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海拔4500米阿里地区援藏务工人员血压特征
关于阿里地区气象局职工身体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关于阿里地区气象局职工身体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作者:方军梁艳来源:《企业文化》2019年第11期生命健康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
阿里气象职工长期在的高海拔地区工作和生活,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改善干部职工的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干部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弧线,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单位的持续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干部职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更科学、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快,在新时代营造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和谐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阿里地区气象局职工身体现状以及原因,并对此提出建议。
一、阿里气象局人员基本情况阿里地区气象局在职干部职工72人(包括地编),缺编21人,其中汉族职工22名,藏族职工48名,其它民族职工2名。
男性职工42名,女性职工30名。
全体职工平均年龄为34.1岁,其中男性职工平均年龄为35.2岁,最大年龄为53岁,最小年龄为25岁;女性职工平均年龄为33.1岁,最大年龄为47岁,最小年龄为23岁。
阿里本地职工共24名,占总职工人数的33.3%,区内职工人数23名,占总职工人数的31.9%,进藏职工共25名,占总职工人数的34.7%。
二、干部职工健康状况和原因分析(一)干部职工健康状况采用调取体检报告、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采集阿里地区气象局76名干部职工健康数据,统计分析(统计中不包括一些职工的心理疾病、神经衰弱、失眠、及其它外科和妇科疾病):由于长期在超高海拔地区工作,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近90%以上职工患有各种高原性疾病,近年来,高原性心脏病、三高症等疾病患病率增加。
仅2018年上半年就有5名干部职工因各种疾病住院,其中一名同志因肝癌去世;一名同志经医院检查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左颞叶静脉性梗死住院治疗;两名职工因冠心病医院建议不能再上高原工作生活;一名同志查出肺结核,回到单位长期吃药。
很多职工身体每况愈下,到低海拔出差、休假返岗后不能马上适应高原环境,严重影响正常工作。
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防控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确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方法:选取西藏高海拔农牧区,抽样调查满35岁周岁及以上居民19000人进行调查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采取入户调查测量血压,登记有关信息及高血压治疗信息,用电子血压计检测显示动脉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高血压疾病。
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高海拔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率为,其中男性为11.12%,女性为13.35%,高血压疾病控制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男性控制率为10.8%,女性为13.2%。
结论: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治疗率、控制率均低,应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入户宣传高血压疾病预防的健康知识。
【关键词】西藏;高海拔农牧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防控措施高血压作为基础性疾病,在高海拔地区较为常见,据相关研究证实我国心血管病死亡中2/3与血压升高有关,且高海拔地区死亡率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1]。
浪卡子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端北麓,是以牧为主、以农为辅的边境高寒县,平均海拔4500m,由于高寒缺氧等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机体在生理生化方面都出现一系列变化,导致高血压发病率较高[2],为了解高海拔西藏农牧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22年高海拔居民高血压患病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海拔4500农牧区,常住居民中年龄≥35岁者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高血压危险因素评估,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其中有男性9400人,女性9600人,均为藏族。
