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一道多步反应计算的典型错解
找准拐点,巧解多步连续化学反应题

找准拐点,巧解多步连续化学反应计算题(罗平县第二中学张永东)摘要: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只有找准了这类反应的拐点,才可以准确、快速的解出这类题。
关键词:拐点化学教学中常遇到几种物质间发生连续反应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对于这类习题的教学,我总是先带领学生写出可能发生的相关反应方程式,理清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找准前一反应完成与后一反应发生时量的转化关系——即为这类反应的拐点。
这是巧解、快解这类试题的关键。
下面就这类试题的教学谈谈感受。
一. 向amol的AlCl3酸性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化学方程式为:H+ + OH—=H2OAlCl3 + 3NaOH =Al(OH)3↓+ 3NaClAl(OH)3 + NaOH =NaAlO2 + 2H2O拐点为:1.NaOH与酸反应完全和NaOH与AlCl3反应开始,2. NaOH与AlCl3反应完全和NaOH与Al(OH)3反应开始反应发生的现象为:无现象→出现白色沉淀且逐渐增多→沉淀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物质的量的关系为:先滴入的NaOH中和溶液中的酸,再滴入0→3a mol NaOH溶液使AlCl3溶液逐渐转化Al(OH)3沉淀→继续再滴入0→a mol NaOH溶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例1.将1mol/L的NaOH溶液滴入含0.1mol的Al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得固体3.9g,问滴入的NaOH溶液可能为多少ml?解:固体为Al(OH)3,物质的量为3.9÷78= 0.05(mol),即Al元素没有完全转化到Al(OH)3中,滴入NaOH溶液与AlCl3溶液反应的情况可能分两种情况.(1).滴入的NaOH溶液只与部分AlCl3溶液反应生成0.05mol的A l(O H)3沉淀.n(NaOH)=3n(Al(OH)3)=3×0.05=0.15(mol)v1=0.15÷1=0.15(L)=150(ml)(2).先滴入的NaOH溶液与AlCl3完全反应生成0.1mol的A l(O H)3沉淀,后滴入的NaOH溶液再与(0.1-0.05)mol的Al(OH)3沉淀反应使之溶解.即:n(NaOH)=3n(AlCl3)+n(Al(OH)3溶解)=3×0.1+0.05=0.35molv2=0.35÷1=0.35(L)=350ml 答:(略)二. 向a mol NaOH溶液中通人CO2至过量发生反应的先后秩序及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2 =Na2CO3 + H2O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拐点为:NaOH与CO2反应完全和Na2CO3溶液与CO2反应开始物质的量的关系为:先通入的0→0.5a mol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溶液,再通入0→0.5a molCO2溶液使Na2CO3溶液逐渐转化NaHCO3注意的问题:CO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的溶质只能为: ①NaOH和Na2CO3②Na2CO3 ③Na2CO3和NaHCO3④NaHCO3(绝不能出现NaOH 和NaHCO3同时存在的情况)例2.向100ml 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3.36L的CO2(标准状况),问:(1).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2)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解:(1) n(NaOH)=2×100×10-3=0.2moln(CO2)=3.36÷22.4=0.15moln(NAOH):n(CO2)=4:3 则溶质为Na2CO3 和NaHCO3(2) 设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x + y =0.2 x + y=0.15X=0.05mol y=0.1mol即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略)三.向通入CO2的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过量前面讨论过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物的四种情况:①NaOH和Na2CO3②Na2CO3③NaHCO3和NaHCO3④NaHCO3第一种情况(溶质为NaOH和Na2CO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拐点为:1.NaOH与HCl反应完全和Na2CO3与HCl反应开始,2. Na2CO3与HCl反应完全生成NaHCO3和NaHCO3溶液与HCl反应开始反应发生的现象为:先无现象,当滴入的HCl达到一定量时开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物质的量的关系为:不产生气体消耗的HCl的量大于产生气体消耗HCl的量第二种情况 (溶质为Na2CO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拐点为:Na2CO3与HCl反应完全生成NaHCO3和NaHCO3溶液与HCl反应开始反应发生的现象为:先无现象,当滴入的HCl达到一定量时开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物质的量的关系为:不产生气体消耗的HCl的量等于产生气体消耗HCl的量第三种情况 (溶质为Na2CO3和NaHCO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拐点为:Na2CO3与HCl反应完全生成NaHCO3和NaHCO3溶液与HCl反应开始。
化学反应中多步反应的计算

化学反应中多步反应的计算高一化学组1. 多步反应的计算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的简捷方法是关系式法。
