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2010/10/13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春天,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他们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最善感的一类人。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首先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们、喜欢我们。
同时,也只有拥有了学生的喜欢和信赖,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怎样才能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他们把我们——他们的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呢下面这个小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启发:抓住小事情点燃学生的“上进心”,并让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煞费苦心,但现实却是总有几个同学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怎么办呢实践证明,过多的批评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我们要善于运用表扬的力量。
我班的谢凤勇同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几乎每位任课教师都反映他有完不成作业的坏习惯。
那天,我们学校组织集体劳动,谢凤勇同学表现非常积极。
他不仅完成了自己负责的劳动任务,还去热情地帮助别人。
看到这种情况,我乘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进行了表扬,我看到谢凤勇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脸上却写着喜悦。
课下,我找到他,告诉他如果用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学习,一定会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喜欢自己,他也会品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
最近一段时间,谢凤勇同学学习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他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
看来,我们每位教师都不要忘记表扬这剂良药,它也许比指责和批评更有效。
2010/10/28做有思想有爱心的教师作为教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孩子们过得快乐,健康地成长。
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有自己的思想,充满青春活力,拥有创新精神,而且更重要是有一颗无比善良,宽容和热爱孩子的心。
一、有自己的思想,增一点胆量,多一份活力。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教育是一方滋润万物的热土,只有勤于思考,积极探究,才能有所造诣。
中学语文教案《我的母亲》

一、作者简介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写作手法。
2、掌握文章刻画母亲的形象。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刻画母亲的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刻画母亲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科书教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Ⅰ、课堂组织:5分钟
点名填写教学日志(一)(二)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第二课字词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我的母亲》体会到一位伟大的母亲,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位伟大的母亲。莫言的《卖白菜》。
莫言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1955年2月 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Ⅴ、布置作业:2分钟
2024高一语文教学总结8篇

2024高一语文教学总结8篇2024高一语文教学总结篇1本学期我承担高一(1)、(2)班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走上工作岗位5年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如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经验尚浅等。
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有任何怠慢。
在教学工作上,我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
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回顾自己这学期的教学,感触颇深。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向45分钟要效益。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精讲课本范文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备课深入细致,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
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
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
三、阅读教学长抓不放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
(如上晚自习学生很少学习语文)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
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外结合作文教学,经常给学生布置历年以来的高考作文,在讲解作文时,也给学生朗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让他们在高考满分作文与自己的作文中进行比较,从中学会模仿和借鉴!还把一些学生写得较好的周记、作文作为范文朗读。
2023最新-教师研修日志【经典5篇】

教师研修日志【经典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日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志了。
你所见过的日志是什么样的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找到的教师研修日志【经典5篇】。
个人研修日志篇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
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
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
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
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
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
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教学实习日志12篇

教学实习日志【12篇】1.教学实习日志从xx来到这里已经是第xx周了,在xx中学的日子充实而又幸福。
初来的时候科组有很多和蔼的老师,有两个还是从xx音乐学院毕业的师姐。
她们对我都很好,不仅在课堂方面积极的帮我想新的教学方法,在生活上也是十分照管我。
除了初二的常规音乐课,我还要带高二艺术生的专业课,同时也是高二9班的班主任。
恰好遇上了百年校庆的工作,平时也负责排练各种表演的节目。
初二的小朋友们都很可爱,课堂氛围十分的活跃和积极。
第一天去他们班的时候他们都很好奇的看着我然后很兴奋的鼓掌,听课也十分认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
不过课堂纪律还是有待提高,常常一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就控制不住局面。
同学们的声音都很稚嫩,唱歌也十分动听,常常都会把我乐的合不拢嘴。
有的时候一天的工作很累,但进入班上看到他们就会觉得浑身打了鸡血,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非常愉快。
高二的同学稍微成熟了,褪去了青涩。
跟他们的关系大多就像朋友一样。
专业课常常都是一个人单独课,他们都有点怕我,由于对他们都蛮严格的,不过我一直都坚信严师出高徒。
下课了就会像朋友一样谈天,有的时候会一起出去吃饭,我觉得同学和老师最好的关系就是上课时师徒,下课是朋友。
最近也在准备校歌合唱的比赛,我带的是高二10班参加比赛。
接近比赛的两天几乎天天晚上都在训练走台,班主任也很热情的抽出了很多文化课来给他们排练,其实同学们都很辛劳,但很少有同学有怨言,全部都很配合我的工作,最后也很好的获得了第三名的奖项,作为老师的我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日常工作,我们还要准备校庆的排练,彩排工作。
合唱,舞蹈,朗诵,管乐,情形剧。
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对这个学校也充满了感情,期望校庆能美满举行!2.教学实习日志工作上,今天起由一位学生刚刚转变为一位教师,虽然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有一些教学的理论知识,可这远远不够。
经过一周的备课,给学生上课,与教师的沟通,认识到了自我的不足:课的重难点的掌控,课堂时光的掌控等等。
教师培训日志(精选12篇)

