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及答案解析-精编试题

合集下载

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数学

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数学

绝密★启用前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数学望你做题时,不要慌张,要平心静气,把字写得工整些,让自己和老师都看得舒服些,祝你成功!1.式子2x + ) A . x≥1 且x≠-2 B . x>1且x≠-2 C . x≠-2 D . x≥1 2.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6,则矩形的宽y 是长x 的( )A . 正比例函数B . 一次函数C . 反比例函数D . 不能确定 4.方程的根是( )A . 1-5B .C . -1+5D .5.九年级举行篮球赛,初赛采用单循环制(每两个班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据统计,比赛共进行了28场,求九年级共有多少个班.若设九年级共有x 个班,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 . x (x ﹣1)=28B . 21x (x ﹣1)=28 C . 2x (x ﹣1)=28 D .21x (x +1)=28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7.对于函数y =2x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的图象过点(1,0)B .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 C .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 D . 当x >1时,y >0 8.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3,2),则它一定经过() A .(―2,3) B .(―2,―3) C .(―3,―2) D .(3,2)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B .C .且D .10.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上坡到达A 地后再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 A . 8.6分钟 B . 9分钟 C . 12分钟 D .16分钟二、填空题(计32分)11.某商品原售价289元,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满足x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12.如图,直线y a =分别与双曲线1y x =和直线12y x =交于D 、A 两点,过点A 、D 分别作x 轴的垂线段,垂足为点B 、C .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则a 的值为 .13.13.直线y=3x ﹣9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 14.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则代数式的值等于________.15.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交点是点A 、点B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中二次项系数与常数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那么方程必有一根为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2,n )在反比例函数6y 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二质量调研数 学 试 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 1.化简:()=>0182x x . 2.方程022=-x x 的根是 . 3.函数2-=x y 的定义域是 .4.某件商品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促销降价后的价格为64元,如果连续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那么这件商品降价的百分率是 .5.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322--x x = . 6.如果函数()12+=x x f ,那么()3f = .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x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8.正比例函数x a y )12(-=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点),(11y x A 和点),(22y x B 在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像上,如果当210x x <<,可得1y >2y ,那么0______k .(填“>”、“=”、“<”)10.经过定点A 且半径为2cm 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 .11.请写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 . 12.如图1,在△ABC 中,︒=∠90C ,∠CAB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BC =8,BD =5,那么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 .13.如果点A 的坐标为(3-,1),点B 的坐标为(1,4),那么线段AB 的长等于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密○………………………………………封○………………………………………○线………………………………………………图114.在Rt △ABC 中,︒=∠90C ,将这个三角形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交AB 于点M ,交BC 于点N ,如果AC BN 2=,那么=∠B 度.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15.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 )y x 342=; (B )15)1(2-=+x x x ; (C )6532-=-x x ; (D )01312=-+x x. 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20,那么底边长y 与腰长x 的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分别是…( )(A )x y 220-=)200(<<x ; (B )x y 220-=)100(<<x ; (C )x y 220-=)105(<<x ; (D )220xy -=)105(<<x . 17.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 ) (A )圆的面积S 与它的半径r ; (B )正方形的周长C 与它的边长a ;(C )三角形面积一定时,它的底边a 和底边上的高h ;(D )路程不变时,匀速通过全程所需要的时间t 与运动的速度v .18.如图2,在△ABC 中,AB=AC ,∠A =120°,如果D 是BC 的中点,DE ⊥AB ,垂足是E ,那么 AE ︰BE 的值等于………………………………………………………………… ( ) (A )31; (B )33; (C )41; (D )51.三、(本大题共有7题,满分60分) 19.(本题满分7分)计算:)7581()3165.0(---.图220.(本题满分7分)用配方法解方程:01632=-+x x .21.(本题满分7分)已知21y y y +=,并且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2成反比例. 当1=x 时,1-=y ; 当3=x 时,5=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密○………………………………………封○…………………………………○线………………………………………………22.(本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3,在△ABC 中,45ACB ∠=︒,AD 是边BC 上的高,G 是AD 上一点,联结CG ,点E 、F 分别是AB 、CG 的中点,且DE DF =.求证:△ABD ≌△CGD .23.(本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4,在△ABC 中,∠ACB =90°, AD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 延长线于点D ,且∠B=2∠D . 求证:AB+AC=CD .图 3DCBA图424.(本题满分11分)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x y 3=与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图像交于点A ,且点A 的横坐标为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AB ⊥OA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 的坐标;(3)先在AOB ∠的内部求作点P ,使点P 到AOB ∠的两边OA 、OB 的距离相等,且PA PB =;再写出点P 的坐标.(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在图上标注清楚点P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密○………………………………………封○………………………………………○线………………………………………………图5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6,在△ABC 中,D 是AB 的中点,E 是边AC 上一动点,联结DE ,过点D 作DF ⊥DE 交边BC 于点F (点F 与点B 、C 不重合),延长FD 到点G ,使DF DG =,联结EF 、AG ,已知10=AB ,6=BC ,8=AC . (1)求证: AG AC ⊥;(2)设x AE =,y CF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BDF 是以BF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AE 的长.GFEDCBA 图6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 1.x 23; 2.21,021==x x ; 3.x ≥2; 4.20%; 5.)4173)(4173(2--+-x x ; 6.13-; 7.41<k 且0≠k ;8.a <21; 9.>; 10.以点A 为圆心,2cm 为半径的圆; 11.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写两个“底角”相等不给分); 12.3; 13.5; 14.15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15.B ; 16.C ; 17.B ; 18.A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7分,满分35分) 19.解:原式= )3542()3222(--- ················································ (4分) =35423222+-- ······················································· (1分) =3342+. ···································································· (2分) 20.解:移项,得1632=+x x . ································································· (1分)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3122=+x x . ················································ (1分) 配方,得131122+=++x x , 34)1(2=+x . ······························································· (2分)利用开平方法,得3321±=+x .解得 33211+-=x ,33211--=x . ··············································· (2分) 所以,原方程的根是33211+-=x ,33211--=x . ··························· (1分)21.解:由1y 与x 成正比例,可设111(0)y k x k =≠ ·········································· (1分) 由2y 与x -2成反比例,可设222(0)2k y k x =≠-.································· (1分) ∵21y y y +=,∴221-+=x k x k y . ··············································· (1分) 把1=x ,1-=y 和3=x ,5=y 分别代入上式,得 ⎩⎨⎧=+-=-.53,12121k k k k ······································································ (1分)解得⎩⎨⎧==.2,121k k ··········································································· (2分)所以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22-+=x x y . ·································· (1分)22.证明:∵AD ⊥BC ,E 是AB 的中点,∴AB DE 2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2分) 同理:CG DF 21=. ······························································· (1分)∵ DF DE =,∴ CG AB =. ·················································· (1分) ∵AD ⊥BC ,︒=∠45ACB ,∴︒=∠45DAC . ·························· (1分) ∴D A C A C D ∠=∠. ································································ (1分) ∴ CD AD = . ······································································· (1分) 在Rt △ABD 和Rt △CGD 中,⎩⎨⎧==.,CG AB CD AD∴Rt △ABD ≌Rt △CGD (H .L ). ············································ (1分)23.证明: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点E . ················································ (1分)又∵∠ACB =90°(已知)∴DE =DC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分) 在Rt △ACD 和Rt △AED 中DE =DC (已证) AD =AD (公共边)∴Rt △ACD ≌Rt △AED (H.L ). ·················································· (1分) ∴AC =AE ,∠CDA=∠EDA . ······················································ (1分) ∵∠B=2∠D (已知),∴∠B=∠BDE . ············································ (1分) ∴BE =DE . ············································································· (1分) 又∵AB +AE =BE ,∴AB+AC=CD . ········································································ (1分)24. 解:(1)由题意,设点A 的坐标为(1,m ),∵点A 在正比例函数x y 3=的图像上,∴3=m . ∴点A 的坐标为)3,1(. ········································ (1分) ∵点A 在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像上, ∴13k=,解得3=k . ······················································ (1分)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3=. ············································· (1分) (2)过点A 作AC ⊥OB ,垂足为点C ,可得1=OC ,3=AC .∵AC ⊥OB ,∴∠90=ACO °.由勾股定理,得2=AO . ······················································· (1分) ∴AO OC 21=. ∴∠30=OAC °.∴∠60=AOC °.∵AB ⊥OA ,∴∠90=OAB °.∴∠30=ABO °. ································································ (1分) ∴OA OB 2=.∴4=OB . ·········································································· (1分) ∴点B 的坐标是)0,4(. ··························································· (1分) 【说明】其他方法相应给分.(3)作图略. ··············································································· (2分) 点P的坐标是3(. ····························································· (2分) 25.(1)证明:∵6=BC ,8=AC ,∴100643622=+=+AC BC .∵1002=AB , ∴222AB AC B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 C B =90°(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1分)∵D 是AB 的中点,∴BD AD =.在△A D G 和△B D F 中,⎪⎩⎪⎨⎧=∠=∠=.,,DF DG BDF ADG BD AD∴△A D G ≌△B D F (S.A.S ).∴B G A B ∠=∠. ································································· (1分) ∵︒=∠90ACB ,∴︒=∠+∠90B CAB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 (1分) ∴︒=∠+∠90GAB CAB .∴︒=∠90EAG . ···························· (1分) 即:AG AC ⊥.(2)联结EG .∵x AE =,8=AC ,∴x EC -=8.∵︒=∠90ACB ,由勾股定理,得222)8(y x EF +-=. ···································· (1分) ∵△A D G ≌△B D F ,∴BF AG =.∵y CF =,6=BC ,∴y BF AG -==6.∵︒=∠90EAG ,由勾股定理,得222)6(y x EG -+=. ···································· (1分)∵DF DG =,DF ⊥DE ,∴EG EF =.∴22)8(y x +-22)6(y x -+=. ············································· (1分) ∴374-=x y ,定义域:74<x <254. ································ (1+1分) (3)1°当DB BF =时,56=-y ,∴1=y .∴3741-=x .∴25=x .即25=AE . ···································· (1分) 2°当FB DF =时,联结DC ,过点D 作FB DH ⊥,垂足为点H . 可得y FB DF -==6.∵︒=∠90ACB ,D 是AB 的中点,∴5==DB DC .∵FB DH ⊥,6=BC ,∴3==HB CH .∴y FH -=3.∵FB DH ⊥,由勾股定理,得4=DH .在Rt △DHF 中,可得222)3(4)6(y y -+=-.解得611=y . ··································································· (1分) ∴374611-=x .解得825=x ,即825=AE . ··············································· (1分) 综上所述,AE 的长度是25,825.。

