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的原因

高血压脑病的原因文章目录*一、高血压脑病的简介*二、高血压脑病的原因*三、高血压脑病的危害*四、高血压脑病的高发人群*五、高血压脑病的预防方法高血压脑病的简介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
任何类型高血压只要血压显着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但临床上多见于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妊娠中毒症等,也好发于急进型或严重缓进型高血压伴明显脑动脉硬化的病人。
除血压突然升高外,常伴剧烈头痛与神志改变,有时还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眼底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但不一定有出血、渗出或水肿,降压治疗后可迅速恢复。
高血压脑病的原因任何类型的高血压均可发生高血压脑病。
主要病因:1、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占1%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
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的疾病,如: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也可发生。
2、继发性高血压。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血压中等程度增高,也有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可能。
3、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
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
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4、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
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的危害易并发脑疝、罕见并发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
1、脑疝。
由于脑水肿加剧,其脑容积增加而压迫正常脑组织,易出现脑疝,可迅速死亡。
2、脑血栓或脑出血。
Schwartz等报道,110例高血压脑病中,3例因血小板减少导致致命大量脑出血,可见脑出血并发症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
高血压脑病的高发人群本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性脑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高血压性脑病的临床诊治分析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高血压性脑病的基本概念与认识•高血压性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性脑病的治疗与预后•高血压性脑病的预防与控制•高血压性脑病的研究与发展•高血压性脑病的案例分享与讨论01高血压性脑病的基本概念与认识高血压性脑病是指血压过高突破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导致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渗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定义高血压性脑病主要累及大脑实质、脑室和脑池,引起弥漫性脑水肿和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
病理特点高血压性脑病的定义与病理特点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精神状态改变等。
体征血压显著升高,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高血压性脑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危害高血压性脑病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威胁生命。
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控制血压和脑水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性脑病的危害与预后02高血压性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性脑病患者头颅CT显示脑室周围白质和双侧顶叶白质对称性缺血、水肿改变。
头颅CT诊断MRI可更敏感地显示出病灶,对诊断高血压性脑病具有重要价值。
头颅MRI诊断高血压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全血黏度增加高血压性脑病患者全血黏度增加,导致血流减慢,血管阻力增加。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高血压性脑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
高血压性脑病的实验室诊断与脑卒中鉴别高血压性脑病常表现为全脑症状,如头痛、呕吐等,而脑卒中常表现为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与癫痫鉴别高血压性脑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等,而癫痫常表现为发作性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高血压性脑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03高血压性脑病的治疗与预后在急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高血压性脑病的一般治疗休息积极控制血压,防止血压过高或过低。
控制血压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饮酒。
高血压脑病怎样治疗?

高血压脑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高血压脑病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高血压脑病应该吃什么药。
*高血压脑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药物治疗本病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因此应力争早期确诊,卧床休息,尽快降血压,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控制癫痫发作,预防心力衰竭等。
具体治疗及处理措施是:1.高血压脑病发作时应在数分钟至1h内使舒张压迅速降至110mmHg(高血压患者)或80mmHg以下(血压正常者),恢复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但降压不要过快、过低,以防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诱发脑梗死;老年人个体差异大,血压易波动,用药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引起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
临床常用:(1)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可同时使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前后负荷均降低,适于伴左心衰或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患者,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1ml/min,每2~3min测1次血压,调整滴速及用量使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此药降压迅速稳定,无不良反应,但理化性质不稳定,配制后须在12h内使用。
(2)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25mg加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节滴速,降压作用迅速,监护较硝普钠简单,副作用较少,有人主张用它代替硝普钠,尤适宜合并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功能不全者。
(3) 利舍平(利血平)(Reserpine):可耗竭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贮存,扩张血管及降低血管周围阻力。
1mg肌内注射,1.5~3h起效,必要时每6~12h可重复注射,适于快速降压后维持用药。
副作用为鼻塞、口干、心动过缓、嗜睡和帕金森病样表现。
(4)卡托普利(captopil):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的特异性竞争型抑制剂,抑制RAA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
高血压脑病诊断及护理

04
高血压脑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01
02
03
04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 ,以免加重患者头晕、头痛等
症状。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休息
和睡眠。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 盐、高脂、高糖的食物,控制
总热量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 Nhomakorabea用力排便 ,以免诱发脑出血等并发症。
病情观察与护理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偏瘫 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高血压脑病可分为弥漫性脑 病型和局限性脑病型两种类型。
02
高血压脑病诊断技术
临床诊断标准
突发急剧的血压与颅内压升高的 症状,如严重头痛、呕吐、眩晕
、意识障碍等。
舒张压持续大于120mmHg,或 较基础血压升高超过50mmHg
1 2
学会放松
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
减少压力
尽量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适当调整自己的 心态。
3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医生等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THANKS
感谢观看
高血压脑病诊断及 护理
汇报人: 2023-12-05
目录
• 高血压脑病概述 • 高血压脑病诊断技术 • 高血压脑病治疗措施 • 高血压脑病护理常规 • 高血压脑病预防及健康教育
01
高血压脑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因血压突然升 高而导致的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 征,通常以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 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03
高血压脑病治疗措施
迅速降压
高血压脑病 PPT课件