在化学上用来表示某些物质的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叫关系式法,其解题思路为先写出配平的多步反应化学方程式,然后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如接触法制硫酸:4FeS2→8SO2→3SO3→8H2SO4, 关系式:FeS2→2H2SO4生产中所用原料和所得到的产物往往不纯,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在实际计算中必须弄清以下关系:(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损失率=该化合物的损失率纯物质量(2)物质的纯度=——————×100%不纯物质量实际参加反应原料量(3)原料利用率(转化率)=——————————×100%实际投入原料量产品实际产量(4)产品产率=———————××100%产品理论产量对于每一步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 =反应物利用率= 生成物的产率对于多步反应:总转化率 = 各步转化率的积 = 总利用率= 总产率【习题讲评】燃烧1t 含硫48 % 的硫铁矿,在理论上能生产多少吨98%的硫酸(设还有1.5%的硫残留在炉渣里)?错解1:硫铁矿的含硫量为:1 t ×(48-1.5) %错解2:设能生产98%硫酸的质量为 x~2H2SO4(1t) (48%) (98.5%) (x) (98%)FeS2错解3:由方程式S +O2 = SO2 2SO2 + O2 = 2SO3 SO3 + H2O = H2SO4得关系式: S ~ H2SO4正解:设能生产98%硫酸的质量为 xS ~ H2SO4(1t) (48%) (98.5%) (x) (98%)32 : (1t)(48%)(98.5%) = 98 : (x)(98%) x = 1.48 t答:能生产1.48 吨 98% 硫酸【例1】某硫酸厂用含FeS2 90 % 的黄铁矿500 t制取硫酸,煅烧时损失5%的硫,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损失15%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被水吸收时又损失0.5%,求这些黄铁矿能制得98% 的浓硫酸多少吨?解:设可制得98% 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x~ 2H2SO4(500t) (90%) (95%) (85%) FeS2(99.5%) (x) (98%)120 : (500t) (90%) (95%) (85%) (99.5%) = 196 : (x) (98%)x = 602.6 t答:可制得98 % 的浓硫酸 602.6 吨【练习1】某硫酸厂用含FeS2 78 % 的黄铁矿制取硫酸,煅烧时损失6 %的硫,在接触氧化时又损失2%的硫,求制取1吨98% 的浓硫酸需这些黄铁矿多少吨?解:设制取1吨98% 的浓硫酸需黄铁矿的质量为 x~2H2SO4(x) (78%) (94%) (98%)FeS2(1t) (98%)120 : (x) (78%) (94%) (98%) = 196 : (1t) (98%)x =0.835 t答:需黄铁矿 0.835 吨【练习2】在氧气中灼烧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0.44g,使其中的硫全部变为二氧化硫,再把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并转变为硫酸。
例谈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的关系修订版

例谈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的关系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例谈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的关系摘要:通过对五个教学案例的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探讨,阐明了教师的深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生的深度学习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指出了深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深度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趣味”性决定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同时还说明了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超课标。
关键词:深度学习;深度教学;有效教学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5?C0022?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1 问题的提出深度学习[1]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深度学习的概念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
深度学习的本意是指机器学习领域中对模式(声音、图像等)进行建模、识别的一种方法。
深度学习被教育工作者引入教学后,又被赋予教学上的含义。
由于深度学习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本身就是一个刚提出不久的新概念,所以目前教育专家们对深度学习所赋予的含义还没有统一。
不同学者赋予深度学习的含义是互有差异的,如阎乃胜[2]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对信息予以深度加工,深刻理解和掌握复杂概念的内在含义,建构起个人情景化的知识体系,以知识迁移推进现实任务的完成”。
张浩[3]等人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效方式”,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解决”。
站在学校现实教育的角度来说,有学生的深度学习,就应该有教师的深度教学。
郭永祥[4]从知识的“符号”、“逻辑”、“意义”三方面论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有效教学必须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我把这种统一称为深度教学。
浅析多步反应计算题解题策略

浅析多反应计算题的解题策略多反应化学计算题由于反应较多、过程复杂,特别是分步计算时还伴随着有关过量的问题,常规解法烦琐、费时、易出错。
