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微生物学2

合集下载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立克次氏体是一类______、______的原核生物,它与支原体的区别是______和______,与衣原体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的立克次氏体,称作______。

2、一般地说,动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以______和______为主,植物病毒以______为主,噬菌体以______居多,而真菌病毒则都是______。

3、Calvin循环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3个阶段。

4、蓝细菌的培养可用______培养基。

5、我国自古以来就利用曲霉做发酵食品,如利用______的蛋白分解能力作酱,利用______的糖化能力制米酒。

6、由科赫提出的确证某病原体为某传染病病因的学说称为______,它的主要内容有:①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

7、生物效价可用______、______测定,其中以______中的______最为常用。

8、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______。

该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固氮体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3种。

9、丝状真菌遗传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过程和______过程,并通过遗传分析进行的,而______是丝状真菌,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特有的遗传现象。

10、周围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市场上销售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较高的“螺旋藻”,实际上是一种蓝细菌。

()12、从经济的角度和对微生物适用性来看,“C·H·O·N”类均不是多数微生物良好的碳源。

()13、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机制,其一为“粗调”,借以调节现成酶分子的催化能力,另一为“细调”,借以调节酶合成量的多寡。

2022年河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球菌按其细胞分裂后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单球菌,如______;双球菌,如______;链球菌,如______;四联球菌,如______;八叠球菌,如______;葡萄球菌,如______。

2、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______。

3、1966年,M.J.Dilworth和R.Scholhorn等人分别发表了既灵敏又简便的测定固氮酶活性的______,大大推动了固氮生化的研究。

4、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食用菌一般是指可食用的有大型______的高等真菌,分类上主要属于______,其次为______。

6、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界、______界、______界和______界。

7、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三基点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参与硫循环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9、吖啶类染料常可引起DNA的______。

10、人体的白细胞种类很多,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具有吞噬功能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无吞噬功能但在特异性免疫中作用极其重要的有两种,即______与______。

二、判断题11、支原体与L-型细菌极其相似,但后者具有恢复形成细胞壁的能力。

()12、大多数放线菌和真菌都是氨基酸自养型生物。

()13、在光能自养型生物中,凡属原核生物者必不产氧。

()14、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是一种典型的温和噬菌体。

()15、分生孢子是真菌中最常见的无性孢子,各类真菌都产生这种类型的孢子。

()16、影响较大的生物五界学说是由Whittaker于1969年提出的。

()17、血球计数板计数区的面积是1mm2。

2021年河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河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河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状、______状和______状三种,此外,还有少数______状和______状等。

2、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______。

3、硝化细菌是属于______营养型微生物,它们的碳源是______。

其中亚硝酸细菌能够将______氧化为______,硝酸细菌则能够将______氧化为______,从而获得能量。

它们用于还原CO2的NADH2,是在消耗大量 ______的情况下,通过______的方式而产生,这也是它们生长缓慢和生长得率低的原因之一。

4、根据______,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食用菌一般是指可食用的有大型______的高等真菌,分类上主要属于______,其次为______。

6、人类对微生物的发现和认识,比对动、植物晚得多,其原因是微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特点。

7、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______。

8、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9、大肠杆菌基因组的主要特点是:遗传信息的______,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______,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

10、在补体结合实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为补体结合实验______,说明样品中______抗原存在。

二、判断题11、任何芽孢都由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芽孢核心这几个层次组成。

()12、只有能利用无机氮化物合成氨基酸的微生物,才属于氨基酸自养微生物。

()13、硝酸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和[H],是由水合亚硝酸(H2O·NO2-)脱氢,并分别经呼吸链和逆呼吸链传递后提供的。

