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查找资料
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关于微生物的一些资料关于细菌的在大自然中,生活着一大类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
无论是繁华的现代城市、富饶的广阔田野、还是人迹罕见的高山之巅、辽阔的海洋深处,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这一大类微小的"居民"称为微生物,它们和动物、植物共同组成生物大军,使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
微生物王国是一个真正的"小人国",这里的"臣民"分属于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类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等几个代表性家族。
这些家族的成员,一个个小得惊人。
就以细菌家族的"大个子"杆菌来说,让3千个杆菌头尾相接"躺"成一列,也只有一粒米那么大;让70个杆菌"肩并肩"排成一行,刚抵得上一根头发丝那么宽;相当于全地球总人口数(50多亿)那么多的细菌加在一起,才只有一粒芝麻的重量。
微生物如此之小,人们只能用"微米"甚至更小的单位"埃"来衡量它。
大家知道,1微米等于1‰毫米。
细菌的大小,一般只有几个微米,有的只有0.1微米,而人的眼睛大约只有分辨0.06毫米的本领,难怪我们没法看见它了。
微生物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呢?说来有趣。
300年前,荷兰有个名叫列文虎克的人,他读书虽然不多,但热爱科学,富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还有一手高明的磨制放大镜技术。
他用自己磨制的镜片,制作了一架能把原物放大200多倍的简单的显微镜。
一天,列文虎克从一个老头的牙缝里取下一点残屑来观察,竟然发现那里面有无数各种形状的小家伙蹦来跳去。
他惊奇得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列文虎克精心地把这些小家伙的形状描绘下来,他说:"这个老头嘴里的'小动物',要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多得多……"这以后, 他继续观察了各种容器的积水,以及河水、井水、污水等,都发现有这样一个芸芸众生的"小动物"世界。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绪论一.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值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多数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2.原核型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膜和核仁等结构,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有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行有丝分裂。
三.正常菌群和条件治病菌人体的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鼻、咽部、肠道等)中都存在大量种类不同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都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
但其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被称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3)螺形菌:分为弧菌和螺菌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是维持细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结构,是各种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等。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赋形、保护、纳泄、抗原作用。
2.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为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也有的属于细菌的代谢产物。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细胞在一定情况下才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
包括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1.荚膜的主要功能: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杀伤作用、抗原性。
2.芽胞:休眠结构。
3.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分为四种——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4.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关。
微生物学资料

绪论1)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小:指个体微小;简:指构造简单;低:指进化地位低。
3)原核微生物包括古生菌和真细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4)真核微生物有:真菌(酵母、霉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5)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一)体积小,面积大(比面值 = 表面积/体积 = 3/r);(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分布广,种类多;(五)适应强,易变异。
6)发展史:(自己看课本P2页微生物史简表)第一章原核生物一、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基本形态:球状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状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短杆菌,长杆菌,梭杆菌···)螺旋状螺旋状的细菌,称为螺旋菌。
(弧菌,螺旋菌有鞭毛,螺旋体无鞭毛,螺菌)二、细菌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通常为球状、杆状、螺旋状,故可以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三、细菌大小测量: 显微测微尺,细胞大小表示:直径×长, 单位:微米细菌的构造(P11页图1-1):一般构造: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特殊构造: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四、革兰氏染色步骤1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染料和细胞间的结合得更牢。
3用乙醇或丙酮进行冲洗脱色。
4、用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复染。
例如沙黄。
五、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特点: (1)厚度大(20~80nm); (2)化学组分简单: 一般只含肽聚糖90%和磷壁酸10% 。
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结合在G+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
1.寻找微生物

(病毒)、(细菌)、(真菌)统称为
微生物。 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与我 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酿酒、制醋、做酱油,都是(细菌和 真菌)共同发酵的结果;松软的馒头、 面包是(酵母菌)的功劳;可口的泡菜 是是(细菌)加工的产品;蘑菇、猴头、 木耳,都是(真菌的朋友吗? 为什么?