1.2研究方法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记录农牧户年龄、性别、体重及疾病史等基本信息,利用OMRONHEM-7201电子血压测量仪进行血压检测,被试者测试前休息5min,放松心情,以座位姿态进行检测,第一遍测压结束后,记录数值;待袖带完全放气后至少等待1min,再测第二遍,记录数值;基于2001年WHO标准分为35~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及71岁及以上的组别。
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青年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青年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龚嘎蓝孜;多吉卓玛;央啦;刘兰;尼玛玉珍;崔超英;巴桑卓玛【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青年的血压,进一步了解高原地区藏族青年血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究生活在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高原低氧适应模式及特点.方法:在海拔2700m的林芝波密县、3650m的拉萨市以及4700m的那曲安多县,以865名(422名男性、443名女性)15 ~ 25岁世居藏族青年为受试对象,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基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史等问卷调查.结果:生活在不同海拔藏族青年的平均低血压患病率为65.8%(波密59.1%、拉萨59.3%、安多76.9%),正常血压组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低血压组(P<0.05),基础血压与低血压患病率显著相关.结论:发现西藏世居藏族青年血压普遍偏低,提示藏族高原适应并非以通过提高血压来增加机体的摄氧能力,但此结果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验证,来探究不同海拔的藏族是否具有不同的高原低氧适应模式和适应机制.【期刊名称】《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9)002【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海拔;世居藏族青年;血压【作者】龚嘎蓝孜;多吉卓玛;央啦;刘兰;尼玛玉珍;崔超英;巴桑卓玛【作者单位】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拉萨850000;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
随着海拔的增高大气压下降,氧分压也随之下降,对人体各系统功能造成不同影响[1]。
藏族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择后在形态、机能、代谢、免疫以及基因等方面表现出与平原人群显著不同的特征[2],并对高原低氧环境形成适应能力。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青年关于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的检测,了解生活在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世居藏族人群的低氧适应机制。
高海拔地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值

高海拔地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值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的变化和缺氧的影响,人体的血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对于身处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来说,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血压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对标准的血压值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高海拔地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值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了解高海拔环境对血压的影响在高海拔地区,气压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导致空气中氧气分压的减少。
人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身体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调节来应对缺氧的影响,其中包括血压的变化。
2. 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范围根据研究和临床实践,高海拔地区人裙的血压值一般会略有升高。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值相对于平原地区会有所增加。
一般来说,对于成年人而言,正常的收缩压值应在110-130mmHg之间,舒张压值应在70-90mmHg之间。
3. 高海拔地区血压异常的影响对于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来说,血压异常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