因此一直是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难点。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理解与掌握化学反应的概念与实质,对方程式意义的认识程度等基本的化学素质以及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是突破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下面笔者就常见的题型以“过程分析”来谈一些粗浅的方法。
1、原子守恒法[例1]:有镁和铝两种合金的混合粉末1.44克,在50毫升3.4摩/升HCl中全部溶解。
再加入50毫升4.0摩/升NaOH,得白色沉淀物。
滤出沉淀物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固体1.11克。
在滤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即有沉淀产生。
求:原混合物中镁铝各多少克?[解析]:据题意,本题涉及到的反应有:Mg+2HCl=MgCl2+H2↑①2Al+6HCl=2AlCl3+3H2↑②HCl+NaOH=NaCl+H2O ③MgCl2+2NaOH=Mg(OH)2↓+2NaCl ④AlCl3+3NaOH=Al(OH)3↓+3NaCl ⑤Al(OH)3+NaOH=NaAlO2+2H2O ⑥Mg(OH)2=MgO+H2O ⑦2Al(OH)3=Al2O3+3H2O ⑧如果按照上述反应逐步列式进行计算的话,一是假设的未知数过多,二是计算过程反复、费时。
这样解题将不胜烦琐,这决不是命题者的本意!因此在进行计算前,我们很有必要分析各主要元素的流向以及在各反应中各物质、原子间物质的量的关系,抓住问题的“实质点”——可能隐藏的化学思想,然后一举突破。
首先:我们来看已知条件,n(HCl)=3.4×0.05=0.17(摩); n(NaOH)=4.0×0.05=0.20(摩) m(Mg)+ m(Al)=1.44(克);m(MgO)+ m(Al2O3)=1.11(克)。
接下来, 研究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的联系。
题目要求“原混合物中镁铝各多少克”,如果Mg→MgO、Al→Al2O3,那么,由已知条件就可求解。
有关多步反应速率相关试题的分析

有关多步反应速率相关试题的分析例1.(2018年4月选考化学第22题)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2NO2(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C.在1.0×105 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 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5 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 mol·sˉ1【解析】A:在压强相同的条件下,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B:在温度相同条件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C: NO的转化率达到98%时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在8.0×105 Pa、30℃条件下, 转化率从50%增至90%所需时间为3.7s,NO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0.10a×(90%-50%)=0.04a,则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 mol·sˉ1,符合题意。
例2.【2017江苏卷】(单选题)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以双氧水分解的浓度时间曲线图像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图像、搜集信息及信息处理能力,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排除图中的干扰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拓展研究】1.【2017江苏卷】(多选题)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 2NO(g)+O2 (g) (正反应吸热)。
化学反应中的多步计算

化学反应中多步反应的计算1. 多步反应的计算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的简捷方法是关系式法。
在化学上用来表示某些物质的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叫关系式法,其解题思路为先写出配平的多步反应化学方程式,然后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如接触法制硫酸:4FeS2→8SO2→3SO3→8H2SO4, 关系式:FeS2→2H2SO4生产中所用原料和所得到的产物往往不纯,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在实际计算中必须弄清以下关系:(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损失率=该化合物的损失率纯物质量(2)物质的纯度=——————×100%不纯物质量实际参加反应原料量(3)原料利用率(转化率)=——————————×100%实际投入原料量产品实际产量(4)产品产率=———————××100%产品理论产量对于每一步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 =反应物利用率= 生成物的产率对于多步反应:总转化率 = 各步转化率的积 = 总利用率= 总产率【习题讲评】燃烧1t 含硫48 % 的硫铁矿,在理论上能生产多少吨98%的硫酸(设还有1.5%的硫残留在炉渣里)?错解1:硫铁矿的含硫量为:1 t ×(48-1.5) %错解2:设能生产98%硫酸的质量为 xFeS2~2H2SO4(1t) (48%) (98.5%) (x) (98%)错解3:由方程式S +O2 = SO2 2SO2 + O2 = 2SO3 SO3 + H2O = H2SO4得关系式: S ~ H2SO4正解:设能生产98%硫酸的质量为 xS ~ H2SO432 98(1t) (48%) (98.5%) (x) (98%)32 : (1t)(48%)(98.5%) = 98 : (x)(98%)x = 1.48 t答:能生产1.48 吨 98% 硫酸【例1】某硫酸厂用含FeS2 90 % 的黄铁矿500 t制取硫酸,煅烧时损失5%的硫,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时损失15%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被水吸收时又损失0.5%,求这些黄铁矿能制得98% 的浓硫酸多少吨?