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朝对大理国的人性假定
大理国虽说国土小 为什么赵匡胤会放过这个国家呢

大理国虽说国土小为什么赵匡胤会放过这个国家呢本文导读: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南部有个大理国,大理的皇帝姓段。
《射雕英雄传》里的一灯大师原来就是大理国的皇帝,还有《天龙八部》的段誉的父亲段正淳,是大理国的镇南王;段誉本身也是大理的皇帝。
大理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如果不是金庸先生的几部武侠小说,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大理国由段思平于公元937年建立,而赵匡胤建立宋朝是公元960年,所以大理和宋朝是同时代的国家。
赵匡胤和赵光义在统一中原的战争中,灭掉了后蜀、南唐、南汉、吴越、漳泉、南平、北汉等国家。
后来,宋朝又长期和辽、西夏交战。
从军事力量上来说,大理远远没有西夏和辽国彪悍,为何大宋灭掉那么多国家,而且又和强敌死磕,为何放过弱小的大理呢?宋朝,我们一般也把它当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
尽管它和汉、唐、元、明、清相比较版图要小得多。
宋朝的版图,是华夏民族的核心区域,民族相对而言比较单一。
而且宋朝实行的是重文抑武的国策,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扩张的兴趣。
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如汉之匈奴、晋之五胡乱华、唐之突厥。
到了北宋,辽国和西夏成了中原政权的大威胁。
因此北宋的国防力量主要部署在北方防线上,而远在南方的大理,对北宋够不成任何威胁。
大理所在的云贵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势险峻,经济落后。
宋朝即使攻占大理国,也难以形成有效统治和发展,反而会成为中央政权的负担和包袱,得不偿失。
宋朝立国后不久,赵匡胤收服了南方一些小政权。
当南征到大理国边境时,宋太祖遇到了大理国君段素顺。
在段素顺的劝说下,赵匡胤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使大理国得以保存。
到了宋徽宗时期,大理国的皇帝段和誉(就是天龙八部里段誉的人物原型)主动派人向北宋朝贡。
宋徽宗册封段和誉为大国国王、云南节度使等官职。
从法理上来讲,大理已经是宋朝的地盘了,更不需要出兵侵占了。
后来,大理国被蒙元攻克。
但蒙古人同样没有精力去管理大理,而是让大理国皇帝继续统治治理,只要承认大理是元朝国土,每年向朝廷进贡就行了。
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张载的人性论分析

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张载的人性论分析张载关学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北宋的科技、文化和思想领域都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成就。
北宋时期也是儒学发展到一个全新高度的时期。
在中国时期,儒学在融合了一部分道家戏说和佛家学说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全新的儒学思想体系,这就是有“新儒学”之称的理学。
理学是一门影响十分深远的思想学说,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学派,其中北宋著名思想家,也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关学”就是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一个流派。
张载雕像关学这个流派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北宋庆历年间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而张载则是关学真正的创立者。
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作为创始人的张载是关中人,因此得名。
又因为张载史称魏“横渠先生”,因此“关学”又被称作“横渠之学”。
关学的基本思想理论有这样几种。
一是气本论,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由一种“气”所产生和变化而来的,气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二是认识论,抓住人物为事物是各种感觉的由来,要想认识事物,就要多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认识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三是“一物两体”辩证法,主要认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气有相互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于是由气所组成的事物也都是矛盾的*** 体,没有矛盾就没有这个变化的世界。
除了这三个主要的理论之外,还有“道德观”、“人性论”等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认识世界万物。