微生物并非都是我们的朋友。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霉烂的水果、蔬菜,多是由真菌 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伤口感 染化脓、饭菜变馊等等,其罪魁 祸首也都是微生物。
堂清检测
1.微生物包括( )( )( )和( )等。它们身体( ),构造( )。微 生物分布( ),繁殖( ),并且类型( )。它们在自然界的( )和( )中起着 重要作用。 2、( )、( )、( )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 (放线菌)、(真菌)等。 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 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 并且(类型多样)。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 转化)和(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 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多种形态。个体(微小),必须用 (显微镜)才能看见。遍布于(土 壤)、(水)、(空气)、(有机物质) 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 界的(物质循环)起着巨大作用。
堂清检测
3.细菌是微生物的一大类有( )( )( )等多种形态,个体微小, 必须用( )才能看见。 4、微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 选做题 说说生活中的有益微生物、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分类查询

微生物分类查询类别微生物菌株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霉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甲氧苯青霉素)、化脓性链球菌(A,C,G 型)、链球菌(B 型)、链球菌(草绿色型)、牛型链球菌、链球菌(肠球型心内膜炎或其他严重感染)、链球菌(无合并症的泌尿系感染)、链球菌(厌氧性)、链球菌(双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黏膜炎布兰汉氏球菌(奈瑟氏菌)、淋病双球菌(耐瑟氏菌)、脑膜炎双球菌(奈瑟氏菌)、卡他球菌革兰阳性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韦氏杆菌)、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顽固性梭状芽孢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德氏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嗒棒状杆菌JK 株革兰阴性杆菌口咽部菌株(类杆菌属)、胃肠道菌株(类杆菌)、胚胎弯曲杆菌空肠亚种、肠杆菌科、大肠杆菌(社会获得性)、大肠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克勤勃氏菌(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变异变形杆菌(providenica )、伤寒沙门氏菌、其他沙门氏菌、杀雷氏菌属、锯杆菌属、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粘球杆菌、不动杆菌、吸湿性产气单孢菌属、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肉芽肿荚膜杆菌(腹股沟肉芽肿)、土拉任斯菌(兔热病)、梭形杆菌属、阴道嗜血菌(嗜血杆菌属)、杜克氏嗜血杆菌(软下疳)、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其他感染)、颊纤毛菌(备森氏杆菌)、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绿脓杆菌(泌尿道感染)、绿脓杆菌(除泌尿系以外的感染)、假单孢菌属(放线杆菌属)、假性马鼻疽杆菌(类鼻疽)、洋葱假单孢菌、小螺菌(鼠咬热螺菌)、念株状链球菌(鼠咬热,哈佛希尔热)、霍乱弧菌、腺鼠疫杆菌、鼠疫耶森氏杆菌(鼠疫)、军团菌耐酸杆菌结核分支杆菌、非典型分支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鸟型结核分支杆菌、复合偶发分支杆菌、海鱼分支杆菌、麻疯分支杆菌放线菌伊氏放线菌(放线菌病)、奴卡氏放线菌属(土壤丝菌属)螺旋体回归热,包柔氏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梅毒)、纤细密螺旋体(雅司病)立克次体斑疹伤寒、蜱咬热、立克次痘、羌虫病、Q 热支原体支原菌肺炎衣原体鹦鹉病热衣原体、砂眼衣原体、衣原体(结膜炎包涵体)、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尿道炎或骨盆炎)、花柳性淋巴肉芽肿病毒单纯疱疹(角膜炎)、单纯疱疹(生殖器)、单纯疱疹(脑炎)、单纯疱疹(新生期的)、单纯疱疹(散布性,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2型流感、牛痘、带状疱疹,水痘霉菌(真菌)曲霉菌属、皮炎芽生菌(北美)、巴西芽生菌(南美)、白色念珠菌、粗球孢子菌、新型隐球菌、皮肤真菌(癣)、黄色酿母菌病、荚膜组织胞浆菌、毛霉菌属。
微生物网址

一、门户网站:1、中国微生物信息网络http://159.226.80.1/chinese/chinese.html2、中国微生物资源信息共享/sdinfo3、中国微生物信息网络/4、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6、中国国家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微生物节点/7、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中心微生物学部分/cbic.shtml8、微生物学科特色门户中心/9、All the Virology on the WWW /~dmsander/garryfavweb.html二、研究机构:1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11、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12、微生物研究站(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pylorus/index.asp13、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14、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F/03/default.asp15、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浙江天科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6、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newsamplebk/17、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18、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19、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0、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index002.htm21、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docc/008.htm22、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microbe.asp23、清华大学微生物实验室/24、台湾东吴微生物学系.tw/25、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site%5Fyjs/cpjs.htm26、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server. ... uctInfo&of=view27、南阳微生物研究所/chanpin.htm三、菌种保藏机构:28、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9、中国典型培养保藏中心/30、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database/search.htm31、渗流所微生物菌种库/weishengwu/index2.htm32、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四、数据库:33、中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34、真菌物种数据库/species/speciesnew.htm35、全球生物物种数据库/36、检验医学网上资源库/edu/resource/graphic/index.asp37、中国经济真菌多媒体数据库http://159.226.80.1/ecofungi/fungimenu.shtml38、中国微生物菌种目录http://159.226.80.1/database/catalogsc.html39、细菌名称数据库/bacteria/bacteria.htm40、真菌新种数据库/newsp/index.html41、微生物物种编目数据库/species/speciesnew.htm42、西藏大型经济真菌/xzzj/fungi_xz.htm43、革兰氏阴性杆菌编码鉴定数据库http://159.226.80.1/database/gnb/gnb.shtml44、法国细菌名称数据库/srs71bin/cgi ... BSN_Bacterial_Names45、国际微生物菌种数据网络MSDN http://159.226.80.1/msdn.shtml46、国际核酸序列数据库/srs71bin/cgi-bin/wgetz?-page+top47、国际计算机用微生物性状编码系统http://159.226.80.1/RKC.html48、Virus Database Online .au/viruses/welcome.html49、E.coli database collection – ECDC .au/viruses/welcome.html50、Molecular Microbiology Jump Station /pages/micro.html51、WHO/TDR MALARIA DATABASE .au/MalDB-www/who.html52、HPV Sequence Database /五、学会:53、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54、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委员会/55、中国微生物学会/index.php56、湖南省微生物学会/hsm/57、Society for General Microbiology /58、Microbiology @ Leicester /六、科普及教程:59、微生物的世界.tw/colony/60、中国科普博览——微生物馆/gb/lives/microbe/microbe_basic/61、微生物界/weishengwu/62、微生物大世界/jiaomu1.htm63、星光网——临床医学常见真菌图谱/partner/njczw/jltp/zj/zj.htm64、中教育新网——微生物学教程/Special/Subject/CZSW/SWTS/WSWXJC/6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micro/66、武汉大学微生物学专题教学网站http://202.114.65.51/fzjx/wsw/main.htm67、华南师范大学微生物教学网站/life/teac ... icro/info_index.asp6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生物教学网站/courseware/wsw/yldh.htm69、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http://202.113.49.22/home.files/microbiology/xijunxue/index.htm70、微生物资源在线/71、中华基因网——微生物检验产品/ad/millipore/007.htm72、兽医微生物学/jiaowuchu/jingpinkecheng/weishwu/七、学术期刊:73、Microbiology /74、The Microbiology Network /75、Microbi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links /76、Microbiology Jobs and Information /dir/life_sciences/microbiology/77、EPA Microbiology /nerlcwww/78、Microbiology of Yahoo /science/biology/microbiology/79、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80、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ull-text) /81、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full-text) /8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full-text) /83、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full-text) /84、Microbiology(full-text) /85、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full-text) /八、检验及仪器:86、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biotestlab/87、微生物生化仪器(南京庚辰科学仪器公司)/web/fxyq/flyq/weishengwu.htm88、检验医学网/list.aspx?cid=1889、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hangwei/90、上海恒奇仪器仪表有限公司/wswjc.htm91、化工仪器网—微生物自动分析仪/products/n ... lei=C&xiaolei=I九、专业论坛:92、labcn检验医学论坛——微生物论坛/bbs6/list.asp?boardid=18十、微生物应用:93、合肥恒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index.htm94、保定市冀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qyml/produser15954.html95、北京九隆升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cpjs.htm96、广东环凯微生科技有限公司/showroom/97、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index.html98、重庆绿环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roduct.htm99、上海通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ro2.asp?ID=5100、杭州优活微生物开发有限公司/shf.asp101、苏州市永安微生物控制材料厂/product.html102、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微生物检测试剂/microbe_antibody_elisa.htm103、广东合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4、中国微生物肥料联盟/105、全禾菌业/106、仪征诚信微生物制品厂/pro ... xwsw&thelevel=3。
微生物参考资料

1、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海棉状碎块。
管内气体常将覆盖在液体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这种现象称为“汹涌发酵”,是本菌的特点之一。
2、Nagler反应:在卵黄琼脂培养基上,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α毒素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使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混浊圈,这一现象称之为Nagler反应。
3、Ascoli热沉淀test:炭疽杆菌菌体多糖抗原能耐热、耐腐败,对于不适合进行炭疽芽胞杆菌培养的陈旧标本或已腐败的尸体脏器标本,经长时间煮沸,仍可与相应免疫血清(抗体)发生沉淀反应。
常用于皮革检疫。
4、锡克试验(Schick test):原理:抗毒素与白喉毒素的中和作用。
方法:以少量白喉毒素注入受试者皮内,测定机体有无白喉抗毒素免疫的一种方法。
结果判断:阴性:表明机体对白喉有免疫力;阳性:注射局部出现红肿,表明机体对白喉易感,无免疫力。
5、琼脂平板毒力实验:将含有20%牛血清肉汤琼脂分注于平皿中,每只平皿10ml,50度冷却,在凝固之前,将浸有约100U/ml白喉抗毒素血清稀释的滤纸条沉于琼脂内,制成琼脂平板。
在滤纸条相垂直的方向将待检菌划线接种,划线区宽约6-7mm,两端与平皿壁连接。
同时,与之相距10mm处平行划线接种一标准产毒菌株,作为阳性对照。
将平皿置37度培养24-48小时,若菌苔两侧出现斜向外侧延伸的乳白色沉淀线,并与邻近的标准产毒株的沉淀线相吻合,则为产毒株;无毒珠则不出现沉淀线。
6、血浆凝固酶:多数致病菌株能产生凝固酶,该酶使加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可作为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可分为两种:游离凝固酶和结合凝固酶。
7、耐热核酸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耐热,能较强的降解DNA和RNA。
目前临床上已将耐热核酸酶作为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8、芽管形成试验:将假丝酵母菌接种于0.2-0.5ml人或动物血清中,37度孵育1.5-4小时,镜检观察有无芽管形成。
微生物 复习资料

1、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
分类:原核生物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非细胞型微生物。
2、细菌:是属于原核细胞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范畴。
个体微小以微米为单位。
细菌的大小是以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幼龄细胞或对数期培养物为标准,基本形态:有杆状、球状、螺旋状。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3、革兰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由多糖脂、蛋白、脂质双层组成。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
由肽聚糖、磷壁酸、特殊的表面蛋白。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小型游离闭合环状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5、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菌毛、鞭毛、芽孢,6、荚膜的功能:抗吞噬,黏附,抵抗体液中杀菌物质7、鞭毛的功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具有鞭毛的细菌在液体环境下能自由游动,运动迅速。
8、革兰氏染色法、流程:①在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1~3分钟,水洗。
②加革兰氏碘液媒染,作用1~2分钟,水洗。
③加95%酒精脱色30s至一分钟,水洗。
④加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30s,水洗,吸干后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9、细菌的营养物质: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
