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体养分吸收规律
果树吸收营养四大基本定律

果树吸收营养四大基本定律1)同等重要律必需元素在作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这就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
2)最小养分律果树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这些营养元素,不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但是,限制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只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营养元素,产量和品质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养分的增加而提高和改善。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我们不能发现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提供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采用施肥满足了果树对这种养分元素的需要,那么另一种相对含量最小的营养元素又会成为限制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著名的最小养分率。
1、最小养分指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而不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2、最小养分不能用其他养分代替,即使其他养分增加再多,也不能提高产量;3、最小养分是变化的,它是随果树产量水平和肥料供应数量而变化的。
应当指出,最小养分率不仅适用于大量元素,也适用于微量元素。
为了更好地说明最小养分率的涵义,可以用木桶原理来加以阐述。
果树的生产潜力就像一个用不同宽度木板围城的木桶,当这些木板的长短比例合适时,就可以盛满一桶水。
如果围成这个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就受到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限制,而且这个木桶贮水的多少仅随着这块木板的加长而增加。
当这块木板加长了,另一块较短的木板就会变成木桶贮水容量的限制因素。
1、最小养分指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而不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2、最小养分不能用其他养分代替,即使其他养分增加再多,也不能提高产量;3、最小养分是变化的,它是随果树产量水平和肥料供应数量而变化的。
应当指出,最小养分率不仅适用于大量元素,也适用于微量元素。
3)报酬递减律某种养分的效果,以其在土壤中越不足时效果越大,但若逐渐增加该种养分的施用量,那么,每单位养分的增产量就逐渐减少。
苹果树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苹果树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苹果树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1 苹果树需肥规律1.1苹果树一生的需肥特点幼树阶段(1~3年生),果树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树冠和根系骨架的发育。
因此,此期氮肥应是营养主体,以保证树体正常生长;适当补充磷、钾肥,以促进枝条成熟,达到安全越冬。
初结果期(4~6年生),是果树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期,此时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配施微肥,适量控制氮肥,以促使转化。
结果期(6年以后),果树转入以结果为主,消耗大量的养分,施肥上不但施肥量要足,而且营养成分要齐全,要均衡施肥。
1.2苹果树一年的需肥特点苹果树根系在一年内没有自然休眠期,当环境条件适合时可以全年不断生长,但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强度不同。
根系一年内有3次生长高峰。
一般从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第1次生长高峰。
随着开花和新梢的加速生长,根的生长转入低潮。
这次高峰发根较多,但时间短,主要依靠上年贮藏的养分。
如果上年施肥不足时要以氮肥为主配合施入磷肥、钾肥及微量元素肥。
从新梢将近停止时起,到果实加速生长和花芽分化以前(6月底7月初),出现根的第2次生长高峰,这时由于叶片多、同化能力强、制造养分多,所以能促进根系迅速生长,并且生长时间较长、生长势强、发根数量多,是全年发根最多的时期。
随着果实迅速增大、花芽大量分化和秋梢开始生长,地上部消耗养分增多,根的生长又转入低潮。
在第3次根系生长高峰到来前要做好以磷、钾肥为主配合氮及微量元素的追肥。
自9月上旬至11月下旬,花芽分化已初步奠定基础,果实已经采收,随着叶片所制造养分的回流,根系得到的养分增加,所以新根生长加快,又出现第3次生长高峰。
这次高峰持续时间长,但长势较弱,随着温度降到接近O℃时便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这时在施足有机基肥的同时要重施氮肥、配施磷肥。
2 施肥原则施肥应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相结合,以控氮、稳磷、增钾、补钙加微生物有机肥为原则。
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重施基肥。
追肥与叶面肥相结合。
苹果树体养分吸收规律

