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英语听力练习中几个误区论文

浅谈英语听力练习中的几个误区对我们中国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时要求的四会——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当中,较为薄弱的就是听力方面了。
为什么听力练习是学生较为难以攻克的难关呢?我想,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缺少语言环境的问题,它和学生没有良好的掌握做听力题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下面就英语听力练习当中学生经常出现的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开始做听力题前不审题做听力练习前,学生往往没有养成认真看题的习惯,而是单纯地等待着听,这样势必就造成了听到录音后慌忙地查看所给选项的情形。
据试验,此时,学生在脑海中分析题目的过程大概只有10秒钟左右的时间。
试想,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学生怎么能够对所听到的材料做出细致周到地分析呢?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明确一点:要求学生养成做听力练习时提前审题的好习惯。
二、把“审”当作“看”当多数学生迫于教师的要求,做听力练习前审题时,大多数学生仅仅只做到了“看”,而忽略了“审”的真正含义。
他们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把每一道题目粗略地看了一遍,而没有把握住题目的内在含义,没有在大脑当中对所看到的题目进行分析和梳理。
我们教师所要求的审题就恰恰是强调了这一过程。
比如,所给选项分别是a. windyb. not badc. pretty good.大多数学生在经过了所谓地审题之后,仅仅是对这几个词有了初步的印象。
而在经过了正确地审题之后,我们的分析结果就应该是这样:这一道题的选项a主要问的就是有关天气状况的句式how’s the weather?或what’s the weather like?而针对选项b和c则最主要是检验学生对how’s it going?这一问句及其答语的掌握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此听力题所给问句无非是这三个句子当中的一句。
做到了这样的审题,我们就做到了有目的地听,是“有的放矢”,而不是“大海捞针”。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进行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足够的真实语境。
在课堂上,学生通常只能听到老师录制的语音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专门为听力练习编写的,因此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也无法获得真实的语言输入和体验。
缺乏足够的听力练习也是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很多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语法、阅读和写作等方面,而对听力练习的时间较少。
这导致了学生在听力方面的能力得不到足够的提升,甚至出现退步的情况。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很多学校的英语听力教学内容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来安排的,而且内容往往单一,缺乏针对性。
这样就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听力水平和需求,也没有办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听力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往往对听力练习产生厌倦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听力练习和课堂活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措施来改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可以通过增加真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来丰富听力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更多真实的语言环境。
可以增加听力练习的时间和数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练习听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
为了解决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听力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听力学习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可以在听力教学中增加一些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或者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听力练习和课堂活动。
浅谈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浅谈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英语听力水平是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的体现。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应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及学习方法上入手。
一、学生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心理综合素质低,无法集中精力倾听。
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素质问题,特别是在听力测试的开始阶段,无法静下心集中精神进行听力测试,以至于丢失重要信息,无法顺利抓住听力材料主题,不能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于是难免心慌,对接下来的听力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
2.语音的辨别能力低,无法快速形成音形之间的匹配。
对英语语音的辨识能力在英语听力中至关重要,尤其是英语发音中的弱读和连读现象更是英语听力练习中的重难点之所在。
尤其是自身英语语音知识薄弱的同学,由于平时没有注意单词的正确发音,导致无法从根据听到的音按照语音规则拼写出相应的单词,或者在近声词之间混淆。
3.语法、习语不扎实,无法辨清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联系。
由于缺乏扎实的语法功底和丰富的习语积累,学生在听时或概念模糊或错误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从而一知半解或错误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4.背景知识太狭窄,无法根据听力主题筛选正确词汇。
由于听力材料涉及内容广泛,文体多样,可以是科学论文、新闻报道,也可能是人物传记,或故事描述,如果没有足够的文体知识和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学生将可能难以或无法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确切意思。
5.没有及时记笔记,对重要细节捕捉不住。
听力不仅要求学生听懂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学生听懂说明主题的重要细节。
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如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重要信息,将会影响他们对整篇材料的理解,结果对与重大细节有关的选择题难以下手。
二、听力技巧的训练准备和培养1.加强语音训练,放飞音形想象力。
