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课件)

合集下载

可摘局部义齿的ppt课件

可摘局部义齿的ppt课件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和贡献
1 2
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可摘局部义齿的数字化设计和制造过程可以实现 快速、精准的制作,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摘局部义齿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牙齿功能,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推动医疗行业的技术创新
可摘局部义齿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将推动医疗行业 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06
可以保留天然牙齿,避免牙齿缺失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优缺点比较
• 易于清洁和维护,减少口腔健康问题的风险。
优缺点比较
缺点
长期佩戴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和邻牙倾斜,影响口腔健 康。
义齿的稳定性不如全口义齿,可能会出现翘动或移位的 情况。
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治疗时间和费用。
适用人群和使用寿命比较
适用人群 年龄较大、经济条件有限的老年人。
05
可摘局部义齿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和改进方向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01
采用数字化技术,如3D打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提高可摘局
部义齿的设计和制造精度,实现个性化定制。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02
探索新的材料和工艺,提高义齿的舒适性、耐用性和美观性。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
03
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义齿设计和制作过程的自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部分缺牙: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部分缺牙,如龋齿、牙周病等。
基牙健康:适用于基牙健康,仅缺牙间隙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
适应症和禁忌症
• 口腔卫生良好:适用于口腔卫生良好,能够保持 义齿清洁的患者。
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禁忌症
02
03
04
基牙不健康:如果基牙存在严 重龋齿、牙周病等问题,不宜

可摘局部义齿PPT课件

可摘局部义齿PPT课件
观测线以上的部分为基牙的非倒 凹区,观测线以下的部分为倒凹区。 观测器的分析杆代表义齿的就位方向。
(3)观测线的种类与卡环臂的选择: 有三种基本类型,根据三种基
本观测线,选择相应的固位卡环臂。

▪ 一型观测线:基 牙向缺隙相反方 向倾斜,倒凹区 主要位于基牙的 远缺隙侧,近缺 隙侧倒凹小。适 用于一型卡环臂, 具有良好的固位、 稳定作用,也有 支持作用。
可摘局部义齿
流行病学
▪ 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 查,35-44岁年龄组,约有 15%的人有牙列缺损,在65 -74岁年龄组,每人平均缺 牙10颗,约有50-60%的人 为牙列缺损患者。
▪ 咀嚼功能减退 牙周组织改变 发音功能障碍 美观的影响 颞颌关节病变 心理的影响
可摘局部义齿的发展
▪ 1746 年 Mouton首先采用以卡环 作为固位体 1756 年 Pfaff采用蜡取模型,用 石膏灌注模型, 用牙合记录来确定关系 1843年 Goodyear发明了硫化橡 胶. 1925年 Kennedy建立了局部义
不同类型和材料的卡环固位臂需 要不同的倒凹深度:
钴铬合金铸造的卡环臂一般需要 0.25mm的水平倒凹;
弯制的金合金成品丝材卡环常规 需要0.5mm的水平倒凹;
不锈钢成品丝材卡环需要的水平 倒凹常达0.75mm
卡环的种类
1.圆环形卡环
▪ ①三臂卡环:多 用于牙冠外形好, 无明显倾斜的基 牙。卡环由颊、 舌两个卡环臂和 支托组成。
▪ ⑤联合卡环:整铸支架设计中常用 此种卡环。2个卡环的4个卡环臂和 支托共用一个位于两基牙外展隙的
卡环体。此卡环有恢复咬合和防止 食物嵌塞的作用。
▪ ⑥延伸卡环:用于基牙松动或基牙 外形差无法获得足够的固位时。将 卡环臂延伸至邻牙,有夹板作用, 可称为长臂卡环。