2018-2019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2.函数=y 1-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0≥xB .0>xC .1≥xD .1>x 3.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α等于() A .75° B .60° C .45°D .30°4.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作法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由此可得△MOC ≌△NOC .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平分线,在这种作法中,判断△MOC ≌△NOC 的依据是()A .AASB .SASC .ASAD .SSS 5.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当2<x 时,0>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B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C .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D .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第4题图 第3题图4530α6.若点P (a ,a -2)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0 B .0<a <2 C .a >2 D .a <0 7.各边长均为整数、周长为10的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x y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其解析式为() A .1+=x y B .x y = C .1-=x y D .2-=x y9.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10.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 →(1,1) →(1,0)→(2,0)→(2,1)→…,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4,0) B . (5,5) C .(0,5) D .(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后的横线上.)11.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是(2,-1),则P 点的坐标是 . 12.命题“如果0>ab ,那么a 、b 都是正数”是 .(填“真命题”或“假命题”) 13.如图所示,请用不等号“<”或“>”表示∠1、∠2、∠3的大小关系: .14.如图,△ABC 的周长为30cm ,DE 垂直平分边AC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第9题图 第10题图O x y 1 2 3 3 2 1 12 3第13题图 E AB CD 第14题图接AD ,若AE=4cm ,则△ABD 的周长是= .15.某机械油箱中装有油60升,工作时平均每小时耗油5升,则工作时,油箱中剩余油量Q (升)与工作时间t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16.若△ABC 的一个外角等于140°,且∠B=∠C ,则∠A= .17.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则下列说法:①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②b >0;③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2x =;④0<+b kx 的解集是2<x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把你认为说法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4)、B (0,2),在x 轴上有一动点C ,当△ABC 的周长最小时,C 点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19.(本题满分6分)如图,点A 、C 、B 、D 在同一条直线上,BE ∥DF ,∠A=∠F ,AB=FD .求证:AE=FC . 【证明】第17题图第18题图E A BDF20.(本题满分8分)正比例函数x y 2=的图象与一次函数k x y +-=3的图象交于点P (1,m ). (1)求k 的值;(2)求两直线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解】21.(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BE ,CD 交于点O ,且OB =OC . 求证:AO 平分∠BAC .【证明】ABCDEO22.(本题满分8分)如图,一艘船从A 处出发,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航行,从A 处测得礁石C 在北偏西30°方向上,如果这艘船上午8:00从A 处出发,10:00到达B 处,从B 处测得礁石C 在北偏西60°方向上,问: (1)12:00时这艘船距离礁石多远?(2)这艘船在什么时刻距离礁石最近? 【解】 23.(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 中,AB=AC ,N 是AB 上任一点(不与A 、B 重合),过N 作NM ⊥AB 交BC 所在直线于M , (1)若∠A=30°.求∠NMB 的度数; (2)如果将(1)中∠A 的度数改为68°,其余条件不变,求∠NMB 的度数; (3)综合(1)(2),你发现有什么样的规律性,试证明之;(4)若将(1)中的∠A 改为直角或钝角,你发现的规律是否仍然成立? 【解】CABD A B M CN某商业集团新进了40台空调机,60台电冰箱,计划调配给下属的甲、乙两个连锁店销售,其中70台给甲连锁店,30台给乙连锁店.两个连锁店销售这两种电器每台的利润(元)如下表:y(元).(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2)为了促销,集团决定仅对甲连锁店的空调机每台让利a元销售,其他的销售利润不变,并且让利后每台空调机的利润仍然高于甲连锁店销售的每台电冰箱的利润,问该集团应该如何设计调配方案,使总利润达到最大?【解】八年级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 2.C 3.A 4.D 5.A 6.B 7.B 8.A 9.C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1); 12.假命题; 13.∠3<∠2<∠1;14.22cm ; 15.t Q 560-=;16.40°或100°;17.①②③;18.(1,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 19.证明:∵BE ∥DF ,∴∠ABE =∠D , ……………2分 在△ABC 和△FDC 中,∠ABE =∠D ,AB =FD ,∠A=∠F ∴△A BE ≌△FDC (ASA ), ……………5分 ∴AE =FC . ……………6分20.解:(1)当1=x 时,2=m ,所以P (1,2), ……………2分 将2,1==y x 代入k x y +-=3,得k +-=32,得:k =5, ……………4分(2)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53+-=x y ,与y 轴交点坐标为(0,5) 所以两直线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5.25121=⨯⨯ ……………8分21.(8分)证明:∵OD ⊥AB ,OE ⊥AC ,∴∠ODB =∠OEC=90°,在△BDO 和△CEO 中∵∠DOB =∠EOC , OB =OC ,∴△BDO ≌△CEO (AAS ).…………4分 ∴OD=OE ,∴AO 平分∠BAC .(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8分22.解:(1) 根据题意,得:∠CAD=30°,∠CBD=60°,∴∠C=∠CBD -∠CAD=30° ∴∠C=∠CAD , ∴BC=AB=10×2=20(海里)设12:00时这艘船所在位置为F ,连接FC , 则BF=10×(12-10)=20(海里) ∴BF=BC∴△CBF 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ABG FD∴FC=BF=20 …………4分 (2) 作CG ⊥AB 于G ,则这艘船行至G 处距离礁石最近,∵△BCF 为等边三角形,∴G 为BF 的中点。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2018-201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1.如果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那么x的值是()A。

