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语文打靶卷(四模)讲评
2014年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4年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这个概念在西方语言中是逐渐形成的。
“艺术”一词,古拉丁语中为“ars”,古希腊语中为“tekhne”,古法语为“art”,其原始含义都是指“技艺”“技术”。
从词源上看,“艺术”最初与手工艺有关,这与中国古代的“工”“艺”概念相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的概念在西方逐渐发展和变化。
到了18世纪,欧洲人开始将“艺术”与“美”联系在一起,认为艺术是创造美的活动。
这种观念在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一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鲍姆加登首次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他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并认为艺术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
从此,“艺术”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下列关于“艺术”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艺术”一词在西方语言中是逐渐形成的。
B. “艺术”最初与手工艺有关,这与中国古代的“工”“艺”概念相似。
C. 到了18世纪,欧洲人开始将“艺术”与“美”联系在一起。
D. 鲍姆加登首次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并将“艺术”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的概念在西方逐渐发展和变化。
B. 鲍姆加登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并认为艺术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
C. 18世纪以前,欧洲人并没有将“艺术”与“美”联系在一起。
D. “艺术”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艺术”一词在古希腊语中为“tekhne”,其原始含义是指“技艺”“技术”。
B. 鲍姆加登的《美学》一书系统阐述了“艺术”与“美”的紧密联系。
C. “艺术”与“美”的联系是在18世纪欧洲人的观念中形成的。
D. “艺术”与“美”的联系是鲍姆加登首次提出的。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下学期打靶卷二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徐州市高考语文打靶卷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
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消受。
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菜”,就在顾客面前▲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
A. 琳琅满目品尝絮絮叨叨B. 五光十色咀嚼絮絮叨叨C. 五光十色品尝喋喋不休D. 琳琅满目咀嚼喋喋不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第一处,是把《红楼梦》比作一席丰盛的酒筵,应使用“琳琅满目”。
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
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
比喻反复体会;玩味。
第二处,从前后的语境来看,是说反复地品味体会,应使用“咀嚼”。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第三处,后面说“真是多余”,应是嫌这些作家说的太多。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本题中,第一处和第三处是考查成语,第二处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琳琅满目”和“五光十色”这两个词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说明“美好的事物多”,后者主要强调色彩和花样;“絮絮叨叨”侧重说话啰嗦,而“喋喋不休”侧重说的多。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B. 45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01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语文4月检测讲评ppt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叔明传
• 李叔明,字晋卿,阆(làng)州新政人。本鲜于氏(本姓 鲜于),世为右族(豪门大族)。兄\仲通,字向,天宝末 为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皆涉学(研究学问),轻财 务施(务:致力。乐于施舍)。
• 叔明擢明经(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 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明清时是对贡生的尊称), 为杨国忠剑南判官。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副(做…… 副使)汉中王\瑀\使(出使)回纥,回纥遇(对待)瑀慢 (怠慢,傲慢),叔明让(责备)曰:“大国通好,使贤 王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可汗, 唐之婿,恃功而倨(倨傲),可乎?”可汗为加礼(厚于 常规的礼仪,也可说“以礼相待”)。复命,迁\司门郎中。
讲评
2014.4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 水蒸气 • B. 发祥地 拾人牙惠 呀呀学语 阆苑(làng) 厝火积薪(cù) 桔梗(jié ) 阋墙 (xì ) 不稂不莠(láng) 岁稔年丰(shěn) B.“牙
• C. 路由器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村① 梅尧臣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②。 • 【注】①仁宗庆历八年,淮河地区惨遭水灾。 • ②王民:臣民。版籍:交租税的户籍。论:看待。
• (1)这首诗描绘了小村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3分) • (2)第三句中的“寒”和第六句中的“啮”常为 后世赏读者称道,试作赏析。(4分) • (3)近人陈衍评此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 不到者。末句婉而多风。” 请作具体分析(3分)
高三仿真模拟(打靶卷)语文试卷

高三淄博三模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学校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赤水,我做梦都(神往/前往)的地方!最近终于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圆了我的夙.愿。
这里拥有上千平方千米的丹霞奇观。
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这一带峡谷(密集/密布),沟壑.纵横,形成众多引人入胜的峡谷奇观。
三千多个大小瀑布分布在区域境内,形态各异,一步一景,①。
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峡谷中,风溪河尽头的赤水大瀑布峡谷当推第一。
驱.车前往,很远就能听到大瀑布先声夺人的雄浑.轰鸣声。
瀑声震彻山谷,如千人擂鼓,似万马捣蹄,像冲天爆竹,类拍岸浪涛。
沿石径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荫道,心神振.颤摇荡,胸怀宽广豪放。
峡谷深处,②;一天到晚,不论昼夜,时时(飘扬/飘洒)着漫天的雨雾。
如此神奇的峡谷,在赤水数千大小不一的峡谷中绝无仅有,怎能不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壑(hé)夙愿B.数(shù)驱车C.浑(hún)蔽日D.笼(lǒng)振颤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往密布飘扬B.神往密布飘洒C.神往密集飘扬D.前往密集飘洒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B.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C.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D.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来,“勒索病毒”肆虐,相关统计数据令人叹.为观止...:全球20多万家机构的电脑中毒,中国近3万家机构的电脑运行受到影响。
徐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打靶卷)语文试题

