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预留性设计修复的疗效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一)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一)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义齿逐渐成为替代牙齿的重要选择。
传统的义齿需要以固定形式安装在牙齿上,而可摘局部义齿则成为一种更加适合部分缺失口腔的设计。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一、可摘局部义齿的定义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可以从口腔中取下来的义齿,需要用类似于头箍的夹子将其安装在牙齿上。
相比于传统的义齿,它的形状更加灵活,适合不同形状的口腔适应。
并且其密合度更高,可以有效地防止口腔中残留的食物。
二、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1.良好的牙齿支持:可摘局部义齿需要有至少一个牙齿来作为支撑,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每颗支撑牙齿的状态,并且保证其结实稳定。
2.充分的磨耗空间:义齿摩擦产生的空间非常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到义齿摩擦产生的空间和充分的磨耗空间。
3.完美的元素位置:义齿的每个元素都需要与其余牙齿/义齿的元素保持同步,这通常通过设计深度等特征来保证。
4.正确的摄影和记录:义齿需要被精准制作,并且不能影响口腔的自然美观,因此需要通过良好的摄影和记录来完成这一点。
三、可摘局部义齿的优势1.价格更实惠:相比于传统的义齿,可摘局部义齿需要的材料和生产成本更低,因此价格更实惠。
2.灵活性更高:可摘局部义齿的形状可以根据口腔的不同情况来进行调整,更加适合不同的人群使用。
3.维护更加方便:由于可摘局部义齿可以取下来来清洁,因此维护起来更加方便,也更加容易保持口腔的清洁度。
4.伤害更小:可摘局部义齿更加轻盈,相比于传统的义齿具有更小的伤害风险。
四、针对可摘局部义齿的注意事项1.初期佩戴时应逐渐适应。
2.佩戴前应对口腔做好彻底的清洁。
3.磨合时间和保养相当重要。
4.客观评估各项指标。
总之,可摘局部义齿作为一种新颖的设计,能够更好满足口腔缺损的需求。
合理的设计原则和优势让可摘局部义齿成为许多人使用的选择。
同时,在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保证其是否符合口腔健康和美观的要求。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修复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部分牙齿缺失问题。
该修复工艺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工艺技术。
第一步,诊断和治疗计划。
在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了解牙齿的缺失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状态。
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和修复计划。
第二步,取模。
在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之前,需要取得患者口腔的精确模型。
取模可以通过传统得手工方法或者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技术来完成。
传统的取模方法通常使用弹性物质,将其注射到患者口腔中,制作出模型。
而CAD/CAM技术则通过口腔扫描仪来获取口腔内部的三维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第三步,试戴。
在进行义齿修复之前,需要进行试戴过程,以确保修复的准确性和舒适度。
试戴过程中,患者可以感受到义齿的感觉,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如果需要进行一些微调或者修改,可以在试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第四步,修复制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制作可摘局部义齿。
设计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口腔解剖结构、咬合关系以及修复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如口腔合金、瓷材料等。
全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试戴和调整,以确保修复的质量。
第五步,修复安装。
修复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其安装到患者的口腔中。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义齿与周围组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口腔卫生的指导和习惯培养,以确保长期的修复效果。
综上所述,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口腔修复技术。
通过细致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精确的模型制作、细致的试戴和修复制作、安装及后续的口腔卫生指导,可以实现优质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
这种修复技术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咀嚼能力,还能够提升患者的口腔美观度和生活品质。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一)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一)假设你是一名牙科医生,在你的诊所里经常会有需要摘除或替换牙齿的患者。
在牙齿摘除或缺损的情况下,局部义齿是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局部义齿需要将金属支架放在不能被看到的地方,这个支架需要用钩子固定在健康的牙齿上。
这种设计使得牙齿容易受损并且非常难以清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被开发出来。
以下是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一些主要特点。