学生要想提高听力水平,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自身语音关,力求做到发音清晰、正确,同时语音语调到位,使自己能讲出或读出句子本身蕴含的感情色彩。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问题一:学生听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接受初中英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不同,导致学生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对英语听力缺乏兴趣,甚至不愿意参与听力练习,导致听力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解决对策:1. 鼓励多听多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培养学生的英语音感。
通过听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2. 制定听力训练计划为了解决学生听力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学校可以制定听力训练计划,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听力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听力水平。
问题二:教师听力资源匮乏对于一些中小学的英语教师来说,缺乏有效的听力资源也是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
由于缺乏专业的听力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难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听力练习材料。
1. 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各种英语学习网站获取各种听力资源,如英语听力训练软件、英语听力练习网站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丰富的听力练习资源。
2. 制作听力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教材内容,自行制作一些听力材料,例如录制一些英语短文、对话,以及找一些优质的英语听力资源,然后将它们融入到教学中。
问题三:缺乏有效的听力评估机制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听力评估机制。
由于听力评估机制不完善,学生们对自己的听力水平难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使得教师无法有效地进行听力教学及评估。
1. 设立听力测评机制学校可以在教学中设立听力测评机制,通过定期的听力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听力水平,及时了解学生听力的提高程度,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听力考试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英语听力考试,通过参加听力考试,为学生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问题四: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学生表现出听力练习情绪低落,听力效果不尽如人意。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听力材料上,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和现代化的教材。
这导致了学生对听力内容的兴趣不高,难以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
2. 缺乏实践机会。
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生们缺乏实践机会,难以在真实场景中提高听力能力。
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缺少个性化教学。
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4. 学生主动性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更多地依赖老师的指导和教学。
5. 缺乏评估体系。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难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和问题。
二、对应策略1. 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包括新闻、广播、英语电影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开展听力实践活动。
学校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在课堂之外提供更多的听力实践机会,包括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真实场景中提高听力能力。
4.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5.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听力能力评估体系,包括定期测验、听力考试等,及时发现学生的听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培养。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能够将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听力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问题分析1. 学生听力基础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缺乏对英文听力的积累和练习,导致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对英语的听力材料理解能力不足。
2. 缺乏听力兴趣。
由于学生对英语听力材料没有兴趣,导致他们对听力学习缺乏主动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 缺乏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学校在英语听力教学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缺乏听力素材。
目前很多学校在听力教学中,使用的听力素材质量较低,内容较为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决对策1. 提高学生听力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听力训练,如听力竞赛、听力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听力基础。
2. 激发学生听力兴趣。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英语听力俱乐部、组织听力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听力学习动力。
3. 探索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加强听力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针对学生的听力特点和听力需求,探索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听力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丰富听力素材。
学校可以积极采用多样化的听力素材,如英语新闻、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等,丰富听力素材,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
5. 加强听力教学评价。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听力测试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听力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到听力学习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及时调整听力教学计划。
6.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校可以在听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学习策略,如识别关键词、推测意思等,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
