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小结与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
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据的概念和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 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包括制作频数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材。

2. 教具:白板、黑板、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数据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授课: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并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练: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收集数据,并使用合适
的方法整理和表达数据。

4. 深化: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所收集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讨论。

5. 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和总结方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相应的练题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答案正确率。

3. 进行小组或个别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总结方
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沈阳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沈阳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章末复习一、复习导入1.导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方法,为了使大家更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本章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本章的小结与复习.2.学习目标:(1)更进一步认识收集数据的方式和方法.(2)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3)领会描述数据的方法.3.学习重、难点:重点:制表整理数据、绘图描述数据.难点:合理设计统计图表及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合理方式和方法.二、分层复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本章全部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课本P157小结,对小结中不熟悉的问题查看课本内容及学习笔记,并记录新的疑点.(4)自学参考提纲:①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不同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②对收集的数据如何进行整理?③对整理出的数据进行描述的目的是什么?①样调查的作用是什么?抽样时应注意什么?②种描述数据的图表在表示数据方面各有什么特点?⑥反映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适用折线图描述,反映某校近视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适用扇形统计图描述,反映某村种植水稻、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情况适用条形统计图描述.2.自学:学生可围绕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自学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对学有困难或方法不当的学生进行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供帮助.4.强化:(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2)收集数据的方法.(3)整理数据的方法.(4)描述数据的方法.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典例剖析.(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要求:在自学提纲的分析引领下,积极思考,逐个解答.(4)自学提纲:【例1】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 B )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D.500【例2】某市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各校学生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某校根据实际,决定主要开展A.乒乓球,B.篮球,C.跑步,D.跳绳四种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每名学生统计一个最喜欢的项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本中最喜欢B项目的人数占所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 20% ,其所在扇形图中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72° .②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③已知该校有1200人,请根据样本估计全校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多少.1200×44100=528(人)提示:理解不同的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侧重点及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例3】李老师为了了解班里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查了班上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他发现学生所花时间都少于50分钟,然后将调查数据整理,作出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请根据该频数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①此项调查的总体是什么?(50名学生上学路上花费的时间)②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③该班学生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解:(4+1)÷50×100%=10%提示:利用数形结合,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联系题意可解决问题.2.自学: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学习,尽量自己独立完成,若有困难可相互协作研讨解决.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自学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等.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纠错,互帮互学.4.强化: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准确解释相关概念的含义,如何从图形中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强化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学法和成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把数据分类、收集,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课前参与、课中体会、课后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10分)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C )A.了解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B.了解某路段的日车流量,选择全面调查C.了解月球车仪表的性能状况,选择全面调查D.了解某水库中鱼的种类,选择全面调查2.(10分)某水果公司对1000箱苹果进行质量检验,从中抽取100箱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1000箱苹果的质量,样本是 100箱苹果的质量,样本容量是100 .3.(20分)如图,是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数学成绩在69.5~89.5分范围内的学生占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 60% .(每组中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第3题图第4题图4.(10分)如图,用整圆表示一个普通家庭月收入为4500元,扇形D表示房屋租赁收入,则D表示的数据是(B)A.680元B.900元C.750元D.850元5.