1.简化设计可摘局部义齿相对于传统局部义齿是更为简单的设计,它不需要使用复杂的金属支架。
这一点使得义齿更容易接受,并且更便于清洁。
2.使用弹性几何设计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使用了新技术,包括弹性复合材料和自承式几何设计。
这些技术可以使得义齿适应不同的咀嚼压力,同时,它可以高度弹性的设计,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口内环境。
3.使用生物兼容性材料可摘局部义齿使用生物兼容性材料,比如说钛和Zircone Ceramics。
这种材料不会在人体中引起任何不良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使用长达15年。
4.简化维护可摘局部义齿可以更容易的进行维护和更换,而且更容易清洁。
它可以通过拆卸和清洗,使得患者能够保持口腔健康和外观。
5.提高外观质量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设计,可摘局部义齿保证了优秀的外观和质量。
设计师可以对每个人独特的口腔环境进行重新塑造,使得患者的口腔外观非常自然。
总的来说,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适用于那些需要特殊照料的牙齿和缺损较大的患者。
它是针对现代口腔医疗技术的一种优秀的融合。
作为一名牙科医生,你应该积极地向患者介绍这种新的设计,并且为他们进行最佳的选择建议。
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固位研究进展

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固位研究进展在口腔临床疾病中,牙列缺损属于比较常见的口腔修复疾病,若患者牙列出现缺损后未及时修复,则可导致患者语音、面容、咀嚼等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长期临床研究认为,当牙列游离端缺失,可导致远中无基牙支持,再加之此部位所承受的应力分布相对比较特殊,因此临床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难度比较大。
可摘局部义齿(RPD)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可逆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治疗方法,可适用于任何年龄段患者。
但是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可摘局部义齿临床治疗效果与义齿是否良好固位具有相关性,也是改善修复后咀嚼功能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将针对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固位问题综述如下:一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临床价值在牙列缺损类型中,远中游离端牙列缺损属于比较常见的牙列缺损类型之一。
王燕一等[1]学者研究发现,在对1197例经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其中牙列缺损中远中游离端者占到19.51%。
目前,临床治疗游离端缺损主要给予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式治疗程序比较复杂,再加之此类患者口腔内存在不同病情且修复中可能遇到部分非常特殊原因,例如:义齿基托与基牙之间承受力差、牙合力作用对基牙产生的扭力矩因素等等,上述因素都让义齿修复设计变得更为复杂。
长期临床研究证实,可摘局部义齿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所承受的牙合力主要是由牙槽嵴、黏膜、基牙共同承担,在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是大部分采用混合支持形式。
在正常情况下,口腔的硬组织、软组织应力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两种组织自身的特殊所致。
当口腔软硬组织的应力出现不均匀分布时,基牙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创伤,而此时缺牙区牙槽骨将会被吸收,这样便可出现义齿翘动、与黏膜不密合等现象。
基牙的创伤,义齿的不稳定不仅影响义齿的功能,还会影响到临床修复效果。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中基牙、牙周支持组织及牙槽嵴黏膜的支持作用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牙齿和软组织在承受合力时,其黏膜的可让性远远大于牙齿,其恢复的速度也大于牙齿;黏膜组织之间也存在可让性,如缺牙区与非缺牙区的黏膜之间也有差异。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用于咬合重建修复临床疗效观察

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用于咬合重建修复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张武来源:《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042-01作者简介:张武(1968.3-),男,口腔科口腔主治医师。
【摘要】目的:探讨对余留牙重度磨耗、牙合面形态破坏严重、垂直距离降低以及多数余留牙为残根残冠或牙合平面严重不协调的患者牙列缺损进行咬合重建,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
方法:对符合上述条件的14名患者运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
结果对修复后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观察随访,14例患者咀嚼功能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对面部形态的改善表示满意。
结论: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疗效满意的咬合重建修复方法。
