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君子不器——《互联网时代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不器”(附:审题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不器”(附:审题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不器”(附:审题指导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会课上,同学们正就自我成才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有同学引用《论语》里的名言“君子不器”阐述当今时代需要通才,强调要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也有同学提出“君子当器”,认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才,呼吁大家成为有专门特长的人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进行立意,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想导引《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整体,道是系统。

器是工具,器是容器。

道有主动性,器为被动性。

道是思想,器为身体。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超凡脱俗,心怀天下,一言…行都体现着对于世间万物的关怀。

这就要求君子有综合性的能力和见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

因此孔子才会将“不器”作为君子的标准。

世事变迁,随着社会的更迭,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有所改变,“君子不器”是否是评价人才的合理标准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曾经的博古通今、谈天论地似乎在现实生活中都仿佛浮萍一般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思考和钻研的品质。

这两年,一个全新的名词火了一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指的是不满足“专一职业”,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会在自我介绍中用斜杠来区别自己的不同职业。

可在“专业化”成为“理所当然”的今天,人才应该尽力做到“不器”,丰富自我,做一个“全才”,还是应该刻苦深挖某一领域而有所成就,一招鲜吃遍天,做一个“专才”呢?因此,这个题I目的矛盾点就显现出来了,君子应该“不器”还是“器”,也就是当今社会的人才应该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还是只专攻于某一领域。

这篇文章的立意有三种:“君子不器”“君子当器”以及“专通结合”,在选择的过程中倾向于前两种,因为这样的立意观点明确,便于阐释。

其次,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是最重要的,要沿着一根主线,这条主线的内在逻辑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层进式,结构和条理问题实际上就是思路问题,首先要理出整体构思,然后解决层次安排问题。

02君子不器——《互联网时代之欧阳法创编

02君子不器——《互联网时代之欧阳法创编

君子不器——《互联网时代·浪潮》观后《浪潮》篇带给我们新的浪潮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

我想到几年前,网上流传一个恶搞的段子,说乔布斯在中国会如何云云。

该段子讨论了各种发展可能,什么政协委员,什么劳动奖章,什么辛苦创业种种,但有一条是被网友们确定了的,无论有多辉煌还是多平凡,就是不再可能有iphone出来。

由此,在业界掀起了关于“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的广泛讨论。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片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浪潮的里成碑般重要的作品,如google、youtube、facebook等等几乎无一例外无法被中国使用。

其实,在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款iphone时,乔布斯就明确表示,“iphone暂时不会进入中国市场”。

而且在乔布斯的有生之年他最终也没有走进中国,走进中国文化。

骄傲而固执的他,一直对新生的中国存在着偏见和不解,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急功近利的氛围与追求创新的乔布斯世界格格不入。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难免会出现火花。

但浪潮已经掀起,不管你认不认可接不接受,这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大趋势,而且势必成为主流。

我在这里并不想过多的探究,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中国不存在创新的土壤。

也许西方的创新模式压根就不适合东方呢。

但事实上,勇于创新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的脚步。

李开复致力于建设中国的硅谷文化,开创了创新工场项目。

农民工马云创建了席卷世界的淘宝帝国。

在窝居的民房中创建的小企鹅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所以说,在这样的浪潮下,任何人任何地域都无法独善其身,客观的困难从来不能决定发展的意愿,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世界就会有多大。

如何创新,怎样创新,一直就是年轻的我们努力追寻的方向。

中国式的创新就应该在中国的文化中寻找答案。

子曰:君子不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就是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这个大时代。

拘泥于利益,拘泥于得失,拘泥于客观,拘泥于困难,从来不是君子作风。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器。

君子不是小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是张思德同志。

器是可用来装东西的东西,可以用来做事的东西。

他是工具之类的东西。

是一个具体的东西。

君子不器,大概是说君子不是东西。

君子是人。

所以君子不器是说,有高尚品德的人,他不能只当一个东西使用,也就是说,人不能只当一个具体的东西,比如锣丝钉之类。

好象是劳心者与劳必者的分别。

可是雷锋就是要做一个锣丝钉。

雷锋是君子,又是器,所以:孔子命题不对。

看来把器解释为具体的东西是不对的。

言必称孔子,孔子有说不对的话吗?没有。

那是我们理解错了。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器?《易·系》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关于道与器,宋代的朱熹解释为: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都有个形迹。

清代的戴震解释得更清楚了,“形谓已成性质,形而上犹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性质,是谓形而上者,五行水火木金土,有形可见,因形而下者,器也”君子不是小人,他是大人,他是老板,干部,领导,是人上之人。