张载“关学”自创立之后,经过后世许许多多学者的发展,终于成为了理学中十分重要的流派,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张载人性论张载人性论是指由北宋时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张载所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学说。
张载的人性论在总结了天人先秦时期以来关于人性的多种学说,在广发吸取各家学说的长处和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性学说。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张载的人性论是建立在他的“气本论”基础上的,我们要想了解他的人性论就必须对他的气本论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张载雕像张载的气本论认为,人和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所产生和构成的。
大理国的历史简介

20XX年大理国的历史简介大理国(白语:Dablit guaif)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
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中国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大理国(白语:Dablitguaif,937年-1254年)是位于中国云南周边地区由白蛮人段思平建立的政权。
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后人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为大理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就曾经对大理国做了唯美的猜测和遐想。
大理国于937年由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
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国号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称妙香国。
1095年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1096年高升泰在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国。
1253年,大蒙古国忽必烈“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
大理国灭亡后,蒙哥汗三年(1253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辖境包括现今大理、洱源、巍山、祥云、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腾冲等地。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云南内地共设有助个府),辖境相当于今天的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
这当中,作为洱海周围的大理县也数易其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县,1913年改名大理县,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
政治大理国的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脱胎于军事民主制度,借鉴了中央王朝的政治制度设置,进行了民族内部的改革。
大理300余年间,云南各族人民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继续进行。
宋政权曾多次册封大理统治者为王。
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
大理国主段氏投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
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
经济大理社会经济较南诏时有较大发展。
大理的农业生产已和四川资中、荣县相差无几。
畜牧业颇为发达,每年有数千匹马贩到广西。
大理国对宋王朝的国家认同

双 方在 政治 、 经济 、 文化 各方 面交 往 的史料 , 本 文认
为大理 国对 宋 王朝 产 生 国家 认 同 的原 因有 以下 几
个 方面 : ( 一) 地 理 环 境 的 影 响
念 的界定 , 她认为“ 国家 认 同就 是 人 们对 国 家 政 权 的态 度 与情感 , 指 对 国 家政 权 的 认 可 、 选 择 和 自愿 将 自己 同化 于 国 家 这 个 集 体 中 的心 理 活 动 , , [ 1 3 4 4 。
“ 国家认 同” 一说 , 但 这并不 是说 中国古 代 不存 在 国 根 据全 面爬 梳 和 认 真研 读 大 理 国和 两 宋 王 朝
家认 同现象 。迄 今 学 术 界 对 于 “ 国家 认 同” 内 涵 的
理解 还 没有 达 成 共 识 。在 对 “ 国 家认 同” 概 念 的 诸 多理 解 中 , 本 文 比较赞 同彭 丰 文对 于“ 国家认 同” 概
大理 国是宋朝 时期 我 国西 南 地 区 很 有 实力 的 地 方 民族 政权 , 在 当 时 的 地 缘 政 治 格 局 中处 于 重 要 地 位 。然 而就是 这 样 一 个 几 乎 和 宋 王 朝 在 时 间 上 并