【关键词】牙合垫;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Studies on jaw pad-type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used for the occlusal rehabititation.Zhang Wu【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occlusal rehabititation and restoring the normal Chewing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the severe wear of teeth, the severely damaged facial morphology, the vertical distance reduced, or the residual crowns and roots. Methods:The occlusal rehabititation of the fourteen patients with the same condition as the above was studied. Results:The founteen Patients’ chewing functions were improved, and their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symptoms were relieved. They were all satisfi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facial morphology. Conclusions:Jaw pad-type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are really effective to deal with the occlusal rehabititation.【Key words】jaw pad-type;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Occlusal rehabititation咬合重建又称牙合重建,是指用口腔修复方法,对牙列的咬合状态进行改造和重新建立。
可摘局部义齿-4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一、可摘局部义齿的生物力学要求减少义齿对基牙产生的水平侧向力和扭转力,降低牙槽骨的吸收效率。
二、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本要求1.义齿具有良好的固位、稳定、支持作用2.能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3.恢复口腔生理功能和面部外观4.坚固耐用5.容易摘戴三、基牙的选择★1.基牙的健康情况①首选健康天然牙—牙周健康、支持力大、牙冠长短合适的后牙②固位型好,具有一定倒凹(畸形牙、错位牙、过小牙一般不错考虑)③患牙应先予以相应的治疗2.基牙的数目2~4个3.基牙的位置近缺隙;合理分散,增加固位4.考虑影响基牙受力的因素四、义齿固位力的来源1.卡环固位臂的机械固位力2.基牙导平面与义齿导平面板、小连接体与牙体、舌侧托与牙体间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3.大气压力,4.义齿基托与黏膜之间的吸附力和界面张力倒凹的深度(deepest position of undercut):指观测器的金属分析杆到倒凹区最深处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倒凹的坡度(slope of undercut):指倒凹区基牙牙面和牙长轴之间构成角度。
五、卡环固位臂机械固位力的影响因素1.脱位力的方向—与就位道所成角度↑,固位力↑(制锁力)2.基牙倒凹的深度—倒凹深度↑,固位力↑基牙倒凹的坡度—倒凹坡度↑,固位力↑根据材料特性,调节卡环臂进入倒凹合适的位置,不需进入最深部位(深度<1mm,坡度>20º)3.卡环臂的弹性↑,正压力↓,固位力↓①长度三臂卡环>圈形卡环②横断面形态半圆形>圆形③粗细粗>细④类型一型卡环>二型卡环⑤材料刚度越大、弹性限度越大,固位力越大制锁力:指义齿有多个固位体或缺牙间隙,在行使功能时,脱位力与就位道方向不同,表现出互相牵制。
制锁区:指义齿收到邻牙约束的部分。
制锁角:就位道与脱位力的方向所成角度。
六、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当义齿的多个导平面与基牙上多个导平面相接触时,就会产生确实有利的摩擦固位,并决定就位摘出道。
口腔修复学:18 第五节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第五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Design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一、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Principle of RPD design)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也就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
符合要求的可摘局部义齿应该是在保证口腔剩余组织保健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固位、稳定和支持,达到良好的功能效果,戴用舒适,摘戴方便,坚固耐用。
(一)不损伤口腔剩余组织健康(No injury to the remaining oral structures)可摘局部义齿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不能对口腔剩余软硬组织等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的健康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最基本的要求。
广泛地、有选择地分散zaozi001力,减小对基牙的扭力和侧向力;正确恢复咬合关系;保护余留牙牙体组织。
义齿不妨碍口腔自洁作用,固位体要高度磨光,尽量少覆盖牙体组织,以减少致龋率;少磨除牙体组织,尽量利用自然间隙安放支托凹和隙卡沟;在获得足够固位和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固位体数目。
(二)良好的支持、固位和稳定(Good support, retention and stability)可摘局部义齿应具有良好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
余留牙及缺牙区牙槽嵴等作为义齿支持组织,应能够承受义齿在功能时产生的咬合力负担。
在行使功能时义齿既不应脱位,也不应发生相对位置移动,以保证咬合力合理地传导与分散到所有支持组织。
良好的支持、固位和稳定是义齿恢复功能和保护剩余组织的基础。
(三)恢复咀嚼、发音和美观功能障碍(Restoration of masticatory, phonetic and esthetic function)义齿应恢复因缺牙导致的咀嚼、发音和美观功能障碍。
前牙主要恢复美观、切割食物和辅助发音的功能,后牙恢复咀嚼食物的功能,并恢复面部下1/3高度和丰满度。
可摘局部义齿

3.种类: (1)腭杆――前腭杆,种腭杆,后腭杆和侧腭杆. 前腭杆:厚1mm宽8mm,呈宽而薄的带状. 位于:上腭硬区之前,腭皱裂之后.
