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区别及优缺点

合集下载

开式液压泵与闭式液压泵

开式液压泵与闭式液压泵

液压系统根据系统中液体的循环方式,一般可分为闭式液压系统和开式液压系统两种类型。

闭式液压系统是指系统中的液体在循环时是闭合的,即液体从液压泵进入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后,再通过液压阀回到液压泵,形成一个闭合的液路。

在闭式液压系统中,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可以通过液压泵和液压阀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动作比较平稳,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能量利用率。

闭式液压系统的缺点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较为复杂,成本也比开式液压系统高。

开式液压系统是指系统中的液体循环是开放的,即系统中的液体从液压泵进入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后,流回油箱而不是回到液压泵。

在开式液压系统中,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受到液压泵的输出和负载的影响,控制精度和能量利用率较低,但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一些较为简单的机械设备中,开式液压系统比较常见。

总的来说,闭式液压系统具有高效、精确的控制特性,适用于高性能、高精度的液压控制系统;开式液压系统则更为简单、经济,适用于一些不要求过高控制精度的场合。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区别和特性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区别和特性

1.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严格来讲,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并不以系统内水是否和空气接触区分,比如膨胀水箱定压的冷冻水系统,膨胀水箱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再如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但冷却水系统更加接近一个闭式系统,详见下文。

个人以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严格区分应该以系统水泵运行过程中是否需要克服水的势能做功。

如图1,为一水池蓄冷系统简图,在利用水池冷水供冷时,水泵要克服从水池吸入点到系统最高点的水柱压力,此外还要克服左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与水柱压力之和。

如图2,为典型膨胀水箱定压空调冷冻水系统简图,水在膨胀水箱处是与空气接触的,对系统腐蚀是不利的。

但该系统是一个闭式系统。

因为右侧水柱压力与左侧水柱压力互相抵消,水泵运行时不需要克服水柱的势能,只要克服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所以楼高、楼正、楼歪影响不大。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之和。

如图3,为空调冷却水系统简图,如果安装系统是否与空气接触判断,这一系统应该时开式系统。

然而,右侧冷却管内的水柱静压可以和左侧部分抵消,水泵不需要克服这部分阻力。

但是从冷却塔接水盘到系统最高点这部分的高差形成的水压,需要水泵克服。

此外,冷却塔喷嘴也需要一定的水压进行喷水,所以水泵的扬程应该为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的阻力加上高差h 以及喷嘴前的必要压头之和。

图3. 接近闭式系统对开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 中1 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 = h + SQ2h 即为泵要求克服的系统静水压力。

对闭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 中2 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 = SQ2图4. 管路阻力曲线对上述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利用水泵变频进行节能计算时,区别很大,因为在曲线2 上各点为相似工况点,遵循水泵功率与转速3 次方成正比的关系,但是对曲线1,水泵变频调速后与1 的新交点与原来的工作点不是相似工况点,3次方关系不成立,常常见到需要商家不论系统情况上来就以三次方关系计算节能量,夸大了水泵调速的节能效果。

暖通水系统的开式系与闭式系的区别

暖通水系统的开式系与闭式系的区别

暖通水系统的开式系与闭式系的区别1.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严格来讲,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并不以系统内水是否和空气接触区分,比如膨胀水箱定压的冷冻水系统,膨胀水箱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再如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但冷却水系统更加接近一个闭式系统,详见下文。

个人以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严格区分应该以系统水泵运行过程中是否需要克服水的势能做功。

图1. 开式系统如图1,为一水池蓄冷系统简图,在利用水池冷水供冷时,水泵要克服从水池吸入点到系统最高点的水柱压力,此外还要克服左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与水柱压力之和。

图2. 闭式系统如图2,为典型膨胀水箱定压空调冷冻水系统简图,水在膨胀水箱处是与空气接触的,对系统腐蚀是不利的。

但该系统是一个闭式系统。

因为右侧水柱压力与左侧水柱压力互相抵消,水泵运行时不需要克服水柱的势能,只要克服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所以楼高、楼正、楼歪影响不大。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之和。