器是可以用的东西,这东西当然是要被人来用的,是要被人使唤的,是要做具体的事的。

那么就可以理解,器就是小人,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是小人。

也就是说“君君”!似乎这样理解也有问题。

君子本来就是君子,这样打比方有点脱了裤子放屁的感觉。

那么,君子不器,这个君子,这个器,指的是什么?君子还是那个君子,关键是这个器如何理解。

对于圣人的话,一定要站在圣人的立场想,要认真领会,要代圣人立言。

要从好的方面想,要有高度,要有深度。

我原来以为君子不器,说的是君子是搞顶层设计的人,他们不干具体的事,具体的事是由下边的人做的,因为他“不器”。

后来我又想君子不器,是说君子聪明智慧,他们总是对的,不象下边做事的人死脑筋,不会应变,盘子是盘子,碗是碗。

经过研究,我又想君子是人上人,他是使唤人的人,器是随便听人用的,所以做君子一定要有主张,不能随波逐流。

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精选7篇)

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精选7篇)

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现如今,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篇1子曰:“君子不器”。

所谓“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于某一方面。

因为器具是一物一用,只限于一项功能。

再细品一番,我仿佛豁然开朗,“君子不器”,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先从小开始说,这句话能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偏科,正如君子一般,要成为学习中的“通才”。

就好比舟行于水,车行于路,各限其用。

而一般人心中的“君子”不是器具,不会拘泥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境界,允文允武,无所不宜。

孔子亦是如此,精礼易,知天命,弹鼓瑟,种种教易皆能信手拈来。

可见,孔子的每句话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孔子重视的是人的博学,注意不让人的才能和思想局限在某种“专业”的狭隘中,不像器具那样,虽各有所用,却不能通用。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也常常这样反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君子不器”了?再放眼远眺,我们这些学子必定要迎来高考。

在之前,我一直想着要选理科,但现在分科的废除,反倒令我觉得这更于情于理。

如今,更能够发现孔子对古代乃至现今的影响之深。

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行业,我们都要做各种行业的精英,但我们不能把视野局限在眼前正在做到工作之上。

我们的每一次付出,每一滴汗,都是在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

不把自己局限为一个会移动的普通器具,而是博学多闻,学就多方知识,练就多方本领,所以取得的成就一定不在少数。

有君子之人,方识见高明,涵养深邃,其体无所不惧,故其用自无所不周,大可以经纶匡济之业,小可以理钱谷甲兵之事,守常达变,无所不益。

君子不器,善哉,善哉。

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篇2何者为器?有形固化者,器也;顶天立地者,亦为器也。

即将接过时代接力棒的我们,应突破器的束缚,承担器的责任,所谓君子不器可成器。

君子不器,不拘泥于单一的才干,修身善己,丰富自我。

不囿于一技之长,不像器具那样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为什么说“君子不器”

为什么说“君子不器”

D. 结构 特点 2 .研 究 人 员 长期 以来 都 设 想 干 细胞 能 够 用 来 修 复 或 替换 受 损
组织 . 该 研 究 领 域 被 冠 名 为 再 生 医 学 “ 多能 的” 胚 胎 干 细 胞 被 再 生 医
种“ 新 民 间文 学” . 标 志着 文 学话 语
权 向 民间 回 归 尽 管如 此 . 网 络 写
【 作答讲解 】 语段 “ 尽 管如此”
后 的 内容是 所 强调 的中心 句 . 即语
割, 比如剁 馅 、 切丝 时尤 为 明显 。
句子 中的“ 这” 指 的 是 木 质 砧 板 的:
A . 夕 观 形 态
段 主 要 说 的是 网络 写 作 仍 然 不 能 与“ 人 民写 作 ” 相 提并 论 . 因此 本 题 选 D 不 选 A. 语 段 没 有 提 到文 学 发 展趋 势 问题 ,属 于无 缘 由推断 。
是:
A. 大 众 化 是 未 来 文 学 发 展 的 趋 势 B. 文 学 创 作 应 坚 持 人 民 性 的
价 值 取 向
紧密 排 列 .但 仍 有 很 多 细 微 的空
隙 。这使 它 在受 到 剧烈 冲击 时 , 内 部 结构 发 生 弹性微 调 . 既能 避免 与 刀 刃硬 碰硬 伤及 刃 口 . 又 能 吸收 一 部分 冲击力 . 不会 让 刀 刃在接 触 板
艺, 发 挥 的作 用才会 更 大。“ 君
种 器 具 往 往 只 限 于一 定 的 功 能
子 不器 ” , 就是 希望君 子博 览群 书 并 学 以致 用 ,才能广 博 ,见识 高 远。 唐 代裴 行俭说 , 士先 器识 而后 文 艺 。君 子要 先有 所 学 ,有 所 气 量, 再 去谈 柬学 和艺 术。 与此也 是

君子何以不器(张祚维)

君子何以不器(张祚维)