可摘局部义齿ppt课件

可摘局部义齿ppt课件

二 肯式分类
原则:以缺隙所在位置,结合 可摘局部义齿鞍基与基 牙之间关系进行分类
第一类 双侧末端游离缺失
第二类 单侧末端游离缺失
第三类 双基计 原则 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整体设计 各类缺损的设计
一 设计原则 生理性
预防性 坚固性 易摘性
功能性
稳固性 美观
支持形式 — 粘膜支持式 牙支持式 混合支持式
第三节 牙列缺损的分类
一 库式分类
支点线 — 可摘局部义齿各个直接 固位体的连线
第一类 斜线式 支点线与牙弓是斜割关系 第二类 横线式 支点线与牙弓是横割关系 第三类 纵斜式 支点线位于牙弓一侧 呈近远中方向 第四类 平面式 各支点线构成多边形 (三角形、四边形…)
固 位 体
直 接 固 位 体
间 接 固 位 体
卡 环
冠 内 拴 道
连 续 卡 环
舌 支 托
冷 弯
铸 造
邻 间 钩
舌 面 板
附 加 卡 环
1。直接固位体 — 卡环
A卡环臂
B卡环体
C 支托
D连接体
A卡环臂:卡环的游离部分
作用 — 固位作用
位置 — 轴面倒凹区 冷弯 铸造 倒凹区下0.5-0.75mm 倒凹区下0.25-0.5mm
(一)生理性
1、建立生理合关系: 目的:恢复咀嚼功能 恢复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
2、广泛分布合力: 增加卡环、 支托,扩大基托面积
3、保持正确的垂直距离 4、不影响软组织的生理活动
(二)功能性 恢复功能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牙周情况 2、牙槽骨吸收程度 3、咬合关系 4、人工牙的材料
若缺牙多、牙槽骨及基牙差:
作用固位支持稳定材料镍铬不锈钢合金铸造分类铸造卡环直接固位体连续卡环舌支托舌面板附加卡环间接固位体固位体1112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13141516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1718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192021222324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

口腔修复科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口腔修复科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试支架时的护理
护理过程 核对病人病历、姓名及支架→安排病人就座在治疗椅上→系好胸巾→接好漱口水→
嘱病人漱口→调整椅位及光源。 在医生试戴时,护士要随时调节灯光,将咬合纸递给医生,同时及时地吸除磨出的
金属粉末,必要时传递技工钳。 试戴合适后,协助医生为病人选牙。 医生(护士协助)嘱病人治疗后注意事项→整理用物→处理器械→洗手→将物品放
口腔修复科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 的护理要点
演讲人
小刺猬知识库
目录
试支架时的护理 戴牙时的护理
01 02 03 04
试牙时的护理 健康教育
01
试支架时的护理
试支架时的护理
物品准1 备 一次性检查盘、口杯、手套、咬合纸、高速或低速机头、 相应的车针、高点指示剂、技工钳、橡皮轮、比色板、人 工牙模板。
护理过程 在操作的过程中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漱口。 医生将义齿调改合适,抛光后,护十用酒精棉球清除义齿上的咬合纸印迹,冲洗干净后交 与病人。 医生(护士协助)嘱病人治疗后注意事项→为病人填写收费通知单→整理用物→处理器械 →洗手→将物品放回原处备用。
0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告诉病人正确的摘、戴义齿的方法。 初戴义齿后黏膜有压痛、溃疡、咬腮、咀嚼不得力或卡环过松、吃饭易掉等不适时,应及时就诊。 如不适症状使病人难以忍受,嘱病人可暂时停戴义齿,但在复诊前数小时戴上义齿,并吃少许食物, 以便找出疼痛原因。 初戴义齿后常有异物感、恶心、发音不清、口水多、义齿摘戴不便等现象,需逐步适应。
感谢聆听
汇报人姓名
戴牙时的护理
护理过程 核对病人病历、姓名及义齿→安排病人就座在治疗椅上→系好胸巾→接好漱口水→嘱病人 漱口→调整椅位及光源。 医生在调磨义齿时,护士要医生调拾时,护士将咬合纸递给医生。 调改合适后,协助医生教会病人摘、戴义齿的方法。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最全与义齿相关共168张课件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最全与义齿相关共168张课件
第3页,共168页。
适应证
适应范围极其广泛:
➢ 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牙者
➢ 牙缺失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损者 ➢ 需过渡性义齿、间隙保持者 ➢ 牙周夹板作用
➢ 需恢复垂直距离者
➢ 需即刻义齿、化妆义齿者
第4页,共168页。
临床注意事项
➢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生活不便的患者 ➢对义齿材料过敏、异物感明显无法克服者 ➢严重的牙体、牙周或黏膜病变未得到有效治疗控制者
❖前牙注重美观和发音,后牙着重恢复咀嚼功能
❖游离端或多个后牙缺失,适当减径、减数和开沟
第15页,共168页。
➢类型 ❖按材料分:塑料牙、瓷牙、金属咬合(舌) 面牙
❖按制作方法分:成品牙、个别制作牙 ❖按咬合面形态分:
▪ 解剖式牙 30°,33°
▪ 半解剖式牙 20° ▪ 非解剖式牙 0°
第16页,共168页。
➢ 基座
➢ 观测台 ➢ 垂直臂 ➢ 水平臂 ➢ 分析工具
第26页,共168页。
观测线(surveying line)
➢ 又称导线(guide line),是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
硬、软组织的倒凹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在基牙则为观测方向下 基牙轴面最突点的连线,亦可称为基牙导线。 ➢ 并非基牙的解剖外形高点线,而是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的外形 高点连线。
❖ Ⅲ型导线卡环臂:固位好,但不理想,稳定较差。常 用靠近牙合 缘的高卡环或下返卡环,卡环臂要富有 弹性,不能进入倒凹过深。
第41页,共168页。
卡环的种类
➢ 按卡环与导线的关系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卡环
➢ 按卡环臂数量分为单臂卡环、双臂卡环和三臂卡环 ➢ 按卡环固位臂进入倒凹区时的方向不同分为牙合 向戴入卡环