10、细菌营养吸收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因移位。
11、需氧菌:如果细菌只具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系统,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够完成生长和繁殖。
12、厌氧菌:细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
13、霉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包括外霉素和内霉素。
14、抗生素是某些细菌能合成自身所需的维生素,并能分泌到菌体外供人体吸收利用。
15、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2、PH 3、温度4、气体环境5、渗透压。
16、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细菌个体生长方式是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科药用贾营营 3135406025
烟台海岸带所建立海水致病菌快速电化学检测新方法
海水中的致病菌包括来自生活污水、城市径流以及海岸沙滩流入的陆源性致病菌及自然海水中致病菌。
海水中致病菌的污染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而且会对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因此,发展快速、准确、高灵敏检测海水中主要致病菌的传感器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洋环境电化学与传感器技术研究团队和海岸带微型生物生态与应用团队合作,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84, 2055-2031)上,进一步发展了一种免标记、免固定化电位型传感器用于海水致病菌的检测。
该检测系统以核酸适体作为识别分子,鱼精蛋白作为指示离子,避免了对核酸适体的标记和固定化,从而实现了对致病菌的快速、高效、低成本检测。
海水高盐度能够降低核酸适体和靶致病菌的结合能力,并会干扰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响应。
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研究采用了样品在线快速过滤法,有效消除海水基体效应,并通过致病菌富集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满足了实际海水检测的要求。
以单增李斯特菌为例,该检测系统的检出限达到了10 CFU mL-1。
新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潜力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李学兵课题组最近的研究显示,根据流感病毒能够识别人类细胞表面的物质而造成感染的原理,以该类物质为基础所合成出来的金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探针开发一种高通量、可视化的检测方法,从而为发展新型抗流感药物以及快速、简便的病毒检测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如果将流感病毒比喻成一把“钥匙”的话,那人体细胞表面一类被称为“唾液酸寡糖”的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锁”。
所以当流感突发时,人类急需对流感病毒能否识别人体内的“锁”做出快速、便捷的检测。
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李学兵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在流感病毒抑制剂和快速检测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期发展了一种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为建立全面、完整的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新发现]研究首次证实免疫系统影响皮肤微生物多样性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研究人第一次证明免疫系统能影响皮肤微生物。
一项新研究发现,皮肤微生物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被免疫系统的一个古老分支--补体系统监管。
宾夕法尼亚大学皮肤科助理教授Elizabeth Grice博士等人发现补体系统可能部分负责维持皮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皮肤的健康。
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6日的PNAS杂志上。
皮肤上的非致病性细菌给他们的“主人”提供了重要的服务,阻止病原微生物站稳脚跟。
在以前的研究中,Grice和他的同事们分析细菌基因DNA序列揭示了皮肤上细菌的多样性。
然而,直到这项研究中,有关免疫系统是如何影响这些皮肤上细菌的还知之甚少。
补体系统就像一个分子报警系统,Grice解释,能反击微生物的损害。
补体系统是免疫反应一个进化的古老分支。
补体系统也有炎症功能,团队探讨补体级联反应中一个特定炎性蛋白C5aR信号与皮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发现揭示了补系统一种先前未确认的作用。
该团队给予一组老鼠C5aR抑制剂,另一组老鼠给予非活性类似物。
在DNA 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动物治疗前后皮肤的微生物。
他们发现,虽然皮肤上微生物的绝对数量保持不变,但C5aR抑制剂治疗的动物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发生了变化,一些生物群体丰度日益增长,其他群体逐渐减少。
该小组还分析了C5aR抑制剂治疗对自身免疫系统的影响。
他们发现抑制剂治疗的动物皮肤中与免疫监视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
这些结果表明,补体系统以某种方式影响微生物。
为了探究这一效果是否也是反向的,即微生物对补体系统也有影响。
团队分析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小鼠相比,是否在一个无菌环境下生长的小鼠,表达编码补体的基因成分会不同。
结果是微生物能调节免疫系统:在无菌条件下生长的动物皮肤表达补体基因处于较低的水平。
Grice总结道:微生物和免疫系统之间有一个平衡。
微生物多样性下降与皮肤疾病如过敏性皮炎相关。