君子何以不器张祚维据研究表明,现代的职业总数已逾千,在数个大类下又分为若干小类,仅餐饮服务员就有好几种,令人目不暇接。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机器取代了许多种人类的工作,而人类的职业反而越分越细。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这种趋势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也令许多人忧心忡忡。

孔子说过:“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真正有才德的人有多方面的用处,而不会被当成一件器物来使用。

这也就是要求人们不囿于自己的本行,打开眼界,以求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如今,大数据的使用达到了精准推送的目的,却更带来了问题。

翻开一个人的浏览器,男人无外乎军事、数码,女儿无外乎旅游、购物,三句话不离本行,对国际新闻漠然不知的大有人在。

因此,大数据时代对我们做到“不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个人做到不器,对学习与社交都是极有益处的。

有了旁征博引的跨领域知识,我们在专业领域才能突破学术瓶颈,乃至灵感顿生,做出更大的成就。

朱光潜先生曾在《谈升学与选课》一文中强调:“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浮浅褊狭。

”的确,专工一方面知识的人,思维得不到开拓,久而久之则作茧自缚,被关在信息和兴趣的圈中,没有开源,岂求源头活水来?不仅如此,做到“不器”的人自然结识的好友更多,人脉更广,从而得以适于社会,亦陶冶性情。

至于个人“不器”对社会的用处,则是更大的。

自古便有通文史兵略的谋士助天子开一世太平,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杂家”。

随着网络、人工智能建设的推进,人类要求进步,便需要运筹帷幄,统观全局的能力。

这种能力便是建立在“博览”的基础上的。

对信息的采取广泛了,知识便能视野广大,在决策的层面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信息“喜爱圈”的缩小,有十分复杂的原因,可以说,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

古人说:“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然面我们并不能因此将自己塑造成“单一功能型”人才。

在广袤的信息海洋里,我们充分寻找喜爱的信息,但更要积极寻找不同领域的感兴趣信息,以为自己吸收,塑造成相对完满的人格。

君子不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终极指导

君子不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终极指导

2024届高考作文终极版18:君子不器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说文》:“器,皿也。

”历代对“君子不器”解说不一,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器物都各有各的用途,而君子的用途则是无限的。

(汉代包咸)(2)器物各有所用而不相通,故君子博学多才,融汇贯通。

(宋代朱熹)(3)求学之人先学一才艺而成器,进而修身成德而不器。

(清代康有为)(4)今人一般认为“器”(物质)和“道”(精神)相对,“君子不器”就是君子当不为物欲所困,而应执著于“道”。

也有人认为“器”有满溢,君子当不自满,精进不已。

李泽厚则认为“器”就是器物所代表的工具性、实用性、功利性,“君子不器”就是主张君子要成为独立的人。

请以“君子不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君子不器”这一题目出自《论语·为政》,是一句富含哲理的古语。

历代对“君子不器”的解释各有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君子的用途是无限的;2.君子博学多才,融汇贯通;3.君子先学一才艺而成器,进而修身成德而不器;4.君子不当为物欲所困,应执着于“道”;5.君子要成为独立的人。

考生文章将围绕以下几点展开:1.阐述“器”的含义,以及君子为何不当为“器”;2.分析君子如何实现人生的无限可能;3.分析君子如何通过博学多才,融汇贯通,实现“不器”;4.分析君子如何通过先学一才艺而成器,进而修身成德;5.分析君子如何摆脱“器”的束缚,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6.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君子不器的价值意义;7.提出在当今社会中,如何践行君子不器的理念。

【审题指导】1.材料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确“君子不器”这一命题源自《论语·为政》。

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德行、有学问的人,“器”在《说文》中解释为“皿也”,即容器或用具。

论君子不器

论君子不器

论君子不器解释一: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当今社会,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各色人才层出不穷。

人才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研究得越来越精越来越深,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我们的眼里,所谓的“人才”,所谓的“科学家”是往往是不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而在现在,更多的情况是,专家,譬如其名,只在自己的领域内精通,不问旁事。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曾经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他在获奖后的一天下午走在路上,遇上两个高中学生,学生们捧着化学书问他,“前不久刚在电视上看见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那你帮我们看看这道化学题好吗?”这位化学家看了这道题半天,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我也不会做。

”两个满腹狐疑十分失望地走了。

这位化学家讲这个事情是出于谦虚和自嘲,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当今社会所谓“科学家”,所谓“人才”的一个通病,那就是知识面不广阔。

在自己研究的大学科内尚且知识精通一小部分,更何况其它科学呢?这个现象总是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到困惑。

然而,对于这个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君子不器。

”所谓君子不器,说的就是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说的更清楚一些,就是孔子本身认为君子,就应该懂得各方面的知识,不能做到在各个领域都能精通,但也应该做到面面俱到,对所有事情都有些了解。