图3. 接近闭式系统如图3,为空调冷却水系统简图,如果安装系统是否与空气接触判断,这一系统应该是开式系统。

然而,右侧冷却管内的水柱静压可以和左侧部分抵消,水泵不需要克服这部分阻力。

但是从冷却塔接水盘到系统最高点这部分的高差形成的水压,需要水泵克服。

此外,冷却塔喷嘴也需要一定的水压进行喷水,所以水泵的扬程应该为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的阻力加上高差h以及喷嘴前的必要压头之和。

对开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中1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h+SQ2,h即为泵要求克服的系统静水压力;对闭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中2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SQ2图4. 管路阻力曲线对上述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利用水泵变频进行节能计算时,区别很大,因为在曲线2上各点为相似工况点,遵循水泵功率与转速3次方成正比的关系,但是对曲线1,水泵变频调速后与1的新交点与原来的工作点不是相似工况点,3次方关系不成立,常常见到需要商家不论系统情况上来就以三次方关系计算节能量,夸大了水泵调速的节能效果。

开式液压系统和闭式液压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开式液压系统和闭式液压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开式液压系统的特点(1)一般采用双泵或三本供油,先导油由单独的先导泵提供。

有些液压执行元件所需功率大需要合流供油,合流有两种方式:①阀内合流。

一般有双泵合流供给一个阀杆,在由该阀一般杆控制供油给所需合流的液压执行元件。

该合流方式的阀杆的孔径设计需要考虑多泵供油所虚的流通面积。

②阀外合流。

双泵分别通过各自阀杆,通过两阀泛联动操纵,在阀杆外合流供油给所需合流的液压执行元件。

虽然操纵结构相对复杂、体积较大,但由于流经阀杆的饿是单泵流量,阀杆孔径相对较小,而且有可能与其他阀杆通用。

(2)多路阀常进行分块且分泵供油,每一阀组根据实际需要可利用直通供油道和并联供油道两种油道。

前者可实现优先供油,既上游阀杆动作时,压力油就供给该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而下游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就不能动作。

后者可实现并供油。

(3)为满足多种作业工况及复合动作要求,一般采用简单的通断型二位二痛阀和插装阀,把油从某一油路直接引到另一油路,并往往采用单向阀防止油回流,构成单向通道。

通断阀操纵有以下3种方式:①采用先导操纵油联动操纵,先导操纵油在控制操纵阀杆移动的同时,联动操纵通断阀。

②采用操纵阀中增加一条油道作为控制通断阀的油道,这样在操纵操纵阀的同时,也操纵了通断阀的开闭。

开式油路的另一缺点是:当一个泵供多个执行器同时动作时,因液压油首先向负载轻的执行器流动,导致高负载的执行器动作困难,因此,需要对负载轻的执行器控制阀杆进行节流。

闭式液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目前闭式系统变量泵均为集成式结构,补油泵及补油、溢流、控制等功能阀组集成于液压泵上,使管路连接变得简单,不仅缩小了安装空间,而且减少了由管路连接造成的泄漏和管道振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简化了操作过程。

(2)补油系统不仅能在主泵的排量发生变化时保证容积式传动的响应,提高系统的动作频率,还能增加主泵进油口处压力,防止大流量时产生气蚀,可有效提高泵的转速和防止泵吸空,提高工作寿命;补油系统中装有过滤器,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补油泵还能方便的为一些低压辅助机构提供动力。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区别和特性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区别和特性

1.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严格来讲,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并不以系统内水是否和空气接触区分,比如膨胀水箱定压的冷冻水系统,膨胀水箱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再如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内的水是和空气接触的,但冷却水系统更加接近一个闭式系统,详见下文。

个人以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严格区分应该以系统水泵运行过程中是否需要克服水的势能做功。

如图1,为一水池蓄冷系统简图,在利用水池冷水供冷时,水泵要克服从水池吸入点到系统最高点的水柱压力,此外还要克服左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与水柱压力之和。

如图2,为典型膨胀水箱定压空调冷冻水系统简图,水在膨胀水箱处是与空气接触的,对系统腐蚀是不利的。

但该系统是一个闭式系统。

因为右侧水柱压力与左侧水柱压力互相抵消,水泵运行时不需要克服水柱的势能,只要克服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以及末端设备阻力,所以楼高、楼正、楼歪影响不大。