三、总结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只要学校和教师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问题一:教师授课内容存在难度不匹配的情况。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选择太难或太容易的听力材料,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或者没有挑战性。
这样既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改进策略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当难度的听力材料,并逐渐提高课堂听力材料的难度。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个性化的听力训练,给予学生更多的挑战,以促进他们的进步。
问题二:学生缺乏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
很多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只是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听力材料的细节和整体内容,无法准确地获取信息。
改进策略二: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如预测、检查假设、捕捉关键词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训练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听力材料的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主动听力思维。
问题三: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语境结合。
很多听力材料只是与课本内容相关,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这样导致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的听力技能时感到困难。
改进策略三:教师应该引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听力材料,如电视剧、电影、报纸、广播等,以加强学生的实际语境感知能力。
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一些听力活动,如听取真实对话、问答环节等,以帮助学生融入实际生活语境。
问题四: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
在现有的听力教学中,很少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
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和问题,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改进策略四: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听力评估方法,如听力测验、听力练习、听写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听力水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听力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选择适当难度的听力材料、传授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结合实际生活语境和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等手段来改进。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一、引言听力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听力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听力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许多教师在听力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播放录音、讲解生词和短语等,缺乏对学生听力技巧和策略的指导。
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缺乏针对性听力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标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参与度低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和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听力教学中的参与度较低。
他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导致听力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改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听力材料,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他们的语音、词汇等方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听力训练。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成为听力教学的主体。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听力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度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2期太原教育学院学报V o 1.23N o .2 2005年6月JOURNAL OF TA I YUAN INSTITUTE OF EDUCATI ON Jun .2005收稿日期:2004211215作者简介:占燕萍(1977-),女,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浅谈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被忽略的几个问题占燕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 要:英语听力教学是整个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高职生在英语听力实践中语言基础知识、听力策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相应的应该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侧重点中图分类号:H 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8601(2005)022*******虽然“听”被放在语言学习之首,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几个小问题还是很容易被忽视。
如听力课里是否要安排读和说练习,一节听力课究竟该安排多少听力内容才算科学。
如果教学的对象是英语基础较差高职生,这些细节在教师备课时更不应该被忽视。
一、听和说听和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技能。
听力是个辨音的过程,所以正确的发音是进行听力训练的基础。
常有这种情况,一个句子很容易看懂,却很难听懂,学生觉得磁带里该句子的发音很陌生、奇怪,难以接受,甚至怀疑里面的单词被读错了。
咎其原因,不是该生对句中关键词的读音不熟悉,就是他自身就不能正确地读出这些关键词。
一旦大脑已经记住了不准确的读音,那么它就很难接受和处理其他读音,即使是标准的读音对它来说都很陌生。
所以听力课上不妨让学生,特别是读音基础较差的学生“动动口”、“说一说”。
当然听力课上的“说”应有别于口语课上的“说”,它着重包括两个方面——注重语音、语调朗读和有情景的对话练习。
1.语音中的一词多音。
英语不像中文是逐字发音,英语的发音更像一条流动的波浪,波浪的流动具有自己的规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强调读音规则,如弱读、连读、爆破等之外,还应特别提到一词多音现象。
因为记单词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忽略一个单词的其他读音,尤其是一些常用单词。
