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目录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1第八章幂的运算2第九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3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4第十二章证明9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点:1、“三线八角〞①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错角是“Z〞型;同旁角是“U〞型。
②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
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补充定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4、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假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那么 b a c b a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
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角和:三角形的3个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角。
8、多边形的角和:n 边形的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第八章 幂的运算幂〔power 〕指乘方运算的结果。
a n 指将a 自乘n 次(n 个a 相乘〕。
把a n 看作乘方的结果,叫做a 的n 次幂。
对于任意底数a,b ,当m,n为正整数时,有a m•a n =a m+n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 m÷a n =a 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 m)n =a mn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b)n =a n a n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 0=1(a ≠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a -n =1/a n (a ≠0) (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n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 次幂的倒数)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或者小于1)的整数记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复习知识点:1.乘方的概念求n 个一样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定义和特征2. 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特征3. 角的定义和特征4. 图形的种类和特点: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5. 同种图形的分类和比较二、平面图形的性质研究1.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2. 三角形的分类及其性质3. 三角形内切圆和外接圆的应用4.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5. 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和矩形的性质及其判定三、图形的相似与全等1. 图形相似的概念和判定条件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3. 图形全等的概念和应用4. 证明图形全等的方法和步骤四、直角三角形的研究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 勾股定理的应用3.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五、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1. 一般多边形的周长计算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3.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4.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六、圆的研究1. 圆的定义和性质2. 圆的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弧长等的概念和关系3. 圆内角和弧度的关系及其应用4. 弧长、扇形面积和圆的面积计算七、线性方程的解法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法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和步骤4.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八、比例与相似1. 比和比例的概念及其应用2.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3. 解直角三角形的比例问题4. 解平行四边形的比例问题九、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2. 数据的整理和描述3. 数据图形的绘制和解读4.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十、考试技巧与思维方法1. 解题方法和思维技巧的培养2. 数学解题策略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3. 拓展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一、整数及其运算1. 整数概念2. 自然数、零、负整数的概念3. 整数的比较及判断4. 整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性质5. 整数的混合运算二、分数及其运算1. 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分数的转化(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3.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4. 分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5. 分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6.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小数及其运算1. 小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3. 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判断4. 小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5. 小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6. 小数的混合运算四、代数式及其展开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2. 同类项与异类项3. 代数式的加减法4. 乘法公式及其应用5. 因式分解6. 展开式及其应用五、方程及其解法1.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含有分数、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六、图形及其性质1. 线段、角度、平行线的概念及应用2. 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3.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4. 圆及其相关概念5. 圆的面积及弧长的计算七、统计及概率1. 统计调查及其应用2. 图表的制作和应用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其计算4. 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5. 互不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八、函数及其应用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函数的图象3.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含概念公式实用)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式多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含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肯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肯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精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别的代数式,可采纳“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代数1.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2. 函数-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方法(表格、图形、解析式)- 线性函数和常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函数的基本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多项式- 多项式的概念- 多项式的加法和减法- 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公式法)二、几何1. 平面图形- 平行线的性质- 角的概念和分类(邻角、对角、同位角等)-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 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2. 图形的变换- 平移变换- 旋转变换- 轴对称变换- 相似变换3. 几何图形的计算- 面积的计算(三角形、四边形、圆)- 周长的计算- 体积的计算(长方体、立方体)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频数和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概率- 概率的基本概念-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四、数列1.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定义- 常见的数列类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 数列的计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请根据以上内容在Word文档中创建一个格式化的文档,确保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及适当的列表和编号来组织内容。