中腭杆:位于上腭中,常用于上颌两双尖牙和第一磨 牙缺失.
后腭杆:厚1.5mm-2mm,宽3.5mm-4mm.厚而窄. 位于:上颌硬区(腭隆突)之后,软腭颤动浅之前. 侧腭杆:位于上腭隆突的一侧或两侧与腭侧龈缘相距
多数牙先天缺失。病因:与遗传, 生长发育障碍,内分泌疾病有关。
(二)后天因素:
龋病——失牙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失牙较常见的原因。局部或全
身因素造成牙周组织破坏。 外伤——意外事故造成牙缺失,常伴有牙
槽骨或颌骨缺损。 口腔颌面部疾病——颌骨骨髓炎,走马牙
疳,肿瘤等。
二.牙列缺损的影响
3)C型卡环臂:
适用于C型导线,多用弯制钢丝卡环此类 卡环,固位作用较好。稳定作用不如A型卡臂。
2、对抗臂(Reciprocal Arm or Stabilizing
Arm)
位于:基牙舌面导线上或导线he方的非倒凹 区.
作用:1)对抗侧向力,起支持,稳定义齿 的作用.
2)对抗颊侧固位臂,防止基牙受力向 舌侧移位
作用:固位,支持,稳定作用.防止义齿向he方或 就位道反方向脱位.
B.按结构形式直接固位体可分冠外固位体和冠内固位体.
冠外固位体:指卡环是义齿附着正在基牙,牙冠表面的金属部分. 卡环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材料: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铬合金,金合金等. 制作方法:金属造卡环,锻丝卡环,铸造,锻丝联合卡环.
(一)咀嚼功能减退
1、个别后牙缺失:两侧牙倾斜,对颌牙伸 长,造成he障碍。
2、多数牙缺失:咀嚼功能明显减退,消化 不良,影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中13友好医院学报2013年第27卷第1期Journal ofChina-Japr仇Friendship Hospital,2013 Feb,Vo1.27,No.J 可摘局部义齿预留性设计修复的疗效 刘 扬,于 岚,马洪生 (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北京100029)
摘要 目的:评价可摘局部义齿预留性修复设计的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病例,其中肯氏一类10例、 肯氏二类15例、三类10例、四类5例。做保留松动牙的可摘局部义齿预留性修复设计,完成铸造支架可摘局部 义齿并嘱正常使用,松动牙拔除后牙列缺损类型向出现亚类和更严重缺损类型转变,将原局部义齿修理后继续 使用并定期复查。结果:12个月后复查,38例成功,2例尚可;24个月后复查,38例成功,2例因拔除基牙失败。 成功率95%。结论:预留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是临床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设计符合口腔生理,尽管存在一 定缺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留性修复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松动牙;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0025(2013)一01—0008—04 doi:10.3969/j.issn.1001—0025.2013.01.002
Effect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predesigned//LIU Yang,YU Lan,MA Hong-sheng//Journal of Chi- 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2013 Feb,27(1):8-11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stheses with predesigne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in clinic. Methods:Forty patients with loose teeth were chosen,including Kennedy I 10 cases,Kennedy I1 15 cases, Kennedy m 10 cases,Kennedy IV 5 cases.Wearing predesigne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using this repaired par- tial removal denture after extracting the loose teeth.At this moment,the denture defects were more