优势、特色、风格、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更应从学的角度去看待主体发挥程度、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活动的创造性等。 第三、倾听授课教师的自评,做出对点评内容的取舍 授课教师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新秀、有骨干,也有能手、名师,有活跃型、也有内向型,有严肃型、也有可亲型,形形色色,各有差异。作为评课者为了达到评课的目的,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倾听其自评,从而做出判断,做出点评内容的取舍。切不可一意孤行。因为任何人的点评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评无定法,评课也无法用条条框框的标准准确量化。只有评课者与教者达成一致,点评内容才落到了实处。 第四、思考以什么方式加以点评,实现点评的目的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分析授课教师的心理也好,倾听教师本人的自评也好,其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教师,而是或激励、或督促、或帮助,所以了解点评的形式很重要。目前而言,就点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先说优点或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提出研讨的问题。这种形式比较多见,大都是有这种传统的心理,良好的开端是点评成功的一半。 2、先谈需研讨商榷的问题,再把优点加以点评。这种点评开门见山、有针对性,一定要注意指出问题的数量不要太多,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3、在每一条“优点”中,再重新加以设计,提出改进方向,以求更好。这种评课方式给听者造成思路并不很清,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4、评者只谈体会,不直接谈优点和不足,而是通过富有哲理的体会,给授课者留下思考、留下启迪。或激励赞扬、或蕴含希望。这种点评层次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功底,需因人而异。 第五、加强学习,勤于思考,使点评别有一番风味 笔者参加了近一年的局属中学研讨课赛课点评工作,收获很大,深深的感到要想真正评好课,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演讲与口才,学习课的模式,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并在实践中学会推敲点评的语言,这样才能给优秀者锦上添花,给不足者雪中送炭,使点评别有一番风味。 教师如何评课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写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

(完整版)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⑴教学对象 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⑵行为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 ①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 ②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 ③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 ④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 ⑤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

结等; ⑥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 ①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 ②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 ③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 ④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 ⑤价值体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例如: 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这是一个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其目标层次是应用,所以应该从“应用”一行中查找动词,比如使用“列举”这个词,这样“行为”就可以被描写成“列举生活中的一至两个例子,说明人们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 ⑶条件

如何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

篇一:如何对教案或教学片段进行评价、补充、建议 最全汇总>>>吉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 如何对教案或教学片段进行评价、补充、建议 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已出,笔试已经考完,接下来就是面试了,笔试查询时间是:4月19 日;面试报名:4月19日-4月24日;面试时间为:5月21日-22日;大家记好教师考试的时间段,不要忙着备考而忽略了考试时间。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如何写教学案例点评: 中间点评: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将会达到怎样的效果? 总评如何写: 1、教材简单评析,引用课标要求(一两句) 2、总体概括教学案例突出的特点 3、分点阐述其特点(一两句理论阐述,两三句亮点分析,结合教学案例中的具体做法谈,注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评价客观,不说过激词语,最好能体现归纳能力) 教案或教学片段评价内容方法: 1、评教学目标。 2、评教材处理。 3、评教学程序。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吉林教师资格面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备考 吉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备考 篇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一般应该看教学过程中是否强调了下面四个基本要素,是否解决了三个重要问题?这四个基本要素是: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局部和环节,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2.学习特征 3对教学资源的分析 此点必须周密考虑,做出评价设计。做到确定评价对象和目的明确,评价内容和目标必须具体,制定出评价标准。 三个主要问题: 1.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 2.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一节好课的特征必须照顾到教学的十个教学环节: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选择课题和任

!教学目标编写中常出现的错误

教学目标编写中常出现的错误 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正确,表述是否具体、明确、可评价,都将对学习活动的实施和学习活动的结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编写的课堂教学设计来看,目前在确定和表述课时教学目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例如: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以前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圆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画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我们目前已有意识将“使学生”等字眼省略,但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下面以该课时教学目标为例分析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1.行为主体错位 课时学习目标指向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的结果,所以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教师。该课时教学目标中使用的“使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等表述方式偏离了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目标定位,“使”、“引导”、“培养”这些都是对教师行为的表述,这就把教师定位在行为主体的角色上来,容易造成课时教学目标指向对教师教学过程效果的预期。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显现出来的是教师追求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追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完美,降低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是不相吻合的。因此,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克服当前较普遍存在的行为主体错位现象,重点关注行为主体的表述,把课时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预期转移到学生的学习结果上来。如该课时目标可以描述为“学生通过……”、“经历……”,这样的表述就使学生的行为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了。 2.行为表述不明 课时学习目标的表述是不是明确,关键看表述的行为是不是明确。目标是直接与教学发生关系的,是用来指导和评价教学的。所以,行为的表述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且是易于评价的。但该课时教学目标使用的“认识……”、“掌握……”、“初步学会……”、“理解和掌握……”等行为表述方式是比较笼统的、模糊不清的语言,如果缺少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和方式的表述,缺乏了对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的具体程度的定性表述,这种表述操作起来缺乏指导性,评价起来难于操作,课堂教学将很难实施。因此,我们在制定课时目标时,一定要用具体明确的行为表述方式来呈现,具体明确地点、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之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使课时学习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把握、易于评价。如该节课关于学生学习圆和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以及直径与半径之间关系的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动手画、折、量,能说出圆和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能说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这样的行为表述对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确定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七年级英语第一册Unit -——Shopping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丹堡初级中学毛文艳 语言技能:对照《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部分,7年级学生应当达到三~九级目标要求中的第三级目标。具体说,本单元的语法内容some与any的用法和There be句式都与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有关,所以学生要能识别陈述句、疑问句等不同句式的语调;要能听懂与购物有关话题的对话或语段;能在课堂敢于用简短的英语和老师、同伴就购物话题进行交流;能准确读出一些位于词首和词末的辅音字母组合;能正确朗读课文;能写出北城简单的与购物话题相关的短文。 语言知识:学生能根据一些位于词首和词末的辅音字母组合准确读出单词,或根据音标拼出含有相应的字母组合的单词,如:black, spring, cousin, people, garden;能熟记、读准并学会使用本单元的41个四会词汇,会读、听得懂四个带﹡号的单词,熟背并运用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能初步掌握some和any表数量时在肯定句、否定句及疑问句中的用法,尤其是在表示主动提供帮助、提出请求或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中不用any而用some的用法;能初步掌握一般现在时的“There be”结构表示存在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的用法;能运用本单元所学单词和习惯用语、固定搭配进行购物、如何使用零花钱、关注并帮助贫困地区学生等话题的情景交际。 情感态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不同于数、理、化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更不同于一般的物品,而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人际交流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人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需要,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因此,英语教学应从纯工具性走向人文性,关注律动的生命。换言之,英语老师要真正实施“人性化”教学,英语课堂要成为充满温情的课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物,不是任意摆布的“学习机器”,在重视英语知识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生命性、人文性的感悟和表达。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愿望、兴奋感、困惑、焦虑及烦恼,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差异,想学生之所想,