老师培训日志〔精选12篇〕老师培训日志〔精选12篇〕老师培训日志篇1在这些日子的远程培训学习中,我的感受很深,使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当一名老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老师却是不易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几点体会:一、要不断进步业务程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究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要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进步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老师。
1、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专业开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开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
2、网络研修:积极参加网络培训活动,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
在工作中,使我可以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考虑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3、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案,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考虑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场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老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传统的章回小说,或评书艺人,常在讲到关键时刻,突然停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是卖关子,也就是设置悬念,引起听众对下情的探究。
这对我们教学工作很有启发。
作为一个老师,假如也能使学生越听越想听,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们充分调动起来了,到达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过程。
教学中,老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恰当的提问语,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
中学语文教案《像山那样思考》

Ⅲ、讲授新课:75分钟
描述画面(看图)
(一)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含有“狼”字的词语并概括其共性
明确:引狼入室声名狼藉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如狼似虎…都属贬义词
(二)描述画面
要求:
1、观察要细致(它在干什么?发出怎样的声音?)
2、要带有个人的感情倾向
(三)交流点评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的把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的认识发展到万物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而我们也由此提高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即人类只是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的凌驾于其他万物之上的权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和谐相处。
③解决研读第一节时留下的疑问:
狼的嗥叫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如何理解文章一开始说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悲鸣”?
(四)图中的这只狼显然在长嗥,要求学生给狼的叫声前加些定语。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节,激发学生的疑问
1.思考:第一节写的是什么?划出其中的关键词语。
2.齐读
3.讨论:如何理解狼的嗥叫是“不驯服的、对抗性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提示:可结合狼的遭遇去思考
4.思考:为什么狼的嗥叫是“深沉的、骄傲的”?
“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新的东西”指什么?——山的秘密看法和隐藏的含义
“这种观点”指什么?——必须杀死狼的观点)
(四)女生朗读7-9节,思考: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么样?
失去了狼——→鹿的数目增加——→灌木和树苗被吃光——→山秃——→鹿死
②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到了这一步作者又是怎样认识狼的呢?
高中语文研修反思日志范文(2篇)

高中语文研修反思日志范文这次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天的网络学习及交流使我受益匪浅。
以下浅谈我对这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我积极投身到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认真按时观看老师授课视频,本着共同进步的学习态度,主动参加课题的讨论,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通过研修,让一个刚刚进入高中阶段教学的我,学到了高中语文教学必备的业务知识。
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了新课改下高中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
我通过深入学习,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从而增强了我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信念。
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让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对高中语文个专题知识点有了充分的认知,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
特别是阅读教学这一块,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我学习到了应如何因材施教尽可能地以简练的方式授予其完整的学科知识。
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真正领略到了培训的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在学习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相信我的每一次学习都能使自己更进一步。
高中语文研修反思日志范文(2)本次高中语文研修是我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参与的一次培训,主题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在这次研修中,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反思,并积累了一些新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下面是我对这次研修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在这次研修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以往我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日志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等
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应,
甚至于鼓动学生模仿课文、去下苦功夫背范文等等,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
维个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的作文也就往往编造脱离自己生活真实与认识能力的“成人
化”语言,“英雄化”思想,难怪现阶段学生中还常常出现这种作文现状:“一看题目就摇
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
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这是今后能否更好成长的关键。学生创新意识依赖于教育和培
养。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体现,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
表达的过程,其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值
得探究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感悟生活
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
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自然界中,天地宇宙、山水花木、飞禽走兽,生活中的人和
事都是写作的题材。告诉学生观察不是泛泛地“看看”,而是仔细地“审视”,要投入,切
忌走马观花,同时还要注意边观察边思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经常
布置学生课余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上写作指导课时,学生兴趣盎然,纷
纷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我:有观察人物的、有观察景色的,更有甚者,竟然有学生观察了
不同人物吵架的情形,如婆媳吵架、夫妻吵架、同事吵架等等,并且将这些人物吵架的不同
写了下来。
其次,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应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开
展课外阅读。通过广泛阅读,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中汲取到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作文素材。这样,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
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学生也从中体会了名人大家是如何观察事物、感悟生活的。
通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了,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也逐渐深了,在
写作过程中自然就有新鲜东西产生了。
二、注重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
最富于生命力。因此,要想使学生写出有独到见解、有新意的文章,必须培养其创新思维能
力。
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把思维训练放在重要地位。如在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等创新思维的训练,尤其是对发散思
维的三种形式——多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进行了系列训练,从思维方法指导到迁移
练习,做到有计划、有安排,逐步提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大多数学生能写出有新
意的文章。
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想像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通
过续写、改写、扩写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如在上完《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后,我
布置了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这篇作文,
并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来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学生作文需要鼓励和帮助,特别是老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
们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我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改革作文评改过程,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实
践创新。采取“互批自改”的方式,即在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写下眉批、总批及修改建议。
然后,学生根据别人的批语自主修改。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是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
促进了自我积累、自我表达、自我修改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学生拓展了视野,懂得了怎
样修改润色才能写出好作文,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二是编写班级优秀作文选,把有创新意识
的学生作文编入,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得到力量,激起强大
的创作动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能力高低不同,同一事物,他们的认识也不一
样,因此,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也有差异。在教学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框死,要让学
生有自己独立的作文思路和表达方式,一旦发现学生习作有新意就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那
些作文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启发引导,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样才能开
发思维能力,激发创作积极性。
总之,学会感悟生活是基础,训练创新思维是重点,激发创作动力是关键。我在教学中
正是按照这几点要求具体操作的,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