不 仅古 代先 民的 生产 生 活 受 地 理 条 件 的 限 制 非 常 明显 , 即使在 今天 的生存 生 活等条 件 大为 改善 的边疆 民族 地 区 , 人们 的生产 方 式和生 活 状况 仍 不
1 O 8
吉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第3 5卷
况直接 相关 。从 地理 区位上 看 , 大 理 国地处 中 国西
家理论 。 自西汉 武帝把 儒学 推上 官方 宝座 以来 , 随 着 中原王 朝 的开 疆拓 土 , 中原 的历 史文 化逐 渐 扩散 到更 加广 阔 的边 疆 民族 地 区 , 以儒 学为 代表 的汉地
宋朝与大理国的战争与和平西南边疆的历史演变

宋朝与大理国的战争与和平西南边疆的历史演变宋朝和大理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在西南边疆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篇文章将探讨宋朝与大理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这段历史演变的影响。
一、宗主权之争与宋朝的大理国统治宋朝与大理国的纷争始于宋太宗赵光义时期。
当时,大理国是西南边疆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国力日益强盛,威胁到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宋太宗决定对大理国进行军事行动,以确保边疆的安全。
于是,宋朝与大理国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宋朝派出大军多次进攻大理国,但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大理国的军队善于战斗,并且熟悉当地的地形,这使得宋朝的军队在进攻中遭遇了很大的阻力。
然而,宋朝并没有放弃对大理国的战争努力。
经过多年的战争,宋太宗最终成功地将大理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下,确立了宗主权。
这也奠定了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并维持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二、和平时期的边疆交流与繁荣在宋朝统治下,大理国与宋朝之间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宋朝向西南边疆派遣了大量官员,管理和监督边疆地区的发展。
与此同时,大理国也积极与宋朝保持联系,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的合作与发展。
在这段和平时期,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宋朝的农业技术和经济制度逐渐引入到大理国,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与此同时,由于宋朝和大理国的贸易合作,西南边疆地区的商业也迅速繁荣起来,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三、战乱与权力更迭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与大理国之间的和平逐渐破裂。
大理国的统治者发现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日益加强,开始对宋朝产生不满,并试图恢复自己的独立地位。
于是,宋朝与大理国之间的战争再次爆发。
这一次的战争,大理国意图重新夺回自己失去的权力。
虽然大理国的军队曾一度取得一些胜利,但由于宋朝军队的强大实力和优势,大理国最终在战争中失败。
大理国的统治者被迫向宋朝屈服,大理国再次成为宋朝的附庸国。
宋朝对大理不对称制衡

位于云南地区,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气候湿润,农业条件相对较弱。
历史背景与政治体制
宋朝
经历了唐末五代的动荡,逐步形成了 以文官为主导的政治体制,重视文化 和教育。
大理
南诏国后裔建立,实行藩镇制度,军 事力量较强,文化相对落后。
宋朝与大理的对外关系
宋朝
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开放程度较高。
对大理的边疆安全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如果大理的 势力扩张,将对大理的边疆安全构成威胁,可能导致 边疆地区的动荡和不安定。
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
宋朝与大理的不对称制衡对中国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制 衡关系不仅影响了宋朝和大理的 命运,也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 产生了影响。例如,这种制衡关 系可能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
01
宋朝在面对大理的不对称制衡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和稳定 边疆。这包括加强边防建设、发展经济、提高军事力量等。同时,宋朝也需要 与大理进行外交沟通,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