教学目标阐明方法

教学目标阐明方法 认知/动作类教学目标阐明方法——ABCD模式 以研究行为目标而著称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他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编写》中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行为、条件、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基础上,加上对教学目标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含义: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说明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使用提示:除了在教学目标的阐明中包括对象的表述、行为的表述、条件的表述、标准的表述等方面之外,在实际操作中,也要兼顾外显行为变化和心理过程变化,弥补行为目标的不足。此方法需重点掌握,熟练运用。 ?范例:提供10个图形,二年级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是长方形、哪些不是长方形,在10个图形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 情感类教学目标的阐明方法----表现目标陈述法 情感类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习者的某些态度,使他们树立某种观念、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形成某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等。 情感类教学目标的阐明要通过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来进行表述。艾斯纳(E.W.Eisner)提出了表现性目标。例如: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态度”,由于“热爱集体”的态度难以直接评价、判断,所以,必须列举几方面的具体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来判断学生是否“热爱集体”。例如:

教学目标的分类方式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 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 (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 的概括等。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 析等。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 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编写原则

教学目标编写原则 注重三维目标的设定。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另外,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教学的生成性。 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1、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2、突出合作学习。 3、运用各种信息与资源。 4、强调对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评价。 5、以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主线,在一定情境中确定教学策略和技能。 (一)、切实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依此制定教学目标,反对经验主义。 1学习需要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状态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构成了总的教学目标。 2学习内容即为了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这里要特别注意分析学生的先决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操作过程。这样才有利于避免教学起点过高,补足知识结构,适应建构知识的心理机制。 3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初始技能、学习兴趣及相关的经验、动机、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切实进行学生特征分析。 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理论的指导下严密地进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起点。 (2) 、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钻研流派众多的学习理论,用理论武器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才利于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避免使课堂教学走入灌输或发问的极端。 (三)、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④,使教学目标的阐述利于教师的授课和检测,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自测。 现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它第一次把教学设计上升到了技术的高度,是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有力武器。教育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艺术,但首先应该是一种技术。只有把教学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纳入科学的轨道,才有可能在规律中寻求艺术,最大可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要求会认6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 2、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春雨的作用,培养学生喜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第二单元 1、认识74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4、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5、从识字中发现规律,学会新的识字规律 第三单元 1、认识“雾、霜”等71个生字,会写“和、语”等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课。 3、通过学习本组课文,逐渐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养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4、从识字中发现规律,学会新的字 第四单元

1、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夏天的情趣。 2、认读本单元生字,写好汉字。朗读、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第五单元 1、会仁6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联系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理解词语,能用指定的词语说话,能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读、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儿歌,了解阅读内容,感悟语言文字之美,积累和运用语言。 3、认识到遇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别人做不到的事自己做到了,就是一种创造。 4、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 第六单元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按笔顺正确书写。 2、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流利的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 3、用多种方法识字,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背诵儿歌。能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4、“口语交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清楚明白。文明大方。

4、教学目标编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目标编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即正确定位目标对象。课堂教学目标是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比较难写的部分。需要授课教师对每章、节的教材要有全面的认识和较深的理解。教学目标写大了、写多了,脱离了实际情况,在本节课内根本就完不成。如:老师经常会在教案中写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个目标就过大,在一节课里怎样就体现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而且这个目标放到每节课都可以。教学目标写小了、写少了,在本节课里教给学生的知识、能力太少,知识的密度信息量不够。教学目标写偏了、写远了,说明没有把握好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二、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具体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目标有三至五条左右的具体目标即可。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有时可以各自单独写成一条,更多的是两两合在一起写成一条,或是三三合写成一条。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撰写课堂教学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有时是可以合并,不必分割开来去撰写的,只要教学目标中包含这三个维度的内容就可以。知识目标中,常用“ 知道”、“ 了解”、“ 理解”等词语来表述。技能目标中,常用“ 学会”、“ 掌握”、“ 熟练掌握”等词语来表述。情感目标中,常用“ 体会”、“ 体验”、“ 感受”、“ 认识”等词语来表述。 三、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注意目标设计的层次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

一定的灵活性。①符合大纲所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达到合格水平的目标。它是基础较弱学生应完成的目标。②符合大纲所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目标。它是中等学生应完成的,并鼓励基础较弱学生尝试完成的目标。③符合大纲所提出的最高要求,达到优秀水平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