(10分)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村,其人数比为4∶3∶5,如图所示的扇形表示三个村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图,已知甲村有180人.(1)该校有学生 540 人;(2)丙村人数所在的扇形圆心角为 150 度.二、综合运用(20分)6.如图是某医院对300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中草药治疗的效果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中草药治疗显著的有多少人?(2)你对这种中草药的疗效有何评价?(3)试将上图反映的信息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解:(1)3000×(1-8%-20%-35%)=1110(人)答:使用中草药治疗显著的有1110人.(2)疗效显著的患者占总数的37%,属于人数最大人群,无效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小,所以,总体而言,这种中草药的疗效还是很不错的.(3)条形统计图如图.三、拓展延伸(20分)7.某校九年级(1)班50名学生参加1分钟跳绳比赛,1分钟跳绳次数统计情况如下图表(表中60~70表示大于或等于60,并且小于70,其余同理).(1)求m,n的值.(2)求该班1分钟跳绳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解:(1)由题意得,950m+×100%=54%,得m=18.12 50n+×100%=30%,得n=3.(2)12189350+++×100%=84%答:该班1分钟跳绳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4%.章末复习一、复习导入1.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学完有理数这一章后,你对本章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和知识的运用等有没有深刻、清晰的总体认知,还有哪些不够熟悉的知识点和它们之间内在联系不够清楚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本章的知识圈再去仔细审视一遍!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会记录统计相关数据.②会计算相关的数量.③会建立收支账目,并作为家庭理财的参考资料.(2)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家庭生活收支帐目,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情感态度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学习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难点:有理数的运算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二、分层复习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教材第50页到第51页的内容.(2)复习时间:5~8分钟.(3)复习要求:对照小结归纳的内容,运用边看书、边回忆、边交流总结的方式回顾和梳理本章的学习内容、知识要点.(4)复习参考提纲:为了运算简便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有理数运算.②什么叫做数轴?它有什么用途?什么叫做绝对值?怎样化简绝对值?什么是相反数和倒数?≥③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了相反数.它在现实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⑤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⑥有理数的乘方意义是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一个数的乘方符号怎样确定?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⑧什么叫做科学记数法,它的表达形式是怎样的?如何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由近似数怎么确定其精确度?将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先明了要求的精确度,再根据精确度四舍五入.由近似数确定其精确度,则要看近似数的最末位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即为其精确度.2.自主复习:学生依据复习指导进行复习.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熟知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②差异指导:通过深入了解学情后,适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复习成果,找准问题并强化本章知识学习中的易错点、易混点、易忘点.(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相互补充完善知识结构.4.强化复习:(1)本章知识结构.(2)运算法则及运算的顺序.(3)相互交流并板演展示复习成果.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典例剖析.(2)复习时间:8分钟.(3)复习方法:按复习提纲的指引、提示,积极动脑,寻求解决问题中的所用知识和办法.(4)复习提纲:【例1】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①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②已知买进股票时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费,如果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一次性地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分析:①实际上是求买股票时每股的价格与星期一、二、三几天的每股涨跌值的代数和,故列出算式:60+4+4.5-1=67.5.②收益=总收入-总支出总收入=卖出时每股价格×股数,所以总收入=59×500=29500总支出由购买成本、手续费,卖出时手续费、交易费四部分组成.其中购买成本=60×500=30000购买时手续费=30000×1.5‰=45卖出时手续费=29500×1.5‰=44.25卖出时交易费=29500×1‰=29.5按上面结果求得它的最终收益为:29500-30000-45-44.25-29.5=-618.75元【例2】计算:①-22×-12+8÷(-2)2=4②(-3)2÷214×(-23)2+4-22×(-13)=649③{1+[116-(-34)3]×(-2)4}÷(-116-34-12)=-203分析: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几种运算的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烂熟于胸的情况下,仔细审题,细心求解,能适当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自主复习:同学们结合“复习指导”进行学习,能自己单独解决的尽量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请教他人或相互协作完成.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遇到的疑难和出现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纠错、改正答案.4.强化复习:(1)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2)根据典型(代表性的错误或独到的解法)情况予以评讲.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收获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时应抓住以下重点:(1)分类问题:教师让学生从实践入手,给定三角形三边,学生在薄纸上画,然后小组的同学看所画三角形是否重合,探索归纳、形成结论.(2)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桥梁、铁塔、自行车的三角架等,从中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边边边”可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依据.(3)强调思路分析和书写规范.一、基础巩固。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与复习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知识回顾
3. 学校为了考察我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从七年级 的10个班共540名学生中,每班抽取了5名进行分析,在这 个问题中,总体是 ,个体是 , 样本是 ,样本的容量是 . 4. 已知样本:8,6,10,13,10,8,7, 10,11,12, 10,8,9,11,9,12,10,12,11,9.在列频数分布 表时,如果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_________组; 9.5~11.5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__. 5. 一个扇形图中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45°、 60°、120°、135°,则各扇形占圆的百分比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
5:4:2:1,空调销售15万台
(1)四种家电销售总量为 万台 (2)冰箱 台,空调 台,洗衣机 台. (3)扇形统计图中彩电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 度. (4)补全条形图.
变式练习