您可以添加适当的图表和示例来辅助解释。
完成后,确保文档无错乱字符,逻辑清晰,格式规范,以便读者下载后可以轻松编辑和使用。
上课用---新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宝典)

上课用---新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宝典)第1章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平行线的定义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用符号“∥”表示。
为什么要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因为平行线只存在于同一平面内,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为什么要经过“直线外”一点?因为如果经过直线上的点,会有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是:一贴,二靠,三推,四画。
需要注意的是,作图题要写出结论。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判断平行线关系的重要概念。
在判断过程中,需要画出给定的两个角的边(共三条边),公共边就是截线,剩下两条边就是被截线。
同位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线的同一侧;内错角在截线的异侧,被截线之间;同旁内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线之间。
练时需要填写正确的角对应关系。
平行线的判定有多种方法: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定义、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在练中需要根据给定条件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在练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未知角度。
图形的平移是指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在XXX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且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在描述一个图形的平移时,必须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练:已知△ABC和其平移后的△DEF,点A的对应点是D,点B的对应点是E,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DF,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DE,平移的方向是从△ABC到△DEF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未知。
若AC=AB=5,BC=4,平移的距离是3,则CF=4,DB=5,AE=3,四边形AEFC的周长是14.折叠问题:1)如图,将一张纸条ABCD沿EF折叠,若折叠角∠XXX°,则∠1=64°。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1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点串讲)【含答案】

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0.备注:||00a aa aa a>⎧⎪===⎨⎪-<⎩(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练习1的平方根为( )A.B.C.4D.4±2±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B.C.D.3813±81±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的算术平方根是( )14A.B.C.D.12±12-12116练习1_____.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例3.(·_____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练习1.(·安徽初一月考)若2a-1和5-a是一个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则m=_______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的值.二. 立方根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3x a=2.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即任意数都有立方根.3.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备注:①符号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②对于立方根,被开方数没有限制,正数、零、负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例1.(·安徽初一期中)64的立方根是( )A .4B .±4C .8D .±8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8的立方根是2B .﹣8的立方根是﹣2C .0的立方根是0D .64的立方根是±4练习2.(·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初二期中)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8-例2.(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初一期中)已知a +3和2a ﹣15是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b 的立方根是﹣2,c 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求2a +b ﹣3c 的值.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已知的立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c 5a 2+3a b 1+-分.(1(求a ,b ,c 的值;(2)求的平方根.3a b c -+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 的值.例3.(安徽初一期中)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x 2=4; (2)64x 3 + 27=0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0.备注:||00a aa aa a>⎧⎪===⎨⎪-<⎩(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A试题分析:A、B、C、D都可以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解:A、﹣5是25的平方根,故选项正确;B、25的平方根是±5,故选项错误;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故选A.练习1的平方根为( )A.B.C.4D.4±2±B,又∵(±2)2=4,∴4的平方根是±2±2,故选B.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B.C.D.3813±81±C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C.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的算术平方根是( )14A .B .C .D .12±12-12116C 本题解析: ∵ ,211()24=∴的算术平方根为,1412+故选C.练习1 _____.2,的算术平方根是2,4 2.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初一下册知识点总结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am)n=amn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bn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4.零指数与负指数公式:(1)a0=1 (a≠0); a-n= ,(a≠0)。
注意:00,0-2无意义。
(2)有了负指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记录小于1的数,例如:0.0000201=2.01×10-5。
5.(1)平方差公式:(a+b)(a-b)= 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完全平方公式:① (a+b)2=a2+2ab+b2, 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② (a-b)2=a2-2ab+b2 , 两个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③ (a+b-c)2=a2+b2+c2+2ab-2ac-2bc6.配方:(1)若二次三项式x2+px+q是完全平方式,则有关系式: ;※ (2)二次三项式ax2+bx+c经过配方,总可以变为a(x-h)2+k的形式。
注意:当x=h时,可求出ax2+bx+c的最大(或最小)值k。
※(3)注意: 。
7.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8.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 2,0 → 2,1 → 1,1 → 1, 2 → 2, 2 …根据这个规律,则第 2020 个点的坐标为
(3)在图中能使 S△PBC=S△ABC 的格点 P 的个数有
个(点 P 异于 A)
25.如果 ac=b,那么我们规定(a,b)=c.例如;因为 23=8,所以(2,8)=3.
(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3,27)=
,(4,1)=
,(2,0.25)=
;
(2)记(3,5)=a,(3,6)=b,(3,30)=c.判断 a,b,c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
A.
B.
C.
D.
10.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2 和 4 ,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1
B. 2
C. 4
二、填空题
) D. 7
11.最薄的金箔的厚度为 0.000000091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m . 12.如果 4x 2 与 3x2 mx 1的乘积中不含 x2 项,则 m=______________.