+ 凡高血压者有血压急剧升高伴剧烈头痛, 甚至有意识和神志改变者,均应立即到医 院急救治疗。
+ 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或减轻 脑组织水肿与损伤是治疗的关键。
+ 1、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年龄越小,控制越严,最好每天监测血压 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
+ 2、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 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
邵泽涛
高血压脑病是指脑细小动脉发生持久而严重 的痉挛或广泛微血管栓塞,脑供血发生急 性障碍,也可能脑内小动脉因血压极度升 高而被迫扩张,从而使大脑过度灌注,导 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一系列临 床表现。
可发生于急进型或严重缓进型高血压病患 者,尤其是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者;在妊 娠中毒症、肾小球肾炎、肾血管性高血压 和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症状性高血压患者 中亦时有发生。发病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 头痛、恶心、烦躁不安等症状,然后发生 剧烈头痛、呕吐、心动过缓(个别亦可心 动过快)、脉搏有力、呼吸困难、视力障 碍、黑蒙、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也 可有暂时性偏瘫、半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 五、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 有的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 六、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中枢血管 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 七、其它脑机能障碍的症状:如失语、偏 瘫等。
+ 八、头痛:常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 多数为全头痛或额杭部疼痛明显,咳嗽、 活动用力时头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 当血压下降后头痛可得以缓解。
+ 3、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 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
+ 4、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
+ 5、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
高血压、脑中风急救要点

高血压急救法如果家庭中患高血压病的成员突然发病,家里的其他成员应能做出初步判断,并适当做些相应的处理,实属重要。
急救措施1.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
这时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
家中若备有降压药,可立刻服用,还可以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若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仍不见缓解,要及早护送病人到附近医院急诊治疗。
2.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
病人多在劳累或兴奋后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闷,可放射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
遇着上述情况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备有硝酸甘油一片舌下含服,或打开一支亚硝酸异戊酯吸入。
家中如备有氧气袋,可同时予以吸入氧气。
如症状不见减轻应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备车前往医院。
3.如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
应吩嘱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予以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在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
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伴有剧烈呕吐时,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危象的应急措施高血压急症,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在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增高,无论有无症状,收缩压超过26.7千帕(20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或血压虽为中度增高,但并发了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脑血管病,均为高血压急症,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危及生命。
高血压急症常见的有:1、高血压危象:因全身小动脉突然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使血压剧增,尤以收缩压增高为著,可超过26.7千帕(200毫米汞柱)。
面色苍白或潮红、烦躁不安、心悸、多汗、恶心、呕吐、手足发抖,并可发生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等。
2、高血压脑病:因全身小动脉,尤其脑内小动脉持续痉挛,导致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高血压脑病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01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高 纤维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 等强度有氧运动
02
03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 胖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 风险,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04
05
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 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 压
高血压脑病的治疗和 管理案例分析
添加 标题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于患者的治疗 和管理也非常重要,需要加强家庭 和社会对高血压脑病的认识和关注。
添加 标题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添加 标题
患者需要坚持长期服药,定期复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病情复 发或加重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标题
高血压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病 变,引起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 人更容易患高血压脑病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 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 高血压脑病的风险
血管病变:高血压导致血管壁增 厚、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 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病。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标题
高血压脑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
标题
高血压脑病的康复和健康管理
标题
高血压脑病的社会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
标题
高血压脑病的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
感谢您耐心观看
标题
康复目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心理支持
心理辅导:帮助患者 了解高血压脑病的相 关知识,减轻心理压
力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 好的社交关系,增强
高血压脑病名词解释