()14、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ssRNA。

()15、厚垣孢子是由有隔菌丝的真菌产生的。

()16、至今利用全细胞水解液的糖型来作菌种鉴定的主要微生物,是放线菌。

河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一2020-2021第二学期《微生物学》考试

河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一2020-2021第二学期《微生物学》考试

河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一2020-2021第二学期《微生物学》考试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8分)1.细菌单位是() [单选题] *A. dmB. cmC. mmD.umE. nm(正确答案)2.对下列细菌大小表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葡萄球菌体直径约 1umB.大肠埃希菌长约 2~3umC.阴沟肠杆菌宽约 0.3~0.5umD.霍乱弧菌体长 2~3umE.布鲁菌长 2~3um(正确答案)3.下列细菌菌体形态呈链状排列的是() [单选题] *A.卡他布兰汉菌B.屎肠球菌(正确答案)C.腐生葡萄球菌D.肺炎克雷伯菌E.淋病奈瑟菌4.下列细菌菌体形态呈螺旋形排列的是() [单选题] *A.表皮葡萄球菌B.产酸克雷伯菌C.克氏耶尔森菌D.鼠咬热螺菌(正确答案)E.鲍氏志贺菌5.下列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单选题] *A.细胞壁B.芽胞(正确答案)C.细胞膜D.核质E.细胞质6.不属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是() [单选题] *A 脂蛋白B.聚糖骨架C.四肽侧链D.五肽交联桥(正确答案)E.脂多糖7.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具有很强抗原性的成分是() [单选题] *A.外膜B.肽聚糖C.磷壁酸(正确答案)D.聚糖骨架E.五肽交联桥8.下列菌有细胞壁外膜层的是() [单选题] *A.粪肠球菌B.溶血葡萄球菌C.新型隐球菌D.产酸克雷伯菌(正确答案)E.克柔假丝酵母菌9.下列不属于细菌细胞质基本成分的是() [单选题] *A.水B.聚糖骨架(正确答案)C.无机盐、糖D.蛋白质、脂类E.核酸10. 控制细菌某些特定遗传性状的是() [单选题] *A.核质B.胞质颗粒C.质粒(正确答案)D.核糖体E.蛋白质11.细菌细胞质中决定菌体嗜碱性的物质是() [单选题] *A.核糖核酸(正确答案)B. 质粒C.蛋白质D.双链闭环 DNAE.脂类12.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单选题] *A.核糖核酸B.脂类C.质粒D.核质(正确答案)E.蛋白质13.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单选题] *A.荚膜B.核质(正确答案)C.鞭毛D.菌毛E.芽胞14.对细菌荚膜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B.致病作用C.抗原性D.有特殊的 H 抗原(正确答案)E.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15. 下列对细菌鞭毛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是由细胞质伸出的蛋白质丝状物B.长度超过菌体数倍C.弧菌都具有鞭毛D.革兰阴性杆菌都具有鞭毛(正确答案)E.螺菌都具有鞭毛16.下列有菌毛的细菌是() [单选题] *A.表皮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霍乱弧菌(正确答案)E. 结核分枝杆菌17.细菌的 DNA 存在于() [单选题] *A.蛋白质B.染色体和质粒中(正确答案)C.细胞质染色体外D.细胞壁E.聚糖骨架中18.下列不属于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是() [单选题] *A.脂质B.载体蛋白C.多糖D.酶E.磷壁酸(正确答案)19.下列能将雄性菌的某些遗传物质转移给雌性菌的特殊结构是() [单选题] *A.单鞭毛B.普通菌毛C.性菌毛(正确答案)D.双鞭毛E.周鞭毛20. 典型 L 型细菌菌落是() [单选题] *A.油煎蛋样菌落(正确答案)B.光滑型菌落C.丝状菌落D.G 型菌落D.G 型菌落E.F 型菌落21.细菌的 RNA 主要存在于() [单选题] *A.细胞壁B.聚糖骨架C.胞质(正确答案)D.脂多糖E.蛋白质22.细菌所含核糖核酸占细菌干重的() [单选题] *A.5%B.10%(正确答案)C.15%D.20%E.25%23.细菌 L 型的特点不包括() [单选题] *A.形态多形性B.染色不确定性C.渗透压敏感性D.生化反应增强(正确答案)E.对抗生素抵抗50.从患者标本中新分离的 L 型菌落常呈() [单选题] *A.颗粒型(正确答案)B.荷包蛋样C.丝状菌落D.露珠样E.脐状菌落24.细菌需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是() [单选题] *A. H2OB. O2(正确答案)C. CO2D. ATPE. ADP26. 螺形菌属于() [单选题] *A.细菌(正确答案)B. 螺旋体C.杆菌D.病毒E.真菌27. 属于细菌遗传物质的是() [单选题] *A.脂多糖B.质粒(正确答案)C.胞质颗粒D.荚膜E.鞭毛28. 细菌的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单选题] *A.脂多糖(正确答案)B.质粒C.胞质颗粒D.荚膜E.鞭毛29. 