23.化简与计算:
(1)
1 3
1
(3)2
(
2)0
(2)(﹣2a3)3+(﹣4a)2•a7﹣2a12÷a3
24.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 1 的方格纸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将
△ABC 向左平移 2 格,再向上平移 4 格.
(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B′C′;
(2)再在图中画出△ABC 的高 CD;
2.C
解析:C 【分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加法和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a2 a3 无法合并,故 A 选项错误; B、 a2 a3 无法合并,故 B 选项错误; C、 a2 a3 a5 ,故 C 选项正确; D、 a2 a3 a5 ,故 D 选项错误.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x3﹣x=x(x2﹣1)
B.m2+m﹣6=(m+3)(m﹣2)
C.(a+4)(a﹣4)=a2﹣16
D.x2+y2=(x+y)(x﹣y)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a2 a3 2a5 B. a2 a3 a5
3.若(x+2)(2x-n)=2x2+mx-2,则( )
A.1.62 米
B.2.62 米
C.3.62 米
D.4.62 米
6.在餐馆里,王伯伯买了 5 个菜,3 个馒头,老板少收 2 元,只收 50 元,李太太买了 11
个菜,5 个馒头,老板以售价的九折优惠,只收 90 元,若菜每个 x 元,馒头每个 y 元,则
下列能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x2-12x3 (2)x2y4y-4xy (3)a2(x-y)b2(y-x) 22.在校运动会中,篮球队和排球队共有 24 支,其中篮球队每队 10 名队员,排球队每队 12 名队员,共有 260 名队员.请问篮球队、排球队各有多少支?(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 决问题)
A.
5x 3y 50 2 11x 5y 900.9
B.
5x 3y 50 2 11x 5y 90 0.9
C.
5x 3y 50 2 11x 5y 900.9
D.
5x 3y 50 2 11x 5y 900.9
7.已知关于 x,y 的方程 x2m﹣n﹣2+4ym+n+1=6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 m,n 的值为( )
A.m=1,n=-1
B.m=-1,n=1
C. m 1 , n 4 D. m 1 , n 4
3
3
33
8.已知关于
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x 2x
y y
7 5
和
x y 3x by
4
2
有相同的解,则
a
b
的
值是( )
A.13
B.9
C. 9
D. 13
9.如图,A,B,C,D 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
(2)连接 AD、BE,那么 AD 与 BE 的关系是
,线段 AB 扫过的部分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的面积为3x 0 ,| z 1| x 2y 4 ,求 x y z 的平方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因式分解是指将几个多项式的和的形式转化个几个多项式或多项式的积的形 式.A、没有完全分解,还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B、正确;C、不是因式分解;D、无 法进行因式分解. 考点:因式分解
17.如图,将长方形纸片 ABCD 沿着 EF,折叠后,点 D,C 分别落在点 D , C 的位置, ED 的延长线交 BC 于点 G.若∠1=64°,则∠2 等于_____度.
18.把长和宽分别为 a 和 b 的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如图的图形,若图中每个小长方形
的面积均为 3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20 ,则 a b2 的值为_____.
明理由.
26.如图,在方格纸内将
水平向右平移 4 个单位得到△
.
(1)画出△
;
(2)画出 边上的中线 和高线 ;(利用网格点和直尺画图)
(3)
的面积为
.
27.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按要求进行下列作图(只能借助于网格).
(1)画出先将△ABC 向右平移 6 格,再向上平移 3 格后的△DEF.
A.m=3,n=1;
B.m=5,n=1;
4.如图,能判定 EB∥AC 的条件是(
C. a2 a3 a5
C.m=3,n=-1; )
D. a2 a3 a6 D.m=5,n=-1;
A.∠C=∠1
B.∠A=∠2
C.∠C=∠3
D.∠A=∠1
5.身高 1.62 米的小明乘升降电梯从 1 楼上升到 3 楼,则此时小明的身高为( )
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cm 和 9cm,则它的周长为__cm.
14. 3a 3b 13a 3b 1 899 ,则 a b ______ .
15.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3(a b)x a 5b 0 的解集是 x 1,则关于 x 的不等式 ax 4b 的解集为_______. 16.若 (x 1)(2x 3) 2x2 mx n ,则 m n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