-1 B。

C。

1 D。

22.下列代数式中,+1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A。

B。

C。

+1 D。

-13.如果关于x的方程a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a取值范围是()A。

a>0 B。

a≥0 C。

a=1 D。

a≠0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年龄成正比例关系B。

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关系C。

车辆所行驶的路程S一定时,车轮的半径r和车轮旋转的周数m成反比例关系D。

水管每分钟流出的水量Q一定时,流出的总水量y和放水的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两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B。

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C。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对应相等D。

一个锐角和一条斜边分别对应相等6.如图,已知△ABC中,∠ACB=90°,CH、CM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和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M=BCB。

CB=ABC。

∠ACM=30°D。

CH·AB=AC·BC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7.计算:=8.计算:=9.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没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1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4x-1=。

11.函数的定义域是。

12.如果正比例函数y=(k-3)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13.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是。

14.经过已知点A和点B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

15.已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A(-3,1)和B(1,2),那么A、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16.如果在四边形ABCD中,∠B=60°,AB=BC=13,AD=12,DC=5,那么∠ADC=。

沪科版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号: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 沪科版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1.(本题3分)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本题3分)如图,水以恒速(即单位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注入如图的容器中,容器中水的高度h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图象可能为( ) A . B . C . D . 3.(本题3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 1cm 、2cm 、3cm B . 2cm 、3cm 、4cm C . 3cm 、 5cm 、8cmD . 4cm 、5cm 、10cm 4.(本题3分)如果直线y =2x +m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4,则m 的值是( ) A . ±3 B . 3 C . ±4 D . 4 5.(本题3分)如图,要测量河中礁石A 离岸边B 点的距离,采取的方法如下:顺着河岸的方向任作一条线段BC,作∠CBA'=∠CBA,∠BCA'=∠BCA .可得△A'BC ≌△ABC,所以A'B=AB,所以测量A'B 的长即可得AB 的长.判定图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是( )……外………………装……………订………………○……※※不※※要※※在※线※※内※※答※※题……○………………… A . SAS B . ASA C . SSS D . AAS6.(本题3分)已知点(﹣2,y 1),(﹣1,y 2),(1,y 3)都在直线y=4x+2上,则y 1,y 2,y 3的值的大小关系是( )A . y 3<y 1<y 2B . y 1<y 2<y 3C . y 3>y 1>y 2D . y 1>y 2>y 37.(本题3分)小明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需要作出最长边的垂线段,下列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 .8.(本题3分)下列各点中,在函数27y x =-的图像上的是( ).A . ()2,3B . ()3,1C . ()0,7-D . ()1,9-9.(本题3分)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 )A . 165°B . 120°C . 150°D . 135°10.(本题3分)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过点D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若AB=12,BC=8,AC=10,则△AEF 的周长为( )A . 15B . 18C . 20D . 22…………外……装……………订……○…………线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内…………○…………装…………○…………○…………………………内…………11.(本题4分)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与一腰的距离为6,则腰上的高为______. 12.(本题4分)已知点A 与点(-2 , 5)关于x 轴对称,则A 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13.(本题4分)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___________度14.(本题4分)如图,等边OAB 边长为2,点B 在x 轴上,将OAB 沿AB 所在直线对折,得到'O AB ,则点O 的对应点'O 的坐标是_________. 15.(本题4分)已知函数y =(m -2)1m x +2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则m = _____ 16.(本题4分)在ΔABC 中,∠C=90°,AD 平分∠CAB,交BC 与D ,过点D 作DE⊥AB 于E ,BC=8cm,BD=5cm,DE=______。

