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原文】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鉴赏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陆游《游山西村》的翻译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的翻译赏析陆游(1125-1210)是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爱国思想家。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文,代表作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钱塘湖春行》等。
其中,《游山西村》是陆游的另一篇名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的翻译赏析。
首先是这首诗的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共四句,婉转而深情。
石径斜,白云生处是中国文学叙事中的常用表达法。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正说明了这里风景美丽,位置高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停车,赏枫,享受枫林的黄昏时光,这时冬天里,树叶已经变得脆弱,被霜覆盖,红枫叶在寒冬中格外珍贵。
可以说,这里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了诗人放松、休息、静思的深情感受。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首诗的英文译文:Far up the stone path, slanted and cold,A house in the white cloud is born.Stopping the cart, fond of the late autumn maples And to see the frosty leaves red like the February flowers.这首英语翻译通顺自然,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形容词来描绘丝丝寒意下,在枫林中享受夕阳的情景。
其次,“停车坐爱枫林晚”可以翻译成“Stopping the cart, fond of the late autumn maples”,这个句子更北美风格,显示诗人的感性和文化素养。
同时,作者也将霜叶比喻为二月花,特别准确,更好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总之,这首《游山西村》文笔深邃、意境优美,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还展现了其内在的柔情和精神境界。
同时,其英语翻译更添加了一份东西方文化的互融,更好地传达了诗歌的美感。
游山西村 注释

游山西村注释《游山西村》是一首由唐代诗人陆游所作的诗,该诗以描绘旅行者游山西村的经历为主题,通过注释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注释一:游山西村游山:指在山中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
西村:指位于山西省西部的一个山村,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注释二:行旅寄意行旅:旅行者的身份,代表了人们对于自然和世界的探索欲望。
寄意:寄托思念、怀念之情。
注释三: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没有边际,广袤无垠的意思。
落木:掉落的树叶,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萧萧:形容树叶飘落的声音。
注释四: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无尽的,没有止境的。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长河。
滚滚:形容水流滚动的声音。
注释五: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遥远的距离,代表了旅行者的行程。
悲秋:忧伤的秋天,代表了旅行者的心情。
常作客:经常做客、旅行。
注释六: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指人的一生。
多病:身体不好。
独登:独自攀登,一个人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
台:指山顶,象征着人生的巅峰。
注释七: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难重重的意思。
苦恨:苦苦思念、痛恨之情。
繁霜鬓:满头白发,象征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经历。
注释八: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失意、颓废的状态。
新停:停止、戒掉。
浊酒杯:喝醉的酒杯,代表了人生中的痛苦和懊悔。
注释九: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落叶:掉落的树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聚还散:聚集又分散,代表了人生中的离合和友情的转变。
寒鸦:寒冷的乌鸦,代表了孤独和寂寞。
栖复惊:安静又惊飞,代表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动。
注释十:相思相见知何日相思:思念之情。
相见:相见的机会。
知何日:不知何时。
注释十一:此时此夜难为情此时:此时此刻,代表了诗人的心情和情境。
此夜:指夜晚,在夜晚的寂静中表达情感。
难为情:感到困惑和难过。
注释十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欲把:想要将……比作。
西湖:中国著名的湖泊,象征着美丽和浪漫。
西子:古代女子的代称,代表了美丽女子。
注释十三: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淡妆淡抹的妆容,代表了自然和朴素的美。
游山西村全诗赏析

游山西村全诗赏析原文: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释义:⑴腊酒:腊月里酿制的米酒。
⑵足鸡豚(tún):意谓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社,土地神。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古风,有古人之风度。
《唐书·王仲舒传》:“穆宗常言仲舒之文有古风。
”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
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
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
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
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游山西村》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游山西村》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推荐五篇]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1acc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e.png)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推荐五篇]第一篇: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
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1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赏析】说明这首诗是诗人闲居家乡游览山西村后写的。
全诗生活气息很浓,生动而概括地描绘了当地的秀丽风光和热闹的节日气象,赞美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格,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富于哲理,耐人寻味,经常被引用来说明事情在看来似乎无法进行、困难重重时,忽然有了转机的境况,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注释:①、山西村:地名,在今浙江绍兴鉴(j iàn)湖附近。
②、农家:农村里的人家,指农民。
腊(là)酒:腊月(农历十二M 月)亦即冬天酿造的.酒。
浑(hún):混浊。
浑酒质量比清酒差。
③、鸡豚(tún):指鸡肉和猪肉。
豚:小猪。
足鸡豚:形容招待客人的菜很丰盛。
④、山重水复:山岭重叠,溪水曲折。
⑤、柳暗花明:柳树茂密成荫,显得阴暗;山花鲜艳耀目,色彩明亮。
⑥、萧(xiāo)鼓:指吹打乐器发出的声音。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拜土地神和五谷神的日子,叫春社。
⑦、衣冠(guān官):衣服和帽子。
简朴(pǔ):简单朴素。
古风:古代风俗。
⑧、若许:如果客许。
闲乘月:趁着月光明亮的晚上出外闲游。
⑨、拄(zhǔ)杖:拄着拐杖。
无时:随时。
夜扣(kòu)门:晚上来敲门作客。
叩:敲陆游《游山西村》的原文2《游山西村》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⑴,丰年留客足鸡豚⑵。
山重水复疑无路⑶,柳暗花明又一村⑷。
陆游《游山西村》的诗歌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的诗歌赏析陆游《游山西村》的诗歌赏析《游山西村》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下面是陆游《游山西村》的诗歌赏析,欢迎阅读。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
豚,是猪。
足鸡豚,意谓鸡猪足。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陆游《游山西村》古诗翻译及赏析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
,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偶的巧妙运用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使用字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成的一对短语后句 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语言方式。
诗歌思想感情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 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 村欢乐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 刻画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表 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诗句意思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年:丰收年 留客:款待客人 足:充分、充足 豚:猪
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诗句意思
山重水复疑无路:
疑:似;好像;怀疑。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明艳。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告诉我们:困境中往往蕴含着 希望,我们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就会绝处逢生。
《题西林壁》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背诵:《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学习结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突然眼前 出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村庄。
哲理:形容陷入困境,似已 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 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诗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要笑话农家人腊酒浑浊不清, 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很是丰盛。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 可走,突然眼前出现柳荫深深、鲜 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村庄。
陆游
陆游 ,号放翁, 南宋爱国诗人, 12岁即能诗文, 自言“六十年间 万首诗”,是古代 诗人中创作作品最 多的。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意思
莫笑农家腊酒浑:
莫:不要。 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 浑:浑浊不清
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