内毒素是 G-菌的菌体成分的() [单选题] *A.肽聚糖B.脂多糖(正确答案)C.磷壁酸D.胞壁酸E.脂蛋白30.细菌贮存营养物质的是() [单选题] *A.脂多糖B.质粒C.胞质颗粒(正确答案)D.荚膜E.鞭毛3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单选题] *A. cmB. nmC. mmD. um(正确答案)E. dm32.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单选题] *A.芽孢B.荚膜C.中介体(正确答案)D.菌毛E.鞭毛33.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下列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B.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有关C.决定细菌的分裂(正确答案)D.是细菌外层结构,比较坚韧.且具有高度弹性E.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菌体的抗原性34.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为() [单选题] *A. 外膜B.磷壁酸(正确答案)C.脂多糖D.肽聚糖E.脂蛋白35.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是() [单选题] *A.较疏松B.无磷壁酸C.有脂多糖D.有脂蛋白E.肽聚糖含量多(正确答案)36.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组分是() [单选题] *A.肽聚糖B.磷壁酸C. 氨基酸D.外膜(正确答案)E.细胞膜37.具有物质转运与生物合成和分泌等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单选题] *A.细胞壁B.细胞质C.核质D.异染颗粒E.细胞膜(正确答案)38. 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单选题] *A.中介体B.细胞膜C.核糖体(正确答案)D.胞质颗粒E.核质39.能维持细菌固有外形的是() [单选题] *A.细胞核B.细胞壁(正确答案)C.细胞膜D.细胞质E.中介体40.细菌核质的特点是() [单选题] *A.有典型细胞核结构B.含组蛋白C.无核膜与核仁(正确答案)D.含两条染色体E.DNA 呈线状41.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单选题] *A.染色体、核糖体、质粒B.染色体、核糖体、转位因子C.染色体、中介体、转位因子D.染色体、核糖体、中介体E.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正确答案)42.质粒是细菌的() [单选题] *A.核质 RNAB.胞浆中的异染颗粒C.核质 DNAD.染色体外的 DNA(正确答案)E.胞浆中的 RNA43.关于荚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是细菌侵袭力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B.与细菌运动有关C.与细菌分裂有关D.与细菌染色有关E.与细菌接合有关44.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单选题] *A.荚膜B.芽胞C.性菌毛D.鞭毛(正确答案)E.普通菌毛45.关于细菌菌毛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与细菌运动有关B.与细菌染色有关C.与细菌分裂有关D.与细菌黏附有关(正确答案)E.与细菌抵抗力有关46.细菌的休眠形式是() [单选题] *A.荚膜B.芽胞(正确答案)C.性菌毛D.普通菌毛E.鞭毛47.细菌菌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单选题] *A.水(正确答案)B.无机离子C.酶D.有机物E.肽聚糖48.决定细菌抗原性的是() [单选题] *A.细胞核B.细胞壁(正确答案)C.细胞膜D.细胞质E.中介体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有关芽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芽胞容易着色(正确答案)B.芽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C.一个芽胞遇适宜环境只生成一个繁殖体D.芽胞是细菌的休眠状态E.细菌都产生芽胞(正确答案)2.细菌特殊结构包括() *A.细胞壁B.荚膜(正确答案)C.细胞膜D.细胞质E.菌毛(正确答案)3. 下列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 *A. 个体微小(正确答案)B. 种类繁多(正确答案)C. 分布广泛(正确答案)D. 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观察到(正确答案)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4.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除细菌外还包括有() *A. 放线菌(正确答案)B. 支原体(正确答案)C. 衣原体(正确答案)D. 立克次体(正确答案)E. 螺旋体(正确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 按照结构、化学组成不同将微生物分成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型。