补体可能部分负责维护微生物多样性和我们皮肤的健康。
这是很重要的,她说,因为越来越明显的是,许多疾病不是由病原体本身引起的,而是微生物群落“生态失调”引起的。
Grice说,如今,她的团队正在努力以更好地了解补体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我觉得需要改变对“坏微生物”的定义和标签,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培育”我们皮肤微生物,而不是消灭他们。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最高质量、近乎完整的人类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集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肠道微生物提供了全面而精准的数据支持,对推动不同人群之间肠道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研究以及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发表于2014年7月6日的《Naturebiotechnology》杂志上。
Nature:人类肠道微生物最高质量参考基因集数据库问世
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与健康和各种疾病密切相关。
这些居住在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极多,数量极大,其中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
之前研究报道称,人体肠道中大约存在1000到1150种细菌,平均每个个体内约含有160种优势菌种。
这些肠道菌群与人体互利共生,人体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而微生物则为人体产生有益的物质,并保护人类健康。
但是不当的饮食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衡,从而引发肥胖、肠炎和糖尿病等各种疾病。
许多人类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已构建的参考基因集数据库进行的,包括肠道微生物基因或物种的定量分析,与人疾病相关肠道微生物标记物的关联分析,以及在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的深入研究等。
而目前已有的数据库样本来源单一,不具有世界范围的代表性,且不同数据库所使用的构建方法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相互比较。
针对这些不足,科研人员基于249个新的测序样本和之前已公布的1018个人体肠道微生物样本,加上511株与人肠道密切相关的已测序原核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构建了一个高质量、近乎完整的人类肠道微生物基因集数据库。
该项目中的样本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比之前用于构建的类似数据集的样品规模至少大三倍。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新构建的数据库对中国和丹麦两个人群的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的肠道菌群在物种组成和功能组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在丹麦人的样本中,多种厚壁菌门细菌富集(如酒球菌属、乳酸菌属等),而在中国人的样本中富集的微生物更多来自变形杆菌门。
在功能组成上,中丹两个群体在营养代谢和外源物质代谢上都体现了显著区别。
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的饮食和生活环境,或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群的肠道微生物中,个体特异的微生物基因(人群中出现频率低)是导致这个基因集数据库基因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比起人群中普遍具有的微生物基因,这些个体特异的微生物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壁成分合成相关的功能、编码转座子、核酸内切酶和甲基化酶,以及一些噬菌体相关的蛋白。
这些个体特异的微生物基因可能反映出肠道微生物的适应性以及不同的遗传背景、营养状况和医疗用药情况所形成的复杂肠道宿主环境。
华大基因该项目负责人李俊桦表示,“更具代表性和高质量的人类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集数据库有利于我们用量化的角度,通过宏基因组,宏转录组以及宏蛋白组等方法,了解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情况,从而理解它们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
《科学通报》:揭开埃博拉病毒病的神秘面纱
埃博拉病毒属属于丝状病毒科,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有囊膜的RNA病毒。
成熟的病毒体由位于中心的核衣壳(Nucleocapsid)和外面的囊膜(Envelope)构成,其基因组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2个非结构蛋白,这些蛋白与病毒的增殖、入侵及细胞毒性有关。
该病毒可感染人、果蝠及其他灵长类动物,目前已确认5
个种,其中4种可令人类致病。
埃博拉病毒的进化速率约为7×10-4突变/位点/年,每年积累少量变异,目前已发现的毒株均由1976年的毒株突变而来。
埃博拉病毒的主要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影响细胞因子释放、抑制细胞成熟等多种途径抑制抗原呈递细胞成熟,诱发T细胞等免疫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肝脏为代表的多脏器损伤,引发严重的发热、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
迄今为止,埃博拉病毒病尚无针对性疫苗和特效疗法。
目前有望取得成功的疫苗主要有复制缺陷型疫苗和减毒复制型疫苗。
治疗方面主要是基于混合多种抗体的优化的鸡尾酒疗法等生物治疗和支持治疗。
未来,针对疾病的病原学、免疫病理和致病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对疾病产生清晰深入认识,全面做好防控准备,对现有的临床支持治疗措施加以选择和优化,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并对疫苗和特效药物的研发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