苹果树体养分吸收,利用与累积规律研究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对各器官及其皮层、木质部的养分含量和累积动态进行了研究,确定果树养分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1:苹果树生物量随物候期进展逐步增加。
植株与地上部的生物量年周期内有相似的动态规律,从早春到果实采收时生长较快,果实采收后生长趋于缓慢。
而根系生物量年周期内在2.9~5.2 ㎏范围内变化,其快速生长期出现在7月下旬后。
2:幼果期单株干重为10.21 ㎏,皮层和木质部干重分别为2.14和7.07 ㎏,骨干枝干重为各器官之首;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春梢)中叶片干重相对较高。
在同一土层中,根干重随根直径减小而减小;苹果树根系结构组成中,以直径 1.0~5.0 ㎝的根为主;地上部各器官含水量总的趋势是幼嫩器官高于成龄器官,根系含水量特点为在同一土层中,根的直径越小,其含水量反而越高,直径相同的根,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
3:植株氮素累积年周期内呈增加趋势,其氮素累积量最大时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中旬。
从3月到果实成熟时,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增加,果实采收后随着果实的采收和落叶,地上部氮素累积下降。
根系年周期内氮累积,从3月到7月下旬,其累积量持续降低;7月下旬后根系吸收累积量增加,到休眠期达最高。
氮在树体中的转运、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
皮层氮含量、氮素累积量和木质部氮累积量7月30日达最低,而后增加,至休眠期达最高。
早春树体器官建造主要利用贮藏的氮,根系生长和枝干的加粗主要依靠当年从土壤中吸收的氮。
一年中果树吸收氮总量为172.3 kg/hm2, 果实和叶片分别带走了30与36 kg/km2;7月30日至9月21日,果树吸氮量为99.3 kg/hm2, 占总吸氮量的58.7 %;果实收获后至1月15日,果树仍吸收了73 kg/hm2的氮, 占43.2%。
果树年施氮量为422.8 kg/hm2,分别在秋季基施氮182.6 kg/hm2,果实膨大期之前追施氮肥248.3 kg/hm2。
苹果树营养生长规律及其全年栽培管理

苹果树营养生长规律及其全年栽培管理作者:王中林徐晓凤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7期在苹果丰产栽培中,果园管理是外因,树体营养生长规律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
为了达到苹果高产、优质、稳产、高效之目的,必须将苹果营养生长规律与栽培管理密切结合起来。
下面谈谈对此的看法。
一、苹果树营养生长规律苹果树每年的营养物质合成、积累和转化的营养生长规律,是由一定的树龄、立地条件、管理水平、光合产物的多寡决定的。
春季为树体养分向上供应恢复期(由根系依次向主干、大枝、小枝回流),春末夏初为叶、花器官养分竞争期,夏至到中秋为枝、叶、果养分均衡分配期,晚秋至落叶前为养分向下集中分配期,而冬季则为养分积累期(由小枝依次向大枝、主干、根系回流)。
二、不同时期的栽培管理1. 春季养分恢复期栽培管理此期管理重点是最大限度地补充果树营养物质、保花保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成花量的多少与当年产量高低。
①追萌芽肥。
此期新梢生长需要大量的氮,至夏至新梢生长达到高峰,氮的吸收量亦达到高峰。
追肥量:氮肥为年度总量的50%,钾肥为年度总量的20%。
地下宜多次追施速效氮肥(少量钾肥),配合中耕进行,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地上要给树体喷1%硫酸锌、0.5%~1%尿素溶液。
②灌萌芽水。
按照春灌宜早的原则,土壤化冻后萌芽前,于萌芽肥后及时灌萌芽水1次。
③花前复剪。
对花量大的果树进行复剪,剪除过密的瘦弱结果枝组,缩剪过长的串花枝,以利集中养分开出壮花,提高坐果率。
对大年树要以疏蕾为主、疏花为辅,配合疏果,严格定果,节约树体营养,减少养分消耗。
④花期管理。
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0.2%硼砂溶液,提高花朵授粉能力。
盛花期进行放蜂,按照10亩果园1箱蜂的比例投放;有条件的果园,还可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疏下先开的花制成多品种混合花粉,阴干后对水对着花朵喷雾授粉,或用毛笔蘸花粉对当天开放的花朵进行点授。
花后及时疏果、定果,合理负载;喷施300~400倍氨基酸钙2~3次,满足幼果生长对钙的需求。
果树根系养分吸收规律

果树根系养分吸收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季节性变化:
果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活动与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地上部生长发育阶段紧密相关。
春季随着地温升高,根系开始活跃,此时是根系吸收养分的第一个高峰期,以供给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所需营养。
夏季高温时期,部分果树如苹果树等会进入第二次根系生长高峰,这一时期也是果实快速膨大期,需要大量养分供应。
秋季随着气温下降,部分果树进入第三次生根高峰期,这时主要积累养分供冬季休眠及来年春季萌发使用。
2. 昼夜变化:
根系的养分吸收一般在白天较为活跃,因为白天光合作用旺盛,能提供充足的同化产物(糖类)供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
3. 根系分布与吸收效率:
水平根系广泛分布在土壤表层,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速效养分,且水平根上分布有大量的须根和根毛,是养分吸收的主要部位。
垂直根深入地下,有助于吸收深层土壤的养分和水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贫瘠土壤中显得尤为重要。
4. 养分需求特性:
不同生育阶段,果树对不同养分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例如,生长初期需氮肥较多,而结果期则需要磷、钾等元素配合,以促进果实品质提升和树体强壮。
5. 施肥策略:
依据果树根系的吸收规律进行科学施肥,如秋施基肥可以提前为根系提供冬
季贮藏养分,春施追肥则能够满足春季生长旺盛期的营养需求。
6. 环境影响:
土壤pH值、通气状况、水分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效率。
例如,适宜的pH有利于提高某些养分的有效性,良好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根系呼吸作用,从而增强其吸收能力。
苹果树全年生长规律