这样泵的扬程为上述阻力之和。

如图3,为空调冷却水系统简图,如果安装系统是否与空气接触判断,这一系统应该时开式系统。

然而,右侧冷却管内的水柱静压可以和左侧部分抵消,水泵不需要克服这部分阻力。

但是从冷却塔接水盘到系统最高点这部分的高差形成的水压,需要水泵克服。

此外,冷却塔喷嘴也需要一定的水压进行喷水,所以水泵的扬程应该为系统(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水路的管件、管路、冷水机组的阻力加上高差h 以及喷嘴前的必要压头之和。

图3. 接近闭式系统对开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 中1 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 = h + SQ2h 即为泵要求克服的系统静水压力。

对闭式系统,管路水力曲线如图4 中2 所示,其表达式如下:H = SQ2图4. 管路阻力曲线对上述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利用水泵变频进行节能计算时,区别很大,因为在曲线2 上各点为相似工况点,遵循水泵功率与转速3 次方成正比的关系,但是对曲线1,水泵变频调速后与1 的新交点与原来的工作点不是相似工况点,3次方关系不成立,常常见到需要商家不论系统情况上来就以三次方关系计算节能量,夸大了水泵调速的节能效果。

关于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描述

关于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描述

关于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描述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它们描述了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特点和区别。

开式系统是指与外界能量和物质可以自由交换的系统。

换句话说,开式系统对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没有限制。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开放的水槽,水可以自由地流入和流出。

开式系统是真实世界中最常见的系统,因为大多数系统都与外界有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开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交换:开式系统可以从外界吸收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内部能量,或者将内部能量释放到外界。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能量交换使得开式系统能够维持其内部的能量平衡。

2.物质交换:开式系统可以与外界交换物质。

例如,一个池塘可以从雨水中吸收水分,同时也可以将水分蒸发或排出。

这种物质交换使得开式系统能够保持物质的平衡。

3.熵的增加:由于开式系统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的熵通常会增加。

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而开式系统的熵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与开式系统相反,闭式系统是指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仍然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的系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热水瓶,瓶内的热水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温度,但瓶外的空气无法进入。

闭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交换:闭式系统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但无法与外界交换物质。

例如,一个封闭的容器内的气体可以与外界交换热量,但无法与外界交换气体分子。

2.物质交换:闭式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因此系统内的物质总量是恒定的。

这使得闭式系统的物质组成保持不变。

3.熵的恒定:由于闭式系统没有物质交换,系统的熵通常保持恒定。

这意味着闭式系统的无序程度保持不变。

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物质交换的存在与否。

开式系统可以与外界交换物质,而闭式系统不能。

这导致了开式系统的物质组成可以发生变化,而闭式系统的物质组成保持不变。

在实际应用中,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概念经常被用于分析物理过程和工程系统。

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有什么区别

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有什么区别

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有什么区别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有什么区别蒸汽在用汽设备中放出汽化潜热后,变成冷凝水,经疏水器排出。

不同用汽设备排放的冷凝水通过回收管网汇集到集水罐中,由冷凝水回收装置送到锅炉或其它用热处,如除氧器等,这就是冷凝水回收系统。

该系统的作用在于回收利用冷凝水的热量(包括闪蒸汽热量) 和软化水,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工艺方式,一般习惯上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之分。

1. 开式系统该系统冷凝水收集箱是开口式,与大气相通,由于冷凝水进入收集箱时压力突然降低,水温高于该压力对应的沸点,产生大量二次闪蒸汽,剩余冷凝水温度大约是100℃。

实际上,由于闪蒸散热或有时为了防止输送水泵汽蚀而兑入冷水,回收水温仅在70℃左右。

加之开式回收方式会有空气进入冷凝水回收管道,容易引起管道腐蚀。

但开式系统装置简单,投资较少。

与冷凝水直接排放相比,仍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2. 闭式系统该系统中冷凝水收集箱是封闭式,系统内冷凝水压力始终保持高于大气压力,使冷凝水水温低于该压力下的沸点,冷凝水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