02
对宋朝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与大理的贸易往来是宋朝重要的经 济来源之一,因此不对称制衡可能导致贸易受阻,影响宋朝的经济发展。
05
结论:不对称制衡的启示
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启示
重视国家利益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将国家利益置 于首位,通过合理运用不对称制衡策 略,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重视发展中国家利益
在不对称制衡中,应关注发展中国家 的利益,推动国际社会公平正义,促 进全球共同发展。
强化外交策略
不对称制衡需要灵活运用外交策略,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 力。
北宋为什么没有灭掉大理国?大理国为什么能存在那么久

北宋为什么没有灭掉大理国?大理国为什么能存在那么久本文导读:当年由于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借辽兵,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
燕蓟地区一直是拱卫汉族中原王朝的坚固屏障,因此北宋从建国开始就一心想要重新夺取此地,来保护华北平原下的京都汴梁。
可是由于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内部战略指挥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失误,所以北宋在和辽朝的战争中处于劣势。
后来西北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了西夏,经常对北宋边界进行骚扰,北宋对西夏出兵,结果又是屡战屡败。
北宋整个时期,与夏辽两国的战事一直都是输多赢少,到头来签订协约,用岁币和布匹茶叶才换来来之不易的和平。
此时在北宋的西南边境上,还存在着一个政权,即大理段氏。
相比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大理国无论从军事上还是经济政治上都远不及西夏和辽国。
那么为什么北宋没有将大理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而是任由其在西南边界发展壮大?第一,北宋整朝军事战略布局都在北方自从周朝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烽火戏诸侯的幽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汉高祖在建国之初便被围困在白登,再到西晋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中原汉族政权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因此前车之鉴,北宋将重点兵力全部布局在北方,不管能否战胜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仍然坚持出兵北击。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放纵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中原汉族王朝将会有灭顶之灾。
相比北方的西夏和辽,北宋边陲的大理就显得弱小的多了。
并且自古以来,此地民族众多,无法形成统一的强大政权,所以大理对北宋王朝几乎构不成什么威胁,北宋就任由其自生自灭。
再者,北宋军事能力有限,无法进行南北两线的战事,故没有选择吞并大理。
第二,吞并大理的成本太大但获得的利益却少得可怜自古以来西南地区就受到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设置郡县,仍旧是一种少数民族部落的形式存在着。
原因就是云贵地区民族众多,而且地势艰险,中原王朝无法将这些地方有效的集中管理,就算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也只是将像孟获这种强部落首领征服,然后让其代为管理。
南诏大理国政治伦理思想析理

其政 治伦理思想理应归属 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的
范 畴 。 中国伦 理 思 想 史 换 个 角 度 说 就 是 中华 民族 伦理 思 想发 展 史 , 因此历 史 时期 存 在 的少 数 民族 及 其 建 构 的政 权 的伦 理 思 想 毫 无 疑 问是 中 国伦 理 思 想 史 不 可或 缺 的部 分 。笔 者 通 过 翻 阅 国 内有 影 响 的 中 国伦理 思 想史 系 列作 品发现 , 这些 著作 对 历 史 时期 少数 民族 伦理 思 想基 本 不涉 及 , 即使是 民族 史 方 面 的专 著 大抵 亦 如此 。南 诏 、 大理 国政治 伦 理 思 想 虽 是 中 国传 统 伦 理 思想 的有 机 组 成部 分 , 不 过笔 者 迄 今很 少 见 到这 方 面 的研究 成 果 问世 。因此 , 从
1 . 人 口迁 徙
南诏 、 大理 国是唐宋时期我 国西南地区的地方
民族 政 权 , 它 们 存 续 时 间达 五 百 多 年之 久 , 基 本 上 和 唐 宋 并存 。南 诏 、 大 理 国是 唐 宋 王 朝 的藩 属 国 ,