最新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数学试卷

最新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数学试卷

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最新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计30分) 1.(本题3分)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 2.(本题3分)一元二次方程2250x x +-= 根的情况是( ) A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 无实数根 D . 无法确定 3.(本题3分)某种植基地2016年蔬菜产量为80吨,预计2018年蔬菜产量达到100吨,求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设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 ) A . 80(1+x )2=100 B . 100(1﹣x )2=80 C . 80(1+2x )=100 D . 80(1+x 2)=100 4.(本题3分)今年“五一”节,小明外出爬山,他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设他从山脚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 (分钟),所走的路程为s (米),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明中途休息用了20分钟 B . 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 C . 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6600米 D . 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70米试卷第2页,总9页 5.(本题3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 B .=2 C . D . 6.(本题3分)如图,直线,直线l 与a ,b 分别交于点A ,B ,过点A 作于点C ,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 .7.(本题3分)反比例函数(0)k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6),则下列各点中不在该图象上的是( )A 、(4,3)B 、(-3,-4)C 、(-2.5,-4.8)D 、(5,2.8)8.(本题3分)8.(本题3分)如图,两条笔直的公路l 1、l 2相交于点O ,公路的旁边建三个加工厂A 、B 、D ,已知AB=AD=5.2km ,CB=CD=5km ,村庄C 到公路l 1的距离为4km ,则C 村到公路l 2的距离是( )A . 3kmB . 4kmC . 5kmD . 5.2km9.(本题3分)在下列由线段,,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B . ,,C . ,,D . ,,10.(本题3分)如图,已知点A 是函数y=x 与y=x 4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点B在x 轴负半轴上,且OA=OB ,则△AOB 的面积为( )试卷第3页,总9页A .2B .2C .22 D .4 二、填空题(计21分)11.(本题3分)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B=10,BC=6,则AC= _____________. 12.(本题3分)若点P (3,2)在函数y=3x-b 的图像上,则b=_________. 13.(本题3分)如图,在△ABC 中,AB=AC=4,∠C=72°,D 是AB 的中点,点E 在AC 上,DE ⊥AB ,则∠ABE 的度数为 . 14.(本题3分)已知x 、y 为实数,且,则_____. 15.(本题3分)如图,在△ABC 中,AI 和CI 分别平分∠BAC 和∠BCA ,如果∠B=58°,那么∠AIC=____________. 16.(本题3分)如图中的螺旋形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组成,则第5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第n 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 17.(本题3分)已知函数的y 1=x 4(x <0),y 2=x 16 (x >0)图象如图所示,点P 是y 轴负半轴上一动点,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交图象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当点P 移动到使∠AOB =90°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A B O y x试卷第4页,总9页 三、解答题(计69分) 18.(本题10分)解方程:(1) 121=--x x x (2) 01322=-+x x19.(本题10分)计算:(1) .20.(本题7分)已知方程x 2-2x-c=0的一个根是3,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c 的值.试卷第5页,总9页 21.(本题7分)如图,在△ABC 中,AB=AC ,D 为BC 边的中点,AE ∥BC . (1)作∠ADC 的平分线DF ,与AE 交于点F ;(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D=2,求DF 的长.试卷第6页,总9页 22.(本题7分)如图,在宽为,长为的矩形地上,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把耕地分成大小不等的六块,要使耕地面积为,求道路的宽为多少米?23.(本题7分)在一次实验中,小强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他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石的一组对应值:(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填空:①当所挂的物体为3kg 时,弹簧长是____.不挂重物时,弹簧长是____.②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8kg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时,弹簧长度是___.试卷第7页,总9页 24.(本题7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A=60°,∠B=∠D=90°,AB=2,CD=1,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试卷第8页,总9页 25.(本题7分)如图,已知直线与双曲线y=x6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上方. (1)求点A 与点B 的坐标; (2)点C 在x 轴上,若AC 是等腰的腰,求符合条件的所有点C 坐标.试卷第9页,总9页 26.(本题7分)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 ℃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 (℃),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 (分钟).据了解,设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如图).已知该材料在操作加工前的温度为15 ℃,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 ℃. (1)求将材料加热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操作时间是多少?参考答案1.A【解析】判定一个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个检查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B、=,可化简;C、==2,可化简;D、==3,可化简;故选A.2.A【解析】解:x2+2x-5=0,这里a=1,b=2,c=-5,∵b2-4ac=22-4×1×(-5)=2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点睛】根与系数的关系,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3.A【解析】【分析】利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从80吨增加到100吨”,即可得出方程.【详解】由题意知,蔬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6年蔬菜产量为80吨,则2017年蔬菜产量为80(1+x)吨,2018年蔬菜产量为80(1+x)(1+x)吨,预计2018年蔬菜产量达到100吨,即:80(1+x)2=10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清题目的含义,找到2017年和2018年的产量的代数式,根据条件找准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4.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小明40分钟爬山2800米,40~60分钟休息,60~100分钟爬山(3800﹣2800)米,爬山的总路程为3800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选项A,由图象可知,小明中途休息用了60﹣40=20分钟,正确;选项B,小明休息前爬山的速度为(米/分钟),小明休息后爬山的速度是=25(米/分钟),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正确;选项C,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3800米,错误;选项D,小明休息前爬山的速度为(米/分钟),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读懂函数图象,从图象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解;A、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A错误;B、﹣8的立方根是﹣2,故B错误;C、|﹣4|=4,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C正确;D、算术平方根都是非负数,故D错误;故选:C.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6.C【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得到∠2.详解:∵直线a ∥b ,∴∠ABC =∠1=50°,又∵AC ⊥b ,∴∠2=90°-50°=40°,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7.D【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经过点(2,6)求得k 的值,再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判断. 由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6)可得12=k ∵12)8.4()5.2()4()3(34=-⨯-=-⨯-=⨯,12148.25≠=⨯∴不在该图象上的是(5,2.8)故选D.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xk y =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均满足.k xy = 8.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B=AD ,BC=CD ,AC=AC所以△ABC ≌△ADC所以∠BAC=∠DAC ,即AC 为∠BAD 的角平分线所以C 到AB 的距离和C 到AD 的距离相等,均为4km故选B考点:1.三角形的全等;2.角平分线的性质9.D 【解析】、,故选项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0.C【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点A 是函数y=x 与y=x4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求得点A 的坐标,再根据OA=OB 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点B 的坐标,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解:∵点A 是函数y=x 与y=x 4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 ∴x=x4,解得x=2(舍负),则A (2,2), 又∵OA=OB=22,∴B (-22,0),故选C .考点: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11.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B 为斜边,BC 为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求另一直角边AC=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直角三角形的各边,然后套用勾股定理的关系式求解即可,比较简单,是常考题.12.7【解析】∵点P(3,2)在函数y=3x-b的图象上,∴2=3×3-b,解得:b=7.故答案是:7.13.36°.【解析】∵AB=AC,∠C=72°,∴∠A=36°,∵D是AB的中点,点E在AC上,DE⊥AB,∴EA=EB,∴∠ABE=∠A=36°,故答案为:36°.14.5【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先确定x的值,然后再确定出y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解得:x=9,所以y=4,所以x-y=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二次根式的理解,熟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15.11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B=58°以及△ABC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AC+∠BCA=180°-58°=12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IAC+∠ICA=122°÷2=61°,则根据△IAC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IC=180°-61°=119°.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6.【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第一个三角形中:,第二个三角形中:,第三个三角形中:,以此类推,第五个三角形的面积,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与图形规律探究问题,解决本题关键是要通过图形分析出第一个图形,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的面积与序号之间的关系.17.(0,)【解析】分析:设P(0,-m)(m>0),则A为(-,-m),B为(,-m)可得PA=,PB=,OP=m,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得△OPB∽△APO,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P(0,-m)(m>0),则A为(-,-m),B为(,-m)可得PA=,PB=,OP=m ,∵AB⊥y 轴,∠AOB=90°∴△OPB∽△APO ∴∴OP 2=PB·PA∴m 2=×解得m=2∴P 点为(0,)故答案为:(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的几何意义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方程思想的应用.18.(1)x=2.(2)41731+-=x ,41732--=x . 【解析】试题分析:(1)按照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即可求出方程的解,最后要注意验根;(2)利用求根公式即可求出方程的解.试题解析:(1)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1),得 )1()1(22-=--x x x x∴-x+2=0∴x=2.经检验2=x 是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2=x .(2)解:∵2=a ,3=b ,1-=c∴17)1(24942=-⨯⨯-=-ac b ∴4173±-=x∴41731+-=x ,41732--=x . 考点:1.解分式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19.(1) ;(3);(4【解析】试题分析:(1)0,0a b =≥ 计算即可;(2))0,0a b =≥ 计算即可;(3)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0,0a b =≥ 计算后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即可;(4)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0,0a b=≥ 计算后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即可.试题解析:(1==(2==(3)===-(4)==== 20.x 1=-1,c= 3.【解析】【分析】先将一个根带入可得c ,再将c 带入可得另一个值.【详解】带入x=3,得c=3,带入c 后得另一个值为-1,所以答案为x 1=-1,c= 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1)作图见解析;(2)2.【解析】试题分析:(1)尺规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2)由“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这个基本图形可得到AD=AF,而∠DAF=90°,则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到DF的长.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2)∵AB=AC,D为BC边的中点,∴AD⊥BC即∠ADC=90°,又∵DF平分∠ADC,∴∠ADF=45°,又∵AE∥BC,∴∠DAF=∠ADC=90°,∴△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D=2,∴DF=2.22.道路的宽为米.【解析】【分析】把修筑的三条道路分别平移到矩形的最左边和最上边,则剩余的耕地也是一个矩形,设道路的宽为x米,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然后求出解.【详解】设道路的宽为米,依题意得,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答:道路的宽为米.【点睛】把修筑的道路平移到矩形的最左边和最上边是解本题的关键,然后利用面积公式列出方程即可.23.(1)反映了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2)①26cm;20cm ; ②36cm【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反映了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2)①根据表格即可找出答案;②根据弹簧的长度等于弹簧原来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列出关系式,将x=8代入求得y的值即可.详解:(1)反映了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自变量是所挂物体的质量,因变量是弹簧的长度;(2)①根据表格可知:当所挂物体重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度为26cm;不挂重物时,弹簧长度为20cm;②根据表格可知:所挂重物每增加1千克,弹簧增长2cm,根据弹簧的长度=弹簧原来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可知当所挂物体的重量为x千克时,弹簧长度y=2x+20,将x=8代入得:y=2×8+20=36.即当所挂重物为8kg(在允许范围内)弹簧的长是36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列函数关系式,解答本题需要同学们明确弹簧的长度=弹簧原来的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根据表格发现所挂重物每增加1千克,弹簧增长2cm是解题的关键.24..【解析】试题分析:延长AD、BC交于E,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E=3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E、CE,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E、DE,然后根据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差列式计算即可得解.如图,延长AD、BC交于E.∵∠B=90°,∠A=60°,∴∠E=90°﹣60°=30°,在Rt△ABE和Rt△CDE中,∵AB=2,CD=1,∴AE=2AB=2×4,CE=2CD=2×1=2,由勾股定理得,BE==2,DE==,∴S四边形ABCD=×2×2﹣××1,=2﹣,=.考点: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5.,;点C坐标为.【解析】【分析】联立两函数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设出点C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AB,AC,BC,分两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联立解得,或,,;设,,,,,,是等腰的腰,当时,,,,此方程无解,即,此种情况不存在;当时,,,.即:当AC是等腰的腰,符合条件的所有点C坐标为.【点睛】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两函数交点坐标的求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方程和解方程组的方法,用方程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26.(1)y=9x+15;(2)y=;(3)15分钟【解析】(1)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0,15)和(5,60)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9x+15.(2)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将(5,60)代入得k=300.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3)将y=15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x=20,20−5=15(分钟).即操作时间为15分钟.。