经典: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课件)

经典: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课件)
5
初诊准备工作
6
1.修复前检查
(1)询问患者主诉及要求,了解现病史既往史。 (2)颌面部检查:
*颜面形态是否对称、比例是否协调,丰满度是否 正常。
*开口度大小,下颌运动有无异常,关节有无弹响。 *头颈部肌肉及颞下颌关节扪诊有无疼痛。
7
(3)口腔检查 ※牙列缺失情况检查:缺失牙的数目和部位,拔牙
3
(一)适应证
1.各类牙列缺损患者,尤其是末端游离缺失者 ; 2.由于某些原因不适合做固定桥修复者; 3.拔牙后立即修复,作为暂时性、过渡性修复体; 4.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可做夹板式义齿修复; 5.外伤或手术而造成缺牙,伴牙槽骨、颌骨和软组
织缺损者。
4
(二)禁忌症
1.缺牙间隙过小,义齿强度不足; 2.牙冠形态异常,不能为义齿提供足够固位力者; 3.对基托塑料丙烯酸酯过敏者; 4.义齿接触区口腔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 5.对基托异物感无法克服者; 6.精神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定于合架上
31
取颌位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①咬合记录基托必须稳定,避免基托变形变位造成
结果误差。 ②取颌位记录前必须先确认患者牙尖交错位的余留
情况和正中关系位,并确定垂直距离。 ③应避免患者下颌偏斜造成颌位错误。 ④咬合记录材料要充分软化,没有阻力,咬合力量
必须轻。
32
(5)模型的观测 ①观测模型:用观测仪绘出各基牙观察线,分析基牙
固定不动的条件下,让患者主动肌功能修整。
26
②功能性印模法: ※适用于双侧或单侧末端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
义齿修复。 ※临床上通常采用二次法制取功能性印模
27
※先制作游离鞍基区的个别托盘,托盘就位 后让患者咬合制得印模,不取出,再用一 托盘制取全牙列印模(鞍基区为功能性压 力的印模,余留牙为解剖式)