2. 某校对初三30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作一次调查, 在某范围内的得分率如图的扇形图所示,则在 60分以上这一分数线中的人数为( ) A.75 B.60 C.90 C.50
知识结构 统 计 调 查
全 抽 面 样 调 调 查 查
收 集 数 据
整 理 数 据
描 述 数 据
分 析 数 据
得 出 结 论
条 扇 折 直 形 形 线 方 图 图 图 图
议一议
1。什么叫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在什么时候用全面调查方式较好? 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呢? 两种调查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1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D )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目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目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欢迎阅读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初一数学下册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
5.1.2 垂线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与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与小结

(3)若被调查的家庭占全城区家庭数的10%, 请估计该城区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家庭数. (4)针对本次调查结果,请用一句话发表你的感想.
家庭数
a
10%
C
B 72º
800
A
c
情况
A
B
C
2、某果农承包了一片果林,为了了解整个果林的挂果 情况,果农随机抽查了部分果树的挂果数进行分析. 如图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 长方形之比为5∶6∶8∶4∶2,又知挂果数大于 60的果树共有48棵. (1)果农共抽查了多少棵果树? (2)在抽查的果树中挂果数在40~60之间的树有多少 棵数 棵,占百分之几?
2、用样本估计总体,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例 2、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对漓江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 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2).下列调查中,样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A.在重点中学调查全市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 B.在篮球场上调查青少年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关注度 C.了解班上学生的睡眠时间时,调查班上学号为双 的学生的睡眠时间 D.了解某人心地是否善良,调查他对子女的态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复习课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复习
一、回顾总结:
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收 整 描 分 得 出 结 论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数 据
条 形 图 扇 形 图

数 据
折 线 图 直 方 图

数 据
趋 势 图
数 据
2、几个概念: 全面调查(普查)与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小结与复习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小结与复习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十章复习教案一、本章知识网络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得出结论直方图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据收集数据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二、知识要点归纳1、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容易表示出一个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可以表示出各种情况下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 可以表现出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2、全面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抽样调差中的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直方图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例题例1、右图和下图是根据某中学为地震灾区捐款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你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七年级有学生_____ 人, 七年级共捐款_____ __元,该校三个年级共捐款_____ ___元。

例2、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测试,七年级(2)班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之比是2:3:7:5:3,最后一组的频数是6,根据直方图所表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多少名男生?(2)若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0米以上(包括2.0米)为合格率是多少人均捐款数(元)0246810121416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年级练习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行1.下列调查适合作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B.了解我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C.日光灯管长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D.对甲型HINI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适的是()A.调查全女生B.调查全校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人3.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4.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B. 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5.一个班有40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A.144B.162C.216D.250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很棒的!6.为了考察某校七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调查了60名男生的身高,那么它的总体是__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日4821温度/℃7.小明家本月的开支情况如图所示,如果用于其它方面的支出是150元,那么他用于教育支出是____________元。

2023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小结与复习(1)》导学案

2023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小结与复习(1)》导学案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小结与复习(1)》导学案学习 目标 1.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体会方程组的价值,感受数学文化.重点难 点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学生活动过程教师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独学)1.下列几对数值中哪一对是方程5414x y +=的解 ( )A 、12x y =⎧⎨=⎩B 、21x y =⎧⎨=⎩C 、32x y =⎧⎨=⎩D 、41x y =⎧⎨=⎩ 22.在y kx b =+中,当1x =时,4y =,当2x =时,10y =,则k = ,b = .3.在349x y +=中,如果26y =,那么x = .4.已知43x y =⎧⎨=⎩是方程组512ax by bx ay +=⎧⎨+=-⎩的解,则a b += .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1352y x y x (2)⎩⎨⎧=-=+5.0259.243y x y x二、合作探究:(对学、群学)1. 对学:一对一检查自学、检测情况,交流问题,及时更正,疑难问题,小组交流。

2. 群学:有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1.【情景导入】 课本第41页做一做导入2【布置自主学习任务】3.【巡视检查】例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b y x a y x 22的解⎩⎨⎧-==53y x求a,b 的值.例2: 已知()032=+-++y x y x ,求x,y 的值三、拓展提升:1.写出一个以02x y =⎧⎨=⎩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关于x 、y 的方程组⎩⎨⎧-=+=-225453by ax y x 与⎩⎨⎧=--=+8432by ax y x 有相同的解,则()b a -= .四、小结反思: 1.收获 2.困惑五、当堂检测: 六作业必做: 选作:反思:。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至第十章知识总结与复习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至第十章知识总结与复习课件