血压过高可能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血压过低则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在高海拔地区,及时监测和调节血压至正常范围内就显得尤为重要。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就我个人而言,对于高海拔地区的血压问题,我认为定期监测和适当调节血压是至关重要的。
饮食调整、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血压状态。
尤其对于那些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来说,这些注意事项更是不容忽视的。
5. 总结高海拔地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值会受到气压和缺氧的影响而有所增加。
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持良好的血压状态,减少健康风险。
在高海拔地区的生活中,定期监测血压、注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了高海拔地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标准值,并在相应的环节中多次提及了指定的主题文字。
在总结中,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再次强调,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使读者对主题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25例高海拔地区基层干部血压变化的临床分析

25例高海拔地区基层干部血压变化的临床分析2006年,我科接待了35名来自于边远艰苦地区部队的基层干部,在疗养体检时发现,其中有25人血压变化与其部队驻地海拔高度有较大的关系。
我们对这些同志的血压进行了临床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医疗保健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5人均为男性;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为29岁。
分别驻防在新疆、青海、西藏。
每年在原单位查体测血压时未见异常。
1.2方法晨起袖带式血压计进行测量,取坐位测右肱动脉血压连续测3次,取其平均值。
进行测量时,袖带松紧适度,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1.3结果(表1)2治疗措施在此次疗养的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对这25名血压有变化的干部给予如下治疗。
2.1加强护理夜间起床加强护理,定期观测疗养员血压。
2.2吸氧吸高浓度氧1 h,中间吸空气10 min,1次/d、共5次。
2.3自然疗养因子晨起进行医疗步行1 h,每次1 000~5 000 m,放松心情。
2.4日光浴间接全身照射法:10~15 min/次。
休息5~10 min再照,如此反复,30~50 min/d,15~30 d为一疗程。
2.5空气浴气温20℃~30℃在树荫下,卧于床椅上,首次5~15 min渐增到1~2 h/d。
30 d为一疗程。
2.6 矿泉水浴38℃~40℃,全身浸浴10~15 min/次。
10~15 d为一疗程。
2.7景观疗养有选择性的进行景观疗养,调整身心。
2.8心理疗法个别、集体咨询,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增强体质取得良好康复效果。
通过如上治疗,在疗养期结束时有17人血压已接近正常值。
平均收缩压为12.7~13.3 kPa,舒张压为10.7~11.3 kPa 。
3讨论1)对驻地海拔进行调查,通过了解,25名血压有明显变化的干部,其部队驻地均在3 000~4 900 m之间。
其余血压无明显变化的10人,其驻地海拔均在1 700 m以下。
本组资料显示,海拔越高的地区人员返回内地后血压有降低的趋势,血压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
西藏阿里高寒地区援藏务工人员高血压发病初探

干部、务工人员 10人 ,由西藏 日土医院、河北省 6
亿人 ,且呈现 年轻化 。高血压 的病人 的降压 治疗
邯 郸市第二 医院、河北省 邯郸市卫 生监 督所、河北 省邯郸市卫 生局科教处 的医学治疗 、预 防专家和专
业技术人员 ,采取 函调、 实地 测查 、观 察等方式 ,
是一项终身任务 。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对 4 ~7 0 0 岁 的个 体 ,在一 定 的血 压 范 围 内 ,收 缩压 每 升高 2mmH 0 g和/ 张压每升高 1m g 或舒 0 mH ,冠心病 的危 险要增 加一倍 ,而脑 血管病 的发 生危 险亦呈现 同样
作 者 简介 :高 寒琦 ,男 ,副院 长 ,主 治 医师 。
维普资讯
中华 临床 医学 杂 志 ,2 0 0 7年 6月 ,第 8卷 。第 6期
耗氧增多,而供氧减少 ,特别是与人体重要器官 心、 脑供氧减少有关 。 高原低氧 的 自然环境 是无法 改变 的。居住在高 原环境 的人群 不可避免 地要受低 氧 的影 响 ,会产 生
(55 1 06 0 )
作者单位 ;l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 2河北省邯郸市卫生局 3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有关 。调查 者的特殊 嗜好如 饮酒会加重 心脏负担 ,
降低 血液运氧 能力 ;吸烟会使 呼吸道抵抗 力下降 。
气温 的降低会造 成人体 的进一步 缺氧 ,严寒 使人体 引起寒 战产热 ,使 机体代 谢增加 ,四肢骨骼 、肌 肉
调查 结果分析 ,海拔 高度对 人群高血压 的影响
系列 的正常或异常 的生理反应 ,必然会 增加机体
生理 负荷 强度 ,如红 细胞 、血 红蛋 白的增加 ,肺动
脉压升高 、右心扩大 、食欲减退 、睡 眠障碍等 。据
助产士应具备的素质

・
经 验 交 流
・