可摘局部义齿课件

可摘局部义齿课件
可摘局部义齿课件
目 录
• 可摘局部义齿概述 •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 可摘局部义齿的维护与保养 • 可摘局部义齿的应用案例 • 可摘局部义齿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可摘局部义齿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可自行摘戴 的假牙,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修复 缺失的牙齿,恢复咀嚼、发音和 美观等功能。
咬合关系
通过调整人工牙的咬合面形态和位置,确保可摘局部义齿与 患者口腔内的天然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以提高咀嚼效率和 减轻牙齿磨损。
03
可摘局部义齿的维护与保 养
日常清洁与保养
每日清洁
使用软毛牙刷和牙膏轻轻 刷洗义齿,避免使用硬毛 刷以防止磨损。
定期浸泡
将义齿浸泡在清洁液或冷 水中,有助于去除牙菌斑 和食物残渣。
新型材料的出现,还可以减少传统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THANKS
02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 作
设计原则与流程
01
02
03
评估患者口腔状况
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牙齿缺失情况以及颌骨 结构,为设计提供基础数 据。
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患者需求和口腔状况 ,确定可摘局部义齿的结 构、材料、颜色和功能等 。
制作流程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牙齿 排列、基托制作、人工牙 排牙等步骤,完成可摘局 部义齿的制作。
定制需求越来越强烈。
个性化定制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 状况、脸型、年龄等因素,设计 出更加符合患者需求的可摘局部
义齿。
个性化定制还可以满足不同患者 的特殊需求,如夜间佩戴、临时
使用等。
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齿修复。 ※临床上通常采用二次法制取功能性印模
※先制作游离鞍基区的个别托盘,托盘就位 后让患者咬合制得印模,不取出,再用一 托盘制取全牙列印模(鞍基区为功能性压 力的印模,余留牙为解剖式)
③个别托盘制取印模法 由初印模获得初模型,用自凝塑料或印模 膏制作个别托盘。
4、灌注模型
模型要求: ①模型基牙、余留牙及缺隙部位牙槽嵴及周围软组
织印迹清晰。 ②模型无气泡和缺损。 ③模型要有一定厚度,最薄处颚穹窿到模型底部厚
度为1cm。
第三节、确定和转移合关系
(1)利用模型上余留牙的咬合关系 (2)蜡颌记录 (3)颌托记录 (4)根据患者已用蜡片或蜡堤确定的正中合关系固
定于合架上
取颌位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①咬合记录基托必须稳定,避免基托变形变位造成
(3)吸附力和大气压力
• 基托面积
固位力调节
• 固位体数目 • 固位体位置 • 就位道方向 • 卡环臂位置 • 卡环材料 • 卡环类型
义齿稳定的设计原则
• 平面固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齿中心与固位体连接中心接近
义齿不稳定状况
• 下沉性不稳定 • 转动性不稳定
防止不稳定方法
• 转动性不稳定
A 增加平衡固位体 B 平衡法 C 消除支点
(一)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 1.卡环过紧 • 2.合支托移位 • 3.基托人工牙进入倒凹区 • 4.义齿变形 • 5.支架变形 • 6.设计不当
(二)就位后检查、处理
1.义齿与软组织、基牙的适合度; 2.观察义齿与相邻活动软组织间的关系; 3.调整固位力达到理想状态; 4.合关系; 5.美观性检查。
(3)酌情做骨组织修整和软组织的准备。
2. 牙体预备:以少磨牙为原则 (1)基牙
①调改伸长的牙尖,较陡突的斜面和锐利的边缘。 ②调改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磨改轴面过大的倒凹。 ③调磨邻面倒凹有助于设计共同就位道。 ④调磨邻颊、邻舌线角避免卡环肩过高。