A
B
C
D
解析:紧扣平移的概念解题.
【归纳拓展】平移前后的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任何一对对应点连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迁移应用4】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得到△ABC, 那
么∠C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 C )
A.∠F,AC B.∠BOD,BA A
C.∠F,BA D.∠BOD,AC
【迁移应用4】计算: 答案:(1)5.79;(2)5.48
课堂小结
1.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你认为平方根和立方根之 间有怎么样的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实数? 3.实数的运算法则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有什么联系?
课后训练
1.写出两个大于1小于4的无理数___2_、_π___.
2. 10 的整数部分为__3__.小数部分为_ 10 __3__.
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B ) A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B
DC
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到共有三条,A到BC的垂线 段AD,B到AD的垂线段BD,C到AD的垂线段CD.
【归纳拓展】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和两点之间的距离相 混淆.当图形复杂不容易分析出是哪条线段时,准确掌 握概念,抓住垂直这个关键点,认真分析图形是关键. 【迁移应用2】如图AC⊥BC,CD⊥AB于点D,CD=4.8cm, AC=6cm,BC=8cm,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4.8 cm;点 A到BC的距离是 6 cm;点B到AC的距离是 8 cm.
2.点P(a-1,a2-9)在x轴负半轴上,则P点的坐标
是 (-4 ,0) .
3.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 3个单位 ;点B(-4,0)到y 轴的距离为 4个单位 ;点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 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3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年级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
了50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92%. 请你估计该市6源自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
有 5.52 万人.
5.七年级某次抽考各学科及满分值情况如下表:若把本 次七年级抽考各科满分值比例绘成扇形统计图,则数学 所在的圆心角是 72 度.
(1)九年级共抽查了 90 名学生,其圆心角为 108°; (2)九年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占九年级人数
1
比例为 6 ; (3)若该校七、八、九年级分别有600人、500人、 500 人,按各年级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计算,则全校 解学:生约中有课3外94参人加体育锻炼的约有多少人?
【归纳拓展】学会从图形中得到信息,然后利用所得
6
5.5
4
3.5 2
2.4
2
0 艺 科 传 小 其 动 种类 术 技 记 说它 漫 类 类 类 类类 类
(1)这些课外书籍中,哪类书的
阅读数量(百本)
阅读数量最大? 小说类 10 (2)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 8
6
8.4 6.4
5.5
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 6
4
3.5 2
2.4
2
(3)若该地区共有2万名初中学 0 艺 科 传 小 其 动 种类
【归纳拓展】抽样调查的考察内容较广,所以 打好基础,全面掌握有关抽样调查的知识,抓 住知识的要点,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应用迁移1】 为了了解某县初中二年级9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
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就这个问题来 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98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生,请估计他们一学期阅读课 术 技 记 说 它 漫
类 类 类 类类 类
外书的总本数.
20000×6=120000(本)或2×6=12(万本)
信息结合已知解决问题,要注意结合统计图的特点.
课堂小结
1.各统计图的识图方法、特点和画法 2.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选用 3.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 4.统计图的信息的获取和应用
课后训练
1.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D )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2.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
采用( C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3.某住宅小区6月份随机抽查了该小区6天的用水量(单 位:t),结果分别是30,34,32,37,28,31,那么请你估 计该小区6月份的总用水量约是( C )
A.940 B.950 C.960 D.980
约为 56% .
【归纳拓展】学会从图形中得到信息,然后利用所得 信息结合已知解决问题,其中要注意结合应用统计图 的特点. 【应用迁移3】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近视眼的防控,市教育局 近期下发了有关文件,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 和教师的考核内容,为此,某县教育组管部门对今年初 中毕业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 果绘制如下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
(2)根据题意得:5600 ×(0.25+0.2 )=2520 (人). 答:该县初中毕业生视力正常的学生有2520 人.
专题四 统计图的综合应用
【例3】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情 况,随机抽取了该校七、八、九年级共1600名学生进 行抽样调查,发现只有25%的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 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 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小结与复习
知识网络
条 扇 折直 形 形 线方 图 图 图图
调查
全面调查


描分 得
集 制表 理 绘图 述



析 数
出 结


据据 论
抽样调查
样本
总体 个体
属性一致 范围不同
样本容量
专题复习
专题一 抽样调查
【例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 ) A.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 C.为了了解某1000枚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全面调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1)求表中a 、b 的值,并 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解:(1)这次调查的人数是: 15 ÷0.05=300 (人), 所以a=300 ×0.25=75 , b=60 ÷300=0.2 , 因为a=75 , 所以4.9 ~5.1 的人数是75 .图略.
(2)若视力在4.9 以上(含4.9 )均属正常,估计该 县5600 名初中毕业生视力正常的学生有多少人?
D.样本容量是100
专题二 统计图及其应用
【例2】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如图所示
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可以直接看出具体消费数额 B.可以直接看出总消费额
其他 车费 20% 25%
午餐 文具 40% 15%
C.可以直接看出各面消费额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
D.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
【归纳拓展】我们只有掌握好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以后,
才能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所以本章没有难题,只要
把基础打扎实了,大部分题目都是比较简单的.
【迁移应用2】
新华中学制作了300名学生选择棋类、武术、摄影、
刺绣四门本校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选择刺绣的学生为 39 人.
摄影 武术 20% 28%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思想政治 生物 历史 地理
满分值 120 120 120 70 50 70 50
6.某地区教育部门要了解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
况,随机调查了本地区500名初中学生一学期阅读课
外书的本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
反映的信息回答问题.
阅读数量(百本)
10
8.4
8
6.4
棋类 刺绣 39%
专题三 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其应用
【例3】对某班学生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各分数
段人数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填空:
(1)该班有学生 50 人;
人数(人)
(2)成绩在69.5~79.5
16
范围内的人数为 10 .
12 8
(3)如果以大于或等于80分 4
16 12
8 10
4
分数(分)
为优良,那么该班的优良0率49.559.569.579.589.5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