孔子的这句话,决定了我们两千年来的世界观,以至于我们这么多年来对于所谓的人才的认识,都是基于此的。

不仅是中国人,全世界人基本都有相同共识。

如果让大家随便想想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或者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全才。

他在自己领域上的成就自不必多说,大家可能也知道,爱因斯坦在提琴上也有颇高造诣。

又如说出“君子不器”这句至理名言的孔子本身,他就是一个集六艺于一身的人。

孔子为人师表,自身就为自己所说的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孔子认为,君子是为政的。

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既要为政,则必须是通才。

纵观古今,我们所熟知的政客多为能文善武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不器
——《互联网时代·浪潮》观后
《浪潮》篇带给我们新的浪潮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

我想到几年前,网上流传一个恶搞的段子,说乔布斯在中国会如何云云。

该段子讨论了各种发展可能,什么政协委员,什么劳动奖章,什么辛苦创业种种,但有一条是被网友们确定了的,无论有多辉煌还是多平凡,就是不再可能有iphone出来。

由此,在业界掀起了关于“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的广泛讨论。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片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浪潮的里成碑般重要的作品,如google、yout ube、facebook等等几乎无一例外无法被中国使用。

其实,在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款iphone时,乔布斯就明确表示,“iphone 暂时不会进入中国市场”。

而且在乔布斯的有生之年他最终也没有走进中国,走进中国文化。

骄傲而固执的他,一直对新生的中国存在着偏见和不解,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急功近利的氛围与追求创新的乔布斯世界格格不入。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难免会出现火花。

但浪潮已经掀起,不管你认不认可接不接受,这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大趋势,而且势必成为主流。

我在这里并不想过多的探究,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中国不存在创新的土壤。

也许西方的创新模式压根就不适合东方呢。

但事实上,勇于创新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的脚步。

李开复致力于建设中国的硅谷文化,开创了创新工场项目。

农民工马云创建了席卷世界的淘宝帝国。

在窝居的民房中创建的小企鹅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所以说,在这样的浪潮下,任何人任何地域都无法独善其身,客观的困难从来不能决定发展的意愿,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世界就会有多大。

如何创新,怎样创新,一直就是年轻的我们努力追寻的方向。

中国式的创新就应该在中国的文化中寻找答案。

子曰:君子不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就是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这个大时代。

拘泥于利益,拘泥于得失,拘泥于客观,拘泥于困难,从来不是君子作风。

也就谈不上创新或者有宜于时代。

君子不器,不只是气度,也不仅仅在于专一技之长,更不是用来形容一个完人。

相反,你应该是有着各种缺陷的真实的人,就像乔布斯虽然有他的傲慢无礼,但却不失为一个干净的人,纯粹的人,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般的执拗的坚持着自己对中国的偏见。

因为他是一个只追随自己的心灵的人,从产品,到设计,到禅,到骄傲……他的心里只有这些,所以才能诞生一个个改变世界的产品,才能诞生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司,才能给这个波澜壮阔的互联网时代增加一个崭新的注脚。

无论是google的自由的工作方式还是facebook疯狂的恶作剧式的创意,都是这样解释着,解释着这个新生的浪潮应该存在的方式,但一旦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是时代的灾难。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我们开放的君子心态,是为了追逐着这个充满梦想的时代。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如果他们只是妒忌前浪的成功,只是盲目的攀比着利益,泡沫就这样产生了,由互联网泡沫发酵席卷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自由的梦想的践行者,不吝于创新,也不拘泥于创新,脱离一切浮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专注于一切更有价值,更新鲜的,真正有意思的东西。

为了探索这个时代的浪潮的源头,很多人都没有停止思考。

比如《清教徒的礼物》这本书就试图从管理的角度揭开答案的面纱。

它总结了四条清教徒精神,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亲力亲为,注重技术与现场的“工匠气质”。

当年硅谷成千上万个“电子小孩”们前赴后继的掀起新时代的浪潮的背后,正是有着他们纯粹简单的“工匠气质”在支撑着他们,难
怕是一个小小的煮咖啡的念头,都能被他们做到极致,导致网络摄像头的诞生,每一个互联网巨头创业之初无一例外都是在窝棚、废弃厂房、拖车、民房等发源,恰恰说明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特质,他们追逐极致的精神,根本没有时间与空间去关心一下和他们关注的产品无关的任何事情。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创新的成功最必不可少的“工匠精神”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

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

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

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古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什么能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他解释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孔子才说“君子不器”,所以孔子才说“君子周而不比”。

如疱丁般的工匠精神,正是君子不器的最好阐释。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

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荆棘。

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洗礼下,我们要创新、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缺少工匠精神,就要真正做到“君子不器”。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