徐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打靶卷)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三星堆遗址3到8号祭祀坑的发掘让大家对三星堆的认知更加清晰了。
三星堆文化比较吸引人的是青铜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异于中原文化的面具、人像,一类是和中原文化类似的青铜容器。
从成分分析,异于中原文化的面具、人像的铅含量分布分散,普遍超过10%,锡含量为5%-13%;而和中原文化类似的青铜容器锡含量分布分散,高于 15%,而铅含量集中分布在10%左右。
提示两类青铜器工艺差异较大,可能不是同一个地方生产的。
综上,可推测出三星堆文化中中原风格的青铜器可能不是三星堆本地生产,而是由江淮一带输入的。
(摘编自王超《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带给我们的思考》)材料二∶三星堆的城邑位于一条大河南岸,城中央另有一条河流横贯,将城内空间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城邑的功能分区呈现河北为世俗区而河南为宗教区的空间格局。
贯穿全城南北的内城墙将大城划分为东西两城,以分隔城内不同社会等级和职业的社群。
城市因而形成南、北上下城区,东、西并列双城的城市结构。
三星堆古城的规划思想和文化传统,对以后古蜀国的都城,乃至于秦汉帝国的都城规划都有很大的影响。
金沙村遗址和战国时期的成都城,都是将城市规划在一条宽阔的河流岸边,却另有一条稍小的河流从西向东穿城而过,将都城划分为南、北两个城区。
城的北区布置宫殿等世俗建筑,城的南区安排神庙等宗教祭祀场所,突出表现人与神分离的二元思想。
横贯城市中间的河流,既起着分隔世俗之人与神职人员功能区的作用,也起着联系河北面人的空间与河南面神的空间的纽带作用。
江苏省徐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扫描版含答案

徐州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A(B. 慰藉,款识(zhì) C.再接再厉, 物阜(fù)民丰 D. 量(liàn)体裁衣) 2.(3分) D.(A语序不当,“识别、发现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二、文言文阅读 5.(3分)D(切:急切) 6.(3分)C(②为能力;④不贪财;⑤被逼应诏) 7.(3分)D(“引荐他们担任官职”原文无据) 8.(1)(3分) (分) (分) 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县人。
在州任主簿。
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杀害,诬陷他谋反。
当时适逢何攀正在为母亲守丧,于是(毅然)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没有谋反。
所以皇甫晏的冤情得以申雪。
王为益州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之职。
王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诏令第二次接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他筹划讨伐事宜。
王还派何攀拜访羊祜,当面陈述讨伐吴国的策略。
何攀善于传命,皇帝爱惜他,让他参与王军事。
等到孙皓向王投降,王浑却因为晚到一步而生气,想要攻打王。
何攀劝王把孙皓送给王浑,由此矛盾化解。
被任命为廷尉,当时廷尉诸葛冲因他是蜀地的人,轻视他,等到共同审理疑难案件,诸葛冲开始佩服他。
升任散骑侍郎,杨骏执掌政事,大量培植亲族,丰厚地封爵赏赐,想用这种恩惠来保卫自己。
何攀以为不妥,便与石崇共同弹劾他,奏章上说:“现在陛下继承宏业,是天意所授。
而赏赐封爵厚于武帝泰始革命初期,这是第一个令人不安的;今日施加恩泽的封赏,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这是第二个令人不安的;今日封赏的爵位和制度,应当传之于后世,如尊卑之位没有差别,有爵者都要晋升,那么数世之后都成了公侯,这是第三个令人不安的。
臣等敢冒死向陛下提出建议,认为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制度和封赏名单,都保存完好,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我朝旧制。
”皇帝不采纳。
2014级三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月20日7:40—9:40】高中2014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8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正.月(zhēng)胳.肢窝(gā)敛声摒气纨绔子弟B.庠.序(xiáng)徇.私情(xùn)笑靥如花未卜先知C.草窠.(kē)衣冠冢.(zhǒng)寻愁觅恨璀灿夺目D.孝悌.(dì)拗.不过(niù)磨牙吮血得意洋洋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市民千呼万唤....中开工的绵阳绕城高速公路起于磨家镇,终于永明镇,与成绵广高速和成绵高速公路复线形成枢纽互通。
B.教育专家就“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高谈阔论....,一线教师认为专家的思想切合实际,决心将其努力运用于教学实践。
C.皮肤瘙痒有多痛苦,对人的危害有多大,小明都经受过,治疗皮肤瘙痒的方法有多少,哪种效果最好,小明都洞若观火....。
D.中美政府经济对话的一些成果现在看起来还微不可闻....,但这些合作的草种有一天遇到机会的雨水,就会成为共赢的草原。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年轻人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B.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2014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学科网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学科网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