serious.The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12 and 24 months.Results:After 12 months,38 cases were successful,2 cases were successful on the whole.Twenty four months later,38 cases were successful,2 cases were not successful due to the extraction of the abutement tooth.The rate of success was 95%.Conclusion:It's a effective prosthesis in clinical to put on the predesigne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Though it is imperfect,this prosthesis is still valu— able and widely practiced. Key words predesigned;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loose teeth;prosthesis Author"s address Dental Medical Center,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29,China
临床上经常遇到牙列缺损并决定采取可摘局 部义齿修复的患者,口腔内存在介于拔除与保留 之间的牙齿,出于美观因素、合关系因素、身体因 素、患者主观愿望因素等诸多因素考虑需要暂时 保留个别松动牙齿,此时。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完善 的修复设计成为临床修复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预留性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修复是保存个别无 法长期保存的松动牙齿,预先作该牙拔除后的前 瞻性设计,并完成修复,当拔除患牙后只需对义齿 作适当修理,该义齿设计仍符合患者口腔生理要 求。可以继续为患者使用。本文选择了40例病例, 均采取保留个别松动牙的预留性可摘局部义齿设 作者简介:刘扬(1962一),女,副主任医师。 收稿日期:2012—10—22修回日期:2012—11-30 计,并完成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收集我科2007年l2月~2009年l2月存在 松动牙并要求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 病例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0~75 岁,平均62.5岁。牙列缺损分类按Kennedy分类 法[ 】统计,Kennedy一类l0例,二类l5例,三类l0 例,四类5例。 1.2病例选择标准 40例患者口内均存在1~2颗松动牙齿,X光 片均显示根周骨吸收达根中1/3与根尖1/3交界 处,或已达根尖区,松动度Ⅱ~Ⅲ度。除以上松动 Journal of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2013 Feb,Vo1.27,No.』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年第27卷第1期 9 牙外其余口内余留牙牙体无缺损,或经过牙体治 疗或经过牙体治疗及冠修复后缺损恢复。牙周组 织健康,或经过牙周治疗后达到健康标准,牙列缺 损区粘膜未见明显异常,缺损区对合牙未见合向 伸长或经过单纯调合或经过牙体牙髓治疗截冠后 冠修复矫正了合向伸长,缺损区齿槽骨有轻、中、 重度吸收不等,颌关节未见异常,符合一般可摘 局部义齿的适应证。此外要求:基牙临床冠有一 定高度(>5mm),咬合关系正常,缺隙侧基牙健康、 稳固,轴面有适当突度,颈部及近缺隙侧有一定倒 凹,口腔卫生良好[21。 1.3拔除松动牙前后缺损类型的变化 40例病例包含Kennedy分类的4种缺损,具 体松动牙位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由于松动牙的 拔除,各类缺损类型向出现亚类或更严重缺损的 类型转变。 1.4修复设计 1.4.1 Kennedy一类 拔牙后仍为Kennedy一类的做Kennedy一类 修复设计.采用避免松动末端基牙作支持,在紧邻 松动基牙的另一基牙近中设计近中合支托支持, 在松动基牙上仅设计颊侧弯制钢丝固位卡,此两 基牙舌腭侧均以基托做对抗。拔牙后Kennedy一 类转变为一类亚类的作Kennedy一类亚类修复设 计.在松动牙两侧的邻牙上放置近松动牙的舌腭 侧合支托.并设计舌腭侧基托对抗。以上二类待松 动牙拔除后均作自凝树脂加人工牙及必要的加弯 制钢丝固位卡环处理。 