助产 士应 具 备 的素 质
王 波
【 关键词 】 助产 士 ; 素质 【 中图分类号 】 R 7 【 1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17 3 9 ( 00 0 O 1 0 6 4— 26 2 1 ) 9一 1 9— 2 进入 2 1世纪 , 由于 医学模式 的转 变 , 助产 士应 该具备什 么 样 的素质才能从生理 、 心理 上满 足临产 妇 的健 康需 求 , 对我 院
健 ,0 8 1 ( :7— 9 2 0 ,6 3)3 3 .
对高血压可防 可治 的 自信 心 、 危害性 防治知识的 了解程度 等主要影响因素实 际上 都是 改变患 者 防治观念 的途径 。建议 如下 : 1 采取健 康指 导 干预措 施 时 , 立反 馈机 制 了解依 从 () 建 性 障碍 , 以从 患者 随访管 理 、 可 监测 、 疗效 果等 方 面进 行 判 治
断, 及时发现并 解决 问题 , 从而 有针 对性 地 提高 患 者依 从性 。
() 2 高原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 育时 , 心须从单 一 的知 识指 导转 移到提供 防治知识 的同时采 取相应 的措 施 以提高患 者的 自我
防治。( ) 3 西藏高 原 、 远 山 区的医护 人员 常年 工 作在 基层 , 边
压 力 大 、 务 重 、 务 学 习 不 足 , 能 及 时 掌 握 新 的理 论 、 法 , 任 业 不 方 加 之 不 规 范 的 治疗 , 些 原 因均 使 高原 高 血 压 患 者 不 能 良好 的 这
控制血压 。高原边远地 区的医师必须加强现代 知识 培训 , 而 从
更好地 为高原 百姓提供服务和支持 。
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血压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探讨

』 i P, . n F
.: Y ! :
58 3
高 海 拔 地 区施 工 人 员 血 压 动 态 变 化 影 响 因素 及 其 机 制 探 讨
陈建 华 郑必 海 严 亦平 李 生 惠 郑健 保 唐 爱科 董璨 瑾。 , , , , , ,
压 进 行 测 定 , 定 的时 间点 分 别 为平 原 、 入 高 原 3 7 1 、0、0d 测 进 、 、5 3 6 。结 果
现血压 明显 改变 , 中进入 高原第 3天及 第 7天与平原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其 后逐渐 下降 , 至第 3 0天 时血压开始 接近平原 水平 , 而至第 6 时血压再 次高于平原和第 3 。与平原 比较 第 3天 、 7天有统计学差异 ( 0 0 0天 0天 第 P< .5或 P< . 1 ; 10 00 )在 00 例 中, 高原高血压发病人 数 22例 , 病 率 为 2 . % , 高 空作 业人 群 高原 高 血压 的发 病率 显 著 高于 地 面作 业人 群 ( 0 患 02 且 P<
l e sye f co sa n ih—at u e c n t cin wo k r 。 n t d sme h n s i tl a t r mo g h g f l t d o sr t r e s a d t su y i c a i i u o o t m.M e h d Us g a s e i y—d s n d q e — to s i p c Ml n e i e u s g t n ar i ni o e,d sg ae e e r h r ,at rt i i g e i n td r s a c e s f a nn ,me s r d t e b o d p e s r f o s cin wok r h e e t r v d i ih a i e r a u e h l o r s u e o n t t r e sw or c nl ar e h g h — c u r o y i n t d e i n r m li sd rn h “ u u ergo sf o p a n u g t e s b—a ci t ai n p r d .T et on so lo r su e me s r me t e e 3, i c lmai t e o ” z o i h i p it fbo d p e s r a u e n r 7 me 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海拔 4 0 m, 50 高寒缺氧 阿里 高原地 区的经济开发、 索、 探 旅游提供参考 , 对西藏 阿里地 区平均海拔
4 0 m 以上 的 日土 、 50 扎达 、 尔三 县 的 9个工 商企 业作 业 点 , 藏 1月 到半 年 左 右 的援 藏务 工人 员的血 噶 入 压 进行 了监 测 。据 7 9人 统计 : 0 血压 超 出正 常值 的为 3 .1 , 中 : 30 % 其 男性 为 3 .9 , 性 为 1. % ;6 94% 女 65 1 2 5岁组 为 2 . 1 ,6—3 20% 2 5岁组 2 .4 ,6~ 5岁组 为 5.9 ; 压 升 高 的 2 .4 , 3 3% 3 4 0 1% 血 76 % 血压 下 降 的
卵巢功能旺盛有关 ; 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的降低 , 血 浆睾酮的分泌下降, 雌二醇浓度 明显下降。在缺氧的 情况下 , 雄激素分泌增加 , 这可能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 反应 , 血浆睾酮有非常明显的促进蛋 白质合成的作用 ,
还 有增加 肾脏 红 细胞 生 成 素 的 制造 功 能 , 能 刺 激红 故
2 结 果
西藏 40 m以上阿里高原高寒缺氧地区 3个县 9 50
个监 测 点 的 80名 外 来 人 员监 测 中 , 有效 的 79人 1 对 0
务 工人 员 到藏一 个 月至半 年左 右 时 间的血 压影 响度 及 血 压病 发生 率 人 员 血 压控 制 和高血 压 防治 提供参 考 。
3 5
125 按 年 龄 分 为 1 .. 6—2 5岁 组 、6—3 2 5岁 组 、6— 3
4 5岁 组 。对外 来 务 工 人 员 不 同 年 龄 的 血 压影 响 超 常
高原 医学
《 西藏科技》08 1 期( 18 20 年 1 总第 8 期)
3 讨 论
3 1 低 海拔 到 高海拔 地 区的血 压变化 .