南 诏发 生 过几 次 大规 模 的人 口迁 徙 , 其 中有 一 次 南 诏 曾将 二 十 余 万 户 西 爨 白蛮 强 制 迁 到 滇 西 。 白蛮 主要 从事 农 业 生产 , 社 会 经 济发 展水 平 与 富庶 的蜀川 相 当 , 他 们 的西迁 促 进 了滇 西 地 区 的经济 发 展, 使 这个 地 区很 快 成 为滇 云 大地 的经济 中心 。伴 随 着 白蛮 西迁 , 原 以畜 牧业 为 主 的乌 蛮 随 即进入 原
必要 的劳动 力 , 同时亦 把先 进 的生 产技 术 带进 迁 人
大理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DAL I UNI VERS I T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宋 朝 对 大 理 国作 出
极 富 军 事 攻 击 性 的人 性 假 定
公 元9 7年 , 思平 建 立 大理 国 。90年 , 宋 3 段 6 北
政策 , 在制定之前事实上也有 自觉或不 自 的人性 觉
假定 在其 中。因此 , 人性 假定 的角度 , 从 能从 另一 个 侧 面 了解 、认 识 民族 关 系 中所 埋 藏 的深 层 次 的 问 题 。公 元 9 5年 宋平 定 后 蜀 , 帅王 全 斌 建议 乘 胜 6 统
南宋初 , 中央政府 已经无力经营西南地区 , 但播州 杨 氏仍 然 奉宋 朝 为 正朔 , 时等待 宋 朝 的征 调 。南 随
[ 摘要 ]虽然宋朝与大理 国之 间未发生过战争, 但宋朝还是对大理国作 出了富于军事攻击性的人性假定。这种假定体现在 一些
边吏的话语 中, 也体现在宋朝通过 密切 与大理国周边 民族或 民族政权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防御大理 国的西南 防御体 系中。宋 朝之所 以作 出这样 的假定 , 一个原 因是 宋朝认为大理国就是南诏 国的继续 , 而南诏 国具 有很 强的军事攻击性; 一个原 因是 宋 另
建立。整个大理 国与宋朝并立时期 , 大理 国对外 战
争并不频繁 , 与宋 朝 也 从 未 发 生 过 军 事 冲突 , 与 这 南 诏 和唐朝 的关 系形 成 了鲜 明的对 比。从 中似乎 可 以得 出这 样 的结 论 :大 理 国并 不 富 于军 事攻 击 性 。
攻取大理 , 以大理地 图献于朝廷。宋太祖却手执 并 玉斧 , 划大渡河为界 , 声称大渡河 以外 的地方不再
可 不 为陛下 言之 。今 日干戈 未 息 , 马为 急 , 战 桂林 招
以后 , 四川 为基 地 , 处 于 宋 朝 和 大 理 国之 间 的 以 对
川西南 、 川南 、 黔西 、 黔中、 黔南等少数 民族地区进
行 积 极经 营 , 加强 对 大理 国的 防御 。对 处 于大 理
买, 势不可辍 ; 然而所可虑者 , 蛮人 熟知险易 , 商买
朝 当时受到富于军事攻 击性的契丹 、 党项等少数民族严重的威胁。虽然宋朝的假定与具体事实不符 , 但还 是取 得 了好的效果 ,
达 到 了预 期 的 目的 。
[ 关键词 ]宋朝; 大理 国; 性假定 人
[ 中图分类号 ] 2 4 [ K4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7 — 3 5 2 1 )9 0 0 — 4 62 24 (0 10 — 0 6 0
郡, 以大 渡 河 为界 , 寇 不 能 , 臣 不 得 , 得 御 戎 欲 欲 最 之 上策 。今 国家南方 市 战 马 , 道远夷 , 王 ( ) 通 其 段 和
个 防御 大理 国 的西 南 防御体 系 。宋朝 在 占领 四川
誉遣清平官人献方物 。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诏还其直 , 却驯象 , 赐敕 书, 即桂 林遣 之 , 亦 艺祖 之 意 也 。然 臣有 私 忧 , 是 不
6
总第 9 期 3
赵永忠
试论宋朝对大理国的人性假定
第 1 卷 O
城 邑 以利互 市 时 ,宋 徽 宗 询 问宇 文 常 ,宇 文 常说 : “ 自孟 氏入 朝 ,艺祖 取 蜀舆 地 图 观之 ,划大 渡 河 为 境 , 百 五十 年无西 南 夷患 。今 若 于河外 建城 立 邑 , 历 虏 情携 贰 , 隙浸 开 , 中国之福 也 ”2 鹌 边 非 [ 。这 其 中
个 羁縻 州 ; 雅 州设 立 了 4 羁 縻州 ; 在 4个 在茂 州设 立 了 1 羁縻 州 ; 0个 在威州 设立 了 2个羁 縻州 。在潼 川
府路 的叙州设置了 3 个羁縻州 ;在泸州设立了 1 0 8
个羁 縻 州 。
思 州 和 播 州 地 区 , 北 宋初 年 , 在 主要 为土 著 首 领 田氏 和杨 氏所 据 。由于 宋朝 的不 断经 营 , 两个 这 地 区 的 民族 也先 后 内附 ,接受 了宋朝 的羁縻 统 治 。
【 y w r s o gD n s ; a ig o h ma auea smpi Ke o d S n y at D l K n d m; u n n tr su t n J y i o
“ 性 是 决定 人 在社 会 生 活 中具 体 行 动 的最 高 人 指 挥机 制 , 决 定着 人 在 各类 特 定社 会 环境 中将 如 它 何 行动 ” 。 民族关 系交 往 中所 涉及 的 民族 之 间 的 …
( ) 贾 囊橐 为 奸 , 审我 之利 害 , 我 之虚 实 , 知无 大 伺 安
国和宋朝之 间的黎州各 民族群体 ,在宋朝的经营
下 , 宋 朝 的关 系较 为 紧密 , 接 受 宋 朝 的羁縻 统 与 多
中、 咸通之事 !愿密谕广西帅臣, 凡市马之所 , 皆用 谨信可任之士 , 勿任轻狷生事之人 , 务使羁縻而已。
【 src Wa inta ep c e enSn y at ad D l Knd m, o ee, o gD n s d nasm t nta D l Abtat rdd 'tk l ebt e o gD n s n ai igo hw vr Sn y at maea su pi t a J a w y y o h i