2022年河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经简单染色后呈______。

2、植物病毒一般可引起宿主植物三类明显的症状: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

3、微生物生物氧化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4、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前者来自于______的氧化放能,而后者则来自于______的氧化放能;生长所需的碳源前者以______为主,后者则以______为主要来源。

5、真菌的特点有:①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和⑥ ______等。

6、著名的微生物学家Roger Stanier提出,确定微生物学领域不应只是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而且也应该根据有别于动、植物的______。

7、现代发酵罐除罐体外,还要有一系列必要的附属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进行自然转化的必要条件为______和______。

10、在免疫学反应中,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1、血球计数板计数区每小格的体积是1/4000cm3。

()12、营养琼脂培养基是在实验室里用的一种天然培养基。

()13、由于固氮酶对氧的极度敏感,因此,凡能固氮的微生物都是厌氧菌。

()14、拟病毒是一类存在于辅助病毒颗粒中的卫星RNA,故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植物和得到复制。

()15、足细胞可在曲霉和青霉的分生孢子梗的基部找到。

()16、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2022年河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河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河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在微生物促进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六大战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的鞭毛具有______功能,菌毛具有______功能,性菌毛具有______功能。

3、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一般有三个主要原因: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

4、无菌室杀菌通常采用_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方法。

5、真菌菌丝的横隔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类型。

6、毒力是特定的病毒______,它是______的特征。

7、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______,且在______丰富和______土壤中这个比例较高。

8、蓝细菌的培养可用______培养基。

9、在肽聚糖生物合成的三个阶段中,均会受到相应抗生素的抑制:在细胞质中时,______可抑制L-丙氨酸消旋酶的活力;在细胞膜上时, ______和______分别有一处抑制效应;而在细胞壁上时,则______可抑制转肽酶的转肽反应。

10、干扰素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功能。

二、判断题11、丛枝状菌根又称泡囊丛枝状菌根,这是一类最重要的外生菌根。

()12、培养营养缺陷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必须同时加入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及嘧啶。

()13、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其肽尾的氨基酸残基数是恒定的。

()14、影响较大的生物五界学说是由Whittaker于1969年提出的。

()15、在芽孢萌发前,可用加热等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活化,这种活化过程是可逆的。

()16、子囊的形态通常为圆形,棒形或圆桶形三种,但子囊孢子的形态因种而异,各式各样。

()17、稀释平板测数时,无论是用混菌法,还是用涂抹法,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都是1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2)性菌毛(sex pili)
与细菌遗传物质的转移有关
第3章 细菌的生理
河大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许国强
主要内容
一、细菌的理化性状
二、细菌的营养与繁殖
三、细菌的新陈代谢
---- 1.细菌的呼吸(产能过程)
• ---- 2.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 • • ----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2.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与速度 --3.细菌的人工培养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
• 为原始的核,即细菌遗传物质所在的区域
• 其功能为:携带遗传信息,控制遗传性状
三、 细 菌 的 特 殊 结 构
• • • • ----荚膜 ----芽胞 ----鞭毛 ----菌毛
三、细 菌 的 特 殊 结 构
• (一)荚膜(capsule):是有些细菌在营养丰富 的环境中于细胞壁外形成的一层黏液性物质。 • 若厚度小于0.2微米时,称微荚膜。 • 2.荚膜的功能:保护细菌。 • ----抵抗干燥; • ----抵抗吞噬与消化; • ----抵抗其他杀菌因素的作用; • ----黏附作用。 •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 第一节 细 菌
• 一、 细 菌 的 大 小 和 形 态 • 二、 细 菌 的 基 本 结 构• 三、•源自四、细 菌 的 特 殊 结 构
细 菌 的 检查方法
一、 细 菌 的 大 小 和 形 态
• (一 ) 细 菌 的 大 小 • ----以微米为单位 • (二 ) 细 菌 的 形 态 与 排 列 • ----球菌(cocci) • ----杆菌(bacillus): • ----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讲 绪(序) 论 (PREFACE)
主要内容:
一、微生物 (一)微生物概述 (二)微生物分类 二、医学微生物学 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四、微生物学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微生物
(一)微生物概述: 概念、特点、作用

1.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的特点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表面积大、代谢 力强、繁殖快。 (2)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 (3)易发生变异
• 分解代谢----糖分解与生化反应(P29) : • 单糖发酵试验:以细菌分解糖的能力来鉴别细菌
3.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 分解代谢----糖分解 与生化反应: • 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以甲基红 为指示剂测定培养液 的pH来鉴别细菌
• 产气杆菌可将2分子丙酮酸→1分 子乙酰甲基甲醇(-) • 大肠杆菌(+)
----细菌学

----病毒学 ----真菌学
二、医学微生物学
3.学习目的和方法:
学习目的:掌握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以够用为原则。 学习内容和方法:两性两法 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方法
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经验时期