而且闭式系统的冷凝水保持蒸汽原有品质,用于锅炉给水时,不会增加溶解氧量,也减少了锅炉补水量,减少了水处理的费用。

冷凝水是否属于闭式回收,要看系统压力和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若用汽设备使用蒸汽压力为P1,冷凝水回收集水罐的标定压力为P2,大气压力为P0。

当P2越接近于P1时,回收系统闭式程度越高,节能率越高; 反之,P2越接近于P0时,回收系统的密闭程度越差,节能率越小。

显然,密闭系统评判标准是P0、P1、P2三者的大小关系。

当P2=P0时,就不能称为密闭式回收系统,就变成了开式回收系统。

其节能率和开式系统也就是一样的。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蒸汽价格也在不断上升,为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企业对各类低(无) 压蒸汽热能和凝结水热能的回收利用显得十分迫切。

目前本公司生产的乏汽热能回收装置和凝结水利用已在石化、钢铁、电厂、轻工、造纸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

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看山东威力重工网站。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 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 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 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
0c57f3e 油压机
相连,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 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 故传动较平稳。机构的变速和换向靠调节泵或马 达的变量机构实现,避免了开式系统换向过程中
所出现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但闭式系统较开 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 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 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单杆双作用油缸大小腔
0c57f3e 油压机
流量不等,在过程中会使功率利用下降,所以闭 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一般为液压马达。以上就是 对油压机中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的优缺点介绍, 更多有关油压机液压系统方面的资讯请继续查
液压系统是油压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 一般来说,液压系统按照油液的循环方式,可分 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那么,这两种液压系统 存在哪些优缺点呢?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各自
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下面分别来介绍下:开式 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 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 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区别及优缺点
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1从油箱5吸油,通过换向阀2给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供油以驱动工作机构,液压缸3(或液压马达)的回油再经换向阀回油箱。

在泵出口处装溢流阀4。

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

由于系统工作完的油液回油箱,因此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的作用。

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路上需设置背压阀,这将引起附加的能量损失,使油温升高。

在开式系统中,采用的液压泵为定量泵或单向变量泵,考虑到泵的自吸能力和避免产生吸空现象,对自吸能力差的液压泵,通常将其工作转速限制在额定转速的75%以内,或增设一个辅助泵进行灌注。

工作机构的换向则借助于换向阀。

换向阀换向时,除了产生液压冲击外,运动部件的惯性能将转变为热能,而使液压油的温度升高。

但由于开式系统结构简单,仍被大多数起重机所采用。

闭式系统
在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

闭式系统结构较为紧凑,不口空气接触机会较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的平稳性好。

工作机构的变速和换向靠调节泵或马达的变量机构实现,避免了在开式系统换向过程中所出现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

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由于闭式系统工作完的油液不回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的条件较开式系统差。

为了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容量的补液泵进行补油和散热,因此这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半闭式系统。

一般情况下,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若采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时,由于大小腔流量不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功率利用率下降。

所以闭式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一般为液压马达。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国内小吨位汽车起重机通常采取具有换向阀把持的开式系统,实现履行机构正、反方向活动及制动的请求。

中、大吨位起重机大多采用闭式系统,闭式系统采取双向变量液压泵,通过泵的变量转变主油路中液压油的流量和方向,来实现履行机构的变速和换向,这种节制方法,可以充足体现液压传动的长处。

重型机械厂中、大吨位起重机液压工作装置,通常采取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闭式系统。

斜盘式变量柱塞泵的流量与驱动转速及排量成正比,并且可无级变量。

闭式回路中变量泵的出油口和马达的进油口相连,马达的出油口和泵的进油口相连,组成一个封闭的液压油路,无需换向阀,通过调节变量泵斜盘的角度来转变泵的流量及压力油的方向,从而改变马达的转速和旋转方向。