苹果树全年生长规律
苹果树的全年生长规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时期:
1.根系生长高峰期:苹果树的根系生长有三次高峰期,分别在4月20日至5月20日、6月20日至7月20日和9月20日至11月20日。
这三次高峰期对于果树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三个时期,果农需要特别注意施肥和浇水管理。
2.长梢生长高峰期:苹果树的长梢生长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20日至6月20日和7月20日至8月30日。
这两个时期是果树修剪的关键时期,果农需要在这两个时期对果树进行适当的修剪,以控制枝条的旺长。
3.开花和来年花芽分化期:苹果树的花期一般在3月25日至4月25日,而来年的花芽分化期则在6月20日至10月20日。
在花期和花芽分化期,果农需要采取保花保果的措施,如花前施肥、浇水、喷药等,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同时,在来年的花芽分化期内,果农还需要控制果树的旺长,促进花芽分化。
4.养分吸收高峰期:苹果树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也有高峰期,分别在4月15日至7月15日、4月15日至12月15日和4月15日至10月15日。
在这三个时期,果树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果农需要在这三个时期适时施肥,以满足果树的养分需求。
总的来说,苹果树的全年生长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果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施肥、修剪和保花保果等措施,可以促进果树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专家讲述:苹果树营养吸收和元素需求规律

专家讲述:苹果树营养吸收和元素需求规律1.果树营养的年周期分配规律果树的营养状况年周期内不尽相同,表现为春季养分从多到少,夏季处于低养分时期,秋季养分开始积累,到冬季养分又处于相对较高期。
掌握营养物质的合成运转和分配规律,有利于克服果园管理中的片面性,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稳产、高效的目的。
春季是利用贮藏营养的器官建造期:这一时期包括萌芽、展叶、开花到新梢迅速生长前,即从萌芽到春梢封顶期。
此期果树的一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新生器官的建造,主要依靠上年贮藏营养。
大量在苹果开花前通过根系吸收的养分只占这一阶段养分需求的5%,元素的大量吸收从落花后开始。
可见贮藏养分的多少,不但关系到早春萌芽、展叶、开花、授粉座果和新梢生长,而且影响后期果树生长发育和同化产物的合成积累,这一时期也是细胞分裂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营养对成熟时的果实品质有决定作用。
夏季是利用当年同化营养期:这一时期从六月落果期到果实成熟采收前。
此期叶片已经形成,部分中短枝封顶,进入花芽分化,果实也开始迅速膨大;营养器官同化功能最强,光合产物上下输导,合成和贮藏同发生,树体消耗以利用当年有机营养为主。
所以,此期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当年果质优劣,产量高低和成花数量与质量。
秋季是有机营养贮藏期:这一时期大体从果实采收到落叶。
此时果树已完成周期生长,所有器官体积上不再增大,只有根系还有一次生长高峰,但吸收的养分大于消耗营养。
叶片中的同化产物除少部分供果实外,绝大部分从落叶前1~1.5个月开始陆续向枝干的韧皮部和根部回流贮藏,直到落叶后结束。
冬季是有机营养相对沉溃期:这一时期约从落叶之后到次年萌芽前。
研究资料表明,果树落叶后少量营养物质仍按小枝——大枝——主干——根系这个方向回流,并在根系中累积贮存。
翌春发芽前养分随树液流动便开始从地下部向地上部流动,其顺序与回流正好相反。
与生长期相比,休眠期树体活动比较微弱,地上部枝干贮藏营养相对较少,适于冬剪。
2.苹果树全年对氮、磷、钾的吸收动态氮、磷、钾是苹果树生长结果需要量最多的“三大元素”。
苹果树体营养有哪些特点