2018-2019学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精编试题

2018-2019学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精编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期末模拟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B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5和9,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1 B.4 C.8 D.142.下列图形都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①⑤ B.②⑤ C.④⑤ D. ①③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5722=-b a b a B.248x x x =÷ C.222)(b a b a -=- D.()63282x x =4.把多项式a a 42-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4(-a a B.)2)(2(-+a a C.)2)(2(-+a a a D.4)2(2--a 5.如果单项式24y xba --与b a y x +331是同类项,那么这两个单项式的积是( )① ② ③ ④ ⑤A.46y x B.23y x - C.2338y x -D.4631y x - 6. 化简1211222+--⨯+-a a a a a a 的结果是( ) A.a1B.a C.11-+a a D.11+-a a7.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oB 36=∠,oC 76=∠,则DAE ∠ 的度数为( )A.o 40 B.o 20 C.o 18 D.o388.如图,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得到△ABC ≌△BAD 的是( )A.AD BC =,BAD ABC ∠=∠ B.AD BC =,BD AC =C.BD AC =,DBA CAB ∠=∠ D.AD BC =,DBA CAB ∠=∠9.如图,在ABC ∆中,oC 90=∠,BC AC =,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AB DE ⊥于点E ,且cm AB 6=,则DEB ∆的周长为( )A.cm 4 B.cm 6 C.cm 10 D.不能确定10.甲车行驶30千米与乙车行驶4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已知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驶15千米,设甲车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第8题AC D 第7题E D CBA 第9题A.30x =4015x - B.3015x -=40xC.30x =4015x + D.3015x +=40x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如图,点D 在BC 上,AB DE ⊥于点E ,BC DF ⊥交AC 于点F ,CF BD =,CD BE =.若o AFD 145=∠,则=∠EDF .12.已知点)32,1(-+a a 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3.分解因式:=-234xy x .14.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BC A 1∠的平分线与CD A 1∠的平分线交于点2A ,…,BC A n 1-∠的平分线与CD A n 1-∠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设θ=∠A ,则=∠2A ,=∠n A . 三、解答与证明(共54分)15.(6分)计算:(1))105()104.2(37⨯⨯⨯-; (2)23241)(⎪⎪⎭⎫ ⎝⎛÷⋅--y y xy x .第11题第14题16.(6分)分解因式:(1)1692+-x x ; (2)22)(4)3(b a b a ---.17.(8分)(1)化简:x x xx x 12122-÷+-;(2)如果x 是整数,且满足不等式组⎩⎨⎧-≥-≤+6)1(2,32x x ,求(1)中式子的值.18.(8分)解下列方程:(1)215359=----x x x ; (2)432425222-=+--x x x x x .EC FBA第20题19.(8分)如图,四边形ABCD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2(-A 、)1,3(-B 、)2,1(-C 、)2,2(D .(1)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y 轴对称的四边形''''D C B A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0.(8分) 在ABC ∆中,CB AB =,oABC 90=∠,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上,且CF AE =.(1)求证:ABE Rt ∆≌CBF Rt ∆; (2)若oCAE 30=∠,求ACF ∠的度数.21.(10)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过点D 的直线GF 交AC 于点F ,交AC 的平行线BG 于点G ,DF ED ⊥交AB 于点E ,连接EG 、EF .第19题(1)求证:CFBG=;(2)请你判断CFBE+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GF EDCBA第21题八年级数学试卷B卷参考答案11、o55; 12、231<<-a ; 13、)2)(2(y x y x x -+; 14、4θ、n 2θ; 15、(1)3102.1-⨯; (2)10x ;16、(1)2)13(-x ; (2)))(35(b a b a +-;17、(1)原式=21++x x ;(2)12≤≤-x ,x 的整数解为:2-,1-、0、1,但1,0,2-≠x ;所以1-=x 时,原式=018、(1)7=x ; (2)9=x ;19、(1)略; (2)14;20、21、。