(2)合支托凹
①支托凹一般预备在两侧基牙合面近远中边缘嵴; ②铸造合支托呈三角形或匙形,凹底与基牙长轴垂
(四)、义齿咀嚼功能差
• 垂直距离过低 • 人工牙合面形态差 • 牙槽嵴支持不够 • 牙尖高度过低
(五)、摘戴困难
• 卡环过紧 • 余留牙倒凹区缓冲不够
(六)、食物嵌塞
• 基托与组织不密合 • 基托与天然牙有间隙 • 卡环不贴合
(七)、发音障碍
• 基托厚度、范围 • 人工牙排列
(八)、咬颊粘膜、咬舌
第六节 复诊与修理
Repairs and additions to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一、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处理
(一) 基牙疼痛
(二) 软组织疼痛
1.基托边缘 2.硬区缓冲不够 3.义齿不稳定 4.咬合力过大 5.卡环臂过低
(三)固位、稳定不良
1. 弹跳 2.翘动、摆动、上下动 3.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边缘封闭不好 4. 基牙牙冠小,或呈锥形致固位形差 5.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 6.基托边缘伸展过长 7.设计不当
临床治疗
第一节、修复前的口腔准备
1、余留牙的准备
①牙Ⅲ度松动、重度倾斜移位、残冠、残根不能保 留应拔除。
②保留有价值的畸形牙、错位牙、残冠、残根及轻 度松动牙。
③余留牙的牙体、牙髓、牙周病治愈后才选作基牙。 ④拆除口内不良修复体。
(2)缺牙间隙的准备:调磨过长的对颌牙;适当调 磨缺隙侧倾斜牙的邻面倒凹;矫正附着过高的系 带。
u 倒凹深度—固位力、正压力 u 倒凹坡度—固位力、正压力
成正比
(2)摩擦力
卡环卡抱作用产生的摩擦力 • 脱位力方向—正压力 • 卡环形态—正压力 • 卡环材料—正压力 • 基牙倒凹深度和坡度—正压力
制锁状态所产生的摩擦力
• 制锁区 • 制锁角
各固位体相互制约产生的摩擦力
• 各固位体与脱位方向
的印模材料,由于成本较高,主要用于精 密铸造和高档次义齿修复。
3、取印模方法 ①调整体位:调整至舒服体位,取上颌时医生
位于患者后方,患者头稍后仰;取下颌时医 生位于患者侧前方,患者头部稍前倾。
②解剖式印模法 托盘准确就位,印模材硬固前在保持托盘
固定不动的条件下,让患者主动肌功能修整。
②功能性印模法: ※适用于双侧或单侧末端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
• 咬颊
上下颌后牙覆盖过小
• 咬舌
下颌后牙排列偏向舌侧
(九)、恶心和唾液
• 基托后缘伸展过多、过厚 • 基托后缘与粘膜不贴合
(十)、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
• 垂直距离过低 • 垂直距离过高
(十一)、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 • 唇部丰满度 • 人工牙颜色
二、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一)、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Broken resin base)
可摘局部义齿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崔吉民
基 本 技 能 篇
可 摘 局 部 义 齿 (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是牙列缺损的修复方
法之一,它是利用余留天然牙和义齿基托所覆 盖的粘膜、骨组织作支持,靠义齿的固位体和 基托固位,患者能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第四节、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1、设计要求 ① 适当地恢复咀嚼功能 ② 保护口腔组织健康 ③ 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 ④ 舒适、美观、坚固耐用 ⑤容易摘戴
2、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⑴固位力的形成
※ 摩擦力 ※ 吸附力 ※ 大气压力 ※ 重力
⑵与固位力有关因素 ①基牙倒凹的深度与坡度
倒凹深度 倒凹坡度
• 下沉性不稳定
A 扩大基托面积 B 压力印模 C 减轻合力
3.基牙的选择 ①选择基牙有一定倒凹者; ② 基牙数目2-4个; ③ 基牙位置尽量分散; ④考虑影响基牙受力的因素。