1.4.2 Kennedy二类 Kennedy二类仍为Kennedy二类的作 Kennedy二类修复设计,在缺隙侧末端松动基牙 及邻近基牙上的设计方法与一类仍为一类的相 同,Kennedy二类转变为二类亚类的作Kennedy 二类亚类修复设计,对松动牙两侧基牙的设计方 法与一类转变为一类亚类的相同。 Kennedy二类转变为一类的作Kennedy一类 设计,对侧紧邻末端松动基牙的另一基牙的设计 与一类仍为一类的设计方法相同。 1.4.3 Kennedy三类 Kennedy三类仍为三类的作Kennedy三类修 复设计,紧邻松动基牙的另一基牙近松动牙侧设 计合支托,松动基牙及该基牙设计舌侧基托对抗. 松动基牙颊侧设计钢丝弯制卡环,拔除松动基牙 后作相应处理。 Kennedy三类转变为三类亚类的作Kennedy 三类亚类修复设计,松动牙两侧基牙的设计方法 与一类转变为一类亚类相同。 Kennedy三类转变为二类的作Kennedy二类 修复设计,在即将成为游离端缺失的一侧牙列最 靠近松动基牙的另一基牙上的设计与上述对游离 端末端基牙的设计相同。 1.4.4 Kennedy四类 Kennedy四类转变为四类亚类的作Kennedy 四类亚类修复设计,松动牙两侧基牙的设计方法 与一类转变为一类亚类相同。 Kennedy四类转变为二类的作Kennedy二类 修复设计,与上述三类转变为二类的设计相同。 1.5修复方法 针对不同缺损类型及松动牙拔除后缺损类型 出现的变化作前期预测。预先做松动牙拔除后缺 损的设计。常规口腔基牙预备,选取合适的上下颌 托盘,藻酸盐印模材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取正 确的咬合记录,送技工室,采用钴铬合金和人工树 脂牙制作支架局部义齿,经过试支架、初戴和复诊 表1松动牙位与拔除松动牙前后缺损类型的变化 松动牙位 Kennedy一类 Kennedy二类 Kennedy三类 Kennedy四类 游离端末端基牙
游离端非末端基牙 非游离端末端基牙 非游离端非末端基牙 合计
7 一类一一类 3 一类— 一类亚类 1 二类一二类
8 二类—+一类 4 二类—+二类亚类 1O l5 5 三类一二类 5 三类一三或三类亚类 l0
3 四类一二、一类 2 四类一四类亚类 5 Journal of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2013 Feb,VoL27,No.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年第27卷第1期 11 的途径。在临床中行之有效。 3.2有关预留性修复设计 预留性修复设计是一种前瞻性设计,由表1 可以看出松动牙拔除后患者的缺损类型向出现亚 类和更严重缺损类型转变,预先作松动基牙拔除 后的牙列缺损类型设计,使松动牙拔除后经修理 的局部义齿仍然符合患者的口腔生理,为更长期 的修复成功提供了生理基础。 3.3预留性修复设计对松动牙的保护 预留性修复设计避开了有松动的牙齿作支 持,选择了牙周状况健康的牙作为基牙,这样一方 面避免了松动牙的额外牙周负担,同时因为义齿 的戴人使松动牙得以相对稳定,有利于松动牙的 较长时间保留。 3.4预留性修复设计的舌侧基托对抗臂 为方便拔牙后修理义齿所作的舌腭侧基托对 抗设计虽然增加了基牙牙龈缘的覆盖,不利于牙 龈健康,但是增加的舌侧基托却起到了稳定松动 牙的作用.延长了松动牙的使用寿命。以往学者曾 报道,即使保证了良好的口腔健康状况,覆盖牙龈 缘时较不覆盖牙龈缘时牙龈指数升高[6-8]。如果义 齿基托覆盖了牙龈缘,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变得更 加迅速[9]。因此戴用有舌侧基托对抗臂设计局部 义齿的患者更应该加强牙周维护,注意口腔卫生。 3.5有关牙列远中游离端缺失 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远中游离端 缺失因为其末端基牙的不良受力、基托较大的伸 展范围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感及由于游离端基托 下颌骨的吸收造成的义齿翘动成为可摘义齿修复 的难点,预留性可摘义齿修复设计尽可能长的保 留末端基牙.推迟牙列缺损成为远中游离端缺失 的时间,使患者受益。 3.6有关余留牙的保护 4O例病例经2次复查,其中38例局部义齿 使用状况良好.2例因患者其余基牙牙周病变拔 除而告失败,提醒我们在确定设计计划时应该更 谨慎的选择基牙,对基牙牙周作更加仔细的评估, 同时应该更加重视戴用局部义齿后的余留牙牙周 维护,要想保证长期的修复成功,除了在修复前的 设计时需考虑过渡性基牙拔除后局部义齿的使用 更加符合口腔生理,还应医嘱患者加强牙周健康 意识,定期牙周维护。 3.7预留性修复的不足 预留性修复设计所作的局部义齿,占据了更 大的口腔空间涉及到更多的天然牙,降低了患者 的E1腔舒适度。增加的基牙若成为游离端基牙,舌 侧设计的基托对抗臂对基牙有不利的扭力,目前 临床尚无更好的改进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