2018-2019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2018-2019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2018-2019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3xy+y2,,,分式的个数为()A.2B.3C.4D.5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下列运输正确的是()A.a2•a3=a6B.(2a)2=2a2C.(a2)3=a6D.(a+1)2=a2+14.若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A.扩大2倍B.缩小4倍C.缩小2倍D.不变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其顶角为()A.50°B.80°C.100°D.150°7.若x2+kx+9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6B.﹣6C.9D.6或﹣68.等式成立的条件是()A.x≥1B.x≥﹣1C.﹣1≤x≤1D.x≥1或x≤﹣19.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20B.﹣=20C.﹣=D.﹣=10.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AC=60°,BF,CE为高,点D为BC的中点,连接EF,ED,FD,有下列四个结论:①ED=FD;②∠ABC=60°时,EF∥BC;③BF=2AF;④AF:AB=AE:A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1.PM2.5是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当x时,分式有意义.13.计算:﹣=.14.把多项式4m2﹣16n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15.当x时,分式的值为正.16.如果a+b=3,ab=2,那么代数式a2+b2的值为.17.如图,AD⊥BC,BD=CD,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已知BD=2,AB=4,则DE=.18.自由落体的公式为s=gt2(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若物体下落的高度s为78.4m,则下落的时间t是s.19.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20.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BAC=90°,AC=AB,以AB为斜边在△ABC内部作Rt=9,则线段AD的长度为.△ABD,连接CD,若∠ADC=135°,S△ABD三、解答题(第21-25题各8分,第26-27题各10分,共计60分)21.(8分)计算:(1)(2x+3y)(x﹣y)(2)(a2b﹣3)﹣2•(a﹣2b3)2.22.(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已知△ABC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A(﹣4,1),B(﹣3,3),C(﹣1,2).(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点A,B,C的对称点分别是点A1、B1、C1,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A1(,),B1(,),C1(,);(2)画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2,连接C1C2,CC2,C1C,并直接写出△CC1C2的面积是.24.(8分)如图1,已知∠ABC=90°,△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为斜边AC的中点,连接DB,过点A作∠BAC的平分线,分别与DB,BC相交于点E,F.(1)求证:BE=BF;(2)如图2,连接CE,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条件下,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25.(8分)某中学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慰问,在准备礼品时发现,购买1个甲礼品比购买1个乙礼品多花40元,并且花费600元购买甲礼品和花费360元购买乙礼品的数量相等.(1)求甲、乙两种礼品的单价各为多少元?(2)学校准备购买甲、乙两种礼品共30个送给福利院的老人,要求购买礼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元,那么最多可购买多少个甲礼品?26.(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CDE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边AB上.(1)如图1,当点E在边BC上时,求证DE=EB;(2)如图2,当点E在△ABC内部时,猜想ED和EB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当点E在△ABC外部时,EH⊥AB于点H,过点E作GE∥AB,交线段AC 的延长线于点G,AG=5CG,BH=3.求CG的长.27.(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点B(0,12),点A在第一象限内,△AOB为等腰三角形,∠BAO=90°,AB=AO,AC⊥OB,点D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向终点O运动,连接DA,过点A作AE⊥AD,射线AE交x轴于点E,连接BE,交线段AC于点F,交线段OA于点G.(1)请直接写出A的坐标;(2)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ACD的面积S,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四边形DAEO的面积等于6S时,求△AGF的面积.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3xy+y2,,,分式的个数为()A.2B.3C.4D.5【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分式有:,,共2个.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判断分式的条件是:含有分母,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把某个图象沿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图形的两部分能够重合,那么这个是轴对称图形.3.下列运输正确的是()A.a2•a3=a6B.(2a)2=2a2C.(a2)3=a6D.(a+1)2=a2+1【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a2•a3=a5,故此选项错误;B、(2a)2=4a2,故此选项错误;C、(a2)3=a6,正确;D、(a+1)2=a2+2a+1,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若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A.扩大2倍B.缩小4倍C.缩小2倍D.不变【分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判定.【解答】解: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得.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分式的基本性质.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分析】直接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2,故此选项错误;B、==,故此选项错误;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正确;D、=|mn|,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其顶角为()A.50°B.80°C.100°D.15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以及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由题意得,顶角=180°﹣50°×2=8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运用,难度不大.7.若x2+kx+9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6B.﹣6C.9D.6或﹣6【分析】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9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9乘积的2倍.【解答】解:∵x2+k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这两个数是x和3,∴kx=±2×3x=±6x,解得k=±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乘积的2倍,是完全平方式的主要结构特征,本题要熟记完全平方公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有正负两种情况,避免漏解.8.等式成立的条件是()A.x≥1B.x≥﹣1C.﹣1≤x≤1D.x≥1或x≤﹣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适用的条件列出不等式组解答即可.【解答】解:∵,∴,解得: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即•=(a≥0,b≥0).9.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20B.﹣=20C.﹣=D.﹣=【分析】根据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10.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AC=60°,BF,CE为高,点D为BC的中点,连接EF,ED,FD,有下列四个结论:①ED=FD;②∠ABC=60°时,EF∥BC;③BF=2AF;④AF:AB=AE:A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①由BF、CE为高,D为BC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FD=ED;②由两角对应相等,易证得△AEF∽△ABC,然后由∠BAC=60°与∠ABC=60°,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则易得∠AEF=∠ABC=60°,即可得EF∥BC;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③错误;④可证△ABF∽△ACE,可得结论.【解答】解:①∵BF、CE为高,∴∠BEC=∠BFC=90°,∵D为BC的中点,∴FD=ED,故①正确;②∵BF、CE为高,∴∠BFA=∠CEA=90°,∵∠A=∠A,∴△BFA∽△CEA,∵∠BAC=60°,∠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EF也是等边三角形,∴∠AEF=∠ABC=60°,∴EF∥BC,故②正确;③∵∠ABC=60°,tan60°==,∴BF=AF,故③错误;④∵∠AFB=∠AEC=90°,∠A=∠A,∴△ABF∽△ACE,得AF:AB=AE:AC.故④正确;本题正确的个数有3个:①②④;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的应用.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1.PM2.5是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5×10﹣6.【分析】因为0.0000025<1,所以0.0000025=2.5×10﹣6.【解答】解:0.0000025=2.5×10﹣6;故答案为:2.5×10﹣6.【点评】本题考查了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10的次数n是负数,它的绝对值等于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12.当x≠﹣时,分式有意义.【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3x+5≠0,解得x≠﹣,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利用分母不能为零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13.计算:﹣=﹣.【分析】先化简,再进一步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解: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注意先化简再合并.14.把多项式4m2﹣16n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4(m+2n)(m﹣2n).【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答】解:4m2﹣16n2=4(m2﹣4n2)=4(m+2n)(m﹣2n).故答案为:4(m+2n)(m﹣2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综合应用分解因式,注意分解因式要彻底是解题关键.15.当x>时,分式的值为正.【分析】因为分母是x2>0,所以主要分子的值是正数则可,从而列出不等式.【解答】解:∵分式的值为正,x2>0,∴2x﹣1>0,解得x>.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法和分式值的正负条件,解不等式时当未知数的系数是负数时,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需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未知数的系数是正数时,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不需改变不等号的方向.16.如果a+b=3,ab=2,那么代数式a2+b2的值为5.