高血压脑病名词解释
高血压脑病是指高血压长期不合理控制或者突然剧烈升高,导致脑组织因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和血管破裂出血等病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以下是对高血压脑病相关术语的解释。
1. 高血压:指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常用来描述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mmHg)以上的情况。
2. 缺血:指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组织器官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情况。
3. 缺氧:指组织缺乏氧气供应的情况,可能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
4. 代谢紊乱:指机体的代谢产物在生理范围外累积,导致身体内各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的状态。
5. 病理改变:指病理学上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通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6.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指由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如头痛、眩晕、失眠、视力模糊、意识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
7. 血管破裂出血:指由于脑血管壁破裂,引起血液在脑组织内溢出的情况。
8. 神经系统症候群:指一组具有相同症状和体征的疾病,通常由于共同的病因或发病机制引起。
9. 脑血管病变:指脑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动静脉畸形等。
10. 综合征:指由多种相关症状和体征构成的疾病特征,常用来描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的复杂临床表现。
总之,高血压脑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可能涉及缺血、缺氧、代谢紊乱、血管破裂出血等病理改变,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症候群,并可包括脑血管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病
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可是,“高血压脑病”对于很多人而言,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我们这就来了解一下高血压脑病的基本信息吧!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
任何类型高血压只要血压显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但临床上多见于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妊娠中毒症等,也好发于急进型或严重缓进型高血压伴明显脑动脉硬化的病人。
除血压突然升高外,常伴剧烈头痛与神志改变,有时还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眼底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但不一定有出血、渗出或水肿,降压治疗后可迅速恢复。
高血压脑病为高血压病程中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情况,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其症状可完全消失,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以脑部损害最为突出,必须及时抢救治疗。
凡高血压者有血压急剧升高伴剧烈头痛,甚至有意识和神志改变者,均应立即到医院急救治疗。
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水肿与损伤是治疗的关键。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度而使脑、心、肾的血液灌注发生障碍。
系统治疗高血压和原发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病情稳定后应逐步向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过渡并坚持长期、正规治疗。
...
高血压脑病的原因
任何类型的高血压均可发生高血压脑病。
妈妈网百科将病因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类。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占1%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
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的疾病,如: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也可发生。
2、继发性高血压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血压中等程度增高,也有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可能。
3、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
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
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4、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
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
它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多见于儿童或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则以青少年及成年多见,子癎常见于年轻妇女,恶性高血压30~50岁最多见。
2、成人舒张压>140mmHg,由于儿童、孕妇或产后妇女的初始血压较低,当血压>180/120mmHg即可发病。
眼底检查可见呈Ⅳ级高血压眼底改变,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
3、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一般出现高血压脑病需经12~48小时,短则数分钟。
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黑朦、烦躁等先兆症状。
发病后以脑水肿症状为主,大多数病人具有头痛、抽搐和意识障碍三大特征,谓之为高血压脑病三联征。
头痛常是HE的早期症状,多数为全头痛或额枕部疼痛明显,咳嗽、活动用力时头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当血压下降后头痛可得以缓解。
随着脑水肿进行性加重,于头痛数小时至1~2天后多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如嗜唾、昏睡、意识模糊、木僵、躁动不安、谵妄、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若视网膜动脉痉挛时,可出现视力模糊、偏盲或黑朦。
有时还可出现一过性偏瘫、半身感觉障碍、颅神经瘫痪、甚至失语;亦可见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有些患者可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延髓或视丘下部缺血及局部酸中毒所引起。
少数病例于脑病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及时降血压治疗后所有症状在数分钟至数日内完全消失,不留后遗症;否则可导致严重损害,发生昏迷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
高血压脑病怎么治疗
高血压脑病及时处理好的话,能达到很好的康愈效果,但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因此高血压脑病患者要力争早期确诊,卧床休息,尽快降血压,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控制癫痫发作,预防心力衰竭等。
具体治疗及处理措施是:
1、高血压脑病发作时应在数分钟至1h内使舒张压迅速降至110mmHg(高血压患者)或80mmHg以下(血压正常者),恢复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但降压不要过快、过低,以防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诱发脑梗死;老年人个体差异大,血压易波动,用药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引起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
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1)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可同时使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前后负荷均降低,适于伴左心衰或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患者,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1ml/min,每2~3min测1次血压,调整滴速及用量使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此药降压迅速稳定,无不良反应,但理化性质不稳定,配制后须在12h 内使用。
(2)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25mg加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节滴速,降压作用迅速,监护较硝普钠简单,副作用较少,有人主张用它代替硝普钠,尤适宜合并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功能不全者。
...
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的区别
除了高血压脑病,还有一种病症名为“高血压危象”。
它的临床表现与高血压脑病相似,那么高血压危象是什么?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有什么区别?答案马上揭晓!
高血压危象是指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烦燥、眩晕,强调的是短时间内血压升高。
高血压脑病是血压突然短期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意识障碍,强调中枢。
高血压脑病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脑部小动脉发生持久痉挛,导致脑循环的急剧障碍。
患者除血压升高外,还伴有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
高血压脑病的发生与动脉血压增高,脑血流量减少和脑部小动脉痉挛有关。
当大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时,脑部小动脉发生痉挛,脑血流量减少,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脑组织的ph值降低,以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使脑血液循环恶化出现脑部症状。
高血压危象多半发生在高血压病程迅速发展,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出现心、脑、肾等处的小动脉暂时性剧烈痉挛的情况下,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悸、气促、胸前区疼痛、肺水肿、抽搐、昏迷等症状。
持续肾小动脉痉挛引起的肾缺血得不到及时控制,常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的发生原理基本相仿,但因不同病人小动脉痉挛所发生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各脏器的损害也不同。
如血压突然升高,病人临床表现以脑部症状为主,即为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突然升高的同时,引起肾、心、脑等处的功能障碍而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心力衰竭表现,即为高血压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