苹果树体营养有哪些特点
苹果树体营养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1)苹果树需要两类营养物质:既需要矿质营养物质,也需要有机营养物质。
矿质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锌、锰和铜等元素。
有机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拟脂类和维生素类。
(2)一年中有两个营养阶段:一个是以利用树体贮藏营养为主的阶段,从萌芽前树液流动开始,到6月卜、中旬结束;一个是以利用当年同化养分为主的阶段,从6月上甸开始,到秋季落叶前结束。
(3)一年中有两个营养转换期:第一个营养转换期,是从以利用树体贮藏养分为主的阶段,向以利用当年同化养分为丰阶段的过渡时期;第二个营养转换期,是落叶前叶片中的同化养分,回流到枝干、根系中贮藏起来的时期。
明确苹果的上述树体营养特点,对于科学施肥,实现壮树、高产、优质,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树体贮藏营养水平不同的苹果树,施肥技术有所区别。
秋施基肥数量少、树体贮藏养分不足的,要抓紧在开花前尽早施用速效氮肥,以缩短第一个营养转换期,提高坐果率,促进梢叶生长和幼果发育。
秋施基肥充足、树体贮藏营养水平高,花量多、
花质好的,花前一般不必追施,以免坐果过多,疏果不及,加重“大小年”结果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树体养分吸收,利用与累积规律研究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对各器官及其皮层、木质部的养分含量和累积动态进行了研究,确定果树养分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1:苹果树生物量随物候期进展逐步增加。
植株与地上部的生物量年周期内有相似的动态规律,从早春到果实采收时生长较快,果实采收后生长趋于缓慢。
而根系生物量年周期内在2.9~5.2 ㎏范围内变化,其快速生长期出现在7月下旬后。
2:幼果期单株干重为10.21 ㎏,皮层和木质部干重分别为2.14和7.07 ㎏,骨干枝干重为各器官之首;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春梢)中叶片干重相对较高。
在同一土层中,根干重随根直径减小而减小;苹果树根系结构组成中,以直径1.0~5.0 ㎝的根为主;地上部各器官含水量总的趋势是幼嫩器官高于成龄器官,根系含水量特点为在同一土层中,根的直径越小,其含水量反而越高,直径相同的根,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
3:植株氮素累积年周期内呈增加趋势,其氮素累积量最大时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中旬。
从3月到果实成熟时,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增加,果实采收后随着果实的采收和落叶,地上部氮素累积下降。
根系年周期内氮累积,从3月到7月下旬,其累积量持续降低;7月下旬后根系吸收累积量增加,到休眠期达最高。
氮在树体中的转运、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
皮层氮含量、氮素累积量和木质部氮累积量7月30日达最低,而后增加,至休眠期达最高。
早春树体器官建造主要利用贮藏的氮,根系生长和枝干的加粗主要依靠当年从土壤中吸收的氮。
一年中果树吸收氮总量为172.3 kg/hm2, 果实和叶片分别带走了30与36 kg/km2;7月30日至9月21日,果树吸氮量为99.3 kg/hm2, 占总吸氮量的58.7 %;果实收获后至1月15日,果树仍吸收了73 kg/hm2的氮, 占43.2%。
果树年施氮量为422.8 kg/hm2,分别在秋季基施氮182.6 kg/hm2,果实膨大期之前追施氮肥248.3 kg/hm2。
4:果树磷累积动态曲线显示,从3月26日至7月30日,整株的磷累积量基本没有增加;7月30日到9月21日,整株磷累积量大幅度增加;9月21日至1月15日,整株磷累积量继续增加。
3月26日至7月30日,地上部磷累积量在3.87~4.16 g范围内变化;从7月30日到果实采收,地上部磷累积量迅速增加;3月26日至7月30日,根系磷累积量几乎降低50%,7月30日到1月5日,根系吸收大量的磷素养分。
各器官皮层磷含量与累积量在7月30日最低,休眠期最高,不同部位皮层磷含量为枝>干>根;而木质部磷含量与累积4月30日达
最低,不同部位木质部磷含量为根>枝>干;一年内,果树总吸磷28.72 ㎏/hm2,果实和叶片共带走磷7.94㎏/hm2,从7月30 日到9月21日,吸收量为18.32 ㎏/hm2,占吸收总量的63.8 %,果实采收后的9月21日到1月15日,吸收量为10.40 ㎏/hm2,占36.2 %;果园年推荐施磷素114.88 ㎏/hm2,秋季基施41.56 ㎏/hm2,果实膨大期前追施73.32 ㎏/hm2。
5:果树钾素累积年周期变化曲线表明,整株与地上部钾素累积有相似的变化规律,7月30日增至最大,随后降低;而根系中钾累积量年周期内趋于平稳,在8~11 g范围内变化。
早春树体器官建造主要利用贮藏的钾素,同时钾素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中后期果树生长所需的钾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年周期内果树吸钾量为87.16 ㎏/㎞2,果实和叶片共带走56.25㎏/㎞2的钾,从3月26日到7月30日,吸收为54.67 ㎏/㎞2,占吸收总量的62.72 %,果实采收后至1月15日,吸收量为32.49 ㎏/㎞2,占37.28 %;果园年施钾素217.91 ㎏/㎞2,秋季基施81.23 ㎏/㎞2,幼果期追施136.68 ㎏/㎞2。
6:苹果树各器官间钙含量及吸收量差异较大,根系平均钙含量高于地上部多数器官,中央干皮层钙含量最高;单株钙累积量为76.67 g,皮层和木质部钙累积量分别为52.44和13.83 g,果树钙贮藏器官主要是骨干枝和直径1.0~5.0 ㎝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