1.酿酒、制醋、2.保存食物、3.认识疾病 4. 防治疾病
• peptide side chain • peptide cross-bridge
– D- and L- amino acids – diaminopimelic acid组成
青霉素 作用点
革兰阳性菌特有成分----磷壁酸
• (2) 磷壁酸(teichoic acid) • 为大分子聚合物(由核糖醇或甘油聚合而 成的长链) • 有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d )和膜磷 壁酸(membrane teichoic acid )两种 (结合方式)
形 态 与 排 列
• 1.球菌(cocci):包括双球菌(diplococci)、链球 菌(streptococci)、四联球菌(tetrads)、八 叠球菌(sarcina)和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 2.杆菌(bacillus):其大小、排列不同,呈长杆状、 短杆状、球杆状和链杆状等。 • 3.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包括弧菌(vibrio) 和螺菌(spirillum)。
分解代谢----糖分解与生化反应:
• VP试验: 2分子丙 酮酸→1分子乙酰甲 基甲醇→二乙酰→ 红色化合物(为阳性)
• 微生物的特点
•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表面积大、代谢力强、 繁殖快。 • (2)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 • (3)易发生变异
• 微生物的种类
三大类: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微生 物 常见致病微生物:八类(四体、三菌加病毒)
第2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河大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许国强
主要内容
• • • • • • (1)水 (2)碳源 (3)氮源 (4)无机盐 (5)生长因子 不同的细菌对营养要求不同
细菌对气体(氧气)的要求类型
• 需氧菌(Obligate aerobes) • 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 ??
• 缺乏两种酶系统:
• 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 • 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
3.鞭毛(flagella)
• 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弯曲的丝 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 功能: •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 ----可增强细菌的致病性; • ----鞭毛蛋白有很强的抗原性; • ----有利于细菌的鉴别。
(四)菌毛(pili or fimbria)
菌毛:细菌菌体外更细、短而直的丝状物, 见于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 (1)普通菌毛(common pili)

2.微生物细胞水平分类
微生物类 型 非细胞型 微生物 原核细胞 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 型微生物 种类代表 如病毒 微生物特征 个体小、无细胞结构、 只有一种核酸、只能 在活细胞内寄生 无核膜、核仁及细胞 器,只有裸露的DNA 有高度分化的核及多 种细胞器,行有丝分 裂
如细菌、放 线菌等 如真菌
3.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 P10、11图
(二)细胞膜(cell membrane)
• 是细胞壁内侧一层柔软而有弹性的半透膜 • 由脂质双层加蛋白组成----液态镶嵌结构
(二)细胞膜(cell membrane)
• 细胞膜的功能: • ----物质交换(运输)功能 • ----呼吸功能(氧化产能) • ----合成大分子物质 • ----与细胞分裂、芽胞形成等有关
• 繁殖方式: 二分裂
细菌的繁殖速度
• 快:
• • • • 一般20分钟繁殖一代 快的7~8 分钟繁殖一代 慢的15~18小时繁殖一代 Generation time---time for bacterial mass to double
细菌的(群体)生长曲线
• 迟缓期(lag phase)
• 对数生长期(logarithmic phase) •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 衰退期(decline phase)
细菌对气体(氧气)的要求类型
•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s)
• 耐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
respire anaerobically not killed by oxygen
Microaerophilic bacteria
繁殖方式和速度
二、医学微生物学
概念: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命 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 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人体相互关系的 一门科学。只涵盖了微生物学的一小部分。
1.
二、医学微生物学
2.教材的内容与使用:
本书共分三篇,分别为:
三、细菌的新陈代谢(P28)
---- 1.细菌的呼吸(产能过程) • ---- 2.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一)细菌的呼吸(产能过程)
• 需氧呼吸----以氧分子作为受氢(电子) 体 • 厌氧呼吸----以无机物作为受氢(电子) 体 • 发酵----以有机物的中间产物为受氢(电子) 体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应用
(二)芽孢(spore)
•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不良环境中,胞质脱水浓缩 形成的一个圆形或卵圆形折光性很强的小体。 • 作用:因芽孢抵抗力强,可使细菌度过不良环 境。 • 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 • ----含水量少,蛋白不易变性凝固; • ----壁厚而致密,有害因子不易进入; • ----含有特殊的耐热物质(DPA)。
二、
• • • •
细 菌 的基 本 结 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一)细胞壁(cell wall)
• 1.细胞壁的结构组成
• (1)主要成分: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 • 肽聚糖由glycan backbone
– muramic acid – Glucosamine
二、细菌的营养与繁殖
•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 ----充足的营养(ample nutrition) • ----适宜的pH(optimal pH ) • ----适宜的温度(optimal temperature) • ----必要的气体(necessary gas) • ----渗透压
细菌的营养物质
形态学时期 实验(生理学)时期
病毒的发现

抗菌药物的发现
微生物学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微生物学的现状:
1.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成就): 2.不断发现新的微生物 3.防治措施的改进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病原学研究: 新型疫苗的研究: 诊断技术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