如常见单词“p resen t ”,在以下两个句子中“Even if M yra did no t com e ,she w ou ld send ap resen t .”“M y p aren ts al w ays stressed the i m po rtance of p resen ting you rself ”,因为不知道“p resen t ”除了作名词、形容词读成[‘p rezen t ],还可以作动词读成[p ri‘zen t ],学生总觉得第二个句子里的“p resen t ”是个陌生的单词。
2.“W h —”问题的语调升降。
普遍认可的语调规则是说话者在问问题和表示疑问时用升调(η),表示不肯定性,而在陈—45—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总第72期)述事件时会用降调(γ),表示肯定性。
“w h-”的问题都采用降调,因为“w h-”问题不需要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回答,而是要确定某一具体的参与者或环境。
其实不然,以“w h-”开头的问题,它的语调是升还是降还要取决于说话者想表示的具体含义。
例如:A:I ju st found ou t som eth ing abou t Bob. B:W hat?(γ)A:H e’s getting m arried!以上“W hat?”用升调表示说话者B对说话者A的话题很感兴趣。
再例如:A:I ju st found ou t som eth ing abou t Bob. B:W hat?(η)A:I ju st found ou t som eth ing abou t Bob.说话者B用升调是希望A重复刚说过的内容,也许刚才他没听清楚。
类似的用法在回答“yes”、“I’m so rry”等时也经常出现。
3.培养适应英国音、美国音及一些主要方言的能力。
无论是在听力考试中还是在日常对话中,常听到的除英式发音、美式发音之外还有一些讲英语国家的地方方言。
为了让学生尽快了解和熟悉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发音特点,在听的训练中可采取从一种读音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另一种读音的方法。
通过不同语言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两种英语在发音、语调上的差别。
如能准备几段听力材料的两种发音的录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听,效果更佳。
4.情景对话练习。
听力课不同于口语课,且训练的目的也不同,在有限的时间里,要紧扣听力教材。
最有效的方法是结合教材进行有语境的句型练习,这种方式更为活泼、实用。
A:H ello, M ary Sm ith? B: ,p lease.A:T hank s.B:O h,I’m afraid righ t now.A:Cou ld you tell her to w hen she gets back?M y num ber is .B:Su re.A:T hank you very m uch.B:You’re w elcom e.(大学英语听力第二册第四单元的M icro-listen ing)在放磁带之前可以先留几分钟让学生练习对话,使学生对将要听到的材料有个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常被称为“预听p re-listen ing”)。
但如果是要熟悉一个词汇、一项语法或一个句型,还是得采取比较机械的练习。
练习语法,如人称变化:A:Youπre Ch inese. B:Iπm Ch inese.A:I suppo se he w as there.B:O h,yes.John w as there.A:I suppo se she w as there.B:O h,yes.M ary w as there.练习词汇,如星期和月份:A:Iπm seeing h i m on T hu rsday.B:Cou ldnπt you see h i m on F riday in stead?A:H eπs go ing to Shanghai in June.B:Cou ldnπt he arrange to go there in Sep tem ber in stead?练习句型加词汇:A:B aseball. B:She p lays baseball.——55占燕萍:浅谈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A:Does she p lay baseball?B:O h,yes,she does.A:Soccer.B:She p lays soccer.A:Does she p lay soccer?B:O h,yes,she does. 二、听力训练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听力材料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于课堂教学;二是用于听力考试,进行水平测试。
选择听力材料的量的多少和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紧扣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1.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普遍认可的听力训练原则是:既要训练学生把握大意,又要训练他们听出一些重要细节,如年代、人名、地名、数据等。
这就必须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
但是针对基础较差的高职生,教师备课时还要注意一个原则——无论是用于精听还是泛听的材料,一定要由浅入深,而且最好既有趣又实用。
在精听前,首先要学生掌握听力材料中将出现的生词(如大部分学生读音较差,还可以将单词领读几遍)。
对一些难词、难句可以反复听。
精听的遍数不限,直到学生完全听懂为止,有时甚至可以以学生能写出难词和难句的大意为止。
而泛听仅以了解材料的大意为要求,因此不必了解每个细节,所以在放音过程中最好别打断且遍数最好不超过3遍。
2.适当使用原版资料。
Kenneth Chastain曾说过听力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能在任何情况下,听懂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正常语速的讲话。
所以教师上课时不能忽略一些原版材料的使用(原版材料更具有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始阶段,学生听力普遍较差,就选择一些简单的幽默故事、卡通片,甚至是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到中级阶段,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些关于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新闻广播。
3.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听力训练需要思想高度集中,所以时间不宜太长,特别是精听的时间不宜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二。
泛听的时间也不必过长,因为泛听训练,只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听英语的习惯,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技巧训练。
听力课还得安排出适当的时间进行相关的口语练习和文化背景的介绍。
4.听力测试的方法。
听力测试的形式有许多——选择形式、是非形式、填空形式、问答形式、听写或记录形式等等。
前两种形式常被称为客观题目,而后三种则被称为主观题。
(1)是非形式和选择形式。
这两种形式是针对材料中一些较容易混淆的内容而设计的,以检查听懂的程度。
(2)填空形式。
主要用来检测是否听懂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时间、地点及关键词等。
(3)问答形式。
每次听完后可以通过问“W hat’s the m ain idea?”或“W hat’s the sto ry abou t?”来检测学生是否听懂大意,而用“How m uch did he p ay fo r it?”等问题又可发现学生是否注意到听力中的一些细节。
(4)听写或记录形式。
这种训练最难,但是却最能锻炼出过硬的本领。
因为这种练习在训练听力同时,还对拼写、语法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有益。
但是因为做这种练习时,机器的停止次数和停止间隔是根据个人水平而定的,所以更适合于学生自学。
参考文献:[1]翟象俊.大学英语 (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虞苏美.大学英语听力 (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李赋宁.英语学习指南(修订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