4.RPD的分类设计
⑴ 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的设计 *特点: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的义齿,常需采用
大面积连接体或基托连接,以达到平衡和分散合 力的目的。
(二)、卡环、合支托折断的修理(Broken clasp arms and occlusal rests)
(三)、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修理(Loss of an artificial tooth)
(四)、义齿合低的处理 (五)、重衬(relining)
谢谢
设计图例:
⑷ Kennedy第四类牙列缺损的设计 *特点:缺牙间隙小时,设计为牙支持式义
齿;缺牙间隙大时常设计为天然牙和黏膜 共同支持的义齿。
设计图例:
第五节、戴义齿
一、戴义齿前的准备工作
• 1.核对 • 2.检查义齿各组成部分 • 3.医患沟通
二、戴义齿方法和注意事项
1.初戴动作轻巧,不可强行戴入 2.保护口腔软组织 3.注意修复体就位方向 4.修复体与天然牙处理
第二节、印模制取和模型灌注
注意要点: ★取得精确的印模,灌制出准确的工作模型,是制作
良好的可摘局部义齿的必要条件。
★印模特点是既要取得余留牙剩余牙槽嵴的精确解剖 形态,又要取得周围肌肉系带的功能活动状态。
1、选择合适的托盘
①托盘底为一平面,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的间 隙,以容纳印模材料;
②托盘的翼缘不宜过长,一般止于距黏膜皱襞2mm 处,不应妨碍唇、颊和舌的活动;
※如果患者口内配戴有修复体,除新缺失的牙外, 还应检查修复体的设计是否合理,与口腔组织是 否密合,外形是否合适,有无磨耗和缺损,咬合 关系是否正常,以及固位和稳定情况等。
※ X线检查和研究模型
2.诊断
评估所采集的资料,根据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3.初步治疗计划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义齿的初步设计方案。包 括修复前准备和修复治疗的全部内容和步骤。经 向患者解释并征得患者同意后,严格按照治疗计 划的内容和先后顺序进行。
线呈20度角,凹底应圆滑、无阶台,在边缘嵴处 应园钝; ③合支托深度1~1.5mm,长度为基牙远中径的1/4~ 1/3,宽度为基牙颊舌径的1/3~l/2。
(3)隙卡沟
①以少磨牙为原则,备牙时不可破坏两临牙之间的 接触点,沟的底部及颊舌侧外展隙处应圆钝,沟 底平,底边呈圆形;
②不锈钢丝隙卡,沟的宽度应为1mm或能自由通过 所用不锈钢丝为原则。
③上颌托盘后缘应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盖 过最后一个磨牙或磨牙后垫区。
④双侧游离缺失或前牙过长,则应选用一种 前牙区底平而深后牙区浅的托盘。
⑤如果牙弓仅余留个别牙时,最好使用个别 托盘。
2、印模材料的选择 ①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用的材料是藻酸锌和藻
酸钠印模材料。 ②硅橡胶印模材料是制取可摘局部义齿理想
初诊准备工作
修复前检查 诊断
设计和治疗计划
1.修复前检查
(1)询问患者主诉及要求,了解现病史既往史。 (2)颌面部检查:
*颜面形态是否对称、比例是否协调,丰满度是否 正常。
*开口度大小,下颌运动有无异常,关节有无弹响。 *头颈部肌肉及颞下颌关节扪诊有无疼痛。
(3)口腔检查 ※牙列缺失情况检查:缺失牙的数目和部位,拔牙
窝愈合情况,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形态和丰满度, 有无骨尖、骨隆突和组织倒凹。
※余留牙牙冠形态是否正常,有无磨耗、缺损或龋 坏,充填体大小及完整性,牙髓活力,有无叩疼, 临床冠长度,牙龋有无肿胀、充血、出血或溢脓, 有无脓肿或瘘管,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等。
※口腔黏膜有无充血、肿胀、溃疡或增生等异常表 现。
(一)适应证
1. 各类牙列缺损患者,尤其是末端游离缺失者 ; 2. 由于某些原因不适合做固定桥修复者; 3. 拔牙后立即修复,作为暂时性、过渡性修复体; 4. 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可做夹板式义齿修复; 5. 外伤或手术而造成缺牙,伴牙槽骨、颌骨和软组
织缺损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