解:设可制得98% 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xFeS2~2H2SO4120196(500t) (90%) (95%) (85%) (99.5%) (x) (98%)120 : (500t) (90%) (95%) (85%) (99.5%) = 196 : (x) (98%) x = 602.6 t答:可制得98 % 的浓硫酸 602.6 吨【练习1】某硫酸厂用含FeS2 78 % 的黄铁矿制取硫酸,煅烧时损失6 %的硫,在接触氧化时又损失2%的硫,求制取1吨98% 的浓硫酸需这些黄铁矿多少吨?解:设制取1吨98% 的浓硫酸需黄铁矿的质量为 xFeS2~2H2SO4120 196(x) (78%) (94%) (98%) (1t) (98%)120 : (x) (78%) (94%) (98%) = 196 : (1t) (98%)x = 0.835 t答:需黄铁矿 0.835 吨【练习2】在氧气中灼烧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0.44g,使其中的硫全部变为二氧化硫,再把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并转变为硫酸。
化学方程式计算误解析

根 据化 学 方 程 式计 算 。是 化 学 上最 常 见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一种 计 算 。但 是不少 同学 在计算 时 ,时常 会发 生各 种各样 的错 误 。现仅举 几类 常见错 误 。分析如 下 。供 同学们学 习 借鉴 。 对 题 意 理 解 不 清
四 、 把 混 合 物 的 质 量 当成 纯 净 物 的 质 量
例7 5 g 质质 量分 数 为 1%的烧 碱 溶液 .需 要 多少克 溶 质质 0溶 6
量分 数为 1%的盐酸恰 好完全 中和 ? 0 错 解 :设 需 1 %的盐酸质 量为 0
Na OH+HC1=二 Na +H2 CI O
分析 :在初 中阶段 带 入化学 方程 式 的量是指 质量 ( 质量 单位 也 要 统 一 ,上 下要 对 应 ,左 右要 相 当 ) 。本 题 用 体 积单 位 带 入 计算 . 故错 误 。应 将22 , 算成 质量 ( . x . g = . 8 )代入计 算 。 .LH 换 22 00 / 01 g L 9 L 9
353 . . g
二 、对 化 学 方 程 式 书 写错 误
化 学方 程式是根 据化 学方 程式计 算 的依 据 ,一旦 写错 ,就使 计 算失 去正确 的依据 。最常见 的错误是 : ( )写 错化学式 1 例3 实验 室用 含杂 质 1%的石 灰 石3 g 足量 盐酸 反应 ( 质 0 0跟 杂 不 与盐酸反 应 ) ,能 制 得 C , 少 克 ? 0多 错 解 :设 能制得C , O 的质量 为
多少 克氧气 ? 错 解 :设 制得0 的质量 为 ,
2 CO Mn , 兰二 2 C+ 0 f 2 59 = 25 : K I O = K 13 , 4 : 1 . x 6 g
关于四年级数学上阶段计算错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关于四年级数学上阶段计算错因分析及改善方法本班学生的计算错误原因,采取针对性纠错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正确率。
结合实际我的做法是:先分析错误原因,再采取纠正措施。
一、分析原因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践中我发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方面的原因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但是实际往往学生口算不熟,笔算不准,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二)学生心理方面原因感知比较笼统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品质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
瞬时和短时记忆易出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
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
情绪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
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三)习惯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在计算时不认真审题,做完后不愿检验;书写时马马虎虎,字迹潦草,0写得像6,6写得像0,5写得像8,把3写成8等,有的笔算不打草稿,无论数字大小,一律用心算,有的没有专用草稿本,乱打草稿。
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的重要原因。
二、纠正措施(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计算的关键有些计算错误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为防止学生出现算理方面、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
教学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加强算理计算的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计算法则,这是正确地进行计算的前提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① 、④得
⑧ N 32 2H O + 2 H + 0= N 3H 0
即 NH — — 3
1g 7
算 。高 中 《 化学 》教 材说 得很 清 楚 : “ 多步反 应 在 中 ,第 一 步 反应 的产 物 ,即 是 下 一 步 反 应 的反 应
HN 3 O 2O — — N 2
:
② 2 O O= N 2 N + 22 O
1 4 Og 2 4.xl x9 %
③ 3 O+ 2=H O+ O N 2H0 2 N 3N
③得 :
合 并 反 应② 、
g
:
1 4 0 g 2% 4.×1 6 ×9
V2 x21 %
(4 0 3 22 2= H O  ̄ N + 0+ HO 4 N 3 由 、④得如下转化关系 : ①
( 下转第6 页) 2
相似 。笔者 认为 :此解 法仅 第 一 问是正 确 的 ,第 二 问是错 误 的。第二 问 的正确 解 法如 下 :
维普资讯
6 2
化 学 教 学
20 0 7年 . 1 第 2期
例7 ( 东 卷 第 1 题 )灰 锡 ( 广 6 以粉 末 状 存 在 )
和 白锡 是锡 的两种 同素 异形 体 。 已知 :
B 我 国流 通 的硬 币材 质 是金 属单 质 .