变量泵的流量随斜盘摆角变更可从零增添到最大值。

当斜盘摆过中位,可以安稳转变液体流动方向,因此微动性好,且工作安稳。

闭式液压驱动系统在工作中不断有油液泄露(连续的高压油内泄是元件设计的固有产物),为了弥补这些泄漏和耗费,保持闭式系统正常工作,必需给闭式体系及时弥补油液。

闭式系统主泵上通轴附设一个小排量补油泵,由于补油泵的排量和压力相对主泵均很小,所以其附加功率丧失通常仅为传动装置总功率的1%~2%,可以忽咯不计。

在闭式系统液压工作装置
中设有补油溢流阀和补油单向阀,补油溢流阀限制最高补油压力,补油单向阀依据两侧管路液压油压力的高下,选择补油方向,向主油路低压侧补油,以补偿由于泵、马达容积丧失所泄露的流量;主泵的两侧设有两个高压溢流阀,斜盘快速摆动时呈现的压力峰值及最大压力由高压溢流阀维护,防止泵和马达超载;该液压装置中还设有压力切断阀,压力切断阀相当于一种压力调节,当到达设定的压力时,将油泵的排量回调到为零的状况。

另外,在补油泵出口处还设有过滤器,对液压系统工作介质进行过滤,进步了液压油的干净度。

闭式体系具有以下优点:
(1)目前闭式系统变量泵均为集成式构造,补油泵及补油、溢流、把持等功效阀组集成于液压泵上,使管路衔接变得简略,不仅缩小了安装空间,而且减少了由管路衔接造成的泄露和管道振动,进步了体系的可靠性,简化了操作进程。

(2)补油系统不仅能在主泵的排量产生变更时保证容积式传动的响应,进步系统的动作频率,还能增添主泵进油口处压力,防止大流量时产赌气蚀,可有效提高泵的转速和防止泵吸空,提高工作寿命;补油系统中装有过滤器,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应用寿命;另外,补油泵还能便利的为一些低压帮助机构供给动力。

(3)由于仅有少量油液从油箱中汲取,减少了油箱的损耗。

开式液压系统的特点:
(1)一般采用双泵或三本供油,先导油由单独的先导泵提供。

有些液压执行元件所需功率大需要合流供油,合流有两种方式:①阀内合流。

一般有双泵合流供给一个阀杆,在由该阀一般杆控制供油给所需合流的液压执行元件。

该合流方式的阀杆的孔径设计需要考虑多泵供油所虚的流通面积。

②阀外合流。

双泵分别通过各自阀杆,通过两阀泛联动操纵,在阀杆外合流供油给所需合流的液压执行元件。

虽然操纵结构相对复杂、体积较大,但由于流经阀杆的饿是单泵流量,阀杆孔径相对较小,而且有可能与其他阀杆通用。

(2)多路阀常进行分块且分泵供油,每一阀组根据实际需要可利用直通供油道和并联供油道两种油道。

前者可实现优先供油,既上游阀杆动作时,压力油就供给该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而下游阀杆操纵的液压元件就不能动作。

后者可实现并供油。

(3)为满足多种作业工况及复合动作要求,一般采用简单的通断型二位二痛阀和插装阀,把油从某一油路直接引到另一油路,并往往采用单向阀防止油回流,构成单向通道。

通断阀操纵有以下3种方式:①采用先导操纵油联动操纵,先导操纵油在控制操纵阀杆移动的同时,联动操纵通断阀。

②采用操纵阀中增加一条油道作为控制通断阀的油道,这样在操纵操纵阀的同时,也操纵了通断阀的开闭。

开式油路的另一缺点是:当一个泵供多个执行器同时动作时,因液压油首先向负载轻的执行器流动,导致高负载的执行器动作困难,因此,需要对负载轻的执行器控制阀杆进行节流
闭式液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目前闭式系统变量泵均为集成式结构,补油泵及补油、溢流、控制等功能阀组集成于液压泵上,使管路连接变得简单,不仅缩小了安装空间,而且减少了由管路连接造成的泄漏和管道振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简化了操作过程。

(2)补油系统不仅能在主泵的排量发生变化时保证容积式传动的响应,提高系统的动作频率,还能增加主泵进油口处压力,防止大流量时产生气蚀,可有效提高泵的转速和防止泵吸空,提高工作寿命;补油系统中装有过滤器,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补油泵还能方便的为一些低压辅助机构提供动力。

(3)由于仅有少量油液从油箱中吸取,减少了油箱的损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