淳 熙 年 间 ( 元 17 公 14年一 18 19年 )张 拭 知 静 , 江府 , 面对大 理 与宋 邕州边 贸 的扩 大 , 为恐 慌 。当 极 时 ,邕管戍兵 不能 干人 ”一旦 有事 , 难抵御 。于是 “ , 极 张械 一方 面 “ 申严 保 伍之 禁 ”另一 方面 精选左 、 江 , 右 峒丁 , 以为 防备 。 张械认 为 “ 欲制 大理 , 自邕管 始 。 当 ”
用兵 。这就 是 “ 宋挥 玉斧 ” 典故 的 由来 。此典 故 的真
但仔细研究宋朝在处理与大理 国的关系 中所采 取
的措 施 , 难 发 现 宋 朝 并 不 这 样 认 为 , 是作 出 了 不 而 大理 国极 富军 事攻 击性 的人 性假 定 。
实性虽然没法考证 , 但它说 明了宋朝在建立不久就
异 时西 北路 通 , 减广 马 , 几 消 患未 然 ”3。朱 震 渐 庶 [] 认 为宋 朝 与 大理 国市 战马 , 可能会 导 致 像南 诏 国一 样 发 生 大 中 、 通 之 事 , 其 中也 暗含 大 理 国就 像 成 这
南 诏 国一样 极 富军事 攻击 性 。
治。 宋史 ・ 据《 地理志》 记载 : 宋朝在黎州就设立了 5 4
承认 了大 理 国作 为一个 独立 政权 的事 实 。之 所 以早
宋朝的这一假定 , 突出地表现在一些边吏的话 语中。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宇文常 、 朱震等。 宇文常
是 北 宋末 年 黎州 知 州 , 当有人 上 书请 于 大 渡河 外 置
早就承认大理 国的独立性 , 中必然对大理国作 出 其 过 一种人 性 方面 的假 定 。
一
的“ 虏情携贰 , 隙浸开” 就暗示 了大理国富于军 边 , 事 攻击 性 , 只要 有机 会 , 就会 表现 出来 。
绍兴六 年 ( 元 13 )翰林 学士 朱震 说 :按 公 16年 , “
大理 国本唐南诏 , 中、 大 咸通间 , 入成都 , 邕管 , 犯 召 兵东方 , 天下骚动。艺祖皇帝鉴唐之祸 , 乃弃越 禽诸
大理学院学报
J OURN F DAL NI RS Y AL O IU VE I r
第 】卷 第 9 2 1 年9 0 期 01 月
V 1 0 No S p o. 1 . 9 e. 2 01 1
试论宋朝对大理国的人性假定
赵 永 忠
( 南大 学人 文学 院 , 云 昆明 60 9 ) 5 0 1
的, 主要 是大 理 国 。但 当时宋朝 的 防御重 点是 辽 、 西 夏 和金 。为 了避 免 与大 理 国 的军 事 冲突 , 朝采 取 宋
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承认大理 国的“ 合法” 地位 , 让
其保 持 “ 独立 ” 宋 挥 玉斧 ” 。“ 从一 个侧 面反 映 了宋 朝 以大渡 河 为界 来 划定 彼 此之 间的边 界 。其实 , 个 这 边界 的确定 并 不 是宋 太 祖 的心 血来 潮 , 是宋 朝 对 而 唐末 以来 既成 事实 的承 认 。 为 了不 与 大理 国发生 正 面 的军 事 冲 突 , 朝 所 宋 采 取 的另一 项 重要措 施 就是积 极 防御 。宋 朝通过 密 切 与大 理 国周 边 民族 或 民族 政 权 的关 系 来 建 立 了
On t e Hu a t r s m p i n o o g Dy a t o Da i n d m h m n Na u eAs u t fS n n s y t l Ki g o o
ZHAO ng h ng Yo z o
( col fh u n isY na n e i , u mn 5 0 C ia Sh o o eH maie, u nnU i r t K n ig60 9 , hn ) t t v sy 1
Ki g o w s f l o l ay of n ie e s S c y oh sswa e e t d i h ic u s fb r e l n o e n n fiil,a l n d m a u l fmi t r f s n s . u h h p t e i i e v sr f ce n t e d s o r e o o d ra d g v r me tof a s swel l c a n S n n s o t we td fn i g s se g a d n g i s D l Kig o s i o g Dy a t S s u h s ee d n y tm u r i g a a n t a i n d m.On ft e r a o so h s u t n wa h tt e y e o h e s n ft e a s mp i s t a h o k n d m fNa z a n t e t n c n t n l i s h d sr n l a y a g e s e e s An o g Dy a t h u h h t DaiKi g o i g o o n h o a d oh reh i ai a i e a t g mi tr g r s i n s . d S n n s t o g tt a l n d m o t o i v y w s a c n i u t n o e k n d m fNa z a . o h rr a o a h tS n y a t a e o sy t r ae e y eh i a in lt s a o t ai ft i g o o n h o An t e e s n w s t a o g D n sy w s s r u l h e tn d b t n c n t a i e n o h i o i a h t i . h y oh ssd d n tmac i c u l a t, u t a b an d g o e u t n c i v d t e e p c ig g as t a me T e h p t e i i o th w t a t a cs b t d o t i e o d r s l a d a h e e x e t o l . t t h f ih s h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