从平原和低海拔到海拔 4 0 m高原高寒缺氧地 50 区血压有影响变化超常值的占 13 / 左右 , 多为高血压 , 占血 压 超 常 值 人 数 的 8% 以 上 , 0 占被 监 测 总 人 数 的 2 .4 为绝大多数。血压下降的仅 占超常值人数的 7 《 %, 5 1.7 , 8 3 % 占被 监 测 总 人 数 的 60 % 。在 高 原 高 寒 缺 .6 氧地区援藏务工人员 中预 防血压超 常升高 、 稳定血压 是保障外来人员健康的主攻方 向。因此 , 平原和低海 拔 区域人 员到 高海 拔 区域 特 别 是 到 海拔 40 m 以上 50
在下午外界气温较高时进行 , 以减少气温对血压的
影响。
压变化超常值人数多 , 高原高血压和高原低血压发生
率 是两个 低 年龄组 的两倍 多 。可见 , 随着 年龄 的增长 ,
124 选择人藏 1 6个 月时 间左 右的人进行血 压 .. ~
测量。
在高原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 , 高原高 、 低血压病发生率 越高 , 中女性 比男性适应能力强 , 其 高原高 、 低血压病 发 生率 在 3 6岁 以上愈 加 明显 。详见下 表 :
1 目的与方法
1 1 目的 .
值 和高原 血压 病 的发病情 况 , 进行 统计 分析 。 126 诊 断标 准 为 《中 国高 血 压 防治 指 南 》, 过 正 .. 超 常值 即可 诊 断 。
通过对海拔 40 m 以上高寒缺氧 的阿里地 区 1 50 6
~
4 5岁 的外来 务工 人员 血压 的规 范测 量 , 以获 取援 藏
一
,
122 每 个监 测 点随 机抽 取 l 4 .. 6— 5岁 的援藏 务 工 人
27 , 8 人 超常的6 人 , 3 3 %, 7 占2 .4 其中女性 94 % , .6 男
性 2 .7 ;6 ~4 81 % 3 5岁 23 人 , 常 的 12人 ,占 6 超 3 5 .9 , 中女性 1.8 , 0 1% 其 8 1 % 男性 6 . 1 。l 2 95 % 6~ 5岁 和2 6~3 5岁 年 龄组 无 明显 差 异 ,6—4 3 5岁 年 龄 组 血
《 西藏科技 ̄o8 1 期 ( 2o 年 1 总第 18 ) 8期
高原 医学
浅 议海 拔 4 0 阿 里地 区 50米 援 藏务工人 员血压特征
高寒琦 陈富禄 格 桑珠 杰 索南平措 王俊华 王会 民 ( 1河北省邯郸 市第二 医院 , 河北 邯郸 0 60 ) 50 1 ( 2西藏 日土县 医院 , 西藏 拉 萨 800 ) 5 00 ( 3河北省邯郸 市卫生局 , 河北 邯郸 0 60 ) 5 0 1
1 2 方法 .
血压进行 了统计 、 分析 : 血压 升降超 常 的 24人, 3 占 3 . l 。其 中 , 压 升 高 的 16人 , 2 .4 , 3O % 血 9 占 7 6 % 可诊 断为高原高血压 ; 血压下降 的 4 3人 , 60 % , 占 .6 可诊
断 为高原 低 血压 。1 2 6— 5岁 19人 , 常 的 3 5 超 5人 , 占 2 . 1 , 中女 性 3. 8 , 性 2 .5 ;6~ 5岁 20 % 其 47 % 男 04 % 2 3
12 1 按海拔 、 .. 地貌、 远近等不 同条件典型选取了西
藏 阿里 地 区 日土 、 达 、 尔三 县 县 域 里 的 9个矿 山 、 扎 噶 工厂、 商店 、 店 作 为血压 监测 点 。 饭 员9 0人 , 共计 80人 。 1 123 针 对 西藏 早晚 温差 较大 的特 点 , 压 监测 均 统 .. 血
60 %。高原 高血压症与海拔 高度有 明显的相关性,6— 5岁 中年组血压超常值 是 1 3 .6 3 4 6— 5岁组 的 2 倍 多。必 须 高度 重视 西藏 阿里 高寒地 区援 藏务 工人 员的 血压监 测 、 身心保 健 和血压 病 防治 。
关 键词 : 海拔 高度 中图分 类 号 : 5 R4 援藏务工 血 压 变化 性 别对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