【分析】首先把a+b=3的两边平方,再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a+b=3,∴(a+b)2=a2+2ab+b2=9,∴a2+b2=9﹣2×2=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求值;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如图,AD⊥BC,BD=CD,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已知BD=2,AB=4,则DE= 6.【分析】因为AD⊥BC,BD=D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B=AC=CE,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D⊥BC,BD=DC,∴AB=AC;又∵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C=EC,∴AB=AC=CE=5;∵BD=CD=3,∴DE=CD+CE=2+4=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自由落体的公式为s=gt2(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若物体下落的高度s为78.4m,则下落的时间t是4s.【分析】把物体下落的高度s=78.4、g=9.8代入,利用算术平方根计算即可.【解答】解:将s=78.4、g=9.8代入=gt2,得:78.4=×9.8t2,整理可得:t2=16,则t=4或t=﹣4(舍),即下落的时间t是4s,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分析.19.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60或120°.【分析】等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有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外部,三角形的边上.根据条件可知第三种高在三角形的边上这种情况不成了,因而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如图1),顶角是60°;当高在三角形外部时(如图2),顶角是120°.故答案为:60或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的三种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只是求出60°一种情况,把三角形简单的认为是锐角三角形.因此此题属于易错题.20.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BAC=90°,AC=AB,以AB为斜边在△ABC内部作Rt=9,则线段AD的长度为3.△ABD,连接CD,若∠ADC=135°,S△ABD【分析】作辅助线,构建三角形AEB,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D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D=AE=x,则ED=BE=x,BD=x×=2x,根据S△ABD=9,可求得x的值,即AD的长.【解答】解: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EB,连接ED,∴∠EAD=90°,AE=AD,∠AEB=∠ADC=135°,∴△A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D=∠ADE=45°,∴∠BED=135°﹣45°=90°,∵∠ADB=90°,∴∠BDE=45°,∴△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D=AE=x,则ED=BE=x,BD=x×=2x,=9,∵S△ABD∴AD•BD=9,•x•2x=9,x2=9,x1=3,x2=﹣3,∴AD=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AED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难点是已知的面积求AD的长.三、解答题(第21-25题各8分,第26-27题各10分,共计60分)21.(8分)计算:(1)(2x+3y)(x﹣y)(2)(a2b﹣3)﹣2•(a﹣2b3)2.【分析】(1)直接利用多项式乘法计算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1)(2x+3y)(x﹣y)=2x2﹣2xy+3xy﹣3y2=2x2+xy﹣3y2;(2)(a2b﹣3)﹣2•(a﹣2b3)2=a﹣4b6•a﹣4b6=a﹣8b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法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于x==﹣2原式=×﹣=﹣===【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已知△ABC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A(﹣4,1),B(﹣3,3),C(﹣1,2).(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点A,B,C的对称点分别是点A1、B1、C1,直接写出点A1,B1,C1的坐标:A1(﹣4,﹣1),B1(﹣3,﹣3),C1(﹣1,﹣2);(2)画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2,连接C1C2,CC2,C1C,并直接写出△CC1C2的面积是4.【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作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得到三角形,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4,﹣1)B1(﹣3,﹣3),C1(﹣1,﹣2),故答案为:﹣4、﹣1、﹣3、﹣3、﹣1、﹣2;(2)如图所示,△CC1C2的面积是×2×4=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4.(8分)如图1,已知∠ABC=90°,△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为斜边AC的中点,连接DB,过点A作∠BAC的平分线,分别与DB,BC相交于点E,F.(1)求证:BE=BF;(2)如图2,连接CE,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条件下,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AC,∠DBC=45°,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F=22.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解答.【解答】(1)证明:∠ABC=90°,BA=BC,点D为斜边AC的中点,∴BD⊥AC,∠DBC=45°,∵AF是∠BAC的平分线,∴∠BAF=22.5°,∴∠BFE=67.5°,∴∠BEF=180°﹣∠EBF﹣∠EFB=67.5°,∴∠BFE=∠BEF,∴BE=BF;(2)∵∠ABC=90°,BA=BC,点D为斜边AC的中点,∴BD=AD=CD,∴△ABD、△CBD是等腰三角形,由已知得,△ABC是等腰三角形,由(1)得,△BEF是等腰三角形,∵AF是∠BAC的平分线,BD是∠ABC的平分线,∴点E是△ABC的内心,∴∠EAC=∠ECA=22.5°,∴△AEC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5.(8分)某中学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慰问,在准备礼品时发现,购买1个甲礼品比购买1个乙礼品多花40元,并且花费600元购买甲礼品和花费360元购买乙礼品的数量相等.(1)求甲、乙两种礼品的单价各为多少元?(2)学校准备购买甲、乙两种礼品共30个送给福利院的老人,要求购买礼品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元,那么最多可购买多少个甲礼品?【分析】(1)设购买一个乙礼品需要x元,根据“花费600元购买甲礼品和花费360元购买乙礼品的数量相等”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2)设总费用不超过2000元,可购买m个甲礼品,则购买乙礼品(30﹣m)个,根据题意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购买一个乙礼品需要x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根,∴x+40=100.答:甲礼品100元,乙礼品60元;(2)设总费用不超过2000元,可购买m个甲礼品,则购买乙礼品(30﹣m)个,根据题意得:100m+60(30﹣m)≤2000,解得:m≤5.答:最多可购买5个甲礼品.【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列出方程和不等式.26.(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CDE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边AB上.(1)如图1,当点E在边BC上时,求证DE=EB;(2)如图2,当点E在△ABC内部时,猜想ED和EB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当点E在△ABC外部时,EH⊥AB于点H,过点E作GE∥AB,交线段AC 的延长线于点G,AG=5CG,BH=3.求CG的长.【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EDB=∠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2)取AB的中点O,连接CO、EO,分别证明△ACD≌△OCE和△COE≌△BO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3)取AB的中点O,连接CO、EO、EB,根据(2)的结论得到△CEG≌△DC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1)证明:∵△CDE是等边三角形,∴∠CED=60°,∴∠EDB=60°﹣∠B=30°,∴∠EDB=∠B,∴DE=EB;(2)解:ED=EB,理由如下:取AB的中点O,连接CO、EO,∵∠ACB=90°,∠ABC=30°,∴∠A=60°,OC=OA,∴△ACO为等边三角形,∴CA=CO,∵△CDE是等边三角形,∴∠ACD=∠OCE,在△ACD和△OCE中,,∴△ACD≌△OCE,∴∠COE=∠A=60°,∴∠BOE=60°,在△COE和△BOE中,,∴△COE≌△BOE,∴EC=EB,∴ED=EB;(3)取AB的中点O,连接CO、EO、EB,由(2)得△ACD≌△OCE,∴∠COE=∠A=60°,∴∠BOE=60°,△COE≌△BOE,∴EC=EB,∴ED=EB,∵EH⊥AB,∴DH=BH=3,∵GE∥AB,∴∠G=180°﹣∠A=120°,在△CEG和△DCO中,,∴△CEG≌△DCO,∴CG=OD,设CG=a,则AG=5a,OD=a,∴AC=OC=4a,∵OC=OB,∴4a=a+3+3,解得,a=2,即CG=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点B(0,12),点A在第一象限内,△AOB为等腰三角形,∠BAO=90°,AB=AO,AC⊥OB,点D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向终点O运动,连接DA,过点A作AE⊥AD,射线AE 交x轴于点E,连接BE,交线段AC于点F,交线段OA于点G.(1)请直接写出A的坐标;(2)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ACD的面积S,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四边形DAEO的面积等于6S时,求△AGF的面积.【分析】(1)先确定出OB=12,再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C=BC=OC=OB=6,即可得出结论;(2)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不包括点C),即:0≤t<3,得出CD=BC﹣BD=6﹣2t,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不包括点C),即:3<t≤6,如图2,CD=BD﹣BC=2t﹣6,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3)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不包括点C),即:0≤t<3,如图1,先判断出S△ACD=S△AME ,进而S四边形DOEA=S正方形ACOM=AC2=36,即可求出S,进而t=2,CD=EM=2,OE=4,再求出AF=AC﹣CF=4=OE,最后判断出△AFG≌△OEG,求出PG=QG=6即可得出结论;②当点D在线段OC上(不包括点C),即:3<t≤6,如图2,同①的方法知,S=6,t=4,CD=EM=2,OE=8,同①的方法得,OF=4,即AF=AC﹣OF=2,再判断出△AFG∽△OEG,得出h'=4h,即可得出h=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B(0,12),∴OB=12,∵△AOB为等腰三角形,∠BAO=90°,AB=AO,AC⊥OB,∴AC=BC=OC=OB=6,∴A(6,6);(2)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不包括点C),即:0≤t<3,如图1,由运动知,BD=2t,∴CD=BC﹣BD=6﹣2t,∴S=S△ACD=CD×AC=18﹣6t,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不包括点C),即:3<t≤6,如图2,由运动知,BD=2t,∴CD=BD﹣BC=2t﹣6,∴S=S△ACD=CD×AC=6t﹣18;(3)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不包括点C),即:0≤t<3,如图1,过点A作AM⊥x轴于M,∴四边形OCAM是矩形,∵A(6,6),∴AC=AM,∴矩形OCAM是正方形,∴OM=AC=6,∠CAM=90°,∵∠DAE=90°,∴∠CAD=∠EAM,在△ACD和△AME中,,∴△ACD≌△AME,=S△AME,∴S△ACD=S△ACD+S四边形COEA=S△AMF+S四边形COEA=S正方形ACOM=AC2=36,∴S四边形DOEA∵四边形DAEO的面积等于6S,∴6S=36,∴S=6,由(2)知,S=18﹣6t,∴18﹣6t=6,∴t=2,∴CD=EM=6﹣2t=2,∵OM=6,∴OE=OM﹣EM=4,∵AC∥OM,OC=BC,∴CF=OE=2,∴AF=AC﹣CF=4=OE,过点G作GQ⊥OM于Q,交AC于P,∴PG⊥AC,∴四边形OCPQ是矩形,∴PQ=OC=6,易知,△AFG≌△OEG,∴PG=QG=6,=AF×PG=6;∴S△AFG②当点D在线段OC上(不包括点C),即:3<t≤6,如图2,同①的方法知,S=6,∵S=6t﹣18,∴6t﹣18=6,∴t=4,∴CD=EM=2,∴OE=8,同①的方法得,OF=4,∴AF=AC﹣OF=2,∵AC∥OM,∴△AFG∽△OEG,设△AFG的边AF上的高为h,△OEG的边OE上的高为h',∴=.