C广 东正 在 打捞 的 明代 沉船 上 存 在大量 铝 制餐 .
V】 21 x %
4 3g x 0
我校师 生解此 题 的基本 方 法如 下 : 解 :设 实 际制 得 6 %的硝 酸 的质 量 为 ,理 论 3 上 消耗 的空 气 的体 积( 况 、 同) 。有 关 反应 的 标 下 为Y
5x2 . L 4x3 g 24 0 V1 x21 %
— .
在本题 的第一 问 中 ,氮元 素 守恒 ,含 氮元素 的
物质 均是 “ 中介 ”物质 ,所 以是 典型 的多 步反应 的
计 算 。在 第 二 问 中 ,N : 应 的 比例及 N 与0 H 与0反 O :
转 化 成 H O 的 比例 是 不 同 的 ,二 者 之 间 找 不 出 N “ 中介 ”物质 ,所 以此 问不 属 于多 步反应 的计 算 。
Z g
一
:
85 0 g 9 %x 2 一 y 2 % .x1 x 6 9 % x 1
出 已知物质 和所 求 物 质之 间 的量 的关 系 ,简化解 题
过程 。 ”
y 9.x OL 9 .x OI 若 氧气 的含 量 按2 % =42 l =42 l ( n 0
计 算 . ̄y 9 . ̄ 0m = 8 1 9 该解 法 的计算 结果 与 网上 原题后 所 附 的参 考答 案 相 同 ,可 见原题 作者 的解 法 和思 路也 与上述 解法
2x2 . L 24
物 。根据 化 学方 程式 ,每一步 反 应 的反应 物和 生成
物之 间有 一定 的量 的关 系 ,即物 质 的量之 比是一 定 的 。所 以 ,可 以利用 某 中 间 物质 作 为 ‘ 中介 ’ ,找
8 5 0 g 9 %x 2 .x1 6 x 6 9 %
y 2 % x 1
9 .× 0m 或 9 .x 0m 1 42 1 89 3 1
空气 的体 积为 : 。则
4 NH3 + 502 = 4 NO06X9
4x1 g 7 85×1 ×9 % . 0g 6
— .
5 2 .L x 24
NH3— 1 7 8.t 6 x % 5 x9 % 92
1 7 85 .t 6 x9 % x9 % 2
— — — 一
V2 5. 0 =3 3x1 L=3 . x1 5 3 0 m
—
NO —
—
HNO3 6 3 x 3 x6 %
V ( 气 )= + = 4 1 33 .x 0m = 93 空 ,6  ̄ 0m + 53 1 9 .x
中 图分 类 号 :G 3 . 63 8
文 献 标 识 码 :B
我们在 网上 下载 了常 熟化 学试 题 库 的一 道多 步 反应 的计算题 如 下 ( 字 略有 改动 ,题 意 不变) 文 :
设 氨被 催 化成NO的质 量为 ,设 氨 被催 化 氧化
成N 所 需 的空 气体 积为 ,设 N 转 化成 H O所 需 O O N
V1 4x1 64 0 m =6 0 L= x1 3 x 4. O g =1 4xl 4NO 4x3 g 0 + 3 02 + 2H2 0 = 4HNO3
化学方 程式 如下 :
)NH3 502 NO+6 0 4 + =4 H2
3x 2. 2 4L V2 x21 %
用 85 氨通 过 催 化 氧 化 制 取 6 %的 硝 酸 ,若 .吨 3 N 转 化率 为9%,N H的 6 O转 化 为 H 3 产 率 为 NO 的
9 %,则 实际 制得 6 %的 硝 酸 的质 量 为多 少 吨 ?理 2 3 论 上 所 消耗 空气 的体 积 为 多少 m 标 况 ) (41 t ( ? 4 .6,
维普资讯
20 0 7年 . 1 期 第 2
习题 与 解 题 思 路
6 7
简析 一道 多步反应计算 的典型错 解
吴 孙 富
( 阳市 第 二 高级 中学 , 北 当 阳 当 湖
440 ) 4 10
文章 编 号 :10 — 69 (0 7 2 0 6 — 1 0 5 6 2 2 0 )1— 0 7 0
1 3[ 氧 气 的含 量 按 2 %计 算 ,则 V ( 气 )= 0m 若 0 空
1 43 13 r 0 . 0m ] x
=
6 3 = .6 4 1 x 3 一 x6 % ’ 。
为什 么两 种解 法 的答 案互 不 相 同呢 ?经分 析发 现 ,此 题 的 第 一 问 属 于通 常所 说 的多 步 反 应 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