∴h'=4h,∵h+h'=6,∴h=,=AF×h=.∴S△AFG【点评】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三四 总分 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得分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四个大题,共27题.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计算或证明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正确解答.】1.下列各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a 4; (B )22a ; (C )a a 5; (D )a1. 2.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一定有实数解的是…………………………………………( )(A )012=+-x x ; (B )012=--mx x ;(C )01222=+-x x ;(D )02=--m x x .3.已知正比例函数x k y 1=与反比例函数xk y 2=的图像在同一坐标系中没有交点,那么………………………………………………………………………………………( )(A ) 1k >0,2k >0; (B )21k k ⋅< 0; (C ) 1k =2k ; (D )1k <0,2k <0.4.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H 是高,AM 是中线,那么在结论①∠B=∠BAM ,②∠B=∠MAH ,③∠B=∠CAH中正确的个数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5.下列各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 )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D )有一个内角为100°且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6.以下条件不能确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有一边上的高等于这边的一半; (B )有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C )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2:3; (D )三边之比为3:2: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满分24分)7. 函数1-=x 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8. 已知11)(+=x x f ,则)2(f =_____________ 9. 方程x x 22=的根是_____________10.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42x x _____________11. 正比例函数x y 2=的图像经过第__________象限.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2(-, 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13. 已知反比例函数xk y -=2的图像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减小, 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4. 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经过已知点A 和B 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在△RtABC 中,∠B=90°,AB=5,BC=12,则AC 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_17. 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 ,BC=10,BD=7,那么点D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_18. 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折痕为EF ,则△ABE 的面积为_________2c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满分36分)19. 计算:31318325.0412+-+20.解方程:10)4)(3(-=-+x x2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32()1(2=--+-k x k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根.22.已知21y y y -=,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1成反比例. 当x = 2时,y = 4;当x = 3时,y = 8.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3.已知,如图,CE=ED ,CE ⊥BC ,DE ⊥BD. 求证:AC=AD2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90°,∠C=120°,AB=2,BC=32,AD=24.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四、(本大题共3题,满分22分,第25题6分,第26题7分,第27题9分)25.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BC ,垂足为D ,BE ⊥AC ,垂足为E ,M 是AB 边的中点,联结MD 、ME 、ED.求证:(1) △MED 是等腰三角形;(2) ∠EMD=2∠DAC.26.已知正比例函数)0(≠=k kx y 的图像经过A(-2,4),B(1,b). 求:(1) 求k 、b 的值;(2) 若点C(0,2),试问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B=PC,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在△ABC 中,∠ACB=90°,D 是AB 的中点,过点B 作∠CBE=∠A ,BE 与射线CA 相交于点E ,与射线CD 相交于点F .(1) 如图, 当点E 在线段CA 上时, 求证:BE ⊥CD ;(2) 若BE=CD ,那么线段AC 与BC 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3) 若△BDF 是等腰三角形,求∠A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1. C ;2. B ;3.B ;4.C ;5. D ;6. A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7. x ≥1 8. 12- 9. 2,021==x x 10. )32)(32(--+-x x11.一、三 12.xy 6-= 13. k<2 14.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或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5.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16. 213 17.3 18. 6 三、(本大题共6题,每题6分,满分36分)19.解:原式=3332332221432⨯+⨯-⨯+………………4分 (化简对一个给1分) = 3222232+-+………………………………………………1分 = 33…………………………………………………………………………1分20.解: 原方程变形为022=--x x ……………………………………………………2分0)1)(2(=+-x x …………………………………………………… 1分02=-x 或0)1(=+x ……………………………………………………… 1分2=x 或1-=x ………………………………………………………………1分所以,原方程的根是21=x ,12-=x .………………………………… 1分21.解:∵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1分即 0)32(4)1(2=-++k k …………………………………………………1分 ∴ 011102=-+k k …………………………………………………………1分 0)1)(11(=-+k k1,1121=-=k k ………………………………………………………1分∴ 当k =-11或1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k =-11时,方程为025102=++x x ,0)5(2=+x ,521-==x x …1分当k =1时,方程为0122=+-x x ,0)1(2=-x ,121==x x ………1分22.解:设1,2211-==x k y x k y )0(21≠k k 、,则121--=x k x k y ……………………1分 把x=2, y=4和 x=3, y=8分别代入得⎪⎩⎪⎨⎧=-=-823422121k k k k …………………………………………………………………2分 解之得⎩⎨⎧==2321k k , ………………………………………………………………2分∴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123--=x x y …………………………………1分 23. 证明:∵ CE ⊥BC ,DE ⊥BD ,∴∠BCE=∠BDE=90°………………………………………………………1分在Rt △BCE 和Rt △BDE 中⎩⎨⎧==BE BE DE CE ∴Rt △BCE ≌Rt △BDE (HL) ………………………………………………2分∴ BC=BD, ∠CBE=∠DBE ……………………………………………………1分在△BCA 和△BDA 中⎪⎩⎪⎨⎧=∠=∠=BA BA ABD ABC DB CB∴ △BCA ≌△BDA (SAS) ………………………………………………1分∴ AC=AD ……………………………………………………1分24. 解:联结AC, 在Rt △ABC 中, ∠B=90°, AB=2,BC=32222AC BC AB =+∴ 416)32(22222==+=+=BC AB AC ………………………1分 AB =AC 21 ∴∠BCA=30°………………………………………………………………………1分 ∴∠ACD =∠BCD -∠BCA=120°-30°=90° ………………………………1分在Rt △ACD 中, ∠ACD=90°, AC=4,AD=24222AD CD AC =+∴ 4164)24(2222==-=-=AC AD CD ……………………………1分ACD ABC ABCD S S S ∆∆+=四边形CD AC BC AB ⋅⋅+⋅⋅=2121= 442132221⨯⨯+⨯⨯ = 832+…………………………………………………………………1分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32+………………………………………………1分四、(本大题共3题,满分 22分)25.证明:(1) ∵ AD ⊥BC, BE ⊥AC∴∠ADB=∠AEB=90°…………………………………………………………1分 又 M 是AB 边的中点,∴ AB DM 21=,AB EM 21=………………………………………………1分 ∴ DM = EM∴ △MED 是等腰三角形………………………………………………1分(2) ∵AB AM EM 21==, ∴∠MAE=∠MEA ∴ ∠BME=∠MAE+∠MEA=2∠MAE …………………………………1分 同理,∠BMD=2∠MAD …………………………………1分∴∠EMD=∠BME -∠BMD=2∠MAE -2∠MAD=2(∠MAE -∠MAD)=2∠DAC …………1分26.解:(1)把A(-2,4)代入y = kx 得-2k = 4∴ k = -2…………………………………………………………………1分 ∴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 y 2-=把B(1,b)代入,得b=-2⨯1=-2……………………………………1分(2) 若点P 在x 轴上,设P 点的坐标为 P(m , 0 )∵ B(1,-2) C(0,2),∴PB=22)20()1(++-m =522+-m m PC=22)20()0(-+-m =42+m∵PB=PC ∴PB 2=PC 2∴m 2-2m+5= m 2+4 m=21 ………………………………………1分 ∴P(21 , 0 ) ………………………………………1分若点P 在y 轴上,设P 点的坐标为 P(0 , n)∵ B(1,-2) C(0,2),∴PB=22)2()10(++-n =542++n n PC=2)2(-n =442+-n n∵PB=PC∴PB 2=PC 2∴n 2+4n+5= n 2-4n+4 ∴n= -81 …………………………………………………………………1分 ∴P(0 , -81 ) …………………………………………………………………1分 ∴在坐标轴上存在一点P ,使PB=PC,点P 的坐标为:P(21 , 0 ) 或P(0 , -81 ) ……………………………1分 27.(1)证明:∵∠ACB=90°,D 是AB 的中点(已知),∴ DC=DA=DB=AB 21……………………………………………………………1分 ∴∠A=∠DCA 又∠CBE=∠A∴∠DCA =∠CBE∵∠ACB=∠DCA +∠BCD= 90°∴∠CBE +∠BCD= 90°……………………………………………………………1分 ∴∠BFC=90°∴ BE ⊥CD ………………………………………………………………………1分(2) AC=2BC, 理由如下:……………………………………………………1分证明:过点D 作DH ⊥AC, 垂足为H∴∠DHC= 90, ∴∠ACB=∠DHC∵ DC=DA, DH ⊥AC∴CH=AC 21…………………………………1分 在△BCE 和△CHD 中,⎪⎩⎪⎨⎧=∠=∠∠=∠CD BE DCH CBE DHC ECB∴△BCE ≌△CHD (A.A.S ).∴ BC= CH=AC 21 即AC=2BC ……………………1分 (3)① 当E 在线段CA 上时,∵ △BDF 是等腰三角形且∠BFD=90∴ BF=DF∴ ∠FBD=∠FDB=45°∵ ∠FDB=∠A+∠DCA=2∠A∴ ∠A=22.5°……………………1分② 当E 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同(1)可证∠BFC=90°,BF=FD ∠FBD=∠FDB=∠ADC= 45°∠A=∠DCA=︒=︒-︒⨯5.67)45180(2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